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內比較好的影展
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7月份於青海省西寧市舉辦的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由西寧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FIRST青年電影展致力於推廣青年電影人早期作品,鼓勵評獎為主。
獲獎名單
第12屆(2018年)
最佳劇情片
《郊區的鳥》
最佳導演
拉華加《旺扎的雨靴》
最佳演員
池韻《美麗》
最佳藝術探索
《馴馬》剪輯·古濤
一種立場
《狂熱自白》
最佳紀錄片
《四個春天》
最佳劇情短片
《運轉法則》
評委會大獎-長片類
《I Am Truly A Drop of Sun on Earth》
評委會大獎-短片類
《Fauve》
特別提及
The Burden
第11屆(2017年)
最佳劇情片: 《小寡婦成仙記》
最佳導演: 蔡成傑《小寡婦成仙記》
最佳演員:塗們《老獸》、鄭人碩《川流之島》
最佳紀錄片:《囚》
一種立場:《殺瓜》
最佳藝術探索 :《笨鳥》
最佳短片:《野潮》
最佳動畫實驗片: 《異域》
評委會大獎·長片: 《入黑之時》
評委會大獎·短片: 《於是我們把金魚放進了泳池》
第10屆(2016年)
最佳劇情片:張濤《喜喪》
佳導演獎:張濤《喜喪》
最佳演員獎:孫伊涵《我心雀躍》
最佳藝術探索:馬凱《中邪》
最佳短片獎:於鐳《造化》
最佳實驗/動畫獎:趙易《八里溝》
最佳紀錄片獎:黎小鋒、賈愷《昨日狂想曲》
「一種立場」獎:金行征《消失在黎明前》
評委會大獎(國際短片類):Guido Hendrikx《Among Us》、Klara Kochańska《The Tenants》
評委會大獎(國際長片類):空缺
第09屆(2015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長片:德格娜《告別》
最佳導演: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最佳紀錄片:顧曉剛《種植人生》
最佳演員:趙炳銳《命運速遞》
佳藝術貢獻獎:翟義祥《還俗》
最佳短片:周鉅宏《見光》
評委會大獎(短片):Vlad Marsavin《塞巴斯蒂安》
評委會大獎(長片):Laura Bispuri《處女之誓》
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紀錄片:馬倩雯《活著》
最佳劇情片:範文翰《原諒》
最佳動畫/實驗片:張林《魚》
評委會大獎:Laura Spini《完整的你》
第08屆(2014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長片:忻鈺坤《心迷宮》(原名:《殯棺》)
最佳導演:忻鈺坤《心迷宮》
佳演員:黃河《原來你還在》、黃璐《雲的模樣》
最佳藝術貢獻獎:宋曉飛《白相》(攝影)
最佳紀錄長片:黃肇邦《子非魚》
最佳短片:程亮《關於上海的三個短片》
評委會大獎(長片):Tamar van den Dop《Supernova》
評委會大獎(短片):Jean-Bernard Marlin《La Fugue》
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甘劍宇《小學雞大電影》
最佳紀錄片:陳一線《醫院里的中國》
最佳實驗片:張徐展《陰極射線管的神秘儀式》
評委會大獎:Oscar Sharp《The Karman Line》
第07屆(2013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郝傑《美姐》
最佳紀錄片:傅榆《藍綠對話實驗室》
佳短片:施君涵《華麗緣》
最佳導演:郝傑《美姐》
最佳演員:馮四《美姐》
最佳編劇:郝傑、葛夏《美姐》
最佳攝影:徐偉《甜蜜十八歲》
最佳美術:栗存旺《美姐》
最佳剪輯:高則豪《目擊者》
最佳配樂:藤原尚紀《我們永遠在這里》
評委會特別獎:高則豪《目擊者》
大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Brian O』toole《周日早上》
最佳紀錄片:阮建恆《沉漁》
最佳動畫片:Jonathan Langager《約瑟芬與蟑螂》
最佳實驗片:樊夢悅《它的故事》
評委會特別獎:文牧野《BATTLE》
第06屆(2012年)
「大學生影展」短片競賽單元:
最佳實驗片:劉方白《9Nine》
最佳紀錄片:屈詩航《劉立武》
最佳劇情片:潘智欣《代駕》
最佳動畫片:Pablo Serrano《Eso te pasa por borroco》
評委會特別獎:張子龍《西廂》、Jeff Sousa《The Hirosaki Players》
「一戟即中」青年電影推選單元:
最佳剪輯:孟超、孫一凡《頂缸》
最佳攝影:盧晟《這里,那裡》
最佳編劇:楊南倩、秦海璐、鄧勇星、葛文喆、席然《到阜陽六百里》
最佳音樂:Yongmin moon(韓國)《這里,那裡》
最佳美術:李桃《小老頭與電影院》
最佳導演:郝傑《光棍兒》
最佳演員:秦海璐《到阜陽六百里》
最佳紀錄片:范立欣《歸途列車》
最佳故事片:鄧勇星《到阜陽六百里》
評委會特別獎:馬莉《京生》
Ⅱ FIRST青年電影展在圈內是什麼水平合作夥伴和嘉賓都很大牌啊!
