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湯唯《分手的決心》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影片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湯唯主演的《分手的決心》講述的是一個刑警與死者的妻子因為案件有了交集,之後在刑警調查死者這起案件時,發現了端倪,並且在與死者妻子接觸之後他對於案件的懷疑也越來越深,之後他終於查出了案件的真相,但是因為個人感情和案件的原委,他對於這場案件的判斷發生了動搖的故事。之前湯唯主演的《分手的決心》,成功入選第75屆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這不僅是對於該影片的肯定,也是對於參演這部影片的演員的肯定。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影片吧:
《分手的決心》這部影片是由韓國導演朴贊郁執導的電影,該片由湯唯、朴海日、高庚杓、李貞賢 、朴埇佑、鄭伊書主演, 是由偵探片和愛情片的類型進行結合,形成的一部具有獨創性的劇情類影片,這部影片從場景的運用、鏡頭的轉換、影片整體色調的把控等都有自己的想法,是一部會讓人印象深刻的影片。
② 戛納電影節介紹
戛納電影節介紹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當前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迄今為止,華語電影只有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金棕櫚獎)和張藝謀《活著》(評委會大獎)、《鬼子來了》(評委會大獎)獲得過有分量的大獎。
1發展歷史
戛納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或坎城電影節,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 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2創辦歷程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之日起,就得到法國外交部、教育部、國家電影中心的支持和資助。除了1981年第34屆電影節,因法國政局變動以及教皇保羅二世在電影節開幕這天遇刺的原因,法國政府當局無人參加開幕式外,一般每屆電影節的`開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國部長級的官員親自出席並致辭。在戛納50歲的大典上,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專程從巴黎飛抵戛納致賀。這是戛納半個世紀的歷史上,第一次有總統大駕光臨。
戛納電影節是歷時逾60載的電影界盛事,一般於每年5月在法國戛納舉行,為期十天。在電影節期間,各類競賽影片獎項包括:金棕櫚獎、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男/女演員獎、一種注目獎、電影基金會獎等。
戛納電影節 - 發展歷史
創辦初期
戛納電影節
19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
的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film)。選擇戛納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Louis Lumière)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如 Tyrone Power、賈利·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來到戛納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但是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電影節,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一屆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電影節在新的大樓“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1968年5月19日因為受到“五月風暴”的影響被迫中斷。前一天5月18日,評審之一路易·馬盧辭職,楚浮、克勞德·貝黎(Claude Berri)、尚-蓋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 Albicocco)、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e)、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跟尚盧·高達沖進“電影節大樓”的大廳,堅持要中斷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罷工的學生、勞工站在一起”。
