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被電影節

被電影節

發布時間:2023-05-24 06:39:15

1. 世界上有哪些舉足輕重的電影節

有: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美國奧斯卡金像獎,

1、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柏林電影節把自己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最高獎為「金熊獎」。

2、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39年,最初是為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如今已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又因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3、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最高獎為「金獅獎」。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在30年代至60年代之間,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每年8月至9月(8月30日-9月9日前後)於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舉辦。

(1)被電影節擴展閱讀:

1、電影節其實就是一扇窗戶,打開這扇窗戶,世界就在眼前。每年的電影節是整個娛樂圈的盛事,電影節隨著時代的發展早已跨越了單一的電影元素,參加電影節的意義也非同凡響,電影界雜糅了工業、藝術、文化和商業等領域,構成一個以新理念為主導的多元化電影盛宴。

2、電影節是電影人參與的流動的盛宴,名與利的舞會,參加電影節的意義在於你可以開拓眼界,見識到不一樣的世界,參加電影節的意義在於美好的交流。

3、電影節的開放會使整個娛樂圈大放異彩,把握住電影節這個商機,為商家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在電視上的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2. 三大電影

三大電影節如下: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全球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著名、最具影響力、最權威的三個電影節,它們分別為: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和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即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與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獅獎」。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與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德文: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創立於1951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

3. 國際四大電影節對入選影片都有什麼要求

一、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電影獎項而已,和中國的「華表獎」是一個意思,只是一個本土的電影獎項,但從他沒有「最佳外語片獎」來看他也不是國際性的,而電影節的定義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輯、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隻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

20176eaaccc7cd98d109d21"/>

戛納國際電影節初期,是由各國選送自己的電影來參賽。1972年,總代表莫里斯·貝西(Maurice Bessy),電影節主席法伍爾·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會毅然決定戛納電影節自此將是參賽影片提名的唯一決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圍內提名參賽影片。這個決定標志著一個轉折點,很快被其他的電影節效仿。

4. 2023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華語電影

已經過去的2022年,國產電影在疫情中砥礪前行。如今,全新的2023年,國產電影將如何發展?今年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國產片?

1、《流浪地球2》

導演: 郭帆

主演: 吳京 、劉德華 、李雪健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正在熱映)

豆瓣評分:8.2

導演郭帆曾表示,如果《流浪地球》是及格分,那麼他希望將《流浪地球2》做到70分。《流浪地球2》的故事是《流浪地球》的前傳。這一次,我們希望看到國產硬核科幻的全面升級。

大家不用擔心吳京所飾角色如何「復活」了,因為本來也還沒死。

郭帆拍片的懇切,在場景設計和視效的細膩度上,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又一次拉高了中國科幻作品的工業水準。雪健老師依舊老辣,劉德華則收獲了近年來最有挑戰的角色。

流浪地球2的劇情簡介:

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的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再次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

2、《滿江紅》

導演: 張藝謀

主演: 沈騰 、易烊千璽 、張譯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正在熱映)

豆瓣評分:7.7

《狙擊手》之後,張藝謀再度「進軍」春節檔。這次的題材,乍看是以南宋為背景的歷史故事,但從預告和物料來看,又不乏懸疑、動作甚至喜劇元素,影像風格頗有《英雄》和《影》的味道。

影片究竟成色如何,難見分曉,唯一能確定的是,張藝謀作品依舊擁有個性十足的國風色彩及構圖風格。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滿江紅的劇情簡介 :

南宋紹興年間,岳飛死後四年,秦檜率兵與金國會談。會談前夜,金國使者死在宰相駐地,所攜密信也不翼而飛。小兵張大(沈騰 飾)與親兵營副統領孫均(易烊千璽 飾)機緣巧合被裹挾進這巨大陰謀之中,宰相秦檜(雷佳音 飾)命兩人限一個時辰之內找到兇手。伴隨危機四伏的深入調查,宰相府總管何立(張譯 飾)、副總管武義淳(岳雲鵬 飾)、舞姬瑤琴(王佳怡 飾)等人捲入局中,案件的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場更大的陰謀。局中有局、人心叵測,一夜之間風雲變幻,各方勢力暗流涌動……

