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首屆夏納電影節封後

首屆夏納電影節封後

發布時間:2023-06-08 10:20:29

❶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歷史沿革

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1936年,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會;1938年,德國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奪下最佳外國影片「墨索里尼杯」。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選擇戛納作為舉辦地點是因為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擔任「國際電影節」主席,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來到法國戛納舉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國際電影節,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1948年、1950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1949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在「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❷ 首位在戛納電影節封後的華人女演員是鞏俐還是張曼玉

首位在戛納電影節封後的華人女演員是張曼玉。

2004年5月22日張曼玉憑借《清潔》獲得第57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亞洲影史首位戛納國際電影節影後。

張曼玉是獲得演員榮譽最多的華語電影演員,個人榮譽涵蓋十一個國際電影節,並以五屆金像影後和電影《甜蜜蜜》九項獎保持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榮譽及主演影片獲獎項目最高記錄,四屆金馬影後和電影《人在紐約》八項獎保持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後榮譽及主演影片獲獎項目最高記錄。

1992年憑借《阮玲玉》奪得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後,成為中國影史首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佳演員,2004年憑借《清潔》成為亞洲影史首位戛納國際電影節影後,曾出任五個國際電影節的評審。




❸ 第一位獲得戛納影後的中國人

第一位獲得戛納影後的中國人是張曼玉。

2004年,張曼玉憑借法國電影《清潔》斬獲戛納最佳女主角桂冠,也是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

(3)首屆夏納電影節封後擴展閱讀:

張曼玉獲獎記錄

1、國際A類電影節

2007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獲獎)

2005第2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電影藝術傑出貢獻獎(獲獎)

2004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清潔》(獲獎)

1992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阮玲玉》(獲獎)

2、國際B類電影節

1990第8屆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愛在別鄉的季節》(獲獎)

3、法國電影凱撒獎

2005第3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清潔》(提名)

4、台灣電影金馬獎

2000第3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花樣年華》(獲獎)

1997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甜蜜蜜》(獲獎)

1992第2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新龍門客棧》(提名)

1991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阮玲玉》(獲獎)

1990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滾滾紅塵》(獲獎)

1989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人在紐約》(獲獎)

5、香港電影金像獎

2003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英雄》(提名)

2001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花樣年華》(獲獎)

1998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宋家皇朝》(獲獎)

1997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甜蜜蜜》(獲獎)

1993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阮玲玉》(獲獎)

1993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新龍門客棧》(提名)

1991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滾滾紅塵》(提名)

1991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愛在別鄉的季節》(提名)

1990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不脫襪的人》(獲獎)

1989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旺角卡門》(提名)

1985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緣份》(提名)

6、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2003第8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獎《英雄》(提名)

2001第6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獎《花樣年華》(提名)

1998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獎《宋家皇朝》(提名)

1997第2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獎《甜蜜蜜》(獲獎)

7、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2003第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受歡迎女演員獎《英雄》(獲獎)

2001第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獎《花樣年華》(獲獎)

8、亞太影展

2000第45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花樣年華》(提名)

1997第42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甜蜜蜜》(獲獎)

9、影評人協會獎

2001第2屆亞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花樣年華》(獲獎)

1996第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獎《甜蜜蜜》(獲獎)

1993第3屆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女主角獎《阮玲玉》(獲獎)

10、其他電影獎項

2007第14屆美國Chlotrudis獎最佳女主角獎《清潔》(提名)

2007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最佳女主角獎《花樣年華》(獲獎)

2005第3屆義大利在線電影獎最佳女配角獎《英雄》(提名)

2005第28屆美國亞裔國際電影節演藝成就獎(獲獎)

2005第31屆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清潔》(獲獎)

2004第5屆美國Cinemarati獎最佳女配角獎《英雄》(提名)

2004第24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表演成就獎(獲獎)

2004第30屆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第三名《英雄》(獲獎)

2002第9屆美國Chlotrudis獎最佳女主角獎《花樣年華》(提名)

2001第28屆巴西SESC電影節最佳外國女演員獎《花樣年華》(獲獎)

2001第22屆德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花樣年華》(獲獎)

1992第28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阮玲玉》(獲獎)

11、時尚獎項

2008時尚COSMO年度女性大獎(獲獎)

2008《VOGUE》雜志時尚偶像大獎(獲獎)

2008英國WGSN「影響全球時尚界的十大明星」(獲獎)

2007ELLE風尚大典風格偶像獎(獲獎)

2006中國風尚大典風尚國際典範獎(獲獎)

12、綜合獎項

2015美國《娛樂周刊》「影史上被奧斯卡忽視的51個偉大表演」第43位(獲獎)

2014日本《電影旬報》「All Time Best百大外國影星」女演員第22位(獲獎)

2013美國德州mysanantonio網站「2013年全球最美女人93人」(獲獎)

2010《文史參考》影響歷史的100位傑出女性(獲獎)

2007美國《紐約時報》年度世界影壇22位偉大的表演者(獲獎)

2006Oscar Watch網站影史百大最佳表演第29名 (獲獎)

2005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獲獎)

2005法國《Studio》年度最受歡迎外國女演員第五名(獲獎)

