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2021最羨攔缺佳愛情兄辯衡緩片之一:
Ⅱ 上海國際電影節紅毯秀霍建華同時拖了三個「楊冪」是怎麼回事
昨天,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式上,霍建華同時拖了三個「楊冪」走紅毯,第一眼驚嘆,第二眼驚悚。兩人主演的電影《逆時營救》中,由於有時空穿越場景,會有三個「楊冪」同框,劇組就安排了真楊冪和兩個戴「人皮面具」的假楊冪同時登場,也果真博到了眼球。
終於長出頭發的霍建華,甚至帥氣地走了兩遍。因為他不僅代表《逆時營救》和楊冪走了一次紅毯,還代表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參展片《明月幾時有》,和周迅走了一次。
Ⅲ 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2010年6月20日晚,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反映邊疆人民生活的影片《碧羅雪山》獲得金爵獎四項獎項,是唯一獲獎的中國影片。但由於該片在電影節期間遭到媒體忽視,導演劉傑在發表得獎感言時對媒體的「不關注」表示了失望,呼籲媒體不要只關注大片,而要看到影片背後需要關注的人民。
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劉傑對媒體的「不關注」表示失望
由劉傑執導的《碧羅雪山》是當晚唯一獲獎的中國影片,並總共拿下四個獎項,分別是評審會特別嘉獎、最佳音樂獎、最佳導演獎及評審會大獎。該片沒有大牌明星出演,投資也不高,在電影節期間沒有引起過多關注,但評審會們對影片卻非常喜歡,王小帥更主動要求為獲評審會特別嘉獎的兩位小演員頒獎。
對於媒體的「忽視」,劉傑在發表得獎感言時非常感嘆,表示影片雖小,但媒體不應忽略背後那些需要被關注的人民,「這部影片是希望引起觀眾對邊疆人民生存狀態的關注,我很感謝 廣電局,因為他們關注了,感謝上海電影節,因為他們也關注了,但對於有些媒體的不夠關注表示失望,一個電影雖然小,但背後有非常多需要關注的人民。」
杜可風 首次內地獲獎心情激動 除了《碧羅雪山》外,義大利影片《再吻我一次》共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編劇獎,也是當晚的大贏家。另外,《小鎮異國情》的男主角克里斯汀·烏爾蒙獲得本屆金爵獎影帝封號,而國內觀眾非常熟悉的杜可風則憑愛爾蘭片《水中仙》獲得最佳攝影獎。
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雖然杜可風早已獲獎無數,但他表示由於是第一次在內地拿獎,所以心情非常緊張,「以前都是頒獎,這次拿獎,心情特別緊張。」隨後他還特意補充說到,正是因為之前拍攝的那些中國影片給了他豐富的經驗,這部影片才能拿獎。
《軌跡》(西班牙),導演:澤維爾·里貝拉·帕比那
《無法調和》(匈牙利/瑞典),導演:塔馬斯·多莫托
《碧羅雪山》(中國),導演:劉傑
《彎路》(加拿大),導演:西爾萬·蓋伊
《再吻我一次》(義大利),導演:加布里爾·穆奇諾
《最美麗的事物》(義大利),導演:保羅·維爾奇
《海洋天堂》(中國),導演:薛曉路
《水中仙》(愛爾蘭),導演:尼爾·喬丹
《陪伴》(日本),導演:下村優
《復仇天使》(伊朗),導演:泰米妮·米蘭妮
《保持常態》(巴西),導演:塞爾吉奧·雷森德
《最愛的你》(加拿大),導演:蕾雅·普爾
《灰色華爾茲》(俄羅斯),導演:阿爾約娜·賽門諾娃、亞歷山大·斯米爾諾夫
《愛情迷宮》 (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秘魯/烏拉圭),導演:伊利婭·施奈德
《小鎮異國情》(德國/義大利),導演:尼勒·沃爾瑪
《佐納德》(愛爾蘭),導演:約翰·卡尼、基蘭·卡尼
《愛子》(韓國) 導演:鄭基訓
《穿越時空的少女》 (日本) 導演:谷口正晃
《當鋪》 (菲律賓) 導演:米洛·索格科
《翻山》 (中國) 導演:楊蕊
《紅蜻蜓》(新加坡) 導演:廖捷凱
《藍色大宅門》 (新加坡/馬來西亞) 導演:魏銘耀
《龍現江湖》 (越南) 導演:劉皇
《我們天上見》 (中國) 導演:蔣雯麗
《脅役物語》 (日本) 導演:緒方篤
《執行者》 (韓國) 導演:催鎮浩
《海洋天堂》導演:薛曉路
《碧羅雪山》導演:劉傑
《我是植物人》導演:王競
《葉問前傳》導演:邱禮濤
《活該你單身》導演:蔡心
《馬文的戰爭》導演:常征
《異度公寓》導演:蔣國權
《玩酷青春》導演:孔令晨
《迷城》導演:章家瑞
《黃河喜事》導演:高峰
《大地》導演:哈斯朝魯
《可愛的中國》導演:胡雪楊
評審會主席:
吳宇森吳宇森{中國香港}
評審:
趙薇{中國}
