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60年香港電影票房
19.23億。
2019年,香港票房全年總收入為19.23億港元,較2018年下跌1.75%。2019年上映的電影有326部。
1、其中香港電影46部,非香港電影280部。香港電影票房最高的是,劉青雲、張家輝,廉政風雲、3136萬港幣,劉德華、古天樂、掃毒2天地對決、2481萬港幣。
2、非香港票房最高的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2億港幣,玩具總動員4、8853萬港幣,蜘蛛俠,英雄遠征、8479萬港幣。
2. 《水門橋》中國香港上映,觀眾打出3.9分,票房慘淡,原因為何
《水門橋》在中國香港上映,然而票房卻並不怎麼好,並沒有繼續延續長津湖的成功。很大的原因在於這次《水門橋》相比於《長津湖》口碑下降了不少,香港觀眾評分只打出了3.9分,而漫威新片《多元宇宙》是7.2分,差距確實很大,這跟電影是否能引發觀眾共鳴有很大關系。
也有網友表示:「人民志願軍的勝利不是靠一個又一個偶然和美軍不斷的失誤堆砌出來的。宣揚愛國情懷是對的,但愛國不是一門生意,不應該成為商業電影牟取利益披著的衣服...」。確實如網友所言一般,情懷一味地被消耗,網友們的愛國情懷全部變成了商人口袋中的「金錢」,這將是多麼「諷刺」的事情。
3. 香港武俠第一頭牌,片酬遠高李小龍,但他的一生比電影更傳奇
7月26日,王羽先生成為第56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一代獨臂刀傳奇終於得到了最好的褒獎。
獲獎時,王羽已經年滿75歲,而王羽這個名字,對現代觀眾而言,卻顯得無比陌生。然而縱觀華語電影史,王羽才是最不能忘卻的存在。
王羽出生於1944年,少年在上海灘也是一方神聖,好動的他在年幼時便積累良好的武術根基。
16歲隨著家人一起赴港之後,他的演員人生才算真正的開啟。
王羽算是上海南下香港的第二代精英,海派文化的教養配上天生的 時尚 感氣息, 少年心性配上強健的體魄,也讓他在同齡人中卓爾不群。
隨著60年代香港武俠文化的興起,民眾對於武俠電影的需求是極其迫切的。
王羽出生上海,會滬、國粵三地方言,自然成為了邵氏公司向亞洲華人地區主打的王牌明星。
1965年王羽簽約邵氏之後,由他主演的第一部武俠片《江湖奇俠》開啟了國語武俠片的先河。
在粵語殘片主導武俠電影的60年代初,國語武俠片鳳毛麟角。
《江湖奇俠》的誕生,也算是海派武俠《火燒紅蓮寺》南下香火的延續。
《江湖奇俠》改編自平江不肖生小說的《江湖奇俠傳》,電影與民國大片《火燒紅蓮寺》成為一脈。
1965年,老闆邵逸夫以年輕導演徐增宏為帥,王羽、凌波、田豐等大腕皆參與其中,兩年間,產出了《江湖奇俠》《鴛鴦劍俠》《琴劍恩仇》的三部曲。
或許,王羽在《江湖奇俠》的表演,遠沒有《獨臂刀》來得豐富深刻。
但少年俠客的裝扮儒雅剛烈,極具少年氣;眉宇之間的英氣彷彿如畫中走出的俠客一般。
就連徐增宏導演本人也承認,王羽是熒幕中當之無愧的大俠。
一年後,張徹導演在對《獨臂刀》選角時,擁有少俠光環的王羽,成為了主角的不二之選。
王羽幸不辱命,讓《獨臂刀》成為當時爆款的武俠片。在電影票價低廉的1967年,《獨臂刀》大破百萬元大關,成為當年最賣座的現象級影片。
《獨臂刀》用極具浪漫的方式,詮釋了個人英雄主義;而斷臂復仇讓格調顯得悲壯和慘烈。
比起風花雪月和隔靴搔癢,《獨臂刀》帶來的震撼是具有持續性的。
《獨臂刀》一改當時電影中的靡靡之音,復仇類武俠片占據了市場的主流。
王羽飾演的獨臂刀方剛自帶英雄屬性,血性陽剛的肅殺英雄,成為了當年最好的銀幕神話。
王羽是那個年代大俠的代名詞。他在戲內行俠仗義、斬殺姦邪,戲外卻我行我素、風光無限。
因為《獨臂刀》,王羽身價迅速攀升,片酬全港最高;而他樹立的這座獨臂俠豐碑,無人可以超越。
順著獨臂刀的武俠宇宙的王羽,張徹為王羽量身定做,他主演了《大刺客》《獨臂刀王》《神刀》和《金燕子》等作品。
王羽大哥自導自演功夫片《龍虎鬥》,個人英雄形象在銀幕中進一步鞏固。
其實比起同期演員,王羽極具反叛精神,高傲的他始終不願寄人籬下。
同時,一以貫之的強大氣場和桀驁不馴的心性,終究讓王羽與邵氏公司不歡而散。
1971年鄒文懷的嘉禾創立,王羽與鄒文懷合夥,他的獨臂刀情懷得以進一步延伸。
