⑴ 電影第一爐香主要講什麼
電影第一爐香主要講什麼
電影第一爐香主要講什麼,在電影《第一爐香》中有著很多實力派的演員,此次在影片中女主角葛薇龍是由馬思純飾演的,男主角喬琪喬由彭於晏飾演,電影第一爐香主要講什麼。
《沉香屑·第一爐香》是作家張愛玲創作的中篇小說,講述了從上海來到殖民地香港讀書的少女葛薇龍如何一步一步墮落的故事。小說描繪了殖民地時期香港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刻畫了葛薇龍在愛情中自處卑下的形象,使得普通女子的悲劇命運與社會生存現狀呈現出一種蒼涼、悲壯之美。
《沉香屑·第一爐香》初載於1943年《紫羅蘭》雜志第二期至第四期,收入1944年8月上海雜志社的小說集《傳奇》。它被公認為確立張愛玲風格的作品,也是作家融合古典與西方敘事技巧的嘗試,是張愛玲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電影《第一爐香》由許鞍華執導,王安憶編劇,10月22日正式上映。演員陣容超豪華,包括馬思純、俞飛鴻、彭於晏、張鈞甯、范偉、梁洛施、張佳寧、尹昉、秦沛、白冰等。而除了演員陣容外,背後的陣容也同樣強大,同時集結了眾多國際大獎傍身的幕後大師保駕護航。
曾獲茅盾文學獎、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的王安憶擔任編劇;屢獲金像獎、金馬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的杜可風擔任攝影指導;服裝及造型設計由奧斯卡獎獲得者和田惠美擔任;音樂監制坂本龍一同樣奧斯卡、金球獎及格萊美獎等眾多獎項在身;與美術指導趙海,錄音指導杜篤之,剪輯指導鄺志良和剪輯雪蓮聯手,打造一場精彩紛呈的大銀幕感官盛宴。
電影《第一爐香》已經入圍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和第33屆東京電影節。在國際電影節的展映中,它也收獲了諸多好評:「意猶未盡,每個人看了都會有不同解讀」,「看到許鞍華、坂本龍一和杜可風合作真是『有生之年』系列」等。
電影版《第一爐香》,講述了講述了上海女學生葛薇龍(馬思純飾)到香港求學時,被梁太太(俞飛鴻飾)利用,當作誘餌展開欲擒故縱社交遊戲的故事,此間葛薇龍無可自拔地愛上花花公子喬琪喬(彭於晏飾),以身謀愛,墜入一個摻雜著算計與企圖的愛情漩渦中。影片此次公布的海報,人物關系耐人尋味:葛薇龍與喬琪喬前後同行卻垂眸靜默,梁太太與葛薇龍一站一坐各懷心事……
很多人都認為張愛玲的這部作品改編難度比較大,比如青年作者宗城在文章中寫道:「《第一爐香》難改編成電影的地方在於:如果只照搬情節,不注意語言和人物的塑造,電影容易淪為奇情片,獵奇有餘,深度不足。如果刪繁就簡,只拍葛薇龍和喬琪喬的感情,原著的精髓就會被矮化,改編就真的成了『小情小愛』。要還原原著的感覺,對導演的視聽語言、編劇的文字功力要求非常高,甚至對攝影、美術指導,都是不小考驗。」
「《第一爐香》不僅是個愛情悲劇,它是舊制度瓦解、新制度尚未完善、國家被殖民化過程中人的精神寫照。所以,要拍好《第一爐香》,不僅要關注到男女間的情緒,也要有對殖民地背景下空間生產、權力關系的了解,但在過去許鞍華改編張愛玲的電影中,這些都是被弱化的。」但正如他同時說到的:「每個人這一生都要翻過一座高山,對『張迷』許鞍華來說,改編成功一部張愛玲作品,或許是她想要翻過的高山。」
而《第一爐香》的編劇王安憶卻認為這部電影的改編對於編劇而言是比較簡單的。王安憶在一次答讀者問中談到這次編劇工作:「《第一爐香》的劇本對我來講做起來還是比較方便的,因為在那之前我就改過幾部張愛玲的小說,比如《金鎖記》的舞台劇劇本,《色·戒》的電影劇本。改過幾個之後,我就慢慢發現改編張愛玲的小說比較輕松的原因了:張愛玲小說的結構都特別完整,她筆下哪怕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也有一個完整的結構,而一旦結構完整了,在裡面做一些調動就會比較方便。
