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頒獎詞

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頒獎詞

發布時間:2022-12-18 14:48:34

Ⅰ 請介紹一下電影演員朱麗葉比偌什

茱麗葉·比諾什
生於首都巴黎一個演藝家庭,父親是舞台劇導演,母親為戲劇講師,在雙親熏陶下,她的表演天份逐漸開啟。因父母離異造成她生活的轉變,16歲便離家半工半讀,又到法國公立戲劇學校念了一年,其後參加電視劇和舞台劇演出。

1982年開始涉足銀幕,在《美國的自由》(Liberty Belle)等一些影片中擔任小配角,到1985年出演《向瑪麗致敬》引起注意,同年在《激情密約》中躍登為主角,獲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接著以《布拉格的春天》打開國際知名度。曾與前導演男友里歐卡霍合作過《壞痞子》及《新橋戀人》。

1993年她以《藍色情挑》一片獲得威尼斯影後及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1995年以《屋頂上的騎兵》在法國成為賣座巨星,旋又以《別問我是誰》提名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成為一流女星。2000年主演喜劇愛情片《情迷朱古力》以及《雪地里的情人》等,都成績不俗。

出生地:法國 出生日期: 1964-3-9

得獎記錄:
第四十七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1997)
第十九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1994)
第五十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1993)
第六十九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1997)
第十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1997)
第五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1992)
第五十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1997)

《巴黎我愛你 Paris, je t'aime 》 (2006) ...Suzanne - segment 'Place des Victoires'
《非法入侵 Breaking and Entering 》 (2006) ...Amira
《拼字大賽/蜂王季 Bee Season 》 (2005) ...Miriam Naumann
《躲避 Caché 》 (2005) ...Anne
《顱骨國家/心靈夢土 Country of My Skull 》 (2004) ...Anna Malan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1) ...Herself - Nominee: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Co-Presenter: Best Foreign Languag
《巧克力 Chocolat 》 (2000) ...Vianne Rocher
《巴黎怨曲 Code inconnu: Récit incomplet de divers voyages 》 (2000) ...Anne Laurent
《雪地里的情人 Veuve de Saint-Pierre, La 》 (2000) ...Pauline (Madame La)
《世紀之愛 Enfants siècle, Les 》 (1999) ...poster designer
《世紀之愛 Enfants siècle, Les 》 (1999) ...George Sand/Baroness Aurore Dudevant
《綠寶機密 Lulu on the Bridge 》 (1998) ...thanks
《甜蜜愛麗絲 Alice et Martin 》 (1998) ...Alice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 (1997) ...Herself -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Winner/Presenter: Best Costume Design
《英國病人 English Patient, The 》 (1996) ...Hana
《巴黎情人,紐約沙發 Un divan à New York 》 (1996) ...Beatrice Saulnier
《屋頂上的騎兵 Hussard sur le toit, Le 》 (1995) ...Pauline de Théus
《紅色情深 Trois couleurs: Rouge 》 (1994) ...Julie Vignon (de Courcy)
《白色情迷 Trzy kolory: Bialy 》 (1994) ...Julie Vignon (de Courcy)
《藍色情挑 Trois couleurs: Bleu 》 (1993) ...Julie Vignon (de Courcy)
《毀滅 Fatale 》 (1992) ...Anna Barton
《新咆哮山莊 Wuthering Heights 》 (1992) ...Cathy Linton/Catherine Earnshaw
《新橋戀人 Amants Pont-Neuf, Les 》 (1991) ...paintings
《新橋戀人 Amants Pont-Neuf, Les 》 (1991) ...poster designer
《新橋戀人 Amants Pont-Neuf, Les 》 (1991) ...Michèle Stalens
《布拉格之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沉重浮生/布拉格之春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e 》 (1988) ...Tereza
《家庭慘劇 Mon beau-frère a tué ma soeur 》 (1986) ...Esther Bouloire
《壞痞子 Mauvais sang 》 (1986) ...Anna
《女人女人 Nanas, Les 》 (1985) ...Antoinette
《凡人再見 Adieu blaireau 》 (1985) ...Brigitte B.
《激情密約 Rendez-vous 》 (1985) ...Nina/Anne Larrieux
《向瑪麗致敬 'Je vous salue, Marie' 》 (1985) ...Juliette
《美國的自由 Liberty belle 》 (1983) ...La fille rallye

Ⅱ 第57屆柏林電影節

57屆柏林電影節
時間:北京時間2月8日至2月18日 頒獎地:主會場 Berlinale Palast

評委陣容
第57屆柏林電影節日前公布了評委會陣容,今年將有七位國際影星和電影專家參與第57屆柏林電影節,一同決定金熊與各項銀熊獎的歸屬。《計程車司機》的編劇保羅·施拉德將出任評委會主席,中國香港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將同巴勒斯坦女演員希亞姆·阿巴斯、德國老牌演員馬里奧·阿多夫、墨西哥當紅小生蓋爾·加西亞·貝爾納、美國影星威廉·達福,以及丹麥電影剪輯師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出任評委。

評委會主席:保羅·施拉德

作為導演,《美國舞男》是保羅·施拉德最為著名的作品,當然,施拉德更為著名的身份是《計程車司機》(1976年)的編劇,該片的劇本幾乎改寫了美國電影發展史。他與馬丁·斯科塞斯之後還成功合作了《憤怒的公牛》(1980年)和《耶穌最後的誘惑》(1988年),延續了這對黃金搭檔的輝煌。1978年,施拉德首執導筒推出影片《藍領》,1985年又執導了《三島由紀夫傳》,1991年,他改編自伊恩·麥克尤恩小說的影片《迷情殺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92年,他執導的犯罪劇情片《迷幻人生》曾參與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角逐。

評委

施南生

香港知名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曾被美國權威業內雜志《綜藝》評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50位電影人之一。由她監制的影片包括曾創造香港電影神話的《無間道》以及徐克的《七劍》。

希亞姆·阿巴斯

這位巴勒斯坦女演員同時也為電影創作劇本並曾任導演。2004年的《生生舞不息》和2004年的《敘利亞新娘》中,她充分展現了自己超寬的戲路。去年,由她主演的《天堂此時》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此外,她還曾出演斯皮爾伯格的《慕尼黑》。

馬里奧·阿多夫

德國演員馬里奧·阿多夫曾出演過超過120部電影和電視劇,在德國是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他曾出演過德國著名導演施隆多夫執導的《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和《鐵皮鼓》、法斯賓德的《羅拉》和迪特爾執導的《羅西尼酒店》。

蓋爾·加西亞·貝爾納

他的銀幕表演處女作就是阿萊杭德羅·岡薩雷斯·伊納利度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愛情是狗娘》,這位墨西哥男演員的魅力自此一直在國際影壇閃光。巴西導演沃爾特·薩勒斯之後選擇他在《摩托車日記》中出演青年時代的切·格瓦拉,還曾主演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他主演的《睡眠科學》去年曾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他與伊納利度二度合作的新片《通天塔》也是今年奧斯卡獎的有力爭獎影片。

威廉·達福

威廉·達福位列當今口碑最佳的幾位美國實力派演員之一。他塑造過無數復雜、陰暗、內心糾結的角色,1980年,他憑邁克爾·西米諾的《天國之門》一鳴驚人,1986年在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中的表現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近年來,他在商業和藝術電影兩方面平均用力,在《蜘蛛俠》大獲票房成功的同時,他還不斷與科南伯格、拉斯·馮·特里爾、斯科塞斯等導演合作。

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

她曾擔綱丹麥知名導演拉斯·馮·特里爾迄今為止幾乎每一部作品的剪輯師,其中包括《醫院風雲》、《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狗鎮》以及《曼德萊》。

開幕片《玫瑰人生》

另據電影節組委會本周三發布的消息,法國「小鳥歌後」埃迪思·皮亞芙的傳記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將開啟本年度的「金熊」之爭。

