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春催桃李電影網

春催桃李電影網

發布時間:2023-05-15 06:17:03

1. 春催桃李的介紹

《春催桃李》,中國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1年,其主要劇情絕帆為:大躍進年代,和平里居民響應黨「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早宏爛針,自力更生,創立了一所民辦小學校,地區領導決定派里弄生產組組長顧三娟和初中畢業生秀華擔任教師。家庭婦女出身的顧三娟,原來是個文盲,解放後在夜校畢業。有些家長嫌她不是專業教師,懷疑她辦不好這所學校,就連里弄委員會的文教主任也有這種看法,但顧三娟不灰心,排除一切困難與秀陸漏華一起堅持要把學校辦好。

2. 介紹一些抗戰或內戰的中國老電影

1949年(10部)
1橋
2回到自己隊伍來
3光芒萬丈
4中華兒女
5白衣戰士
6無形的戰線
7表
8二百五小傳
9烏鴉與麻雀
10三毛流浪記
1950年( 27部)
1趙一曼
2光榮人家
3衛國保家
4紅旗歌
5鋼鐵戰士
6劉胡蘭
7高歌猛進
8遼遠的鄉村
十九頁
9內蒙古人民的勝利
10白毛女
11人民的戰士
12保衛勝利果實
13在前進的道路上
14呂梁英雄
15鬼神不靈
16民主青年進行曲
17女兒親事
18和平保衛戰
19農家樂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訓傳
23太平春
24思想問題
25我這一輩子
26腐蝕
27生命交響曲
1951年(17部)
1鬼話
2新兒女英雄傳
3陝北牧歌
4走向新中國
5女司機
6勝利重逢
7團結起來到明天
8上饒集中營
9海上風暴
10翠崗紅旗
11兩家人
12我們夫婦之間
13姐姐妹妹站起來
14紅樓二尤
15關連長
16彩風雙飛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時候
2六號門
3一貫害人道
4龍須溝
5南征北戰
6方珍珠
7美國之窗
十八頁
8勞動之花
1953年(8部)
1豐收
2草原上的人們 東影
導演: 徐韜
烏日娜 恩和森 樹 海 葉賀 廣佈道爾基
3結婚
4智取華山
5金銀灘
6為孩子們祝福
7紡花曲
8太陽照亮紅石溝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機
2春風吹到諾敏河
3沙家店糧站
4土地
5無窮的潛力
6一件提案
7雞毛信
8斬斷魔爪
9三年
10偉大的起點
11淮上人家
12渡江偵察記
13山間鈴響馬幫來
14一場風波
15不能走那條路
1955年( 16 部)
1祖國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5平原游擊隊
6羅小林的決心
7董存瑞
8怒海輕騎
9哈森與米加拉
10天羅地網
11水鄉的春天
12青春的園地
13湖上的斗爭
14閩江橘子紅
15南島風雲
16宋景詩
1956年( 28 部)
1虎穴追蹤
2撲不滅的火焰
3新局長到來之前
4馬蘭花開
5哥哥和妹妹
6馬
7媽媽讓我出嫁
8皮包
9不拘小節的人
10如此多情
11上甘嶺
12國慶十點鍾
13祝福
14為了和平
15春天來了
16小白旗的風波
17秋翁遇仙記
18誰是兇手
19母親
20落水記
21小夥伴
22李時珍
23兩個小足球隊(員)
24鐵道游擊隊
25家
26沙漠里的戰斗
27這決不是小事情
28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 33部)
1暴風雨中的雄鷹
2寂靜的山林
3未完成的喜劇
4牧人之子
5母女教師
6蘆笙戀歌
7邊寨烽火
8尋愛記
9地下尖兵
10復試
11青春的腳步
12羊城暗哨
13洞簫橫吹 海燕
14球場風波
15牧童從軍
16海魂
17椰林曲
18情深誼長
19女藍五號
20霧海夜航
21幸福
22阿福尋寶記
23鳳凰之歌
24護士日記
25乘風破浪
26不夜城 江南
27戰斗里成長
28水
29柳堡的故事
30五更寒
31激戰前夜
32穿山巨龍
33大木匠
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圓
2民兵的兒子
3紅孩子
4水庫上的歌聲
5黨的女兒
6徐秋影案件
7懸崖
8古剎鍾聲
9她愛上了故鄉
10工地青年
11女社長
12黎明的河邊
13東風
14心連心
15患難之交
16三年早知道
17並肩前進
18畫中人
19列兵鄧志高
20服務員
21新的一課
22帥旗飄飄
23春水長流
24傷疤的故事
25快馬加鞭
26天下無難事
27紅領巾的故事
28春雷
29寶山之歌
30風箏
31上海姑娘
32生活的浪花
33探親記
34山裡的人
35十三陵水庫暢想曲???
36一天一夜
37柳湖新頌
38平凡的事業
39夜走駱駝鈴
40紅色的種子
41深山裡的菊花
42小康人家
43巨浪
44戰斗的山村
45翠谷鍾聲
46聰明的人
47誰是被拋棄的人
48第三次實驗
49鋼人鐵馬
50油船火焰
51典型報告
52長青樹
53蘭蘭和冬冬
54三毛學生意
55鐵窗烈火
56大躍進中小主人
57前方來信
58布穀鳥又叫了
59千女鬧海
60林 沖
61大風浪里的小故事
62 20天革個命
63英雄趕派克
64重要的一課
65兩個巡邏兵
66苗家兒女
67長虹號起義
68魯班的傳說
69三八河邊
70愛廠如家
71三個戰友
72黑山狙擊戰
73長空比翼
74英雄虎膽
75渡江探險
76一日千里
77破除迷信
78永不消逝的電波
79返老還童
80金鈴傳
81海闊天空
82狼牙山五壯士
83縣委書記
84陽關大道
85社會主義第一列車
1959年(61部)
1船廠追蹤
2鋼鐵飛車
3康莊大道
4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
5錫城的故事
6笑逐顏開
7試 航
8冰上姐妹
9五朵金花
10風從東方來
11草原晨曲
12朝 霞
13黃河飛渡
14雲霧山中
15青雲曲
16海上神鷹
17金玉姬
18換了人間
19戰火中的青春
20流水歡歌
21前 哨
22林家鋪子
23無名島
24礦燈
25飛越天險
26風暴
27青春之歌
28水上春秋
29糧食
30綠州凱歌
31好孩子
32黃浦江的故事
33聶耳
34今天我休息
35萬紫千紅總是春
36向海洋
37喬老爺上轎
38林則徐
39老兵新傳
40鋼鐵世家
41春滿人間
42沙漠追匪記
43地下少先隊
44香飄萬里
45地下航線
46不老松
47回民之隊
48江山多嬌
49海鷹
50萬水千山
51烈火真金
52英雄島
53赤峰號
54友誼
55戰上海
56漁島之子
57雪海銀山
58天山歌聲
59敢想敢做的人
60你追我趕
61兩個營業員
1960年( 47 部)
1鴻雁
2太陽剛剛出山
3昆侖鐵騎
4再生記
5鐵道衛士
6烽火列車
7神秧手
8羌笛頌
9我們是一代人
1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11五彩路
12以革命的名義
13春暖花開
14耕耘播雨
15紅旗譜
16革命家庭
17六十年代第一春
18闖 關
19激 流
20馬蘭花
21摩雅傣
22她們的心願
23風流人物數今朝
24向陽花開
25十二次列車
26三八線上
27林海雪原
28紅鷹展翅
29勐壠沙
30奇 襲
31英雄詩篇
32新隊員
33慧眼丹心
34碧空銀花
35永恆的友誼
36抗旱曲
37草原風暴
38兩代人
39嘉陵江邊
40親 人
41父子倆
42革命風暴戰勝龍卷風
43他們在戰斗
44綉江山
45劉三姐
46十級浪
47 底下航線
1961年(20 部)
1馬戲團的新節目
2萬 椿
3冬 梅
4暑假的禮物
5洪湖赤衛隊
6暴風驟雨
7北大荒人
8 51號兵站
9枯木逢春
10春催桃李
11紅色娘子軍
12英雄小八路
13突破烏江
14碧空雄師
15巴山紅浪
16延安游擊隊
17達吉和他的父親
18遠方星火
19風雪大別山
20雞毛飛上天
1962年(22部)
1七天七夜
2甲午風雲
3爐火正紅
4花兒朵朵
5昆侖山上一棵草
6停戰以後
7阿娜爾罕
8錦上添花
9李雙雙
10魔術師的奇遇
11女理發師
12燎 原
13大李小李和老李
14東進序曲
15哥倆好
16槐樹庄
17地雷戰
18鄂爾多斯風暴
19碧海丹心
20英雄坦克手
21南海潮
22生命的火花
1963年(28 部)
1冰山上的來客
2自有後來人
3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4滿意不滿意
5兩家人
6冰雪金達萊
7汾水長流
8紅河激浪
9早春二月
10小兵張嘎
11兄妹探寶
12飛刀華
13如此爹娘
14北國江南
15紅 日
16水手長的故事
17金沙江畔
18寶葫蘆的秘密
19蠶花姑娘
20球迷
21野火春風斗古城
22農奴
23抓壯丁
24怒潮
25奪印
26跟蹤追擊
27桃花扇
28七十二家房客
1964年(24部)
1獨立大隊
2兵臨城下
3英雄兒女
4南海的早晨
5女跳水隊員
6小 鈴 鐺
7青年魯班
8小二黑結婚
9千萬不能忘記
10草原雄鷹
11青山戀
12阿詩瑪
13豐收之後
14白求恩大夫
15家庭問題
16霓虹燈下的哨兵
17李善子
18血 碑
19岸邊激浪
20帶兵的人
21雷 鋒
22分水嶺
23逆風千里
1965年(21部)
1山村會計
2浪濤滾滾
3三進山城
4小足球隊
5景頗姑娘
6黃沙綠浪
7特快列車
8這是我應該做的
9青松嶺
10年青的一代
11路考
12櫃台
13烈火中永生
14舞台姐妹
15山村姐妹
16打擊侵略者
17紅色背蔞
18苦菜花
19龍馬精神
20秘密圖紙
21地道戰
22天山的紅花
1966年中國拍攝的電影
1雁紅嶺下 ( 長影 導演 常甄華 主演 趙文瑜 張園 史健 )
2紅色郵路
3女飛行員
4紅石鍾聲
5他們在成長
6大浪淘沙
7戰洪圖