……摸透了張愛玲小說的路數之後你會發現,她的小說天然就是電影,或者說本來就是戲劇。編劇要做的只是把它呈現出來。」
電影上映後,觀眾們紛紛發表評價,褒貶不一:
整個電影不僅沒有拍出來張愛玲作品半點精髓,還又拖拉又現代化,更是拍成了台灣狗血言情劇。
硬體包括劇本很扎實,從頭入戲到結束。
兩位主演對手戲超過五句全場就開始笑,精彩之處罄竹難書,彷彿看到許鞍華搖著杜可風肩膀說:「我覺得我可能瘋了」。
人物多關系亂,鋪墊佔用大量篇幅,導致男女主情感過程快的詭異。
選角簡直是災難現場,男女主做作的表演毫無化學反應,再華麗的裝披在不適合的人身上也是一種審美降級。
選角不貼但劇情依舊跟著原著,而且把原著中要讀者回味揣摩的都直白拍了出來,留白不夠就會意境不夠。
故事節奏還不錯有頭有尾,笑點比較多,整個過程也算不無聊。電影質感還是很高的,一些細節處理令人印象深刻……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電影既不像放生在香港也不夠民國,實屬遺憾。
全員普通話說的都很好,讓我不敢相信這是發生在香港土地上的'故事,感覺很怪。以當代的角度筆觸視角去拍近代的香港,無疑是失敗的。
整個故事有頭有尾,各種場景的安排轉換也有過打磨。人物的性格發展,基本上可以自圓其說的。總之就是作為一部電影來說,能讓我這種普通觀眾有代入感、明白鏡頭故事就已經ok了。
好多線實在是沒有交代清楚,看的人雲里霧里的。
……
對於翻拍經典作品的熱議和解讀,許鞍華導演自己曾在超前觀影活動時表示:「影片的開放空間給不同的觀眾不同的思緒發散,諱莫如深的感覺就像故事中的情感糾葛。」
主演包括馬思純、俞飛鴻、彭於晏、張鈞甯、范偉、梁洛施、張佳寧、尹昉、秦沛、白冰等。講述戰前香港上流社會,女學生葛薇龍與花花公子喬琪喬的故事。
幕後班底包括導演/監制許鞍華、編劇王安憶、攝影指導杜可風、服裝造型設計和田惠美、音樂監制坂本龍一、美術指導趙海、錄音指導杜篤之、剪輯指導鄺志良等。
第一爐香最新演員表信息
在電影《第一爐香》中有著很多實力派的演員,此次在影片中女主角葛薇龍是由馬思純飾演的,男主角喬琪喬由彭於晏飾演,馬思純和彭於晏都曾經主演過多部影視劇,二人的演技和顏值都在線,同時在劇中還有著名演員俞飛鴻和張鈞甯的加盟,除了這些演員以外,還有老戲骨范偉的加入,范偉的演技大家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想必在劇情上也有相當大的看點,相信這部影片一定會有非常好的口碑。
從已有的事實來看,許鞍華這一版的《第一爐香》算是選角失敗了,但是好在這是《第一爐香》第一次影視化,沒有在觀眾心中形成固有印象。
該片聚焦了當代都市中青年在情感世界裡的核心困惑。許鞍華希望以極度真實的方式處理人物和情感,通過人性溫暖與現實壓力交織的方式化解生活中的困境,展現獨特的人道主義關懷。
電影第一爐香講了什麼內容故事?
上海女學生葛薇龍(馬思純飾)求學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俞飛鴻飾),被梁太太利用,當作誘餌來吸引男人,葛薇龍漸漸沉迷在紙醉金迷中,後來被花花公子喬琪喬(彭於晏飾)吸引,為了繼續過聲色犬馬的上流社會生活,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費盡心機嫁給了喬琪喬,最終淪為姑母梁太太和喬琪喬斂財的工具。結局不言而喻,當葛薇龍失去利用價值時就會被喬琪喬無情地拋棄。
《第一爐香》主要講述的是在殖民地時期的香港,上海女孩葛薇龍來到了香港求學,寄居在了自己的姑母梁太太家, 梁太太是上流社會的人,葛薇龍在姑母物質的腐蝕下一步步的淪陷,甚至展開了欲擒故縱的游戲,而在姑母的設計下嫁給了花花公子喬琪喬,被迫淪為了斂財的工具,甚至變成了一個為喬琪喬斂財的交際花,慢慢的墮落。
⑵ 彭於晏的「喬琪喬」,就猶如姜文如願演了程蝶衣
你能想到迷倒千萬女性的彭於晏竟然有一天會因為外形而被群嘲嗎?
