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柏林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是什麼含金量有多高
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熊獎,與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世界三大電影節”由此可見,柏林電影節含金量是很高的。
柏林電影節在1951年創立,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並且柏林電影節關注的更多的是政治和社會現實相關的電影,柏林電影節的評獎流程一般由選片和評審團投票兩個部分組成。
隨著時代的進步,美蘇冷戰格局的結束,柏林電影節雖然還是以政治和社會現實為主題,但是也增加了很多其他獎項,最佳導演,演員,編劇,攝影,美工的銀熊獎還有優秀青少年,兒童片的水晶熊獎以及同志片的泰迪熊獎,總的來說,柏林電影節含金量是很高的,影片進入就至少是被得到認可了的優秀影片。
㈡ 柏林電影節開幕,為何大家都覺得上過柏林電影節才是達到了人生頂峰
因為柏林電影節的含金量比較高,是一個國際性的電影節,受人關注。
每個行業都有屬於自己的行業規范和評判標准,設置獎勵可以激勵人們不斷的發展自己的能力,有助於個人的成長。對於演員來說,獲獎就是對他們付出的肯定,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的電影節,很多的獎項也隨之增多,但是有時候能夠拿到獎杯並不代表你就是被大家所認可的。因為隨著各種頒獎的增多,很多都只是一個噱頭,根本代表不了什麼。
03 在之前,中國能夠被邀請到柏林電影節的演員很少,更別說獲獎了。所以,在某一種程度來說,能夠走上柏林電影節的紅毯,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說明他已經進入了國際性的大舞台。
作為藝人,很多時候都需要這些經歷還豐富自己的履歷,這樣才會對自己以後的人生有更多的幫助
㈢ 張曉晨、吳建飛詳細資料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5%C5%CF%FE%B3%BF&z=0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E%E2%BD%A8%B7%C9&z=0
張曉晨
姓名:張曉晨
民族:漢
生日:1983.09.30
星座:天秤座
出生地:河北龐家堡
職業:學生
在讀院校:石家莊鐵道學院
專業:會計
身高(cm):182
體重(kg) :70
肩寬(cm):52
胸圍(cm):93
腰圍(cm):73
臀圍(cm):92
個人特長:運動、唱歌、英語
最喜歡的顏色:藍色、茶綠色
最崇拜的人:林尚沃
最嚮往的職業:軍人
最大的夢想:找到自己,發揮極至
性格特點:開朗、真誠、善良、專注、沉靜但不沉默
一語點評:眼睛迷人,氣質高貴
成長經歷:一開始因為很多人說他很像網路紅人毒葯,拿他們兩個人相比。後來到武漢參賽後,張曉晨又博得了評委的喜愛,拿了英雄貼直接過關,進入30強。人們都說他的眼睛會放電。
他是一個學生,同時也作平面模特,自己對於自己的形象是非常自信的,而且認為在平面模特這塊,自己雖然出道晚,但是也是「業務突出型」選手。已經拍攝過很多平面的雜志和廣告。模特做久了,有點自戀。電腦里全是照片。平時喜歡登山,喜歡讀英語,喜歡聽音樂。外表雖然看上去非常的冷傲,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比較真實,並不是那種特別虛偽的人。和旁邊的人關系也挺好。偶爾也很孩子氣。其實非常天真,非常純真。
在訓練時,他也比較認真,雖然自己在唱歌跳舞方面都算不上很好,但是練習的時候還是不馬虎的。而且他總是對自己充滿自信。他說自己小時候其實是一個很調皮的人,但是現在長大後,卻成為了一個矛盾體。有時候喜歡一個人靜靜發呆,有時候又特別喜歡熱鬧。在安靜中積蓄能量可能是他的習慣。
簽約單位:2006年9月5日SMG東方之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個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34694902
張曉晨粉絲中文網http://www.5ixc.com/
網路貼吧http://post..com/f?kw=%D5%C5%CF%FE%B3%BF
粉絲團稱呼:橙汁
為什麼我們叫「橙汁」?