在圈內是挺知名的。名列前茅。
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國內一個專注發掘、推廣青年電影人及其作品的電影節形態服務平台。舉辦城市在青海省·西寧市。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後,經過6年的系統發展,選片已經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的,2018年第十二屆影展共徵集影片1312部。
經過多年的耐心探索與積極嘗試,FIRST以電影節形態介入當下中國青年電影事業,確定其重點發掘電影人處女作及早期作品的發展方向。同時作為電影文化的交流平台,倡導青年電影文化介入當代生活,亦是世界電影流域內一處泊岸碼頭。在當代電影史記憶形成機制中,為世界提供中國青年電影的多義樣本。
Ⅲ 國際上各種電影節、影展及其舉辦時間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 獎項由來: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 名稱由來: 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 歷史記錄: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 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不過近幾年似乎已經固定在貝弗利山的希爾頓飯店。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近十幾年來二者結果的對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美國電影學會獎(AFI Awards) 美國電影協會創辦,2002年1月15日頒發第一屆學會獎。簡稱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屆。美國電影學會1996年為慶祝電影誕生一百年,舉辦了美國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的票選活動,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後每年都針對不同主題舉辦盛大票選,2001年起更設立了年度十大美國電影,表揚這十部電影的幕前幕後所有主要電影工作者,不細分獎項,皆大歡喜。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有95年歷史,成員包括電影歷史家及電影藝術系學者等。它的各個獎項是由一個150人的委員會以及12人的審查小組票選產生。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稱之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創始人是當時任洛杉磯時報影評人的查理卓別林和自由撰稿人魯斯巴切勒。目前,該協會擁有53名會員,涵蓋洛城當地報紙、雜志、電台、電視頻道的有名影評人,是所有影評人協會中會員成分最廣泛的。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從來不像紐約同行們一樣標榜品味,該獎根本無懼於選擇那些票房巨片,同時也願意肯定那些藝術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評獎外,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成員還積極參與電影相關事物當中。在過去三十多年來,該協會曾資助和舉辦了很多電影界的盛事,並捐贈了不少基金給洛城的電影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到電影資料保護的項目。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金草莓獎(RAZZIE Awards)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1985年成立。專門表揚低成本電影,現今已成為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最高榮譽獎,不容小覷。每年三月下旬舉行頒獎典禮。
日本《電影旬報》電影獎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6年,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四世國王的王後娜妃蒂蒂命名,娜妃蒂蒂以美貌聞名,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娜妃蒂蒂金像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最近開羅又把國際電影節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為「世界電影節」。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的活動內容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並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Ⅳ 影史票房前三甲均來自北京,這里正變成高水平"影視之都"
文化土壤蘊藉深厚,影視要素資源豐沃,影視人才高度集聚,影視創作精品不斷……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的中心,上萬家影視機構在北京用激情和夢想創造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戰狼2》《紅海行動》等佳作,為觀眾編織出一片片光影幻境,支撐起國內電影產業的半壁江山。當中國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時,北京也正朝著「影視之都」奔跑。
【創作】
影史票房前三甲均來自北京
2019年8月,青島東方影都,總投資30億元的《封神三部曲》正在全封閉拍攝中。不同於多數國產片晝夜不停地趕工拍攝,這個劇組罕見地「忙而不亂」,像上班族一樣准時收工。曾經以《鬼吹燈之尋龍訣》刷新華語片特效水準的導演烏爾善,這次想要創造另一個奇跡——用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創作華語影史上首部奇幻史詩三部曲。
《封神三部曲》的幕後推手,則是被觀眾和行業稱為「爆款製造機」的北京文化。這家名字中就有「北京」二字的北京企業,近兩年一口氣推出了《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無名之輩》等多部現象級影片,無論票房、口碑還是 社會 效益都可圈可點。
「我們並沒有刻意追求爆款,只是有一套選片標准。」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透露,這一標准分為三個層級:強刺激、強共鳴、強共情。「一個電影具有『強刺激』的 娛樂 性是及格標准,但是光及格還贏不了,往上走就是尋求共鳴,影片要能夠反映時代,讓觀眾有休戚相關之感,光有代入感還不夠,還要能打動他們的內心,這就是最高要求——共情。」
