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綉春刀2 修羅戰場票房多少才賺錢
1、一般來說,一個電影,要票房超過成本3倍才能不虧!
2、一部電影,雷打不動的就是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剩下的錢才是製作發行方的。這裡面還要扣除成本。
3、綉春刀2 修羅戰場,製作1.1億,至少收入尺瞎要3.3億,加上合理利宴察潤,保底4億是合理的晌困茄選擇。
現在綉春刀2隻有2.6億票房,虧死是一定的了!
『貳』 如何評價電影《綉春刀·修羅戰場》
路陽導演的《綉春刀2:修羅戰場》上映了,還記得三年前《綉春刀》帶給我們的驚喜:張震、王千源、李東學三人飾演的錦衣衛,刻畫三個小人物在明末時期為命運掙扎的故事。
閹黨橫行暗無天日的世道,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出出精彩帥氣的打鬥,讓人重歸武俠時代。
當然,張震也再次圈了不少迷妹。
精美的服化道,各種有趣的武器,對於日式漫畫的借鑒和參考,外景和打鬥戲視覺上讓人更多享受,給新時代的武俠片注入了新鮮元素,又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在一片續作口碑下滑的局面里,《綉春刀2》還能保持原來的口碑,甚至還有上揚,也說明觀眾對於這種尊重觀眾認真拍電影態度的認可。
畢竟,觀眾都不傻。
『叄』 《綉春刀2》丨這部偏文藝的武俠片,終究還是知識分子的狂歡
上周五就已經去電影院看了《綉春刀2》,在前一天還重新溫故了第一部。兩部其實在風格和敘事上都大同小異,但不過不得不說,導演路陽能把武俠片拍出這種調調,的確頗讓人驚喜。
電影好看嗎?
好看!
哪部好看?
都好看!
其實影評看完的那晚就想好怎麼寫了,想誇的無非是影片中出彩的視效、音效、服飾、美工、表演等等,雖然算不上完美,但在同類國產片中的確是出類拔萃。
導演能夠在多線性敘事下做到各要素都面面俱到,的確實屬難得,就連備受抨擊的楊冪演技也沒辦法拉低這部電影的整體評價。
但後來我翻了下朋友圈,發現這篇想褒獎的影評不會寫了。
因為我看到有兩位朋友對這部電影都發出了這樣的評價: 《綉春刀》哪裡好看了?全程都在犯困,真不知道這么高評分怎麼來的……
看吧,這是一位普通觀眾的觀影心聲。但我想這不止一個人的想法,會是很多觀眾從電影院出來的感覺。
為何會這樣呢?
其實重要的一點: 這是一部偏文藝的武俠片,終究還是部分人的狂歡。
在討論這部影片之前,我不妨先找幾部類似風格的電影。(當然我這里所說的風格,是指偏向於文藝武俠片。)
《 箭士柳白猿 》和《 師父 》,兩部導演徐浩峰都在講逝去的江湖,只是徐導講江湖的套路很純粹,他不在影片中加入任何商業化的元素,所以拍出的是風格化原汁原味的江湖。
當功夫融入商業,誇張的武打場面和虛假的特技必然會稀釋了功夫的內涵 ,但導演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師父》市場票房5000多萬,而《箭士柳白猿》更慘,僅有500多萬票房入賬。而在這兩部影圓腔片同期的《卧虎藏龍2:青冥寶劍》和《葉問3》,雖然在圈內口碑不佳,票房卻一路飄紅,《卧虎藏龍2:青冥寶劍》甚至獲得了兩億五千多萬的票房成績。
《 一代宗師 》耳熟能詳,大名鼎鼎的王家衛作品。這也是一部偏文藝的武俠片,當然以「王家衛式」的電影美學風格,將武俠片拍出禪味、拍出文藝氣息不足為奇。《一代宗師》好嗎?當然好!不然怎麼可能拿那麼多獎呢?