在埃迪思·皮亞芙逝世近40年後,由法國投拍的影片《玫瑰人生》從追思和揭秘這兩個角度出發,重現了這位法國傳奇香頌女伶充滿激情的生平故事。該片由音樂錄影帶導演奧立維埃·達昂執導,瑪麗昂·歌蒂亞主演,「大鼻子情聖」德帕迪約將飾演發掘皮亞芙的伯樂。

生前,皮亞芙與讓·谷克多、瑪琳·黛德麗、伊夫·蒙當是好友,而她天鵝絨般高亢婉轉的嗓音以及獨特的舞台風格永遠與《玫瑰人生》、《不,我沒有遺憾》、《愛之頌》等經典香頌名曲被歌迷永遠銘記。在輝煌的舞台燈光以外,皮亞芙在其喧囂的一生中曾被指控謀殺、經歷獨子夭折的悲痛,以及兩次失敗的婚姻,並捲入了法國保衛戰……現年30歲的女演員歌蒂亞表示,即便皮亞芙並不是一位如此著名的歌手,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絕對是電影的好素材,「不管你愛不愛皮亞芙,是不是了解她,你都會願意去看一看這位不凡女人的不凡故事。」

----------------------

柏林電影節的來歷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等

------------
又:
柏林國際電影節始於1951年,最先是出於美國文化政治的動機,讓西方世界的三條聯盟有更為廣泛的理念。在二戰結束後的第六年,柏林成為自由社會的樣板,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這一電影節就成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瑪-伯格曼,薩提瓦伊提-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以及法國導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電影節中贏得了國際輝煌。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有一段很明顯的停滯期。1970年出現了公眾呼聲,但與越戰影片的出現並非巧合。1971年,除了傳統競爭以外,還開創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第一部蘇聯電影在該電影節參展,東德也參加了這一屆電影節。政治氣候發生了改變,兩德之間的各種協議紛紛簽署。從此,柏林電影節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國際電影製作的一面鏡子,另一方面它在東西方之間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個橋梁作用。
有四位導演對柏林電影節產生過舉足輕重的影響。阿爾福雷德-鮑爾是奠基者;沃爾夫-唐納引入了改革,烏爾里奇-格雷格創立了論壇,莫里茲-德-哈德恩則是自1979年以來競爭機制、全景電影、電影回顧和兒童電影節和歐洲電影市場開創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為她的動物塑像而一舉成名。從柏林工藝學校畢業後,二十年代她的名氣急升,1931年她進入了普魯士藝術學院。由於國家社會主義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離開了學院,但二戰以後,她又重新得到了認可,有各種教學講座邀請她,獎項和榮譽紛紛踏至。而自1951年開始的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銀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的。
電影節的金熊像雛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設計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從1961年開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和其他各處那些歡迎來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來。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有過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為電影節提供熊像。
皮爾-雷本和柏林電影節主題樂
為紀念柏林電影節50周年,電影作曲家皮爾-雷本譜寫了新的電影節主題樂。新主題樂強調了電影節的片頭,每部電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這段片頭。
雷本與法斯賓德合作多年,還與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國導演有過合作。如今他被認為是享有國際名聲的最為著名的德國電影作曲家之一。
皮爾-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為柏林電影節創作主題樂的想法。那時法斯賓德因為影片Veronika Voss獲得了金熊獎,為此雷本覺得應該給電影節一個音樂禮物,一個特別的主題樂。作品在1990年第40屆電影節為官方電影節所認可,自此每部在電影節放映的影片的片頭都要播出這段主題樂。

--------------------

第57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圖雅的婚事》(中國,王全安導演)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其他》
最佳導演銀熊獎 約瑟夫-希達(《波弗特》)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胡里奧-查維茲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哈勒姆》
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 《Vanaja》導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爾弗萊德獎(敢斗獎) 《電子人也無所謂》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獎(短片) 《Raak》 導演:Hanro Smitsman 荷蘭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 《Decroche》 導演:Manuel Schapira 法國
《美》 導演:陳駿霖(Arvin Chen) 中國台灣/美國
終身成就獎 阿瑟·佩恩

圖片見http://ent.sina.com.cn/f/m/57thberlin

Ⅲ 張曼玉經典台詞

張曼玉經典台詞

張曼玉(英文名:Maggie Cheung),生於香港,祖籍上海,國家一級演員,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下面是我精選的張曼玉經典台詞,希望大家喜歡。

張曼玉的經典台詞

1、黎小軍同志呀,我來香港的目的不是為了你,你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我。——李翹,《甜蜜蜜》。

2、為什麼要到失去的時候才去爭取?——白駝山大嫂,《東邪西毒》。

3、你們說人間有情,但是情為何物呢?——小青,《青蛇》。

4、凡是不正眼看我金鑲玉的,肯定不是男人。——金鑲玉,《新龍門客棧》。

5、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因為我而記住那一分鍾,但我一直都記住這個人。——蘇麗珍,《阿飛正傳》。

6、全告訴我了,我是不是可以裝做什麼都不知道呢?——陳七,《東方三俠》。

7、不是我不想走——啊——!…要走你自己走——吧——!——國師,《東成西就》。

8、我只有從好萊塢電影里,才能找到我的存在。——好萊玉,《92家有喜事》。

9、en, of course!——芭芭拉,《雙龍會》。

在飛馳的汽車上,芭芭拉對馬友說出英文,也講出自己的平凡經歷,她不會知道,接下來的會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一個大型的劇場里,只有他們兩個人,馬友在彈著優美的音樂,閉上雙眼,她彷彿站在熱鬧的舞台上,放聲歌唱,美麗動人。雖然只是幻想,卻一樣的令人沉醉。

10、死,就一起死——飛雪,《英雄》。

面對刺殺秦王的險惡使命,面對愛人的出征詢問,飛雪口吐五個字。語音不響,卻擲地有聲;面如秋水,卻波濤暗起。她為的是天下蒼生,她為的是胸中抱負,風蕭蕭兮易水寒,英雄一去兮,不復還,不復還,又如何,早以將生死拋身外。

11、以前我認為那句話很重要,因為我覺得有些話說出來就是一生一世,現在想一想,說不說也沒有什麼分別,有些事會變的.。我一直以為是我自己贏了,直到有一天看著鏡子,才知道自己輸了,在我最美好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人都不在我身邊。如果能重新開始那該多好啊!

拓展閱讀:

張曼玉 簡介

張曼玉是迄今華語影壇獲獎最多的電影演員,獎項涵蓋十餘個國際影展。1983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出道,獲得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92年2月憑借《阮玲玉》獲得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演員榮譽的影星。1998年張曼玉踏上巴黎時裝周T台專業走秀,開啟了華語影星參與國際頂級時裝周的先例。2008年被英國WGSN評入「影響時尚界的十大明星」,同年被《VOGUE》授予「時尚偶像大獎」,是中外公認的時尚ICON。2004年5月憑借法國電影《清潔》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亞洲影壇首位戛納影後,亦是迄今唯一躋身三大影展雙料影後的亞洲演員。此外張曼玉擔任過全部三大影展評委,2004年後長期息影。

2004年9月獲巴黎榮譽市民勛章,2005年獲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藝術成就獎,2007年獲上海國際電影節傑出貢獻獎,同年被《紐約時報》評入年度世界影壇22位偉大表演者。2013年擔任台灣金馬獎五十周年慶典大使。2014年以天命之年初涉樂壇,嘗試後朋克搖滾類音樂。