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影史票房前三的影片分別是《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均為北京出品。《一代宗師》《北京遇上西雅圖》《黃金時代》《親愛的》《滾蛋吧,腫瘤君》《破風》《不成問題的問題》《八月》《岡仁波齊》《羞羞的鐵拳》《紅海行動》……這些觀眾耳熟能詳的優質電影,均為「北京創作」。北京重點扶持的影片《戰狼2》《湄公河行動》《百團大戰》《智取威虎山》曾榮獲第14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數量位列全國各省區市之首。正在熱映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口碑雙豐收,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2018年,北京地區生產影片410部,佔全國電影產量50%,其中15部影片票房過億。2019年春節檔期間,北京電影票房達2.18億元,8部新片中,《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神探蒲松齡》《小豬佩奇過大年》等均為北京出品,共貢獻42.23億元的票房,佔新片總票房的72.4%。
【影院】
全國影迷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今年30歲的李曉北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她的童年記憶里,北京城區的商業電影院很少,禮堂、文化宮、劇場里既放電影,又搞活動,還看演出,比如地質禮堂、西城文化宮等,好幾百號人擠在一個廳里看電影,觀影效果「就跟把露天電影搬到室內一樣」。「從2005年、2006年開始,北京的商業電影院開始多起來了,看電影的人也多了。」2005年《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上映,她跟同學早上五六點就跑去首都時代影城排隊買票,也只買到第一排,得躺著看。
現在,李曉北和愛人住在五環外的霍營,家門口就有兩家影院:保利影城龍旗廣場店和沃美影城華聯商廈店。在西局上班的愛人,公司附近就有一家萊納恆泰影城,每天中午休息時還能抽空看一部電影。
在北京,觀眾不僅不愁沒地兒看電影,還能找到滿足不同觀影需求的影院。追求高端享受的,有華誼兄弟電影匯這類輕奢影院;喜歡看懷舊影片的,來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每周有惠民專場;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則成為文藝青年「打卡」的必去場所;國內外大片在京舉行的首映禮、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等組織的各種專題影展、北京國際電影節一年一度的「北京展映」……讓北京成為全國影迷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共有影院238家,銀幕1675塊,座位數22.99萬個,布局相對均衡,且仍在保持高速增長。全國年度票房最高的5家影院中,北京就佔了4家。在北京,電影已成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最受歡迎的形式之一。目前,農村公益電影已實現每村年均固定放映40場,年均播放各類題材影片550餘部、17萬余場次,年均觀影達到820餘萬人次。
未來兩到三年內,北京還將加快城區影院空白點和鄉鎮影院建設,爭取市民在城六區內出行一公里就能看到電影院。根據規劃,2020年,北京市影院將達到300家,銀幕數量達到2200塊左右,從目前的平均1.5萬人共享一塊銀幕,發展為1萬人一塊。圍繞農村電影放映提質增效的新一輪改革試點也正在籌備中。
【產業】
「京十條」等政策帶來利好消息
陽光打在爬滿綠藤的紅磚牆上,透著些許慵懶氣息。位於東四環外的銅牛電影產業園建築密度不高,安靜中透著文藝范兒,正是電影人創作的絕佳場所。這片佔地30畝的文創空間,目前已有50多家企業入駐,出租率達到100%,涵蓋電影策劃、投資、製作等各個環節——電影產業鏈的每一環,像珠子一樣穿了起來。像這樣的影視產業園,北京還有很多。
剛剛在北京成立工作室的香港導演唐季禮,這樣概括北京在電影產業上的優勢:「北京既是全國文藝氣氛最濃的城市,又匯集了最頂尖的創意人才,還集中了電影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盡管很多電影的拍攝地不在北京,但融資、策劃、劇本、選角、後期製作、宣傳發行都在北京。」
北京參與影視製作的機構目前已達上萬家,從事電影製作的機構1500餘家,在全國遙遙領先;中影、萬達、光線、開心麻花這些中國電影的明星企業都在北京落戶;全國各地乃至世界主要影視企業都在北京設有分支機構或創作經營實體。這樣的體量和集中程度,不僅在國內,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這些影視企業是北京加快建設「影視之都」的主體力量。
在北京,電影公司既能感受最濃厚的電影文化氛圍,也能接觸到最豐富的行業資源。拍電影——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是全國唯一一處國家級影視產業示範區;聚人才——國內最優秀的電影從業者、北京電影學院等頂尖藝術高校都在北京;找平台——每年四月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是區域乃至全球電影交流、合作與發展的重要場所。
各項政策的扶持也為影視行業發展帶來諸多利好消息。宣傳文化引導基金、文化藝術基金、廣播電視網路視聽基金等專門資金、專項基金扶持創作;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重點項目,《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均曾受惠;2019年推出的《關於推動北京影視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被業內稱為「京十條」,從「文化+ 科技 」、「投貸獎」聯動、金融支持等10個方面推動影視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Ⅳ 2021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影院有哪些
黃浦區
上海大光明電影院,地址:南京西路216號
黃浦劇場,地址:北京東路780號
上海和平影都,地址:西藏中路290號
UME影城(上海新天地店),地址:興業路123弄新天地南里6號5樓
上海科技影城,地址:南昌路59號3樓
橙天嘉禾影城(LuOne凱德晶萃店),地址:徐家匯路268號凱德晶萃廣場6樓06-16室
博悅匯影城外灘金融中心,地址:IMAX店中山東二路600號(近楓涇路)地下1層02單元、地下2層02單元
SFC上影百聯影城(大上海店),地址:西藏中路500號第一百貨B館8樓
靜安區
上海美琪大戲院,地址:江寧路66號
FANCL藝術中心(藝海劇院),地址:江寧路466號
上海市滬北電影院,地址:洛川東路500號
上海UA梅龍鎮廣場電影城,地址:南京西路1038號梅龍鎮廣場10樓
上海百美匯影城(靜安嘉里中心店),地址:南京西路1551號
嘉里中心N4-01寰映影城(大融城店),地址:滬太路1111弄10號3層L328室
紅星電影世界上海汶水路超級店,地址:汶水路40號13幢宏慧視界BOX(平型關路汶水路口)
徐匯區
SFC上影影城(新衡山店),地址:衡山路838號