但這部片子也不見得所有人都喜歡。去年我和朋友在家打算看這位大導演的《一代宗師》,他預想的應該是一部很燃很刺激的武俠片, 結果王家衛繁縟的台詞和文藝的畫面讓他特別失望,於是看了十幾分鍾就被強行換片了。
換成什麼?換成了《投名狀》。
《 投名狀 》這部影片其實和《綉春刀》的故事非常像,同樣是講的江湖仕途中三兄弟的故事。只不過《投名狀》是更偏向市場的橘悄衫商業片,陳可辛在電影中更多地融入能夠激發觀眾情緒劇情內容,將兄弟情、男女情和信義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不避血腥,黃沙狼煙,血肉橫飛,直接的刺眼和驚心,商業和文藝並舉,看完讓人大呼過癮。
《投名狀》當時的票房接近三億的票房,在2008年這樣的國產電影票房成績已經非常出色了。
列舉了這么多,其實只想說明一點: 《綉春刀》其實也是偏向於文藝的武俠片,他會被大部分「電影知識分子」所喜愛。 所以我們看到圈內毫不吝嗇對其的褒獎,包括年度最佳國產片、最好的國產武俠片等等。
但它不一定能夠讓所有普通觀眾都能夠像看《投名狀》《錦衣衛》那樣亢奮,充其量只是圈內人的狂歡。
當然這部影片其實也加入了商業元素,楊冪的參演就是最大的商業號召力。
《綉春刀》當然是一部好電影,而且是難得一見的好電運纖影,我也喜歡!但它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歡的電影,而且也不是普通觀眾到電影院必看的電影。
所以當影評人對它過度的褒獎,標榜它是必須到電影院看的電影,感覺過於誇張。
很多人在走進電影院之前都會去看一下這部電影的評價到底如何,當然客觀來說,如果評論基數夠大,一定程度上網路的評分是足夠給觀眾以選片參考的。
但目前影評人占據了電影好壞的大部分主導權,他們以個人的喜好和對電影的認識過度地去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造成了普通觀眾喪失了選片的主動權。
所以也就有了前面說的「《綉春刀》哪裡好看了?」這樣的現象。
試問一句,如果你正在約一位平時不怎麼看電影的妹子去看電影,你會選擇《綉春刀》還是同期的《悟空傳》和《父子雄兵》?
我想大部分人可能會選擇後者,除非《綉春刀》的放映時間正好是你趕到電影院的時間。如果這個妹子還是選擇了《綉春刀》,那說明她真的只是想快點結束和你在一起的時間……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而已。
在傳播學中,有一個著名的「 沉默的螺旋理論 」,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並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其實對電影的評論也是如此,當一部影片的評價開始就非常差,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對這部影片的負面聲音,大家會掘地三尺地去找出電影的缺點和不足,挖空心思地想盡嘩眾取寵的方式去表達對這部影片的負面評價。 比如:《長城》。
反之,當一部影片開始的評價就非常高,而且大部分影評人都在褒獎這部影片,那贊美的推文也會泛濫。而一些看完這部影片後覺得一般的人,當發現大多數人都覺得電影很好時,他們也會選擇給出好評,或者沉默不發表評論,這就形成了螺旋的現象。我覺得《綉春刀》就有一點這樣的現象。
當然,必須承認這樣的說法的確有點偏激。真正適合大眾口味,任何人都覺得好的電影是存在的,比如《摔跤吧爸爸》和《血戰鋼鋸嶺》。
講了這么多,其實只想說, 我們不能憑個人想法和興趣過分極端地去評價一部影片,給大眾造成誤導。
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本來就有差異,而且對藝術電影的評價往往都更高。但市場需求面對的是大部分的普通觀眾,如果我們只憑藝術去誘導觀眾進入電影院為一部自己不喜歡、看完覺得很無聊的影片買單,這樣的做法和誘導消費有何區別?
在評價一部電影的時候,最起碼必須告訴觀眾,這部電影可能適合什麼人群,而不是一味的只說它好。 對吧?
如果已經不在院線上映的影片倒還好,對觀眾來說,在網上找來看一部不喜歡的電影,最多浪費了兩個小時時間。
但要走進電影院,浪費時間還浪費錢,畢竟一部電影票的價錢大幾十塊錢呢!
