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覺得馮小剛導演的巔峰之作是哪部電影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區爆發7.8級強烈地震,房屋倒塌,災民無數。面對即將坍塌的危樓,丈夫方大強(張國強 飾)和妻子李元妮(徐帆 飾)都要去救被困的龍鳳胎兒女方登(張子楓 飾)、方達(張家駿 飾)。危急時刻,方大強攔住了妻子,沖進去營救時不幸罹難。李元妮在震後發現,一雙兒女被困在一塊水泥板兩端,若要營救,必然犧牲一方。情急之下,她做出了艱難選擇——救弟弟。此事成為方登心中難以磨滅的隱痛。後來,她被軍人王德清(陳道明 飾)夫婦收養。高考後,方登(張靜初 飾)進入杭州醫學院學習,並與研究生師兄楊志(陸毅 飾)產生了感情……方達被救卻斷了胳膊,李元妮以無私的母愛撫養他成人。成年後的方達(李晨 飾)去杭州闖盪,娶了媳婦小河(王子文 飾),並干出了一番事業。32年後,這家人的命運卻因為5·12汶川地震再次發生了交疊。
2. 馮小剛電影公社的遊玩項目
電影公社包括三條主街,分別是已經建成的1942民國街和正在建的老北京街和南洋街;三個主題區,分別是馮氏賀歲電影景觀區、教堂廣場區和全球最大的8000㎡攝影棚及配套服務區;及一條影人星光大道。 .
影人星光大道
由明星的手印和簽名組成,採用整塊大理石,通過人工切割、雕刻、打磨,製作成1.2米高的ArtDeco風格的基座,方便遊客在喜愛的明星的手印前拍照留念。首批呈現的80位明星手印和簽名,大部分明星都親臨過電影公社,包括有馮小剛、葛優、張國立、成龍、劉德華、徐帆、宋丹丹、姚晨、李冰冰、廖凡、段奕宏等,還有好萊塢巨星尼可基德曼、摩根弗里曼、傑西卡阿爾芭、克里斯埃文斯、周傑倫、甄子丹、姚明等領巨星。漫步影人星光大道,感受濃濃的星光,與自己的偶像不期而遇,絕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1942街
電影公社率先開放的1942街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目街道內,包括餐飲、扮演式拍攝、旅遊紀念品、主題酒店、文化展示等業態都已開放,遊客在欣賞民國建築風情的同時,也體驗吃住游購娛等各個方面的優質服務。此外,1942街還不斷增加新的設施和服務,包括榮光戲院,戲院將會播放馮小剛導演專門為電影公社剪輯的賀歲電影集錦《悲喜十八年》,以及古錢幣博物館和金幣博物館。 1942民國街,以馮小剛電影《1942》中出現的重慶街道為藍本,91棟建築集合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長江流域4大城市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地典型的建築風情。
社會主義老北京街
有馮導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影子,它以新中國成立之後五六十年代建築為規劃的主要風格元素。
南洋街
2015年12月22日上午,具有南洋風情的「馮小剛電影公社南洋街」開街。
南洋街是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落成的第二條特色風情街道。靈感來自於珠江流域、特別是海口當地的騎樓建築,集合了70幢中外建築風格交相輝映的南洋風情建築 。其中,富有時代感的牌坊、碼頭、鍾樓、小橋等南洋建築集群極富意趣。
3. 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陳可辛等,他們幾個誰在電影圈的地位高
陳凱歌憑借一部《霸王別姬》刷新了大家對他的認識,馮小剛賀歲片之王的名字也離不開他創作出來的精彩賀歲片,而陳可辛作為香港最具風格、文藝氣息的導演之一,更有《十月圍城》和《甜蜜蜜》為他斬獲獎項。但是要說在娛樂圈最有地位的導演,我覺得還是張藝謀,畢竟「中國電影國師」這個名字也不是白叫的。
而張藝謀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擔任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了,這樣的殊榮是多少導演想要卻得不到的。而且他還拍過北京申奧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傳片,導演了北京奧運會會徽和火炬的宣傳片。不僅如此,他還設計了祖國六十周年國慶郵票,這樣能把自己與祖國聯系在一起的成就又是幾個人能達到的呢?所以我認為張藝謀是中國電影界地位最高的導演。
4. 如何評價馮小剛與萬達撕逼後續情況,是不是馮偷雞不成蝕把米
近日,老炮兒馮「六爺」再次開炮了!就《我是潘金蓮》在萬達院線拍片遭遇的不公正待遇,馮小剛怒撕萬達王首富。誰曾料想王主席根本不接招,派了王思聰「公子哥」來罩場子。雙方你來我去,從言辭交鋒到實質行動,引發「吃瓜的觀眾」或褒或貶,共同譜奏了一曲娛樂圈的撕逼大合唱。
實際上,上世紀美國好萊塢也出現類似的狀況,最終在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要求製片廠對行業的垂直控制需要被拆分,尤其是放映部分。其後,20世紀福斯、環球影業等相繼取消了「排他性」放映。
目前,中國尚無對院線、影院放映的強制性法律法規出台,從而導致電影終端越來越強勢。強如華誼王中軍也不得不向萬達低頭,只不過萬達不愛搭理。然而,萬達等院線雖然屬於私企,但也屬於公共活動場所,以王大公子的觀感來判斷影片質量的好壞,未免太自以為是了吧?
