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某電影節設有

某電影節設有

發布時間:2023-01-13 15:50:58

⑴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到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羅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標志物是一隻抬起手臂向人們致意的柏林熊。
金熊像雛形是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於1932年設計而成的,自1951年開始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銀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並一直沿用到1959年。從1961年開始,原先柏林熊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和其他各處那些歡迎來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來。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有過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為電影節提供熊像。
金熊獎 金熊獎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開始頒發 終身成就獎/榮譽金熊獎(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頒發 銀熊獎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自1965年起 最佳導演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劇本銀熊獎-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銀熊獎-自1956年起 傑出藝術成就獎-自1978年起 最佳電影配樂-自2002年起 其他獎項 水晶熊獎(Crystal Bear) 泰迪熊獎-最佳同志電影 流星獎(Shooting Stars Award)-頒給有才華的年輕歐洲演員 阿弗雷鮑爾獎(Alfred Bauer)-紀念創立電影節的阿弗雷·鮑爾

⑵ 世界五大電影

世界五大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

創辦於 1932 年, 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該電影節每年 8 至 9 月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行。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最有娛樂性影片、最感動人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演員等。

戛納國際電影節

每年春季在法國東南部海濱小城戛納舉行, 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電影節設有「金棕櫚獎」, 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科教片和最佳美術片等。

柏林國際電影節

1950 年在原西柏林創辦, 此後每年 2 月在柏林舉行。該電影節的獎項有金熊獎、銀熊獎、評委會獎、特別獎等, 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佳導演和男女最佳演員。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這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1946年第1屆至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1950年第5屆改在療養地卡羅維發利舉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辦一次。1959年改為兩年一次,在6-7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
每屆電影節都有30-40個國家參加,放映大量影片。電影節的主要目地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與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主要活動項目有:舉行評獎工作;舉行觀摩映出並召開座談會;舉辦回顧展;開辦電影市場、推銷影片。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的最高獎是「水晶地球儀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和「利迪策玫瑰獎」。利迪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村莊名字,1942年德國法西斯屠殺了該村的居民並燒光全村。電影節組織者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勝利而設立此獎。這些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等。中國從1950年起參加並多次獲獎。這是我國最早參加的一個電影節。1988年,我國導影謝晉執導的影片《芙蓉鎮》在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大獎。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1977 年創辦, 每年 8 月、9 月間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行。該電影節從第 2 屆起舉行評獎活動, 故事片設美洲大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 短片設蒙特利爾大獎、評委會特別獎。

⑶ 某個國外電影節專門為同志電影設獎項 哪個

設「斷背獅」威尼斯電影節為同性戀電影設獎項

本月29日開幕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將首次出現為同性戀類電影設置的「斷背獅獎」。記者當即連線威尼斯電影節組委會,其新聞發言人甘德羅先生表示:這個獎並不屬於官方承認的正式獎項,「同電影節期間會頒發的『最佳兒童片』等其他獎項一樣,這個獎屬於民間團體評選的范疇,有獨立的評審團和頒獎人,我們不會支持也不會反對。」

⑷ 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由休斯敦國際電影協會創辦於1968年,比世界獨立電影界最負盛名的聖丹斯電影節早了近20年,堪稱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獨立電影節。一年一度的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是休斯敦4月的重要文化活動,它與舊金山電影節、紐約電影節並稱北美地區三大評選性質的電影節,一向以扶持獨立電影、設置大批獲獎單元為特色,每年都能吸引全球數千電影人提交作品參選,可謂人氣頗旺。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李安等大導演剛出道時都曾參加休斯敦電影節並獲獎。盡管電影節期間沒有大牌明星與耀眼的閃光燈,但最後的頒獎結果總是皆大歡喜,因為在每年數千部參賽片目中,有15%-20%的影片會獲獎。休斯敦國際電影節共設有最佳故事片、紀錄片、實驗電影、電視廣告、音樂電視、新媒體、電影劇本等10個單元的評選,下設200多個分項,為那些初出茅廬的年輕電影人才提供了大量獲得肯定和嘉獎的機會。
亨特·托德表示,相比較於其他電影節,重視獨立製作影片和短片是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的顯著特點,電影節正是依靠較高的得獎率和為獨立電影提供展映平台來體現組委會對獨立電影的鼓勵與扶持。該電影節在某種意義上講類似於電影愛好者之間的自娛自樂,為世界各地許多不知名電影人甚至一些普通的視頻短片愛好者都提供了評獎及展示機會。電影節最高獎項--大評審團雷米金像獎最佳作品獎

⑸ 中國長春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電影節設下列獎項:
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
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
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
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
5、最佳編劇獎;
6、最佳導演獎;
7、最佳男主角獎;
8、最佳女主角獎;
9、最佳男配角獎;
10、最佳女配角獎;
11、華語電影藝術成就獎(第12屆增設)
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獎。
各獎項提名獎1-3個,根據具體情況另設評委特別獎。對獲獎影片、編劇、導演、攝影、音樂、演員分別頒發「金鹿獎」。