但這真實地發生了。
近日,由張愛玲同名小說《第一爐香》改編的同名電影正式釋出首支預告片,引發熱議。
其中作為男女主角的彭於晏和馬思純就因與原著人物極不相符的外形再次被嘲上了熱搜。
早在開機之初,《第一爐香》的選角就遭到質疑,開機儀式上流出的劇透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確定這是花花公子喬琪喬和上海交際花葛薇龍?怕不是隔壁《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和虎妞。
吐槽聲一波接著一波,別名《第一爐鋼》也給安排上了。
隨著多張頗有質感海報的釋出,不少觀眾還是對這部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電影充滿了期待。
然而事實證明,大眾對選角的擔心是正確的。
先不說馬思純和原著中「平淡而美麗的小凸臉、眼睛長而媚、纖細鼻子、肥圓小嘴」的葛薇龍外貌不符,光是氣質,這兩人就相差甚遠。
在網友眼中,馬思純是「根正苗紅的三好學生」,跟介於清純和嫵媚的葛薇龍完全不搭邊。
預告中的馬思純雖然沒有流出的劇透那麼「壯」,但也絲毫沒有葛薇龍該有的隱喻風情和破碎感。
原著中另一個重要的女性角色是葛薇龍的姑媽,外表光鮮美麗、精神空虛寂寞的梁太太。
電影中這一角色由俞飛鴻飾演,她美則美矣,卻唯獨少了梁太太身上的陰暗感。
還有網友稱俞飛鴻一臉正氣,看起來就像偽裝闊太的地下革命工作者……
爭議最大的非彭於晏飾演的喬琪喬莫屬。
原著里有這樣一句話來描寫他的外貌:「他比周吉婕還要沒有血色,連嘴唇都是蒼白的,和石膏一般像。」
彭於晏呢?
健康 的小麥膚色和標準的八塊腹肌,哪一點和「沒有血色」的喬琪喬有關?
預告中喬琪喬西裝口袋的一朵紅花格外搶鏡,和葛薇龍的同框畫面更是被稱為「災難」。
如果沒有《第一爐香》的特定背景,很難不把這一幕轉換成黃包車夫「引誘」上流小姐的狗血橋段吧?
確定這樣的喬琪喬需要靠女方出賣自己來養活?
就連十分香艷的場景也很難有代入感。
很怕下一秒彭於晏就摁著馬思純的腳踝監督她做仰卧起坐!(不是……)
或許是喬琪喬的選角太過差強人意,網友們索性就自發討論,還把#合適喬琪喬的演員#的詞條送上了熱搜。
提名有年輕時的陳冠希和嚴屹寬,看這不思進取的厭世表情
五體不勤的富家公子哥,本人。
金燕西時期的陳坤也行,舉手投足間透著不務正業、游手好閑的味兒。
年輕時的「張無忌」吳啟華也行啊!帶上金邊眼鏡,妹妹們,跪地上給我送錢吧!
哈哈,當紅小生也有一部分人提名。
瞧瞧下面這兩位「時裝渣男」,當吃女人飯的小白臉子夠格吧(哈哈,不是,羅雲熙和陳星旭粉絲別打我)
《香蜜沉沉燼如霜》中從清風明月到偏執情深的羅雲熙呼聲最高,少年感和病嬌感並存。
出演過「絕世渣男」李承鄞的陳星旭也很有感覺。
除此之外,「濃顏系」的阿雲嘎被多次提到。
不過統一大眾審美的還是「亞洲洲草」尊龍,雖說自帶貴氣但身上又有一種易被摧毀的脆弱感。
網友連帶著女主角也給選好了,正是和尊龍合作過《上海1920》的李麗珍。
有網友把「彭於晏版的喬琪喬」比作是「姜文版的程蝶衣」,光是看彭於晏形象就已經將部分書迷拒之門外。
彭於晏不帥嗎?
當然不是,只是他的體格和氣質不適合喬琪喬。
但乾坤未定,彭於晏究竟能否用「整容般的演技」征服觀眾,只有電影上映之時見分曉了。
說到「整容般的演技」就不得不提姑父趙又廷。
自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定妝照曝光以來,趙又廷可以說是被全網嘲。
哪裡能看出這是原著中俊美無比的夜華?
披散的長發倒有一絲鬼片的既視感。
然而等到正式播出時,不少網友直呼「真香」,趙又廷也榮升成了「國民姑父」。
夜華和墨淵都是典型的「面癱」,如何演出層次感就全看演員的功底了。
既可以摟著素素睡覺偷笑,也可以面對素錦時眼神極度不屑,趙又廷憑借戳人的小細節收割了無數少女心。
到了豆瓣評分僅2.8分的中國版《深夜食堂》,飾演馬克的趙又廷是為數不多沒有被罵的演員之一。
原因很簡單,演技全程在線。
長著一張精英臉的他也可以毫無違和感地飾演不修邊幅的修理工。
馬克是一個不識字聾啞人,遇到女兒樂樂後,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孤單漂泊而是真正有了家。
一天,樂樂從椅子上摔下,磕破了額頭,四肢也不能動彈,只能一遍遍地呼喊著「馬克」。
無奈馬克聽不見,等他發現情況已經很嚴重了,但也只能借敲打額頭表達悔恨。
社區意外地發現馬克不是樂樂的親生父親,並且十分質疑一個殘障人士能否照顧好孩子,選擇將樂樂送回親生父母身邊。
馬克苦練發音,在法庭上哭著讀童話書,試圖證明自己有能力撫養孩子。
短短三集的一個小片段就讓許多觀眾入了戲,多場哭戲堪稱全場最佳,代入感極強。
《第一爐香》的這波選角爭議賺盡了熱度,但真正能讓觀眾心甘情願買票入場的還是影片質量和口碑。
無論網路上如何腥風血雨,喬琪喬這一角色由彭於晏完成已經是既定的事實。
作為觀眾,只能期待喬琪喬能和夜華一樣讓觀眾「真香」!