5. 電影院兼職一天好多錢
因為我在影院做兼職小時工,因為自己的緣故,缺勤一天,領導人員說缺勤一天扣三天薪水。離職時,沒有馬上付工資,說15,我等你16也沒寄。隨後我聯絡了值班經理,她說離職將延遲一個月。我告知她它是違背標準的,他說會在星期一。這違背標准嗎?值班經理說得話有哪些大道理嗎?
一,從業此項工作中的原因
我還在高校三年級時做過周末兼職。那就是在2015年1月。也沒有在新春回家了。由於我的舍友已經另一個影院工作中,而且對狀況有相近的掌握,因此事實上已經找尋那份工作中。那時候,這徹底是出自於好奇心,終究這2年的影片的發展趨勢速率的確十分快。我得到了那份工作中。
二,影院的工作崗位職責
事實上,在影片工作上,如同在別的工作上一樣,在很多工作上也會反復一樣的事兒。在影院工作上,只能三份工作中(高級負責人以外)是積累累計票房,市場銷售和影片業務流程。不,是我美味可口的發生爆炸。積累累計票房代表售票處(而並不是碰票);售賣產品指在銷售市場內以爆米花和各種各樣水為核心的食材。工作職責也非常簡單。早晨,我搜集了貨品,接到了食品類,查驗了糖漿汽泡,並有時間爆米花。影片業務流程是送出去3D眼鏡,開啟服務廳後要保證全部電影一切正常播映,全過程中需看消費者有哪些違背道德行為標準的物品,以後才開門。非常簡單覺得自身說的往來賬戶類似,再次討論自身得到。
三,影片產品創新的發展趨勢全過程
我真的不知道這部劇的歷史時間。那時候我剛剛開始工作中。在宣傳海報圖片上,我見到了第五代導演吳天明的過世。國內電影的製做起源於2002年,吳天明是該影片的敵人。跪伏並不是營銷活動,只是藝術的規定。可是,它不可以阻攔因為市場經濟和社會老齡化而造成的中國票房的可燃性提高。在2010年以前,我國的累計票房維持每一年20%至35%的年增長率。到2015年,國產電影的累計票房將做到440億美元,影院和熒幕的數量將快速提升。全部電影產業是一排的。
四,製作電影
如今想起的並不是很艱難,可是針對那時候的它自身而言,這是新的,許多人要了解發行人是做什麼的,可是我不會清晰四個發行人可否分散化風險性接納,發行人已經付費,雖然影片是依據著名導演出去的,事實上在大部分狀況下,著名導演全是拿著工資,而並不是自身運營公司。或許大部分電影導演全是台本的創作者,並且大家早已見到了狂風暴雨的台本。數最多是你我之間的會話。出版發行的經典事例或許是艾莎公主技術性,隨後有時間開展具體探討。
五,國內電影的關鍵影院
不容置疑,萬達電影院線是國家布局合理的基本,哪有恆大廣場,哪兒總有萬達電影院線。近期2年覺得穩進的加工業管理者。2015年,累計票房穩居第二,它是具備當地文化藝術的影院,上海電影協同電影院線,中國電影明星漂亮美女,國產電影國際性影院新干線,福建省路面,浙江廣州晉邑,江蘇開心的藍色海洋。影院喜愛哪些,及其安全出口的安全通道,有排名影片才能夠有積累的累計票房,這就是說上年和馮電影導演大吵大鬧的緣故。這幾個院落線左右佔有了在我國累計票房的80%,是恆大廣場所佔的十分貼近50%,馮導只能煩燥。
六,爆米花和可口可樂公司
影片的盈利每個人應當了解,實際上爆米花的盈利的確比大家想像的多,能夠保證70-80%,大家的主題思想能夠去互聯網技術檢索,毫無疑問比我專業,只把握一點毛皮。我覺得可口可樂公司顯而易見是水,糖漿和汽泡的化合物。2012年,宗慶後再度變成最有錢的人時,李嘉誠先生曾玩笑說,每個人說房子價格昂貴。我賣了房屋,但賣了水。
