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唐探3》的背後,是萬達影視的危局
一、
2014年10月,42歲徐崢導演的《人再囧途之港囧》開拍,劇中男二號是30歲的包貝爾。
也是在同一時間,小他6歲的陳思誠正在拍攝《唐人街探案》,影片的男一定了王寶強。
其實,《唐探》本可以更早開機,只是32歲的王寶強因為參加某檔綜藝造成腳骨折,陳思誠為了等他硬生生延後了40多天。
舍棄老搭檔徐崢,投入陳思誠懷抱,「寶寶」一臉誠懇解釋說:陳導為了等我拖了這么久才開機,實在是夠意思。
相比沒啥名氣的《唐探》,很多吃瓜群眾一邊感動一邊覺得遺憾。
畢竟王寶強之前與徐崢、黃渤主演的《泰囧》創下12.6億票房,刷新了當時國產電影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
可真實原因是,王寶強事後只拿到區區300萬的片酬,而黃渤是3000萬。
緣由是開拍前的徐導給了他們兩個選擇:一個是固定片酬,一個是不拿片酬按票房分成算。
王寶強選擇了前者,而黃渤選擇了後者。
心覺不甘的王寶強去找徐崢評理,想再多分點錢,可徐導一句「大家要遵守 游戲 規則」將他堵了回去。
恰好此時陳思誠和王寶強商量自己也要拍一部喜劇片,於是便希望王寶強能出演新片《唐人街探案》。
《唐探》的整個構思起源於2012年,此時的陳思誠還在拍攝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
整個故事的懸疑推理框架,來自著名綜藝《最強大腦》,陳思誠甚至還幾次悄悄親臨現場觀摩,和現場的選手交流了許久。
面對好友邀請,王寶強滿口答應,可心裡卻沒在意。
他倒不是懷疑陳思誠這位好哥們的誠意,而是早聽說這個項目因為要選自己當男主,投資者有些嫌棄他之前在《泰囧》中的窮屌絲形象,八百個不樂意。
幸好陳思誠是認真的,他覺得王寶強土掉渣的形象和自己力捧的「小鮮肉」劉昊然簡直是絕配。
於是很嚴肅地向背後的金主們表示:男主非王寶強莫屬,否則這部戲就不拍了。
金主們一尋思:行吧,你是導演,只要你保證能賺錢,其他一切好自為之就行。
事實上,精明的陳思誠選擇「土窮黑」的王寶強不僅僅是兄弟情誼,而是他太清楚隨著電影補貼政策的結束,大量的下沉市場觀眾才是中國電影真正的主力軍。
對於一二線城市的觀眾來說,看電影只是其中的一種消遣,可對三四線的城鎮青年來說,看電影卻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 娛樂 方式。
在龐大的下沉市場觀眾群里,或許有人未必認識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可王寶強的大名卻人人熟知。
這是觀眾和導演在電影製作模式上的全新博弈,更是熟知市場的影視資本玩家越來越嫻熟的套路。
就這樣,資本在時代大潮下捲起的浪花催生出了唐探系列。
二、
1978年,陳思誠出生在遼寧沈陽的一個幹部家庭,從小聰明過人的他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他自己曾說過:我的出廠設置挺好的。
小時候的陳思誠文筆不賴,13歲時就曾模仿金庸寫了同人小說《流芳百世》,模仿古龍的《楚留香傳奇》寫了《陳留香傳奇》,故事有模有樣,在同學中流傳甚廣。
此時的港台影視作品深深影響了一代年輕人,陳思誠也不例外,房間里貼滿了許多明星海報,小小年紀的他無比憧憬。
家裡人此時還指望陳思誠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後步入仕途,光宗耀祖。
可陳思誠偏不,一門心思就想當演員,家裡怎麼苦勸也不聽,最後只能隨他。
1994年,16歲的陳思誠聽說大導演謝晉辦了個影視學校,要培養未來的中國電影明星,頓時興奮起來,隻身來到上海。