此次,嘉禾與日本東寶合作,獨臂刀和座頭市兩大超級英雄,在電影中首次同框。
獨臂刀遠赴東洋懲奸除惡,與盲俠上演了一場火星撞地球的好戲。 史無前例的雙俠設定,把王羽的前半生做成了一段真正的傳奇。
李小龍之前,王羽是香港獨一無二的巨星。王羽的強大影響力也左右了一代港人關於武俠的認知。
尤其熒幕中不怒而威的俠者風范,也成為了許多少年關於英雄的完美臆想。
徐克、陳可辛、李仁港和狄龍等一批香港明星,皆得到王羽電影的恩惠。他們在後面的導演生涯中,或致敬、或翻拍的,正是放不下兒時的武俠情結。
天生對俠的熱愛,對於英雄的重復演繹王羽始終樂此不疲。
與李小龍類似,王羽電影滿是個人化的標簽, 在後面的多部作品,個人英雄主義得到持續大密度的釋放。
台灣才是王羽真正的福地,1971脫離香港大公司約束的王羽,帶上徐增宏於台灣自立門戶、大展拳腳,並主演了《黑白道》、《追命槍》、《獨臂拳王》等英雄名作。
得益於王羽在港台的持續影響力,凡是他參演的電影,皆表現出十分強勁的票房勢頭。
《獨臂刀》衍生出的獨臂拳系列,也為王羽「獨臂宇宙」拓展提供了豐富的土壤。
《獨臂拳王》由王羽自導自演,上映於1971年。電影對於磨難的刻畫,比《獨臂刀》精細了三分。
似海深仇之下,電影的沖突和打鬥顯得極其強烈且合情合理。
畢竟王羽的陽剛美,才是武俠世界應有的魂魄,他眉眼如刀、凌厲叛逆。
《獨臂拳王》的慘烈、《斷魂槍》的悲壯、《劍》的高潔氣質,皆從不同角度詮釋了王羽的武俠人生。
在台灣,王羽和古龍的武俠世界是共通的。之後二人情投意合、一見如故。
因為二人都性格豪爽、不拘小節,致使在羅維改編古龍電影時,由王羽出面協調解決,古龍爽快答應。
對於後輩,王羽甘願提攜的。20歲於嘉禾坐夠冷板凳的成龍,隨羅維導演遠赴台灣拜謁古龍時,更由王羽出面促成了成龍的好事。
擺脫了嘍啰角色的成龍,化身為古龍電影中新一代男主角。 之後的《風雨雙流星》,王羽和成龍同框主演,成為不多見的名場面。
包括80年代的《迷你特工隊》和90年代的《火燒島》,皆可看為成龍獻給王羽大哥的兩份賀禮。
70年代後期,王羽已有隱退之心,演了半生的大俠,早已深藏功與名。 在武俠天地中獨霸一方,可戲外的江湖或比電影更為真實。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王羽進入台灣後,個人逞勇斗很的性格於銀幕外展現;冤冤相報仇家不斷,王羽逐漸與黑道扯上了關系。
狠辣尚武的特性,逐漸讓王羽打進黑 社會 內部。加上王羽自身的名氣和地位,他逐步成為了台灣竹聯幫的核心成員。
於真實的江湖,王羽風生水起、派頭十足。
善惡終有報。隨著「三大血案「的東窗事發,王羽被四海幫仇家追殺,一身是傷且飽受官司之苦,王羽的黑道生涯於1981年走向了終結。
80年代後期王羽選擇卸甲歸田,90年代初淡出於影視, 中年人生於台灣愜意且瀟灑。電影之外,王羽大哥忙於地產和實業投資。
直至在陳可辛的力邀之下,王羽復出影壇,重塑自己的大俠傳奇。
2011年上映的《武俠》更如對王羽和《獨臂刀》的致敬,片 中王羽的氣場不減當年。隨著時間的沉澱,更見王羽穩如泰山、動如烈火的氣魄。
因身體原因,近70歲時因為中風,王羽只能暫別影壇。 而他身後留下的俠義傳奇,卻成為了武俠電影最好的見證。
4. 從廣州去香港看電影的各種問題~~~~
坐車只要 能到 深圳 羅湖口岸就可以。那邊可以入境過關。一定要攜帶手續完整的簽證,注意看簽證時間跟次數, 是不是 這個時間有效,次數有沒有超過。 如果 簽證時間有效期過了,要到地方公安局 再做一次簽證。 香港電影院很多,主要看你要在哪裡活動了。 另外原路返回廣州就可以。
換錢可以在廣州地方換,銀行里換比較保險,我建議換了再過去,換了 1000面值跟500面值還有一些100面值。 可以多換500面值挺好花,這樣過去就不用那麼多人民幣。10張1000的就1W了。
5. 星期五晚上去香港 灣仔附近有什麼電影院可以看到凌晨或者通宵的票價多少
香港沒有通宵電影,一般就是午夜場,也就是11點半左右到1-1點半,而且午夜場通常是周末才有。全港只有一家電影院是天天有午夜場、子夜場的(1點半-3點半左右),就是尖東的華懋戲院。3D電影70元左右、普通電影55元左右。
6. 香港的電影票
普通影院成人票,周一至周五上午一般35左右。周二一般下午晚場40左右。
除了周二一般下午晚場50-70.
