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屌絲的屌讀第幾聲
屌(diao第三聲)絲,也寫作「吊絲」、「弔死」、「叼絲」,是中國網路文化興盛後產生的諷刺用語,源自D8元老級會員操筆帝一篇文章創新性的開創「屌絲」一詞,後被雷霆三巨頭吧會員用以嘲諷李毅吧會員,而李毅吧吧友欣然接受這一蔑稱,並以「屌絲」自居,由於李毅吧人數眾多,後得以火遍網路!意為「劣等毅絲」。該詞因在年輕人群體間的語言文化中被廣泛應用,其使用和含義變得更加寬泛。所以,任何一個在現實生活中並不那麼如意的人,對自己進行自嘲都是很正常的。其實,「屌絲文化」不過是又一種網路亞文化的崛起,它意味著中國人更多的獲得了自己詮釋生活的角度與權利,亦成為一種新型的文化。[1]
目 錄
屌絲本義:即對擁有矮、胖、窮、丑、矬、呆、擼等屬性特徵的各種雷人行徑及想法表示輕蔑,譏諷。由於其涵蓋人物屬性泛寬較廣因此衍生義為:①喻不方便明言或不合適直言的隱語,多用於熟人之間互侃。②喻自嘲:謂就其人因客觀的自身條件及背景使得理想和信念成為泡影而形成思想上的忿恨和無奈,悲苦的狀態導致其用自嘲來當作是寬慰自己的靈葯。也常指平庸的碌碌無為的或者性格獨特猥瑣的人。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用屌絲一詞自嘲來活躍氣氛,屌絲一詞傳用至今已無特定人群的界限,多用於朋友,熟人之間的戲侃。屌絲(或寫作「吊絲」)可以說是由罵人話「屌死」、「弔死」、「叼死」演變而來。「屌絲男」主要是指大多出身清貧之家,如鄉村或許多城市底層小市民家庭,沒有更多的背景,許多初中即停學,進城務工,或成了餐廳服務員,或成了網吧網管,在城市的富貴之中分得一杯苦羹;或是宅男、無業遊民,可是通常又不肯承認,個人一般自稱為自由職業者。
屌絲緣由
起自D8元老操筆帝的一篇文章,首次創新性的提及「屌絲」一詞,從而開創「屌絲文化」後得以在D8大紅大熱!也是中國大陸地區網路文化興盛後產生的諷刺和自嘲用語,開始通常用作稱呼「矮窮矬」(與「高富帥」相對)的人,其中「屌絲」最顯著的特徵是窮,房子、車子和專門對付女人的apdidic對於屌絲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
2012年初,「屌絲」在中國大陸地區廣泛流行起來,在年輕人群體間的語言文化中更被廣泛應用。相對於屌絲最初的定義,如今卻已成為一種社會性的自嘲現象。無論是從表面符合屌絲定義的人,還是和屌絲屬性毫不相關的人,無論男女都在爭領這一名號。究其原因,是屌絲一詞與當代的現實特徵實現了完美的合拍。而另一方面,有些人利用屌絲一詞「自我設障」,降低成功期望,以此來緩解巨大的社會壓力,這部分人當中多數擁有自我意識,自我覺醒才主動歸類「屌絲」,來表達對現狀的不滿和無奈。現普遍讓人們應用為嘲笑別人的用語,或者被別人嘲笑後接受了這種設定的人的自嘲用語。
2起因
原因
1、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矛盾積累)。
2、互聯網的發展(技術層層面)。
(1)提供文化形成的平台
(2)互聯網風險規避效應(屌絲們可以毫無顧忌的把自己當做屌絲調侃,釋放生活壓力)
(3)互聯網的聚合力
「吊絲」所反映的集體焦慮,不僅是文化問題,更是當下中國社會問題的折射。有學者認為,「它並不是簡單的青春情緒,而是現實社會矛盾不斷堆積的徵兆。」
當美國年輕人接過祖輩的反叛精神,面對金融資本的掠奪,走上紐約街頭宣洩不滿的時候(我們行嗎),中國的年輕網民正在進行一場「語言狂歡」,從而逃避現實的壓力。
定義
屌絲(diǎo sī)指自我嘲諷,但不自暴自棄的人。此詞亦可用於稱呼別人!