張曼玉 早年經歷

張曼玉,9月20日(龍年,中秋節)出生於香港,家中有一姐,父母均為上海人。 1973年,八歲的她張曼玉年輕時照片

隨全家移居英國,少年時期在英格蘭肯特郡度過,自小被母親以傳統方式嚴加管教。當時作為學校里唯一的東亞人,張曼玉曾遭遇排外和歧視,加上父母感情不和(後離異),性格自小十分獨立。張曼玉十六歲時曾在倫敦做過書店店員,1982年隨母親返港度假,無意中被廣告公司相中而留下當兼職模特。1983年,十八歲的她參加「香港小姐選美大賽」奪得亞軍,同年代表香港赴英國參加「世界小姐選美大賽」入選前十五名,由此開啟演藝生涯。

張曼玉的 人物評價

張曼玉是華語影壇獲獎最多的演員,曾塑造「金鑲玉」、「李翹」、「蘇麗珍」等多個名留影史的經典角色。風格涉及張曼玉走紅毯

千差萬別的性格形象,如《旺角卡門》中的清純可人、《滾滾紅塵》中的書卷氣息、《愛在別鄉的季節》中的掙扎壓抑、《雙城故事》中的清新淡雅、《阮玲玉》中的絕望悲戚、《新龍門客棧》中的風騷潑辣、《東方三俠》中的豪爽帥氣、《青蛇》中的妖嬈魅惑、《東邪西毒》中的悔恨落寞、《甜蜜蜜》中的世俗真摯、《宋家皇朝》中的嚴肅莊重、《花樣年華》中的雍容典雅、《英雄》中的冷艷孤高、《清潔》中的頹廢堅強等。這些特色各異的角色展現了她寬泛的戲路和極強的可塑性。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張曼玉能在銀幕上將中國與西方、古典與現代形象都完美詮釋。

張曼玉是一位不依靠好萊塢商業勢力而立足國際影壇的文藝演員。[123]2004年11月14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文章《Why Isn't Maggie Cheung a Hollywood Star?》(為什麼張曼玉不是好萊塢明星),文中張曼玉對於曾經謝絕《007》、《X戰警2》、《藝伎回憶錄》等好萊塢邀約給出如下理由:「如果我開始拍這樣的電影,他們不會以我為榮,我會覺得自己好像在欺騙他們——而我們有13億人......有比拍好萊塢電影更值得我驕傲的事情去做。」2007年4月10日,蘇格蘭《獨立報》刊登專訪《為何這位亞洲明星離銀幕而去》。文中提到張曼玉少時在英國求學遭受排外和歧視,她說那是她感覺很疏離的時期:「我變得非常自衛並對自己的文化產生防衛意識,直到現在仍是如此。我接到過一些陳詞濫調的中國角色的好萊塢電影邀約。這些我都不會接受,因為如果我真的拍了,我會覺得背叛了自己的人和自己的文化。」

張曼玉的 公益活動

2003年7月,向希望工程捐款20萬元。2004年3月,在慈善拍賣活動中,將其設計的「Let's go to school」 T恤拍賣,並將拍賣所得的20萬元善款捐給希望工程;6月,參加宋慶齡基金會慈善募捐活動,捐贈個人物品並籌得善款150萬元。

2007年9月,與宋慶齡基金會等組織聯合發起「女性創新與夢想基金」 ;10月,參加在雲南會澤縣娜姑鎮舉行的「童夢圓」公益活動;12月,於三亞慈善活動中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贈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時所穿的黑色禮服及粉紅高跟鞋。

2008年5月,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6月,以發起人身份出席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的「女性創新與夢想基金」頒獎典禮。

2009年4月,赴甘肅省文縣探望受汶川大地震影響的孩子;6月,參加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組織共同舉辦的「蘊育夢想放飛希望」公益活動 。

2010年3月,參加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籌款而舉行的公益活動,並籌得善款50萬元;4月,赴瑞麗縣探望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同月,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5月,參加「中華粉紅絲帶女性健康萬里行」活動;10月,出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慈善晚宴。

2011年5月,赴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探望當地兒童;5月底,參加第二屆中國兒童福利周開幕儀式 ;6月,以微訪談的形式號召大眾關注貧困地區兒童的生活狀況;8月,赴四川省宜賓縣兒童福利院探望孤殘兒童及其家庭。

2012年4月,赴江西省崇仁縣看望遭遇意外傷害的家庭留守老人與兒童;5月,以微訪談的形式分享兒童保護知識;5月29日,參加以「預防兒童傷害,度過無憂童年」為主題的活動;11月25日,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慈善跑」活動。

2013年11月5日,赴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參加家庭暴力綜合防治調研;12月,參加「共同行動——停止對兒童暴力,促進兒童保護」主題活動;同年,參加熊貓保育計劃,並將個人設計的「008」特務熊貓用作慈善拍賣。

張曼玉的 社會職務

1993年至1996年,擔任香港演藝人協會第一屆、第二屆理事會理事,是香港演藝人協會主要創會人之一。

;

Ⅳ 2013第85界奧斯卡頒獎詞或領獎詞

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本-阿弗萊克)
演講風格:快;演講亮點:王者歸來
I was here 15 years ago or something. You know, I had no idea what I was doing. Sitting in front of you all, I really was just a kid. I never thought that I would be back here. And I am because of so many of you who here tonight, because of this academy, because of so many wonderful people who extend themselves to me when they had nothing to benefit from it in Hollywood.
大概15年前我來過這里,當時我完全不知所雲。在你們面前,我就是個孩子而已。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再回來,而現在我回來了。因為在座的各位,因為奧斯卡,因為那些也許無法從好萊塢獲得任何好處的人。
It doesn't matter how you get knocked down in life cause that's gonna happen. All it matters is how you gonna get up.
在生活中你如何被打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站起來。
最佳導演: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演說亮點:感謝+告白
I really want to thank you for believing this story, and sharing this incredible journey with me. ... I cannot make this movie without the help of Taiwan. We shot there. I wanna thank everybody there help us. ...My wife Jane Lin. We'll be married 30 years this summer. I love you.
我真心感謝大家願意相信這個故事,並和我一起展開這段奇妙旅程......我要感謝台灣,我們在那裡拍攝,不然我們也拍不出這部電影。我想感謝那裡幫助過我們的所有人......我還要感謝我的妻子。今年夏天就是我們結婚30周年了,我愛你。
最佳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林肯)
演講亮點:英國人扮演美國總統,英式幽默風笑翻全場
There is a strange thing because 3 years ago, before we decided to do a straits warp(不確定,請高手指正), I was actually commited to play Margaret Thatcher...and Meryl was Steven's first choice for Lincoln. I'd like to see that version.
奇怪的是,3年前當我們決定要對換角色的時候,我本來是被指定去演撒切爾夫人的(註:給丹尼爾頒獎的梅爾斯特里普是撒切爾夫人的扮演者),而梅爾才是斯蒂文的林肯這個角色的第一選擇。我真想看看那個版本啊。
最佳女主角:詹妮弗-勞倫斯(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演講亮點:跌倒爬起來
You guys are just standing up cuase you feel bad that I fell, and that's really embarrassing, but thank you. That's nuts!
你們站起來是因為看我剛剛跌倒了吧,謝謝你們,這簡直太瘋狂了!
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悲慘世界)
演講亮點:寄語「生命美好、世界和平」
安妮海瑟薇在例行感謝完各路支持者、朋友家人之後說:
"Here's hoping, that, someday in the not too distant future, the misfortunes of Fantine will only be found in stories and never more in real life."
我有一個希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悲催世界》中芳汀(她所飾演的角色,在書中芳汀被貴族公子玩弄生下一女,後淪為妓女、生病去世。)的悲劇將只是小說、不再出現在現實中。
最佳攝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演講風格:語無倫次型
This movie was quite a beast to make... we did it!...I was really into An, and...the beautiful world we created... it was like one chanllenge that every photographer... that one thing like.. we just had your eyes these kinda go like go up up up... you just kinda reach things and you get excited, there're excting things, things we love like the candles, there're things Ah...Jesus...Oh my god I can't even speak...
這電影實在拍的有夠艱難,但是我們做到了!我真的很喜歡李安,還有我們創造的那個美麗的世界……這是對每個攝影師的挑戰……還有個事情我真的喜歡……我們就像是把你的眼界抬高再抬高這樣,那些東西、你看到之後你就會興奮……那些蠟燭啊那些……偶滴神啊,我都不曉得咋講了……
最佳外語片:《愛》
演講風格:法語型(請忽略演講詞中的語法錯誤)
Thank you to my great crew. Thank you to my wife, she was member of the crew. She supporting me since 30 years.
謝謝你們我的攝制組,謝謝你我的夫人。你也是攝制組的一員。你支持了我30年。

