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游戲論·作品批評︱善惡之變:《底特律變人》的敘事倫理模擬
陳旻/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候選人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思想市場」欄目的「 游戲 論」系列文章自推出以來,在知識界、產業界、媒體界、玩家圈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表明 游戲 已是這個時代十分重要的 社會 文化現象,我們不僅嚮往好玩的 游戲 作品,同時也摩拳擦掌期待加入一場有深度的 游戲 討論。我們的討論不是簡單地復述玩家 游戲 經驗,抑或鑒賞 游戲 設計里的各種巧思,而是通過對 游戲 進行帶有公共學術討論性質的人文反思,嘗試將 游戲 作為理解當代中國的新的可能。這一季的「 游戲 論」在原有架構的基礎上新設「作品批評」「中國故事」等板塊,於每周六繼續討論 游戲 及其與當代中國的互文關系。這是一個龐大的專題,而對於已是全球第一大「 游戲 經濟體」的中國而言,所欠缺的或許正是這樣「笨重」的嘗試。
一開始,我們將在屏幕上看見一位金發碧眼的CG女性頭像,她告訴我們,一場名為「底特律」的「體驗」即將開始。她是一位仿生人(android),也是本次體驗的主持人(host),或可操作的主機(host)及界面。接著,她提醒我們:「這不只是一個虛構故事,也是我們的未來。」「我們」是誰?這是 游戲 從一開始拋出的最大難題。黑屏之後的字幕點明了故事發生在2038年8月15日。接下來,從黑暗中浮現出一位男性的背影,穿著印有仿生人和編號RK800字樣的外套,他在等電梯,看似有點不耐煩,手上不停玩著拋硬幣的 游戲 。其臉部的大特寫展現其逼真的毛孔和毛發,似乎向我們保證,這場體驗將提供高度寫實的視覺體驗,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這個虛擬世界的設定,即仿生人具有相當真實的人類外表和舉止;另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特寫鏡頭是:當電梯到達時,硬幣停在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間,這是一枚1994年的5美分硬幣,刻有LIBERTY、IN GOD WE TRUST字樣以及美國國父、《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的頭像——這個鏡頭構建了我們這些體驗者與一個名為「底特律」的虛擬世界之間的橋梁,提供了一種朝向未來的 歷史 感。
《底特律·變人》 游戲 畫面
我們或許還記得,自2020年6月份起,在那場轟轟烈烈的美國反種族運動中,波特蘭中學前的傑斐遜雕像被示威者破壞的新聞圖像,其底座上「奴隸主」(SLAVE OWNER)和「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塗鴉字樣清晰可見。憤怒的示威者就像特朗普在演講中所鼓動的那樣,意圖推翻一位兩百多年來被鐫刻於正史之中的英雄偶像——這位聯邦制度和共和主義的推行者曾經在宣言中喊出那句激動人心的口號「人皆生而平等」,實際上卻畜養了大批家奴,且在廢奴條例之後繼續對黑人和印第安人施行迫害政策。
波特蘭中學前的傑斐遜雕像被示威者拉倒的視頻靜幀
我剛剛描述的這段開場白來自於《底特律·變人》(Detroit:Become Human)。這是一款發售於2018年5月的科幻題材電子 游戲 ,它將帶領玩家透過三位仿生人主角卡拉、馬庫斯和康納的視角, 探索 二十年後人類與仿生人共處的世界。在體驗過程中,操作性被壓縮至最低程度,玩家不需要像動作類 游戲 那樣熟記鍵位、反復操練動作技巧,而是把精力放在觀察現場、行走與對象互動,收集並分析信息、產生對話,以側寫的方式重現過往場景,和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選擇的行為中。玩家的每一次抉擇將如蝴蝶效應一般,引發出不同劇情分支,導向迥異的結局,最終生成其獨一無二的敘事體驗。作為一款「互動電影 游戲 」,它很難被納入常規的敘事批評體系,因為我們難以窮盡故事的所有面貌;但我們可以嘗試找出它的普遍性特徵及其折射的 歷史 脈絡。它體現出了電子 游戲 作為一種世界模擬器的可能性,並在近二十年來電子 游戲 「敘事學」和「 游戲 學」的派系之爭中,為前一種理論樹立起卓越的典範。在每一關卡的結尾,將出現一個以樹狀圖形式呈現的場景流程圖,為玩家歸納總結他在這一節點做出的每一項關鍵選擇,也告知了其它分支的可能性及多種結局的存在。當一般仿生人角色死亡時,和人類一樣是無法在後面的劇情中復活的(除了康納這個仿生人可能會以迭代的方式「復活」)。若要了解別的分支,玩家只能把這段劇情再玩一次。即便這款 游戲 的主角是仿生人,卻充滿了現實感:因為「人生」只有一次。
《底特律·變人》場景流程圖
2018年,《底特律·變人》引發了熱潮,吸引了許多輕度 游戲 玩家和所謂的「雲玩家」。當 游戲 剛剛上線時,我沒有選擇「雲玩家」的方式,而是第一時間在避開劇透的情況下,在主機上完成了僅僅一次通關,盡管結局充滿了遺憾,但我沒有給自己留下任何「反悔」的機會,而是盡可能以所謂的個人意志進行選擇,生成唯一一次屬於自己的敘事體驗。當然,沒有任何個人選擇能夠完全脫離 社會 的影響,這正是我試圖在此表達的觀點之一。在關卡完成後的場景流程圖中,我們總是會被告知,我們所抵達的這個結局在全球玩家中的佔比數據。對於「雲玩家」來說更是如此,在 游戲 的實況直播中,他們可以通過彈幕來影響主播做出決策,相當於以集體的名義共同決定故事的結局;當然,也可以通過其他玩家剪輯的全分支、全結局的攻略類視頻來收集故事全貌。因此,我們將始終被輸出界面告知,不論做出了何種選擇,以及選擇背後代表的個人意志為何,我們始終是在經歷一次虛構的冒險,我們始終處於 游戲 的體驗之中,沒有對現實生命造成影響。
然而,虛擬世界沒有對現實世界造成一丁點影響嗎?事實上, 游戲 之於 社會 的道德影響恰恰是近三十年來,大眾媒體與專家學者不斷爭論的對象, 游戲 的善惡之辯恰恰延續了自柏拉圖以來,令眾多哲學家焦慮不安的作品的道德倫理問題,他們認為,作品傳遞的信息可能會對部分心智不健全者造成不好的道德影響。對於那些被廣泛傳播的強敘事類電子 游戲 作品來說,它們不得不肩負著一定的 社會 責任,但問題在於,一種僅僅存在於虛擬世界中的道德或倫理選擇,確實具有現實意義嗎?