2002年之後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
;③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於5月舉行。電影節官方海報日前曝光,已故美國男星保羅·紐曼與其遺孀喬安娜·伍德沃德以1963年影片《新戀愛經》中的經典顛倒接吻造型亮相。
戛納電影節官方網站表示,這樣做一是表達對2008年辭世的保羅·紐曼的緬懷,同時也旨在紀念這位為電影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男星與妻子之間的愛情。
保羅·紐曼與喬安娜·伍德沃德夫妻與戛納電影節頗有淵源。1958年,兩人主演的《漫長的炎夏》入圍影展主競賽單元,紐曼奪影帝。兩人不久喜結連理。在1973年舉辦的第2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喬安娜·伍德沃德憑《雛鳳吟》奪影後,而該片導演正是丈夫保羅·紐曼。1987年,紐曼執導、主演的《玻璃動物園》入圍影展主競賽單元。 法國當地時間2013年5月26日晚,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突尼西亞導演阿布戴·柯西胥的《阿黛爾的人生》眾望所歸,獲得最佳電影金棕櫚獎。中國導演賈樟柯憑借《天註定》拿到最佳編劇獎。
《阿黛爾的生活》登頂,李安最愛
阿布戴·柯西胥是突尼西亞人,他6歲隨父母移居法國尼斯。《阿黛爾的人生》講述了北非移民世界一個年輕的女孩,在發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並和自己的同性愛人在一起又分開後,逐漸尋找心理上的自我認同。本片同時拿到了今影評人費比西獎。獲得了獎項和評論的大豐收。
往年多屆戛納電影節都遵循「大熱必死」的原則,場刊評分最高的電影,和各方評論最好的電影,往往都會和金棕櫚失之交臂。這次的情況非常特殊,自從《阿黛爾的人生》在戛納放映以來,大家對本片的評價幾乎是一邊倒的好評,場刊給出了3.6分(滿分4分)的超高分,《法國電影》影評人評分極高,幾乎所有影評人都評價本片是他們心目中的金棕櫚。在大家紛紛猜測本片會否失手獎項,延續歷史上多部大熱門影片的厄運時,斯皮爾伯格領銜的評審團將金棕櫚發給了《阿黛爾的人生》,算是一個眾望所歸的結果。而之後評審團導演李安在與新浪娛樂對話時也稱,該片是他在本屆的最愛。
《天註定》獲最佳編劇,華語片再奪編劇獎
賈樟柯的《天註定》是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在此之前,婁燁導演的《春風沉醉的夜晚》為編劇梅峰也在戛納拿到了最佳編劇獎。本片劇本由4個省份發生的4個故事拼成,故事具有爭議性,暴力鏡頭也超越了賈樟柯的一貫尺度。放映後,記者們對它的評價好壞不一,而場刊的評分則很高,達到了3分。斯皮爾伯格和評委河瀨直美都提到了電影劇本的結構,認為導演敢於拍攝現實題材很有勇氣。
戛納電影節,只有婁燁的《浮城謎事》一部華語片入圍了官方單元,當時它是「一種關注」單元的開幕片,最後毫無斬獲。除了《天註定》外,香港導演劉韻文的《過界》進入「一種關注」單元,杜琪峰的《盲探》進入午夜展映,中國電影在戛納的表現穩中有升。
家庭題材,分享影帝影後
這次獲得影帝和影後的電影,都來自家庭題材電影,兩部電影又各不相同。獲得影帝的布魯斯·鄧恩是一位老演員,在亞歷山大·佩恩導演的電影《內布拉斯加》里,他所扮演的老人輕信一張假的中獎廣告,一定要去內布拉斯加「領獎」。在兒子的陪伴下,這對父子重新意識到了親子之情對於雙方的意義,對於當今很多年輕人來說,面對逐漸老去的父母,這部電影起到了心靈雞湯一樣的作用。
影後貝雷尼斯·貝喬憑借阿斯哈·法赫蒂的電影《過往》拿到影後。影片講述了女主角與前夫的再次相遇,在一次又一次的爭執中,兩個人對過往生活的思索逐漸浮出水面。電影一經放映,評價反響非常好,特別是貝喬在影片中的表演被大家一致稱贊,作為戲份最重的演員,她成功撐住了檯面,獲得影後也是對她和電影本身最合適的獎勵。
群星閃耀,遺珠可惜
本屆戛納電影節,無論評委陣容還是主競賽陣容,都堪稱群星閃耀。評委陣容一共拿到6座奧斯卡獎和1座金棕櫚獎,並且全部由導演和演員組成。主競賽薈萃了各路大師,是最近幾年最強的一屆。但是另有一些獲得好評的電影沒能得獎,比如波蘭斯基的《穿裘皮的維納斯》,索倫蒂諾的《絕美之城》等等。不過,任何影展都難免遺珠的,錯過獎項並不會減弱優秀電影本身的光芒。 第66屆戛納電影節組委會5日宣布,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將擔任第66屆戛納電影節電影基金與短片單元評委會主席。坎皮恩曾因執導影片《鋼琴課》獲得1993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