Ⅳ 如何評價斬獲銀熊雙獎的電影《地久天長》

《地久天長》是一部反思計生橫跨30多年的時代史詩,影片有幾個大的時間背景:「1977/1978年知青返鄉」、「計s時期」、「跳舞被認為是聚眾淫亂的嚴打」、「90s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工廠大下崗」。個體悲劇在於人如浮萍,只得在不同形態的國家機器下不斷被消耗。很多人提到《活著》,或者莫言的《蛙》,然而如果你抱著這樣的期待去看《地久天長》的時候,你會喟嘆,如今的時代書寫終究還是隔靴搔癢,有著女店員式形而上學的憂愁。那些厚重的宏大敘事只是元素符號,整整三個多小時的編排鋪設,卻還是落到了兩戶人家的生死糾葛、虛無縹緲的大團圓。主題先行和人物先行,是創作者的常規思路,成敗都於此。

這部影片是存在硬傷的,即使導演被觀眾提問的時候,提到整個劇本都是經過精細打磨,前半程很有成熟之氣,而後半程的拖沓將前半段積累的情緒全部消散。

首先是人物的失真,耀軍這個人物足夠真實嗎?塑造人物的時候,為了體現出這個人物的復雜和立體,會設置「動力」「恐懼」「優缺點」「真實自我」「陰暗面」「性格弧線」等等,於是耀軍是個好人,他的好是在明線上的,因為在明線上的「好」太過強烈,這可能歸功於王景春的表演,而使得隱藏在暗線的「道德污點」不再是人物的復雜性,反而是分裂。他在計生時期,所有的慾望與憤怒都被結扎了,痛失愛子下卻被砍去了該有的憤怒與憎恨,而被硬加上不符合人物的「道德過失」。而在結局處這個過失也還是被隱藏了,於是這樣一個沒有自我認知和情緒釋放的人物,不斷地被劇情消解了其正向的形象。

另外,導演在他的陳述里在贊揚縱使遭遇一輩子顛沛流離也還是堅強活下去並滿懷善意的尋常人。如果一個人打了你,你忍下來了,再打一拳也還可以,然後他叫了一幫人來揍你,你還可以說沒關系我原諒你,這不是善意,這是縱容惡意。

那如何塑造一個真正立體的人物呢?影片其實有一個很好的主題,喪子之痛下的憎恨與原諒,自己的兩個孩子的死亡,是一個 社會 性的結果,對於這個結果,耀軍也存在一個自我反觀的空間,他是個好丈夫嗎?他又是個好父親嗎?甚至是個男人嗎?影片沒有往下深入,甚至都不再表現耀軍這個人物,他抽煙,他臉色鐵青,他愁苦,卻僅僅成為情緒片段,既不在人物選擇中,也不在人物轉變中。

而且對於人物台詞,導演太有表達欲了,他急於拋出金句,所以從耀軍和麗雲嘴裡,我們聽到不屬於他們的語言:

「用她(麗雲)的話來說,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變老」

「我跟麗雲現在是為了對方活著, 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都這樣了,我們還有什麼不可以面對的呢?」

甚至隱在背景的關鍵人物浩浩有著一大段極度非口語的台詞:

「身體里有一棵樹,要撐破了……(大致意思)」

這幾段台詞,成為演員表演的阻礙,甚至成為阻礙整個情緒流動的結石。就像導演在點映的時候不斷拋出人生感悟,這些適合回憶錄而非電影的話語,不是生發自每個觀者的內心也必將走不進觀者的心。

另外,莫名引入的茉莉視角,使得本該是主角的麗雲處在尷尬的失語位置。詠梅雖然摘得了影後,然而卻驚訝地發現,影片似乎想要把麗雲推向背景人物,反而引入了茉莉的視角。不排斥視角轉換,茉莉是具有「見證人」作用的角色,類似觀眾視角,在「回憶」里是合理的,但在「現在」的敘事里就不該喧賓奪主。想必是因為耀軍和麗雲的對抗力量太弱,茉莉成為角色陣營較量的一個補充。但出國之前打一泡然後懷孕想把孩子生下來的設置,甚至在影片最後一刻還讓耀軍緊張了一下,簡直狗血到匪夷所思。讓人想起《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基督徒二姐,她是全家最清楚最平靜的一個人,她不具備改變世界的能力,她目擊了一切,並做出了自我的選擇。這是一個「見證人」作用的人物該有的位置。

其次是情節比重的失調。試做影片線索的整理:

耀軍:

1.現在的耀軍和假「星星」的父子線。

情節做得並不好,流量與角色的不適配讓這條線整段垮掉。

2.耀軍和茉莉的師徒出軌線。

使得耀軍的人設變味,如此呈現一個男人的慾望是否符合他的人設?

3.耀軍不原諒海燕為了完成工作而打掉自己的孩子。

4.耀軍為了保護浩浩不讓他爸爸提起害死星星的事。

這是正常的人之 情感 嗎?煽情嫌疑嚴重。

5.耀軍和妻子麗雲的多年 情感 與陪伴。

最應該呈現的兩人 情感 卻缺乏濃度。

麗雲:

1.打掉孩子導致自己不能受孕,計劃生育在她身上產生的惡果。

2.耀軍的出軌,傳宗接代觀念對女性的壓迫。

其他人物:

1.茉莉對耀軍的好感,對他們家的遭遇憤懣不平,願意給耀軍生孩子。

2.浩浩一生背負害死星星的真相。

3.海燕一生背負為了工作打掉麗雲孩子害她不能受孕的事。

4.新建和美玉的愛情。

過去和現在的交織在前半段是密絲合縫的,增加了影片的閱讀性。但情節線也還是有冗餘的部分,如果不是群像戲,那宏大敘事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主線人物視角不能做偏移,圍繞著主線人物的支線要有相關性。新建和美玉這條支線,和主線幾乎沒有任何關系,而茉莉的愛慕和出軌甚至都有些喧賓奪主。特別是最後一個小時內,年老的耀軍和麗雲坐著飛機回到包頭,這段的內容在結構上沒有和前面做關聯,而顯得拖沓冗長,也看到了導演始終在找合適的結束點,找不大到,也就給個大團圓吧。

當然在《地久天長》里,前一個小時節奏和氣氛都是到位的,那兩段隧道戲也是最閃光時刻:耀軍抱著溺亡的星星,和抱著自殺的麗雲,喘氣聲成為語言,跑過人生的至暗時刻,火車呼嘯,視聽情境動情力都到位了,這成為耀軍最有力量的段落。讓人想起在達內兄弟的《他人之子》里,同樣有著喪子之痛的父親,沉默和呼吸成為一種語言,一種情緒的壓力疊加就在這安靜中完成。

拍全家福那段也是不錯的段落,曾經封存的舊照片從櫃子下漂出來,想起當年麗雲清白文靜,兩家人相處融洽,這一定格,就成了永遠的過去。地久天長,是講曾經的友誼,講時代洪流中彼此原諒的人間 情感 ,講一對夫妻的相濡以沫。