6. 星星電影院的前排票價比後排票價貴15元。馮老師買了前排票和後排票各20張,一共花了1300元。前排
1300➗20得到前排和後排兩張票價之和
65➖15得到前排高出後排15元以外的和
50➗2得到後排票價
25
25➕15得到前排票價
40
7. 星星電影院的前排票價比後排票價貴15元。馮老 師買了前排票和後排票個20張,一共花了1300元 。
設後排票價x元,前排票價(x+15)元
列式:1300÷(x+x+15)=20
x=25
x+15=40
8. 為什麼馮小剛的電影沒有一部超十億的
幾經坎坷的《芳華》終於上映,馮小剛也是長出一口氣。如果被封殺的話,損失的不僅僅是投資。更多的是他們那一代人的情懷在裡面。
好在順順利利的上映了
而且,這部電影還創造了馮小剛電影的票房記錄,上映第三天票房就突破3億大關。這對馮小剛來說,算是一種「奢侈」。
為什麼這樣說呢?
原因很簡單,馮小剛的作品一直不大很迎合觀影人的口味。
像《捉妖記》、《羞羞的鐵拳》、《泰囧》之類的爆米花電影很是迎合大眾 娛樂 的口味。所以,他們的票房也是蹭蹭的往上漲。別說10億了,20億都不是稀罕事。
畢竟,存在即合理。這就是市場規律所在。
按理說,馮小剛應該很明白其中的小九九。可是,為什麼馮小剛沒有拍攝這樣的爆米花電影呢?
從《唐山大地震》到《1942》,從《我不是潘金蓮》到《芳華》,一部又一部的半寫實電影成為了馮小剛一直不肯割捨的題材。
(1942也僅僅拿到了3億多票房)
也正因為如此,馮小剛的電影票房一直不高
我想這很大一部分和馮小剛本人的性格有關。看過《老炮兒》這部電影的都有一個深深的體會,那就是電影中六爺這個角色的性格和馮小剛很類似,或者就可以直接說,馮小剛就是六爺的化身。倔強、義氣、有原則、有情有義,是六爺的寫照更是馮小剛的性格的特點。
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在很多的地方,馮小剛會被叫做「小鋼炮」了。
拋開其他的不談,單單就說一下剛剛上映的電影《芳華》,這部記錄了馮小剛們(他們是一代人)青春歲月的電影,從目前的結果來說這一次馮小剛找對了觀眾的真正的痛點。豆瓣評分7.9分,至少說明人們對這部電影的認可。
雖然說3天破三億不是很高的成績,畢竟和那部刺激荷爾蒙的電影《戰狼2》相比,《芳華》還真不算什麼。但是,能夠讓觀眾找到共鳴點,而不是像爆米花電影一般看過去就忘,這一次馮小剛做到了。
其實很簡單,因為馮小剛錯過了中國電影票房最爆炸的那兩年,也就是2014-2015年。
在這兩年馮小剛沒有一部電影上映。否則的話,以他之前的票房號召力,應該早就達成這個成就了。
而他錯過了這個爆發期以後,再回來,江湖已經不是那個江湖。
我們先看中國電影年票房增長情況。你就知道2014-2015年的票房爆炸是有多恐怖。
可以看到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破百億以後,一直到2013年增長曲線雖然很神奇,但遠沒有2014-2015這兩年這么誇張。之前的增長率都是20%左右,但是2014年增長率是30%, 2015年則達到了驚人的45%,光是2015年比2014年增長票房就有145億!!!