3. 丈夫是著名藝術家劉瓊,《羊城暗哨》飾女特務八姑,92歲高齡仙逝

No.1

5月19日,是著名表演藝術家、《羊城暗哨》女特務「八姑」飾演者狄梵去世8周年的日子,在此,娛文娛視向狄梵藝術家致敬!

當然,現在的許多人可能早已忘記了這位老藝術家,但她參演的電影扒逗、飾演的角色卻「定格」在了中國電影的膠片上,如《羊城暗哨》中的女特務八姑、《家》中的四太太王氏、《聰明的人》中的穆秀英、《林則徐》中的豫坤太太、《聶耳》中的張太太、《摩雅傣》中的頭人女兒南蘇、《燎原》中的吳太太、《日出》中的闊太太春握賣等等。

在反特故事片《羊城暗哨》中,狄梵出演了其中的「八姑」一角,八姑和著名表演藝術家馮喆飾演的王練假扮夫妻,鏡頭多,詮釋難,因為這個女特務既有完成「組織」交給她的任務,但她又渴望真愛,這樣的心理表現、一顰一笑,是一般女演員難以勝任的。

由於狄梵本身所具有的的高貴嫻雅、豐腴性感,所以她在當年的電影中大量的飾演了官太太、富太太,從而,讓觀眾全方位地欣賞了她的美。

No.2

狄梵,1920年6月26日出生,安徽蕪湖人,原籍江蘇南京,本名嚴恆瑜。小的時候,她被家人視為掌上明珠,被送到了當時蕪湖最好的女子中學——廣益女中讀書。抗戰爆發後,她跟隨英文老師到上海躲避戰亂,後被送入上海培城女中借讀。

1940年,狄梵考進上海中國旅行劇團,成為一名演員,在這里,熱情奔放、浪漫唯美的嚴恆瑜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狄梵。

1941年,狄梵開始走上大銀幕,這一年,她連續參演了《天長地久》《復活》《魂斷藍橋》三部電影。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剛剛21歲的狄梵在《天長地久》中飾演了一位母親。哈哈,莫非她長得很「老相」?事實不應該如此。

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是狄梵藝術生涯的黃金時期。這個期間,她先後在《豪門孽債》中飾演了伍氏,在《火鳳凰》中飾演了姜敏,在《神·鬼·人之神》中飾演了三太太,在《湖上的斗爭》中飾演了梅香,在《家》中飾演了四太太王氏,在《羊城暗哨》中飾演了女特務八姑,在《阿福尋寶記》中飾演了阿福媽瑞華,在《聰明的人》中飾演了穆秀英,在《林則徐》中飾演了豫坤太太,在《聶耳》中飾演了張太太等。

尤其是在《羊城暗哨》中飾演的女特務八姑,妖嬈嫵媚,氣質優雅,風情萬種,成為了她個人最為光彩的代表角色,讓一些喜歡老電影的影迷們記憶猶新。

No.3

60年代,狄梵參演了《摩雅傣》中的頭人的女兒南蘇、《春催桃李》中的楊霞、《燎原》中的吳太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她並沒有作品問世。

1985年開始,狄梵又先後參演了《日出》《女兒經》《碧水雙魂》《燃燒的婚紗》《小丑歷險記》《女人·TAXI·女人》《教堂脫險》《夢非夢》《紅帽子浪漫曲》《危情血案皮弊》等。直到2003年83歲的時候,她還在陶紅、黃磊等主演的愛情喜劇《38度》中,出演了吳阿婆。

狄梵的丈夫是曾在上世紀40年代與金焰、趙丹、舒適、陶金被譽為中國影壇「五大天皇巨星」的劉瓊。其實,劉瓊的前妻是女星嚴斐,由於婚後嚴斐一直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劉瓊與狄梵相識後兩人很快墜入愛河,於是,1946年初,劉瓊嚴斐離婚,到了5月,劉瓊與狄梵步入婚姻。

婚後劉瓊與狄梵相親相愛,育有兩個女兒,不過現在她們都在國外。作為銀幕伉儷,結婚後的幾十年,狄梵甘做劉瓊「身後的默默無聞的賢內助」。劉瓊的輝煌成就,與狄梵的全方位支持分不開。

劉瓊於2002年4月28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9歲。十年後的2012年5月19日,狄梵也在上海去世,享年92歲。

永遠懷念老藝術家狄梵、劉瓊!