朵雲軒杜比全景聲影城,地址:天鑰橋路1188號5樓
SFC上影影城(美羅城店),地址:肇嘉浜路1111號美羅城5樓
上海百麗宮影城(環貿iapm店),地址:淮海中路999號L6-601
SFC上影影城(港匯永華IMAX店),地址:虹橋路1號港匯廣場6樓
浦東新區
蘭馨悅立方杜比影城,地址:張楊路400號
SFC上影百聯影城(八佰伴IMAX店),地址:張楊路501號10樓
橙天嘉禾影城(上海世紀匯CINITY店),地址:世紀大道1192號5樓022號商鋪
上海百麗宮影城(陸家嘴中心店),地址:浦東南路899號L+MALL商場10層
上海百麗宮影城(ifc商場店),地址:陸家嘴世紀大道8號國金中心商場LG1-1
閔行區
上海百麗宮影城(萬象城店),地址:吳中路1599號L501商鋪
上海世紀友誼影城,地址:滬閔路7250號南方二期9樓
紅星電影世界上海吳中路旗艦店,,地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
AMG海上明珠國際影城(莘庄店),地址:滬閔路6088號凱德龍之夢4樓
長寧區
SFC上海影城,地址:新華路160號
天山電影院-虹橋藝術中心旗艦店,地址:天山路888號
上海百麗宮影城(長寧來福士店),地址:長寧路1123號七層701-703
虹口區
CGV影城(白玉蘭廣場IMAX店),地址:東長治路588號上海白玉蘭廣場商業裙房3層11號鋪位
普陀區
曹楊影城,地址:蘭溪路125號2樓
楊浦區
萬達影城(五角場萬達廣場店),地址:國賓路58號五角場萬達商業廣場3層
嘉定新城
嘉定影劇院,地址:城中路149號
松江新城
紅星電影世界(松江開元地中海店),地址:新松江路927弄4042號4樓
青浦新城
上海米格影城,地址:嘉松中路5999號3樓
奉賢新城
SFC上影影城,地址:南橋百聯店南橋鎮古文路288縣百聯一期4樓
南匯新城
SFC上影國際影城港城店,地址:茉莉路225弄26號港城新天地A座2樓
長三角地區影院
杭州:杭州百美匯影城(LUXE嘉里中心店)
寧波:寧波影都(東門口店)
南京:幸福藍海國際影城荔枝廣場旗艦店
蘇州:蘇州文化藝術中心蘇藝影城
合肥:長江影城合肥安徽藝術影城
Ⅵ 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閉幕 15項大獎花落各家
楊子姍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董進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日22時30分訊(董進)今(1)日,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在朝天門11碼頭的世紀榮耀號游輪上閉幕。經過激烈的角逐,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15項大獎花落各家,其中魏巍執導的影片《卧雲》長片獲得最佳影片獎,最佳劇情短片獎則被《澡堂鼓手》收入囊中。
自2014年創辦至今,重慶青年電影展共邀請了百餘名行業嘉賓及電影從業人員參與影片展映及論壇活動,目前共放映了近500部境內外影片,組織了400餘場線下活動,先後聯動全國70所高校、10餘個文創園區和多家院線,總參與人數已超10萬人次,成為西部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專業型電影節展之一。
據了解,本屆青年電影展自2020年4月31日-2020年7月31日開放征片通道以來,影展評委會共收到全球范圍內496部競賽影片,製片地區涵蓋了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與地區,最終短片入圍16部、長片入圍5部,並邀請到謝飛、陳德森、阿尼秋吉、李霄峰、張翀、楊子姍擔任競賽單元終審評委。
獲得本屆青年電影展最佳影片的成都籍導演魏巍坦言十分驚喜:「這是我第一次拍電影,也是第一次參加影展,能夠拿到最佳影片,我真的感到相當驚喜。」魏巍表示,選擇把鏡頭對准川劇,除了因為自己從小聽著川劇長大,更重要的是想借這部電影,讓更多人了解民間川劇團所面臨的困境,進而促進川劇的傳承。而本次青年電影展最佳編劇獎得主——電影《會考試的猛獁象》編劇兼導演王念一,則畢業於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影片的拍攝地也是在重慶,主演是重慶演員鄧恩熙。提起為何會選擇在重慶拍這部電影,他坦言重慶獨有的城市魅力是無法替代的。
《卧雲》海報。活動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作為第七屆青年電影展的形象大使,這是演員楊子姍第一次來重慶。「這是我第一次擔任影展評委,能看到這么多同齡人電影,真的感覺很親切。重慶是一個非常有韻味的城市,以後也希望有機會來這里拍戲。」
「相較於之前的作品,今年青年電影展的作品無論是從完成度還是流暢性來說,都相當不錯。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重慶青年電影展終身名譽主席、著名導演謝飛表示,電影節的主要功能就是為觀眾提供主流商業市場上很難看到的,但又有很高藝術價值的文化藝術片,特別是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一些文化藝術片,從這個角度來看,重慶青年電影展已經達到了目的。
Ⅶ 巴黎中國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第一屆創辦於法中文化年,在2004年3月15日至30日在兩個電影院舉辦:凱旋門附近的馬可-馬翁電影院和拉丁區的聖昂德瑞藝術電影院。
電影節的名譽主席是法國文化部長和中國廣電總局王太華部長, 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電總局,中國電影局, 法國文化部,巴黎市政府,法國電影局, 法國電影聯盟參加主辦。
中國政府派送了由電影局張宏森副局長帶領的中國電影代表團,有著名演員陶紅,著名導演章家瑞,霍建起,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主任貢建英等。法國著名電影明星芳妮-阿爾當是電影節的義母,特地從紐約提早趕回巴黎參加我們電影節的開幕式。
開幕式在愛麗舍-比阿立茲電影院舉辦,貴賓招待會在思凱博國際大酒店舉辦。趙建軍大使致了熱情洋溢的賀詞,並參加剪綵。
電影節放映了18部中國優秀影片,其中故事片8部:
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導演,章子怡主演),生活秀(霍建起導演,陶紅主演),誰說我不在乎(黃建新導演,馮鞏、呂麗萍主演),諾瑪的十七歲(章家瑞導演),荷香(戚健導演,邊蕭蕭主演),悲情布魯克(塞夫,麥麗絲導演),賽龍奪錦,冰峪溝。
動畫片、木偶片10部:
寶蓮燈,牧笛,南郭先生,鹿鈴,女媧補天,高女人和矮丈夫,新裝門鈴,超級肥皂,鹿和水牛,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 第二屆於2006年2月28日至3月7日舉辦,在MK2 圖書館電影院放映。中國廣電總局王太華部長、法中文化年主席致賀詞。開幕式貴賓招待會在巴黎市政府宴會廳隆重舉辦。趙進軍大使致了熱情洋溢的賀詞。巴黎副市長等致賀詞。法國國家電影中心主任、法國電影聯盟主席、法中文化年主席等貴賓出席了開幕儀式。3月1日在電影院的開幕式,趙大使參加剪綵。
電影代表團由中國廣電總局電影創作中心吳克局長帶領,有著名導演顧長衛,大明星周迅,著名製片人王中磊,維吾爾族著名演員胡爾西德,藏族年輕導演萬瑪才旦,著名劇作家、電影雜志社長趙葆華,中國電影資料館國際交流處處長宋昆。
電影節放映了15部中國優秀影片,分為兩部分:
1, 最新電影,10部:
如果 愛(陳可辛導演,周迅主演)
五朵金花(王家乙導演,楊麗坤主演)
自古英雄出少年(全國武術冠軍、旅法華人張小燕主演)
孔雀(顧長衛導演,張靜初主演)
生死劫(周迅主演)
手機(馮小剛導演,范冰冰、葛優主演)
自娛自樂(尊龍、 李玟、陶虹、夏雨主演)
我的法蘭西歲月(趙葆華編劇,翟俊傑導演)
吐魯番情歌(首次在歐洲放映新疆電影,胡爾西德主演)
靜靜的瑪尼石(首次在巴黎放映藏族電影。)
2, 紀念中國傑出導演費穆誕辰100周年電影回顧展,5部電影:
生死恨(1948年,梅蘭芳主演,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天倫(1935年,鄭君里,陳燕燕,林楚楚等主演)
聯華交響曲(1937年,集錦片,導演:蔡楚生,沈浮,孫瑜,朱石麟,司徒慧敏,賀孟斧,譚友六,主演:黎莉莉,藍蘋,陳燕燕,鄭君里,劉瓊,韓蘭根)
世界兒女(1941年,唯一的中奧合拍電影,張翼,石揮,藍蘭主演)
小城之春(1948年,李緯,韋偉,石羽主演 ) 第三屆巴黎中國電影節於2007年9月19日至30日舉辦,最新影片在馬可斯-林代電影院放映,上海三、四十年代經典影片在法國電影資料館放映。中國廣電總局王太華部長、法國文化及傳媒部長、中國駐法國大使、巴黎市長、法國國家電影中心局長、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致賀詞。趙進軍大使是電影節的名譽主席。
饒曙光,著名演員伍宇娟,著名導演黃建新,歐醜醜等。趙進軍大使、巴黎副市長致賀詞。2007年9月19日電影院開幕儀式,趙大使參加剪綵。
電影節一共放映了22部電影:
1, 新片有9部:
千里走單騎(張藝謀導演,高倉健主演)
尋槍(陸川導演,姜文、伍宇娟主演)
馬背上的法庭(劉傑導演)
雲水謠(尹力導演,陳坤、徐若瑄、李冰冰主演)
美麗家園(哈薩克電影,高峰導演)
夢影童年(小江導演,夏雨、姜宏波主演)
阿娜依(第一部苗族、侗族電影,青年導演歐醜醜 的首部電影)
誰說我不在乎(黃建新導演)
公園(尹麗川導演,李佳主演)
2, 上海經典片有13部:
萬家燈火(沈浮導演,上官雲珠、藍馬、吳茵主演)
馬路天使(1937年,袁牧之導演,周璇、趙丹、魏鶴齡主演)
母性之光(1933年,卜萬倉導演,金焰、黎灼灼等主演)
遙遠的愛(1947年,陳鯉庭導演,趙丹、秦怡主演)
表(1949年,黃佐臨導演,趙錢孫、蔡元元主演)
麗人行(陳鯉庭導演,上官雲珠、黃宗英、沙莉主演)
粉紅色的夢(1932年,蔡楚生導演, 高占非、 談瑛、 薛玲仙 、鄭君里主演)
三毛流浪記(趙明、嚴恭導演,王龍基、關宏達、黃宗英主演)
新舊上海(1936年,程步高導演,舒綉文、王獻齋、黃耐霜主演)
姊妹劫(1948年,洪深、鄭小秋導演,舒綉文、刁光覃、舒適主演)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蔡楚生、鄭君里導演,白楊、陶金、舒綉文、上官雲珠、吳茵主演)
烏鴉與麻雀(1949年,鄭君里導演,趙丹、上官雲珠、孫道臨、黃宗英主演)
日出(1938年,岳楓導演,袁美雲、陸露明主演) 第四屆巴黎中國電影節是跟法國電影巨雄、歐洲的好萊塢百代高蒙電影集團內合作,定於2009年9月22日至10月6日。法國文化及傳媒部長、中國廣電總局王太華部長、巴黎市長、中國駐法國大使、法國國家電影中心局長、法國電影聯盟主席、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致賀詞。電影節榮譽主席是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中國電影代表團由中國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帶領,有著名演員陶紅,爾瑪依娜,導演寧敬武,寧夏電影集團總經理楊洪濤,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張建勇等。
開幕式貴賓招待會2009年9月24日在巴黎市政廳舉行。開幕式剪綵2009年9月22日在高蒙電影院舉辦。
電影節在巴黎市中心的著名高蒙大影院-巴黎歌劇院高蒙影院展映三十一部中國優秀影片。
1,新片故事片17部:
非誠勿擾,梅蘭芳,畫皮,立春,米香,滾拉拉的槍,鳥巢,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美麗家園,兩個人的教室,江北好人,岡拉梅朵,千鈞一發,香巴拉信使,爾瑪的婚禮,十七,小胡同大尊嚴。
2,紀念中國第一個影後胡蝶逝世20周年,胡蝶回顧展: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胡蝶主演的《歌女紅牡丹》,1931年,百代公司錄音。
3,中國電影資料館提供的展映影片有6部:
啼笑姻緣(1932年,張石川導演),女兒經(1934,沈西苓,程步高,張石川導演),脂粉市場(1933,張石川導演),姊妹花(1934,鄭正秋導演),胭脂淚(1938,吳永剛導演),春之夢(1946年,朱石麟導演)。
4,動畫片5部:
西嶽奇童,鹿鈴,三毛流浪記,牧笛,金猴降妖。
5,紀錄片3部:
范曾,猴王之夢,明斯克航母 第五屆巴黎中國電影節於2010年9月21日至10月5日舉辦。電影節榮譽主席是法國著名演員朱麗葉·比諾什。蔣雯麗前來參加了閉幕式。中國電影代表團,導演劉傑、醜醜,黃式憲教授等前來參加電影節活動。紀念中國歌曲電影藝術家周璇,周璇的兩個孫女特地來到巴黎參加電影節活動,演唱了周璇的經典歌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開幕式剪綵9月21日在巴黎高蒙電影院舉辦,放映《杜拉拉升職記》。開幕式貴賓招待會9月23日在巴黎市政廳舉行。周璇回顧影展9月29日在寶塔電影院舉辦,放映喜劇片《花外流鶯》。10月5日電影節閉幕式舉行,放映《我們天上見》。
電影節放映了33部優秀影片。
1,新片故事片11部:
孔子,杜拉拉升職記,花木蘭,梅蘭芳,上下翻滾,我們天上見,透析,走路上學,
雲上太陽,風聲,高考1977。
2, 紀念中國歌曲電影藝術家周璇回顧影展9部:
馬路天使 (1937,袁牧之導演),梅妃 (1941,張石川導演),
夜深沉 (1941,張石川導演),長相思(1947,何兆璋導演),
花外流鶯(1948,方沛霖導演),歌女之歌(1948,方沛霖導演),
清宮秘史(1948,朱石麟導演),莫負青春(1949,吳祖光導演),
西廂記(1940,張石川導演)。
3,紀錄片9部: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出品: 又見梅蘭芳(2006), 中國畫(1987) ,
繪畫大師劉海粟(1986), 灕江畫童(1979), 王亞妮(1986)
法國國家電影資料庫提供歷史文獻影片:上海(1913), 中國漫遊(1932)
法國導演作品:上海三十年代(2009), 道教之道(2009)
4,動畫片4部:
張之益作品源 , 覓 , 雞鳴 , 年年窗花俏。 第六屆巴黎中國電影節將於2011年9月20日至10月4日在高蒙大影院,寶塔電影院及巴爾扎克電影院舉辦。電影節的開幕式將於9月20日在巴黎高蒙電影院舉辦,貴賓招待會將於9月22日在巴黎市政廳舉行,桑弧回顧影展開幕式定於9月27日,閉幕式10月4日。10月8日舉辦電影-音樂會專場。
同以往幾屆一樣,法國文化及傳媒部長、中國廣電總局王太華部長、巴黎市長、中國駐法國大使、法國國家電影中心局長、法國電影聯盟主席、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將致賀詞。由電影局領導,電影明星,導演等組成的中國電影代表團將到巴黎參加電影節活動。
電影節有四個單元:經典電影,最新影片,紀錄片,動畫片,全面介紹中國優秀電影。