更說不定,人家想追妹子的,結果被影評誤導看了一部昏昏欲睡的藝術電影,追妹子的機會黃了,那是耽誤了人一輩子的事情啊!
『肆』 綉春刀2比第一部票房差嗎
1、備早判綉春刀1的票房是9500萬。
2、綉春刀2的票房是2.6億。
所以,第2部比第一部至少賺得多了。
但是,綉春刀2是一億投資,至少3-4億保底,所以現在只仿改有2.6億,鐵鐵的睜轎要賠了。
『伍』 綉春刀2資源
《綉春刀爛攜2》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rSlq40LOT6Yf9gvF2k5e8w
《綉春刀Ⅱ:修羅戰場》是由路陽執導,寧浩監制,陳舒、路陽、禹揚編劇,張震、楊冪、張譯、雷佳音、辛芷蕾、金士傑、劉端端、李媛等人主演古飢含伏裝武俠電影。該片講述了明天啟七年,北鎮撫司錦衣衛沈煉在追查案件老型中身陷陰謀,為了證明清白,與少女北齋,同僚裴綸協力查明真相的故事。該片於2017年7月19日大陸上映。
『陸』 如何評價電影《綉春刀2》
誠然,《綉春刀2》在當今的國產電影中可以算得上是良心之作,在情節、台詞、攝影、動作、道具、服裝上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所以大家對它贊賞有加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是這么比的,我是抱著時隔三年之後想看看路陽是否能給我帶來更多驚喜的心態來看的這部電影。因為我至今為止記得三年前在電影院看《綉春刀》,影片結束片尾曲出來的時候全身汗毛豎起,內心百感交集的那種顫栗感,但這次《綉春刀2》結束的時候,我並沒有那種感覺。為了找到原因,我回家又把第一部詳細回顧了一遍,來講一講兩部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在我看來,《綉春刀2》是導演路陽非常努力地對《綉春刀1》的復刻之作,可惜並未超越前作。
說是復刻之作,我是有理由的。首先,兩作的故事極其相似。第一部是沈煉為了錢放走了魏忠賢,反而被人追殺以求滅口,還連累死了自己的兩個兄弟。第二部是沈煉為了愛情放走了北齋,因此不小心發現了朱由檢在船上動了手腳的內幕,然後被人追殺以求滅口,最後自己的兩個朋友也死了。坦白講,相似的故事講一遍讓人感慨,講兩遍就有些無聊。而且,第一部為了錢的理由顯得更充分,因為不僅僅是他自己需要錢到教坊司去贖周妙彤,而且他的大哥也需要錢打點晉升百戶,他的小弟也需要錢擺脫丁修。相比之下第二部因為發現要殺的人是自己一直贊許的作畫先生而且還是個漂亮姑娘就和自己的同僚翻臉,還不小心把人殺了,就顯得有點像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別說什麼出於道義看不得姑娘被辱所以暴起傷人,我相信對逆黨家眷的凌辱在當時可以說是司空見慣。
其次,兩作的人物極其相似。兩作雖然具體故事不同,但居然可以近乎於一一對應地找到對應的角色。劉詩詩演的周妙彤對應楊冪演的北齋先生,來充當張震的紅粉佳人這個自不必說。張譯的陸文昭和王千源的盧劍星都是胸有大志為了目標能屈能伸卻也重視兄弟情義的人,而靳一川和裴綸這兩個人則成了兩部電影里的溫情和搞笑擔當。就連眾位贊不絕口的辛芷蕾飾演的丁白纓,在第一部里魏忠賢身邊也有一個趙姑娘。看多了武俠小說就知道,各方勢力主子身邊基本都有一個武藝高強又忠心耿耿的女性角色,這本身已經不是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人設了。兩部的點睛角色,第一部是加錢狂魔丁修,第二部是崇禎皇帝朱由檢,這兩個人不僅人設豐滿,演員也完成得非常出色。而我為什麼說第二部不如第一部,很簡單,在於細節,在於鋪墊,在於由這些細節和鋪墊組成的最終導致的人物形象的不同。說個很有意思的話:看完第一部《綉春刀》,你會覺得從道德上評判,沈煉不是個好人。但是看完第二部,沈煉反而像個好人了,這就是細節上導致的偏差。