4. 關於春天的簡單幼兒謎語及答案

【春天的謎語】
春風秋月等閑度(新詞語) 生活時空
春風桃李花開日(音樂家人士)盛中華
春色滿園關不住(水滸人物綽號二)一枝花 沒遮攔
春江水暖鴨先知(西葯) 禽感寧
春江潮水連海平(電影片名) 綠色世埋的波斯坦
春來江水綠如藍(商貿用語) 第一季度流行色
春來遍是桃花水(中葯二) 香附,澤瀉
春城無處不飛花(文藝界人士二)謝芳,周揚
春草還從舊處生(農業名詞二)宿根,返青
春催桃李滿天下(植物學名詞)早熟
東風第一枝(《紅樓夢》人名)元春
一枝紅杏出牆來(《紅樓夢》人名)迎春
特特尋芳上翠微(《紅樓夢》人名)探春
莫等閑白了少段返棚年頭(《紅樓夢》人名)惜春
春風楊柳萬千條(四字新詞) 全線飄綠
春風得意馬蹄疾(交通用語) 中速行駛
春風送暖入屠蘇(樂曲名) 新年進行曲握則
春眠不覺曉(中葯名) 安息香
春風又綠江南岸(攝影用語) 彩色還原
春風不度玉門關(證件名) 綠卡

5. 上海電影樂團的作品年表

絕對Hi-Fi 監聽終極版 (2006) .... 演奏(與中央樂團合演)
湮沒的青春 (1994) .... 伴奏
情人的血特別紅 (1994) .... 伴咐則奏
古剎晚鍾 (1993).... 演奏
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 (1991) .... 伴奏
千里尋夢 (1991) .... 伴奏
情歸鷺島 (1991) .... 伴奏
情灑浦江 (1991) .... 伴奏
仇中仇 (1990) .... 伴奏
佛光俠影 (1990) .... 伴奏
天朝國庫之謎 (1990) .... 伴奏
大盜賊(動畫片)(1989)....伴奏
你愛我嗎 (1989) .... 伴奏
童年在瑞金 (1989) .... 伴襪租奏
百變神偷 (1989) .... 伴奏
一無所有 (1989) .... 伴奏
阿潭內傳 (1988) .... 伴奏
亂世英豪 (1988) .... 伴奏
死亡客棧 (1988) .... 伴奏
無頭箭 (1988) .... 伴奏
在暗殺名單上 (1988) .... 伴奏
匿名電話 (1987) .... 伴奏
不平靜的鞏巴克 (1986) .... 伴奏
美食家 (1985) .... 伴奏
少年犯 (1985) .... 伴奏
奢香夫人 (1985) .... 伴奏
竹林隱士 (1985) .... 伴奏
最後的選擇 (1983) .... 伴奏
賀龍軍長 (1983) .... 伴奏
妻子的信 (1983) .... 伴奏
葉赫娜 (1982) .... 伴奏
等到滿山紅葉時 (1980) .... 伴奏
飛吧,足衡好棚球 (1980) .... 伴奏
海之戀 (1980) .... 伴奏
好事多磨 (1980) .... 伴奏
愛情啊,你姓什麼? (1980) .... 伴奏
巴山夜雨 (1980) .... 伴奏
白蓮花 (1980) .... 伴奏
半張訂婚照 (1980) .... 伴奏
見面禮 (1980) .... 伴奏
藍色檔案 (1980) .... 伴奏
廬山戀 (1980) .... 伴奏
排球之花 (1980) .... 伴奏
琴童 (1980) .... 伴奏
天雲山傳奇 (1980) .... 其他
我們的小花貓 (1980) .... 伴奏
雪花和栗子球 (1980) .... 伴奏
燕歸來 (1980) .... 伴奏
真是煩死人 (1980) .... 伴奏
苦惱人的笑 (1979) .... 伴奏
曙光 (1979) .... 伴奏
母雞搬家 (1979) .... 伴奏
刺蝟背西瓜 (1979) .... 伴奏
好貓咪咪 (1979) .... 伴奏
喵嗚是誰叫的 (1979) .... 伴奏
天才雜技演員 (1979) .... 伴奏
奇怪的球賽 (1979) .... 伴奏
熊貓百貨商店 (1979) .... 伴奏
斗鯊 (1978) .... 伴奏
山伢子 (1978) .... 伴奏
兩張布告 (1978) .... 伴奏
歌聲飛出五指山 (1978) .... 伴奏
西瓜炮 (1978) .... 伴奏
象不象 (1978) .... 伴奏
畫廊一夜 (1978) .... 伴奏
山羊回了家 (1977) .... 伴奏
阿夏河的秘密 (1976) .... 伴奏
江水滔滔 (1976) .... 伴奏
第二個春天 (1975) .... 伴奏
戰船台 (1975) .... 伴奏
春苗 (1975) .... 伴奏
渡口 (1975) .... 伴奏
火紅的年代 (1974) .... 伴奏
無影燈下頌銀針 (1974) .... 伴奏
一副保險帶 (1974) .... 伴奏
渡江偵察記 (1974) .... 伴奏
大潮汛之夜 (1974) .... 伴奏
駿馬飛舞 (1974) .... 伴奏
小八路 (1973) .... 伴奏
他們在成長 (1966) .... 伴奏
紅旗頌 (1965) .... 演奏(第六屆「上海之春」開幕式,與上海交響樂團、上海管弦樂團聯合首演)
南方少年 (1965) .... 伴奏
小足球隊 (1965) .... 伴奏
小哥兒倆 (1965) .... 伴奏
櫃台 (1965) .... 伴奏
黃沙綠浪 (1965) .... 伴奏
這是我應該做的 (1965) .... 伴奏
紅領巾 (1965) .... 伴奏
小林日記 (1965) .... 伴奏
年青的一代 (1965) .... 伴奏
舞台姐妹 (1965) .... 伴奏
血碑 (1964) .... 伴奏
豐收之後 (1964) .... 伴奏
畫像 (1964) .... 伴奏
路邊新事 (1964) .... 伴奏
半夜雞叫 (1964) .... 伴奏
四點半 (1964) .... 伴奏
冰上遇險 (1964) .... 伴奏
湖上歌舞 (1964) .... 伴奏
紅軍橋 (1964) .... 伴奏
帶兵的人 (1964) .... 伴奏
家庭問題 (1964) .... 伴奏
霓虹燈下的哨兵 (1964) .... 伴奏
青山戀 (1964) .... 伴奏
李善子 (1964) .... 伴奏
水手長的故事 (1963) .... 伴奏
紅日 (1963) .... 伴奏
金沙江畔 (1963) .... 伴奏
兄妹探寶 (1963) .... 伴奏
球迷 (1963) .... 伴奏
如此爹娘 (1963) .... 伴奏
自有後來人 (1963) .... 伴奏
槐蔭記 (1963) .... 伴奏
長發妹 (1963) .... 伴奏
孔雀公主 (1963) .... 伴奏
金色的海螺 (1963) .... 伴奏
寶葫蘆的秘密 (1963) .... 伴奏
北國江南 (1963) .... 伴奏
蠶花姑娘 (1963) .... 伴奏
飛刀華 (1963) .... 伴奏
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2) .... 伴奏
魔術師的奇遇 (1962) .... 伴奏
女理發師 (1962) .... 伴奏
紅雲崖 (1962) .... 伴奏
人參娃娃 (1962) .... 伴奏
一條絲腰帶 (1962) .... 伴奏
燎原 (1962) .... 伴奏
51號兵站 (1961) .... 伴奏
春催桃李 (1961) .... 伴奏
風雪大別山 (1961) .... 伴奏
紅色娘子軍 (1961) .... 伴奏
英雄小八路 (1961) .... 伴奏
風流人物數今朝 (1960) .... 伴奏
她們的心願 (1960) .... 伴奏
激流 (1960) .... 伴奏
六十年代第一春 (1960) .... 伴奏
馬蘭花 (1960) .... 伴奏
摩雅傣 (1960) .... 伴奏
向陽花開 (1960) .... 伴奏
不老松 (1959) .... 伴奏
好孩子 (1959) .... 伴奏
百歲掛帥 (1959) .... 伴奏
黃浦江的故事 (1959) .... 伴奏
今天我休息 (1959) .... 伴奏
老兵新傳 (1959) .... 伴奏
春滿人間 (1959) .... 伴奏
地下航線 (1959) .... 伴奏
地下少先隊 (1959) .... 伴奏
敢想敢做的人 (1959) .... 伴奏
鋼鐵世家 (1959) .... 伴奏
林則徐 (1959) .... 伴奏
綠洲凱歌 (1959) .... 伴奏
聶耳 (1959) .... 伴奏
喬老爺上轎 (1959) .... 伴奏
三個母親 (1959) .... 伴奏
萬紫千紅總是春 (1959) .... 伴奏
香飄萬里 (1959) .... 伴奏
向海洋 (1959) .... 伴奏
愛廠如家 (1958) .... 伴奏
油船火焰 (1958) .... 伴奏
常青樹 (1958) .... 伴奏
你追我趕 (1958) .... 伴奏
熱浪奔騰 (1958) .... 伴奏
鐵樹開花 (1958) .... 伴奏
海上紅旗 (1958) .... 伴奏
黃寶妹 (1958) .... 伴奏
巨浪 (1958) .... 伴奏
兩個營業員 (1958) .... 伴奏
重要的一課 (1958) .... 伴奏
卧龍湖 (1958) .... 伴奏
消防之歌 (1958) .... 伴奏
新安江上 (1958) .... 伴奏
英雄趕派克 (1958) .... 伴奏
第三次試驗 (1958) .... 伴奏
第一列快車 (1958) .... 伴奏
典型報告 (1958) .... 伴奏
鋼城虎將 (1958) .... 伴奏
鋼人鐵馬 (1958) .... 伴奏
聰明的人 (1958) .... 伴奏
兩個巡邏兵 (1958) .... 伴奏
林沖 (1958) .... 伴奏
魯班的傳說 (1958) .... 伴奏
小康人家 (1958) .... 伴奏
平凡的事業 (1958) .... 伴奏
千女鬧海 (1958) .... 伴奏
前方來信 (1958) .... 伴奏
三八河邊 (1958) .... 伴奏
鐵窗烈火 (1958) .... 伴奏
無名英雄 (1958) .... 伴奏
戰斗的山村 (1958) .... 伴奏
翠谷鍾聲 (1958) .... 伴奏
紅色的種子 (1958) .... 伴奏
阿福尋寶記 (1957) .... 伴奏
不夜城 (1957) .... 伴奏
洞簫橫吹 (1957) .... 伴奏
鳳凰之歌 (1957) .... 伴奏
護士日記 (1957) .... 伴奏
海魂 (1957) .... 伴奏
牧人之子 (1957) .... 伴奏
牧童投軍 (1957) .... 伴奏
球場風波 (1957) .... 伴奏
霧海夜航 (1957) .... 伴奏
幸福 (1957) .... 伴奏
羊城暗哨 (1957) .... 伴奏
椰林曲 (1957) .... 伴奏
李時珍 (1956) .... 伴奏
兩個小足球隊 (1956) .... 伴奏
搜書院 (1956) .... 伴奏
落水記 (1956) .... 伴奏
母親 (1956) .... 伴奏
沙漠里的戰斗 (1956) .... 伴奏
誰是兇手 (1956) .... 伴奏
鐵道游擊隊 (1956) .... 伴奏
小白旗的風波 (1956) .... 伴奏
小夥伴 (1956) .... 伴奏
宋景詩 (1956) .... 伴奏