⑹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金獅獎是威尼斯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頒發給最佳電影長片,大多數年份僅一部優秀影片可獲此殊榮,但有的年份這一大獎由兩部影片共享。金獅獎自1949年設立以來,大多數金獅獎杯都被歐洲男性導演捧走,歷史上僅有3位女性導演的作品獲此殊榮,分別是印度裔的米拉·奈爾、德國的瑪格麗特·馮·特羅塔和比利時的阿涅絲·瓦爾達。美國電影自2000年以來一直是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大戶。
銀獅獎是威尼斯電影節僅次於金獅獎的獎項,並非每年都有。有時頒發給角逐金獅獎的影片,有時頒發給最佳處女作電影、最佳短片和最佳導演。
威尼斯電影節還設有特別評委會獎、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等獎項。
金獅獎-頒給最佳影片
銀獅獎-非正規獎項,有時頒給第2優秀的作品
評審團特別獎
評審團大獎
評委會大獎
最佳演員獎
威尼斯日
金奧薩拉獎(Golden Osellas)-頒給最佳導演與技術人員

⑺ 著名國際電影節有哪些

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8月6日,每年一次,八九月份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行,為期兩周。電影節期間舉行紀念活動、討論會及開設電影市場。

由於它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設「金獅獎」和「銀獅獎」。1992年我國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獲該節「金獅獎」。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只有兩三萬人口的小鎮戛納舉行。每年5月舉行,為期兩周。此節著重藝術上的探索,設「金棕櫚獎」。1994年我國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獲此獎。同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該節僅次於「金棕櫚獎」的「評委會特別獎」。1994年5月24日,我國演員葛優獲該節「最佳男演員獎」。

柏林電影節

柏林電影節於1951年創辦,每年一次,2月底至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綜合性電影節之一。設「金熊獎」和「銀熊獎」。1982年,我國美術片《三個和尚》獲該節最佳編劇「銀熊獎」;1988年,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獲「金熊獎」;1989年,吳子牛執導的《晚鍾》獲「銀熊獎」;1993年,謝飛執導的《香魂女》和我國台灣李安執導的《喜宴》同獲「金熊獎」;我國導演陳凱歌,1989年當選為該節評委。

莫斯科電影節

莫斯科電影節由前「蘇聯電影委員會」和「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於1959年創辦,兩年一次,7月底至8月初在莫斯科舉行,為期兩周。宗旨是為了電影藝術的人道主義,為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和平與友誼。設金獎和銀獎。我國1959年送的《老兵新傳》獲該節銀獎。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是由原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於1946年創辦,每年6~7月間舉行,為期兩周,1959年後,改為兩年一次。設「水晶地球儀」獎。由謝晉導演,姜文、劉曉慶主演的我國影片《芙蓉鎮》曾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地球儀」大獎。

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於1953年創辦於西班牙海濱城市聖塞瓦斯蒂安。每年9月舉行,為期10天左右。該電影節設有「金殼獎」、「銀殼獎」等。由湖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湘女瀟瀟》,獲得了1988年的「堂吉訶德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是亞洲最大的國際電影節。於1985年9月在日本東京創辦。每兩年一次,自9月底至10月初舉行,為期10天。該電影節設置了大獎、評委特別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獎、最佳劇本獎、最佳藝術片貢獻獎。所有獎項均不發獎金,只頒發榮譽稱號。電影節由2/3以上的外國評委組成。

東京國際電影節越來越被世界各國人民所矚目,成為有重大影響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⑻ 威尼斯電影節具體有哪些獎項電影節的由來有何歷史


