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9襄陽景區春節活動攻略
襄陽歷史悠久,文化深遠,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這里為到這里來的遊客舉辦著豐富的春節活動,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春節期間襄陽這里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動可以參加吧!
2019年2月5日—2月11日隆中景區將開展新春文化旅遊節活動,並圍繞「新春諸葛祈福廟會」「百萬抖音達人挑戰賽」、三國文化展演等主題,與抖音官方進行合作,開展「古隆中+抖音」網紅活動。
屆時景區祈福廟會、抖音網紅打卡傳播、全城尋找隆中錦鯉各項互動活動迭起,共同納福迎春。
1.2019年2月5日-11日期間:18歲以下,60周歲以上遊客憑身份證免票,完整背誦《隆中對》的遊客免票,憑「XX—襄陽」的返鄉車票,可以享受半價優惠。
2.2月5日-11日期間,每日前五位入園遊客,景區將贈送定製諸葛亮萌娃一個。在景區游覽美景的同時,更能參加抽獎活動,幸運好禮送不停,小米彩電大獎等您拿。
盛會時間:2019年2月5日至2月11日
活動地址:襄陽市襄城區隆中大道461-1號
2019年1月20日—2月19日,唐城將上演第二屆唐城魔幻新春廟會。大唐盛宴、幻術、唐人街趕集等每天數十場精彩演繹,大唐盛世攜不一樣的春節年味來襲,浪漫、熱鬧、魔幻,繁榮,好吃,好玩,好看享不停,全天候游覽絕對會讓遊客心身嚮往,一睹大唐風采。
第二屆唐城魔幻新春廟會門票價格
唐城日間門票
90元/張
唐城夜間新春廟會門票
80元/張(1、1.2米以下兒童免票;2、1.2米以上兒童與60歲以上的老人可享半價優惠)
盛會時間:2019年1月20日至2月19日
活動地址:襄陽市襄城區勝利街
新晉3A級景區九天玄女將於2019年2月5日—2月20日舉辦國際水幕電影節,一侍弊場整合新春祈福、水幕電影、絢麗燈展、民俗展演、美食名品的旅遊盛宴將在九老弊族天玄女風景區震撼上演。
1.2米以下兒童免票!
(1.2米以下兒童需成人陪同方可入園)
特殊人群免費!
退役軍人、殘疾人和70歲以上老人
(需監護人陪同)須出示本人相應證件
生日當天免費!
壽星可在生日當天免票!
(需出示本人身份證,以身份證日期為准)
持2019中國襄陽九天玄女水幕電影節門票!
免票看水幕電影、免票看民俗燈展、免票上九天宮、免票穿越時空
盛會時間:2019年2月5日至2月19日
營業時間:上午08:30-晚上22:00
活動地址:襄陽市卧龍鎮青山村九天玄女文化生態旅遊區
(卧龍鎮青山村172號)
2019福恩牡丹園新春獻禮,景區升級,歡樂不停!篝火煙花團年宴,和和美美幸福年。燒烤露營、來摔碗酒、節目演出、篝火晚會每晚不斷。網紅橋,高空鞦韆,七彩滑道、水上游樂場、網紅打卡,福恩牡丹園一站搞定!
團年宴預訂熱線:0710-5103998
地址:襄陽市襄城區尹集福恩牡丹園
鹿門山原名蘇嶺山,在襄陽東津鎮境內。據縣志載,東漢光武帝與近臣習郁在此夢見神廟,遂建寺記念。後來山以寺名。境內山水秀麗水、恬靜幽深。唐代著名山水傳人孟浩然和皮日休先後來此隱居,留下許多千古名篇。
秀麗的山水與豐厚的文化遺存相得益形,使鹿門山成為海內外著名的文化旅遊區。
鹿門景區年終回饋卜游廣大遊客,大年三十(1天)景區免費對遊客開放
遊客可來景區燒香登高祈福,霸王山至望江亭登山步道開放,增加游覽景點。
活動時間:2019年2月4日至2月7日(大年三十至初三)
除了景區免費開放外2019年2月4日至2月7日(大年三十至初三)上午10:00-12:00;下午13:30-15:30
還有舞龍、舞獅表演哦!
歡度新春,喜迎遊子歸來!賞千年古寨,登高望遠,為新年祈福,春秋寨「半」你度春節!門票半價、客棧大禮包、車票抵門票1月26日-2月10日期間,春秋寨景區N多福利活動只等你來,還有集贊贏好禮,春節特惠套票等精彩活動引爆你的新年!