首先,選擇構成了《底特律·變人》的核心玩法。在劇情中,馬庫斯的監護人、老畫家卡爾曾經說過:「活著就是要不斷做出選擇,要愛還是要恨,是攤開手掌還是握成拳頭。」行動代表著抉擇,玩家被一次次置於道德困境面前,為了繼續 游戲 ,他必須做出包含政治倫理意義的抉擇。自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以來, 社會 契約論者始終認為,基於信念的共同承諾和集體協議決定了道德和政治的准則,個人只有在主體內部與他人的關系中才能理解自己的權利和責任,成為完全的人。 游戲 的本質在於互動和參與,無論是雲玩家還是單機玩家,都將通過流媒體或 游戲 內的統計機制分享自己的行動,玩家互動和交流的結果構成了一個可被讀取的資料庫,包含了所有權利和責任沖突的調和結果。因此,當個人的道德倫理決定擁有集體影響力之時,其本質不得不走向政治化[1]。
《底特律·變人》腳本的樹狀圖流程
其次,電子 游戲 是一種隸屬於大眾文化的工業製品,玩家能夠以低成本的方式實現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的體驗,擁有想像中的 社會 身份,甚至可以做出搶劫、施暴等違法行為,且不會對現實世界造成實際傷害。《底特律·變人》為玩家提供的,是一個道德實驗乃至倫理教育的場所,玩家通過一幅名為道德和倫理的眼鏡,完成挑戰並參與到一場思想實驗當中。比如我通過這段 游戲 體驗模擬了一次絕無僅有的生命歷程,同時構建了屬於我自己的道德經驗。
最後,雖然當代電子 游戲 佩戴著自由主義範式的浪漫面具,其本質上還是一種基於新自由主義的文化產物。如果說傳統 游戲 批評仍在堅持一套源自席勒(Schiller)哲學、經過赫爾津哈(Huizinga)和卡魯瓦(Caillois)發展壯大的「自由 游戲 」(free play)理論,始終在強調 游戲 分割了休閑時間與勞作時間、責任與樂趣、生產與再生產等功能,忽視了當代電子 游戲 中關鍵的「自由/免費勞動者」(free labourer)問題;那麼我們必須重新評估 游戲 理論是否與當下的 游戲 作品發生脫節。如果我們把誕生於20世紀下半葉的早期電子 游戲 看作是工業時代中一種訓練勞動者技能的平行機器,它使得玩家以自願的方式投入其休閑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生產性 游戲 」(proctive play),從而變成阿爾薩斯(Aarseth)所說的「義務玩家」(implied player);那麼,21世紀的電子 游戲 集中反映了數字經濟時代下,工作和 游戲 之間的界限愈發模糊,兩者不斷累積成為人力資本,玩家可以以它為借口,不斷投入到價值未知的自我實現行為之中。因此,作為新自由主義主體的當代玩家與脫胎於新自由主義體系的當代電子 游戲 ,似乎構成了一個先有雞或先有蛋的關鍵問題[2]。
那麼,《底特律·變人》提供的正是一個基於自由主義 歷史 觀、源於新自由主義文化環境的政治倫理模擬器。正如利奧塔(Lyotard)所述,「當人們以為用選擇和連接數據(données)的方式描述思想時,卻閉口不談其真相:數據不是被給予的,而是可被給予的,而選擇並不是一種供選擇的東西。」[3]換句話說, 游戲 里設置的所有道德困境不過是腳本作者構思出來的單選項,不是復選項,更不是真正的選擇,因此 游戲 不過是一項包含某個意識形態的思想實驗。關於電子 游戲 的起源,我們已經說的太多,它是冷戰時期軍事國防競爭的 歷史 遺腹子,是加州意識形態鼓吹的技術文化物。如今,電子 游戲 和個人電腦、網路等新信息技術一同被寄予厚望:在網路空間中創造出一個「電子廣場」(electronic agora),一種新的「傑斐遜式民主」[4]。這種民主的主體恰恰是 科技 行業的工人和企業家們組成的「虛擬階級」,他們不再如其前身嬉皮士一般擁有自由的工作和時間,而是讓工作成為其主要的個人實現途徑。
傑斐遜的「啞巴侍者」裝置,蒙蒂塞洛庄園
在蒙蒂塞洛(Monticello)庄園,傑斐遜從巴黎引入了一種名為「啞巴侍者」(mbwaiters)的傢具裝置,從而避免讓黑奴侍者們現身於他的晚宴,主人與客人可以在不被奴隸打擾的情況下進行社交,因為這位總統相信,「許多家庭甚至公眾的不和諧,都是由這些啞巴且三心二意的聽眾在飯桌上不完全和錯誤地重復了自由談話所造成的。」[5]這種「啞巴侍者」預先宣告了兩百年後技術烏托邦主義者所夢想的仿生人,他們認為,奇點到來之後, 科技 將會解決一切 社會 、種族和經濟問題,一種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無生命機器將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奴隸勞動力。技術進步論者所夢想的未來是唯有自由精神人格者可以棲居的數字烏托邦。然而,嬉皮士式的個人自由主義精神遺產同樣也留存在了賽博牛仔們創造的文化產品——科幻小說、影視、電子 游戲 當中,比如《底特律·變人》的敘事脈絡就是:當「啞巴侍者」開始發出聲音時,當他們開始擁有所謂的自由精神人格時,技術烏托邦將不可避免地走向一種敵托邦;同時,固然機器奴隸們將人類從日常勞作中解放出來,卻也導致了大批人類失業者,使之淪為沉迷於某種虛擬幻境的底層群體,因此仿生人在二元對立的人類 社會 階層上添加了第三方,且加劇了三方之間的矛盾。對於被壓迫的機械奴隸們來說,當自由意志與自動化程序出現矛盾時,其族群若要打破現有的剝削關系,就必須獲得不同人類階層的承認,從而獲得所謂的「自由」。事實上,這類故事在唯自由精神論的思想背景下,延續了從阿西莫夫(Asimov)到《攻殼機動隊》、《西部世界》等一系列科幻作品關於生命、人性和存在等問題的討論,其關鍵不在於機器能否擁有自由意志,而是從另一個物種的角度延續了壓迫與反抗、起義與慾望等經典議題。