經過短期的考前培訓,陳思誠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順利考入謝晉恆通明星學校(後更名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和18歲的蕪湖姑娘趙薇成為同班同學。
一年之後,陳思誠的下一屆來了位大眼睛的姑娘,13歲的青島女孩范冰冰。
謝晉恆通明星學校其實只能算個藝術培訓中專,最終目的還是向各大藝術院校輸送藝術人才。
1996年,20歲的趙薇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18歲的陳思誠也考入上海戲劇學院,雖然不是專業第一,可專業成績也是杠杠的,和聶遠、郝蕾成為同班同學。
在學校的陳思誠很活也很聰明,專業表演很有悟性的他深受老師喜歡,特別是李學通教授,幾乎就把他當成親傳弟子悉心調教。
但沒想到,這個弟子很不讓老師省心,因為一次講義氣幫同學打架被上戲開除,並被禁考兩年。
一向自信的陳思誠生生被命運按在地上摩擦了一把。
陳家的至暗時刻發生後,一向注意形象的陳思誠父親急得穿著短袖短褲就沖到上海來想辦法,無奈事已至此,他也無力回天。
就在陳思誠閉門思過時,15歲的王寶強還一臉懵逼地縮在北影廠門口當「北漂」,懷揣著一個武俠電影夢的他在少林寺苦學多年後才發現自己找錯了方向。
經人指點後,王寶強就整天蹲在北影廠門口,等待著某位導演能給自己機會。
好不容易有人詢問他會什麼,興奮的王寶強二話不說拉開架勢,就給人來個「白鶴亮翅」,嚇了人家一跳。
戲倒是參演了不少,可王寶強接的都是幾乎見不到正臉的「路人甲」和「死屍」,就這樣他還樂得屁顛屁顛給家裡打電話說自己拍電影了。
1999年,21歲的陳思誠熬過禁考期輾轉來到北京,他想考北京電影學院,他知道,自己的同學趙薇就在裡面讀書。
可北電知悉他的「前科」後,果斷將他拒之門外,傷透了陳思誠的心。
幸好,陳思誠得恩師李學通教授推薦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並得到考官王麗娜的賞識,再次以專業第一的身份跨入了表演藝術的新殿堂。
只不過,這次的班級同學換成了靳東、陳數、李光潔等人。
因為有著比普通同學多幾年的表演和 社會 經驗,陳思誠在大學里如魚得水,寫劇本、導演、宣傳樣樣擅長,就連歌唱比賽也去摻和一腳。
而在此時,王寶強的日子並不好過,當龍套演員好歹還能吃飽飯,可沒戲拍就只能餓著肚子。
家裡很清楚王寶強的境況,在電話里無數次勸他死了當演員的心,老老實實回家種地娶媳婦。
可王寶強偏不,他不甘心自己苦學多年的功夫,吃了這多年劇組的盒飯的他總覺得自己有朝一日會麻雀飛上枝頭。
兩位境遇截然不同的年輕人都還在「貴圈」外徘徊,他們的夢想只有一個:當個演員。
三、
2003年,25歲的陳思誠面臨畢業選擇。他有些猶豫,自己是不是該改行當歌手算了。
雖然在大學時遇見了命中貴人康洪雷導演,出演了他的電視劇《民工》,可該劇因題材問題屢屢被禁,劇組諸多老戲骨的專業表演更是直接將初出茅廬的陳思誠淹沒。
而在大四時主演的電影處女作《法官媽媽》,雖然獲得最佳新人獎,可面對著拼演技拼資源的影視圈,陳思誠只是朵掀不起什麼波瀾的「後浪」。
和他相比,同在這部電影里跑龍套的王寶強只能算一閃而過的「浪花」。
兩人命運中的首次相遇就這樣來到,只是一位是主演,一位是龍套,彼此也沒啥交流。
但就在陳思誠還在猶豫職業方向時,王寶強意想不到地從「浪花」也悄悄變成了「後浪」。
在這一年,幸運女神垂青了21歲的王寶強。
正籌備拍攝電影《盲井》的導演李楊,需要一位外表淳樸的農村孩子,意外在北影廠門口發現了眼神呆滯、說話怯生生的王寶強,一眼就相中。
《盲井》讓第一次拍電影的王寶強,迅速拿下金馬獎最佳新人等多個獎項,幸福來得太突然。
不過,由於題材敏感,這部電影後來並沒有在國內公映,王寶強只是圈內知曉的那個有些「二」的農村孩子。
真正改變王寶強命運的,是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男女主角都確定了,唯獨片中的「傻根」始終沒有合適人選。