ifc,imax之類會貴很多。
7. 1982年香港人口500萬,票價12元賣出2600多萬,電影輝煌的開始
1982年是令香港電影人鼓舞的一年,因為全年總票房有三分之一的增長,更有8部千萬票房的電影,但最輝煌則莫過於" 最佳拍擋 "這部電影,不單是首部過二千萬票房的電影,更是香港開埠以來入場最高次數的電影,以當年後座票價為$12計算,超過二百萬人次曾入場觀看,而當年的香港人口都只有五百萬,絕對是空前絕後。另一值得留意是寫實片的抬頭,許鞍華的"投奔怒海"及麥當雄的"靚妹仔"都是過千萬票房,七十年代盛極一時的武俠片,在80年代初期也漸漸衰落了。最後,香港首間迷你戲院,位於長沙灣的"京華戲院"亦在82年投入服務。 80年代初,香港作為僅次於好萊塢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出品地,其實已足夠在世界稱雄,港產電影以獨特的風格以及脈絡令世人矚目,李小龍的功夫片打開了國際市場,隨後又有成龍、劉家良等人後來居上,那時受到歐美熏陶也同樣濃重,香港電影其實在本土化與國際化之間悄然並步行走,《最佳拍檔》系列就是其中一例,當時007系列開始風靡亞洲,對於亞洲觀眾來說,卻有著獨特的審美意味,精明的香港電影人如何能夠放棄如此借鑒的機會,從第一部的純然致敬到爾後的跨海合作,著實見證了當時兩大電影巨頭完美融合的霸氣 歷史 (當然劇中還YY了一把里根總統),作為新藝城標榜正式創業作的此片,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1982年電影最高十大票房排行榜
1最佳拍擋$26,043,773許冠傑、麥嘉、張艾嘉主演。
《最佳拍檔》是由曾志偉、林領東、劉家良執導的一部電影,許冠傑,麥嘉,張艾嘉主演,林子祥,徐克,友情出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電影講述了神偷黑貓盜寶時無間中遺下一隻白手套展開,警方懷疑是國際犯罪集團的「白手套」所為,於是驚動國際刑警,派光頭神探前來查案;而黑手黨因為有人冒充其「白手套"四處犯罪,也派殺手來港調查。這倒讓黑貓感到危機重重,為保命向警方自首,並一起對付真正的「白手套」 。
陣容是頗為討喜的許冠傑、張艾嘉與麥嘉組合,這個組合主要以許冠傑為首,因為當日許冠傑已是影壇與歌壇如日中天的天王巨星,至少在TVB這個造星工廠還未送出如今大批 娛樂 圈中堅力量之前。毫無疑問,這個組合是頗具成功的,許冠傑飾演的KING KONG鬼馬頑皮,自信滿滿;麥嘉飾演的光頭神探敦厚老實,自以為是;張艾嘉飾演的女警表面火辣十足,溫文爾雅僅是曇花一現,但是在骨子裡是渴望自己得到疼愛。就是這樣一個三角關系,相互依賴卻又相互制約的微妙。
2難兄難弟$16,724,578 麥嘉執導,黃百鳴擔任編劇,石天、泰迪羅賓、吳耀漢、鍾楚紅主演。
《難兄難弟》是1982年出品的喜劇電影,由麥嘉執導,黃百鳴擔任編劇,石天、泰迪羅賓、吳耀漢、鍾楚紅主演。影片的投資只是《最佳拍檔》的一個尾數,但票房收益卻站到了同年的第二名,成為名副其實的黑馬。劇情講述生性內向的阿興和性格開朗的阿漢為夜總會表演節目的拍檔,阿漢助阿興追求一女歌手,一富商亦欲追求。然而歌手已名花有主,富商誤以為是阿興壞了他的好事,派人將他打成痴呆。經阿漢帶他多方求醫,不但恢復正常,更變得機敏過人。二人聯手懲處了富商,並雙雙抱得美人歸。這是在1982年較為成功的一部商業喜劇,是新藝城創業年裡的排頭兵,風頭只遜於《最佳拍檔》與《龍少爺》。如今我們想起這部電影,或許更多是因為徐克的加盟,作為早期新藝城電影的創作者之一,他不僅在演上顯現天分,更在編導方面開始展露頭角。影片與風靡六十年代初期的《難兄難弟》同名,但故事與套路卻與其並無半點瓜葛,相信很多喜歡港片的影迷們,也經常在翻老片的時候將這兩部電影混淆。