你心目中的喬琪喬和葛薇龍是誰呢?
⑶ 救命!這是祥子和虎妞的鄉村愛情
許鞍華執導、改編自張愛玲小說的電影《第一爐香》,昨晚放出了第一支預告片。
自從定角,「不符合原著」的大面積質疑就如影隨形。
如今這部片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可以算品質獲得認可的一個信號。片方估計也是卯足了勁想在預熱階段扳回口碑,預告片宣傳關鍵詞是「第一爐香真香」。
可是從評論區來看,好像大多數群眾並沒有真香,反而被激發出了油菜花遍地的吐槽......
張愛玲粉絲,更示範了一把什麼叫吐槽不帶臟字。
預告片的以下畫面,讓這位張迷博主依次想起了《駱駝祥子》、《悲傷逆流成河》、《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情人》、《面紗》、《胭脂扣》......
就是沒有想到張愛玲。
捂臉~~其實八八也很希望以後看到全片會大喊真香,就算吐槽被打臉也沒關系。
但就像拍《紅樓夢》卻找了個 健康 豐滿的林黛玉,這部片主角演員的形象氣質,與原著角色之違和,能靠「整容式演技」補回來嗎?
腦海里不得不打個問號。
讓人嘆氣的是,如果這片是沖著圈錢的糊弄之作,看客也沒必要那麼較真。可它又不是。
許鞍華是優秀的導演,對待張愛玲作品也是非常認真,不但自己投入了心力研究,還請教了許多張學專家。
當八八發現這部片的顧問之一,曾第一個提出喬琪喬原型是年輕時的賭王,更想不明白,這難道就是照著賭王的樣子挑出來的選角結果?
今天八八就來跟大家聊聊這部預告片,以及張愛玲和賭王的港大往事。
——我是第一爐鋼的分割線——
咱們先說優點。
預告片最後放出的幕後主創陣容,可以用豪華兩字來形容。編劇攝影服裝音樂各崗位,都有大牛坐鎮。
攝影和畫面,美。
美術設計和道具,精緻。
這幽幽暗暗中西混雜的華麗,「在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滿清末年的淫逸空氣,關起門來做小型慈禧太後。」
「高跟織金拖鞋盪悠悠地吊在腳趾尖,隨時可以啪的一聲掉下地來。」情調和氛圍,感覺是有了。
預告片里有不少「忠實還原」原著的場景,比如俞飛鴻扮演的梁姑媽,戴著面紗出場的這一幕。
俞飛鴻的扮相,很出眾。
但這也帶來了本片第一個BUG:俞飛鴻需要馬思純幫她勾引小鮮肉?!
此外,因為俞過去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過於正氣,預告片里再怎麼風情萬種,總讓人懷疑她其實是地下黨工作者。
白天假裝撩男卻在暗中觀察,深夜就給余則成發電報。
不過俞飛鴻有顏值和外形吸引力加分;
把第一爐香變成第一爐鋼、讓群眾不敢期待的,主要還是馬思純和彭於晏。
其實相比開機路透照中、兩位主角健壯朴實外形的驚嚇程度,他們在預告片里的形象已經好了很多。
馬思純雖然還算不上纖瘦,但也不會讓人覺得是個胖姑娘。
彭於晏經過發型衣著加持,精緻度也有所提升。
但兩人的氣質跟原著角色差異實在太大,加上時而突然下線的美術服裝,變得倍加矚目。
凸顯兩人缺點的重災區,就是預告片開頭彭於晏念葡萄牙語詩歌那一幕,這也是原著中兩人第一次見面的重頭戲。
看看這張曬足了陽光、純朴樂呵的黝黑臉孔~~
跟原著中的喬琪喬對比,簡直哪哪都相反。
再看看這皺巴巴不合身的西裝,加上口袋那一朵紅色手帕花.....
倒像幹完一天農活、穿上走親戚才穿的新衣,趕去跟村頭小芳約會的阿牛。
而原著里寫的是:
和彭於晏相比,馬思純的違和程度都沒那麼突出了。
不過她的長相,跟原著中薇龍的「粉撲子臉」、長而媚的眼睛、纖瘦的鼻子肥圓的小嘴,也實在是對不上。
加上這套衣服和可怕的葡萄頭飾......原著里薇龍穿著磁青薄綢旗袍、手臂像熱騰騰的牛奶從青色壺里倒出來,那曖昧的美感盪然無存,活生生變成了歡樂喜劇人。
他們倆給人的感覺,實在太過元氣精神和革命氣質,以至於床戲片段都被網友吐槽說,總感覺彭於晏要按著馬思純的腳踝監督她做仰卧起坐......