3、《無名》

導演:程耳

主演:梁朝偉、王一博、周迅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豆瓣評分:6.8

程耳導演產量不高,但極注重風格與品質,《邊境風雲》和《羅曼蒂克消亡史》都是辨識度驚人的國產佳作。這次,程耳將觸角探進主旋律敘事,操刀博納影業「中國勝利三部曲」終篇(前兩部為《中國醫生》《長津湖》),主演有梁朝偉、周迅兩大演技派加盟,還有王一博這樣的當紅小生。

影片有諜戰懸念,也有舊上海風情,可以想見伍氏基,觀影有門檻,但肯定是質感之選。

程耳真的擅長布局,擅長埋線,一個血點子,暗示一場暗鯊,噴濺的血液,暗示一個陰謀者的失敗,一滴淚,代表了深藏的情感和誤會,當你足夠細心,環環解密,然後最後和導演一起揭曉答案,真的是酣暢淋漓的觀影體驗,

無名的劇情簡介:

影片通過對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奮斗在上海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共特科,在隱蔽戰線與各方勢力殊死較量過程的再現,表現了在走向勝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黨的秘密核畢戰線上那些無名英雄,他們不可取代的貢獻。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共特科在上海周旋於重慶、汪偽、日本間諜機構之間,通過錯綜復雜的敵後情報系統,策反敵人,獲取情報,誅殺漢奸,建立更廣泛的統一戰線,直至抗戰勝利的前夜…...

4、《深海》

導演:田曉鵬

主演(配音):蘇鑫、王亭文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豆瓣評分:7.4

用最絢麗的色彩,描繪走出灰暗的童話!

從預告來看,影片打破深海和深空的界限,色彩艷麗仿如琉璃,空間感強烈,水母、章魚等在鯨音中變形,頗有克蘇魯意味。這是《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暌違8年後的動畫新作,顛覆性的「粒子水墨」技術,將帶來怎樣的視覺效果呢?

田曉鵬坦誠《深海》是他一生一定要做的作品,其故事已在他腔謹腦海縈繞多年。

深海的劇情簡介 :

在大海的最深處,藏著所有秘密。一位現代少女(參宿)誤入夢幻的深海世界,卻因此邂逅了一段獨特的生命旅程。

5、《交換人生》

導演:蘇倫

主演:雷佳音、張小斐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交換人生」的故事設定,已經不新鮮,但從影片預告來看,本片的喜劇效果相當不錯,而且少不了對人生與情感的思考。

金雞影後張小斐能否藉此,突破《你好,李煥英》的角色光環,帶來新的銀幕形象,引人好奇。

《交換人生》是一部充滿歡樂,又帶點童話色彩的喜劇電影,讓人看得時候會開心快樂,充滿了輕松舒適的氛圍,同時也會引人深思:在我們的人生里,什麼是我們真正應該值得珍惜的?

交換人生的劇情簡介 :

如果交換人生會交換家人,你還願意嗎?仲達(雷佳音 飾)與金好(張小斐 飾)相親後,意外和暗戀金好的少年陸小谷(張宥浩 飾)換身,並誤打誤撞交換了家人,開啟了令人捧腹有笑有淚的奇「換」之旅……

6、《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

導演:鄧超、俞白眉

主演:鄧超、孫儷、許魏洲、吳京

上映日期:2023年1月22日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完全喚醒了曾經的記憶!總是梳著光溜溜、油亮亮大背頭的蔡振華教練,皮膚黝黑的馬文革,個不高,肉乎乎的王濤,秘密武器,蘑菇頭不愛說話的怪球手丁松,彼時初出茅廬,青春無敵的孔令輝和劉國梁。

相信每個觀眾,都有一段關於「中國乒乓」的記憶。這一次,鄧超和俞白眉再次攜手,共同執導這個國民故事。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90年代的中國乒乓隊在低谷時期,如何重回巔峰進行絕地反擊的故事。

吳京飾演的角色在預告中首次亮相,對處於低迷狀態的鄧超說出「相信決定一切」。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的劇情簡介 :

向中國乒乓精神致敬!