阿興(石天 飾)和阿漢(吳耀漢 飾),一個性格靦腆,一個開朗奔放,命運將這兩個個性迥異的男人牽到了一起,讓他們成為了在夜總會中同台演出的最佳拍檔。阿興默默喜歡著女歌手阿珠(葉麗儀飾),害羞的他選擇了將這份真誠炙熱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阿漢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決定幫助朋友抱得美人歸。讓兩人感到頭痛的是,一名富商(王青 飾)亦在追求著阿珠,論財力,阿興和阿漢完全不是他的對手。然而,阿珠並沒有接受富商的追求,在她的心中,住著另外的一個人。遭到了拒絕的富商以為系阿興從中作梗,將怒火全部發泄到了阿興的頭上,孱弱的阿興不幸被打壞了腦袋。
3少林寺$16,157,801 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聯袂主演。
《少林寺》是由中原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聯袂主演。該片講述的是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曇宗救出,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取名覺遠,習武少林,並落發為沙彌的故事。 《少林寺》於1982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公映。
隋朝末年,隋將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於承惠 飾)在督建河防工事時,殺死了起來反抗暴虐的神腿張,其子小虎逃亡至少林寺為少林武僧曇宗所救。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習武少林,並落發為沙彌,法號覺遠。一日,李世民偷渡黃河被王仁則兵馬圍困,覺遠等施計解救。王仁則誣陷少林寺內有人通敵謀反,准備滅掉少林。眾僧浴血奮戰,曇宗戰死。此時李世民率兵返回攻陷洛陽,王兵嘩變,王仁則被覺遠手刃。為繼承曇宗遺志,覺遠受戒為僧,兼負武林統領。唐太宗諭立僧兵,並立碑表彰眾僧義勇。自此,少林習武風盛,名傳四海,威震四方。
製片方長城公司起初邀請了香港導演陳文擔任導演,拍攝季節是冬天,場景灰暗,陳文又啟用了大量來自河南京劇團的演員進行拍攝,效果不佳。於是,請出張鑫炎來救場。此時《少林寺》的拍攝經費已經花掉了40萬港元,但張鑫炎進組之後,卻決定將此前的拍攝全部推翻,原劇本是正劇風格,他改為輕喜劇,原來的主演是長城公司的吳剛以及京劇演員,他決定由內地的武術精英出演,並在國家體協的協助下,從七個省選出了全部演員,冬天的場景,所呈現出的視覺效果太蕭瑟,他就決定等到春天再開始拍攝。於是最終形成我們看到的那個故事。
4投奔怒海$15,475,087 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
《投奔怒海》是由許鞍華執導,由林子祥、劉德華、馬斯晨 、繆騫人等主演的中國香港劇情片,主要講述了1975年越共解放越南,日本記者芥川在峴港現場采訪當時實況。三年後芥川重遊舊地,認識了琴娘一家,並拍攝了不少珍貴照片的故事。該片成為香港新浪潮的經典力作,並獲得1500多萬港元的票房,刷新本地文藝片票房紀錄。
5小生怕怕$13,927,084 劉家榮將執導,譚詠麟、鄭文雅、曾志偉等主演。