答:意為「晨支」(曉晨的支持者)的意思。取了一個好記又有代表性詞語——「橙汁」。
獎 項:
2005年第六屆「黃金搭檔」杯CCTV服裝設計暨模特電視大賽最佳上鏡獎
2006年萊卡好男兒總決賽第八名
2006年萊卡好男兒單項獎最佳紳士風度獎
時裝表演:
韓國時裝發布會.gx2時裝發布會
平面廣告:
《時尚健康》.《時尚先生》.《時尚》.格威特時裝廣告
電視劇: 《青蛙王子》
電影: 《追愛總動員》
主持:
央視《挑戰主持人》
張曉晨 人生歷程
2003年9月考取石家莊鐵道學院,學習中加聯合辦學金融會計專業(2+2)
2004年加入鐵道學院模特社團2004年8月被《時尚》雜志社發現,正式開始了模特生涯
2004年9月,為《時尚健康——男性》拍攝平面大片《黑白無間》
2004年10月,《黑白無間》發行在當月的《時尚健康》上
2005年4月,為《時尚健康》拍攝平面大片《午後影象》
2005年5月,為《時尚先生》拍攝平面大片《無因的反叛》
2005年5月,《午後影響》在當月發行了
2005年6月,加入「河北省大學生藝術團」
6月,報名參加CCTV模特大賽,面試通過
6月,隨同《時尚》雜志社到南非拍攝大片《艷遇非洲》,期間往返於約翰內斯堡和比勒陀利亞
7月,回國開始為大賽准備,並應藝術團邀請參加了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團夏令營
8月,開始在河北賽區參賽,經過復賽和決賽最終以第四名的成績成功進入全國男模總決賽
9月,在中央電視台影視之家接受10天訓練,並為車模拍攝外景
同月20日,全國男模復賽可是,順利進入決賽
21日,在總決賽中獲得最佳上鏡獎月末,接受《中國服飾報》采訪,采訪刊登在10月14日的《中國服飾報》上
10月,出席韓國時裝發布會,接受《精品購物指南》采訪
同月,出席gx2時裝發布會
同月,為時裝品牌格威特拍攝平面廣告,參加了央視《挑戰主持人》。
同月,入圍 「大學生年度神話人物」。
2006年5月 角逐「萊卡」 加油!好男兒,獲得武漢賽區五強稱號。
9月萊卡好男兒總決賽第八名 萊卡好男兒單項獎最佳紳士風度獎
同月,和好男兒馬天宇為《時尚先生》拍攝平面大片
同月,參加電影《追愛總動員》拍攝工作,擔任男二號,新銳導演高亞麟執導
2007年1月,參加電視劇《萊卡青蛙王子》拍攝工作,擔任四兄弟眾-李知晨一角。
-------------------------------------------------
吳建飛
吳建飛——2006加油!好男兒杭州賽區冠軍,全國季軍獲得者。
-----------------------------------------------------------
中文名:吳建飛
英文名:Jarvis
星 座:天秤座
出生年月:1983年9月27日
身 高:180公分
職業:平面模特
體 重:64公斤
語 言:國語、英文
專 長:表演、唱歌、貝斯
學 歷:北京電影學院進修班(2004屆)
最喜歡吃的東西: 芒果
最不喜歡的食物: 好象沒有呢
最喜歡喝的飲料: 西瓜汁
最常說的一句話: 相信我沒錯的
最喜歡做的事情: 那就是旅遊
最討厭做的事情: 沒有
最可愛的時候: 跟媽媽一起的時候
最喜歡的電影或電視劇:羅馬假日
最喜歡的書: 沒有
最崇拜的人:奧黛莉·赫本
最喜歡的顏色:白色
最大的優點:善良
最大的缺點: 天平座最大的缺點就是時常拿不定主意 意志不堅定 容易受別人干擾
最喜歡聽的歌: HEY JUDE
最喜歡的歌手: Rolling Stones
最想去的地方: 羅馬
最喜歡的動物: 小熊
最想實現的願望: 環游全世界
最想過的生活:無憂無慮的生活
對愛的要求: 專一
最想對大家說的一句話:享受每一天
用三個詞來描述一下自己:帥氣 灑脫 真誠
曾經演出經歷:
聯想電腦平面宣傳廣告
周迅新歌MTV拍攝
中國聯通聽音樂新業務平面廣告
動感地帶宣傳平面廣告
電視購物樂可無線耳機電視廣告
摩托羅拉MOTO V70 手機平面廣告
北京陶然居美食平面宣傳廣告
聯想MP3播放器平面宣傳廣告
VISCAP運動服裝平面宣傳廣告
DADASDA美發平面宣傳廣告
sohu網站手機屏保廣告等等。
擔任過的雜志平面模特:
《昕薇》《新銳》《風彩》《影視圈》《青春一族》《虹》《MISS現代服裝》《嬌點》《雙休周刊》《時尚·健康》《男人志》等。
曾擔任的節目嘉賓有:
中央電視台《音樂快遞》節目嘉賓
河北電視台《黃金周末大聯歡》節目嘉賓
天津衛視《快樂轉轉轉》
曾參與過的主要演出宣傳活動:
三星mp3新品展示活動
CASIO手錶展示活動
VISCAP運動品牌新品發布時裝秀
格威特運動服裝新品展示會時裝秀
韓國「美男」男用化妝品展示會活動
————————————————————————————————————————
2006年第一屆加油!好男兒中獲得季軍,並獲得萊卡2007牛仔系列的代言合同,同時斬獲最佳上鏡獎
2006年,初出茅廬的新人吳建飛以七位數代言 躋身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前一百名行列。
代言東洋之花男士化妝品,成為內地第一位代言化妝品的男藝人。
出演偶像劇《青蛙王子》,在電視劇《功夫小英雄》中任男一號,新的電影在積極接洽中……
加盟巨室音樂,成為周傑倫和潘偉伯的師弟,新唱片MV已經在錄制中……
遠赴德國,前線主持第57屆柏林電影節的紅地毯儀式,也由此開始了自己為期10天的歐洲之旅。並在德國取景拍攝個人寫真。
————————————————————————————————————————
一語點評:外形時尚,有星相
成長經歷:吳建飛在台州一個小縣城裡長大,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小時候他是一個很活潑可愛的孩子,但在他七歲那年,父親進了監獄,從此面對夥伴們異樣的眼神,他變得越來越內向寡言。吳建飛還有一個比他小三歲的妹妹,現在仍在台州讀高中。在吳建飛從兒童到少年的成長階段,媽媽靠著微薄的收入帶著他和妹妹生活在外婆家,所以他從小就很懂事。
吳建飛高中沒畢業就去了姑姑開的一家橡膠製品店站櫃台,就這樣過了一兩年,不甘平凡的他為了學吉他隻身來了上海,當時他用一枚硬幣來決定自己的去留。在上海的短暫時間里,他過過五塊錢吃一天的生活,住過五角場的廢鐵廠,後來錢花光了,他開始找工作,在一家酒吧當起了調酒師。在朋友的推薦下,不甘平凡的他再一次選擇了闖盪,來到了北京。經過一年的表演進修,他開始了模特生涯。第一次做平面模特是在《北京青年報》為Levi』s的衣服拍的廣告,雖然只有不多的300元收入,但這打開了吳建飛模特生涯的第一步。
吳建飛經歷了很多事情,他覺得人需要不斷變化,去抓住機遇改變自己的生活,並且他覺得朋友很重要,他想等自己有了錢,一定要好好報答媽媽。
吳建飛
簽約單位:
2006年9月5日SMG東方之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7日下午2點,「巨星東耀,雙劍齊飛,吳建飛簽約記者會」 在北京郡王府花園酒店舉行。吳建飛正式與巨室音樂簽約,成為其在內地的第一位簽約藝人。
粉絲團名字:飛鼠團
㈣ 65屆戛納電影節紅地毯背景音樂叫什麼
rolling in the deep 。
Rolling in the Deep是由英國女歌手阿黛爾·阿德金斯演唱的一首流行靈魂歌曲,歌詞、簡譜由阿黛爾·阿德金斯和保羅·伊普沃斯合作編寫,音樂製作由保羅·艾普沃斯負責。該歌曲作為推廣專輯的首支單曲,於2010年11月29日通過XL唱片公司於發行 ,後被收錄在阿黛爾·阿德金斯於2011年1月24日發行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21》。
歌詞如下:
There's a fire starting in my heart
Reaching a fever pitch and it's bringing me out the dark
Finally I can see you crystal clear
Go ahead and sell me out and I'll lay your ship bare
See how I leave with every piece of you
Don't underestimate the things that I will do
There's a fire starting in my heart
Reaching a fever pitch
And it's bringing me out the dark
The scars of your love remind me of us
They keep me thinking that we almost had it all
The scars of your love, they leave me breathless
I can't help feeling
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Rolling in the deep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You had my heart inside of your hand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And you played it, to the beat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Baby, I have no story to be told
But I've heard one on you
And I'm gonna make your head burn
Think of me in the depths of your despair
Make a home down there
As mine sure won't be shared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The scars of your love remind me of us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They keep me thinking that we almost had it all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The scars of your love, they leave me breathless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I can't help feeling
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Rolling in the deep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You had my heart inside of your hand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And you played it, to the beat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Rolling in the deep
You had my heart inside of your hand
But you played it, with a beating
Throw your soul through every open door (woah)
Count your blessings to find what you look for (woah)
Turn my sorrow into treasured gold (woah)
You'll pay me back in kind and reap just what you sow (woah)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It all, it all, it all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Rolling in the deep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You had my heart inside of your hand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And you played it to the beat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Rolling in the deep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
You had my heart inside of your hand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But you played it
You played it
You played it
You played it to the beat.