6. 關於教師的一部老電影

沒有這樣一部電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教師題材影片主要有《希望在人間》、《孔夫子》、《哀樂中年》、《不了情》、《表》等,但幾乎都沒有直接涉及現實教育中的教師形象。

用電影塑造教師形象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才開始的。如50年代的《祖國的花朵》、《朝霞》、《春催桃李》等,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代表作《早春二月》、《園丁之歌》和《決裂》,但此類影片在塑造教師形象上開始呈現出模式化、臉譜化的特點。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教師題材影片逐漸豐富起來。獲得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的《苗苗》,對教師題材電影的發展具有突破意義——從《苗苗》開始,教師題材影片越來越受電影界重視。當時反映教師生活的代表作有《春暉》、《晨曲》、《閃光的綵球》、《泉水叮咚》、《虹》、《九月》、《多彩的晨光》、《孩子王》等。這些作品「歌頌園丁」的共同基調,對傳播高尚師德、塑造教師職業形象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教師題材影片曾長期存在題材單一、人物類型化的問題,何群、劉寶林的《上一當》、何群的《鳳凰琴》,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等都為突破這一難點作了努力。現在的教師題材電影,更注重在時代背景中演繹教師的個人命運。比如《美麗的大腳》對教師的情感世界和人格魅力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主人公張美麗那段甜蜜又苦澀的「第三者」愛情賦予了人物更多的人性。《我的教師生涯》和《馮志遠》也由於更加註重表達手法的多樣性,從而使影片具有了不同以往的、厚重的感人力量。