2005香港UA院線「全港最高票房電影頒獎典禮1985-2005」全港最高票房女演員第二名(獲獎)

2004香港星光大道首批表彰者(獲獎)

2004法國巴黎市政府頒發金質獎章(獲獎)

2004《大眾電影》「中國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女明星」(獲獎)

19911991年度香港藝術家年獎之銀幕演員獎(獲獎)

13、電影節評審

2010第10屆馬拉喀什國際電影節評委(獲獎)

2007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獲獎)

2004第24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獲獎)

1999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獲獎)

1997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獲獎)

❹ 張曼玉是怎樣一次一次封後的

因為她的能力和努力等等。因為張曼玉從小就十分的努力上進,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所以會被封後。

❺ 中國只有一人稱得上戛納影後,她是誰

她就是張曼玉, 2004年憑借法國片《Clean》獲得戛納電影節影後 ,同時她也是首位獲得戛納影後的華人。

❻ 戛納電影節是什麼

戛納國際電影節也叫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是一個電影人的節日,一般的舉辦方會為電影創作者頒發電影獎項。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一周的星期天閉幕。

戛納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6)首屆夏納電影節封後擴展閱讀:

戛納電影節發展歷程:

1930年代戛納電影節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

1939年六月,路易·盧米埃(Louis Lumière)接受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預計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戛納電影節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電影節,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一屆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電影節在新的大樓「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

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❼ 戛納電影節是什麼時候

電影節簡介Festival De Cannes
亦譯作康城或坎城電影節,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斷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戛納電影節因大海、美女和陽光(Sea Sex 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每年盛事期間,在著名的海濱大道及附近的海灘上都會有眾多美女雲集,期待著影界大腕、星探們的發掘,一圓她們的明星夢。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之日起,就得到法國外交部、教育部、國家電影中心的支持和資助。除了1981年第34屆電影節,因法國政局變動以及教皇保羅二世在電影節開幕這天遇刺的原因,法國政府當局無人參加開幕式外,一般每屆電影節的開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國部長級的官員親自出席並致辭。在戛納50歲的大典上,法國總統希拉克專程從巴黎飛抵戛納致賀。這是戛納半個世紀的歷史上,第一次有總統大駕光臨。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技術獎,成為首部折桂戛納的華語電影。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洩》,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
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2004年張曼玉以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評委會大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
第60屆法國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6日開幕,組委會19日公布了角逐「金棕櫚獎」競賽單元的21部入圍影片名單,王家衛導演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成為唯一入圍的華人導演作品,這部影片也同時獲邀作為電影節開幕影片在16日舉行全球首映,這是戛納電影節60年來第一次由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遺憾的是,在今年這份大牌導演作品雲集的參賽名單上,曾經熱炒有望入圍的姜文新作《太陽再次升起》,以及侯孝賢的《紅氣球》均抱憾出局,華語影片提前告別本屆「金棕櫚」競逐。
2009年《春風沉醉的晚上》(以香港電影名義參賽,製作班底均為大陸人士)編劇梅峰獲得第62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獎,這也是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此前有王小帥《左右》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梅峰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副教授。

❽ 首位在戛納高分電影節封後的華人女演員,她是誰呢

張曼玉 ,她的名氣非常的大,有過很多的作品,顏值也非常的高,所以非常的成功。

❾ 首位在戛納電影節封後的華人女演員是誰

我知道首位在戛納電影節封後的華人女演員是張曼玉。張曼玉是獲得演員榮譽最多的華語電影演員。個人榮譽涵蓋十一個國際電影節,並以五屆金像影後和電影《甜蜜蜜》九項獎保持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榮譽及主演影片獲獎項目最高紀錄,四屆金馬影後和電影《人在紐約》八項獎保持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後榮譽及主演影片獲獎項目最高紀錄。

她回答:「我已經沒有那個夢了,已經不想再演什麼。我現在每天生活的時候,才覺得自己開始做人。演了無數次別人,終於可以做一回自己。」對於外界耿耿於懷的魚尾紋和細紋,張曼玉道:「為什麼非要年輕、沒有皺紋才是美呢?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費人生」。

閱讀全文

與首屆夏納電影節封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電影兩個殺手復仇黑社會 瀏覽:221
電影劇本2018 瀏覽:338
電影魯濱遜觀後感 瀏覽:457
男主角抱美女的電影 瀏覽:306
於朦朧拍過哪些恐怖的電影 瀏覽:616
北京電影學院2017表本三班 瀏覽:935
2018最好看電影排行前十 瀏覽:238
大平洋電影城 瀏覽:782
2018年國慶節期間電影 瀏覽:769
2018最新電影7月21日 瀏覽:738
油炸自己的臉是什麼電影 瀏覽:633
在手機上怎麼電影票 瀏覽:718
日本妖怪電影2018 瀏覽:851
電影院上映過的電影 瀏覽:443
趙文卓和日本人比武電影 瀏覽:675
電影我的家鄉講的是什麼 瀏覽:455
人們吃了綠色魚籽全部死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642
電影名有哪些五個字以內 瀏覽:514
3d電影眼鏡可以防輻射嗎 瀏覽:459
電影犯罪的主角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