首先,第一部開篇,沈煉沖進陳府,斷了男主人弟弟的一條胳膊,同時用男主人的女兒威脅男主人,讓他交出許大人的下落。至此,沈煉乃至錦衣衛殘忍的形象在電影里就立住了,因此後面劉詩詩反復說「我怕你啊」就還顯得比較可信。而到了第二部,唯一能顯得錦衣衛只是走狗的戲就是去殺北齋先生,結果凌總管想要侮辱北齋還被沈煉打斷了。所以在觀眾眼裡,錦衣衛到底是什麼性質的身份,是很模糊的。看完第二部,人們只知道詔獄很可怕,魏忠賢很可怕,但是錦衣衛是個什麼身份,完全沒感覺。其次,也就是我剛才提的動機這件事上,第一部的理由更充分。前面盧劍星提醒百戶大人升他的官職,百戶大人一句「要麼再拿點錢來,要麼就閉嘴等著」,盧劍星面露難色。然後沈煉想贖周妙彤出教坊司,周妙彤說「就你那點俸祿,要攢到何年何月」,還有靳一川反復被他師兄敲詐還找沈煉借錢,都在反復說,這哥兒仨,真的很需要錢。所以後面沈煉為了一己私利拿了魏忠賢的錢放他走才很可信。而到了第二部,沈煉一眼看上了北齋就為她捨身犯險,反正在我眼裡,就覺得是被迷了心竅。
再次,在兄弟情的鋪墊上,第一部遠比第二部要豐滿。第一部有個細節,盧劍星為了靳一川補衣服,還包括三個人一起走在熱鬧的街市上,還包括沈煉為了盧劍星和靳一川買通別人。這些是你真真正正看到了的,所以後面盧劍星為了沈煉伏法,觀眾才會感慨,他們是真的兄弟情,這種兄弟情里充滿了煙火氣。但到了第二部,裴綸說和殷澄是朋友,沈煉說「我和殷澄也是朋友」,關鍵是,並沒有演出來啊。而且照理來說陸文昭和沈煉應該也是朋友,但直到陸文昭為了沈煉壓下殺凌總旗之前,你根本感受不到他倆是朋友。當某種情感的傳遞,需要靠台詞而不是情景的時候,其實是很難引起觀眾的同理心的。這也就間接導致了裴綸和沈煉的同盟變得有點莫名其妙,陸文昭和沈煉的反目也沒給人多大的震撼,雖然隨後從整部電影的復盤來看邏輯上是通順的,但是在情節演出來的瞬間,觀眾只是吃著爆米花,少了情感上的共鳴。
最後,來說說愛情線。大家都笑稱沈煉真是萬年備胎。但其實第一部的沈煉和第二部的沈煉對待感情是完全不一樣的。第一部的沈煉,不管周妙彤是不是愛他,哪怕他明知道周妙彤不愛他甚至怕他也不想跟他走,他都執意要給她贖身帶她走。而他到詔獄里去救周妙彤的相好,也是因為周妙彤說「救了他我就跟你走」,本質上還是為了帶走周妙彤。而後來,他可以很直白地對周妙彤說「他死了,被我殺了。」第一部的沈煉對待感情,是佔有式的和搶奪式的。而到了第二部,他明明知道信王要殺北齋,居然還替他隱瞞,還對北齋說「他讓我帶你走,他讓你隨意畫畫,想畫什麼畫什麼」。這就真真淪為了明代好備胎。但事實上,到底哪個更有血有肉而且符合常理呢?我認為是第一個。因為第一個本身和沈煉在第一部中展現出來的殘忍是前後呼應的,而且當時的男人對待女人,尤其像錦衣衛這樣的男人對待女人,確實是「我愛你就要佔有你,管你願不願意跟我在一起」。
綜上所述,第一部里的沈煉,是自私的、殘忍的、甚至有些貪婪的,但同時又是重情重義的,他會為了錢做錯的決定,卻也會為了這個決定買單,拚命改正。這才更加符合路陽所要表現的「大背景下的小人物」。
而到了第二部,不管是殺了錦衣衛帶走北齋所顯現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還是後面在愛情中為了照顧北齋的情緒不想告訴她信王要殺她還謊稱是信王想讓她走,還是最後憑借一己之力對抗強權,都給我一種感覺路陽在盡力讓這個角色顯得更「高尚」。而這種高尚,到了最後就有了一點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卻反而失掉了這個系列所要展現的「大背景下的小人物」這樣的主旨。還是那句話,《綉春刀2》是部好電影,但如果你很喜歡它的話,建議你去重溫一下《綉春刀1》,那將是更加讓人久久回味的觀影體驗。
