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演《城南舊事》的英子和秀貞,一個嫁人生女,一個自殺是真的嗎
《城南舊事》里有一段很經典的話:
人生就像是一塊拼圖,認識一個人越久越深,這幅圖就越完整。但它始終無法看到全部,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謎,沒必要一定看透,卻總也看不完。
這部電影是根據林海音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吳貽弓導演執導,一經上映,便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其實並沒有,張閩在國內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離婚後就去了美國,在ACT進修,並在美國一所國際學校教戲劇,且擔任了重要職務。
不過,之前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吳貽弓導演紀念會的時候,她和沈潔雙雙出現,謠言不攻自破。
如今已經退休的張閩依舊與相伴了20多年的丈夫在美國生活,舒適愜意,低調謙虛,對粉絲的關心,她非常感動,也很感恩。
願張老師往後一切都順心順意,身體安康。
《城南舊事》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承載著一代人美好的回憶。
「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
導演吳貽弓評價說道:小說《城南舊事》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動了人心,整部小說充滿了樸素、溫馨的思想感情。當這部影片上映後,這種情感同樣打動了無數的觀眾。
經典之所以會成為經典,跟導演水平有關,跟演員演技有關,更與原著的精妙有關。
「在所有人都拚命向前的現在,我好想回頭看看,那些可愛的,閃著光的,柔軟的每一分鍾。」
2. 1983年上映的電影是哪一部
1983年上映的電影《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電影《城南舊事》以小女孩英子純潔天真的眼光展示了上世紀初老北京的社會風貌以及主人公英子的一段有歡笑有眼淚的童年往事,筆觸溫柔,感人至深。影片在敘事、視聽語言、人物表現等方面處處都展現著影視美學的魅力。
劇情介紹:
20世紀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
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城南舊事
3. 城南舊事小英子扮演者
城南舊事小英子扮演者是沈潔。
沈潔,漢族,出生於1972年,是一名影視演員,飾演了林海音同名電影《城南舊事》中的女主角英子,還在《這不是誤會》等片中擔任過角色。
沈潔說《城南舊事》是她的一個童年紀念,「我很幸運能參加這部電影的拍攝,它給了我一個特別的童年,也影響了我以後的生活。」
《城南舊事》劇情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
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獎項。
4. 1983年上映的電影講述了英子在北京什麼樣的事
1983年上映的電影《城南舊事》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獎項。
角色介紹
英子
演員:沈潔
20世紀20年代,英子隨著父母從台灣到北京城,住在城南惠安會館附近的一個小院里。英子在胡同玩耍時遇到了「瘋女人」秀貞,英子幫助她找到了她的女兒。後來英子又遇到了一個小偷,並且和他成為了朋友。英子九歲那年,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後來英子的父親患肺病離開了人世,英子也隨家人一起離開北京回到台灣。
5. 36年後,《城南舊事》演員再聚首,影星張閩罕見出鏡,沈潔已47歲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這應該是我國中學學子最為熟悉的歌曲之一。幾乎每當畢業的季節,這首歌都會回盪在校園的上空,回盪在依依不捨的畢業生們的心裡。
這首由李叔同作詞的歌曲,還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直到現在,每當那優美的旋律響起,我的腦海中也總能浮現出電影中的一幅幅畫面,心中也會充滿了離別的愁緒。
《城南舊事》這部電影上映於1983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吳貽弓執導。該片一上映,就引起巨大轟動,不僅榮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而且更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