屌絲二字蘊含著無奈與自嘲的意味。後發揚光大,在網路貼吧中運用甚廣,
生活
他們最愛網游,如魔獸爭霸、dota等,也愛貼吧、更愛「女神」愛幻想,卻缺乏行動力,想做而不敢做。他們是善良的,他們也是懦弱的。幾乎任何宏圖大業都與屌絲們無緣,他們不是有志青年、職場精英,屌絲在餐館吃飯總是躲在角落裡,看演出坐在最後一排。從內涵的角度看,這個詞是對於當下一個特定青年群體的描寫,他們出身卑微、相貌平凡,沒有理想,只能經常到網上侃政治與歷史,彷彿自己是學者。
愛情
屌絲們通常做著比較苦和累的工作,基本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工作,比如搬磚、服務員、發廊師傅等。相對而言,社會在疾速發展的過程中確實出現了較多的不公正因素,使得屌絲們「被失去」了許多本該屬於他們的能改變命運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社會的不公正,屌絲們從小缺乏良好的教育,也無緣更多優良的社會資源和機遇,即便遇上改變命運的機會,也不一定能把握住,因為資質太差了。不過屌絲們並不這么認為,他們只覺得社會太過不公正,人們對他們有偏見,但是沒意識到自身的缺陷。
未來
屌絲們的未來是沒有什麼希望的,因為他們總是給自己定一些過高的目標,卻沒有跨越障礙的勇氣或者能力。若是有屌絲在你面前暢談他的人生規劃或者談笑風生地說些房子、車子的問題,那麼,毫無疑問,他在痴人說夢。
健康
屌絲都是蓬頭垢面,雙眼無光,面容枯黃,恍若將死之人,儼然行屍走肉。屌絲靈魂負重,怎麼會有健康的身體。他們自擼、他們操心、他們熬夜,屌絲的身體像是一台台老舊的機器,走起來磕磕碰碰,晃盪晃盪都是聲音,耗油耗電卻沒有功率。屌絲都是最苦逼的,這個群里年輕人佔了絕大多數。屌絲的健康都是硬傷,但是這個群體是一個充滿朝氣和激情的群體,他們不怕吃苦,夜以繼日的搬磚。為了被高富帥護過無數次的黑木耳日以繼夜的奮斗著,而大多數人的回報是微乎其微的,也許是一句呵呵即使是這樣也在所不辭。而它們日常的習慣已經慢慢的成為了這群屌絲健康的殺手。
路線
屌絲從小就特別聽話,家裡窮靠搬磚過日子,導致營養不良,身體瘦弱經常受到同學、朋友的欺負。但是由於特別乖,就會把自己受欺負的事告訴老師,由老師出面解決,但是通常都只能解決表面上的事。隨著同齡人越來越大,告訴老師慢慢的變得越來越不管用了,又正值青春期不願意跟父母溝通,自尊心越是受創越是強大,但無奈身體不夠強大,就只能忍受,用自己強大的阿Q精神戰勝對手。或者想些腹黑的事去陰對手,這時候不同的人會走上兩條不同的道路,臉皮厚的會走上強大的鄉非道路,臉皮薄的會走上屌絲道路。走上鄉非道路的人已經超越人類的范疇成為神,他們目空一切(好吧腦也空)他們有著及其強大的自尊心,認為爾等凡人怎可理解本大神的苦心和自尊,這是強化自尊路線。剩餘的人都走上屌絲路線(屌絲路線是個大眾路線)屌絲之後還會分成很路線,逆襲路線 和 備胎路線 ,逆襲路線是屌絲拼上自己最後的自尊心的絕地反擊,成功則跨入富屌的行列,從此女神木耳神馬的統統倒在自己的牛仔褲下,失敗進入瘋屌路線則永世不得翻身。
備胎路線只能一路走到底,但是會有一條支線美名其曰剃度出家,出家路線通常表現在還有一點自尊,但只能接受一個女神,女神與他無緣,從此看破紅塵...當然這只是少數,備胎路線是無盡的,永遠走不完的稍錯一步也非常有可能走入瘋屌路線從此萬劫不復。
「屌絲」究竟是些什麼人?較為人們接受的一種階級劃分是:屌絲包括二代農民工,城市小手工業者,青年產業工人,不滿現狀的企業小雇員,流氓無產者,困厄的專科生等,總的來說屬於社會底層。