戛納電影節主席吉爾·雅各布在當天聲明中表達了對坎皮恩的藝術風格與追求的贊賞,稱其善於通過戲劇沖突塑造女性群像,創造出如同抒情詩般熾熱的世界。
坎皮恩與戛納電影節淵源深厚,雅各布稱之為「戛納的孩子」。坎皮恩1954年4月出生於紐西蘭惠靈頓市,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電影製作。她的處女作短片《剝/果皮》獲得1986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短片獎。1989年,坎皮恩攜其首部劇情長片《甜妹妹》亮相戛納電影節。1993年,坎皮恩自編自導的《鋼琴課》摘得戛納金棕櫚獎。
第66屆戛納電影節電影基金與短片單元評委會共將包括5名來自電影業與文學界的知名人物,決定金棕櫚最佳短片獎和電影基金獎的歸屬。其中,電影基金獎創立於1998年,旨在支持世界范圍內新一代電影導演的成長。
第66屆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5日至26日在法國南部海濱城市戛納舉行。
④ 戛納電影節是什麼
戛納國際電影節也叫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是一個電影人的節日,一般的舉辦方會為電影創作者頒發電影獎項。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一周的星期天閉幕。
戛納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4)戛納電影節愛情擴展閱讀:
戛納電影節發展歷程:
1930年代戛納電影節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
1939年六月,路易·盧米埃(Louis Lumière)接受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預計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戛納電影節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電影節,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一屆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電影節在新的大樓「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
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⑤ 外國電影:《愛》的劇情簡介
安妮和喬治斯這對老夫妻已經80多歲了,他們都是退休的,有教養的音樂教師。他們的女兒也是一個音樂工作者,目前生活在國外。可是有一天,安妮突然中風,隨後偏癱,卧床不起。看上去,她和喬治斯的愛情,在某種程度上開始了考驗。
喬治在安妮發病後,直到癱瘓在床越來越嚴重,表現出的始終是瞭然與淡定。他按部就班的安排安妮卧床後的起居生活,通過平靜的對話安慰焦躁的女兒,然而真實情況是內心不安與恐懼被深深壓抑,一次次空鏡與長鏡頭的連續使用讓這種情緒處在爆發邊緣。
與哈內克其他影片一樣,片中角色總要面對「極端和為難的選擇」,這個過程往往是在哈內克手下波瀾不驚,但是讓觀眾痛苦萬分的。情緒頻頻臨界邊緣,導演還是按著他的節奏,細細斟酌,不急不慢的表達。最後結局前喬治對安妮長達幾分鍾的傾訴磨的人要發瘋。
(5)戛納電影節愛情擴展閱讀:
此次法國女星伊莎貝爾·於佩爾在片中扮演喬治和安妮的女兒,她幾乎只出現在和父親沙發對坐談話的情境中。這個角色沒有太多讓於佩爾發揮的餘地,於佩爾出演估計是因著哈內克的老情面。
畢竟哈內克給了她一座戛納最佳女主獎杯,而她知恩圖報為恩師送上了一樽金棕櫚。
兩人再次合作,又碰上了老對手雅克·歐迪亞,上次《預言者》惜敗《白絲帶》,今年《銹與骨》與《愛》誰笑到最後亦是各國記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2012年《 愛》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並奪得了第8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⑥ 第72屆戛納電影節21部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昨日,第72節戛納電影節正式開始!
如今,網路上鋪天蓋地而來都是關於戛納電影節紅毯的女星爭群斗艷新聞~
回歸原點,我們將焦點放在本身主角電影身上,看看這屆主競賽單元入圍的21部電影!
導演:柯內流·波藍波宇
類型:喜劇
電影簡介:該影片講述一名警察來到西班牙的戈梅拉島學習El Silbo的語言,並釋放一位有爭議的商人Zsolt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導演:泰倫斯·馬力克
類型:劇情/傳記/戰爭