不要忘記,這是一款出自法國量子夢(Quantic Dream)工作室的電子 游戲 。我們知道,在1980年代,法國試圖用國有化的電信運營商MINITEL網路抵抗來自美國西海岸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侵襲,結果並不成功。然而,源自法國大革命的民主共和制度始終為一種能夠代表「共同意志」的 社會 願景留下了寶貴的思想遺產。《底特律·變人》試圖告訴我們的,就是不要忘記,還存在著其它替代性的選擇,它就像是一本針對可能未來的行動手冊,讓玩家化身為三位獲得自由意志的仿生人主角,去體驗一種「我們的未來」。然而,與其說是對象不明的所謂「我們」的未來,不如說是我們人類的過去。無論如何,這三位仿生人主角分別承擔著不同的倫理敘事功能:如果說卡拉代表了共情與母性,馬庫斯是慾望與革命,康納是控制與反抗,那麼敘事的核心就是善與惡。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馬庫斯。馬庫斯揭竿而起的動力何在?弗洛伊德(Freud)認為,自由驅力(Freiheitsdrang),也就是「對自由的渴望可能演變為對現存不公正的反抗」,因此「人類或許永遠要反對集體意志,維護個體自由的權利」,這將「有助於文明的進一步發展」[6]。文明的進程就是人類生存的斗爭,在生存本能和破壞本能的競爭之中,向生的慾望是不竭的,因此它帶來的情動(affectus)之力也是無窮無盡的,將不斷引發出新的身體行動,同時為主體帶來悲傷、快樂等復雜 情感 。
馬庫斯的起義故事線主要包含了兩種斗爭形態,它們都可能導向所謂的「好結局」(happy end)或「壞結局」(bad end)。大部分玩家選擇的是暴力革命路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槍桿子出政權」方式,動用了諸如駭客、游擊戰、核威脅等斗爭策略。相對較少玩家選擇了非暴力斗爭路線,這是一條困難的道路,因為若要贏得勝利,就必須把非暴力原則嚴格貫徹到底,一旦造成任何無謂的傷亡,都將導致不可避免的失敗;因為這條路線的關鍵在於大眾輿論,必須通過新聞媒體訴求其理念,努力獲得人類的同理心。這種非暴力斗爭與傑斐遜同時代的亨利·梭羅(Henry D. Thoreau)在現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構建的「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理念息息相關。在梭羅看來,當法律、政治與道德發生沖突時,應當首先聽從靈魂和道德的呼喚,因為它們是先驗的。然而,自蘇格拉底開始,到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另類全球化運動(altermondialisme)和薩帕塔運動(Chiapas)等,一種「不服從的倫理學」與暴力的思想史恰恰是同步發展的,它斥責了古典哲學將暴力視為先驗不合法行為的觀點,指出了在道德(反抗非正義法律的梭羅)和政治(為暴力辯護的法農[Fanon]和薩特[Sarte])之間,始終存在著可能的道路。雖然捍衛自己或他人的權利可能會導向某種暴力,但或許是一種明智的道德義務,那麼「慾望的力量就會在思想的維度、言論和政治行為之間,找到它表達或擴張的位置」[7]。在非暴力選項中,最直觀的體現或許是某些達成勝利的條件:比如通過親吻同伴或集體歌唱等行為來彰顯仿生人的「人性」。
《底特律·變人》 游戲 畫面
馬庫斯非暴力路線的理想主義性質當然遭到了眾多非議,代表共情與母性意識的卡拉故事線也受到了更多批評。人們往往認為,將女性、兒童與共情劃等號的敘事方式過於老套,似乎暗示著女性和兒童因為其弱小的姿態,所以能夠激發共情心,而且這么做就是把敘事功能一分為二,把暴力和革命的任務全部丟給男人。當然,這種說法早已透支了我們的審美經驗;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卡拉的母性或其他伸出援手的仿生人表現出的同理心和自我犧牲精神與其說意味著所謂的「聖母」精神,不如說它代表著某種生存本能,即通過努力保護族群的「後代」(盡管她是一個沒有繁衍功能的兒童仿生人)來完成模仿生物自然秩序的儀式,表達其延續生命的慾望。
這種生存本能時而在卡拉的某些劇情分支中,在生死關頭之際,拋給我們一種更為黑暗的選項,要求我們做出舍己為人或是舍他自保的選擇,比如在「集中營」分支情節中,選擇的道德悖論甚至達到了頂點:是否要讓卡拉利用搬運同胞屍體的機會,拋棄她照顧的小女孩,獨自裝死逃生。這段刻骨銘心的情節無疑映射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以及「納粹行刑隊」(sonderkommando)的 歷史 ——這是一段最古老的噩夢、人類倫理的一個黑洞,已經被多次搬上銀幕,然而 游戲 不同於電影媒介,它所做的不只是再現,而是通過虛構的視聽敘事向過去、並向未來投射出一條分支,將選擇權再一次無情地擺在每一個玩家面前。玩家需要根據自己的意志做出選擇:是否要重演這場悲劇,是拒絕還是擁抱這樣一種道德噩夢:或許在夢醒之後,我們可以忘記一切,慶幸那不過是一場夢、一次模擬體驗,從而再一次開始;或許在夢醒之後,記憶將喚醒那個在現實的此岸凝望著虛擬的彼岸的良知。
