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歷史沿革
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1936年,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會;1938年,德國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奪下最佳外國影片「墨索里尼杯」。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選擇戛納作為舉辦地點是因為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擔任「國際電影節」主席,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來到法國戛納舉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國際電影節,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1948年、1950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1949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在「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B. 戛納電影節幾年一次
戛納電影節一年一次。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
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7年,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金棕櫚獎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金棕櫚獎的前身為金鴨獎,即國際電影節大獎,從1946年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單元設置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有兩組評審團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由各國電影文化藝術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其中一名擔任評審團主席;非競賽單元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一種關注單元和導演雙周單元發掘了不少具有潛力和成就的導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C. 2023年戛納電影節時間
2023年5月16日至2023年5月27日。
2023年5月16日至2023年5月27日,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在法國戛納舉行。法國困大時間4月13日11點,第76屆戛納電影攔尺鏈節公布了入圍結果。由兩屆金棕櫚獎得主 (方形 悲情三角),瑞典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擔任第76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
今年最終共19部作品進入到了主競賽單元。是枝裕和執導,坂本龍一配樂遺作《怪物》,韋斯·安德森《小行星城》、托德·海因斯《五月十二月》、努里·比格·錫蘭《枯草》、阿莉切·羅爾瓦赫爾《奇美拉》等影片均獲得了入圍。
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節日文化
法國2023年4月19日,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發布官方主視覺海報,由Hartland Villa工作室的Lionel Avignon、Stefan de Vivies一同設計,致敬法國女演員凱瑟琳·德納芙。海報中的黑白照片是1968年6月1日拍攝的,當時凱瑟琳·德納芙正在法國瓦爾省聖特羅佩的龐珀洛訥海灘拍攝由其主演的影片《狂亂》,該片由阿蘭·卡瓦利埃執導。
快樂、不遜、浪漫,海報中金色長發年輕女子自信地笑對她的未來,凱瑟琳·德納芙在這張海報中體現出一種魔力——純潔、熾熱,有時還很反叛。該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希望用這張永恆的海報傳達出這種難以言喻的魔力,重溫電影光輝的現在,展望充滿希望的未來。而凱瑟琳·德納芙也詮釋了電影應該一直有的樣簡孫子:莫測、無畏、不恭,這是不言自明且不可或缺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D. 戛納電影節在哪個國家舉行
法國戛納。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5月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2018年5月,戛納國際電影節入選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第一批成員。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於2022年5月17日到5月28日舉行。第75屆戛納電影節公布了正式海報。本年度的海報來源於經典影片《楚門的世界》的最後一幕。電影節組委會直接把「75」的字樣印在這一張劇照上,構成了今年電影節的海報。
戛納獎項單元設置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有兩組評審團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由各國電影文化藝術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其中一名擔任評審團主席。
非競賽單元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一種關注單元和導演雙周單元發掘了不少具有潛力和成就的導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電影節
E. 戛納電影節幾年一次都是在哪舉行
戛納國際電影節一年舉辦一次,在法國舉行。
戛納電影節舉辦地點為法國,每年的五月中旬舉辦,為期十二天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一直延續到次周的周日閉幕。其頒發的最高獎項是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獎中的「最佳影片」,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得了該獎項。
戛納電影節的來由,時任法國外交部菲利普艾爾朗在各方支持下,將首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定在1939年9月1日至20日舉行。結果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進入緊急狀態,電影節在硝煙紛飛中流產。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才正式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