㈤ 婁燁的新片《風中有朵雲做雨》為何能柏林電影節獲獎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能拿下柏林電影節的獎項絲毫不感意外,雖說婁燁屢次被禁片,但是就個人才華來說還是當之無愧的第六代導演的領頭人物。婁導的片子有很純藝術化的作派,不向商業化的電影市場妥協,有很豐富的時代色彩!
總的來說,《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能夠斬獲電影節的多個獎項,也算是實至名歸。
不管是婁導「講故事」的本領,還是本片的拍攝手法,以及一眾演員的精彩演出,都是構成本片成功的因素。就影妹個人來看,這是近年來比較成功的一部作品,值得推薦!
㈥ 第57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57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圖雅的婚事》(中國,王全安導演)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其他》
最佳導演銀熊獎 約瑟夫-希達(《波弗特》)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胡里奧-查維茲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哈勒姆》
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 《Vanaja》導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爾弗萊德獎(敢斗獎) 《電子人也無所謂》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獎(短片) 《Raak》 導演:Hanro Smitsman 荷蘭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 《Decroche》 導演:Manuel Schapira 法國
《美》 導演:陳駿霖(Arvin Chen) 中國台灣/美國
終身成就獎 阿瑟·佩恩贊同4| 評論
㈦ 第57屆柏林電影節
57屆柏林電影節
時間:北京時間2月8日至2月18日 頒獎地:主會場 Berlinale Palast
評委陣容
第57屆柏林電影節日前公布了評委會陣容,今年將有七位國際影星和電影專家參與第57屆柏林電影節,一同決定金熊與各項銀熊獎的歸屬。《計程車司機》的編劇保羅·施拉德將出任評委會主席,中國香港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將同巴勒斯坦女演員希亞姆·阿巴斯、德國老牌演員馬里奧·阿多夫、墨西哥當紅小生蓋爾·加西亞·貝爾納、美國影星威廉·達福,以及丹麥電影剪輯師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出任評委。
評委會主席:保羅·施拉德
作為導演,《美國舞男》是保羅·施拉德最為著名的作品,當然,施拉德更為著名的身份是《計程車司機》(1976年)的編劇,該片的劇本幾乎改寫了美國電影發展史。他與馬丁·斯科塞斯之後還成功合作了《憤怒的公牛》(1980年)和《耶穌最後的誘惑》(1988年),延續了這對黃金搭檔的輝煌。1978年,施拉德首執導筒推出影片《藍領》,1985年又執導了《三島由紀夫傳》,1991年,他改編自伊恩·麥克尤恩小說的影片《迷情殺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92年,他執導的犯罪劇情片《迷幻人生》曾參與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角逐。
評委
施南生
香港知名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曾被美國權威業內雜志《綜藝》評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50位電影人之一。由她監制的影片包括曾創造香港電影神話的《無間道》以及徐克的《七劍》。
希亞姆·阿巴斯
這位巴勒斯坦女演員同時也為電影創作劇本並曾任導演。2004年的《生生舞不息》和2004年的《敘利亞新娘》中,她充分展現了自己超寬的戲路。去年,由她主演的《天堂此時》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此外,她還曾出演斯皮爾伯格的《慕尼黑》。
馬里奧·阿多夫
德國演員馬里奧·阿多夫曾出演過超過120部電影和電視劇,在德國是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他曾出演過德國著名導演施隆多夫執導的《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和《鐵皮鼓》、法斯賓德的《羅拉》和迪特爾執導的《羅西尼酒店》。
蓋爾·加西亞·貝爾納
他的銀幕表演處女作就是阿萊杭德羅·岡薩雷斯·伊納利度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愛情是狗娘》,這位墨西哥男演員的魅力自此一直在國際影壇閃光。巴西導演沃爾特·薩勒斯之後選擇他在《摩托車日記》中出演青年時代的切·格瓦拉,還曾主演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他主演的《睡眠科學》去年曾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他與伊納利度二度合作的新片《通天塔》也是今年奧斯卡獎的有力爭獎影片。
威廉·達福
威廉·達福位列當今口碑最佳的幾位美國實力派演員之一。他塑造過無數復雜、陰暗、內心糾結的角色,1980年,他憑邁克爾·西米諾的《天國之門》一鳴驚人,1986年在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中的表現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近年來,他在商業和藝術電影兩方面平均用力,在《蜘蛛俠》大獲票房成功的同時,他還不斷與科南伯格、拉斯·馮·特里爾、斯科塞斯等導演合作。