電影簡介:講述奧地利士兵弗蘭茨·傑格斯泰德(奧古斯特·迪赫飾)因在二戰時期拒絕為納粹德國而戰,最終被判死刑。
導演:肯·洛奇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該影片講述瑞奇和家人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就一直與債務糾纏不清的故事。
導演:伊利亞·蘇雷曼(編劇主演一身)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闊別影壇六年的伊利亞·蘇雷曼新片,影片將延其以導演本人為主角及故事講述者的方式,蘇雷曼離開自己的祖國巴基斯坦,去尋找一個無需遭遇日常暴力、路障、身份檢查的地方,於是他前往了巴黎、紐約,但他發現這些城市與自己的家鄉上演著相似的情節。
導演:(編劇)儒利亞諾·多赫內利斯 / 小克萊伯·門多薩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導演決定去巴西的內陸村拍紀錄片。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開始發現,當地人都不清楚他們的出現是和隱藏危險的秘密。
導演:(編劇之一)瑪緹·迪歐普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在拉德克利夫,迪奧普正在寫一部故事片,火,下一次,一個哥特式成長的故事,關於21世紀初的青年在達喀爾。
導演:(編劇之一)馬可·貝洛基奧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包括IBC影業、Kavac影業在內的多家製片公司宣布聯合打造馬可·貝洛基奧執導新片[叛徒],而本片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工作則由火柴廠影業一手操持。本片將在義大利、巴西、美國、德國等多地取景。
影片圍繞西西里黑手黨大佬多瑪索·布西達展開,其兄長及幼子在巴西遭黑手黨殘殺,自己隨後被引渡回義大利,並以信息提供者身份,與義大利檢察官展開協作。
導演:(編劇之一)茹斯汀·特里葉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故事圍繞西比勒(埃菲拉飾)展開,她從一個小說家轉變為精神分析師,並在過去十年中一直致力於精神分析。然而在再度開始寫作的慾望驅使下,她決定讓她的大部分病人離開。當西比勒尋求創作靈感時,年輕女人瑪格特(艾克薩勒霍布洛斯飾)在一個夜晚與她聯系,祈求去見西比勒,西比勒最終表示同意。然而瑪格特所訴說的內容,徹底把西比勒的生活顛覆。
導演:(編劇)瑟琳·席安瑪
類型:劇情/ 歷史
電影簡介:故事講述一名藝術家被委託在法國布列塔尼的一座孤島上繪制婚禮肖像畫。
導演:(編劇之一)傑茜卡·豪絲娜
類型:劇情/科幻
電影簡介:該影片講述基因改造過的植物播撒種子,似乎會給生物帶來不可思議的變化。受折磨的人顯得很奇怪,好像他們已經被替換了,尤其是對那些和他們很親近的人。或者這都只是想像?
導演:(編劇)阿諾·戴普勒尚
類型:劇情/犯罪
電影簡介:故事講述在法國北部的魯貝,一位經驗豐富的警長試圖調查清楚一樁命案——一名老婦人被她的兩個酗酒女鄰居及她們的情人殘忍殺害。
導演:(編劇)昆汀·塔倫蒂諾
類型:劇情 / 傳記 / 犯罪
電影簡介:該片講述在1969年洛杉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最後幾年裡,一個褪色的電視演員和他的特技替身努力在電影業中獲得名聲和成功的故事。 (期待兩大男神)
導演:(編劇之一)艾拉·薩克斯
類型:劇情/家庭
電影簡介:故事圍繞一個三世同堂的家庭在辛特拉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一天,而這一天將徹底改變眾人的命運。目前影片暫無其他消息。
導演:(編劇及主演)澤維爾·多蘭
類型:劇情/犯罪
電影簡介:澤維爾·多蘭執導,全明星主演的英文新片[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還未上映,第八部導演長片計劃已敲定為[馬特與馬克思](Matt & Max,暫譯)!多蘭將回歸加拿大魁北克拍攝這部法語新片。多蘭也將飾演男主角馬克思,老搭檔安娜·多爾瓦爾飾演其母親。故事將聚焦年近30歲青年之間的友誼。
多蘭談到:「我的願望是談談同性群體,我們如何與這樣的「名頭」共存,我們如何看待它,我們如何給它貼上標簽,我們如何把它組織為一個社群。」這本是創作[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的部分想法,但是最後這部電影,「更多地是對90年代家庭戲劇的致敬,而並非對如何成為同性戀進行深入探討。」因此,多蘭覺得有必要在[馬特與馬克思]中更直接地處理這個問題。
導演:(編劇)讓-皮埃爾·達內 / 呂克·達內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影片講述男主角是一位比利時青年,因為接受了對《古蘭經》的極端主義解讀,走上了謀害自己老師的道路。