1.春節門票半價
1月26日-2月10日活動期間
購春秋寨景區大門票可享受半價優惠
僅40元/張(原價80元)
2.春節特惠套票
1月26日-2月10日活動期間
購春秋寨景區套票
(大門票+索道+遊船)
僅98元/張(原價175元)
3.客棧大禮包
大年初一至初五(2019年2月5號—9號)期間,入住春秋寨古寨客棧,可享受豪華標間870元/間,豪華單間1030元/間的特惠價,並贈送春節大禮包(含春秋寨套票兩張、鞭炮一卷、煙花一盒、福豬公仔一個、毽子一個)
4.車票抵門票
2019年1月26日-2月10日期間
到春秋寨景區遊客服務中心
憑本人火車票和身份證原件
(終點為襄陽(含各縣、市、區)/遠安)
可免春秋寨景區大門票一張
香水河風景區位於南漳縣薛坪鎮境內,距縣城38公里,景區面積21平方公里。有七彩瀑、三疊瀑、雄鷹瀑、鳳尾瀑、峽口瀑、一線天、鱷魚島、古渠、水車等50多個景點,各景點相互連貫,景景相映,景中有景,撲朔迷離,令人目不暇接。
新春佳節,景區感恩回饋廣大遊客,2019年1月21日-2019年2月19日門票五折優惠(半票不享受此優惠)
九路寨生態旅遊區位於保康縣歇馬鎮西南邊陲,與宜昌、興山等市、縣交界,地跨歇馬、馬良兩個鄉鎮,平均海拔1200多米,景區總面積170多平方公里,覆蓋歇馬鎮12個自然村。九路寨村三面懸崖,一面與外界相連,古時只有九條小路依靠石階、繩索攀岩上下,因此而得名。
持本人保康籍身份證享受60元套票(大門票+觀光車+單程索道+保險)政策
非保康籍居民享受125元套票政策(大門票+觀光車+單程索道+保險)政策
活動時間:2019年1月28日-2月11日(以上優惠活動不可與其他優惠疊加使用)
五道峽,顧名思義,就是峽分五道,各顯其妙。在7.5公里的峽谷中,有問玉峽、悟玉峽、鎖玉峽、望玉峽、得玉峽,峽峽呼應,處處是景。景區溪流蜿蜒,跌宕起伏;兩面青山夾峙,群鋒奔涌。富麗堂皇的溶洞,婀娜多姿的飛瀑以及形態各異的怪石,星羅棋布,相互輝映。
景區門票原價110元/人
春節期間2019年1月1日-2月11日五道峽散客享受大門票100元/人(不含保險)
黃龍觀景區位於保康、房縣、神農架三地交界處平均海拔1200米,版圖面積19.8平方公里,是一個集生態農業、礦化產業、旅遊文化、彭祖養生、道教弘法為一體的多功能化旅遊區。
門票優惠
1.景區門票掛牌價60元/人
5人以內(包括5人)票價60元/人
6人以上(包括6人)15人以下團購價50元/人
15人以上(包括15人)團購價40元/人
2.學生、60歲以上不滿70周歲的老年人半票,現役軍人、殘疾人、1.2米以下的兒童、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免票。
住宿優惠
團購餐特別活動
活動期間推出10人桌餐(兩鍋、三葷四素,兩份主食)
驚爆價:300元
活動時間:2019年2月4日-2月12日
迎新春,過大年!第二屆中國漢城·漢宮燈會,在臘月二十一日已隆重開幕!華中地區最大的財神降臨漢宮,助您豬年發發發!除了看燈會,還有一大堆美食挑戰你的味蕾,不僅如此還有篝火晚會將引爆全場!
今年漢宮燈會開放的時間是1月26日—2月20日,每天晚上17:30—22:00,有《登基大典》《校場點將》等大型節目
舞獅、踩高蹺、秧歌舞、劃旱船、民俗展演讓您在這里感受真正的傳統年味。大紅燈籠高高掛,趣味燈謎任您猜!繽紛好禮送不停,新春佳節,財神發紅包、送祝福,給您拜年了!