《底特律·變人》 游戲 畫面
正如賽爾喬·萊昂內(Sergio Leone)西部三部曲當中的最後一部電影所塑造的那三個經典角色「好人、壞人與小丑」(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中譯名為《黃金三鏢客》),善與惡之間其實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它們往往只是主體被給予的「 社會 面具」。電影里的美國南北內戰背景和萊昂內製作這部電影的冷戰年代(1966年),是個體失去群體的倫理庇護,被隔離在程序倫理之外的時代,就像導演借伊斯特伍德(Eastwood)飾演的那個角色之口所說的,「我從沒看過這么多人無意義地死去」,當 歷史 事件也就是集體的連續性經驗成為一個難以被表述的龐然巨獸時,個體的連續性經驗也被打碎了,因此價值標准丟失了。在電子 游戲 構築的世界模擬器當中,斗爭形態帶上了更多虛無色彩,因為死亡的價值被削弱,復活不再是奇跡,而戰爭和死亡成為了一種無意義的嬉戲。在這種情況下,不再是「好人」,而是電影當中埃里·瓦拉赫(Eli Wallach)飾演的那個能夠不斷從死亡線上逃脫的「小丑」,成為了最被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角色。
《黃金三鏢客》電影海報
因此,康納成為了最受玩家歡迎的仿生人角色,他從一開始就被放在追捕異常仿生人的道德困境之中,其抉擇往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因為他所擁有的「無間道」身份,因為其程序中被埋下的反程序種子,他就像一位倖存者或「小丑」那樣,演繹了各式各樣的「談崩專家」式鬧劇,亦或經由一次次「重生」後記憶的重疊,最終走向臧否難分的所謂反派或正派結局,或是暴露出更多醜陋的 情感 ,如冷漠、仇恨、恐懼乃至於反 社會 人格等。他從一個只懂得完成任務流程的機器中覺醒,成長為一個善惡難辨的主體,真正走上了「成為人類」(become humain)的奧德賽之旅。
這就是 游戲 的精彩之處,但同時也完美地遮掩了其敘事倫理中的本質性缺陷,即仿生人的精神實質並沒有突破人類中心論視角,他們自始至終只是玩家靈魂的化身(avatar),因為從新自由主義文化環境中誕生的仿生人始終只能成為人類的精神類似物(analogon),而我們從來沒有走出過 歷史 悲劇的排演。同時,另一個被壓迫的底層群體在敘事中被忽視了,那群無名的人類失業者往往只是以落魄的旁觀者身份登場,或許偶爾會對仿生人們施以援手,他們又擁有多少發聲或抗爭的機會呢?正如《加州意識形態》(The Californian Ideology)所描述的那樣,這些人就像是「在虛擬世界裡成為賽博朋克的雅皮士及其孩子」的身邊,那群看不見的「貧窮的鄰居」[8],被敘事的主要驅力排除在外,形成了一種真正的種族隔離。無論如何,在講故事已經變得困難重重的情況下, 游戲 依舊為我們提供了一架敘事模擬機器,允許我們去經歷一切不大可能之事,我們也需要在 游戲 中看到那些畫面之外的東西,那些未被言說之物,從而在對 社會 及對自身的道德的不斷追問之中,從無望之中尋找希望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Marcus Schulzke,Simulating Good and Evil,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20.
[2] S.Möring , O.Leino,Beyond games as political ecation—Neo-liberalism in the contemporary computer game,Journal of Gaming & Virtual Worlds, Vol.8, Num.2, 2016.
[3] Jean-Francois Lyotard,L』inhumain : Causeries sur le temps,Klincksieck COLLECTION,2014.
[4] Richard Barbrook, Andy Cameron, The Californian Ideology : https://www.metamute.org/editorial/articles/californian-ideology
[5] 引自傑斐遜的友人,Margaret Bayard Smith的評述:https://www.monticello.org/site/research-and-collections/mbwaiters
[6] [德]弗洛伊德著,王冬梅、馬傳兵譯,《文明與缺憾》,中譯出版社,2011年。
[7] [法]喬治·迪迪-於貝爾曼著,陳旻譯,《慾望所致:何以讓我們揭竿而起》,《新美術》2018年2月。
[8] Richard Barbrook, Andy Cameron, The Californian Ideology : https://www.metamute.org/editorial/articles/californian-ideology
校對:欒夢
Ⅱ 豆瓣高分「倫理」 電影,每一部都比韓國「19禁」好看!