比爾·古登泰格{美國}
瀧田洋二郎{日本}
阿莫斯·吉泰{以色列}
王小帥{中國}
列奧·卡拉克斯{法國}
評審會主席:
趙薇許秦豪(韓國導演)
評審:
楊采妮(香港女演員)
萬瑪才旦(中國導演)
市山尚三(日本製作人)
菲爾·阿格蘭德(英國導演)
Ⅳ 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兩部中國影片入圍金爵
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2013年6月將迎來20歲生日。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主席任仲倫說,組委會共收到來自112個國家和地區的1655部影片報名,再次刷新紀錄,最終有12部影片入圍金爵獎評選單元。其中包括兩部中國影片,分別是胡雪樺執導的《神奇》和林超賢執導的《激戰》。
組委會宣布,英國導演湯姆·霍伯將出任本屆上海國際節主競賽單元金爵獎評委會主席,米歇爾·西蒙,德國導演、作家克里斯·克勞斯,伊朗導演克斯羅·馬素米,捷克導演伊利·曼佐,中國導演寧浩和演員余男組成金爵獎國際評委陣容。
亞洲新人獎於2004年設立,是競賽單元的常設獎項,旨在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共有10部影片入圍該獎項,其中三部為中國影片:《指尖太陽》《無腳鳥》《初戀未滿》,陸川擔任該獎項評委會主席。
「向大師致敬」格外精彩
組委會當天還宣布,奧利弗·斯通,以及《大鬧天宮3D真人版》《非常幸運》《不二神探》《王牌》《宮鎖沉香》《小時代》等30多個劇組的主創。
展映單元歷來是普通觀眾最為關注的環節。任仲倫介紹,「向大師致敬」單元會格外精彩,電影節期間將舉辦希區柯克9大默片修復版亞洲首映、小津安二郎作品展、張國榮電影回顧展、奧利弗·斯通影展、湯曉丹影展以及評委作品展等活動。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在當晚舉行的開幕式上,香港導演徐克獲頒「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他表示,上海是中國電影搖籃,能獲得這一殊榮令人感到榮耀。
Ⅳ 上海電影節紅毯,朱一龍憔悴,張天愛忙著凹造型,張譯的狀態如何呢
第 24 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在上海舉行,明星們盛裝出席。在紅毯環節之前,居然還有一個 " 酒店紅毯出發儀式 ",但現場稍顯混亂了。
有人說他不夠帥,甚至有點丑,但是就這憨憨的、醜醜的,才讓他更加讓人感到親切。他演戲,就是在「雕琢」,力求每一個角色都有所不同,但又要演出角色獨特的張力,這靠的就是演技。
這幾年,沉寂的張譯終於厚積薄發,接連以優異的作品證實了自己的實力!真為他感到欣慰!他也用事實再次證明:付出總有回報。
Ⅵ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每年6月,為期9天的電影節如約而至,已經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創辦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吸引了150多萬中國觀眾,總計吸引近萬名中外影人造訪上海。
電影交易市場,不斷發揮吸引世界各地買家、投資人聚焦、合作中國電影的集聚功能。電影項目市場的中國電影項目創投成為華語電影力量的一次集結,自覺將項目置身於國際電影產業的競爭格局中,講述海內外觀眾看得懂、聽得懂的故事。電影論壇也已成為產業風向標,自覺對焦中國電影,會聚世界業界精英,務虛與務實並重,頭腦風暴與方法引領並舉,已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專業服務的品牌旗幟。國際影展是亞洲規模最大、也是最多元的電影展映活動,每年都會集中展映數百部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影片,成為最受大眾熱捧的觀影嘉年華。 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紅毯不僅集聚世界各國著名電影人,同時完整呈現華語影壇的最新風貌,成為展示年度華語電影力量的最佳窗口,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把參加上海電影節作為重要的影片推廣機會。
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
亞洲新人獎則推動亞洲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