免票遊客
70歲以上的老人、1.2米以下的小孩、現役軍人
持記者證、攝影證、導游證的人員免票
半價優惠遊客
60歲至70歲之間的老人,1.2米以上的學生
棗陽籍戶口半價
宜城市博物館成立於1982年2月,是宜城市屬的地方綜合類博物館,承擔著宜城市的文物收藏保管、陳列展覽、科學研究、社會教育等工作。宜城市博物館新館坐落於漢水之濱,總佔地面積22544平方米、建築面積5591多平方米,陳展面積2800平方米,於2010年12月對外開放。2013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2013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級旅遊景區。
春節放假期間免費開放
地址:宜城市中華大道9號
宜城市張自忠將軍紀念館是在1991年5月,為紀念偉大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誕辰100周年暨殉國51周年而修建落成,館舍為四合院古今建築風格,使用面積723平方米。
全館共分11部分,現存照片、圖片、文字800餘幅,遺物11件,後人題紀字畫200餘幅,並新增了南瓜店戰役沙盤,開辟了放映廳、書畫展示廳等內容,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充分展示了張將軍艱難曲折的經歷和從政治軍風范。
春節放假期間免費
地址:宜城市襄沙大道55號
來到襄陽,感受歷史中的故事,感受節日帶來的熱鬧,感受春節活動帶給你的快樂!
『貳』 什麼是電影
電影的起源
1895 年盧米埃兄弟向大眾展現火車進站的畫面時,觀眾被幾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嚇得驚惶四散。從此,由他們所啟動的活動攝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類紀實工具的發展史上展現了劃時代的意義,火車進站的鏡頭也象徵了電影技術發展的源起。
電影究竟是誰發明的?
你若問美國電影界的人,
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愛迪生發明的。」
但你如果去問法國人,
他們則會說:「是盧米埃!」
那麼誰才是電影真正的發明者呢?答案:兩個人都是!
根據記載:
在一八八八年,愛迪生開始研究活動照片,而當伊斯曼發明了連續底片後,愛迪生立刻將連續底片買回來,請威廉甘乃迪和羅利狄克生著手進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結果,他將之拍攝成會活動的馬,這就是電影史上最早攝影的成功。成功之後的迪克生,繼續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0年,他用能活動的圖片申請到專利,這些活動圖片每秒鍾能拍四十張,這就是現代影片的鼻祖。
一八九一年,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申請影像映出管和攝影裝置的專利權,這是「西洋鏡」電影的鼻祖。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西洋鏡」電影的想法是,由於西洋鏡一次只能由一個人去」窺看」,藉著人們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於是這種電影在一時間非常流行。不久,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創造了世界最早的攝影棚,大有助於電影的發展。
起初,在歐洲,也有人在對這些活動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倫敦有兩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羅的人,把初步的攝影棚改良後,在大庭廣眾之前舉行表演。同時間,在法國有兩位名叫路易盧米埃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的兄弟,他們將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觀眾。放映電影就此展開序幕。
盧米埃兄弟接著巴黎工業獎勵學會上試映了一部名叫「盧米埃工廠了大門」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館」的地下大廳,正式公開上映十二部影片,並出售門票。
同年九月,在美國亞特蘭大所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放映這種射映式影片時,也出售門票。如此可知,早在電影產生的同時,就已和營利結下了不解之緣。
------------------------------------------------------------------------------------------------------
電影放映形式
超大銀幕電影採用70毫米的電影放映技術,因其銀幕巨大而稱超大。其銀幕高度為21米,寬度為30米,相當於七層樓的高度。銀幕之大而成為世界之罕見。它具有畫面穩定、清晰、色彩還原正常等特點,銀幕上景物真實而恢宏的場面,給人以美的欣賞與動的感受,隨著遠近鏡頭的推拉,將把您帶入富異國情調的美麗的大自然之中。