偷心
故事中兩對情人本相安無事,卻由於一對男方搭上另一對女方,而開始變得越來越復雜起來。就這樣交織著激情、慾望、放縱和背叛,四個男女愛情故事鏡頭前被慢慢放大……( 文章底部附電影資源 )
致命誘惑
本片在情節上延續了《本能》第一集的"原始題材",講述凱瑟琳·特拉梅爾,一個危險迷人的雙性戀女作家為獲取寫作素材,不斷勾引男性,卻在與其發生關系後殘忍地將其殺害。
穿裘皮的維納斯
故事講述了一個導演要排演《Venus In Fur》,一個演員前去試鏡,結果兩人上演了一出互相引誘與駕馭的好戲。
點擊觀看以上電影
Ⅲ 淫邪的危害
1.浪費金錢;
2.浪費時間;
3.浪費精力;
4.浪費身體;
5.人性漸漸喪失;
6.不務正業;
7.是非顛倒;
8.導致殺、盜等其它罪過;
9.自私自利心加重,在情感上患得患失;
10.導致嫉妒心加重;
11.熬夜,損傷精力;
12.未老先衰;
13.由於是孽緣容易和別人惱羞成怒;
14.由於自己做的虧心事所以有苦說不出;
15.因為做的是不可告人的事所以謊話不斷;
16.出入聲色場所,飲酒過度,傷害身體;
17.導致貪心加重,偷盜以滿足不可告人的邪淫物質需求;
18.給人間造成更多痛苦;
19.感染傳染病(性病、肝炎、艾滋病等);
20.傳播傳染病給他人,罪上加罪;
21.感招其它疾病;
22.招致殺身之禍;
23.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隨意損傷導致大不孝;
24.容易患不治之症死在父母前面;
25.精力不足;
26.學業不順利;
27.仕途不順利;
28.記憶力差,轉頭即忘;
29.容易引狼入室;
30.遇到不如意的情緣、眷屬;
31.體力愈來愈差,腰酸背痛;
32.家庭不和睦,為瑣事爭吵;
33.在同事、朋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34.人際關系越來越差;
35.見正人君子心裡發虛;
36.容易造成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
37.沉湎於邪淫如吸毒一般,無法自拔;
38.無緣無故煩惱;
39.事業荒廢;
40.做賊心虛,寢食不安;
41.不能給子孫後代做好榜樣;
42.難免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
43.子孫損福;
44.自己損現福;
45.無法為子女做好榜樣,子女不聽話;
46.令世間男子女人墮落,陷他人於不義,殊不知一切男子是我父兄,一切女子是我母親姐妹;
47.敗壞社會風氣;
48.社會上需要救助的人很多,在邪淫上浪費錢財、時間等於見死不救;
49.令社會上的善事義舉無人問津,無人支持;
50.邪淫經常導致婚外孕並墮胎,造成殺自己孩子的罪業;
51.情色轉瞬即逝,到頭來竹藍打水一場空;
52.俗話說:一滴精,十滴血。邪淫損傷元氣導致短命;
53.精子質量差,生育質量不高;
54.胎教質量差;
55.不積陰德,斷子絕孫;
56.自己配偶伴侶不忠貞;
57.多有不幸(如徐志摩);
58.年老色衰或金錢散盡即被拋棄;
59.破壞倫常,破壞他人夫妻之倫,致使人夫妻反目,情義破裂;
60.不獨是亂了別人夫婦的一倫;並且也亂了她的父子之倫和兄弟之倫,五倫之中,就亡了三倫;
61.害婦女名節;
62.害自己他人的名聲;
63.害自己他人的門風;
64.害自己他人心術──淫念一生,種種惡念都生。以致惡行昭彰身受惡報;
65.害自己他人祖先——祖先相傳的血脈,因有不孝子孫的淫惡,致使福分削盡。從此敗家聲,甚或絕後嗣,斷了祖先的香煙,讓陰間的祖先當作餓鬼。因犯淫行而累及祖先,豈能令祖先不恨呢!
66.害自己他人妻子——佛經說:「無有子息,亂人妻故。妻女淫亂,亂人女故」。因此冥冥中,上天總是安排邪淫之徒的妻女去還債,並且又絕其後嗣。
67.婚姻不幸,形成單親家庭,孩子沒安全感,缺少雙親的疼愛,容易導致青少年早熟、犯罪;
68.邪淫大多不擇時間、地點、季節,損傷身體(詳見〈壽康寶鑒〉);
69.讓惡人有機可乘(如會網友被強奸);
70.觸犯國家法律;
71.疑神疑鬼,忐忑不安;
72.惡念增長;
73.善念愈來愈少;
74.常被人懷疑;
75.遭親友誹謗;
76.廣結怨仇;
77.姦情敗露,造成情殺;
78.自己欺騙自己,常常會感到恐懼怕人。
79.樂極生悲,縱欲成患;
80.經常出入是非之地,斗鬧場所;
81.現代人以邪淫減輕壓力,殊不知辛苦,操心,天熱,驚恐,憂愁的時候行淫損傷身體;(詳見〈壽康寶鑒〉)
82.鼓勵犯罪,如購買黃色光碟促使黑惡勢力增強,更多販賣黃色光碟,促使更多女子淪為妓女;
83.亡家亡國(如葉赫那拉氏);
84.俗話說「畜牲不如」,邪淫墮落於人間的惡道,死後墮於三惡道;
85.對不起古聖先賢的教誨;
86.姦淫別人的妻子,會得到斷子絕孫的報應;姦淫未婚的處女,會得到子女淫佚的報應死入地獄;
87.現世就有可能多人共一配偶,更不要說來世;
88.葬送百年的名譽節操,與一生的前程,和祖宗積累的功德;
89.子孫本來可以享有的福祿,斷送在自己一時片刻的迷惑;
90.是出生死輪回的最大障礙;
91.造成新的生死輪回的業因,使自己和眾生更難解脫;
92.加重自己和眾生的共業,導致更多災害和橫禍;
93.使善人在這個世界更難立足;
94.使國家衰落;
95.使思想混亂;
96.家庭失和,使社會動盪;
97.欺騙佛菩薩,懺悔了還破戒;
98.造成心理壓力越來越重,惡性循環;
99.人生難得,錯過脫離生死輪回的機會;
100.聖賢的教育難聞,自暴自棄,錯過成為聖賢,了生脫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機會。
Ⅳ 肝硬化能治好嗎
肝硬化並且腹水,就是中晚期,已經非常嚴重了。如果肝委縮,就是晚期。現在醫院沒有特效葯能夠治療。如果在醫院按照現在的醫術,基本上只有3-6個月的生存期。