最後有人推薦了《盲井》里的王寶強,馮小剛眼前一亮,找來王寶強詢問他有沒有檔期。
「這片子要拍三個月,你可想好了。」馮導很怕王寶強中途掉鏈子。
馮導多慮了,能和馮小剛、劉德華、葛優等大腕合作拍電影是多大的榮幸和機會,怕的是王寶強,他幾乎第一個來到劇組報道。
2004年,22歲的王寶強憑借《天下無賊》一夜成名,順利成為華誼的一名簽約藝人。
而此時的陳思誠, 在拍攝了幾部影視劇後也簽約了華誼,兩人成了單位同事。
兩年之後,一部軍旅劇《士兵突擊》把陳思誠和王寶強的知名度提升到一線知名演員的位置。
也是在這一年年底,萬達集團的CBD萬達廣場店開業,萬達院線迎來了自己的第100塊銀幕,成為國內院線不容小覷的發行渠道。
逐漸火熱的電影市場已經成為一塊被各方虎視眈眈的肥肉。
四、
名氣距離王寶強漸行漸遠的陳思誠,很快來了個「彎道超車」。
2010年,32歲的陳思誠拉著新麗傳媒及剛上市的樂視網,自導自演了一部《北京愛情故事》。
在這部戲里,不僅有老搭檔李晨、張譯,還有位27歲的漂亮姑娘,中戲學妹佟麗婭。
戲里沒有王寶強,不是陳思誠不想找,實在是因為王寶強太紅了,根本沒有檔期。
此時誰都沒想明白,看著一副吊兒郎當模樣的陳思誠,怎麼就得到了資本的青睞,怎麼就能當上導演?
更讓人沒想到是,就在《北愛》製作期間,萬達影視宣布入股新麗傳媒。
據傳,萬達的態度很簡單,只負責出錢,怎麼拍聽陳思誠導演的。
32歲的陳思誠到底怎麼搞定了56歲的王健林?把一個億當做「小目標」的王健林為何會看上這部投資不過數千萬的電視劇?
其實,陳思誠對自己的現狀一直很焦慮,他曾多次和恩師王麗娜訴苦導演不懂戲,自己總是與他們不合拍,也總是不紅。
王老師一句:「你現在是演員,就要聽導演的話,你有意見就要等你能做主的時候。」
讓陳思誠頓時醍醐灌頂,銘刻在心。
許多年後,當了導演的陳思誠,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不想當被人分的蛋糕,我要成為做蛋糕的人。」
這確實是陳思誠轉型導演的動機和原因,年紀輕輕的他已經意識到,資本才是 娛樂 圈真正的「造夢機器」。
他很清楚,只有像樣的作品才能讓資本將自己推向舞台中央,但最重要的是學會對資本的迎合和妥協。
在最早的時候,陳思誠和萬達影視提出希望拍一部更代表實力的懸疑片或罪案劇,可萬達方面表示,市場還是比較接受偶像類型的片子。
陳思誠很識趣,也不多堅持,偶像就偶像吧,反正你們肯出錢就行。
拿了錢的陳思誠,也確實很敬業,一切親力親為。
從頭到尾參與劇本創作不說,拍攝《北愛》時為節省預算,他每天最多睡四個小時,曾創造單機單組一天拍過200多個鏡頭,普通劇組一天能拍一百個就算很不錯了。
拍攝期間天寒地凍,很多人病了,攝影指導倒下,副攝影上,副攝影病了,陳思誠就自己扛起機器拍。
一部劇拍下來,因為掉頭發嚴重,陳思誠只好將飄逸的長發直接剃成了平頭。
最終,《北京愛情故事》在各大衛視大獲成功,投資3000萬,收獲上億人民幣的同時還拿了不少獎。
這部戲讓新麗傳媒和背後的萬達影視賺得盆滿缽滿,也讓陳思誠自己挖到了第一桶金。
只是很多人並不服氣,覺得這部劇拍得太矯情,陳思誠的成功純屬「瞎貓碰見死耗子」。
與此同時,升級為陳導的新戀情再次曝出,對象是劇中沈冰的扮演者佟麗婭,而「媒人」是一起拍戲的楊冪。
為了博得美人歡心,陳思誠在2012年將工作室升級為上海騁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據說「騁亞」這個名字來自「陳」和「婭」的諧音。
藉助電視劇的余溫,投資4000萬的電影版《北愛》隨後上線,穩穩地拿到了5個億的票房,陳思誠再次表現不一般的市場運作能力,質疑他的人都閉上了嘴。
而對幕後的萬達來說:「管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