中國電影在2013年之前,10億是一個神話。破10億幾乎預定年度票房冠軍。但是2014年之後,20億(捉妖記)、30億(美人魚)隨隨便便就達到了。
在市場形勢大好的時候,是個好電影都能取得好票房。這就好比股票大盤漲到5000點,那你隨便一支垃圾股也能賺錢啊。
何況是馮小剛啊。馮小剛是什麼人物? 香港電影人成龍、周星馳沒過來之前,大陸電影票房號召力就靠馮小剛一個人,開創了內地賀歲檔的人。拿下內地電影年度票房冠軍最多的人啊。
這個圖我是一定要拿出來說說的,馮小剛一共拿過3個年度票房冠軍,還有3個年度國產片票房冠軍。
想想看,如果在這2年馮小剛隨便弄個喜劇片,過10億還在話下?
但是在這個中國電影最容易賺錢的時候,馮小剛幹嘛去了?
事情得回到2013年,這年賀歲檔馮小剛上映了《私人訂制》結果呢?
當時這部電影的宣傳海報有一句宣傳詞,叫「成全別人,惡心自己」。
這話說的什麼意思呢?江湖傳聞,馮小剛當年《1942》投資巨大,票房不佳,讓投資人虧損嚴重。於是找來王朔救急,臨時湊了個段子,拍了這部《私人訂制》,回歸馮氏喜劇,大賣特賣( 總票房近8億,年度第3 ),在《1942》上面虧的錢都圓了回來,皆大歡喜。
唯有馮小剛不歡喜。
這個故事確實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成全別人(投資人),惡心了自己」。
馮小剛一怒之下,勞資不玩了,不拍電影了。所以這兩年他是半退休狀態。
那後來為什麼又復出了呢? 據說和馮小剛鬧掰的華誼兄弟,2015年以10億元收購馮小剛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馮小剛簽下了「對賭協議」。承諾美拉公司2016業績凈利潤不低於1億,未來至2020年每年凈利潤需增長15%。不足之處由馮小剛補足。
所以,馮小剛又必須出來拍電影賺錢了。
但是斷檔3年,再回來,沒那麼容易續得上啊。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林志穎服兵役的事兒。想當年,林志穎92年剛出道的時候,號稱「亞洲小旋風」啊。93年就去香港紅磡開演唱會啊,《十七歲的雨季》你們別說沒聽過啊?
和郝邵文那幾個拍的幾部電影《旋風小子》、《烏龍院》,不知道有多火啊。
結果後來服兵役2年,回來以後是什麼樣子? 娛樂 圈,2年沒有新聞沒有曝光,那就死得涼透透的了。
馮小剛雖然不是 娛樂 明星,3年不拍電影,話題度不會那麼慘,但是再回來,馬上就想找回過去的票房號召力?你真是想得容易哦。
馮小剛回來,他想再拍《私人訂制》那種馮氏喜劇,恐怕已經不現實了。因為這部電影當時口碑非常差,是公認的大爛片。馮小剛拍這種喜劇拍了十幾年,其實觀眾已經審美疲勞了。不可能你90年代玩的東西現在還能大賣。
再加上馮小剛說他想拍自己喜歡的電影。所以現在他只拍文藝片。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蓮》,今年的《芳華》都是這樣的。因為這些電影投資比較小,成本可控,萬一失手也不會虧太多。馮小剛回到江湖也得先練練手啊。
所以是現在這個樣子。
那馮小剛能憑借《芳華》跨越10億門檻嗎?