1982年10月21日新藝城影業公司出品的恐怖喜劇片,由劉家榮將執導,譚詠麟、鄭文雅、曾志偉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在電台里謀職的阿倫的愛情故事。 在電台里謀職的阿倫(譚詠麟)和譚冠(曾志偉)主持《夜半奇談》,由於世道不景氣、創意缺乏等因素,而逐漸走了下坡,兩人為此一籌莫展。正在兩人左右彷徨之際,阿倫與寡婦蓮(鄭文雅)偶然邂逅,一見鍾情。卻沒曾想,原來這段情緣是蓮的三位亡夫特地安排下的一個局。在兩人定情洞房之日,三個死鬼自認阿蓮天生克夫,為了避免阿倫重蹈覆轍,與他們一樣同遭不幸,就決定現身嚇走阿倫。阿倫被嚇走後寡婦蓮(鄭文雅)自殺,被三個死鬼救下來送進了和以為自已喝了毒葯而洗胃的阿倫(譚詠麟)的同一家醫院,阿倫(譚詠麟)得知寡婦蓮(鄭文雅)自殺後決定和她在一起。這時,一個小鬼騙阿倫說只要得到鬼王靈珠,便可化解蓮身上的克夫宿命,阿倫決心捨命直闖陰曹地府,平日里的死黨譚冠亦冒死相助,可是誓師之日卻正巧趕上了七月十四,這一天正是鬼門關大開之期,兩人生死攸關,看將如何絕處逢生。
該片是歌壇天王譚詠麟的電影代表作之一,雖說影片不可能如同同期《假如我是真的》那樣給他磨練演技,贏得個人成就,但卻成功的挖掘了他身上的喜劇魅力,令其真正融入香港電影的主流。影片最為成功的其實不是表演,而是黃百鳴這有趣的劇本。可以說,這是黃百鳴後來打造《開心鬼》系列 搞笑 鬼片的一個靈感之源,以小成本帶動大回報的基礎,就在於劇本的精妙與靈活餘地。影片在當年挫敗了嘉禾的野心力作《八彩林亞珍》,坐到了票房第六的排頭交椅,這一點為新藝城的崛起更增添了砝碼,與同年的《最佳拍檔》、《難兄難弟》等片一起主宰了香港電影的市場走向。
6提防小手$11,809,432 洪金寶執導,洪金寶、陳勛奇、葉德嫻、元彪、吳耀漢、陳龍、狄威、曹達華、田俊、陳百祥等人主演
《提防小手》是由洪金寶執導,洪金寶、陳勛奇、葉德嫻、元彪、吳耀漢、陳龍、狄威、曹達華、田俊、午馬、陳百祥等人主演的一部動作片 。影片講述了兩位職業扒手的故事。米缸(洪金寶飾)和煙通(陳勛奇 飾)兩師兄弟均為職業扒手,拜賊頭金師父(劉克宣 飾)為師並練就了一身扒竊的好本事,每日和金師父、師妹阿Ann四人配合工作,得以財源滾滾。一次,米缸跟煙通到舞廳尋歡時邂逅一女子亞男(葉德嫻 飾),並對其一見鍾情,兩人隨之共墮愛河。後來米缸在舞廳見到亞男與一接贓集團的大哥周文生纏綿,心生不忿。事後亞男向米缸說明是她其實是一名卧底督察,接近周文生是為了瓦解他背後的接贓集團,並要求米缸幫她偷取周文生與買家交易的鑽石。米缸雖完成任務,卻被警探吳沙展(吳耀漢 飾)擒獲,而金師父則見財起意,獨吞了所有鑽石。此時,走私集團已追殺而來,眾人拼力逃脫,更從金師父手中奪回鑽石。亞男安排兩批人在一荒島的貨輪上進行交易,希望將接贓集團一網打盡,但米缸等人在交易時突然發現鑽石已被偷龍轉鳳,才驚覺亞男原來是冒警行騙,實則想借米缸等人之手取得鑽石,更想引得兩虎相爭。經過與接贓集團的一場激戰,三人成功脫險,遂趕往機場向亞男施以報復,但眾人最後卻不幸被吳沙展抓獲,鋃鐺入獄。
《提防小手》是一部革新之作,通過該片洪金寶將套路已盡的香港功夫片帶入了更貼近現實生活的現代動作片。作為一名導演,洪金寶具有敏銳的決斷力,他沒有躺在過去的輝煌中重復更有把握的老套路,而是適時地求新求變。在片中,洪金寶成功的塑造了一個都市小偷的形象,非但偷竊手法新穎,武藝和「舞」藝更是一流,生活幽默也是信手拈來、自然而發。他在片中和陳勛奇扮演一對扒手師兄弟,不僅靠師傳的「絕活」發了點不義財,後來也用它來對付壞人,做了改邪歸正的「義俠」。憑藉此片的精彩演出,洪金寶成為了第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而功夫片也由此進入了所謂的時裝動作片時代。
7龍少爺$10,936, 成龍導演,陳慧敏、馮克安、田豐等主演