就像黃渤演技再好,假如讓他演賈寶玉大家也會吐槽的啊。
形象氣質相符這種事,怎麼說呢,拿梁洛施來對比下吧。雖然預告片里她只有驚鴻一瞥,卻讓人立刻感覺對了,這可以是張愛玲書里走出來的人。
說實話,要演員的外表跟小說完全對應得上,是比較難。但外貌細節可以有差異,關鍵神韻得對,因為這關乎故事說不說得通的問題。
原著里的男主,渣得明明白白,卻讓女主心甘情願賣身養他吃軟飯,這就得有脆弱妖孽的氣質。
可女觀眾一看彭於晏的腱子肉,就會想為什麼要我養他,他明明可以搬磚養老娘。覺得故事說不通,就看得投入不進去了呀。
除了演員的外型氣質問題,預告片讓人擔憂的,還有串連的字幕:
「愛是比深愛更深的不愛」.....「為何在心中激起如此真摯的 情感 "......
這一系列字幕,來自一首葡萄牙詩歌《愛是燃燒而看不見的火》。所以看單個句子時那種青春疼痛文學的不祥感,可能只是翻譯腔的問題。
但把這首詩拿來當預告片主打字幕,就會讓人以為這是導演定調的影片主題思想。可張愛玲這本小說,寫的根本不是愛和真摯,而是扭曲的人性和慾望啊。
回想當初馬思純的閱讀理解被群嘲,或許大家都錯怪了她,導演給她的劇本就是這么個主題?這讓八八莫名擔心.....
——我是賭王同學的分割線——
許鞍華是一名優秀的導演,但個人氣質、喜好和生活日常,跟張愛玲可以說是天差地遠。
張愛玲愛美、愛衣裳,對己對人都刻薄而坦白,從不掩飾人性的自私和弱點,包括對腐敗奢靡生活的慾望。
生平名言是:再沒有心肝的女子,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夾袍的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第一爐香》里薇龍的墮落,就從捨不得滿櫃子衣裳開始,一想到壁櫥里那條紫色電光綢的長裙子,就按捺不住在邊緣試探的心:看看也好~~
而許鞍華曾說,工作幾乎是自己人生唯一樂趣,除了拍電影也就看點書,其他一概不懂。
普通女孩子最喜歡的逛街打扮、情情愛愛,向來與她絕緣。
許鞍華拍過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這本書中的女角,張愛玲親筆畫出來的形象是這樣的;
許鞍華挑中的演員卻是這樣的.....
雖然許多人覺得許鞍華和張愛玲八字不合,她卻總是放不下一顆改編張愛玲作品的心,或許是因為,千絲萬縷的聯系讓她有一種緣分感。
許鞍華是香港大學畢業,跟張愛玲是校友;此外,她和張愛玲文學遺產繼承人宋以朗的姐姐宋元琳,是小學同學。
她為《傾城之戀》爭取到的作者版權費,讓當時在邵氏的樂易玲肉痛了很久。這部片許鞍華自己也承認拍得不好,卻實實在在幫助改善了張愛玲的生活。
(右一是許鞍華,她旁邊是副導演關錦鵬)
許鞍華每次改編張愛玲作品,工作態度都是端正的,工作作風都是扎實的。
除了自己潛下心來做研究,還會請教諸多張學專家評論家,聘請其中一些人當顧問。
許導的這種認真專業,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但以她一貫的端正扎實積極向上,要感受把握張氏作品中的腐朽墮落奢靡扭曲,也確實是太南了吧......
今年賭王去世後,網路曾熱炒他就是喬琪喬原型的傳說。這部片的顧問之一、張愛玲評論專家符立中表示,這個說法其實是他早在2015年率先提出的。
據他研究認為,年輕時的賭王成為張愛玲塑造喬琪喬的靈感之一。作家常在一個角色身上糅合多個人的特質,張愛玲只取了賭王的外型,喬琪喬的性格和經歷另有參考原型。
「他比周吉婕還要沒血色,連嘴唇都是蒼白的,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壓壓的眉毛與睫毛底下,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
看看賭王年輕時的照片,是不是有那種感覺了?