影片取材於九十年代初國乒男隊低谷時期的故事。彼時瑞典隊異軍突起,技術打法趕超中國,鐵腕少帥臨危受命,組建起一支備受爭議的男乒新軍——負傷主力、失意老將、千度近視的削球手、以及缺乏大賽經驗的雙子星。面對內外質疑,主教練攜教練組堅持大刀闊斧改革,不被看好的「男乒新五虎」發揮各自優勢,終於在1995年世乒賽上演了精彩的絕地反擊,重新奪得斯韋思林杯。

7、《長空之王》

導演: 劉曉世

主演: 王一博、胡軍

上映日期:2023年4月28日

長空之王是國之榮耀殲擊機的實物拍攝真實,也是拍攝試飛英雄故事向他們致敬,我們追求和平但也不能任由人欺負!!

影片聚焦我國新一代試飛員,片中會出現多種型號戰機,場面比較燃。

在《長空之王》最新發布的海報中,由雷宇(王一博飾)、張挺(胡軍飾)領銜的試飛小隊與航醫沈天然(周冬雨飾)一身戎裝蓄勢待發,他們將和身後的戰斗機並肩作戰,護航大國重器的騰飛,以此捍衛祖國領空安全。

該片聚焦新時代空軍試飛員群體,揭秘最先進戰斗機誕生艱辛歷程。由劉曉世導演,韓寒監制,將在這個國慶帶影院觀眾領略國之重器的魅力。

長空之王的劇情簡介 :

雷宇(王一博 飾)等優秀飛行員經過嚴苛選拔,正式成為了我國新一代試飛員——一款戰斗機的正式列裝,背後不僅有無數科研人員的努力,也需要試飛員們一次次對飛機的安全邊界和極限狀態進行測試。他們將在隊長張挺(胡軍 飾)的帶領下,參與到最新式、最尖端戰斗機的試飛工作,在不斷挑戰戰機和自我極限的過程中,一個個危機接踵而來……

8、《風再起時》

導演: 翁子光

主演: 郭富城、梁朝偉、杜鵑

「今年唯二的,極致的浪漫。男人致死是少年。一個忘不掉,一個留不住。一個白月光,一個硃砂痣。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百年際遇,過眼雲煙。」

翁子光導演的風格冷峻、驚悚、縝密,同時懷有對社會、人情的高度關注。

如今,他同梁朝偉、郭富城兩位香港影帝合作,帶來一部敘事復雜度和格局都遠勝《踏血尋梅》的《風再起時》。

風再起時的劇情簡介 :

張揚敢拼的磊樂(郭富城 飾)與內斂善謀的南江(梁朝偉 飾),在因緣際會下攜手,破除舊規,立威造勢,在磊樂太太蔡真(杜鵑 飾)的斡旋下,成為黑白兩道人人皆知的「雙雄探長」,二人自此叱吒香港三十年。然而在表面的平靜與制衡之下,火並、謀殺、背叛、奪權……暗流涌動,一觸即發!

9、《消失的她》

導演: 崔睿、劉翔

主演: 朱一龍、倪妮、文詠珊

此前的海南電影節上,《消失的她》作為閉幕片上映,被電影節觀眾贊為「燒腦大戲」。

本次曝光的概念海報伏筆滿滿,沾有不知是血液還是顏料的畫筆;消失在畫前的腳印;畫中女子望向的遠處燈塔;每一處的細節都將懸疑氛圍拉滿,透露出海報的核心概念:面前是暗潮洶涌的大海,海畔四下無人,但我知道,她曾來過。

影片由陳思誠監制,故事涉及夫妻關系、旅行失蹤、神秘人物、法理人情等,疊了不少buff。朱一龍、倪妮、文詠珊這樣的演員搭配,也讓影片看點十足。

消失的她的劇情簡介 :

何非(朱一龍 飾)的妻子李木子(文詠珊 飾)在結婚周年旅行中離奇消失,在何非苦尋無果之時妻子再次現身,何非卻堅持眼前的陌生女人並非妻子,妻子拿出了身份證明進行自證,夫妻二人似乎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隨著金牌律師陳麥(倪妮 飾)介入到這起離奇案件中,更多的謎團慢慢浮現……

本片改編自蘇聯電影《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 Ловушка для одинокого мужчины》。