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
她曾擔綱丹麥知名導演拉斯·馮·特里爾迄今為止幾乎每一部作品的剪輯師,其中包括《醫院風雲》、《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狗鎮》以及《曼德萊》。
開幕片《玫瑰人生》
另據電影節組委會本周三發布的消息,法國「小鳥歌後」埃迪思·皮亞芙的傳記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將開啟本年度的「金熊」之爭。
在埃迪思·皮亞芙逝世近40年後,由法國投拍的影片《玫瑰人生》從追思和揭秘這兩個角度出發,重現了這位法國傳奇香頌女伶充滿激情的生平故事。該片由音樂錄影帶導演奧立維埃·達昂執導,瑪麗昂·歌蒂亞主演,「大鼻子情聖」德帕迪約將飾演發掘皮亞芙的伯樂。
生前,皮亞芙與讓·谷克多、瑪琳·黛德麗、伊夫·蒙當是好友,而她天鵝絨般高亢婉轉的嗓音以及獨特的舞台風格永遠與《玫瑰人生》、《不,我沒有遺憾》、《愛之頌》等經典香頌名曲被歌迷永遠銘記。在輝煌的舞台燈光以外,皮亞芙在其喧囂的一生中曾被指控謀殺、經歷獨子夭折的悲痛,以及兩次失敗的婚姻,並捲入了法國保衛戰……現年30歲的女演員歌蒂亞表示,即便皮亞芙並不是一位如此著名的歌手,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絕對是電影的好素材,「不管你愛不愛皮亞芙,是不是了解她,你都會願意去看一看這位不凡女人的不凡故事。」
----------------------
柏林電影節的來歷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等
------------
又:
柏林國際電影節始於1951年,最先是出於美國文化政治的動機,讓西方世界的三條聯盟有更為廣泛的理念。在二戰結束後的第六年,柏林成為自由社會的樣板,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這一電影節就成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瑪-伯格曼,薩提瓦伊提-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以及法國導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電影節中贏得了國際輝煌。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有一段很明顯的停滯期。1970年出現了公眾呼聲,但與越戰影片的出現並非巧合。1971年,除了傳統競爭以外,還開創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第一部蘇聯電影在該電影節參展,東德也參加了這一屆電影節。政治氣候發生了改變,兩德之間的各種協議紛紛簽署。從此,柏林電影節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國際電影製作的一面鏡子,另一方面它在東西方之間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個橋梁作用。
有四位導演對柏林電影節產生過舉足輕重的影響。阿爾福雷德-鮑爾是奠基者;沃爾夫-唐納引入了改革,烏爾里奇-格雷格創立了論壇,莫里茲-德-哈德恩則是自1979年以來競爭機制、全景電影、電影回顧和兒童電影節和歐洲電影市場開創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為她的動物塑像而一舉成名。從柏林工藝學校畢業後,二十年代她的名氣急升,1931年她進入了普魯士藝術學院。由於國家社會主義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離開了學院,但二戰以後,她又重新得到了認可,有各種教學講座邀請她,獎項和榮譽紛紛踏至。而自1951年開始的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銀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的。
電影節的金熊像雛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設計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從1961年開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和其他各處那些歡迎來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來。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有過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為電影節提供熊像。
皮爾-雷本和柏林電影節主題樂
為紀念柏林電影節50周年,電影作曲家皮爾-雷本譜寫了新的電影節主題樂。新主題樂強調了電影節的片頭,每部電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這段片頭。
雷本與法斯賓德合作多年,還與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國導演有過合作。如今他被認為是享有國際名聲的最為著名的德國電影作曲家之一。
皮爾-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為柏林電影節創作主題樂的想法。那時法斯賓德因為影片Veronika Voss獲得了金熊獎,為此雷本覺得應該給電影節一個音樂禮物,一個特別的主題樂。作品在1990年第40屆電影節為官方電影節所認可,自此每部在電影節放映的影片的片頭都要播出這段主題樂。