導演:(編劇)奉俊昊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講述了發生在身份地位懸殊的兩個家庭身上的故事:宋康昊飾演的無業遊民父親基澤,讓寄託了家人生計希望的大兒子(崔宇植 飾)前往IT公司老總朴社長(李善均 飾)家應聘課外教師,隨之發生了一連串意外事件。
導演:(編劇)刁亦男
類型:劇情/犯罪
電影簡介:影片的靈感來源於真實新聞事件,將講述一個小偷在被追捕的過程中絕望地尋求救贖的故事。
導演:(編劇之一)阿布戴·柯西胥
類型:劇情/愛情
電影簡介:一個住在巴黎的年輕人阿明,沉迷於電影的他放棄了學醫之後,回到法國南部的家鄉度假。他出生於一個阿拉伯裔家庭,家裡經營著一個突尼西亞風味餐廳。他和表哥托尼整天在自家餐廳、附近的酒吧、小鎮邊緣的海灘游盪,享受著美好的夏日。
他們結識了來自尼斯的兩個女孩兒Charlotte和ysgou.cc Celine。本地和外地的女孩們紛紛對表兄弟倆拋去橄欖枝,托尼流連花叢,可是阿明心裡一直深深愛著即將結婚的多年好友歐菲莉。歐菲莉的未婚夫遠在巴黎的機場工作,兩人的關系不咸不淡。但是一回家,阿明就撞破了歐菲莉和表哥托尼偷情。
導演:(編劇)吉姆·賈木許
類型:喜劇 / 恐怖
電影簡介:寂靜的小鎮森特維爾,有些事情不太對勁。月亮又大又低地掛在天空中,白天的時間變得不可預測,動物開始表現出不尋常的行為。沒人知道原因。新聞報道是可怕的,科學家們對此感到擔憂。但沒有人預見到,人們很快就會迎來最奇怪、最危險的後果:死人不會死--他們從墳墓里爬出來,野蠻地攻擊活人,並大肆享用--鎮上的居民必須為生存而戰。
導演:(編劇)佩德羅·阿莫多瓦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講述一個處於晚年的電影導演的生活故事,包含初戀、第二次戀愛、母親、死亡、與他合作過的一些演員,時間跨越60、80年代和現在,一種不適應的空虛感導致他現在無法拍電影。
導演:(編劇之一)拉德·利
類型:劇情
電影簡介:法國導演拉德·利長片處女作,改編自其同名短片。
END
⑦ 譚卓出演的第一部影片就入圍戛納,她與戛納的緣分有多深
提起譚卓,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兒陌生,一時半會兒想不起她是誰。如果說到徐崢的劇情片《我不是葯神》中柔軟、堅韌的單身媽媽、鋼管舞女神劉思慧,你肯定印象深刻, 她就是譚卓,一個與戛納有著不解之緣的非專業的專業演員。
此後,譚卓片約不斷,參演多部多部影視大局,尤其憑借在《我不是葯神》中的精彩表現而大紅大紫,躋身一線之列。人們評價她:集萬千贊美於一身,每一個角色都入木三分。2022年5月,她出演短片《破碎太陽之心》,再次入圍戛納電影節短片主競賽單元,和戛納電影節再續前緣。
⑧ 第74屆戛納電影節開幕,都有哪些電影入圍
引言: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各種大咖演員演技都能在大銀幕上得到體現,每年的戛納電影節都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在戛納電影節上,大家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明星大咖,同時也能欣賞到各種美輪美奐的作品以及精彩的表演。在今年第74屆戛納電影節已經正式開幕了,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電影入圍了戛納電影節。
三、永恆風暴之年
陳哲藝導演的影片在66屆法國電影節首映後多家院線上映,用自己的話來說,這部電影是在探索奧妙復雜的人際關系,講述的是新加坡中學女老師在面臨家庭和事業波折下與自己一位學生發生一段特殊愛情故事。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一部由疫情題材短片合集永恆風暴之年已經成功入選。
⑨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或坎城電影節,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是創辦了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1946年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其最高獎是「棕櫚獎」。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
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從1951年開始戛納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的「金鴨獎」在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
⑩ 2022第75屆戛納電影節片單新鮮出爐