『柒』 綉春刀2這么好看,為什麼票房那麼低
綉春刀還是可以的,票房低原因如下:
1、綉春刀2的檔期太失敗了。前有悟空傳、絕世高手也就罷了,關鍵是後面戰狼2、建軍大業基本沒給綉春刀留多少空間,戰狼2絕對是2017年戰鬥力爆棚的第一高手。
2、我覺得大冪冪對票房和影片整體質量的傷害,要遠大於對票房的提振作用。
3、第三,中國古裝戲太多了,電視就有上一大堆,每年都有好多部精良的IP電視劇,女主角也不比楊冪差,有這些在前,誰還願意看古裝電影!
另外,武俠電影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看電影的主力都是90後,00後,這些人是不看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的黃金年代是80-90年代(對應的讀者就是70後,80後的人),而到了00年以後,武俠基本上退出舞台了,改為網路小說進入舞台。所以,武俠電影的基礎已經消失了。
個人覺得綉春刀名字也不夠大氣!
『捌』 楊冪主演的《綉春刀2》什麼時候上映
《綉春刀·修羅戰場》已於2016年4月3日宣布開機,該片由路陽執導、寧浩監制,楊冪、張震、張譯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北鎮撫司錦衣衛沈煉張震在追查案件中身陷陰謀,為了證明清白,與楊冪飾演的少女北齋協力查明真相的故事。該片於2017年8月11日全國上映。
上海《綉春刀2:修羅戰場》的發布會現場楊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在水裡拍的,電影中她和張震負責純愛的部分,張譯和雷佳音負責宮斗,陣營劃分得很清楚!
『玖』 解密《綉春刀2-修羅戰場》——亂世-愛-救贖
《綉春刀1》是3年前在電影院里看的。那時,這個片子的宣傳十分不給力,影院排片也不多,要不是當年對劉詩詩的迷之喜愛,或許就錯過了這部還不錯的電影。3年後,《綉春刀2》上映。閨密提議去看《綉春刀2》時,我還是滿滿期待的。
可能是《綉春刀1》的口碑好,可能是《綉春刀2》的宣傳棒,這一場電影竟是差不多爆場的,人意外的多。當然,有多少是粉絲效應,暫且不提(楊冪的票房號召力)。
相比1的開場,2更宏大了一些。薩爾滸戰爭,明軍慘敗,努爾哈赤的女真鐵騎成為了奪命的魔鬼。屍橫遍野,整個戰場,明軍活著的人,除了沈煉,就只有他在金軍刀口救下的陸文昭跟郭真了。面對戰爭的殘酷,死神的威脅,陸文昭高喊:要想不這么死,就得換種活法!看慣中國電影的我表示,人物命運轉折點來了。
要想不這么死,就得換種活法!所以郭真進了東廠,陸文昭和沈煉成為了錦衣衛。鏡頭一轉,再次出現在鏡頭中的陸文昭已不再是戰場上的熱血青年。他在魏忠賢面前卑躬屈膝,刻意奉迎,謙卑到骨子裡的奴意,不由讓人心中酸澀。這時,時代背景已基本交代完畢,主線故事開啟。
戰場上僥幸活命的郭真被人殺死在了酒館里。沈煉和同事調查此案,卻險些被凌雲鎧搶了功勞。凌雲鎧為什麼如此囂張呢,電影後來告訴了我們,他舅是魏忠賢。和我爸是李剛一樣,無論古今,領導的親戚都是需要禮讓三分的。顯然,沈煉和他的好朋友還不太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的倒霉蛋朋友殷澄付出了命的代價。殷澄和沈煉得罪凌雲鎧是內在的因,殷澄口無遮攔的談論領導八卦是外在的因(至於在那個世道,殷澄敢於說出那些話,不是因為他大無畏,一是因為他有些喝醉了,自古喝酒誤事啊!二是他以為周圍都是他的兄弟,玩笑之言,沒有大事,卻不想成為了凌雲鎧整治他的把柄。),在無常簿的威力下,沒有任何人敢於為他求情,甚至連男主沈煉也退縮了。詔獄的恐怖甚於對死亡,殷澄選擇了逃跑,而沈煉則必須追捕他。這也是沈煉的無奈~~眼睜睜的看著昔日的好兄弟自盡在自己面前,卻毫無辦法。換個角度,沈煉又何嘗不是那逼死殷澄的劊子手之一呢!