動感球幕電影廳採用70毫米放映設備,半球形銀幕趲直徑達18米,觀眾觀看電影時,整個畫面布滿球體,視而不銀幕邊緣,透射型的金屬銀幕,六聲道的立體聲效果,使觀眾享受變化萬千,栩栩如生的萬千氣象。影廳內的動感平台,是集液壓、電器自動化控制、計算機動畫為一體的高科技系統工程,當您坐在平台載體上,整個載體能上下升降,左右傾斜,前後俯仰,即可摸擬航天器去邀游太空,也可摸擬潛水器,飽覽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隨著逼真的畫面和平台載體的活動,讓人不由自主的進入角色,造成十分真實和驚險刺激的特殊感覺,球幕動感電影填補了國內空白。
水幕電影與一常規電影完全不同。它是利用高壓水泵通過特製的噴頭,將水自下而上噴出,使水霧化並形成扇面形銀幕。此銀幕與自然界的夜空連成一片,人物出入畫面,忽而騰起飛向天空,忽而又從天而降,產生一種虛幻縹緲的感覺,似海市蜃樓。目前,水幕電影在我國還很少見。
環幕電影: 環幕電影也稱360度圓周電影,廳內呈圓形周邊是由九塊銀幕組成一個環形銀幕,由九台放映機同時放映,觀眾觀摩時,站在圓周中心位置,前瞻後矚,左顧右盼,目不暇接,畫面景象壯觀,氣勢磅礴,加上多聲道立體聲效果,一種身臨其境的強烈感覺,將呈現在您的面前。
立體電影是利用光學原理與人眼的視差相配合產生的一種奇特的空間影像和立體效果,當您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就會感到銀幕上的一切景物和大自然一樣,存在著遠近前後不同距離,有的景物近在眼前,似乎垂手可得,當某一物體朝你快速推進,你會感到物體猛地向頭部襲來,使你大吃一驚。
------------------------------------------------------------------------------------------------------
世界著名電影節及其獎項
一、國外知名的電影節及電影相關獎項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oscar.com/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
獎項由來: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
名稱由來: 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
歷史記錄: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
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bafta.org/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官方網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不過近幾年似乎已經固定在貝弗利山的希爾頓飯店。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近十幾年來二者結果的對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美國電影學會獎(AFI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afi.com/
美國電影協會創辦,2002年1月15日頒發第一屆學會獎。簡稱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屆。美國電影學會1996年為慶祝電影誕生一百年,舉辦了美國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的票選活動,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後每年都針對不同主題舉辦盛大票選,2001年起更設立了年度十大美國電影,表揚這十部電影的幕前幕後所有主要電影工作者,不細分獎項,皆大歡喜。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地方網站:http://nsfc.zap2it.com/nsfc/cda/
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有95年歷史,成員包括電影歷史家及電影藝術系學者等。它的各個獎項是由一個150人的委員會以及12人的審查小組票選產生。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nbrmp.org/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美國洛衫磯影評人協會獎(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lafca.net/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稱之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創始人是當時任洛杉磯時報影評人的查理卓別林和自由撰稿人魯斯巴切勒。目前,該協會擁有53名會員,涵蓋洛城當地報紙、雜志、電台、電視頻道的有名影評人,是所有影評人協會中會員成分最廣泛的。