7. 宏霞老公是誰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5日電(記者 李姝徵 通訊員 王鵬宇)與兩名審判員交換意見後,王宏霞當庭宣讀了裁決,手起錘落,結束了今天最後一樁官司。回家路上,看著愛人高君發來的「慰問賀電」,她笑笑,這又是一個只有女兒相伴的周末。
1982年生,畢業於江西理工大學的王宏霞,現任職於徐匯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審判員。結婚十年來,這高咐位作訓股長的妻子為了家庭,先後輾轉千里,工作崗位幾經變換,她以執著和愛心,坦然品嘗生活的千滋百味,盡心盡力地支持丈手念磨夫工作,無怨無悔地挑起家庭重擔。對於王宏霞來說,多年來,不管居住城市、崗位和身份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她對「軍嫂」這一稱謂的傾心付出。
喜結連理,情定龍眠山。
王宏霞與高君的相識,可以說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龍眠山腳下長大的二人,自幼就是同班同學,兩家也相距不足百餘米。
高中畢業後,高君作為全班唯一入選參軍的佼佼者,是在親人和同學的目送下,意氣風發的踏上了遠去的火車。入伍之初,每當高君有了困惑和疑問,王宏霞——這位昔日的同桌便成了他最忠實的傾訴對象。王宏霞從櫃子里翻出一個生銹的鐵盒子,裡面裝了滿滿當當一沓信件,她告訴記者,在那個手機通訊還畢斗不發達的年代,書信成了她們聯系的唯一方式,這兩百多封信,就是她大學四年和高君愛情的見證。
23歲那年,王宏霞面臨大學畢業,家裡為她張羅的第一件事,便是婚姻大事。一次飯後,父親斬釘截鐵的說道,畢業後一年內必須結婚。此時的高君,剛轉改士官沒兩年,因為訓練刻苦、工作突出,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連里把他定為提干苗子,極力推薦他參加明年的士兵提干考核。想想四年來摸爬滾打,好不容易人生之路小有起色,偏偏這個時候愛情卻亮了紅燈。是復員回家提親結婚?還是割捨愛人繼續在部隊奮斗,實現從戰士到軍官的蛻變?高君進退兩難之際,又是王宏霞的深明大義,讓他吃下了堅持到底的定心丸。
夏末的一個傍晚,千里跋涉從老家而來的王宏霞,孜身一人出現在營區門口,這讓正在打掃衛生的高君又驚又喜。顧不上喝口水,王宏霞開口就說:你安心考警校吧!我已經說服了家人,大學畢業後,先去考研,你放心,結婚的事,我等你。高君喜極而泣,緊緊地把王宏霞擁在懷里許久。只是,令王宏霞沒想到的是,這一等,便是7年。

8. 「人民藝術家」秦怡才是美的範本,「少女感」正在毀掉女星們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王蒙、秦怡、郭蘭英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97歲的秦怡是中國電影界的唯一代表。

盡管跨越了兩個世紀,美的標准變來變去,盡管她臉上歲月有痕,體態不再,但在很多人的眼裡,她仍然是個美人。與滿頭銀發矍鑠的秦怡相比,劉曉慶、趙雅芝、林青霞等根本算不上什麼不老女神。她才是,而且是美了一輩子的「世紀美人」。秦怡的美自然、優雅、雍容,更是秒殺時下滿眼的網紅臉和靠微整維持「少女感」的女星們。

日前,唐嫣宣布懷孕後首曬自拍 ,引發了「少女感」的話題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影壇美女輩出,與王丹鳳、周璇、王人美、胡蝶、阮玲玉、舒綉文、上官雲珠等明星的美不同,秦怡和張瑞芳等演員沒有瓜子臉,五官偏大,但是自有一種大氣、端莊之美,尤其是秦怡身上散發出的大家閨秀氣質讓人過目不忘。

她之所以成了許多人眼中艷羨的美人,是她的德藝雙馨、 健康 形象以及安然接受歲月和生活雕刻的淡定與從容,鋒芒時能做「花旦」,隨著時間的流逝也能優雅地老去。

變老並不意味著失去女性魅力或減少存在的意義,這才是一個女演員或女人身上應該有的勁頭。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大家庭,16歲走向抗戰的大後方,開始在舞台上綻放光芒。

在80年演藝生涯,秦怡飾演過《馬蘭花開》里的拖拉機手馬蘭、《青春之歌》中慷慨就義的林紅、《女籃5號》里敢愛敢恨的林潔、《鐵道游擊隊》里與敵人智斗的芳林嫂、《林則徐》中剛健質朴的阿寬嫂、《海外赤子》里最終同意女兒回來報效祖國的母親,《青海湖畔》為高原鐵路夢而奮斗的女科學家……

秦怡還參與演出了《苦惱人的笑》《上海屋檐下》等多部影視劇。

在很多老觀眾的心中,即使她出演像《春催桃李》中的老校長、《張衡》中的老婦人等這樣的角色,哪怕只有幾個鏡頭,存在感都極強,很多角色至今難忘。

《馬蘭花開》

《無名氏》中,秦怡飾演趙國英

《遙遠的愛》

《鐵道游擊隊》

《雷雨》中的魯媽

《青春之歌》

在電影《女籃五號》中飾演女主角的母親,和女主的教練有一段愛恨情仇。影片開創了新中國 體育 題材的先河。

93歲時,秦怡自籌資金、自編自演了電影《青海湖畔》,親赴高原拍攝,為的是讓年輕觀眾感受科學家們為理想而奮斗、奉獻的精神。

95歲時,還在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中飾演了一個見證大唐王朝跌宕命運的老宮女,非常搶鏡。

秦怡在自籌資金、自己編劇的電影《青海湖畔》中出演甘於奉獻的60歲女科學家梅欣怡。

作為《青海湖畔》中女主角,93歲高齡的秦怡和劇組的年輕人們一起爬雪山上青藏高原拍攝了該片

與時下30多歲甚至40多了仍心心念念追求「少女感」、演偶像劇做主角的女星不同,年輕時的秦怡總是演一些「大嫂」的角色,她說,那時候覺得自己太胖,條件不夠,苗條淑女不能演,利索的也不能演。但即便這樣她也從不吃減肥葯,因為減肥葯對身體有損害,「我是把演員作為終身職業的,好體質才能演更長的時間。」

95歲時,在陳凱歌的電影《貓妖傳》中出演老年宮女

在秦怡的眼中,角色沒有大小之分,只要用心演繹,「跑龍套」的角色也能發出光彩,同樣能感受到創作的愉快。「如果每出戲的演員都很認真地把自己作為『重要一部分』的話,那麼這出戲的整體質量肯定是能提高的。」

光影中的秦怡

做演員,很多時候是靠的是一種信念感和使命感。即相信角色塑造好角色和為什麼演戲為誰演戲。這一點在秦怡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

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明星,而是一個「演員」,用心演戲的演員。「作為演員,終身追求的理想,應該是把自己從文藝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過自己的表演給予別人」,「有一些精神可以得到弘揚,給人心靈啟迪。」這也是她從藝80年,不懈創作的「力量之源」。

在這80年裡,不管是主角,還是小角色,在秦怡的演繹下都散發著 健康 、正能量的光芒,她留在觀眾心中的是一種歲月難以改變的美。

從最佳女主角到終身成就獎,到「人民藝術家」,秦怡獲得過很多榮譽

有人說磨難會消磨人的容顏、意志,但在秦怡的字典里,生活給予她的不幸和痛苦,反而錘煉了她的堅強、從容和淡定,成為她美麗的一部分。

秦怡經歷了兩次婚姻,第一任丈夫對她家暴,第二任丈夫金焰患病癱瘓,她照顧了20多年,直到丈夫去世;兒子從16歲就罹患精神分裂症,秦怡一直照顧了43年,白發人送黑發人。秦怡自己的身體也不好,她說自己做過7次手術,患過脂肪瘤、甲狀腺瘤,摘除了膽囊,還患有腸癌……這些磨難足夠擊垮一個人,但在最無助的時候,她以極大的堅韌接受並克服了這些苦難,「生活給我什麼,我就接住它」。

秦怡和丈夫金焰

不灰心不喪志,從容鎮定,當她以93歲高齡時秦怡創作完《青海湖畔》,並登上青藏高原拍攝該片時,你能想到周圍年輕人的驚嘆嗎?