但影片在主題的拆解和層次的鋪陳有所欠缺。計劃生育的議題,也恐怕只有在「二胎政策」的當下才能被呈現,戴著鐐銬的影像作為大眾媒介產品反思和批判始終是蒼白無力的。現代國家的統治者將生命這一看似自然和本真的存在納入政治邏輯中,不再僅僅擁有「死」的權力,而是擁有「生命權力」。這一對中央權力的服從和恐懼,應該作為這些悲劇人物的內里。兩家人的生死結怨,就去貫徹那罪與罰,這其中便有力量,而不是靠一段曾經回憶里的倫巴和其樂融融的家庭聚會來軟化甚至消弭矛盾。

我們知道臨終時海燕會說些什麼,但沒想到是這么一句,「我們有錢了,可以生了」,讓人膈應。因為邏輯不通,歸其原因,「計劃」這一詞是對人的看法的錯誤,海燕始終沒有正視自己的錯誤而在 歷史 推責。過去有政策,當下有資本,夾縫中的人,從來都沒有真正幸福過。所以結尾是個虛假的結尾,因為當下人的 情感 體驗都是被虛假的幻象構築和欺騙,被情節性的煽情和無度的音樂所自我感動。這讓人討厭起片名,地久天長,從來都沒有過。

而另一邊的浩浩企圖用坦白來化解多年的負罪,僅僅因為自己承受不了了,所以祈求受害者的原諒,我認為這種動機是更為可惡的。影片企圖說,海燕和浩浩都受到懲罰了,他們一生都不得安寧。只有求得原諒的動作,卻沒有贖罪。耀軍和麗雲沒有義務原諒任何人,憎恨是合理的,因為那些人,不是為了工作 ,不是為了面子,而是那一刻,生而為人是真的起了惡意,這是本源,致死只是結果。

於是,回到繞不開的胡波,這部電影里也有孩子死了。死亡有很多原因, 社會 性的,個人的,言語的,未出生的孩子因為海燕「為了工作」(計劃生育)而胎死腹中,兒子星星被海燕的兒子浩浩「推了一把」而害死。有人會把這部電影和胡波的死亡作對照,「為了工作」和「推了一把」,創作者選擇的立場也就成為他對某些事件的態度,就算有負罪、也有原諒,但死亡是一個很嚴重的事。

長達3個小時的放映,或許只有獲獎的電影以及《復聯》這種超級大製作才能讓院線接受這么長的放映時間吧。而這3個小時,卻敘述了一個長達30年的故事,一個充斥著時代變遷對人生影響的故事。

知青返鄉,是告別,也是重新開始,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當《友誼地久天長》的音樂響起,劉耀軍夫婦和沈英明夫婦都以為彼此之間的情分真的可以地久天長。他們一起在工廠里工作,同時生了孩子,兩家人一起拍照就像溫馨的全家福,兩個孩子如同兄弟般一起成長,那個時候的他們都以為這樣的生活真的可以地久天長。

耀軍和麗雲想要二胎,向身為計劃生育辦公室主任的海燕隱瞞了懷孕的事實,然而肚子一天天長大,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麗雲在一次下班的時候突然暈倒在地,懷孕的事情被海燕知道了。

因為職務的關系,海燕連勸帶拖的把麗雲帶到了手術台上,然而在手術過程中卻出現了狀況,麗雲 再也沒有辦法懷孕了

失去了懷孕的機會,卻得到了一個具有極大諷刺的「先進」稱號,而這個「先進」稱號又讓兩個人的名字出現在了下崗工人的名單中。

無奈、諷刺、又可笑。

星星死後,耀軍和麗雲再也沒有辦法開懷大笑,海燕和英明備受內心愧疚折磨,而亮亮成了所有人保護的對象,但是他卻一直無法原諒自己。

當所有人都在慶賀新年的時候,那個冰冷的屋子裡,暗的看不到對方的表情。茉莉送來了海燕包的餃子,三個人有一句每一句的聊著,誰都不敢提星星的事,但是話又都在彼此的嘴邊,最終只能一起沉默。

耀軍和麗雲選擇了離開這間黑暗的屋子,離開這個擁有自己所有痛苦回憶的地方,到了遙遠的南方,在那個方言堪比外語的地方生活著,領養了一個孩子,給了他星星的名字。

星星知道自己是替代品,所以 逃學、打架、離家出走

留下耀軍和麗雲獨自面對被雨水淹了的破舊房屋,兩個人吃飯、工作、找星星,沒有多餘的話,也沒有任何情緒上的起伏。

耀軍和麗雲是讓人同情的, 「失獨」 的人生只能靠著彼此才敢繼續活下去,生活沒有了任何的激情,時間彷彿停止了,兩個人可以做的,就只有 慢慢的等著變老

耀軍和麗雲需要面對「失獨」的殘酷事實,卻自私的讓星星成了自己孩子的替代品。英明和海燕要承受亮亮「害死」星星的事實,愧疚了一輩子,海燕直到最後,依然忘不了對耀軍和麗雲的虧欠。一句「我們現在有錢了,你可以生了」卻亮出了困了她一生的枷鎖。在亮亮的心裡,那個越長越高的大樹,何嘗不是他的悲傷。

英明的妹妹茉莉,成了這個事件中尷尬又真實的存在,在耀軍失去了所有激情和希望的時候,她的出現,又燃起了心頭那一點慾望,給一個如白紙般善良又令人同情的角色增加了一些污點,茉莉懷上了他的孩子。

麗雲看透了一切,卻從來沒有戳破,她知道如今兩個人都只是為了彼此活著而已,但是如果有機會,她希望可以少一個人承受痛苦,所以她選擇了放手。但是耀軍也深知麗雲內心的痛苦與絕望,也深知他和茉莉之間的鴻溝,如果麗雲沒了,他就真的一點希望都沒了。

還好,麗雲搶救回來了,耀軍也沒有接受茉莉的孩子,這或許是他最後一次可以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的機會,這個時候,比起孩子,麗雲對於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人。

生活就是這樣,當我們以為自己是這個時代的寵兒的時候,卻會發現在這洪流中,我們不過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中的一個,時代在往前走,而我們,卻必須要承受各種變遷帶給自己的所有喜怒哀樂。

時間就像一個魔術師,他帶給每個人傷痛,又讓這些傷痛一點點結疤,最後只剩下一個傷痕。 星星帶著周永福的本名成為了最真實的自己,一個叩首,無言勝前言,一聲「爸」,讓耀軍和麗雲再次獲得了父母的身份。

亮亮的坦白,讓自己獲得了新生,也打開了耀軍和麗雲內心最後一道心結, 「說出來就好了」 和他們之前所說的 「只要活著,就不能說出來」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是這些年他們對生活,對現實的看透。茉莉的混血兒子,讓耀軍和她之間,再也沒有了牽絆,海燕的去世,似乎將所有的傷痛都一並帶走了,留下的是一群仍然在跟著時代在跑的人。最後耀軍和麗雲在星星的墳前,終於可以笑出來了。

王小帥導演沒有使用過於煽情的情節和台詞,就平平淡淡的敘述者那個時代的故事,熟悉的工廠,熟悉的制服,熟悉的老式街道和員工宿舍樓,還有直到現在仍然帶有情懷的廣場舞,所有的時代色彩都那麼真實。所有的人物簡單的過著自己的生活,可是看著他們的日子,我們卻總是忍不住自己的眼淚。

當耀軍抱著星星跑到醫院的時候,護士們習以為常的表情和病患們好奇的眼神,讓「 死亡 」變的舉足輕重。當麗雲被迫上了手術台要拿掉自己的孩子的時候,耀軍在接受自己孩子必須要被拿掉的事實的時候,身邊卻是正期待自己孩子降生的夫妻,當耀軍再一次抱著吃了安眠葯的麗雲奔向醫院的時候,耀軍的整個世界崩塌了,而觀眾們被壓抑的情緒也得到了最大的釋放。