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從來不像紐約同行們一樣標榜品味,該獎根本無懼於選擇那些票房巨片,同時也願意肯定那些藝術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評獎外,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成員還積極參與電影相關事物當中。在過去三十多年來,該協會曾資助和舉辦了很多電影界的盛事,並捐贈了不少基金給洛城的電影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到電影資料保護的項目。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nyfcc.com/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hicagofilmcritics.org/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金草莓獎(RAZZI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razzies.com/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ifp.org/
1985年成立。專門表揚低成本電影,現今已成為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最高榮譽獎,不容小覷。每年三月下旬舉行頒獎典禮。
日本《電影旬報》電影獎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二、中國電影節及電影相關獎項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 "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目前,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 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今年的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中國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中國電影金雞獎
該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
『叄』 清晨的公園運用動,靜美寫一段話
百川織錦,千山堆綉,三江清流滾滾東去,萬物生靈安堵如故。這里是高山的家園,大河的源頭,動物的天堂,這里是三江之源,這里是聖潔玉樹。
玉樹是三江源國家公園中的核心地區,其中的長江源頭地區擁有的豐富的資源,和得天獨厚的風光。清晨的陽光從地平線中透過,正午的雲朵跟隨著風在變幻,夜裡的星空璀璨無限。雪山是主角,在茫茫高原的廣袤大地上身姿挺拔,令人敬畏。你也能在大氣磅礴的景緻中捕捉到野狼、藏原羚和藏狐的身影。
『肆』 線下活動策劃創意主題
給大家分享了15個線下活動創意主題,適合市場的小夥伴用來開展品牌活動,拿走不謝~
1、愛麗絲夢遊仙境
這本書和電影中有很多的想法可以借鑒。你可以選擇專注於紅桃皇後和她的槌球,去做一個戶外活動,沿著兔子洞向下走,把傢具從天花板上拿下來,把每天的物品從天花板上拿下來,或者像這個例子一樣,用巨大的花朵道具和室內樹葉重新創造出標志性的花園場景。
適合家裝類品牌活動,或者親子、幼兒類活動品牌。同名兒童劇演出也是可以的哦。
2、仲夏夜之夢
你可以創造一個完美的童話故事。這一主題在戶外空間和晚間活動中尤其適用,因為自然的光線有助於營造氛圍。
使用和白色花朵和藍色的燈光,選擇樹枝作為裝飾的主題,並嘗試通過一個大型的水果站或展示來將水果等自然食物納入其中。一切以塑造自然原始的童話感覺為前提,可以上淘寶采購一些螢火蟲類發光道具,將夢幻的感覺設計的更加完美。
3、冰與火之歌
Mix
混搭
兩個對立的陣營聚在一起,創造出驚人的效果。主色調上就可以是將紅色、橙色和黃色的暖色調與較冷的藍色和白色混合在一起。
用燈光,色彩區分兩個陣營,甚至桌子凳子都可以一半是代表冰的藍色,一半是代表火的金色。當然腦洞大點的在美食區都可以一半是火鍋、一半是冷飲、用藍色的燈光氛圍襯托調酒師酒瓶上的火焰。
4、冰雪節&冰雕展
每年冬季,是各大車企品牌爭奇斗艷的好時機,除了各式各樣的發布會,冰雪試駕也是一個大熱的話題,尤其是寶馬的冰雪玩得很大。然而此類主題活動燒錢也是一把好手。
適逢近期全國多地大雪傾城,各大區域活動公司是否也可以將冰雪融入活動當中呢?搞個冰雕展?永不落伍的經典項目,可以結合室外游戲競技項目加強活動體驗。
如果實在沒什麼預算,也想打造冬季仙境的效果,那就多專注於面子工作吧,在配色方案、現場布景和燈光上多花些心思去打造氛圍吧。
5、冬季花園主題
18年的情人節在除夕夜前夕,一個很微妙的時機擺在眼前#過節過年不做單身狗#,在寒冷的冬日,狗年來臨的前一天,去創造一個秘密花園,將世界各地的鮮花搬到現場,或者學習香奈兒老佛爺的玩法:折紙花園。結合冬季的雪景,過年的喜慶色彩,巡遊花車等等,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情人節主題活動,既有趣,也十分的應景。還有可以搭建一些有特色的玻璃房屋,讓現場更加夢幻。
6、燈謎新玩法