張愛玲生於1920年,賭王生於1921年。他們是同齡人,而且是港大同年級同學。不過張愛玲讀的是文學院,賭王是理學院。
1939年,張愛玲以優異成績考取倫敦大學,卻因為歐洲戰事激烈無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
張愛玲在港大最深刻的記憶之一,是窮女孩在富人學校的貧困窘迫。《小團圓》里她寫道,「在這橡膠大王子女進的學校,只有她沒有自來水筆」。
而賭王,曾多次講述這樣一個勵志故事:
他少年時遭遇父親破產家境敗落,母親連供他上學的學費都付不出來了,於是賭王奮發圖強從學渣逆襲學霸,一舉考取獎學金進了港大。
這樣看起來,似乎賭王和張愛玲都是當時港大里少有的窮學生。但賭王說的這個故事,也有不少人質疑。
雖然賭王的父親破產了,但整個何氏家族還是頂級富豪家族;而且港大的創辦人之一何東爵士,就是賭王爺爺的親哥哥。給創始人的侄孫一個獎學金,很難嗎?
所以賭王在港大的日子,和真正的窮孩子張愛玲,絕對是不一樣的。
同在港大那幾年,賭王未必注意過張愛玲,張愛玲卻肯定留意過賭王。她在《小團圓》中寫道:在香港,汪精衛的侄女遠不如何東爵士的侄女重要。
可見作為何東的侄孫,賭王那時必定是所有同學矚目的對象。
張愛玲在港大考取的獎學金,叫何福獎學金;而何福,就是賭王的親爺爺。
因此張愛玲在校時曾注意到賭王,並對他的外貌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寫小說時用到筆下角色身上,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港大停辦,張愛玲和賭王都沒能從港大畢業。
這是戰爭剛剛開始時,他們都沒有預料到的。在《燼余錄》中張愛玲回憶說,同學們都為期末大考突然免考而喜大普奔,後來才知道自己多麼天真輕佻。
而張愛玲同宿舍一個富二代女同學,得知開戰消息的第一反應,既沒想到挨餓也沒擔心受傷,只著急沒合適的衣服穿——
她備齊了應對各種社交場合的美麗衣服,卻沒想到打仗。
戰爭爆發後,港大宿舍被徵用。張愛玲等外地學生都要參加守城工作,否則就沒法解決食宿問題。
張愛玲和一大批同學去防空總部報了名領了證,可防空員的責任是什麼,她也沒來得及弄明白,香港就淪陷了。
賭王也當了防空員——在防空警報室里當一名接線生。他的故事走向,和張愛玲完全不一樣。
他到警報室沒幾天,就在休息時遇見自己的叔爺何甘棠,原來這個防空洞上方,就是何甘棠的洋房花園。
來給大家捋一下人物關系哈:
賭王的爺爺何福有幾個同父同母的兄弟,其中大哥何東成為香港首富;他們的母親後來改嫁生下何甘棠,因此他是何福同母異父的弟弟,賭王的叔爺。
何甘棠共十二名妻妾,和他最後一個情婦張瓊仙居住在上海時,收養了一個女兒何愛瑜,而何愛瑜是李小龍生母。因此何甘棠是李小龍外公。
(註:這張圖把何東標注成賭王的大伯,應該是錯的)
不知有沒有同學被這些人物關系繞暈?搞不清楚也沒關系,只要記得賭王即使在父親破產後,還有大把有錢有勢的親戚就對了。
在防空警報室相遇後,何甘棠指點賭王去澳門,幫他謀得了去聯昌公司上班的機會。到香港淪陷時,賭王已經拿著介紹信,順利抵達非軍事區澳門。
賭王從此扶搖直上、一路奮斗到超級富豪的傳奇,大家都很熟悉,不用八八再復述了。
而張愛玲輾轉回到上海,憑著對香港的回憶開啟了另一個傳奇。
她轉入聖約翰大學插班就讀,卻因為經濟問題輟學。為養活自己,她賣文為生,先是給英文報刊寫文章,後來找到介紹人,去向主編《紫羅蘭》雜志的周瘦鵑投稿。
周瘦鵑曾撰文回憶當時的經過:
"我忙不迭的趕下樓去,卻見客座中站起一位穿著鵝黃緞半臂的長身玉立的小姐來向我鞠躬......最近卻做了兩個中篇小說,演述兩件香港的故事,要我給她看行不行。
說著,就把一個紙包打開來,將兩本稿簿捧了給我,我一看標題叫做《沉香屑》,第一篇標明『第一爐香』,第二篇標明『第二爐香』。"
《紫羅蘭》先登出了《第一爐香》。張愛玲一夜成名,紅遍上海灘。那一年,她才23歲。
77年後的今天,這部成名作首次被搬上大銀幕。這到底會是第一爐香,還是駱駝祥子版第一爐鋼,真是讓人忐忑不安不敢猜測哪。
不管最後到底拍成什麼樣,這部小說在將近八十年後,還有旺盛的生命力;
它折射出人性的陰暗幽微,讓習慣了正能量的新一代觀眾也能理解感受,懷疑改編電影氣質不對,會齊齊發聲反對,這就是經典文學的魅力吧。
深刻的不談了,來說一點膚淺的疑惑吧:
既然電影顧問都認為喬琪喬原型之一是賭王,難道按著年輕時賭王長相去找演員,會是現在這樣?