我們會感嘆耀軍和麗雲這樣的家庭,可是最悲傷的是,這個時代的洪流中可能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王小帥導演由小及大,用3小時的影片描繪出了可以打動世界的故事。 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 的加冕,讓這部影片有了更加沉重的時代意義。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在2月17日凌晨公布,中國影片《地久天長》獲得了最佳男演員與最佳女演員兩個銀熊大獎。該影片由王小帥執導,王景春和詠梅擔任男女主。在為該部影片頒獎時,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與其他評委都對其給予了極大的評價:「熒幕上幾乎沒有另外一對夫妻可以像王景春和詠梅一樣演的如此自然!」



《地久天長》是一部文藝片,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凝縮的中國 社會 變遷的三十年。還電影主要是講了兩個家庭因為一次意外而生了間隙,其中一家從北南下,遠走他鄉,然而三十年後兩家又再次聚首。這其中發生了很多事,充分提現了當時 社會 的浪潮和人為的意外對一些平凡的人的打擊。當然,演員們的演技也都是可圈可點的。



《地久天長》這部影片是王小帥的「家園三部曲」中的第一部。2016年,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期間,他說在未來十年要完成一系列偉大的時代敘事影片,就是剛剛提到的「家園三部曲」,如今他在第一步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相信接下來的兩部也不會差。



該部影片的男主角王景春,在獲得獎項後接受媒體的采訪時談到了這個角色,我們才知道影片中的「劉耀軍」與王景春簡直是太符合了。因為王景春也透露到,在他身上發生了很多與劇中相似的事情,總的來說,這個角色真的是選對了人。而且劇中的「劉耀軍」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所以無論遇到什麼事,對他來說都不會有太大的角色反差。而王景春就是通過細節來展現了一切,生活中的一切小細節都可以體現出很多,這也是他獲獎的一個重要原因。



女主角詠梅今年已經49歲了,但她1995年就出道了,不過一直在演配角,這次也是她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她獲獎時表示特別不敢相信,49的她還能斬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女主角。但激動之時,她也說到了以後不能再像從前那麼「懶」的生活了。



《地久天長》這部影片真的很棒,劇情以及演技都算是一流,而且這部影片除美國正在競價外,在全世界的版權都已經售空了!

首先很榮幸為你解答這個問題。最初覺得飾演海燕的艾莉婭,表演過於拿腔拿調,但轉念一想,海燕作為工廠領導,深受體制影響,她的「官腔」是與人物契合的。而這個角色在懺悔和自責中痛苦了近20年,艾莉婭在僅有的兩場老年戲中發揮驚艷,將背負一生無法解脫的命運枷鎖都表現出來了。 美玉的扮演者李菁菁和英明的扮演者徐程,在一場醫院重逢戲中,流著淚抱緊耀軍夫婦,沉默無言卻藏滿了千言萬語。更難得的是,李菁菁還在青年戲份中,透露出超越年齡的少女感。 杜江和王源在老戲骨們面前,也並沒有拖後腿。尤其是前者在片中最高潮的一場「訴罪」中,「我就推了他一下」的「推」字出口之前,數度哽咽,對台詞的拿捏十分到位。 整體而言,王小帥的《地久天長》無關乎販賣時代的凄苦,它只是記錄下一段長長的生活,還有 歷史 對生活印刻下的悲和穿過悲傷後的一點光亮。以下我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見解,同時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只要你喜歡這部電影,無論別人如何評價,你喜歡就是喜歡,不必改變,也不必解釋。反之,你不喜歡也是如此。 以上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在這里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同時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在這里,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還有美好的生活,還有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還有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這部已經獲獎的電影獲得了兩個獎項,這部電影獲得了獎項的背後是《地久天長》久違的製作時間,從2015年就開始製作,並且該電影是王小帥家園系列中的一部。相信這樣接地氣的東方電影能更多的在熒幕上展現,畢竟中國人的生活是最接地氣的。

我文章中就有介紹《地久天長》的。

Ⅵ 查理茲.塞隆都演過哪些電影

混戰西雅圖 (2008)
夢游 (2008)
全民超人 (2008)
決戰以拉谷 (2007)
決不讓步 (2005)
偷天換日 (2003)
女魔頭 (2003)
陷入絕境 (2002)
甜蜜十一月 (2001)
家族情仇 (2000)
馴鹿游戲 (2000)
總有驕陽 (1999)
巨猩喬陽 (1998)
芝加哥打鬼 3 (199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理茲·塞隆在頂級女星中有值得誇耀的地方:玲瓏浮凸,天然曲線,沒有任何的人工痕跡,好萊塢甚至把「維納斯」的名字冠於她頭上,為她不僅美麗而且與眾不同的氣質。
1975年出生在南非的查理茲·塞隆如今在好萊塢已經成為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人物,短短時間內能做到這樣,恐怕這點好萊塢只有查理茲·塞隆能做到吧。對於查理茲·塞隆來說,能夠從南非一個偏僻的農場進入紐約傑佛瑞芭蕾舞團就已經是個不小的飛躍,膝蓋受傷而不得不退出舞蹈生涯後,卻使她在模特界以及後來在電影界取得了更令人矚目的成就。
這位長腿美女如同許多女星一樣也是從T型台上跨入大銀幕的,由於對自己良好的信心以及姣好的面容,使得查理茲·塞隆的銀幕之路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路坦途。她的第四部影片便是與阿爾·帕西諾、基努·里維斯合作的《魔鬼代言人》,這讓她受到多方面的矚目。好在查理茲·塞隆有的不僅僅是性感,她身上美麗聰慧的氣質使得「花瓶」這個稱號一直沒有冠在她的頭上。
另外一點便是查理茲·塞隆總能與好萊塢當紅男星配戲,除了《魔鬼代言人》中的基努·里維斯外,在《賭王之王》中與馬特.達蒙合作,在《宇航員的妻子》中與強尼·德普合作等等,這讓查理茲增添了許多必不可少的經驗。而在1999年的《蘋果屋准則》中,查理茲有突然以家居女孩的形象出現,讓人眼前一亮。
2004年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最佳女主角獎項不出意外的被查理茲奪得。1996年才正式邁進好萊塢的查理茲,於短短的幾年間已經出演了二十餘部電影。當她接到《惡魔》(Monster)一片的劇本後,對之愛不釋手,她不僅從導演手中爭取來了第一女主角的位置,更自己投資成為影片的共同製片人。 這部描寫 一位從妓女轉變為系列殺手的真實故事確實充滿血腥,但暴力對於查理茲來說並不陌生。在她15歲時,父親經常虐待母親,而最終死在出於自 衛的母親手裡。在影片《女魔頭》中,為了更接近女主角真人的形象,查理茲甘願破壞自己的姣容,擺脫了一貫的花瓶形像,讓身體增重30磅 ,又做手術弄歪了自己的牙齒,數日不去打理自己的頭發……以反差驚人的外形和精湛的演技,博得影評界和演藝界同行們的好評。事實證明, 所有的這些付出對她來說都是值得的。2003年
《偷天換日》
2002年
《陷入絕境》
Trapped
《情歸雷諾》
2001年
《玉蠍子的魔咒》
《千均一刻》
《甜蜜十一月》
2000年
《重返榮耀》
《潛水風暴》
《家族生意》
《馴鹿游戲》
1999年
《蘋果酒屋法則》
《太空異種》
1998年
《巨猩喬揚》
《名人百態》
1997年
《魔鬼代言人》
1996年
《擋不住的奇跡》
《峽谷二日》
所獲獎項:
2004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
洛山磯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女主角獎;
美國演員協會最佳女主角獎;
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Ⅶ 厲害了,洪尚秀把他和金敏喜的婚外戀拍成電影,還拿了影後!

高產的韓國導演 洪尚秀 帶著他最新作品《獨自在夜晚的海邊》來參加柏林電影節。這部電影自帶話題,因為它的女主角是 金敏喜

兩個人在去年6月份曝光婚外情,還分別出國避風頭,卻一直沒有正面回應此事。大家都好奇,丑聞曝光後兩人合作的作品是什麼樣的?他們的公開亮相是什麼樣的?