本片由喜劇懸疑佳作《唐人街探案》系列導演陳思誠擔任監制,金色楓視效團隊歷時一年全程參與特效製作,實力派演員朱一龍和謀女郎倪妮分別擔任男女主角,朱一龍今年更是憑借17億票房佳作《人生大事》提名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10、《保你平安》

導演:大鵬

主演:大鵬、李雪琴、尹正

從煎餅俠到縫紉機樂隊再到這部,一直在詮釋平凡小人物的心境。他們不是完全意義上完美的人,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堅持捍衛著什麼。魏平安這個人物的底色是有些悲涼的,有過所謂的人生「污點」,學歷不高,做著一份不上不下的工作,生活的面子光鮮亮麗但里子可以隨便湊合。所以最後那場極具情感渲染力的戲會那麼動人,全世界都在笑,他卻哭了,因為他總算看到了,這個世上,也有人在傻傻地理解著他。他很孤單,但他並不孤獨。

這是2022年海南電影節開幕片,也是大鵬在《吉祥如意》之後,進一步轉型之作,即在喜劇之中,蘊含一些人文及社會思考。

這部電影本來定在2022-2023賀歲檔上映,後宣布撤檔,可能片方也希望它以更完美的姿態呈現在大銀幕上。

保你平安的劇情簡介:

中年落魄的魏平安(大鵬 飾)已過世的客戶被人造謠抹黑。為了一句承諾,魏平安踏上了漫漫查謠言之路。一路阻礙重重,笑料頻出,不僅查到親妹妹魏如意(李雪琴 飾)頭上,還遭遇了財大氣粗的馮總(馬麗 飾)圍追堵截。他漸漸發現「做你覺得正確的事」最令人心安……

5. 世界四大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奧斯卡金像獎

概況

" 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 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27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半個多世紀來一直享有盛譽。它不僅反映美國電影藝術的發展進程和成就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1927年5月,美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萊塢發起組織一個"非贏利組織",定名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為A.M.P.A.S.)它的宗旨是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的進步。學院決定對優秀電影工作者的顯著成就給予表彰並成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1931年後"學院獎"逐漸被其通俗叫法"奧斯卡金像獎"所代替,其正式名稱已鮮為人知。

評選

奧斯卡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電影獎項而已,和中國的"華表獎"是一個意思,只是一個本土的電影獎項,但從他沒有"最佳外語片獎"來看他也不是國際性的,而電影節的定義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輯、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隻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電影節可以說是個電影展覽會,而奧斯卡只是頒獎並不存在展覽性質,綜上所述奧斯卡不是電影節更不是國際電影節,而世界上最富盛名的是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

奧斯卡於1947年起設定最佳外語片獎,2011年第8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丹麥的《更好的世界》。

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 *** 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要獎項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審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坎城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重要地位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坎城、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網際網路、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審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我國電影《白日焰火》於2014年獲得金熊獎,男主角廖凡獲銀熊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電影節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創新,就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該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而評判標准很純粹:藝術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電影節發掘了一大批新興的歐洲電影人。盡管它所選擇的電影未必是該導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卻時時刻刻地在引領歐洲藝術電影的發展潮流。

坎城國際電影節

概況

坎城國際電影節 (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 ,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法國的坎城電影節因舉辦地擁有大海、美女和陽光(Sea,Sex,Sun)三大特色而被稱為3S電影節。當前坎城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坎城電影節是一個不關心政治的真空地帶,是一個濃縮的好像人們能直接聯系,講同一種語言的微觀世界。"

尚·高克(Jean Cocteau)

1939年,法國教育及藝術部部長讓·扎伊(Jean Zay)提議在法國創建一個國際電影節。坎城因其"陽光及美麗的景色"而當選會址。

第一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嘎納國際電影節,由路易·盧密耶(Louis Lumière)擔任主席,但是被二戰延誤。1945年,法國國家文藝協會(AFAA)再度被要求在外交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組織電影節;自1946起,剛創造的法國國家電影中心也聯合支持。