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戛納片單來啦~~~~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2022年5月17日到5月28日舉行,共有21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角逐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快來看看有哪些是你要追的吧~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獎項
金棕櫚大獎——《悲情三角》
關鍵詞:瑞典 劇情/喜劇
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
主演:伍迪·哈里森 哈里斯·迪金森 查爾比·迪恩·科里克
故事發生的的背景是在一艘遊艇上。,Carl 和 Yaya 作為一對極具影響力的模特夫婦,和其他的度假者們一起享受船員們的服務。然而,晚宴即將開始,船長卻拒絕離開船艙,暴風雨也即將來臨……
評委會大獎——
《親密》 《正午之星》
《親密》
關鍵詞:比利時/劇情
導演:盧卡斯·德霍特
主演:伊登·丹布林 古斯塔夫·德·瓦埃勒 艾米莉·德奎恩
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13歲的男孩。兩人關系親密,卻引來同學們的猜忌。諸多因素導致兩人逐漸疏遠彼此……
《正午之星》
關鍵詞:法國/劇情/愛情/驚悚
導演:克萊爾·德尼
主演:瑪格麗特·庫里 喬·阿爾文 約翰·C·賴利
本片改編自丹尼斯·約翰遜的同名小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神秘的英國商人和一位剛強的美國記者。在1984年尼加拉瓜革命期間,兩人意外被捲入紛爭,該如何逃離這個國家……
最佳導演獎——
朴贊郁《分手的決心》
關鍵詞:劇情/犯罪/懸疑
導演:朴贊郁
主演:湯唯 朴海日 李貞賢
山區發生了一起謀殺案。前來調查的海俊(朴海日 飾)遇到了死者的妻子徐來(湯唯 飾)。然而,徐來對丈夫的死並沒有表現出激動和悲傷。警方認為她就是嫌疑人……
最佳男演員——宋康昊《掮客》
關鍵詞:韓國/劇情
導演:是枝裕和
主演:宋康昊 姜棟元 裴斗娜
故事圍繞一個男嬰開展。尚賢(宋康昊 飾)和好兄弟東洙(姜棟元 飾)偷偷帶走了「嬰兒暫存箱」里的男嬰。年輕的母親素英(李知恩 飾)找上門並達成協議——為孩子尋找更好的父母。然而,刑警秀珍(裴斗娜 飾)和後輩李刑警(李珠英 飾)原來一直跟蹤著他們……
最佳女演員——
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聖蛛》
關鍵詞:丹麥/德國/瑞典/法國/劇情/犯罪/驚悚
導演:阿里·阿巴西
主演: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調查連環兇手 「蜘蛛殺手」的女記者。然而,隨著調查深入,竟發現整個 社會 開始奉「蜘蛛殺手」為英雄……
最佳編劇獎——《天堂來的男孩》
關鍵詞:瑞典/芬蘭/摩洛哥/法國/劇情/驚悚
導演/編劇:塔里克·薩利赫
主演:托菲克·巴霍姆 法瑞斯·法瑞斯 麥赫迪·德比
故事的主人公Adam意外考上開羅享有盛譽的Al-Azhar大學,然而,開學第一天,擔任學校負責人的大伊瑪目突然去世,Adam竟也被捲入無情的權力斗爭之中……
評審團獎——
《八座山》 《驢叫》
《八座山》
關鍵詞:義大利/比利時/法國/劇情
導演:菲力斯·范·古寧根 夏洛特·馮黛梅爾許
主演:亞歷桑德羅·博爾吉 盧卡·馬里內利 菲利波·蒂米
故事的主線以描述兩個男孩子的成長故事為主,一個是城裡的孩子,一個是山中小村的最後一個孩子。隨著時光的流逝,兩人成長,命運交織……
《驢叫》
關鍵詞:波蘭/劇情
導演: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
主演:桑德拉·德拉茲馬爾斯卡 伊莎貝爾·於佩爾 洛倫佐·祖佐洛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頭灰驢——EO,從動物的視角來看待人生諸事,各種經歷,世界神秘但美好……
戛納主競賽75周年大獎
——《托里和洛奇塔》
關鍵詞:法國/劇情
導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主演:巴勃羅·希爾斯 姆本杜·喬利 克萊爾·博德森
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年輕人,他們離開非洲流亡到比利時,然而新的環境和想像中很不一樣,該如何對抗這殘酷的生存條件……
金攝影機獎——《野獸》
關鍵詞:美國/劇情/驚悚/冒險
導演:巴塔薩·科馬庫
主演:伊德里斯·艾爾巴 沙爾托·科普雷 利亞·傑弗里斯
故事的主人公是剛剛經歷喪妻之痛的奈特博士(伊德里斯·艾爾巴 飾)和他的兩個女兒,幾人決定去到南非好友所管理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 旅遊 。然而,旅行變成了逃生之旅……