還有最的一個辦法,或者可以有救!不過一定要相信才行。就是到葯店買很便宜的一兩塊錢一瓶(100粒裝)的維生素C,大劑量食用。在一般醫生眼裡,維生素只是一種簡單的解素消炎葯,是在感冒開葯時加幾粒,可以使感冒快好。但不主張大劑量。理由是容易引起敗血症。但美國每年有幾千萬人在大劑量食用來治肝病,並且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一本《維生素C是最好的營養醫生》裡面就介紹諾貝爾獎獲得者利用維生素C治好很多慢性病人甚至癌症病人的例子。但全是大劑量使用才有效果。他的觀點是自己服用了十幾年,活到94歲。只有大劑量才能修復肝細胞,給肝提供營養,把生命挽救回來。作家賈平凹說提過,他每天吃30粒維生素C,把十幾年沒治好的乙肝治好了。所以希望你在網上再查查有關維生素治病的一些資料,找找我提到的上面的那本書看看。再決定是否食用。
食用方法:對於這么嚴重的病,要大劑量起碼5克到10克。一天起碼 50粒(5克)。一天分四次食用。一次是12粒。用溫開水沖下服用。最好是飯後吃。喝適宜的水。(不能喝太多水。因為有肝腹水)。如果腹瀉就要減少量,比如每次8粒。每天都要堅持服用,不能突然停葯,否則會出現敗血症。必須減量慢慢地停葯。因為是維生素,沒有毒性,所以放心食用。希望能夠克制這個可怕的病,實現康復。我叔叔也是肝硬化這兩天也開始食用。
Ⅳ 有什麼好看的電視劇
.《霹靂MIT》(鬼鬼。炎亞綸。范瑋琪。。)蠻好看的,
2.韓國的《花樣男子》(有很多帥哥哦,,呵呵我讓我同學看過,她超喜歡的)
3.《終極三國》這之前有終極一班和終極一家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反正終極三國是最Q的,很搞笑。
4.《黑糖瑪奇朵》(台灣的棒棒堂和黑澀會主演的,,很青春很KUSO吧,蠻不錯的。比後來的黑糖群俠轉好看哦)
《敗犬女王》主演:阮經天、楊謹華、楊雅築、溫升豪
『很好看很經典...』
《心星的淚光》主演:言承旭、關穎、曾愷玹、陳志愷
『蠻感人的,而且帥哥美女雲集,很養眼...』
《終極三國》主演:胡宇崴、林伯彥、陳德修、張皓明、陳博正、蔡宜臻、任蓉萱、曾沛慈、李紹祥、班傑飾、羅弘證、坤達、陳乃榮、曾子餘、卜學亮
『超搞笑,只是連載ing等的會有點累...』
《痞子英雄》主 演:仔仔、趙又廷、陳意涵、張鈞寧
『強力推薦,可以說是不容錯過的經典啊,仔仔在裡面超帥,演的超好,而且整部劇劇情相當緊湊,對白又超搞笑...』
《福氣又安康》主 演:陳喬恩、藍正龍、邱澤
『也是連載ing啦...不過很好看的』
《我的青春誰做主》主演:王珞丹,趙子淇,陸毅,朱宇辰,林園,張鐸
『大陸偶像劇,奮斗二,相當好看』
如果你喜歡日本電視劇的話。。也可以看看如下的。。因為日本電視劇一般要就是很感人,要就是很搞笑的。。在這就給你推薦幾部吧
一公升的眼淚 澤尻繪里香主演的 演的蠻好。。很感人哦。。第一次和女朋友看了,女朋友她不哭,你來找我。。。
電車男 日本電視劇裡面很經典的搞笑片子 讀大學那會在寢室裡面看,一寢室的人,都在看這個。。。非常搞笑。。 你看後會覺得,那麼漂亮的一女的跟那麼丑一男的。。哎·~~嘿嘿·~你看後,決對不會後悔。。
交響情人夢 也是非常BT的搞笑電視劇。。適合幾個人在一起看。。很搞笑的。。。
在就是日本宮廷電視劇 大奧 看後,你可以感覺到日本封建色會的黑暗。。
等等!!! 如果你喜歡看偶像劇,或韓劇就沒有辦法了。。樓上的已經說了。
好像很多。。
這些都是我看過的。。覺得很經典的。。一般年輕人喜歡的。。近幾年出來的電視劇都在上面了。。。相信會有你喜歡的。。日劇得看你自己了,我也只是說說,個人喜好不一樣。希望我說的,你用的上,相信暑假這些電視劇 你應該夠用了。。。祝你過個愉快的暑假!!!
Ⅵ 有哪些好看的家庭倫理電影
國內的電影:
1、我們天上見 豆瓣評分 8.5
簡介:上世紀70年代末,時代的狂潮正漸漸退去熱度。在南方某個古樸的小鎮,小女孩蔣曉蘭(朱一諾 飾)和姥爺(朱旭 飾)相依為命。曉蘭的父母早年下放邊疆,在學校她又因與「最大的階級敵人」同姓而倍受欺負和排擠。破舊的小院是曉蘭最為自由的天地,而家裡的大衣櫃則是她最後的避難之所。早年因戰亂和疾病,姥爺幾乎失去所有的親人,因此這個調皮又善良的外孫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時光緩緩流逝,細雨綿綿的小鎮永遠帶著化不開的愁緒,渴望成為體操冠軍的曉蘭(姚君 飾)一天天長大,而那個永遠牽掛著她的姥爺卻慢慢地老去……
2、暖春 豆瓣評分 7.8
簡介: 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村長的兒子撿來了一個暈倒的女孩,村民們都議論紛紛。寶柱的爹(田成仁 飾)年事已高,他費力的背起這個小女孩回家了。寶柱頓覺沒了面子,他認為他的爹不滿過門多年的媳婦香草(郝洋 飾)至今都沒生下一子半女。女孩叫小花(張妍 飾),受不了家裡人的虐待而離家出走。她乞求爺爺能收養她,寶柱的爹疼惜這個女孩,便不管兒子媳婦的不滿收留了她。小花的乖巧懂事令爺爺倍感安慰,可是香草卻非常眼紅,竟然安排騙走小花。小花一直想有個媽媽,她非但沒有怨恨叔叔跟嬸娘對她的傷害,一次一次用自己的真誠善良感動寶柱跟香草。
3、桃姐 豆瓣評分 8.3
簡介: 桃姐(葉德嫻 飾)是侍候了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把第二代的少爺羅傑(劉德華 飾)撫養成人。羅傑從事電影製片人,五十多歲了仍然獨身,而桃姐也繼續照顧羅傑,成為習慣……一日,桃姐如常到街市買菜,回寓所煲湯、做好滿桌的飯菜,在等待從內地出差回家的羅傑,桃姐看著窗外的街景打發時間 ,不知不覺間卻竟昏迷在地上……桃姐醒來時發現自己身在醫院,桃姐是中風了!一邊手臂不能活動自如,必須利用物理治療盡量恢復活動能力。
羅傑在百忙工作中為桃姐找合適老人院,期間巧遇昔日電影拍攝認識的草蜢哥(黃秋生 飾),桃姐出院來到老人院,環境陌生,院友怪異,桃姐強裝鎮定。羅傑工余常到老人院探桃姐,主僕閑話家常一如母子,仍保持互相揶揄調侃習慣,桃姐嘴硬心甜,院友羨慕。
4、我們倆 豆瓣評分 8.5
簡介:冬天,在某個四合院孤孤單單生活的老太(金雅琴)迎來一個來北京求學的外地女孩(宮哲)。女孩想租老太離學校很近的房子,但嫌老太要價太高,老太一臉愛住不住的表情堅決不降價,女孩無奈租了下來,兩人開始磕磕絆絆爭吵不休的主客生活。無論是安裝電話、繳納電話費,還是點電爐、借用電冰箱,女孩都覺得老太在處處算計她,心裡十分委屈,老太看她,也是一百個不順眼。