她用一種年輕人都自愧不如的心氣兒和意志走出了人生的苦難,且在銀幕內外忙活著做對 社會 有益的事情。 「我這輩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難很多,人家都說我心態好,人終究都有美好生活的願望。我從不認命,我會分析,就像剝桔子,把這些心結一個一個、一層一層地剝開。」

兒子去世後,她還把剩下的20多萬元錢捐給了汶川地震災區,這對只領工資不拍廣告的秦怡而言,是筆不小的數目。

秦怡曾被稱作中國的英格麗褒曼

有的人美在容顏,有的人勝在氣質。秦怡的美,除了外表,還勝在沒有被磨難和時間雕琢的性情和品格,堅韌、慈悲、從容不迫。即便白發遲暮,歲月滄桑,她仍然氣度優雅、光彩照人。

放眼如今的演藝圈,太多的女星處於焦灼中,為變老而慌張,為無戲可拍著急。

年輕點的女演員搶著演「傻白甜」,等待劇中的男主們拯救;30+的女演員,總想頂著青春偶像劇主角的光環行走江湖;人到中年的女演員,除了歇斯底里為家庭焦頭爛額的角色外,只能尷尬著,一副不被需要的樣子。

女演員20歲左右有少女感正常,但當30+、40+的女星們在光陰的流逝和衰老的恐懼中拚命維持著「少女感」,並將此作為共同目標,把「童顏」「凍齡」 「少女臉」視為是對自己的最高誇獎,弄到一把年紀了還做資深美少女,演起戲來真真讓人出戲。

周冬雨的少女感來自真實和年輕

王子文的少女感與其身材和演技分不開

每每看到甜寵類鏡頭,或劇集中強行扮嫩,或為了維持少女感把自己整成網紅臉的大齡女主角們,等待著高冷、帥氣、多金的男主們親親抱抱舉高高,無限寵溺、愛戀的時候,常常瞬間就掉一地的「小米」。也難怪馮小剛、馬伊琍等圈內人對整容之風深惡痛絕,堅決不用整容演員。要知道真正的少女感,不僅只是一張年輕的臉,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不管多少歲都年輕的心態,少女的真誠可愛和女人的成熟魅力並存,是一種常常讓人忽略掉年齡的感覺。

一個演員既沒有生動的表情又沒有少女的情致,即便被整容技術和濾鏡弄出張年輕的臉,演出的角色也是漂浮和虛假的,沒啥感染力。

嘟嘴賣萌似乎是少女感的標配

如今「少女感」已成為 娛樂 圈裡的一種風潮,不少女星從臉面到心理都少女心爆棚,但少女感卻沒有了。

當你看著屏幕上已然三四十歲的女星們還在撒嬌賣萌談戀愛,而生活中尚未到而立之年的89後自稱「老阿姨」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魔幻?

林依晨的少女感來自其純凈淡雅的氣質

人的外貌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沒必要驚慌和恐懼。

秦怡給我們示範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演員和藝術家:從容接受生活的磨練,接受自己的不足與衰老,演不了主角就做綠葉,小角色也當主角一樣認真去演。懷抱著做演員就是要用好作品給人心靈啟迪的信念,即便老了依然有夢想和人生追求,97歲還在琢磨著寫劇本。

秦怡的美來自生活的沉澱、演員的責任、信念和追求,她的美也是觀眾公認的。

有道是,時間從不敗美人。從年輕時就演「大嫂」的秦怡沒有強拗「少女感」,更沒有被生活的磨難壓垮,在長達80年的藝術生涯中,她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里都藏著有關光陰、生活和人生的故事,值得探尋。惟其如此,她才成為萬千女性心中「優雅地老去」的代言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宇