轉型成功的陳思誠,算是給萬達交了兩份相當不錯的「成績單」,這為後續合作打造《唐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錢賺足了,美人自然也跑不了。
2014年,36歲的陳思誠掏出1500萬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和31歲佟麗婭大婚。
當天,大大小小的明星來了一堆,可當年的「戰友」里只有王寶強來了。
美艷不可方物的丫丫,戴著象徵自己生日的8.8克拉大鑽戒瞬間亮瞎了很多人的眼,但這種光芒可能不僅僅來自於愛情,還有資本的助力。
五、
陳思誠在婚禮後不久,找到王寶強:兄弟,咱哥倆一起來拍部新片吧,錢肯定比別人給得多。
說這話,陳思誠是有底氣的,騁亞背後就是大金主萬達,萬達影視的持股比例為60%,陳思誠本人持有30%的股份,他還是萬達唯一信賴的導演。
但再好的兄弟還是要靠金錢來維系,陳思誠心知肚明。
經過一番籌備,《唐人街探案》於2015年12月31日跨年公映,演員是王寶強、劉昊然和佟麗婭,陳思誠徹底退居幕後當起了導演。
劇中扮演秦風的劉昊然早在15歲出演《北愛》便被陳思誠一眼相中,此時的他也是佟麗婭工作室唯一簽約的藝人。
2016年春節,38歲的陳思誠雙喜臨門。成本8000萬的《唐人街探案》拿下8億票房的同時,佟麗婭也為他生下一名男嬰,乳名「朵朵」,據說也是陳思誠的小名。
曾經的後浪徹底在電影市場里掀起了滔天巨浪,成為資本一致看好的導演才俊。
而王寶強眼見好友轉型導演大獲成功,按捺不住的他也自導自演了一部喜劇片《大鬧天竺》。
發布會上眾多導演、演員紛紛站台捧場,王寶強喜極而泣。
這一年,已經登陸A股市場,成為中國院線第一股的萬達影視斥資500億在青島建成東方影都,意氣風發的王健林登上了美國主流電影雜志《好萊塢報道者》的封面。
2018年,王寶強再次參演了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2》,2億成本的該片再次創下34億的票房紀錄。
自此,陳思誠的《唐探》宇宙已然成型,成為萬眾矚目的懸疑喜劇片。
在國內的新銳導演中,陳思誠成為了少數能拍出叫好又叫座電影的領軍人物。
但有名又有錢的陳思誠,似乎也犯了「成功男性都會犯的錯誤」,從2014年開始就被頻繁曝出是 「時間管理大師」,先後和多名女性傳出緋聞,多年沒有停歇。
而佟麗婭對此也表現出驚人的包容,只是淡淡表示:能回家就行。
但也是在這一年,陳思誠和佟麗婭拍攝的《遠大前程》在口碑和收視上雙雙撲街,號稱3億的投資瞬間打了水漂,背後的萬達影業也只好捏著鼻子不吭聲。
再好的導演也不可能部部作品都賺錢,萬達只能風物長宜放眼量。
要知道,萬達影視當年也不是只接觸過陳思誠,還曾與剛和好兄弟撕逼完的張藝謀,以及從華誼單飛的陳國富等影視導演聯系過,最終都沒談妥。
只能說還是急需證明自己的「小陳導演」更乖巧懂事,更好合作。
陳思誠也確實沒讓萬達失望。
在2018年,由於《唐探2》的助力,全年利潤不過5億的萬達影視,豪橫地在第一季度交出了4億凈利潤的成績單,甚至引來了證監會的質疑。
而在一年之後,由萬達投資,陳思誠監制的犯罪懸疑片《誤殺》在國內上映,以不到1億的成本拿到11億的票房,已是同類懸疑片相當不錯的成績。
對於一直經營不善的萬達影視來說,陳思誠堪稱是「拯救萬達的男人」。
在《誤殺》的首映禮上,陳思誠曾委屈地辯解道:「其實我也是被誤殺的人,大眾給我貼上了一系列的標簽……」
六、
其實沒什麼好解釋的, 娛樂 圈背後的資本只看成績。
能賺到錢就是本事,賺不到錢,多大的腕只能靠邊站,一點緋聞算個啥。
比如華誼曾深度捆綁馮小剛,可馮導一連幾部電影撲街後,資本轉眼就去追捧了更能賺錢的管虎導演。
正因為如此,些許緋聞絲毫沒有影響到陳思誠後續的電影事業。
在他宣布啟動《唐探3》項目後,聞風而動的資本達到了30家,更有無數品牌搶著要合作。
雖然此片早就完成製作,本打算在2020年賀歲檔上映,可因疫情撤檔之後久久沒有聲音。