洪尚秀的電影總是萬變卻不離其宗,酒桌飯局、痛苦不得圓滿的愛情、以及導演最為熟悉的電影圈,而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依然是一部很洪尚秀的作品。

接著在一次次的喝酒、聊天、抽煙,零碎的對話中,我們知道她是一個女演員,因為和已婚導演的戀情而離開影視圈,來到國外療傷,她對二人的愛情既不舍又開始懷疑。回到韓國後,在海邊小鎮上,她和以前的好友碰面共飲,又遇到了愛戀過的導演……

看到這里,我心想:厲害了,別人都在議論導演和女演員的婚外情,他可好,直接把這段情事拍成了電影。

說到這里先快速回顧一下兩人的八卦。

2016年6月,韓國媒體曝光洪尚秀和金敏喜的戀情,兩人2015年剛合作完《這時對那時錯》。

知情人士透露,洪尚秀導演突然給自己發來簡訊,稱要出國一段日子並表示非常抱歉。

金敏喜也以宣傳《小姐》為由離開韓國。

後來洪尚秀妻子接受了韓媒的電話采訪,她說:「我絕對不會離婚,到死都會等著他。我還很愛我的丈夫,他也愛過我,周圍的人都知道他原來是個多麼重視家庭的人,我還是抱有希望的,我的丈夫會回來的。」

媒體爆料20年前洪尚秀也曾出軌,當時他們的女兒還小,不過洪最後還是回歸家庭。

7月份,傳出導演和金敏喜已在美國猶他州秘密結婚的消息。

9月份,韓媒報道兩人分手。相關人士還說:「二人並不是戀人關系,只是都很愛電影的人結下了友情而已,並沒有大家說的婚外情。洪尚秀導演只是因為很親照顧陪伴她而已,並不是戀人。」

11月,洪尚秀與原配妻子提出離婚,但離婚調停失敗,將通過離婚訴訟與原配妻子離婚。

再回到電影。

影片過半,當飯桌上好友談到女主人公和已婚導演的戀情不道德時,旁邊的同伴抗議: 「難道真愛也有錯?」 這是導演借影片人物之口的表態嗎?不過,片中的導演角色形象塑造並不高大,高潮戲里導演和女演員面對面,導演痛心疾首地說,覺得自己是一隻怪獸,做了不好的事,感到很後悔。

戲里的導演(上)也有幾分像洪尚秀本人(下)

洪尚秀在發布會上大方承認,電影確實有自我批判的成分。

導演的所有作品中都有個人經歷和體驗,《獨自在夜晚的海邊》的靈感來源,卻可能是最易遭來詬病的一部,好在導演借片中角色之口拿自己開涮,高明地先發制人: 「那些導演將自己的個人經歷拍成電影,真是很無聊」 ……面對韓國可能遭遇的道德審判,洪尚秀選擇用一部作品和他的黑色幽默來回應。

發布會上的兩人感覺很有默契,會有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導演也說:「我和她關系很近,對她的想法也比較了解。」

但對於「電影是否是自傳性質」的提問,他並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我的電影都有自己的經歷,也有別人的經歷。」

柏林首映紅毯上的兩人

不得不說,電影把金敏喜拍得很美,很有氣質,脆弱又有力量。

現場的她也很好看,狀態大好。

兩天後,導演就帶著金敏喜走上閉幕式紅毯,兩個人手牽著手。

最佳女演員獎 頒發,花落金敏喜,評委的頒獎詞贊道:「她的表演讓人無法移開目光」,旁邊的洪尚秀看起來也很開心。

金敏喜在台上兩次感謝洪尚秀,大方表白: 「我以你為榮,我愛你」 。(英文同傳翻譯:「I honour you, I love you」)

電影節官方twitter還捕捉到了新晉影後和她的導演,一個溫馨的小瞬間。

獲獎者發布會上,金敏喜直接披著洪尚秀的西裝外套就來了……這狗糧。

在回答關於導演與演員的問題時,主持人問洪尚秀要不要說兩句,他說: 「這是她的時刻,我只是來陪她的。」

這狗糧…………

話說回來,拿下第67屆柏林電影節影後桂冠的 金敏喜 成為 韓國第三個國際影後 ,在她之前的分別是姜受延和全度妍。

1987年,韓國女演員 姜受延 憑借電影《種女》拿下了第44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後。

2007年,韓國女演員 全度妍 憑借電影《密陽》拿下了第60屆戛納電影節影後。

按照韓網友「愛恨就在一瞬間」的尿性,金敏喜這次可以翻身做主人了吧?

結果並沒有

雖然現在韓網里有無數個關於金敏喜的熱門新聞,但韓網友依然對她嘲諷居多↓

但總感覺金敏喜和洪尚秀二人是不care這些風評的。

導演與繆斯的關系,真是耐人尋味又撲朔迷離。

愛她,就全然不顧罵聲,為她拍電影,送她拿影後

Ⅷ 昔日香港影片中的女神,現在都怎樣了

邱淑貞(Chingmy Yau),1968年5月16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開平市月山鎮,女演員。

1987年參選香港小姐,因被指整容而退選,同年簽約香港無線電視出道 。1988年得到導演王晶的賞識進入影壇,參演電影《最佳損友》。1992年在周星馳電影《鹿鼎記》中飾演建寧公主;憑借《赤裸羔羊》提名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1993年參演《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飾演小昭。1994年參演《新少林五祖》 和《賭神2》。1996年憑借《不道德的禮物》獲得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1997年憑借《愈快樂愈墮落》獲得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

1999年10月31日與沈嘉偉結婚,育有沈月、沈日和沈星三個女兒。

王祖賢(Joey Wong),1967年1月31日生於台灣省台北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

1984年,首次主演電影《今年的湖畔會很冷》,其後簽約邵氏電影公司到香港發展。1987年,憑借電影《倩女幽魂》中聶小倩一角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1992年,憑借電影《倩女幽魂Ⅲ:道道道》獲得第25屆西班牙錫切斯奇幻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1994年後,王祖賢逐漸淡出影視圈。1998年發行了個人國語專輯《與世隔絕》與日語專輯《Angelus》。2004年,王祖賢主演的電影《美麗上海》獲得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同年,拍完電影《美麗上海》後宣布息影。

張曼玉,1964年9月20日出生於香港,祖籍上海,影視演員、音樂人,國家一級演員 ,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

1983年,因獲得香港小姐亞軍而正式出道。1984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青蛙王子》 。1989年,憑借電影《三個女人的故事》獲得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0年,憑借電影《不脫襪的人》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2年,憑借電影《阮玲玉》獲得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第2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第12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6] 。1997年,擔任第47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同年,憑借電影《甜蜜蜜》獲得第34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第16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8年,憑借電影《宋家皇朝》獲得第17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9年,擔任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2000年,憑借電影《花樣年華》獲得第3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第20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04年,憑借法國電影《清潔》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同年宣布息影 。 2005年,獲得第2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藝術成就獎。2007年,擔任第60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同年獲得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2014年,簽約摩登天空進軍歌壇。2015年,發行個人作曲、填詞的歌曲《如果沒了你》 。2017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張曼玉成為奧斯卡金像獎評委會成員 。

演藝事業外,張曼玉熱心公益慈善。2007年,參與發起「女性創新與夢想基金」。2010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 。

鍾楚紅(Cherie Chung )香港電影女演員,原籍廣東省博羅縣石灣鎮西埔村,1960年02月16日出生於中國香港。

1980年與周潤發合作出演許鞍華執導的《胡越的故事》飾演一個名叫沈青的越南少女而成名。1983年憑《薄荷咖啡》提名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1987年與周潤發主演《鬼新娘》,由張婉婷執導的《秋天的童話》,憑《秋天的童話》提名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第二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並且榮獲第三十二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1989年憑《伴我闖天涯》提名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1年是鍾楚紅在影壇的最後一年,她出演了吳宇森執導的槍戰片《縱橫四海》和許鞍華執導的香港劇情片《極道追蹤》。1994年,鍾楚紅正式息影。從影11年,拍片60部,其中有5部影片角逐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三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然而,直到她息影都未能獲得一個重要獎項。