經典電影部分我們將回顧中國著名編劇導演桑弧的14部影片:洞房花燭夜(1942年),不了情(1947年),太太萬歲(1947年),假鳳虛凰(1947年,待定),哀樂中年
(1949年),梁山伯與祝英台(1954年),天仙配(1955年),祝福(1956年),魔術師的奇遇(1962年),白毛女(1972年),他倆和她倆(1979年),鹿鈴(1982年),郵緣(1984年),蔡元培生平(1988年)。桑弧之子李亦中教授將出席電影節活動。
2011年10月8日將於香街上的巴爾扎克電影院舉辦一場特殊的無聲片音樂會,放映阮玲玉主演的《神女》,法國四重奏樂隊將演奏由法國作曲家為此電影所創作的配樂。 10月17日巴黎時間當地上午十一點,
第八屆巴黎中國電影節在巴黎古老的寶塔電影院召開新聞發布會,
電影節主席高醇芳女士公布了即將拉開帷幕的新一屆影展參展參賽影片名單,以及電影節期間的一系列學術交流和論壇活動。
小陶虹作為本屆影展的形象大使,將攜新片《黃金大劫案》出席,此外,導演霍建起帶著《蕭紅》、《情人結》,唐曉白帶著《愛的替身》等,也將親自出席影片巴黎首映。《青春派》作為本屆影展開幕片,屆時導演劉傑和演員董子健都將出席開幕典禮。
本屆影展繼續交流和傳遞中國文化的精神,共設七個單元,最新電影,早期經典電影,紀錄片,動畫片,短片,法國電影資料庫和羅波斯特lobster電影公司提供的有關中國珍貴歷史文獻經典,默片電影音樂會。紀錄片部分將舉辦孫明經回顧影展。
新片單元融匯藝術和商業新作
第八屆巴黎中國電影節將分成多個單元放映,在新片單元中,《北京遇上西雅圖》、《我願意》、《中國合夥人》、《黃金大劫案》、《畫皮II》,以及《千鈞一發》、《愛的替身》等國內近一兩年來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和商業電影代表作將呈現給巴黎觀眾。今年第一次,影展還將放映來自澳門的作品《奧戈》。
回顧單元致敬電影教育和紀錄片先驅孫明經
孫明經是中國電影高等教育的先驅和奠基人,紀錄片製作人和導演。他用膠片紀錄了一個時代,從二戰前後的南京變化,到中國早期工業化,以及所在的金陵大學西遷後拍攝的中國西康地區⋯⋯這位中國電影的教育先驅和實踐家,用鏡頭為中國時代的變遷,留下了罕見的影像,1934年到1948年間他拍攝的14部紀錄短片都將首次和巴黎觀眾見面。此外,影展還將放映有關孫明經本人的六部紀錄片作品。
默片電影音樂會
本屆影展上,兩部珍貴的經典默片,《擲果緣》(22分鍾)攝於1922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影片,以及中國現存最早的武俠片《紅俠》(1929年,94分鍾),都將由來自黑龍江省的歌舞劇院創作並配以傳統器樂演奏。
此外,對電影歷史感興趣的影迷觀眾和電影研究者們,還將有幸一睹法國電影資料館提供的電影《紅簪針》並由法國著名的電影鋼琴伴奏家塞爾日-布龍伯格(serge bromberg )伴奏表演。他還會為世界上第一部technicolor
彩色電影——1922年拍攝的僅有52秒的《海逝》伴奏,短片由當時也是唯一的一位中國好萊塢女明星黃柳霜主演。1902年拍攝的55秒《東方視野》、1928年5分鍾《中國和中國人》,也將為人們展示電影發明初期中國元素的影像。
推廣年輕導演和作品,論壇討論動畫合作和合拍
此外,今年的巴黎中國電影節,還為電影年輕人和動畫製作提供了一個好的放映平台。影展期間不僅有中國留法年輕一代電影人的短片展映,還將有一系列中國動畫短片新作,以及中國學生導演的作品放映,並將和北京師范大學、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十一大等合作,舉辦短片論壇,動畫合拍論壇等一系列合作交流論壇。
第8屆巴黎中國電影節將於10月29日到11月14日期間,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的林肯電影院,以及寶塔電影院、馬可斯-林代等四家歷史悠久的藝術院線舉辦 。 第九屆巴黎中國電影節開幕 中法影人盛裝亮相
備受期待的第九屆巴黎中國電影節於當地時間4日晚在法國巴黎舉行隆重的開幕儀式及剪綵儀式,巴黎中國電影節創辦主席高醇芳女士、執行主席雲之國傳媒董事長趙傑先生、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李少平、法國電影聯盟主席讓-保羅·薩羅米以及法國國寶級導演讓·雅克·阿諾導演等以主人之姿熱情歡迎中法兩國電影人及多家媒體的到來。
第九屆巴黎電影節開幕儀式在傳統與現代交織碰撞的巴黎14區的著名影院——蒙巴納斯大道的巴納賢電影院舉行,氣氛熱烈祥和,中法兩國影人共襄盛舉,以電影作為橋梁,將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薪火相傳。中國電影協會副主席、著名導演丁蔭楠先生,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秘書長王鳳麟先生,中國電影報社社長王迎慶先生,電影《夜鶯》的法國著名編劇、導演費利普-彌勒,法國音響配音剪輯混錄大師奧利菲·項,法國著名影星安妮-羅藝等本屆電影節評審團成員也在開幕儀式上一一亮相,電影節嚴苛的專業性可見一斑。
從中國遠道而來的眾多明星盛裝亮相開幕及剪綵活動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溫太醫」張曉龍一身深藍禮服亮相,儒雅大氣風度翩翩,「槿汐姑姑」孫茜則以一襲黑色裙驚艷巴黎,「溫太醫」與「槿汐姑姑」將「甄嬛」旋風帶到巴黎,令在場華人僑胞尖叫不已。而巴黎中國電影節的老朋友、也是本屆形象大使的陶紅身穿代表中國元素的紅色禮服踏上紅毯,高貴優雅、嫵媚動人,博得現場觀眾及媒體追捧,香港硬漢明星呂良偉則以棕色西裝現身,風采不減。
在開幕儀式、剪綵儀式後,近千名觀眾與中法兩國電影人一起觀看了輕松詼諧又充滿國際元素的開幕影片《洋妞到我家》。據悉,在十餘天的影展中還將放映《一夜驚喜》、《無人區》、《同桌的你》、《洋妞到我家》、《酒是故鄉濃》、《局中局》、《我的青春蜜友》、《飄落的羽毛》、《危城之戀》等眾多聚焦當下普通中國人情感與現實的電影佳作,向法國觀眾及世界觀眾傳遞中國精神實質 。
Ⅷ 離奧林匹克公園最近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影院
離電影節/主會場最/近的/電影院/當屬/新奧/購/物/中//心的CGV星星//國/際/影/城,在奧林/匹/克/下/沉花園/那邊。
Ⅸ 電影院造句-用電影院造句
(1) 首先我們先進 電影院 ,然後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不一會眼前昏暗了,最後電影開始播放了。
(2) 人群井然有序地走進了 電影院 。
(3) 看電影要到 電影院 去看,下載到電腦上,首先是不尊重知識產權,其次,那電腦上看能有什麼效果呀,那多沒生活品質啊。
(4) 電影不好看, 電影院 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
(5) 我每一次去看電影,有些人 電影院 還沒開播就先去排隊,為了能坐到好的位置,真是先下手為強。
(6) 電影院 里熄燈的那一瞬間,我愛你說出在嘴邊,沉默著等到電影的開場白,緊張做了美麗的背景樂,可能是主角更吸引你的注意,所以你沒有在意,現在正式通知,我愛你了。
(7) 電影院 里正播放著恐怖電影,陰森恐怖的音響效果,讓人聽了不寒而慄。
(8) 電影快開演了,觀眾們接二連三地走進 電影院 。
(9) 在 電影院 戴上3D眼鏡看3D電影,會讓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10) 小情侶在 電影院 看「小豬快跑」,女友問男友「小豬為什麼總是在那悶頭吃東西啊!」男友答:「爆米花好吃啊」,女友又問:「小豬為什麼在那傻樂呀」,男友答:「今天是愚人節,因為有人陪小豬一起傻樂呀」!