1946年9月20日,坎城國際電影節作為戰後的第一個重要的國際文化盛事,在坎城的舊賭場里舉行。當時,坎城國際電影節是一個設有董事會的非營利組織;並在1972年變成慈善機構。除了1948年和1950年 -- 因為缺乏資金坎城電影節被取消以外-- 每年都舉行為期兩周的坎城電影節;1951年以前是在9月舉行,後來變成 5月。1968年,坎城電影節因政治騷亂被迫中斷。

最開始的時候,坎城電影節主要是一個旅遊和社交事件,更像是電影論壇而非 賽事。 幾乎所有參展的電影都可獲得獎項。歷經多年後,隨著參加者的急劇增加和新的經濟後盾,坎城電影節改變了原來的定位,逐漸演變為電影工業中最為媒體關注的年度盛事。一般而言,每年約有一千六百個媒體的四千多個記者參加坎城電影節。

電影市場

1959年"電影市場"的創建更增添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其不但提供了一個商業平台,而且為電影工業的買家和賣家之間的會晤及討論提供了便利 。在其不斷發展的45年間,坎城電影場已成為全球電影行業的主要市場。同樣,在2000年創建的圍繞電影宮的國際村(Village International)也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能促進自己的文化及電影,並為他們的製片人和電影工業提供支持。

與正式提名並行的是1962年創建的"國際影評周"和1969年創建的"導演雙周"。這兩項活動都設有各自的競賽單元。1978年,時任電影節總代表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創立了"金攝影機獎"(Caméra d'or),以獎勵三個競賽中的最佳影片。

坎城國際電影節初期,是由各國選送自己的電影來參賽。1972年,總代表莫里斯·貝西(Maurice Bessy),電影節主席法伍爾·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會毅然決定坎城電影節自此將是參賽影片提名的唯一決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圍內提名參賽影片。這個決定標志著一個轉折點,很快被其他的電影節效仿。

電影基石

1998年,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創立了"電影基石"(Cinéfondation)提名全球電影學校的短片和中片,旨在發現和提攜新的電影人才。自此,各國家和地區的兩千多部電影被送到電影節競選提名。

追隨電影基石的構想,2000年的秋天在巴黎開辦的坎城電影節官邸也是為年輕的電影人提供在國外發展自己的拍攝計畫的機會並鼓勵其在國際的推廣。

2000年,自1978年起一直擔任坎城電影節的總代表的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繼皮爾·福娃(Pierre Viot)之後被董事會選為主席 。皮爾·福娃(Pierre Viot)從1985年到2000年擔任主席,2000年成為電影基石會長。從2001年起,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由坎城電影節總經理維若妮卡·蓋拉(Véronique Cayla)及藝術總監特艾里·福茂(Thierry Frémaux)協助工作。

他們加強了坎城電影節作為年度國際電影講壇的地位。所有的電影風格、學派和類型都各得其所。無論是通過電影放映還是通過眾多豐富電影節的文化、藝術活動:討論會、表彰會、大使講堂、音樂會、展覽等,其永恆的目標是為了電影藝術的成長服務。

總結

坎城電影節不僅是電影產業從業人員聚會的理想場所,而且也非常注意那些促進電影發展的藝術家的才能。歷經數年,坎城電影節以其在電影的藝術水準和商業影響之間取得的平衡著稱於世。不但為展示的影片保證了一個獨特的國際化的平台,而且在維護"為廣泛的客群提供電影產品"的理念同時,也揭示和反映世界電影的發展和趨勢。

6. 世界上著名的電影節都有哪些

最著名的莫過於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即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

1、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香港稱「康城」,台灣稱「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2、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3、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從1951年第一屆開始,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避免與戛納電影節「撞車」,提前至每年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

(6)被電影節擴展閱讀:

其他著名的電影節還有:

1、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瑞士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素有「電影節中的王子」的美譽。

2、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3年,是西班牙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在歐洲影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最高獎為「金貝殼獎」。

3、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宗旨為鼓勵文化的多樣性和各國人民之相互了解、刺激各大洲電影製作的提升來培育優質電影、拔擢電影工作者與新創作品、發掘和鼓勵新進人才、並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專業人士的交流,最高獎為「美洲大獎」。