同為競爭對手的《囧媽》,早早被精明的徐崢將電影版權賣給平台,瀟灑拿了6億現金落袋走人。
而其他原定於去年春節檔上映的《姜子牙》《中國女排》《急先鋒》實在扛不住,在去年國慶檔紛紛推出,可惜成績均平平,和預想相差甚遠。
眼看《唐探3》紋絲不動,許多人以為陳思誠背後有金主,所以心裡不慌。
可實際情況是,陳思誠慌得一匹,即便他是導演是製作方,可想上哪個檔期根本不是他說了算。
《唐探3》的出品方多達25家,發行方15家,主投方為萬達影視、北京壹同傳奇影視和中影股份,其餘皆是聯合出品方,個個都憋壞了想一次賺個大行情。
當然,在這一點上,陳思誠也不例外,他也想吃一頓肥肉。
根據天眼查顯示,北京壹同傳奇影視的法人是陳勝奇,陳思誠的父親。
陳思誠可不傻,拍電影要說了算,分賬也不能虧了自己。
作為主發行方的五洲電影理論上雖然是檔期的拍板方,但是他們背後真正的老闆還是萬達影業,這些年股價跌得讓人肉疼。
2019年,萬達影視巨虧47.29億元,除了《誤殺》外,再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電影,原本交在自家手上的好項目還被其他對手紛紛挖走。
一年之後,位於拉薩的萬達影城正式開啟,這意味著萬達影視花費16年時間,終於實現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都可以找到萬達影院的布局。
但風光的背後,現實很殘酷。
為此,萬達影視實際虧損已超過60億,另有大筆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資金缺失,地主家確實是沒余糧了。
萬達影視翻身的指望,全部押在了《唐探3》上。
出錢拍不算,在《唐探3》六家製片方里佔了三席的萬達影視,在營銷上更為賣力。
在去年疫情院線片撤檔之前,萬達影視已經大手筆數千萬砸了一波,今年又追加了三千萬宣傳,使得《唐探3》在整個春節檔期的排片量達到了恐怖的47%,幾乎是碾壓性的存在。
由於這部電影,萬達影視的股價連續數日走紅。
截至2月9日收盤,萬達影視報21.64元/股,雖有小幅波動,但是比之前漲幅高了不少。
而從整個市場來看,《唐探3》再次成為爆款幾乎已成定局。
不過,從資本角度看,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萬達和陳思誠還有個私下協議,就是要求陳思誠必須培養出合適的「接棒人」。
2019年的黑馬《誤殺》的導演柯汶利,本是《唐人街探案》網劇的導演之一,也是被陳思誠直接欽點的團隊合夥人。
也是在萬達的策劃下,作為全資公司的管理人,陳思誠在布局唐探影視宇宙的同時,也在物色著新的下蛋者。
要知道,任何一部電影的背後,都藏著無數資本的影子,電影就位前,資本已經就位。
也正是因為如此,評分和觀感遠不如鈔票來得實在。
已經和萬達深度捆綁的陳思誠,只是這個電影時代的一個注腳。
而唐探宇宙和背後的萬達影視將走向何處,一切仍然拭目以待。
Ⅱ 王思聰是個怎樣的人
「年少輕狂、口無遮攔」是王思聰自己寫在微博上的簡介。
投資什麼樣的項目?選擇標準是什麼?王思聰也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毒舌,因為他每天會收到很多私信,除了要給他生孩子的,就是想跟他要投資的。
"我想認識真正有想法的人、真正有創造力的人,能夠生產出偉大的產品",他說。"我又不想上市,我也不想套現,有錢可以慢慢選擇自己想要投的項目,有錢可以不急著要投資回報,我又不靠公司賺錢吃飯。"
"什麼是成功?對我來說,就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提起未來投資計劃,他已經投資了一家口腔診所,並且考察了全美top10 排名的醫院,計劃在北京的東邊建一所一流的醫院。
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我的優勢就是有錢。