沈煉與北齋是從畫結緣的,屬於精神領域的相交。北齋之於沈煉,更想是偶像。他在她的畫里,看見了自己求之不得的東西(對於世道的控訴,對於反抗的勇氣)。所以一向對麻煩的敬而遠之的沈煉在聽到北齋的名字時才會請命去執行任務。他想看看北齋的真實面目,當然也不排除他因為經常收藏北齋的畫怕被牽連而做賊心虛。
女主的出場略帶狗血,幾乎在她出場的一剎那我就猜到了她就是北齋。當然,沈煉智商也就此開始下線。在那個男女授受不親的時代正螞悄,一個陌生女子給你撐傘,本就不尋常,況且你還穿著錦衣衛的衣服(那個時代背景下的錦衣衛是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神,飛魚服又那麼好辨認。),沈煉你就不懷疑一下她的身份和目的嗎?你對得起你的那身官服嗎?
確認北齋就是那日在雨中給自己撐傘的姑娘時,沈煉先是不可置信,不願相信,到後來接收事實的轉變幾乎在一瞬間,張震的演技不錯,准確把握了這個眼神。凌雲鎧要欺辱沈煉是沈煉命運的又一個轉折點。如果凌雲鎧只是逮捕北齋,沈煉或許根本不會動手。凌雲鎧對北齋的侮辱,更像對沈煉精神上的一種侮辱,所以沈煉受不住,所以他頭腦一熱,誤殺了凌雲鎧。之所以說他是沖動殺人呢,是因為他在殺死凌雲鎧後的一瞬間是無措的,他曾試圖喚醒凌雲鎧,說明他並不想殺人。當物局然,之後的毀屍滅跡,一方面是沈煉身為錦衣衛做事的滴水不漏,一方面也是他深深害怕殺人帶來後果的表現。(其實整部片子里沈煉在不涉及女主的時候還是智商在線的)
因為凌雲鎧被殺案,本片中另一個關鍵人物-裴倫出場。雷佳音飾演的裴倫是本片舉渣的一個亮點,他重情重義,又風趣幽默。緊咬沈煉不放,是因為殷澄的死亡,他是想為兄弟報仇。後來幫助北齋逃亡,是因為感念沈煉的救命之恩,講就的是與沈煉的義氣。
當陸文昭抽刀欲殺害裴倫時,我已經預料到了幕後大boss的真實身份了-信王朱由檢,未來的崇禎皇帝。原因1:木匠皇帝死亡對誰最有利;2:誰最有能力讓陸文昭、郭真等人為其賣命。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皇位的繼承人-信王。
北齋與信仰的愛情,開始時就註定了結局是悲劇。北齋是罪臣之女,她痛恨這個世道,信王救了身陷囹圄的她,所以她傾心以付。他是她的救贖,是她的信仰,所以她為了他連性命都可以不顧,所以她堅信信王不會殺她。當信仰破滅,當她知道自己也是信王的一個棋子,她才會那麼痛苦,才會那麼快在心裡又有了一絲沈煉的位置。
陸文昭比沈煉事故,比裴倫老練,可惜他仍看不準上位者的心。作為崇禎皇帝上位的污點證人,他的結局也是早就註定的了。北齋知道信王會殺郭真,卻不相信信王會殺自己。陸文昭知道信王會殺了郭真,殺了北齋,卻不相信信王會殺了自己。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會是那個意外,現實確實沒有那個意外。張譯是本片另一個驚喜,他在知道信王要殺自己時滿眼的不可置信,後來的心灰意冷,赴死時的悲愴,都把握的十分到位。他的經歷才體現了修羅的含義,他比沈煉更悲劇,更無奈。沈煉的悲劇來源於自己,他的悲劇才是來自於那個時代。他已經放棄了理想,放棄了信仰,放棄了尊嚴,卻還是沒有一條活路。快結局處,他的反抗,才是對那個社會最深的控訴。怎麼樣的人,才可以在那個社會活下去呢!