(11) 她在 電影院 里高談闊論,旁若無人,實在不像話。
(12) 昨晚去 電影院 看了勇敢的心,主人公勇敢讓我油然而生的敬佩。
(13) 遠遠地就看 電影院 門前的一帶路上,人人自危,擠得不亦樂乎。
(14) 活好象在 電影院 里看電影你不一定要從頭到尾目不轉睛地看。
(15) 我們這里的豪華 電影院 開了。我去看了傷城。整個最大的廳里居然一個人都沒有。這就是傳說中的包場嗎。我說我要去個廁所,片子甚至能為我停下。
(16) 電影院 里經常有人喧嘩,尤其是影片放到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17) 東城工人俱樂部附近有三家 電影院 。
(18) 電影院 的門剛一打開,人們就魚貫而入。
(19) 有的人缺乏修養,喜歡在 電影院 大呼小叫。
(20) 為期13天的影展分設於該市56家博物館、大使館和 電影院 .
(21) 有時,把自己交給街道,交給 電影院 的椅子。簡?
(22) 這個鎮里 電影院 是無利可圖的.
(23) 相約在那 電影院 ,牽手怕路人看,接吻在那無人地段,對父母百般隱瞞,遇朋友羞澀遮掩,共同歡聚小浪漫,幸福彌漫在心間,發呆傻笑不斷,這就是初戀!
(24) 電影院 里,小王發現身邊竟坐著一位性感女郎,情不自禁地將手放到她的腿上。女郎輕聲說:三十分鍾後,你再不住手,我就要喊救命哦!
(25) 我也想快點看到成效,可能會有。你們看了我的新電影了嗎?一定要進 電影院 看,在家裡看沒什麼氛圍。
(26) 但是對於影片的爭議並沒有影響觀眾們看這部片子的熱情,影片在每個國家首映時, 電影院 里幾乎都是座無虛席。
(27) 現在的一些電影導演拍了這么多年,還是在用"差故事加大牌演員"的套路將觀眾騙進 電影院 。我想,可以用我的"好故事加合適的演員"的模式進行嘗試。雖然電影的風險更大,但去爬這座山,可能更好玩一些。
(28) 幾座雅典市地標建築物被付之一炬,其中包括一座深受人們歡迎的 電影院 ,它是建於19世紀的一座大廈。
(29) 就Kalff先生所說,這一高科技機器將會吸引那些已經擁有像檯球室、游泳池、健身房和 電影院 這樣生活的人。
(30) 為了嘲弄安大略省嚴格的審查制度,艾倫在多倫多開了一家 電影院 ,專放各種禁片,哈吉斯自告奮勇去售票處工作。
(31) 房子有8間卧室,還有 電影院 、健身房、游泳池,以及一個可停放五輛車的車庫。
(32) 轉眼間,今年的日子,一半已過完;回想間,多瘋狂,ktv里唱三天;你與我,展笑顏,經常逛逛 電影院 ;終發現,上半年,瘋狂的日子甜又甜!
(33) 我為你拍了一部電影,全明星陣容,耗費上億真情,精心製作史詩巨片《送祝福》,憑此條簡訊可到各大 電影院 免費觀看!電影廣告語是祝你笑口常開!
(34) 媽媽經常去 電影院 看兒子的影片,總得看個六遍以上才滿意。
(35) 有一家 電影院 ,正在放映一部喜劇冒險爆笑片,男主角的動作很滑稽,可是電影院內的觀眾反而愈看愈傷心,這是為什麼?(因為扮演這位男主角的剛過世)。
(36) 這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現在趕快到 電影院 一睹為快吧!
(37) 電影院 放映著戰爭紀錄片和英雄們的史詩片。
(38) 楓花園汽車影院,是中國第一家汽車 電影院 ,也是北京市唯一一家通宵夜場電影院,它源於歐洲的汽車電影文化。
(39) 他們趕到 電影院 時,電影已經開映了。
(40) 他說,來做網上 電影院 吧。
(41) 當壓力上漲到我無法忍受的地步,我決定先逃離一下,到當地的 電影院 輕松一下,重新整理心情。
(42) 宣稱已擁有中國最大院線,張寶全斷言 電影院 是中國下一個暴利行業。
(43) 我到 電影院 的時候新聞片幾乎要演完了.
(44) 獨居宅男的家,是集 電影院 、桌游室、咖啡館、餐廳於一身的場所。三天兩覺
(45) 在他們的羅馬城裡,各地並無全天營業的 電影院 ,也無大量傾銷「人猿泰山」和「阿拉伯酋長」讀物的出版社。
(46) 明天不能去海邊了,但是我們可以改去 電影院 。
(47) 電影院 將要舉辦一個義大利電影周。
(48) 那個時代的服飾時尚可能已經消失了,但是用更耐久的材料建起來的藝術裝飾風格的酒店,公寓,私人住宅, 電影院 和銀行還是保存了下來。
(49) 我到 電影院 時,新聞片差不多演完了.
(50) 它讓我想起在本地 電影院 里看到的人猿泰山系列電影。
(51) 連過去我們曾悄悄混進去看限制級影片的那家 電影院 ,如今也只放寶萊塢電影,還賣上了印度咖喱角。
(52) 走過, 電影院 。舊海報是。昂放
(53) 今年,這個 電影院 將要舉辦一個義大利電影周。
(54) 好吧,那我們就去主道大街的 電影院 吧.
(55) 這家 電影院 現在破舊了,它曾盛極一時.
(56) 之前的許多研究報告將所謂的「數字能力」與人類的智力程度聯系在一起,我們用「數字感覺」來計算在我們身邊的所有可以用來做算術題的東西,比如說 電影院 的座椅等等。
(57) 然後讓我們參觀一下所有的船艙,一等艙,二等艙,普通艙,休息室、餐廳、酒吧和 電影院 大廳。
(58) 勇敢的紐約郵報記者深入本地 電影院 追蹤調查。
(59) 最奢華的戶外 電影院 是老式汽車影院的懷舊翻版。
(60) 他會死在一片黑暗裡,但是 電影院 的大銀幕上的故事還在演。等電影完了,燈光亮了,人們退場的時候才會發現他.這挺浪漫的,對嗎?笛安
(61) 對於我來說,Hulk是恐怖 電影院 ,對於我來說它是一部心理劇。
(62) 雖然泰國各大 電影院 線仍以播映外國電影為主,但只有泰國本土大片才能獲得場場爆滿的票房成績。
(63) 在這座島上,道路依此穿過600個油井、住宅區、 電影院 、麵包房、學校和直升機停機坪。
(64) 鮑伯:售貨亭是不是就是 電影院 里的小賣部呀?