如今,36年的時間過去了,但這部優美的電影卻依然閃亮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影片中幾位演員的表演,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扮演小英子的沈潔,那雙宛如黑葡萄般的大眼睛,是那樣的純真、明亮、干凈,不含任何雜質,像溪水一般緩緩流進我們的心中。
還有在影片中扮演瘋女人的張閩,表演深刻、含蓄,充滿詩意,也令我們久久難忘。
近日,在由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的吳貽弓導演紀念會上,《城南舊事》中的兩位女演員沈潔和張閩再次聚首,一起來緬懷恩師吳貽弓。
吳貽弓導演是我國非常有才華的一位電影工作者,他將自己的一生都交付給了中國的電影事業,不僅執導了如《巴山夜雨》、《城南舊事》、《流亡大學》、《月隨人歸》、《闕里人家》等這些膾炙人口的優秀影片,而且更主導創辦了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
而當上海國際電影節越辦越紅火的時候,吳貽弓導演卻於2019年9月14日7時32分,在上海瑞金醫院因病去世,享年80歲。他的去世,是中國電影界的一大損失。
當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吳貽弓導演紀念會之時,他的許多生前好友都紛紛前來出席參加。久未露面的 張閩 ,一出現在會場,便引起了更多影迷的關注。
因為,這位走紅於80年代的電影明星,遠離觀眾和影迷的視線,的確已經很久很久了。而且這期間我們曾看到過許多關於她的不實傳聞,甚至還有傳她已經去世的消息,真是令人氣憤。而現在,當看到她健 健康 康地出現在大家面前,我想更多影迷的心中,都充滿欣慰吧?盡管她與之前相比,的確有了很大的變化,但那份淡雅的氣質,卻依然如昨。
張閩是上影廠的弟子,她的父母都是上影廠的老演員老戲骨。她的父親史原曾經在大家所熟悉的眾多老電影中扮演角色,如《上饒集中營》、《閩江橘子紅》、《今天我休息》、《阿Q正傳》、《城南舊事》等,尤其是《今天我休息》中的羅愛蘭,和《阿Q正傳》中的土谷祠老人,留給觀眾的印象十分深刻。
張閩的母親羅靜宜也曾在《舞台姐妹》等電影中出演角色。
張閩 從小受父母的影響,一直很想當演員。但她1973年從上海東方中學畢業後,卻被分配到了一家百貨公司上班。可是愛好文藝的 張閩 並未放棄對表演藝術的追求,業余時間她拜著名配音演員邱岳峰為師,進步很快。後來她在上海工人業余話劇團主演話劇《屋外有熱流》受到觀眾好評,也引起了上影廠一些導演的注意。
說吳貽弓是張閩藝術之路的伯樂,這話一點也不假。正是因為吳貽弓導演的慧眼識珠,才使得 張閩 有了走上銀幕的機會。1980年,吳貽弓導演執導《巴山夜雨》,影片中有個悲情的農村姑娘名叫杏花,吳貽弓導演便找到了 張閩 ,並將這個戲份很重的角色交給了她。
張閩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在石靈、仲星火等一幫老戲骨的幫助下,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任務。從此,她在影壇發展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參演了《青春萬歲》、《郵緣》、《午夜兩點》、《楊乃武與小白菜》等一系列優秀的影視劇,並成為了80年代頗為走紅的電影明星。
1983年,吳貽弓導演執導《城南舊事》時,再次找到張閩,邀她在其中扮演失去女兒的瘋女人,張閩又一次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任務,塑造了一個令人難忘的銀幕角色。
不過時間進入90年代後,張閩卻突然從觀眾的視線中消失了,而且長時間都沒有她的確切消息,令關心和喜愛她的觀眾十分擔心。實際上這些年張閩一直都在國外。雖然沒有再繼續從事表演事業,但卻生活得很好。
如今她63歲,終於再次出現在了觀眾面前,很是令人感到高興。在此希望她身體 健康 ,永葆青春,希望有機會能在銀幕上再次看到她所塑造的新角色。
另外在本次紀念會上,我們還再次看到了在電影《城南舊事》中扮演小英子的沈潔。當年的小姑娘,如今也47歲了,不過那雙美麗的大眼睛,卻依然是那麼的清澈迷人。
原上影廠演員劇團團長、著名電影演員向梅也出現在了吳貽弓導演的紀念會上,她和張閩、沈潔等一起,表達了對吳貽弓導演的深切懷念。
親愛的朋友們,請問大家還記得《城南舊事》這部電影嗎?還記得演員張閩和沈潔嗎?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朋友進行互動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打賞。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