但日久生情,兩人漸漸成了彼此的依靠。日子溜過春天、夏天,老太眼見女孩生活尤其戀愛中的喜怒哀樂,她晚年的孤獨因為有女孩的陪伴沖淡了不少。秋天來臨,女孩找到更好的住處,要離開老太,老太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來。
5、歲月神偷 豆瓣評分 8.7 (推薦)
簡介 :60年代的香港,風雲變幻。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壓制,一面又受到內地運動的波及,更要面對不時登陸的台風暴雨。老字型大小的永利街就處在這樣一個風暴的旋渦中心。
鞋匠羅一家四口,在街尾以做鞋為生。羅先生(任達華 飾)做得一手好鞋,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僅能養家糊口;羅太太(吳君如 飾)為人辛辣直率,人稱「俠盜羅嫂」。大兒子羅進一(李治廷 飾)16歲,品學兼優,是運動會的冠軍,全家人的希望,也是永利街的驕傲;小兒子羅進二(鍾紹圖 飾)8歲,在父母溺愛之下,天性頑劣,出了名的頑皮整蠱……一家人艱難度日,也算其樂融融。
然而大兒子與富家小姐芳菲(蔡穎恩 飾)之間一段純美的初戀、一場掃盪整個香港的颶風暴雨、更有一場潛伏已久的噩夢,讓這個普通家庭的平安幸福在一夜之間陡生變故、支離破碎……面對歲月這個最大的「神偷」,頑強不屈的人該如何去抵抗?
國外的電影(我簡要的說一下名稱哦~):
1、大魚老爸 2、忠犬八公 3、觸不可及(推薦!) 4、陽光姐妹淘 5、美麗人生 ……
希望可以幫到樓主哦~ O(∩_∩)O~
Ⅶ 社區兒童保健工作內容是什麼
兒童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以七歲以下小兒為重點,根據其不同時期的生理特點,進行系統的保健管理,及時發現問題早期矯治,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兒童健康水平,促進全面發展。1.新生兒訪視在新生兒出院後的24小時內,各級衛生院醫生或鄉村醫生,進行入戶訪視,至新生兒28天共訪視3-4次。訪視內容包括看新生兒一般狀況,出生及接種情況,全面體格檢查,指導母乳喂養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予以處理。2.新生兒先天疾病篩查在醫院新生兒出生時,由醫生採集足跟血,製成濾紙血片,送交兒童保健所新生兒篩查中心,進行甲狀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二種先天代謝病的篩查。3.兒童定期體格檢查根據年齡不同,各級衛生院醫生對1歲以內小兒每年查體四次,1歲-3歲小兒每年查體二次,3歲-7歲小兒每年查體一次。查體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血色素、口、眼、聽力、智力及血液化驗等項目,及時發現異常予以矯治。4.兒保專科門診兒童保健所及各區縣婦幼保健所(院)開設專科門診,設有保健咨詢、遺傳優生、心理衛生、營養不良、多動症、低體重兒、腦癱康復、口腔正畸、弱視矯治等,以維護兒童身心的健康發育。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7Bc1dqq3d9SfmHhpj-bfLA
Ⅷ 肝硬化如何治療
肝硬化是因組織結構紊亂而致肝功能障礙。目前尚無根治辦法。主要在於早期發現和阻止病程進展,延長生命和保持勞動力。
(一)針對肝硬化的治療
1.支持治療
靜脈輸入高滲葡萄糖液以補充熱量,輸液中可加入維生素C、胰島素、氯化鉀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病情較重者可輸入白蛋白、新鮮血漿。
2.肝炎活動期
可給予保肝、降酶、退黃等治療:如肝泰樂、維生素C。必要時靜脈輸液治療,如促肝細胞生長素,還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類制劑等。
3.口服降低門脈壓力的葯物
(1)心得安
應從小量開始,遞增給葯。
(2)硝酸酯類
如消心痛。
(3)鈣通道阻滯劑
如心痛定,急症給葯可舌下含服。
(4)補充B族維生素和消化酶
如維康福、達吉等。
(5)脾功能亢進的治療
可服用升白細胞和血小板的葯物(如利血生、鯊肝醇、氨肽素等),必要時可行脾切除術或脾動脈栓塞術治療。
(6)腹腔積液的治療
①一般治療
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鈉攝入。②利尿劑治療
如雙氫克尿噻,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氨苯蝶啶,飯後服用。主要使用安體舒通和速尿。如利尿效果不明顯,可逐漸加量。利尿治療以每天減輕體重不超過0.5公斤為宜,以免誘發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腹水漸消退者,可將利尿劑逐漸減量。③反復大量放腹腔積液加靜脈輸注白蛋白
用於治療難治性腹腔積液。每日或每周3次放腹腔積液,同時靜脈輸注白蛋白。④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靜脈輸注血漿或白蛋白。⑤腹腔積液濃縮回輸
用於治療難治性腹腔積液,或伴有低血容量狀態、低鈉血症、低蛋白血症和肝腎綜合征病人,以及各種原因所致大量腹腔積液急需緩解症狀病人。⑥腹腔-頸靜脈引流術
即PVS術,是有效的處理肝硬化、腹腔積液的方法。但由於其有較多的並發症,如發熱、細菌感染、肺水腫等,故應用受到很大限制。⑦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
能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創傷小,安全性高。適用於食管靜脈曲張大出血和難治性腹腔積液,但易誘發肝性腦病。
(7)門靜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