誰更適合演喬琪喬?請大家踴躍提名好嗎?
⑷ 改自張愛玲小說《第一爐香》,發首個預告多位主演亮相,有你喜歡的明星嗎
電影第一爐香發布了一段預告片,主演陣容的強大引起了熱議。馬思純、彭於晏等人紛紛亮相,民國時期的古典造型各有千秋,讓人看了不禁驚嘆。在電影中,馬思純、俞飛鴻、彭於晏,分別飾演女主角葛薇龍,梁太太,和富家公子哥喬琪喬。幾人間的恩怨情仇是主線,由此展開了一段復雜揪心的故事。
裡面俞飛鴻的黑紗造型十分經典,一股世故精明的氣質油然而生。俞飛鴻一直以來都是氣質女神的代表人物,盡管已經不再年輕,但是歲月並沒有讓她變得蒼老無神,而是越發散發出一種成熟女性的魅力。在預告片中亮相的還有張鈞甯、張佳寧等人,電影的畫風清麗復古,很有質感,這么多演技派的加盟,讓觀眾對電影的期望值增高不少,那麼這些演員里你最期待誰的表現呢?
⑸ 文學界時尚博主張愛玲!祖師奶的扮靚秘密
2020年是張愛玲誕辰100年,也適逢許鞍華三度改編張愛玲作品電影《第一爐香》入圍威尼斯影展,也再次把張愛玲熱炒得鬧烘烘。除了寫出不少出色文學作品,張愛玲對 時尚 的觸角、前衛的愛情觀,都使她一生充滿傳奇。
在散文《童言無忌》中,張愛玲回憶小時候:「八歲我要梳愛司頭,十歲我要穿高跟鞋。」可見她自小已經非常愛美,喜歡一切美麗的事物。CHANEL是女性無法抵抗的東西,對張愛玲亦然。她喜歡CHANEL N 5香水,更愛將其送人。作家李舒曾在《張愛玲的化妝盒》中,提到張愛玲與粉絲見面,不但與他聊天7小時,當她知道對方訂婚了,更特地買了一瓶八盎司的CHANEL N 5送給他的未婚妻。
另外在70年代初,張愛玲在伯克利大學做研究員,她有次生病拒絕人探望,助手陳少聰按了門鈴後便把葯放在門口。張愛玲為了答謝他,其後把一瓶CHANEL N 5放在他的辦公桌上,並在下面壓了張寫有謝謝的紙條。
張愛玲有多愛唇膏呢?她的前夫胡蘭成在著作《今生今世》中憶述張愛玲還是小女孩時,得到5元稿費,大人們都叫她買本字典,她卻去買了支Tangee(丹祺)唇膏。她在散文《燼余錄》中也記道:「我記得香港陷落後我們怎樣滿街的找尋霜淇淋和嘴唇膏。」《色·戒》中,她如此描寫王佳芝:「只有兩片精工雕琢的薄嘴唇塗得亮汪汪的,嬌紅欲滴。」
Tangee唇膏是什麼?是曾經紅極美國的著名唇膏品牌,Tangee唇膏曾經在廣告中展示「一經著唇,立變玫瑰色,鮮艷自然,終日不褪。」而張愛玲對唇膏可是極有要求的,她在小說《留情》里寫過:「她的高價嘴唇膏是保證不落色的,一定是楊家的茶杯洗得不幹凈,也不知是誰喝過的。」她認為唇膏的品質與女性的品味是大有聯系的,能體現女性對細節的追求。其後她翻譯《海上花》時,便把第九章節就命名為《小號的丹祺唇膏》。
Max Factor(蜜絲佛陀)的中文由來源自張愛玲。她小時候拿了5元買了一支小號的Tangee唇膏,長大後,她拿了一筆15美金的稿費後,又去買了一支Max Factor唇膏,並為其改了一個官方都認可的中文名字。
張愛玲的遺物中值錢的東西不多,當中留下的有唇膏、假發及手稿,盡管她晚年生活窘逼,卻仍堅持過著精緻的人生。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是張愛玲著名金句之一。以袍子比喻生命,而美麗的華服也是張愛玲生命中無法抗拒的事物。在散文《更衣記》中,她曾說:「在政治混亂期間,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他們只能夠創造貼身的環境 —— 那就是衣服。」
張愛玲熱愛時裝,衣著出名大膽前衛,也從不局限自己。例如她喜歡穿著祖母的衣裳,她認為年輕人的臉,穿上老古董的服裝那才叫別致,可說是穿vintage的始祖。即使在家裡招待朋友,她也會穿起一襲檸檬黃袒胸露臂的晚禮服,把當時穿著隨便的朋友也迫窘了。她也愛旗袍與短襖,她最經典的一張相片,便是穿著一身旗袍,叉著腰一臉神情自若的神態,華美的服裝為她帶來自信,正如她所說:「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的袖珍戲劇。」《沉香屑‧第一爐香》的葛薇龍住進姑媽家後,服飾也愈漸華麗,而《傾城之戀》的白流蘇則愛穿旗袍。
張愛玲講珠寶,大多出自其小說作品,《色·戒》中太太們在麻將桌上炫耀手上的戒指,或是易先生為王佳芝送上的鴿子蛋,都成為了小說中一個重要的象徵元素。
張愛玲筆下的愛情總是蒼涼,當年人人歌頌純潔愛情,而她則往往挑戰傳統的愛情觀亦寫下了不少金句,如「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結婚若是為了維持生計,那婚姻就是長期賣淫」「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無論你認同與否,至今看來都十分精彩及精闢獨到。