說實話,很難。《芳華》的題材、類型都決定了這部電影是有上限的。就算口碑再好,看的人也不會太多。
不過剛剛過去的首映周末,《芳華》倒是搞出了大新聞,也許這次還真有戲。
大家看, 《芳華》周日的票房1.09億超過周六1.06億,上座率也是周日34%大於周六33.5%。一般情況下,一部電影首周末,周日票房都是低於周六的。《芳華》實現了周日逆跌,這個指標非常重要。
今年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戰狼2》、《摔跤吧,爸爸》、《尋夢環游記》,這些都破了10億,既然《芳華》做到了,那真有可能破10億呢。
具體會怎麼樣,還要看這個周末成龍《機器之血》、鄧超《心理罪》和陳凱歌《妖貓傳》的情況,這3部電影上,《芳華》的排片估計就得跌到10%以下了。
這種口碑能不能支持《芳華》在周末過去以後繼續提升排片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但我估計10億還是可能性不會太大啊。
馮小剛電影破10億,估計還要等一等。
為什麼馮小剛的電影沒有一部超十億的?你這個問題問的其實不厚道。
首先,看一部電影的市場價值,並不能從絕對數字是來判斷。比如我1993年收獲了1億票房,和我2018年10億票房,從絕對值上看,2018年大,但是從真正的財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顯然1993年的1億要比2018年的十個億大得多。
現在,芳華最終的票房14.22億,是第一部馮小剛票房超過10億的電影。但是,當我們把馮小剛的電影還原到每一個當年的語境下,其市場價值就可以很直觀的展現了。
1998年馮小剛拍攝了中國內地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開啟了中國內地的賀歲片市場,1999年他的另外一部賀歲檔電影《不見不散》,收獲了4300萬 的票房,是當年的票房冠軍。當年,在內地市場獲得第二名的電影是《星戰前傳1》,總票房3300萬,第三名的是張藝謀的作品《一個都不能少》,總票房3000萬。
這三者的關系,多少有點像今年《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狀態,換句話說,《不見不散》的影響力甚至是可以與《紅海行動》比肩的。
2003年,馮小剛的電影《手機》總票房5300萬,同樣是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當然,本片的上映時間為2013年年末,與2014年有所交叉。
2008年,馮小剛的電影《非誠勿擾》 票房3.25億,依然是票房冠軍。
原因有很多,主要講幾點
一 現在中國電影票房高的普遍都是爆米花商業電影,雖一直被人詬病,但是它火啊,詬病也沒有用,人家還是會去看。為什麼?第二個原因
二 去電影院看電影圖什麼?放鬆休息 娛樂 啊。工作日上完班累了一天,讓大眾在燒腦電影文藝電影和喜劇電影選,肯定喜劇電影和科幻大製作電影居多。嗯居多。
三 回歸主題,馮導的電影大部分恰恰大多是文藝類 歷史 類題材的諷刺的燒腦的類型。看著累!但是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你呢?
我只想簡單的說幾句,不想找太多理由,拍電影是給大家看的,有多少人花錢去看了,就是最好的贊美,不是某個導演自己拍給自己看,無論哪個導演票房差就證明你的才華和電影不行
你這樣問,肯定是和現在的票房做比較吧!,這樣的話對小剛就比較吃虧了。畢竟馮小剛拍電影的時間比較早,那時候國內的電影市場也沒形成規模,版權意識也不強,不正規,到處充斥著盜版電影院的人也不多到那個年代都可以達到那麼高的票房了不起了。還有就是他早期拍的題材大多數是喜劇,投資也不多,不像美國大片投資動輒上億的投資。這樣看來小剛是比較成功的。這就像你現在和一個30年代40的年代的人比有沒有吃飽?沒有可比性而言。
《芳華》這是一個爛片。無論如何粉飾。看的我嘔吐。那個時代的人民飢寒交迫。食不果腹。你不敢拍。拍一些風花雪月就是好片了?偷衣服。墊海綿。摸女人。雞毛蒜皮。狗皮膏葯撐劇情。真是為蘇聯鬼子主子拍電影的好奴才……然後這個作者就是寫《金陵十三釵》的那個作者。劇中妓女為了救學生犧牲自己。但是。難道妓女就不是人嗎?