很少有采訪像這次這么簡單粗暴,總是圍繞著一個「錢」字。但是沒辦法,因為王思聰和他的父親王健林確實有錢。都冠以「首富」之名,如果故意迴避金錢,非要談什麼高大上的意義,那也是另一種虛偽。而「金錢觀」是三個奇妙的字,就是你對錢的態度,你花錢的方式。
王思聰有兩個好朋友,是英國讀書時候的同學,他們上個月還一起出門旅行。對方的家庭也是醫生或老師這樣的普通背景。他是不太跟所謂富二代們一起混的,沒意思。"我不在乎朋友的家世,還是要看人本身,是不是好玩、人品好,有錢沒錢太不重要了。反正都不如我有錢。"
還有個朋友是賣盜版碟的,買碟時認識,一來二去成了朋友,如今他從事餐飲生意,也算創業成功。「既然是朋友,之前沒有太多生意上的來往,我可以給他一些建議,他過生日的時候我送他輛車,但我沒有給他投資。」
"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父母有錢這件事,在王思聰眼裡也是優勢一種。"人長得好看就應該去拍戲、有才華就應該去寫書,有錢就應該讓錢發揮作用,非要用劣勢去和別人競爭有勁嗎?"
"真正的有錢人是不虛榮的",王思聰說。在他看來,可以花大價錢買東西,但不要有蓬勃的物慾。他不逛街、不瞎買,就打打游戲,也還能賺錢。你問他真有什麼金錢觀嗎其實也沒有,只是分得很清楚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這往往是成功人士的界限分明之處。
我是父母創業的犧牲品
關於有傳說說王健林對這個唯一的兒子充滿溺愛之情,用上了"怕了他"的形容,他則表示:"我的父親對我確實特別寬容,除去'老來得子',這中間難免有些內疚之情,我算是父母創業的犧牲品。
"我的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隨和、謙讓、包容、刻苦、勤奮、努力。""所以我從小獨立,一方面是因為在國外,另一方面是因為有父親做對比。
談到母親林寧女士,王思聰的口氣明顯親昵了許多,從父親每年的分紅通通都是交到母親的手裡說起,說到母親的天真和單純。也會擔心母親誤交損友、亂買東西,和我們擔心父母亂買小區傳銷保健品的心情差不多。
"如果你有孩子,會很小就送他出國嗎?"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如果說你養孩子,你是希望他以後有出息?還是能養老?告訴你這都不對。父母對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應該是他能開心地生活,給他最好的東西,如果送出國可以給他一個更好的環境和教育氛圍,為什麼不送出去?
我就不相信婚姻這個概念
"王思聰聽說你對外圍很熟。"
"這是謠傳。"
現在的女友年僅20歲,還沒有讀完書,已交往近兩年。但他本人也才26歲,所以看起來還好。但他是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因為從小到大看在眼裡的各路愛情故事,讓他自己琢磨出另一套理論,用來支撐自己不結婚的態度。
"婚姻就是人類發明出來自欺欺人的東西,我就不相信婚姻這個概念。"他說,"發明這東西是違背大自然的,你看獅子結婚嗎?老虎結婚嗎?人為什麼一定要結婚呢?"但他之前有兩任女友,都是因為相處久了之後,婚姻問題慢慢浮現在兩人中間,而年輕固執的王思聰毫不妥協,就只得分手。
他用非常天真可笑的理由來解釋這件事:"我真的不是傳說中就喜歡小嫩模的那種人……我就是不婚主義啊。可是吧,你說我找個二十四五歲的姑娘,跟人家談三年戀愛,人家最好的時候都給你了,然後你不跟人結婚,這不是耽誤人家嗎。至於孩子,王思聰則完全不抗拒:"不婚不代表不要孩子啊。繁殖是大自然的重要話題之一,但要先確定自己是否能做一對負責任的父母才能考慮此事。你看那些90後辣媽,什麼啊!自己還沒明白呢,整天還想著喝酒泡夜店呢,能對孩子負責嗎!"