不同於傳統元宵節的猜燈謎活動,靈活變化一下,每個到場的嘉賓都可以抽取一張簽,上面可以寫好所屬陣營,那麼就可以玩團隊游戲。也可以寫好要求做的事情,角色扮演啊,現場任務啊等等。給每一個到場的嘉賓都分配專屬的任務,品牌的宣傳也植入進去。不要小看這樣的小游戲策劃,實在的用戶體驗會將品牌理念深入人心,這才是體驗營銷所追求的。
7、保護地球
Public good
在每年植樹節,考慮舉辦一個「綠色」主題的活動,盡可能多的是可持續的和生態友好的,例如,用大麻或竹子織物和亞麻布,廢品再利用。用綠色做主色調,結合共享單車此類品牌做一些公益活動也是不錯的選擇。
8、未來的生活
未來
Further
母親節也不一定只能送花送擁抱,給母親一個更舒適的生活環境也是一個出發點。這個主題有傳統的玩法。
大家通常會通過使用機器人,大量的金屬和銀色的顏色方案,以及使用熒光或霓虹燈來創造有趣的燈光效果來突出科技感,穿越感。
當然也有比較適應當下生活和時代的,譬如一些家裝類、快消品品牌,將一些概念化的生活方式,未來幾年才可能普及的生活方式搬到現在,以展的形式讓大家了解,將更多便捷的、科技的生活方式融入到家居生活里,給辛勞的母親一個更好的家。
9、天方夜譚
5月有戛納電影節,借勢有好套路。走過紅毯步入活動現場,將發布會開在球幕影院里。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主題,有很多裝飾風格可以選擇,作為主題的標志性亮點之一是空中懸垂或封閉的氛圍。使用溫暖的燈光營造一種氛圍,低地板的座位和凳子。而且不必局限於白天還是夜晚,360°全方位沉浸式體驗,可以打造好萊塢影片的觀感效果,再設計一個頒獎環節。
10、當地的文化特色
端午節的節點不能丟,其實除了賽龍舟的節目,各個地區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也可以做出精彩的營銷,在西北別忘了馬術,在黃山別忘了茶葉,去傣族有潑水節,盱眙有龍蝦節等等。把握本地的特色資源,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效。
11、中秋節
中秋節
Moon
每年中秋節全國各地的商場都開始用各式各樣的展覽吸引眼球,無論是人造月亮還是發光的兔椅等等,都可以成為合照刷屏的利器。
12、世界末日
末日
The end of the world
無論是殘垣斷壁,還是廢墟遍地,用獨特的思維去營造末日的感覺,結合一些瑪雅文化遺跡特色來布景,可以演變為末日逃生等一切好玩的主題。再將品牌宣傳不漏痕跡的植入其中。適用於汽車、探險用品、游戲等品牌的活動。
13、戶外燒烤&豪華露營
光棍節去戶外來場party,聽上去是個十分接地氣的想法。然而,也可以做出與眾不同的創意,可以打造花園主題的背景、溫暖的燈光和製作著裝規范的短褲和便裝,辦一場企業活動、地產答謝宴、燒烤啤酒節等等,當然還能結合親子主題活動。人人都能參與,每個人都是傳播者。
露營的迷人之處在於回歸自然,增加戶外探險體驗。玩法依舊是預算低的話就以營造氛圍為主,多邀請參與者,一場篝火晚會,一場真人CS游戲,燒烤,釣魚等等互動環節。預算高的話就往豪華版進階,升級帳篷,將很多帳篷連接在一起,每個帳篷的布景不同,分成不同的體驗區(游戲、表演、美食等等),想想也是蠻有趣的。
14、Candyland
聖誕節平安夜都是十分歡快輕松的節日,讓你的活動沉浸在糖果主題中,以滿足所有喜歡甜食的人!大膽的配色方案,有趣的道具裝飾,簡直就是小朋友的天堂,當然也會吸引很多少女心爆棚的小夥伴,搞一個有趣的糖果站,靠參與活動贏取積分前來兌換糖果。當然,在各種廣場、地產的開盤現場,擺一些糖果類的展覽道具,也是吸引人流的好方法。
15、星球大戰
星球大戰
war
這個系列的法很多大家都知道,特別是在每一部新電影發行的時候。搞個定製酒吧,混合著星球大戰主題元素的裝修、酒品飲料、紀念品,讓大家彷彿置身宇宙中喝一杯。搞個主題展覽,尤為適合各種商場的主題活動,能吸引很多線下熱衷粉。搞個地產特色開盤,將現場布置成太空一般,手持光劍主持儀式。
16、水幕電影
來一場水幕電影,搞一個眾人齊看電影的活動,或者利用水幕電影的吸引力,辦一些展覽(順便還能吸引贊助),來參加的嘉賓既可以看展也可以看電影,美食、娛樂、銷售互不耽誤
17、鏡面世界
巧妙的利用鏡面反射,有時候能給你的活動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設想一下,打造一個由無數鏡面組成的空間,在音樂與燈光的襯托下,彷彿置身一個多次元重疊的空間。
18、密集恐懼症
密集的圖案會讓很多人產生恐懼心理,然而有時候巧用它的話也可以帶來很好效果,因為漫天的繁星你不會不喜歡,所以關鍵還是看你如何打造美感。
19、燈光節
每年的廣州燈光節,都能吸引無數人前去。導致了各類燈光展的資源越來越多,所以區域型的活動來場燈光節也是個吸引人群的好方法,尤其是音樂隧道、3D投影等資源更是異常火爆。
20、超市主題
搬一個超市到活動現場,這依舊是香奈兒做過的例子。時裝走秀都能這么玩~那快消品、家居品牌呢?這個點子不可謂不經典,具體可以參考宜家的結構模式,風格多樣,玩法新穎,可植入品牌眾多。
以上活動主題,依舊只是拋磚引玉,給大家一個思路,有不當之處還請多多指教,當然也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幫助。
更多活動主題活動形式,可登錄活動行平台查看,目前活動行聚集了3000萬+的城市精英,50多種活動類型,包含創業、互聯網、科技、投融資路演、行業峰會、設計、分享會、沙龍、親子、戶外、TEDx、公益、音樂演出、時尚、公開課等,是城市人提升職場技能、開拓視野、拓展人脈、聚會交友及豐富業餘生活的首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