而她私下的愛情生活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雖然張愛玲寫了好多愛情故事,然而她最為人熟知的只有兩段感情生活。她與胡蘭成第一段婚姻,與其說是婚姻,不過是二人共同撰寫了一張婚書,因為胡蘭成是有發妻的。林青霞在電影《滾滾紅塵》中飾演的沉韶華,原型人物是張愛玲。
眾所周知張愛玲很愛胡蘭成,而胡蘭成則是出了名的渣男。在胡蘭成的自傳《今生今世》中,提到生命中的8位女人,張愛玲只是其中一名過客。其後胡蘭成去外地並與認識了那裡的護士及一名守寡姨太太。最後張愛玲決絕地寫了分手信:「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愛錢如命的張愛玲更把30萬稿費寄給他作為分手費,以接濟經濟拮據的胡蘭成。由此至終,她愛得十分卑微,也正如她所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張愛玲的愛情思想,究竟是傳統還是前衛?就留待大家定斷了。
⑹ 電影版《第一爐香》改編成功嗎
成功。
這部電影已經入圍到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以及第33屆東京電影節在國際電影節。展映當天,這部電影收獲了很多好評,觀眾們評價到,意猶未盡,每個人看了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整體來看,整個電影的故事節奏掌控的還是可以的,比較完整,笑點也挺多的,整個過程看下來不會有無聊的感覺。一些細節處理,讓人感覺印象深刻。不足之處肯定還是存在的,但是整體來看,我覺得算是成功的作品。
⑺ 馬思純新片,馬思純彭於晏新片定檔
4月2日,由許鞍華執導,華語電影超強製作團隊共同打造,改編自張愛玲小說的電影——《第一爐香》,定檔今年夏天上映。
影片主演包括馬思純、俞飛鴻、彭於晏、張鈞甯、范偉、梁洛施、張佳寧、尹昉、秦沛、白冰等。
《第一爐香》改編自張愛玲1943年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講述了上海女中學生葛薇龍來到香港求學後,逐漸轉變成了給姑姑打工勾引有錢有勢的男人的社交名伶的故事。
影片中葛薇龍(馬思純 飾)也將和梁太太(俞飛鴻 飾)、喬琪喬(彭於晏 飾)展開一場錯綜復雜的愛情糾葛。
此前,導演許鞍華榮獲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成為全球首位女性獲獎者。
這也是繼1984年電影《傾城之戀》、1997年電影《半生緣》之後,許鞍華第三部改編自張愛玲作品的電影。
而後,《第一爐香》也順利入圍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和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影片頂級的製作班底包括:監制和導演許鞍華,擔任編劇的王安憶(《長恨歌》),澳大利亞著名攝影指導杜可風,負責服裝和造型設計的和田惠美(《亂》),音樂指導坂本龍一(《末代皇帝》),美術指導趙海(《黃金時代》),錄音執導杜篤之(《大佛普拉斯》),剪輯執導鄺志良(《竊聽風雲》)和剪輯師雪蓮(《明月幾時有》)。
《第一爐香》於2019年5月22日開機,2019年8月3日,正式殺青。
在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記者會上,導演許鞍華表示「根據電影後期製作時所面臨的外部壓力,感慨電影人都需要在困難、極限中堅持工作、挑戰自我」;還表明了自己一直是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的粉絲,這次可以通過《第一爐香》合作,感到非常開心。
此前,由中國知名設計師黃海設計的《第一爐香》海報於2020年7月20日公布,這也是他繼《黃金時代》後再次為許鞍華的電影設計海報。
根據此前在國外影展上放映時媒體的評論反饋,「所有的東西都是如此的吸引人,質感和配色都很完美。和這部電影的基調一樣,坂本龍一的配樂也幾乎都是低聲細語的」。
雖然關於選角問題,觀眾們也是議論紛紛。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所以本片的選角到底合不合適,最終還是要自己親自去影院確認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