典型的「屌絲」,其實就是拒絕打雞血的普通人。他們不喜歡宏大敘事也不喜歡勵志故事,集辛酸、自嘲、惡趣味於一身。他們很少被感動,也絕不被當槍使。「屌絲」不是有志青年,更非職場精英。他們在餐館吃飯總躲在角落裡,看演出也喜歡坐最後一排。在簡歷「受過何種獎勵」那一欄,他們很多隻能填「獲得過康師傅『再來一瓶』獎」。屌絲對自己嘲笑得相當狠,但絲毫沒有以此「控訴社會」的意思。他們不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也懶得成才,反而坦白自己三本或專科的學歷,甚至精心編造藍翔技校、八依軍烹校的出身。
從年齡上看,「屌絲」多是1980年代中期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相對較獨立,但際遇和機會卻比60後、70後更差。他們孩童時可能就大把吃過三聚氰胺,少年時代又飽受國產山寨文化毒害。當他們要讀大學了,學費開始暴漲。當他們要買房子了,房價開始飆升。更大的不幸是,他們出生時恰逢計劃生育的「黃金時代」,因此多是獨生子女,在孤獨中成長,養成自己跟自己開玩笑的習慣,也不足為奇。
總之,屌絲就是這么一類人:生活平庸、未來渺茫、感情空虛,不被社會認同。他們也渴望獲得社會的高度認可,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去做,生活沒有目標,缺乏熱情,不滿於無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該做點什麼。
屌絲廣泛地存在於我們周圍,長期的物質貧乏造成了精神的貧乏,他們是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所催生的產物,但這絕對不是他們自己的錯,也不是這個社會的錯,因為一個時代要進步,就要付出代價,屌絲就是社會進步的犧牲品,他們是新時代的阿Q。物質上遠離上層,精神上遠離下層。
他人看法
性格懦弱,不善言辭,思維遲緩。
內心善良,但對自身和世界缺乏正確的認知。
沒有愛情,只能一邊悔恨一邊幻想,自己解決需求。
工作低端苦累,收入微薄,充滿怨氣。
他們有夢想,但不願去努力實現。
他們有尊嚴,但一點都不自尊,總渴望別人施捨。
個人視點
窮丑矮胖矬笨,擼!
女神的備胎,甚至連備胎都不是,只是一個默默的千斤頂。
被人打了只能裝死,想不開就去死。
永無翻身之日。
屌絲們內心還是非常渴望成功的。
屌絲不敢進入高檔的美發屋和裝修華麗的地方,進個星巴克手都不知道放哪好。
屌絲們似乎在宣稱:反正我就是這么副屌樣,再怎麼差都無所謂了。
屌絲們的一日三餐都盡可能的精簡成本,偶爾吃一頓燒烤簡直是奢侈。
不愛運動,要麼瘦的和狗一樣,要麼肥的坐下肚子的肉都要堆三層。
窮,是屌絲最顯著的特徵,有房、有車、有娘子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痴人說夢,就算實現,也是在許多許多年以後。
屌絲們的夢想:房子、車子、票子、妹子。
他們中的有些人其實不滿足於現狀,但又無法改變格局或未來。他們中可能有時尚達人、音樂天使、美食愛好者、攝影師、文學家、軍事擁躉或者學習能人,但也只能作為女神的備胎,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現實和悲哀!