林青霞(Brigitte Lin),1954年11月3日出生在中國台灣省新北三重區,祖籍山東萊陽。

1973年在台北西門町被星探發現出演處女作電影《窗外》女主角江雁容,1976年憑《八百壯士》榮獲亞太電影節最佳女主角。1984年將事業重心移入香港,1990年憑《滾滾紅塵》獲得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992年與徐克導演合作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塑造出東方不敗這一經典角色。1994年告別影壇,此後不定期為多家報紙撰寫專欄,並於2011年推出散文集《窗里窗外》。2014年出版第二本散文集《雲去雲來》(第一本林青霞有聲書)。

Ⅸ 朱莉葉·比諾什

朱麗葉比諾什1963年3月9日生於法國巴黎,曾主演影片《卑賤的血統》《布拉格之戀》《新橋戀人》《藍色》《英國病人》《屋頂上的輕騎兵》《雪地里的情人》等。在這四位法國麗人中,朱麗葉比諾什算不上最漂亮的,也不是作品最多的,卻是演技最棒,最富智慧,最具國際影響的法國女演員,有人稱其為法國的梅麗爾·斯特利普。
朱麗葉比諾什雖然出生於藝術世家,但是由於父母離異,她在一個天主教寄宿學校度過了寂寞的童年,這段經歷似乎與她後來神秘的氣質和冷靜的表演不無關系。1986年,比諾什在法國年輕導演卡拉卡斯《卑賤的血統》中嶄露頭角,1988年,25歲的比諾什以影片《布拉格之戀》一舉成名。
在影片《布拉格之戀》中,朱麗葉比諾什扮演了丹尼爾·劉易斯美麗而純潔的妻子,這位被命運捉弄而又富有個性的小女人,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心靈,並贏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世界電影的大門向她敞開了,兩位電影大師幾乎同時向她伸出了友誼的大手,那就是基耶洛夫斯基的《藍色》和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日漸成熟的比諾什憑著對角色的藝術直覺,她選擇了《藍色》。
《藍色》是一部關於愛情、信念與自由的影片,朱麗葉比諾什飾演了一位慘遭車禍,痛失丈夫與女兒的年輕女子。影片中,她忍受著極大的痛苦,走出了絕望與封閉,重獲愛情和自由。基耶洛夫斯基對於人生的獨特感受和比諾什細膩、精湛的表演,使得這部影片榮獲1994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而比諾什則摘取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朱麗葉比諾什有一雙堅定專注的眼睛,她沉默寡言,很少大笑,她那緊閉的雙唇和意味深長的微笑,讓人永遠無法體會她的內心是怎樣一個神秘莫測的世界。導演卡拉卡斯對她的評價是:「她把一種高雅的氣質和影星那種神秘的氣質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迄今為止,她主演的所有影片都是有關愛情的,她在表達燃燒在心靈深處的愛情時,不是通過強烈的外部動作,而是通過脈脈含情的眼神、含蓄雋永的語言在不經意的瞬間完成的,這種富有節制的表演往往比完全外露的情感更強烈、更深刻、更耐人尋味。
在影片《英國病人》中,朱麗葉比諾什成功地扮演了女護士漢娜,展示了一個遭受戰爭創傷的女人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雖然是配角,卻掩飾不住朱麗葉比諾什的個人魅力,她因此而獲得1997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69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在今年3月25日揭曉的73屆奧斯卡頒獎晚會上,她又以影片《巧克力》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

Ⅹ 最佳女主角的獲獎感言

最佳女主角的獲獎感言

最佳女主角的獲獎感言1

內地女星李冰冰獲得最佳女主角,上台領獎時哽咽很久,發表獲獎感言:

沒有想到我有上台的機會,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這是我第二次來參加金馬獎,我沒想到我可以得到這個肯定,我在這感謝金馬評審,我給評審們鞠個躬,人生真的很有意思,感謝在我人生中,發生了這么美妙的事,我沒想過我我會上台,所以沒有想過要說什麼得獎感言。

在這里我要感謝我的老闆,感謝導演、演員、周迅、和幕後的工作人員,拍這部戲真的很折磨人的,但是都是值得的,感謝我的'團隊,對我的不離不棄,才有今天的成績,謝謝大家。

最佳女主角的獲獎感言2

獲獎感言

你們已經太老,所以不要站著了。現場人真的是太多了,請大家都坐下。感謝丹尼爾·戴-劉易斯,從你手裡拿獎真的是莫大的榮耀。

感謝學院,拿到這個獎真的意義重大,今年有太多優秀的女演員了。今年是一個大年,競爭者里有艾米·亞當斯,你在《美國騙局》里的表演讓我神魂顛倒。桑德拉·布洛克,你的表演我可以從頭一直看到底。梅麗爾·斯特里普就更不用說了。朱迪·丹奇,她已經79歲了,她的電影太成功了,她現在在印度。

要感謝伍迪·艾倫優秀的劇本,非常感謝你挑選了我。我非常自豪,這部電影可以在影院上映那麼久時間。實際上,這也證明了,以女性角色為中心的女性題材電影,有觀眾願意看,也能賺錢。

人物介紹

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1969年5月14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影視演員。

1992年畢業於澳大利亞國立藝術戲劇學校。畢業後布蘭切特主要從事各類戲劇演出。1997年,凱特出演了她參演的首部電影《天堂之路》。20xx年,布蘭切特獲得第77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20xx年,凱特又憑借在《我不在那兒》中的表演獲當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20xx年3月,她憑借在《藍色茉莉》的表演獲得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女主角的獲獎感言3

第23屆金像獎,劉嘉玲憑《無間道2》入圍最佳女主角,主持人在台上采訪她,問她是不是很緊張。劉嘉玲指著台下的劉德華說:「華仔,我覺得我們很像,常常有機會出席頒獎禮,卻沒什麼機會拿獎。我統計後發現,當你電影里的女主角,很有可能拿獎,看來我以後要跟你一起演戲。」劉德華馬上回答:「我也有一個發現,其實當你的男朋友更好,經常可以當影帝!」

蕭芳芳憑借電影《女人四十》拿到金馬獎影後,張國榮給她頒獎時,蕭芳芳的披肩不小心掉了下來,蕭芳芳馬上就說:「這女人啊,過了四十,什麼都往下掉。」

好萊塢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曾連續5次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失之交臂,XX年終於憑《無間道風雲》獲得第79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上台後打趣說:「你們確定沒有讀錯人名?」

;
閱讀全文

與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頒獎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播放器第一 瀏覽:613
美國電影一個小鎮的名字 瀏覽:608
男女韓國電影推薦 瀏覽:55
國民黨抗日電影大全 瀏覽:431
守衛者聯盟電影俄羅斯 瀏覽:256
動畫片與動畫電影 瀏覽:232
韓國電影翡翠 瀏覽:742
洪金寶第一部電影全集 瀏覽:153
如何邀請男孩子去看電影 瀏覽:694
尚逸電影院 瀏覽:266
裂口女美國版電影 瀏覽:262
歐美尺度電影在線播放 瀏覽:525
迅雷下載電影如何轉mp4 瀏覽:649
評分超高的歐美電影 瀏覽:218
越南倫理電影大全 瀏覽:838
二5電影網 瀏覽:282
劇情片電影推薦科幻 瀏覽:389
電視與電影的白鹿原男主角哪個演得好 瀏覽:936
韓國色情中文2017電影百度 瀏覽:508
日本純愛校園電影2018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