⑼ 第1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本屆電影節設有「新浪潮」、「未來閃影」、「韓國電影回顧展」、「世界電影」「特別聚焦」等10多個單元,共計12個獎項。2013年共有12部影片參加主競賽單元「新浪潮」獎項的角逐。
新浪潮獎(New Currents Award):作為釜山國際電影節唯一的影片競賽單元,主要是在亞洲新人導演的作品中評選出最優秀的作品,意在鼓勵和挖掘亞洲有才能的新人導演。由著名電影專家組成的評審團選定新浪潮獎,並給予獲獎導演3萬美元的獎金。
亞洲電影競賽單元,入圍作品是亞洲新人導演的長片處女作或者是第二部長片。2013年有來自韓國、日本、印度、泰國的12部電影入圍,最終會選出兩部獲獎作品,分別給予3萬美元的獎金。另外可NN文化財團也會選出最受觀眾觀眾的兩部電影分別給予2萬美元的獎金。
未來閃影獎是2009年釜山電影節新設的單元獎項,旨在挖掘非亞洲地區的新人導演,同時進一步提高釜山電影節的國際影響力。
國際評論家協會獎(FIPRESCI Award)從新浪潮獎入圍影片中產生。
廣角鏡單元:在包括韓國在內的亞洲各國製作的紀錄片、短篇電影、實驗電影中,評選出優秀紀錄片授予最佳紀錄片獎(BIFF Mecenat Award),而優秀短篇電影則授予「善才獎」(Sonje)。而釜山銀行還將從中選出10部影片給予2萬美元的獎金。
2013年亞洲電影人獎(The Asian Filmmaker of the Year):從第8屆釜山電影節首次設立,每年選拔為亞洲電影產業、文化發展做出貢獻的電影人給與獎勵。徐克、侯孝賢導演和天王劉德華也曾在往年的釜山電影節中榮獲此獎項。2013年的得主是柬埔寨導演潘禮德,他曾多次提名戛納電影節,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
韓國電影功勞獎(Korean Cinema Award):選出積極致力於把韓國電影介紹推廣到國際電影屆的電影人,2013年獲得此獎項的查理斯·蒂松(Charles Tesson)是法國著名的電影影評人、電影學者、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刊執行委員長,也是法國電影雜志《Cahiers Cinéma》的主編。
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NETPAC Award):入圍「新浪潮獎」競賽單元和「韓國電影的今天」展映單元的韓國電影中,選出優秀作品給予發行和上映支援。
市民評論家獎(Citizen Critics' Award):從「韓國電影的今天」展映單元中選擇優秀的韓國影片,給予導演1000萬韓元的獎勵,資助其繼續拍攝下一部作品。
釜山影迷獎(Busan Cinephile Award):從廣角鏡單元中選出全球范圍內的優秀紀錄片,給予500萬韓元的獎勵。評委是由釜山7個電影相關學科的70名大學生組成。
Sonje獎(SonjeAward)是從被WideAngle單元邀請的韓國短篇電影中選出最佳作品,為獲獎導演提供2千萬韓元的基金,基金主要用來資助導演拍攝下一部作品。
Woonpa獎(WoonpaAward)是從被WideAngle單元邀請的韓國記錄片中選出最佳作品,為獲獎導演提供2千萬韓元的基金,基金主要用來資助導演拍攝下一部作品。
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NetpacAward)是從「韓國電影全景」和「新浪潮」單元中選出最優秀的韓國電影授予的獎項。1990年設立的亞洲電影振興機構主要以擴大亞洲電影的發行和上映為目標,立足讓世界更加了解亞洲電影的成長。
國際電影評論家協會獎國際電影評論家協會獎(FipresciAward)是評選出包括「新浪潮」單元在內的亞洲新人導演的最優秀作品,這些作品需要具備作品性、進取性、藝術性。
KNN電影獎(KNNAward)是釜山廣播文化財團以「新浪潮」單元的作品為評選對象,為觀眾好評最高的作品授予的獎項,獲獎者將獲得1萬美元的獎金。
韓國電影功勞獎(KoreanCinemaAward)是對韓國電影有世界性大眾化的深刻認識,為韓國電影在世界電影的發展做出貢獻的人頒發的獎項。
靈山基金(YoungsanFund)是為了發展獨立長篇記錄片製作設立的獎項,它引用的是事先製作支援制度,授予的基金是1千萬韓元,這種模式為獨立長篇記錄片製作帶來了活力。
AND基金支援計劃(AsianNetworkofDocumentary,AND)為了亞洲電影的振興,釜山國際電影節准備的基金,選出最優秀的記錄片來授予該基金。

⑽ 戛納電影節在哪個國家舉行

法國的,下面是一些介紹

戛納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又名坎城電影節或康城電影節,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1946年9月20日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創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每年5月在法國海濱小城戛納舉行。從首屆以來除1948年和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1968年受「五月風暴」影響中途中止外,已舉辦58屆(截至2005年)。

電影節設有專門的選片委員會,負責選片工作。評獎委員會則負責評獎工作。電影節授予評選出的最佳影片以大獎—— 「金棕櫚獎」。此外還有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音樂、評委特別獎、最佳娛樂片、最佳劇本、國際獎等多種獎項。

除比賽、評獎、觀摩影片之外,戛納國際電影節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電影藝術和商業活動。1962年設立了「評論周」,1969年設立了「導演半月」研究會,1973年開展了「法國電影前景」討論,並經常舉辦影展、電影先驅者和導演的紀念活動。電影節期間影片交流活躍,各國的電影商都雲集於此成交大宗的影片買賣,使得戛納成了世界最大的影片交易市場。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泄》,入選影展競賽部份,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戛納電影節對世界各國的電影藝術家們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影響十分廣泛。

閱讀全文

與某電影節設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李好李英煥電影插曲 瀏覽:640
劉德華古惑仔經典電影 瀏覽:737
日本電影臉上胎記女的 瀏覽:236
任達華劉德華的電影全集國語高清 瀏覽:369
曰本忍者電影大全 瀏覽:378
微電影攝像機推薦 瀏覽:622
vip電影電視劇免費觀看斗羅大陸 瀏覽:29
如何插入電影片段 瀏覽:80
醜化韓國的電影 瀏覽:599
國語美國電影大全 瀏覽:343
插曲是姐姐是哪個電影 瀏覽:19
冷門好看的探險電影推薦 瀏覽:118
2016法國二戰電影 瀏覽:170
雅圖電影城 瀏覽:175
日本電影紅樹 瀏覽:277
身體電影2015 瀏覽:487
電影剪輯水印怎麼去除 瀏覽:602
泰國電影男主角出家 瀏覽:49
告白電影2015 瀏覽:170
韓國人說中國電影票房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