接著,電影最大的bug出現了---吊橋,馬因為不肯過吊橋,他們放棄了馬,選擇讓北齋先行過橋,他們守在這里抵擋追兵。後來因為北齋不放心又回來看他們,沈煉被迫砍斷吊橋,斷了自己的退路為保北齋安全。導演或許想表達的是英雄救美的悲壯,可我只看到了低智商。演到這里,朋友問我,他們為什麼不過了橋再砍斷吊橋,我說,缺心眼唄!不是調侃,不是諷刺,這里真的為沈煉的智商哀悼。後來看過導演解釋這段,說因為追兵比較近,來不及過橋砍斷吊橋,所以才這么安排。說實話,不過是對劇本漏洞的辯解罷了。過了橋後,兩個人守在橋的另一端,豈不是更容易對付追兵?沈煉砍吊橋那裡,看得出,沈煉對於女人比朋友更看重。在裴綸為了他而拚命時,他不選擇幫忙御敵,而選擇砍吊橋阻止北齋回來找他,這種朋友,是不是值得朋友為其拚命?
對於北齋是不是應該回來這個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於情,她心中既感念沈煉冒死救她又在相處中對沈煉有了一絲感情,她應該回來。觀眾也會感覺沈煉的付出終於有了一絲回報。可於理,她的回來只能加速沈煉他們的死亡,只能添亂,毫無用處。
北齋,原名妙玄,差點被賣為瘦馬,被信王所救。這里與第一部暗暗聯系起來。第一部的女主叫妙彤,就是瘦馬。所以,沈煉是3個月,愛上了一對姐妹,然後,這對姐妹還都心有所屬,最後都在江南等他?????
看見網上很多人討論沈煉究竟愛誰這個事情,我想,應該都愛也都不愛吧!沈煉對妙玄的愛,是因為她畫中的反抗精神,是他為自己怯懦找的寄託。他對妙彤的愛,始於愧疚,忠於救贖。無論第一部還是第二部,沈煉都是那個沈煉,拚命在亂世中以愛之名想尋求救贖的人。
沈煉是悲劇的,不在於他愛而不得,而在於,他既看不慣這個社會,還不敢抗爭。他既對大環境低頭,卻又想在內心深處留有一片凈土。這種人,不容於亂世,悲劇早已註定。
而我們,又有多少是沈煉這種人呢!
『拾』 哪裡可以看電影綉春刀2:修羅戰場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NGBJ81nI4JicyMCVhOD6jA
《綉春刀》是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巧廳)、北京大楚孝陸隱長歌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合力映畫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浪漫武俠電影,由路陽執導,張震、劉詩詩、王千源、李東學、聶遠、金士傑、李洪濤等主演。該片講述了明末崇禎年間,錦衣衛三兄弟悉老奉命追殺魏忠賢,最後卻捲入到一場宮廷陰謀當中的充滿懸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