《龍少爺》是成龍導演,陳慧敏、馮克安、田豐等主演的一部電影。影片於1982年1月21日在香港上映。 故事講述了清朝快要覆亡時,大內總管程如虎私運宮廷珍藏之古物,輾轉至廣東境內之龍山鎮,因種種原因而與當地富戶賀金壁之子龍之間發生的爭斗。清朝覆亡,大內總管乘亂將古物售與洋人,以圖重利,此事為副總管海活極力反對,與程總不歡而散。龍山鎮富戶賀金壁之子龍,武藝高超,某日與友出遊,誤入程藏寶之處,幸有王員外相救,免於一死,而此海活卻趁機偷走寶物數件,程大怒,更四處追殺海活。
龍某次在岳王廟中,正遇程手下多人慾擒海活,龍便與眾人挺身相救,程手下見眾人皆怒,悻然而去。程知道龍將海活藏於王員外府內,以為王員外與海活勾結,下令殺海活與王員外。龍為救人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聯手將程擊敗 。
8靚妹仔$10,327,250黎大煒執導,林碧琪、溫碧霞等人主演
《靚妹仔》是由黎大煒執導,林碧琪、溫碧霞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個來自破碎家庭的問題少女的故事。碧琪(林碧琪飾)是個來自破碎家庭的問題少女,她在家裡得不到父母關愛,在學校也是公認的壞學生,經常被老師責罵。她和三個女同學一起,整日在街上閑逛試衣服,結識小混混,生活毫無目標。很快,碧琪交了一個男朋友(麥德和 飾),他們在歌廳結識,碧琪深深愛上他,但他卻只是圖一時新鮮,很快拋棄碧琪 去找新的女人。碧琪已經很久沒回家了,一日在街上遇到母親,被告知最疼她的祖父已經去世,傷心的碧琪更沒有了回家的理由,她成了舞女,仍心存一點痴念等待男友折返。墮落的生活沒有她想像那麼自由快樂,很快,碧琪目睹了一個姐妹沉浸在毒品,一個人被男人拋棄落下地鐵車軌(溫碧霞飾),昔日好友只剩她一個,深愛的男友回來了,她滿心以為可以重新開始,卻又只能目睹他被人亂刀砍死。
本片是麗的電視台監制麥當雄從電視界躍入電影圈的第一部作品,不過他只擔任監制,導演一職由其弟子黎大煒擔任。以西德電影《墮落街》(Christin F。)為故事藍本,將其時代背景和人物心態完全香港化,藉以反映十幾歲的香港少女如何墮落,描寫她們不愛讀書,淪落風月場所之中出賣色相賺錢。由於大膽暴露香港現實 社會 問題,此片在當年公映時曾引起極大爭議。在電影形式的取向上,此片以完全真實的紀實片面貌呈現,務求給觀眾一種感同身受的震撼,因此劇中少女找尋新人來演出, 用現場收音方式拍攝,闡事技巧、氣氛醞釀、演員演出和技術表現各方面大體上都相當成功,堪稱為一部出色的商業電影。兩位首次演出電影的少女林碧琪與溫碧霞表現突出而一舉成名,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獎(林碧琪)和最佳包裝獎。
9十八般武藝$9,913,242 劉家良執導的動作片,劉家良、惠英紅等人參加演出
《十八般武藝》是由劉家良執導的動作片,劉家良、惠英紅等人參加演出。影片講述了太監總管李蓮英授意義和團內神打、茅山、術士三壇清除叛徒二舵主雷公(劉家良 飾)的故事。清末,太監總管李蓮英授意義和團內神打、茅山、術士三壇清除叛徒二舵主雷公(劉家良 飾)。神打壇方少卿(惠英紅 飾)與師叔(劉家輝 飾),茅山壇雷勇(劉家榮 飾),術士壇鐵猴(小侯 飾)、鐵壇主( 朱鐵和飾)分頭南下廣州,尋覓雷公下落。當年雷公掌管雲南分舵,因不願見弟子憑借所謂「神打」功夫抵抗洋人軍火徒然喪命,不惜違背朝廷旨意,將義和團雲南分舵解散,化名雨伯隱居鄉間。三壇之追殺人馬皆有爭功之心,暗鬥不止。雷勇更用無賴(傅聲 飾)喬裝雷公以引出真身。方少卿與鐵猴先後為雷公大義感動轉變陣營,但三壇壇主仍欲置雷公與死地。
劉家良執導的功夫名片,和其他功夫片只著重描述一種功夫不同,本片展示的功夫真的是「十八般武藝」盡出了,本片同時是傅聲的遺作。故事描述劉家榮及劉家輝飾的神打壇門生,悉清廷下令追殺由劉家良飾演的隱居茅山宗師,遂收買傅聲飾的流氓,招搖做法,引誘其現身......