4、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在五十年代成為中國電影最愛亮相的舞台,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5、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原為世界三大非競賽電影節之一,從1991年起增加了競賽單元,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也是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它規定參賽片必須不帶政治色彩,不得在其它電影節上放映過。

6、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7、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7. 被稱為電影節之父的是哪位

1、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1932年在義大利誕生。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電影節的誕生,首先在歐洲,繼而在世界其他地區,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於是,碧吵各個國悔前侍際電影節便應運而生。
2、至今,全世界的國際電影節共300多個。就性質而言,這些電影節可分3類。第一類是綜合性國際電影節,約有120多個,其特點是規模大,世界各地的各類影片一般都能參映或比賽,一般只放映或主悔襲要放映某一專業題材的影片。

8. 什麼是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又被稱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誕生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首屆威尼斯電影節於1932年8月6日至21日舉辦,屬於威尼斯雙年展的一部分。1895年由一群威尼斯當地知識分子創辦的威尼斯雙年展起初並沒有電影環節。

雙年展從1930年開始,先後引入了「音樂」「電影」「戲劇」「建築」和「舞蹈」。由此可見,威尼斯電影節是威尼斯雙年展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藝術領域最新發展趨勢後來引入的內容。可以說,威尼斯電影節的誕生就是創新的產物。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每年8月末至9月初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辦。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地平線」、「未來之獅」、「VR競賽」、「非競賽展映」、「國際影評人周」、「威尼斯日」等單元。在電影黃金年代(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8)被電影節擴展閱讀

不同時期的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威尼斯電影節不斷受到來自法西斯政府的壓力,草草舉辦的幾屆電影節參展影片幾乎全部為義大利和德國的電影,政治傾向不言而喻,且一度將獎項命名為「墨索里尼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法西斯政權的倒台,威尼斯電影節逐漸回歸到電影藝術的本質上來,取消「墨索里尼杯」,並於1949年首次用威尼斯的標志「聖馬可金獅」命名最高獎項。

盡管後來在不同歷史時期,威尼斯電影節仍曾遭遇各種挫折,但始終力圖保持自己的獨特傳統:聚焦於各國電影領域的優秀實驗者和開拓者,鼓勵採用新的藝術手法、技術手段和創作技巧拍攝形式新穎、獨具一格的影片。這些影片或許並不完美,但只要有所創新,都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

9. 北影節電影票再遭爆炒,為何影迷會為之「瘋狂」

由於這部片子的劇情很是出色,乃至可以稱之為21世紀最巨大的懸疑片子。《穆赫蘭道》是一部很是出色的懸疑片子,固然這部片子已上映了20年,但當《穆赫蘭道》呈現藍光修復的影片的時候,不少小火伴仍然在搶這部片子的票。從某種水平下去說,這也偏偏證實了《穆赫蘭道》的樂成的地方,不少人在第1遍的時候很丟臉懂這部片子。

不少小火伴暗示本身的生理勾當徹底被片子所把握,這部片子也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由於《穆赫蘭道》的深度和廣度很是高,對觀影的觀眾自己有著必定的本質請求。有些小火伴第1次大概看不懂,必要反復旁觀影片來領會劇情。是由於這個片子特此外都雅,並且內里的劇情形式可以說是很是出色的,所以才會讓不少人特此外喜好。

閱讀全文

與被電影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周傑倫電影女主角有誰 瀏覽:148
暗黑之類的電視電影 瀏覽:361
看你好李煥英電影觀後感英語 瀏覽:524
bl電視劇電影推薦2018 瀏覽:696
動漫電影動作推薦一下 瀏覽:785
鴻通城的電影院 瀏覽:554
美女驚悚動作電影 瀏覽:488
法國電影山谷謊言 瀏覽:941
第一次看電影院 瀏覽:525
泰國與英國戰爭電影推薦 瀏覽:529
黑暗塔2017電影 瀏覽:321
2018年韓國電影網化理片 瀏覽:252
韓國戀足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24
印度電影大全維語版 瀏覽:764
歐美神馬BD電影網 瀏覽:211
電影動畫直播 瀏覽:775
周冬雨的電影2018 瀏覽:379
歐美男女愛情吻戲電影片 瀏覽:506
在哪買低價電影票 瀏覽:938
2015年玄幻神話電影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