馮小剛沒有趕上好時候,如果甲方乙方當時電影市場如現在繁榮,馮小剛的電影票房早就超過十億了。
馮小剛開創了內地賀歲電影概念,是內地賀歲電影第一人。當年的馮氏喜劇令人耳目一新,笑到肚子痛,笑到窒息。上面這部《大腕》更是爆笑全場。
《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接連三部電影步步成功,擱到現在這個環境,我覺得那部電影也能過十億票房。
小成本的的電影已經很不錯了
歸根到底就是馮小剛沒有趕上好時候,生不逢時啊。
自2010年來,中國電影票房迅速增長,增長率達20%。
可是自2014年起,票房發生了大爆炸,增長率達到了30-40%,不得不說這是中國電影票房的輝煌期。其間的電影票房記錄也被屢屢打破,如20億的《捉妖記》,30億的《美人魚》,40億的《戰狼2》。
反觀馮小剛, 從1994年的《永失我愛》算起,馮小剛的電影已經陪伴了觀眾23年。20世紀末,他以《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開啟了賀歲片時代,用馮氏喜劇拯救了瀕死的中國影市;
21世紀初的《大腕》《手機》陪我們走進新千年。當我們習慣每個歲末,就著馮導炮製的笑料,迎來循環往復的一年年,他卻開始掙脫喜劇名導這一美譽鎖鏈,開始了他的電影新生涯。於是乎,古裝片《夜宴》、戰爭片《集結號》、災難片《唐山大地震》,人世間的萬象都成了他電影的主角。
馮小剛坦言:自己的理念就是電影應該拍離生活很近的東西,應該記錄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我們趕上中國巨大變化的時代,這個時代應該有電影記錄下來,大家不能都迴避現實。雖然拍當代生活題材有一定風險,但我想應該讓以後的人通過電影了解80、90年代的中國怎麼樣,21世紀最初的20年怎麼樣,你從我最初的賀歲片開始看,一直到現在,你可以看出我的電影同步地在記錄時代的進步。」
雖然他的電影沒有突破10億票房,但是也創造了當時中國內地電影最高票房的新紀錄。比如說2010年的 《唐山大地震》便取得了6.73億票房的好成績。
這次,馮小剛再次出發,憑借《芳華》這部電影雪恥。堪稱今年年末的現象級大作。在強片迭出的賀歲檔接連奪冠,上映12天累計票房已突破9億,成為中國影史上票房最高的文藝片。連續兩個周末展現逆跌神曲線,公映9天之後還能憑借口碑重回同檔期日冠,票房走勢一片大好, 打破文藝片票房的紀錄。
自上映以來,《芳華》收獲了上座率、場均人次、單日票房等多項第一,在全國各地引發了父母輩觀影的熱潮。影片一路高歌猛進打破國內文藝片的票房紀錄,更改變了國內市場賀歲檔,強類型片獨大的新局面。
正是一部品質過硬有口皆碑的電影。雖然以70年代文工團為背景,講述一代人的青春。但許多年輕觀眾也產生共鳴。電影劇情和台詞引發網友熱議,「沒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成了網路間流傳的金句。有網友說:「一個難忘的時代從記憶深處迎面走來,一代勇士熟悉的身影通過銀幕再現眼前,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感嘆。」
9. 一九二四電影主題
不是一九二四,是一九四二。
主題是一九四二年的河南大旱,民不聊生,人民背井離鄉。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和國民黨政府的麻木和漠視。
謝謝採納。
10. 馮小剛拍了這么多電影,為什麼票房相對來說不是很高
從《唐山大地震》到《1942》,從《我不是潘金蓮》到《芳華》,一部又一部的半寫實電影成為了馮小剛一直不肯割捨的題材。
《天下無賊》里劉若英哽咽地吃烤鴨,《唐山大地震》里徐帆那句你這是去哪了啊,《集結號》里張涵予那句我的兄弟就埋在這煤窯下面我證明,《芳華》里的苗苗那句你能抱抱我嗎,都充滿了感動,讓人流淚不止,但是本來想去放鬆地看完馮導的電影心情只會更沉重。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電影院絕對不適合去看馮導的電影,馮導的電影更適合一個人在家裡靜靜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