金攝影機獎特別提及
——《七五計劃》
關鍵詞:日本
導演:早川千繪
主演:倍賞千惠子 磯村勇斗 河合優實
未來,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政府出台了「75計劃」,為老年人提供一種能幫助他們自我了結的後勤和財務跟進服務……
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大獎——《壞孩子們》
關鍵詞:法國/劇情
導演:麗絲·阿科卡 羅曼·格雷特
主演:約翰·海爾登貝格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青少年,他們被選中在夏季拍攝一部故事片。影片講述了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以及在拍攝過程中發生的故事……
評審團獎——《樂土》
關鍵詞:巴基斯坦/同性
導演:塞姆·薩迪克
主演:Alina Khan、 Apoorva Charan
父權家庭里,最小的兒子卻愛上了一個跨性別女明星。不被接受的愛情應該何去何從……
最佳導演獎——
亞歷山德魯·貝爾克《節拍器》
關鍵詞:羅馬尼亞/劇情
導演:亞歷山德魯·貝爾克
主演:弗拉德·伊凡諾夫 Andreea Bibiri
故事要從一場聚會說起,17歲的Ana和好友決定給Metronom(秘密播放的音樂節目)寄出一封信,然而這一舉動卻引來了警察……
最佳劇本獎——《地中海熱》
關鍵詞:德國/劇情
導演:馬哈·哈吉
主演:Shaden Kanboura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40歲的巴勒斯坦人,他和妻子以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海法,他的心中充滿著抑鬱的情緒和對文學創作的渴望。新鄰居的搬來,讓他的生活逐漸發生了變化……
最佳表演獎——
薇姬·克里普斯《胸衣》
亞當·貝薩《哈卡》
《胸衣》
關鍵詞:奧地利/劇情/傳記/ 歷史
導演:瑪麗·克魯澤
主演:薇姬·克里普斯 科林·摩根 費尼肯·歐菲爾德
故事的主人公是40歲的奧地利公主——Élisabeth(茜茜公主),雖位高權重,她卻並沒有表達自我的權利。嚴格地節食,健身、美發等規則令她窒息,她渴望改變……
《哈卡》
關鍵詞:法國/劇情
導演:洛菲·內森
主演:亞當·貝薩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靠走私販賣天然氣勉強維生的年輕人,父親去世後,他還有兩個妹妹要照顧……
評審團心儀獎——《摩托少女》
關鍵詞:法國
導演:洛拉·基沃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對摩托車充滿熱情的年輕女孩,她想要融入這個以男性為主導的世界,然而,一場事故發生了……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主競賽單元——《萊拉的兄弟》
關鍵詞:伊朗/劇情
導演:賽義德·魯斯塔伊
主演:塔拉內·阿里多斯蒂 納維德·穆罕默德扎德 佩曼·莫阿迪
故事的主線圍繞一個負債累累,瀕臨崩潰的家庭。Laila計劃收購一家商店以便與兄弟們一起創業,然而資金問題並未解決的同時,父親竟向社區許諾了一大筆錢以便成為新任教父……
一種關注單元——《藍色長袍》
關鍵詞:摩洛哥/劇情/同性
導演:瑪麗亞姆·圖扎尼
主演:盧巴納·阿茲巴爾 薩萊·巴克里
一對夫婦經營著一家長袍服裝店,然而,妻子意外發現丈夫其實是一個同性戀,她應該如何做出抉擇……
平行單元——《達爾瓦》
關鍵詞:比利時
導演:艾曼紐·妮可
主演:塞爾達·薩姆森 亞力克西斯·曼蒂 瑪麗·德納爾諾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只有12歲的女孩,然而,她的穿著打扮以及生活都像個女人。後來,她遇到了 社會 工作者Jayden和脾氣暴躁的青少年Samia,新的生活好像開始了……
短片競賽
短片金棕櫚——
《海邊升起一座懸崖》
關鍵詞:中國大陸/短片
導演:陳劍瑩
主演:姚安娜
故事的背景環境是一個有著被海水倒灌的風險的江邊小鎮,當危險來臨,人們紛紛逃離。小鎮上生活過的痕跡一邊清晰,一邊模糊……
短片特別提及——
《母親憂郁的催眠曲》
關鍵詞:中國香港/短片
導演:阿比那什·維克拉姆·沙阿
母親的形象是怎樣的,如何才能更好地演繹出一位母親的形象? 強烈推薦這部非常有意義的片子……
榮譽金棕櫚
終身成就獎——福里斯特·惠特克
1961年7月15日出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美國影視演員、導演、製作人。
代表作品
《爵士樂手》《戰栗空間》《末代獨裁》《白宮管家》《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黑豹》
主要成就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第6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