(65) 公共空間則位於船的底層,內部設有一個25米長的室內游泳池、 電影院 、音樂廳、餐廳,以及設計者稱嘆的「一個30米長的完美沙灘」。
(66) 我要告訴你們的故事,要從一個在時代廣場 電影院 所舉辦的恐怖電影首映會說起。
(67) 電影院 里的環境不太好,人太多,太嘈雜,而且基本上看不到英文原版電影。
(68) 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松下公司推出了一款152英寸的等離子屏幕,其影像效果比很多 電影院 還要好。
(69) 現在流行變形金剛3,菲菲也想看,非得吵著讓阿鉅帶她去 電影院 看,還一個勁嚷道:「金剛這個大猩猩(有部電影叫金剛,主角是個猩猩),怎麼變形?一定很好看。」。
(70) 看一場電影。做點爆米花,關上燈,去 電影院 。
(71) 這是一部首輪電影,所以我們必須去大型 電影院 觀賞。
(72) 當地的 電影院 已改建成賓果游戲廳了。
(73) 我想在我的生涯里,電影如果是一場夢,肥皂劇則是上班地鐵里的早餐。走出 電影院 看到滿眼陽光,於是幻滅;但滿心厭棄鑽被窩的時候,想到硬碟里有幾個劇集等著,那簡直不是安慰,而是寬慰。葉三
(74) 娛樂新聞中播了一段曉琪拍新專輯封面照的花絮。場景包括戶外咖啡座、 電影院 、書店、城市大街等等。
(75) 吸聲體作為重要的吸聲結構之一,在公共交通建築、 電影院 、劇場等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76) 租碟而不是去很擠的 電影院 。
(77) 我們家附近有一個新開幕的 電影院 。
(78) 剪輯版的短片也將在 電影院 上映。
(79) 電影院 大多沒有空調,可是供有紙扇,放在檢票口的木箱里。進去時,拾一把,出來時,再扔回去,下一場的人好再用。王安憶
(80) 要做的是建立自備午餐的習慣,租DVD回來而不是去 電影院 看電影,或者建立其他一切可以給你省錢的習慣。
(81) 請買去 電影院 的一張全票,兩張半票.
(82) 那時,她媽媽讓她每周六都站在 電影院 門口賣花廣州翻譯公司。
(83) 你為什麼喜歡去二輪 電影院 ?
(84) 「這是帶著真實的態度給予他們榮譽,並希望告訴人們一些什麼」,他說,「現在的觀眾去 電影院 ,他們經常從暴力鏡頭中感受恐懼的感覺。
(85) 萬達 電影院 線是全國排名第一的電影院線,明年的發展也具一定的規模。
(86) 相反,科學家發現我們人類有著這樣習慣,一旦我們適應了將某種特定食品與某類環境聯系起來後,比如在 電影院 吃爆米花,那麼即使爆米花已經不再新了,我們也會一直不停地吃著它。
(87) 這是一部精採的電影,現在趕快到 電影院 一睹為快吧!
(88) 我們可以在開映前在 電影院 對面的落日酒吧和約翰見面。
(89) 做點爆米花,關上燈,去 電影院 。
(90) 數字 電影院 線、高清電影頻道的開播、高清電影手機的誕生、各種支持高清電影播放的解碼器和顯卡層出不窮,但以這些方式收看高清電影消費過高。
(91) 如果她沒有在普拉多 電影院 ,奧林匹亞電影院和墨西哥電影院找到這部電影,她就會認為他已經死了。
(92) 最新3d的電影將火熱上映,史前殺手魚將向 電影院 觀眾們露出他們的利牙。
(93) 我和艾迪走進一家 電影院 ,想看廣告單上的「牧場搬家」電影,但是結果對我只是一場訓練「聽覺」的電影。
(94) 在現代 電影院 設計中,工藝設計是觀眾廳設計的核心。
(95) 幾年以前,露天 電影院 工作室負責人和沙坪壩電影院經理的一次私底下的聊天,促成了這次影展。
(96) 從這周早些時候開始,這個幾個命令已經有一半開始執行,象學校, 電影院 ,賓館,健身房和其他服務性行業關閉或被嚴格限制。
(97) 火災引起了 電影院 的人驚惶不安。
(98) 騎我的摩托車去超市,商場,加油站,餐廳, 電影院 ,濱江路和其他的區縣。
(99) 不同地是,此次雕刻品以愛丁堡當地某一藝術 電影院 為場景。
(100) 不久,我在手風琴速成學校跟澤里先生上起課來了,那個學校夾在一家舊 電影院 和一家餡餅店之間。
(101) 時間:11.14情人節;地點: 電影院 ;特約嘉賓:眾光棍;目的:現場觀摩學習戀愛技巧;活動口號:讓光棍分享情人節的快樂。收到本簡訊的各位棍友請互相轉告,隨到隨學,費用自理。
(102) 上片時,分析師擔憂影迷會不會願意走進 電影院 看一隻窩在廚房的老鼠。
(103) 我是 電影院 里的常客,通曉好萊塢電影最新動態。
(104) 人們不能破門進入 電影院 偷盜電影膠片,在網上也同樣沒有權利竊取影片。
(105) 七夕,無非是送送花,表表白,甜言蜜語脫口秀;牽牽手,摟一摟,花前月下走一走; 電影院 ,咖啡廳,甜蜜背影秀一秀!戀人們約會的借口,光棍們無奈的嘶吼,假裝聯系一下的親朋好友!
(106) 當時影劇院、 電影院 的建築和設備都十分簡陋.
(107) 我們都看過生活小常識: 電影院 爆米花對你不好。
(108) 星火 電影院 坐落在芷江西路1號。
(109) 70年代,南郊區、北郊區、古交區、陽曲縣、清徐縣、婁煩縣先後建成 電影院 或影劇院。
(110) 今典世紀影城「又一城放 電影院 」是中國第一家「第三代…
(111) 既然你這麽推薦這部電影,在二輪 電影院 放映時我一定會去看,目前我付不起院線片的電影票。
(112) 今年的陣容美妙至極,而對我來說,回京的缺憾之一就是失去了去 電影院 看大屏幕大片的快樂。
(113) 所以,當我看到他和那個生物課坐在他旁邊的傻姑娘一起走進 電影院 的時候我真是大吃一驚。
(114) 這是世界上歷史最長久的花園式露天 電影院 。
(115) 這個橄欖色皮膚的小淘氣長著克拉克蓋博的耳朵,和比隔壁天堂電影院滿幕的奇跡還要開闊的巧克力色的大眼睛。
(116) 大船入港的鳴笛聲響起,是 電影院 外港邊的聲響?
(117) 在新落成的 電影院 我們看了一部由莎朗斯通演的妙極的電影。
(118) 今典世紀影城「中環放 電影院 」是中國第一家「第三代影…
(119) 電影院 的售票員對一位觀眾說:「您平常都是帶一個姑娘來看電影的,今天為什麼只要一張票?你跟女朋友分手了?」答:「您不知道,我們倆結婚了。」。
(120) 「我知道電影機構想要掙錢,但是他們應該在齋月期間關閉 電影院 一個月以示對尊貴齋月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