9. 49年以後所有國產電影名字

1950年( 27部)
1趙一曼★
2光榮人家
3衛國保家
4紅旗歌
5鋼鐵戰士★
6劉胡蘭★
7高歌猛進
8遼遠的鄉村
9內蒙古人民的勝利
10白毛女 ★
11人民的戰士
12保衛勝利果實
13在前進的道路上
14呂梁英雄
15鬼神不靈
16民主青年進行曲
17女兒親事
18和平保衛戰
19農家樂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訓傳
23太平春
24思想問題
25我這一輩子★
26腐蝕
27生命交響曲 1951年(17部)
1鬼話
2新兒女英雄傳★
3陝北牧歌
4走向新中國
5女司機
6勝利重逢
7團結起來到明天
8上饒集中營★
9海上風暴
10翠崗紅旗
11兩家人
12我們夫婦之間
13姐姐妹妹站起來
14紅樓二尤
15關連長
16彩風雙飛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時候
2六號門★
3一貫害人道★
4龍須溝★
5南征北戰★
6方珍珠
7美國之窗
8勞動之花 1953年(8部)
1豐收
2草原上的人們 東影★
導演: 徐韜
烏日娜 恩和森 樹 海 葉賀 廣佈道爾基
3結婚
4智取華山★
5金銀灘
6為孩子們祝福
7紡花曲
8太陽照亮紅石溝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機
2春風吹到諾敏河
3沙家店糧站
4土地
5無窮的潛力
6一件提案
7雞毛信★
8斬斷魔爪
9三年
10偉大的起點
11淮上人家
12渡江偵察記★
13山間鈴響馬幫來★
14一場風波
15不能走那條路
1955年( 16 部)
1祖國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5平原游擊隊★
6羅小林的決心
7董存瑞 ★
8怒海輕騎★
9哈森與米加拉
10天羅地網★
11水鄉的春天
12青春的園地
13湖上的斗爭
14閩江橘子紅
15南島風雲
16宋景詩 1956年( 28 部)
1虎穴追蹤★
2撲不滅的火焰★
3新局長到來之前
4馬蘭花開★
5哥哥和妹妹
6馬
7媽媽讓我出嫁
8皮包
9不拘小節的人 ★
10如此多情
11上甘嶺★
12國慶十點鍾★
13祝福★
14為了和平
15春天來了
16小白旗的風波
17秋翁遇仙記★
18誰是兇手
19母親
20落水記
21小夥伴
22李時珍★
23兩個小足球隊員
24鐵道游擊隊★
25家★
26沙漠里的戰斗
27這決不是小事情
28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 1957年( 33部)
1暴風雨中的雄鷹★
2寂靜的山林
3未完成的喜劇
4牧人之子
5母女教師
6蘆笙戀歌★
7邊寨烽火
8尋愛記
9地下尖兵 ★
10復試
11青春的腳步
12羊城暗哨★
13洞簫橫吹 海燕
14球場風波
15牧童從軍
16海魂★
17椰林曲
18情深誼長★
19女藍五號★
20霧海夜航
21幸福
22阿福尋寶記
23鳳凰之歌
24護士日記★
25乘風破浪★
26不夜城 江南
27戰斗里成長★
28水
29柳堡的故事★
30五更寒★
31激戰前夜★
32穿山巨龍
33大木匠 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圓★
2民兵的兒子
3紅孩子★
4水庫上的歌聲
5黨的女兒 ★
6徐秋影案件
7懸崖
8古剎鍾聲★
9她愛上了故鄉
10工地青年
11女社長
12黎明的河邊★
13東風
14心連心
15患難之交
16三年早知道
17並肩前進
18畫中人★
19列兵鄧志高
20服務員
21新的一課
22帥旗飄飄
23春水長流
24傷疤的故事
25快馬加鞭
26天下無難事
27紅領巾的故事
28春雷
29寶山之歌
30風箏
31上海姑娘★
32生活的浪花
33探親記
34山裡的人
35十三陵水庫暢想曲???
36一天一夜
37柳湖新頌
38平凡的事業
39夜走駱駝鈴
40紅色的種子
41深山裡的菊花
42小康人家
43巨浪
44戰斗的山村
45翠谷鍾聲
46聰明的人
47誰是被拋棄的人
48第三次實驗
49鋼人鐵馬
50油船火焰
51典型報告
52長青樹
53蘭蘭和冬冬
54三毛學生意
55鐵窗烈火★
56大躍進中小主人
57前方來信
58布穀鳥又叫了
59千女鬧海
60林 沖★
61大風浪里的小故事
62 20天革個命
63英雄趕派克
64重要的一課
65兩個巡邏兵★
66苗家兒女
67長虹號起義★
68魯班的傳說
69三八河邊
70愛廠如家
71三個戰友
72黑山狙擊戰★
73長空比翼★
74英雄虎膽★
75渡江探險
76一日千里
77破除迷信
78永不消逝的電波★
79返老還童
80金鈴傳★
81海闊天空
82狼牙山五壯士★
83縣委書記
84陽關大道
85社會主義第一列車
1959年(61部)
1船廠追蹤
2鋼鐵飛車
3康莊大道
4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
5錫城的故事
6笑逐顏開
7試 航
8冰上姐妹
9五朵金花★
10風從東方來
11草原晨曲★
12朝 霞
13黃河飛渡
14雲霧山中★
15青雲曲
16海上神鷹
17金玉姬
18換了人間
19戰火中的青春★
20流水歡歌
21前 哨★
22林家鋪子★
23無名島★
24礦燈
25飛越天險
26風暴
27青春之歌★
28水上春秋
29糧食
30綠州凱歌
31好孩子
32黃浦江的故事
33聶耳★
34今天我休息★
35萬紫千紅總是春★
36向海洋
37喬老爺上轎★
38林則徐★
39老兵新傳★
40鋼鐵世家★
41春滿人間 ★
42沙漠追匪記★
43地下少先隊
44香飄萬里
45地下航線 ★
46不老松
47回民之隊★
48江山多嬌
49海鷹★
50萬水千山★
51烈火真金
52英雄島
53赤峰號
54友誼
55戰上海★
56漁島之子
57雪海銀山
58天山歌聲
59敢想敢做的人
60你追我趕
61兩個營業員 1960年(47 部)
1鴻雁
2太陽剛剛出山
3昆侖鐵騎
4再生記
5鐵道衛士 ★
6烽火列車★
7神秧手
8羌笛頌
9我們是一代人
1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11五彩路
12以革命的名義★
13春暖花開
14耕耘播雨
15紅旗譜★
16革命家庭★
17六十年代第一春
18闖 關
19激 流
20馬蘭花★
21摩雅傣★
22她們的心願
23風流人物數今朝
24向陽花開★
25十二次列車
26三八線上★
27林海雪原★
28紅鷹展翅
29勐壠沙★
30奇 襲★
31英雄詩篇
32新隊員
33慧眼丹心
34碧空銀花
35永恆的友誼
36抗旱曲
37草原風暴
38兩代人
39嘉陵江邊
40親 人
41父子倆
42革命風暴戰勝龍卷風
43他們在戰斗
44綉江山
45劉三姐★
46十級浪
47 地下航線 ★ 1961年(20 部)
1馬戲團的新節目
2萬 椿
3冬 梅
4暑假的禮物
5洪湖赤衛隊★
6暴風驟雨 ★
7北大荒人
8 51號兵站★
9枯木逢春★
10春催桃李
11紅色娘子軍★
12英雄小八路★
13突破烏江★
14碧空雄師
15巴山紅浪
16延安游擊隊
17達吉和他的父親 ★
18遠方星火
19風雪大別山★
20雞毛飛上天 1962年(22部)
1七天七夜
2甲午風雲★
3爐火正紅
4花兒朵朵★
5昆侖山上一棵草 ★
6停戰以後 ★
7阿娜爾罕
8錦上添花★
9李雙雙★
10魔術師的奇遇★
11女理發師★
12燎 原
13大李小李和老李 ★
14東進序曲 ★
15哥倆好★
16槐樹庄★
17地雷戰 ★
18鄂爾多斯風暴
19碧海丹心 ★
20英雄坦克手
21南海潮
22生命的火花 1963年(28 部)
1冰山上的來客★
2自有後來人
3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4滿意不滿意 ★
5兩家人
6冰雪金達萊
7汾水長流
8紅河激浪
9早春二月★
10小兵張嘎 ★
11兄妹探寶
12飛刀華★
13如此爹娘
14北國江南
15紅 日 ★
16水手長的故事★
17金沙江畔 ★
18寶葫蘆的秘密 ★
19蠶花姑娘 ★
20球迷
21野火春風斗古城★
22農奴★
23抓壯丁★
24怒潮 ★
25奪印 ★
26跟蹤追擊 ★
27桃花扇 ★
28七十二家房客 ★ 1964年(24部)
1獨立大隊 ★
2兵臨城下 ★
3英雄兒女★
4南海的早晨
5女跳水隊員
6小 鈴 鐺★
7青年魯班
8小二黑結婚 ★
9千萬不能忘記
10草原雄鷹 ★
11青山戀
12阿詩瑪 ★
13豐收之後★
14白求恩大夫
15家庭問題
16霓虹燈下的哨兵★
17李善子
18血 碑
19岸邊激浪
20帶兵的人
21雷 鋒★
22分水嶺
23逆風千里 1965年(21部)
1山村會計
2浪濤滾滾
3三進山城 ★
4小足球隊
5景頗姑娘 ★
6黃沙綠浪
7特快列車 ★
8這是我應該做的
9青松嶺 ★
10年青的一代 ★
11路考
12櫃台
13烈火中永生 ★
14舞台姐妹 ★
15山村姐妹
16打擊侵略者★
17紅色背蔞
18苦菜花 ★
19龍馬精神
20秘密圖紙 ★
21地道戰 ★
22天山的紅花 ★ 1966年中國拍攝的電影
1雁紅嶺下 ( 長影 導演 常甄華 主演 趙文瑜 張園 史健 )
2紅色郵路
3女飛行員
4紅石鍾聲
5他們在成長
6大浪淘沙
7戰洪圖★ 1966-1970年間主要拍攝反映各條戰線偉大成就的紀錄片,片名都是《新聞簡報》第XX期,一般都不長,在放映其它國產或者外國電影(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拍攝的)之前放映。1970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智取威虎山》(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燈記》(京劇)1971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舞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京劇)1972年5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龍江頌》(京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1部:《白毛女》(舞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奇襲白虎團》(京劇)1973年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京劇,重拍)
長春電影製片廠3部:
《艷陽天》、《戰洪圖》、《青松嶺》1974年17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4部:
《杜鵑山》(京劇)、《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4部:
《火紅的年代》、《無影燈下頌銀針》、《渡江偵察記》(重拍)、《一副保險帶》
八一電影製片廠2部:
《閃閃的紅星》、《平原作戰》(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
《創業》、《鋼鐵巨人》、《平原游擊隊》(重拍)、《向陽院的故事》、《半籃花生》(越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粵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園丁之歌》1975年2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6部:
《決裂》、《海霞》、《紅雨》、《草原兒女》(舞劇)、《烽火少年》、《渡口》(河北梆子)
上海電影製片廠6部:
《戰船台》、《春苗》、《第二個春天》、《小將》、《人老心紅》(淮劇)、《揀煤渣》(淮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
《沂蒙頌》(舞劇)、《激戰無名川》、《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雷雨之前》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
《金光大道(上集)、《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
西安電影製片廠2部:《碧海紅波》、《阿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小螺號》1976年40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7部:
《反擊》、《山花》、《沸騰的群山》、《寶蓮燈》(上、下集,河北梆子)、《青春似火》、《牛角石》、《海上明珠》
上海電影製片廠13部:
《歡騰的小涼河》、《年輕的一代》(重拍)、《磐石灣》(京劇)、《征途》、《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審椅子》(京劇)、《新風歌》、《金鎖》、《阿夏河的秘密》、《管得好》(呂劇)、《三定樁》(萊蕪梆子)、《小店春早》(黃梅戲)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
《南海長城》、《紅軍不怕遠征南——長征組歌》(舞台藝術片)、《南海風雲》、《紅雲岡》(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7部:
《雁鳴湖畔》、《芒果之歌》、《長空雄鷹》、《鎖龍湖》、《山村新風》、《金光大道》(中集)
西安電影製片廠1部:《開山的人》
珠江電影製片廠3部:《楓樹灣》、《山裡紅梅》、《紅霞萬朵》(黃梅戲)
峨嵋電影製片廠2部:《寄託》、《春潮急》
廣西電影製片廠1部:《主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兩張圖紙》(湖南花鼓戲) 暫時只能從網上找到1950-1976年的電影,僅供參考。