10夜驚魂$9,559,177 梁普智執導的懸疑驚悚片,張艾嘉、鄭則仕,任達華參加演出。
《夜驚魂》是由梁普智執導的懸疑驚悚片,張艾嘉、鄭則仕、任達華參加演出。影片主要描述一個心理變態的殺人狂,以女性作為目標,並慣用被害者的白色漁網襪將其勒死。探長和午夜節目主持人相戀,並以她作餌布下陷阱,不料捉住的一個人只是暗戀女主持人的痴情客,而真正的兇手已混入電台,正向她發動殺機。
市內發生連串命案,猛龍與老虎仔奉命追查,發現死者皆被刀及白色魚網絲襪所殺,但苦無破案線索。龍心儀的夜間節目主持人Sissy ,接連遭神秘人騷擾,疑是變態殺手所為,借故保護Sissy為名親近為實。某夜,變態殺手又再出動殺人, Sissy不甘終日活在恐懼中,自告奮勇穿上白色魚網絲襪,逗引兇手現身,可是猛龍,老虎仔走失, Sissy變成變態殺手的囊中物。
8. 香港看午夜場電影多少錢
正規的電影院沒有通宵場。一般最後一場為晚間9.10點左右。
恐怕你的想法只能在24小時麥當勞實現。
主要的兩家連鎖電影院。
UA http://www.uacinemas.com.hk
百老匯 http://www3.cinema.com.hk
9. 香港歷屆票房榜
好容易找到的!~~
根據香港電影資訊網上的1969--1999年香港華語電影全年票房數字,
http://www.hkmdb.com/office/index-b5.shtml
我找到這23部破香港票房記錄的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港元)
10/71《唐山大兄》 31/10/71-22/11/71 23 $_3,197,416
03/72《精武門》 22/03/72-19/04/72 29 $_4,431,423
12/72《猛龍過江》 30/12/72-24/01/73 26 $_5,307,350
09/73《七十二家房客》 22/09/73-22/10/73 31 $_5,626,675
10/74《鬼馬雙星》 17/10/74-14/11/74 29 $_6,251,633
12/76《半斤八兩》 16/12/76-14/01/77 30 $_8,531,699
02/80《慘痛的戰爭》 28/02/80-10/04/80 43 $_9,429,871
01/81《摩登保鑣》 30/01/81-07/03/81 37 $17,769,048
01/82《龍少爺》 21/01/82-13/02/82 24 $17,936,344
01/82《最佳拍檔》 16/01/82-18/02/82 34 $26,043,773
01/84《最佳拍檔女皇密令》 26/01/84-22/02/84 28 $29,286,077
02/85《福星高照》 10/02/85-08/03/85 27 $30,748,643
08/86《英雄本色》 02/08/86-01/10/86 61 $34,651,324
01/87《龍兄虎弟》 21/01/87-19/02/87 30 $35,469,408
02/88《八星報喜》 11/02/88-30/03/88 49 $37,090,776
08/90《賭聖》 18/08/90-19/09/90 33 $41,326,156
07/91《逃學威龍》 18/07/91-10/09/91 55 $43,829,449
01/92《家有喜事》 25/01/92-06/03/92 42 $48,992,188
07/92《審死官》 02/07/92-09/08/92 39 $49,884,734
12/94《賭神2》 15/12/94-15/01/95 32 $52,529,768
01/95《紅番區》 21/01/95-29/03/95 68 $56,911,136
02/96《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10/02/96-03/04/96 54 $57,518,794
07/01《少林足球》 05/07/01-??/08/01 ?? $60,739,847
我看香港票房收入數字只有一個意義:
製片商是賺是蝕,有沒有錢、能籌得多少錢去繼續拍片、拍一部多大製作費的片。
假如「破票房記錄」是指「很賣座」,「很受觀眾歡迎」,
這個排行榜只是列出當年破記錄的票房數字,
我認為是不足以代表該片的受香港電影觀眾歡迎程度。
更有意義的數據應是購票觀眾人次。
要在票房記錄數字找到意義,
我認為應同時考慮通漲,當年的票價,購票觀眾人次,當年香港的人口。
現票房記錄保持者《少林足球》在人口6,800,000,劃一票價六十元的2001年上映,
得$60,739,847。
估計觀眾人次是1,01萬,占人口比例14.9%。
三十年前,香港的人口是4,045,300,《唐山大兄》以$3,197,416破票房記錄。
假設觀眾都是購最受歡迎的$2.40的後座票,
估計觀眾人次是1,33萬,占人口比例32.9%。
同是破票房記錄,《唐山大兄》與《少林足球》,是誰更受香港電影觀眾歡迎?
就像在世界上許多其他地方,香港購票看電影的觀眾事實上是減少了。
香港從來不缺乏娛樂。但娛樂口味是一直在改變。
取代了「看粵劇」的「看電影」,大概也是正在被其他娛樂侵蝕。
我想知道這23部破票房記錄電影的「受香港電影觀眾歡迎程度」,
再用《香港歷來最高票房的50部港產片》內的粗略估計方式,
要估計購票觀眾人次,先要知道香港電影院歷來票價增加的詳細資料,
(但我沒有這個資料。有誰能查找到?)
我只知1971年後座票價是$2.40,今天是劃一票價六十元。
票價是每隔一段時間增加,每次增加當然是參考通漲。
先把票房,參考通漲,轉換成今天(2001年)物價。
(我沒有香港通漲的詳細資料。有誰能查找到?)