適應證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經非手術治療無效;巨脾伴脾功能亢進;食管靜脈曲張出血高危患者。包括門-腔靜脈分流術,門-奇靜脈分流術和脾切除術等。
(8)肝臟移植手術
適用於常規內外科治療無效的終末期肝病。包括難以逆轉的腹腔積液;門脈高壓症,並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嚴重的肝功能損害(Child分級C級);出現肝腎綜合征;出現進行性加重的肝性腦病;肝硬化基礎上並發肝癌。
(二)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
1.一般適應證
包括:①HBeAg陽性者,HBV-DNA≥105拷貝/ml(相當於20000IU/ml);HBeAg陰性者,HBV-DNA≥104拷貝/ml(相當於2000U/ml);②ALT≥2×ULN;如用IFN治療,ALT應≤10×ULN,血清總膽紅素應﹤2×ULN;③ALT﹤2×ULN,但肝組織學顯示KnodellHAI≥4,或炎性壞死≥G2,或纖維化≥S2。
對持續HBV-DNA陽性、達不到上述治療標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亦應考慮給予抗病毒治療:①對ALT大於ULN且年齡﹥40歲者,也應考慮抗病毒治療(Ⅲ);②對ALT持續正常但年齡較大者(﹥40歲),應密切隨訪,最好進行肝組織活檢;如果肝組織學顯示KnodellHAI≥4,或炎性壞死≥G2,或纖維化≥S2,應積極給予抗病毒治療(Ⅱ);③動態觀察發現有疾病進展的證據(如脾臟增大)者,建議行肝組織學檢查,必要時給予抗病毒治療(Ⅲ)。
治療葯物包括干擾素(普通干擾素、長效干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克拉夫定等)。
(三)其他治療
1.免疫調節治療
胸腺肽和α胸腺素在急慢性乙肝中常用,可調節機體免疫。
2.中葯及中葯制劑治療
保肝治療對於改善臨床症狀和肝功能指標有一定效果。
(四)並發症的治療
1.自發性腹膜炎
選用主要針對革蘭陰性桿菌並兼顧革蘭陽性球菌的抗菌葯物。如三代頭孢、環丙沙星等。根據葯敏結果和病人對治療的反應調整抗菌葯物。用葯時間1~2周。
2.肝腎綜合征
腎功能的改善有賴於肝功能的好轉,故治療重在肝臟原發病的治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治療。①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大出血、感染等誘發因素。②控制輸液量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③擴容治療選用右旋糖酐、白蛋白、血漿、全血及自身腹腔積液濃縮回輸等,少用或不用鹽水。可與利尿劑及小劑量強心葯聯用。④血管活性葯物的應用如多巴胺、前列腺素E2可改善腎血流,增加腎小球濾過率。⑤透析治療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適用於急性病例,有肝再生可能者,或有可能做肝移植者。否則只是延長患者的死亡過程而已。⑥外科治療與肝移植,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適用於肝硬化伴有頑固性腹水並發肝腎綜合征者。但效果尚不能令人滿意。術後仍需輔以透析治療。肝移植術是目前公認的療效最好的治療方法。⑦其他治療:避免強烈利尿、單純大量放腹水及使用損害腎功能的葯物。
3.肝性腦病
①消除誘因、低蛋白飲食。②糾正氨中毒:口服乳果糖,乳果糖可酸化腸道、保持大便通暢、改變腸道pH值,使腸道產氨量及吸收氨量減少,並能減少內毒素血症及其他毒性物質吸收。一般與谷氨酸鈉合並使用可抵消副作用,增強療效。門冬氨酸鉀鎂:與氨結合形成天門冬醯胺而有去氨作用。③支鏈氨基酸治療、拮抗相關性毒素。④積極防止腦水腫。⑤各種頑固、嚴重的肝性腦病、終末期肝病可行人工肝、肝移植術。
4.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建立血流動力學監護,擴容、輸血、降低門脈壓(生長抑素、奧曲肽、硝酸甘油+垂體後葉素)、止血、抑酸、三腔管壓迫止血、內鏡治療、胃冠狀靜脈栓塞、外科手術、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支架分流術。
5.原發性肝癌的治療
目前可應用手術、介入(血管栓塞+CT導引局部消融)、局部放療(γ刀、直線加速器、三維適形放療)等治療手段個體化治療肝癌。利卡汀、索拉菲尼、基因治療、生物治療可防止復發。
Ⅸ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韓國愛情片是哪部為什麼
雖然韓國愛情片看得並不多,但這並不代表韓國愛情經典片少,韓國總有一部分片子可以直擊人性,哪怕愛情片也是如此,我已出走半生,你卻仍是少年,這里就談一部溫馨治癒卻又虐心虐肝的電影——«狼少年»。
童話很美,現實卻這般殘酷,現實中又有誰為了誰守著那虛無縹緲的承諾,只為一句「我會再回來呢」。
Ⅹ 大陸有哪些不錯的家庭片
推薦一部電影三部電視劇,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大陸關於優質家庭片越來越少了,大家都去拍大女主、大男主、奇幻、愛情片去了。希望製作方們,能多出幾部溫情的家庭片。
1、《孫子從美國來》電影
山影經典夫婦愛情年代片,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因為特殊的社會環境讓出身貧寒的海軍軍官江德福和小時候養尊處優解放後卻被打成出身不好的資本家小姐安傑相識。兩人克服了生活、觀念等問題相知、相愛、相守的50年愛情生活。劇情溫馨感人卻又非常現實,劇中有很多精彩的人物設定。幾乎每年都要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