采訪手記
大眾總是有好奇心的。人們想知道有錢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不學無術的富二代、驕奢淫逸的敗家子,也想知道自己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孩子也能當上富二代,因此對這個爭議性話題人物還是有深入了解的必要性。
正如開篇所說,此次采訪異常順利,王思聰本人是個溫和又實在的人。連「壞脾氣」都不算,最多就是個急脾氣而已。而他的觀點,也是太過實在,沒有掩飾,就是一副「我所有的觀點都是基於我有錢的這種現狀決定的」,並且非常有條理和邏輯,能夠很快地針對一個問題給出結論,不再進行不必要的探討。在談論事業與觀點的時候能夠以嚴肅的態度進行分析,完全不是在微博上那種嘻嘻哈哈的形象,不由讓人感慨有錢人家的孩子就沒有省油的燈。
這個社會,大家都急於成功,並且很多人將成功理解成賺很多錢。如果按這個標准來,王思聰早就圓滿了。所以,人生必然還有其他的目標和遠方。在這個目標之前,駕馭財富的能力和心態就格外重要。也就是說,當你具備了哪些品質、擁有了何種心態,才能達到自己的預設。相比這個初衷,富豪的兒子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倒是次要的了
Ⅲ 《中國推銷員》海外銷售超600萬美元,什麼樣的電影才能實現真正意義「走出去」
展現中國內在魅力,展現國際化風范,使觀者能夠產生共鳴,這樣的電影才能實現真正意義「走出去」。
網易娛樂1月16日報道 在2017年11月份舉辦的美國電影市場(American Film Market,簡稱AFM)上,一部中國電影在這場世界最大的電影交易會上,引發了各國片商的青睞和搶購,一舉創下超600萬美元的銷售好成績,它就是商戰動作電影《中國推銷員》。
總結:無論是《英雄》,還是《中國推銷員》,亦或是其他的一些電影,它們都真正「走出去」了。歸根結底,這些電影能走出去的真正原因,也就是它們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以及有著國際化風范,並且使觀者產生了共鳴。
Ⅳ 為什麼說「清華大北大不如膽子大」
王健林經常說什麼清華大北大不如膽子大、哈佛耶魯不如自己敢闖,他想告訴年輕人,光有夢想不夠,還要敢闖敢做。
王健林也有足夠的理由欣賞馬雲,正如他所說,後者「創新,思想活躍,創新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而且在年輕人當中也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楷模」。講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加上一句,「對實體經濟既是挑戰也是一種沖擊」。沒有永遠的朋友,但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去年年底,王健林邁出了和馬雲合作的第一步,讓萬達影院入駐支付寶。此刻再談到當日的對賭,王健林有些輕描淡寫:「那其實是一種玩笑」。
國外的企業家中,王健林最推崇的是比爾·蓋茨。他稱蓋茨為「社會企業家」,並將之視為企業家的最高境界。但在資產的傳承上,王健林表示自己雖然會仿照蓋茨的做法,但還是會保有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不會只給孩子留100萬美元,「我的想法還是會留一些,可能會留個10%吧,其他的做基金,我們正在申請」。
文化帝國
王健林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阿凡達》,這是他最欣賞的一部電影。《阿凡達》長達14年的拍攝時長、近5億美元的預算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的出現推動了imax技術在全球的推廣,「在此之前全球imax的銀幕數量不到200塊,其後的這幾年時間全世界已經接近一萬塊了」。「我不敢說(萬達)在技術方面有這么大的成就,但我們希望萬達用自己的行動、用成功的一些東西來推廣中國文化,希望在世界文化產業,特別是電影產業,逐漸聽到中國的聲音。」王健林說。
目前,萬達正在青島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產業基地,另外其還擁有自己的製片公司、發行公司、國際電影節以及數量位居全球之首的電影終端。王健林說,2020年之前,6~7年甚至5~6年內,萬達一定會成為全球前幾名的文化帝國之一。特別是電影產業方面,我們擁有全世界唯一性和獨特性的優勢,但如何使優勢變為將來的競爭力,這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Ⅳ 王思聰曾經懟天懟地,他都懟過哪些人
1、懟大張偉