10. 記得黑白片《渡江偵察記》吳老貴嗎樂觀老班長,妻也是知名演員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60)——齊衡】

No.1

「你們記著,把情報送過去以後,對天空打三發紅色信號彈,我們准備在江邊青龍山、獅子山一帶等待著你們的信號,我們回答你們的信號是三 堆火光!」「我希望能看見你們的信號!」「我們也希望能看見你們的火光!」

對於看過1954年黑白片《渡江偵察記》的朋友來說,這段對話大家應該比較熟悉。這行彎是李連長、劉四姐在與班長吳老貴、小馬握手告別時說過的一段話。

這個「情報」太重要了,大軍後天就要渡江,如果不能將敵人的榴彈炮陣地處理掉,我軍就要遭到敵人炮火的巨大殺傷。所以,李連長要求吳老貴、小馬無論如何「要在明天拂曉以前送過江去,不然就來不及了。」

吳老貴、小馬接受了任務,向長江大堤摸去,但終被敵人發現,吳老貴壯烈犧牲,小馬渡過江去,將情報及時送達江北……

而這位班長吳老貴的飾演者,則是著名演員齊衡。

齊衡飾演的吳老貴是《渡江偵察記》中我偵察班班長,樂觀幽默,是一個故事大王。他熱愛自己的妻子桂花,嚮往幸福和平的日子,但為了將重要情報送過江去,和敵人頑強戰斗,最後英勇犧牲。

No.2

齊衡,原名齊夢非,1912年出生於遼寧沈陽,原籍山東招遠。九一八事變後,考入上海大夏大學,後輟學,加入上海中國藝術供應社和濟南山東省劇團。

抗日戰爭爆發後,齊衡奔赴後方,先後在西安、成都等地劇團擔任演員,宣傳抗日救亡。抗戰勝利後,隨中電三廠赴北平。

齊衡參演的第一部電影,是沈浮執導,白楊、謝添等主演,1946年上映的電影《聖城記》,從此,他踏上了電影之路。之後,參演過《白山黑水血濺紅》《大團圓》《萬家燈火》等影片。

新中國成立後,齊衡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為一名專職電影演員。50年代,是他電影生涯的黃金時期。50年代前期,齊衡先後在《勝利重逢》中飾演房東老鄉、《團結起來到明天》中飾演警備司令、《金銀灘》中飾演王隆生等角色。

1954年上映的《渡江偵察記》,是齊衡的重要代表作。為了拍好吳老貴在江邊犧牲這場戲,齊衡天天在地上練習爬行,甚至連褲子都磨破了。

No.3

之後的幾年,齊衡先後主演、參演了《水鄉的春天》《湖上的斗爭》《小夥伴》《為了和平》《阿福尋寶記》《霧海夜航》《秋翁遇仙記》《鐵窗烈火》《鋼鐵世家》《地下航線》等電影。

尤其是1957年,齊衡在神話故事電影《秋翁遇仙記》中,主演了愛花如命的秋翁。也就在這一年,齊衡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個人一等獎。

60年代,齊衡還先後在《春催桃李》中飾演了唐主任、《雞毛飛上天》中飾演了王書記、《燎原》中飾演了張老耿、《金沙江畔》中飾演了金萬德等。

齊衡的妻子是當年的上影演員、導演殷子。殷子1918年出生,原名項愛如,浙江瑞安人。1936年4月在南京國立戲劇學校特別班畢業,畢業後參演了大量舞台劇的演出。

抗戰勝利後,殷子入「中電」三廠任演員,拍攝了《聖城記》《追》等電影。1950年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一名演員。1956年由演員組調導演組,擔任過《小夥伴》《阿福尋寶記》《蘭蘭和冬冬》《塵核好孩子》《周信芳舞台藝術》《寶葫蘆的秘密》的副導演。1965年,殷子獨立執導了影派帶掘片《櫃台》。1983年在上海藝術研究所拍了電視劇《青春腳》,1984年應聘編導上下集電視劇《夕陽情》,1985年完成電視連續劇《夜上海》的導演工作。

1972年,著名演員齊衡因病去世,享年剛滿60歲。

向齊衡老藝術家致敬!

閱讀全文

與春催桃李電影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電影臉上胎記女的 瀏覽:236
任達華劉德華的電影全集國語高清 瀏覽:369
曰本忍者電影大全 瀏覽:378
微電影攝像機推薦 瀏覽:622
vip電影電視劇免費觀看斗羅大陸 瀏覽:29
如何插入電影片段 瀏覽:80
醜化韓國的電影 瀏覽:599
國語美國電影大全 瀏覽:343
插曲是姐姐是哪個電影 瀏覽:19
冷門好看的探險電影推薦 瀏覽:118
2016法國二戰電影 瀏覽:170
雅圖電影城 瀏覽:175
日本電影紅樹 瀏覽:277
身體電影2015 瀏覽:487
電影剪輯水印怎麼去除 瀏覽:602
泰國電影男主角出家 瀏覽:49
告白電影2015 瀏覽:170
韓國人說中國電影票房 瀏覽:306
怎麼學抖音電影視頻剪輯 瀏覽:162
周星馳電影被罵垃圾的片段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