故以「平均每七年翻一翻,即平均每年線性增10.5%」為准去推算。
再把「當年票房的今天物價」除以今天票價的六十元,粗略估計「當年觀眾人次」。
再算出「當年觀眾人次」占當年人口比例,即「受香港電影觀眾歡迎程度」。
(一)票房:是真實數字。
(二)當年人口:是真實數字。
(三)「當年票房的今天物價」,是參考通漲的推算至2001年。
(四)估計「當年觀眾人次」:「當年票房的今天物價」除以今天票價六十元。
(五)占當年人口比例:受香港電影觀眾歡迎程度。
按「占當年人口比例:受香港電影觀眾歡迎程度」重新排列:
(一) (二) (三) (四) (五)
票房 當年人口 今天物價 觀眾人次 占人口比例
01/82《最佳拍檔》 $26,043,773 5,264,500 $171,62萬 2,86萬 54.3%
01/84《女皇密令》 $29,286,077 5,397,900 $158,05萬 2,63萬 48.8%
08/86《英雄本色》 $34,651,324 5,524,600 $153,16萬 2,55萬 46.2%
02/85《福星高照》 $30,748,643 5,456,200 $150,18萬 2,50萬 45.8%
01/87《龍兄虎弟》 $35,469,408 5,580,500 $141,88萬 2,36萬 42.4%
01/81《摩登保鑣》 $17,769,048 5,183,400 $129,39萬 2,16萬 41.6%
02/88《八星報喜》 $37,090,776 5,627,600 $135,04萬 2,25萬 40.0%
01/82《龍少爺》 $17,936,344 5,264,500 $118,20萬 1,97萬 37.4%
12/76《半斤八兩》 $_8,531,699 4,518,000 $101,76萬 1,70萬 37.0%
12/72《猛龍過江》 $_5,307,350 4,123,600 $_93,83萬 1,56萬 36.9%
08/90《賭聖》 $41,326,156 5,704,500 $123,23萬 2,05萬 36.0%
09/73《七十二家房客》$_5,626,675 4,241,600 $_90,03萬 1,50萬 35.4%
07/92《審死官》 $49,884,734 5,800,500 $121,82萬 2,03萬 35.0%
10/74《鬼馬雙星》 $_6,251,633 4,377,800 $_91,05萬 1,52萬 34.7%
01/92《家有喜事》 $48,992,188 5,800,500 $119,64萬 1,99萬 34.4%
07/91《逃學威龍》 $43,829,449 5,752,000 $118,27萬 1,97萬 34.3%
03/72《精武門》 $_4,431,423 4,123,600 $_78,35萬 1,30萬 31.7%
12/94《賭神2》 $52,529,768 6,035,400 $105,06萬 1,75萬 28.4%
01/95《紅番區》 $56,911,136 6,156,100 $103,60萬 1,73萬 28.0%
10/71《唐山大兄》 $_3,197,416 4,045,300 $_62,47萬 1,04萬 25.7%
02/96《簡單任務》 $57,518,794 6,311,000 $_94,76萬 1,58萬 25.0%
02/80《慘痛的戰爭》 $_9,429,871 5,063,100 $_75,44萬 1,26萬 24.8%
07/01《少林足球》 $60,739,847 6,800,000 $_60,74萬 1,01萬 14.9%
------------------------------
01/82《最佳拍檔》 許冠傑、張艾嘉、麥 嘉 導演:曾志偉
01/84《女皇密令》 許冠傑、許冠英、張艾嘉 導演:徐 克
08/86《英雄本色》 狄 龍、周潤發、張國榮 導演:吳宇森
02/85《福星高照》 成 龍、洪金寶、曾志偉 導演:洪金寶
01/87《龍兄虎弟》 成 龍、譚詠麟、關之琳 導演:成 龍
01/81《摩登保鑣》 許冠傑、許冠文、許冠英 導演:許冠文
02/88《八星報喜》 周潤發、鄭裕玲、張學友 導演:杜琪峰
01/82《龍少爺》 成 龍、元 彪、陳惠敏 導演:成 龍
12/76《半斤八兩》 許冠傑、許冠文、許冠英 導演:許冠文
12/72《猛龍過江》 李小龍、苗可秀、羅禮士 導演:李小龍
08/90《賭聖》 周星馳、吳孟達、張 敏 導演:元 奎、劉鎮瑋
09/73《七十二家房客》南 紅、何莉莉、胡 錦 導演:楚 原
07/92《審死官》 周星馳、梅艷芳、吳孟達 導演:杜琪峰
10/74《鬼馬雙星》 許冠傑、許冠文、許冠英 導演:許冠文
01/92《家有喜事》 周星馳、張國榮、張曼玉 導演:高志森
07/91《逃學威龍》 周星馳、吳孟達、張 敏 導演:陳嘉上
03/72《精武門》 李小龍、苗可秀、田 豐 導演:羅 維
12/94《賭神2》 周潤發、梁家輝、吳倩蓮 導演:王 晶
01/95《紅番區》 成 龍、梅艷芳、葉芳華 導演:唐季禮
10/71《唐山大兄》 李小龍、田 俊、劉 永 導演:羅 維
02/96《簡單任務》 成 龍、吳辰君、樓學賢 導演:唐季禮
02/80《慘痛的戰爭》 導演:江志文
07/01《少林足球》 周星馳、吳孟達、黃一飛 導演:周星馳、李力持
10. 香港電影院看個電影要多少錢
大體上:大陸一線城市電影院票價的數字,貨幣單位是HKD。不同地點不同院線不同時間段不同影片不同價格。3D眼睛價格5-10H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