2016年的時候,大張偉的新歌發布,王思聰開始微博發文說大張偉抄襲,大張偉不承認,王思聰將大張偉抄襲的文章置頂並且嘲笑大張偉的歌曲真難聽。懟大張偉的行為一直沒有停止過,在2018年最後一天,王思聰還在微博發文嘲諷大張偉。
2、懟汪小菲
因為汪小菲和大S結婚的場地問題惹惱了王思聰,王思聰在微博橋缺上面發文說「汪小菲他們沒事天天作秀,不如自己做點實際的買賣,別以為兜里有兩個鋼鏰就能裝富二代。」汪小菲也在微橘困博裡面回罵王思聰是「孫子」,王思聰接招在微博上說汪小菲娶了一個明星老婆就假裝自己是上流社會了。最後以汪小菲的認慫結束了這場罵戰。
不管外界如何評價王思聰的這些懟人時間,我感覺世界確實需要多一些不同的聲音,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大膽的說討厭。
Ⅵ 以離婚收場的10對「跨國戀」明星都有誰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出國旅遊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家庭都經歷過的事情。也正是因為這些方便的出現,導致了現在跨國戀已經不再是稀奇的事情了,明星中的跨國戀更是不在少數,但是畢竟還是各種差異的不斷出現。
結婚後離婚的也不少,如周迅與高聖遠、寧靜與保羅、阿薩亞斯與張曼玉、鞏俐與黃和祥、李玲玉與傑瑞、張鐵林與波蘭前妻、桑德林與姜文等等。
福原愛與江宏傑結婚後夫婦二人一直備受網友「寵愛」,在網路上仍能看到兩人昔日的恩愛合照。同樣正因為如此,蔡琳一直有個稱呼,叫「國民媳婦」。兩者在社交網路上的互動也非常明顯。與高梓淇結婚後,蔡琳將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轉移到了韓國,幾乎沒有在中國娛樂圈出現過。於是二人離婚事件爆出後,許多年輕的網友表示根本不認識這兩個人。
嫁給高梓淇後,蔡琳和高梓淇還一起參加了幾個綜藝節目,兩人在節目中的互動十分甜蜜,令人羨慕。也許因為兩人長期分居,感情還是有問題。在兒子生日的時候,蔡琳也只是發了自己和兒子的合照,絲毫沒有提及高梓淇。「跨國戀」蔡琳和高梓淇去年年底正式離婚,結束了6年的婚姻。
Ⅶ 王姓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1、王健林,男,漢族,1954年10月24日生於四川省蒼溪縣,1970年入伍,1986年從部隊轉業,畢業於遼寧大學,7月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起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Ⅷ 遼寧大學知名政界校友有哪些
較為知名伍茄校友為:
王健林 經濟管理 1986年畢業 大連萬達地產董事長
馬克·穆勒 中文系 1974至1977 威尼斯電影節主席
王文元 財政系 1953至1956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孫春蘭 經濟系 1981本 1992研究生班 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恩哥 物理系1982 1985年本碩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田溯寧 生物系 1985年本科 原中國網通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出生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自1989起任大連萬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1970年參軍,1986年轉業,遼寧大學畢業。
7月加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起任大連萬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商會副主席,中國副主配猛席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
2013年,王健林以860億元的凈資產位列中國首富。在2014年的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中,王健林的凈資產達到1543億元,居亞洲第三腔賣察。
2015年,《福布斯》公布了全球富豪榜。王健林以242億美元成為中國大陸首富,位列全球第29位。2015年8月19日,胡潤發布了2015年全球華人富豪榜。王健林以2600億的財富首次超過李嘉誠,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