--------------------
第57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圖雅的婚事》(中國,王全安導演)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其他》
最佳導演銀熊獎 約瑟夫-希達(《波弗特》)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胡里奧-查維茲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哈勒姆》
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 《Vanaja》導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爾弗萊德獎(敢斗獎) 《電子人也無所謂》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獎(短片) 《Raak》 導演:Hanro Smitsman 荷蘭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 《Decroche》 導演:Manuel Schapira 法國
《美》 導演:陳駿霖(Arvin Chen) 中國台灣/美國
終身成就獎 阿瑟·佩恩
㈧ 柏林電影節有什麼特點
柏林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 2~3 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金熊獎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到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羅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標志物是一隻抬起手臂向人們致意的柏林熊。
到了21世紀初,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萊那·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羅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㈨ 求上海電影節走紅毯時的女高音背景音樂
第五元素 就是呂克貝松的第五元素中的配樂,the diva dance 歌名是多尼采蒂的義大利歌劇詠嘆調《香燭已燃起》,歌曲後半部穿插了節奏明快的《女神之舞》。這是影片中最出色的配樂,也是最華麗的場景片段。
歌唱者是阿爾巴尼亞女高音Inva Mulla Tchako,她精靈般的詠嘆調,三分鬼魅。關上燈,聽如絲般的歌聲在屋裡扶搖直上,一切的情緒都隨之而去...
(後面介紹是在網路上找到的,你在完善一下O(∩_∩)O哈!)
㈩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亞洲獲獎
亞洲獲獎
華人獲獎(主競賽單元)
1988年:第38屆最佳影片金熊獎:張藝謀《紅高粱》(首部「金熊獎」華語電影,首部華語片獲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
1989年:第39屆銀熊獎:吳子牛《晚鍾》
1990年:第40屆銀熊獎:謝飛《本命年》
1992年:第42屆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張曼玉《阮玲玉》(首位華人柏林影後,首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華人最佳演員)
1993年:第43最佳影片金熊獎:李安《喜宴》、謝飛《香魂女》(並列)
1995年:第45屆最佳女演員:蕭芳芳《女人四十》 、銀熊獎(最佳視覺成就)李少紅《紅粉》
1996年:第46屆金熊獎:李安《理智與情感》 、最佳導演:嚴浩《太陽有耳》
1997年:第47屆銀熊獎:蔡明亮《河流》
2000年:第50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第51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最佳導演:林正盛《愛你愛我》,最佳新進男演員:崔林、李濱《十七歲的單車》,最佳新進女演員:李心潔《愛你愛我》
2003年:第53屆阿爾弗雷 德·鮑爾特別創新獎:張藝謀《英雄》,特別藝術貢獻獎:李楊《盲井》[16]
2005年:第55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顧長衛《孔雀》,特別藝術貢獻獎、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2006年:第56屆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金培達《伊莎貝拉》
2007年:第57屆最佳影片金熊獎:王全安《圖雅的婚事》
2008年:第58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小帥《左右》[17]
2010年:第60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全安、金娜《團圓》
2014年:第64屆《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導演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廖凡,第一位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的中國男演員),最佳藝術成就獎《推拿》(曾劍,攝影師)
2016年:第66屆《長江圖》攝影師李屏賓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