屌絲是拼爹時代的悲劇性產物。
相關調查
史玉柱再次發布了雷人報告稱中國的屌絲人數已經超過了5.26億,[1]對此很多中國人表示難接受,因為屌絲沒有一個既定的標准,讓人很難捉摸,對此中國屌絲人數破億只是當個玩笑看看就好,屌絲的標准也成為了網友們關心的話題。
巨人網路首款屌絲網游《仙俠世界》與易觀國際4月1日聯合發布《中國互聯網「屌絲」用戶游戲行為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屌絲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屌絲人數超達5.26億人。這意味著,在13.7億中國人口中約四成屬「屌絲」。中國屌絲人數5.26億引來圍觀,有不少網友質疑,這份互聯網報告到底靠不靠譜?
中國屌絲人數5.26億引來圍觀:互聯網業愚人節發布雷人報告。
據了解,本次調查共抽樣了34500名受訪者,針對「屌絲」稱謂的認同、「屌絲」群體的特徵以及「屌絲」的網路游戲喜好習慣等進行了調查。這是國內首次針對「屌絲」群體及其行為的專業性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我國「屌絲」人數達5.26億,其中中國網游「屌絲」玩家人數超過8千萬。在年齡層中,80後人群最「屌絲」,70後比90後更「屌」一些;區域分布上,上海市受訪者對「屌絲」認同度最高,香港地區則最低;經濟能力上,月收入6001-8000元的男性、3001-6000元的女性受訪者對「屌絲」認同度最高;感情方面,平均每三個「屌絲」擁有一個女友(男友);在消費習慣上,有約8.64%的「屌絲」群體使用蘋果手機,高達94.3%的「屌絲」玩游戲願意花錢。
值得一提的是「屌絲」群體在游戲方面的特質。報告指出,「屌絲」玩家更注重遊戲體驗、對游戲消費的價值有自己的衡量標准,對運營商品牌的關注也較高。所以,「游戲消費」、「團隊玩法」、「畫面、音樂、音效」是「屌絲」玩家最為關心的三大問題。但對「游戲題材」、「外掛」等的關注反而較低。有趣的是,網路游戲中女性角色比例遠高於男性角色,而接近九成的「屌絲」玩家扮演過異性角色。
根據對受調查者的用戶回訪,屌絲群體對於生活現狀描述的關鍵字包括「壓力」、「夢想」、「關注」、「友誼」、「愛情」等。對於日益擴大的「屌絲」人群,焦慮和不安成為比較普遍的心態,而對於未來的憧憬和期待也是屌絲群體心態中較為積極的一面。
9區別
關於人生
屌絲: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
高富帥:骨子裡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屌絲,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這已是他血液里的東西,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尋找機會使自己致富。
娛樂
屌絲:在家看電視,為肥皂劇的劇情感動得痛哭流涕,還要仿照電視里的時尚打扮自己。
高富帥:在外跑市場,即使打高爾夫球也不忘帶著項目合同。
交際圈子
屌絲:喜歡走窮親戚,屌絲的圈子大多是屌絲,也排斥與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態成了屌絲的心態,思維成了屌絲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屌絲的模式。大家每天談論著打折商品,交流著節約技巧,雖然有利於訓練生存能力,但他們的眼界也就漸漸囿於這樣的瑣事,而將雄心壯志消磨掉了。
高富帥:最喜歡交那種對自己有幫助,能提升自己各種能力的朋友。不純粹放任自己僅以個人喜好交朋友。
學習
屌絲:學手藝。
高富帥:學管理。
時間
屌絲: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掙大錢,要想悠閑輕松就會失去更多掙錢的機會。屌絲的時間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混起來才不煩。如果你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典型的屌絲思維。
高富帥:一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掙錢,也無論錢掙得是多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淀。高富帥的玩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高富帥的閑,閑在身體,修身養性,以利再戰,腦袋一刻也沒有閑著;屌絲的閑,閑在思想,他手腳都在忙,忙著去麻將桌上多摸幾把。
歸屬感
屌絲:是顆螺絲釘。屌絲因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從屬並依賴於一個群體。於是他們以這個群體的標准為自己的標准,讓自己的一切合乎規范,為群體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遷徙。對於屌絲來說,在一個著名的企業里穩定地工作幾十年,由實習生一直干到高級主管,那簡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高富帥:那些群體的領導者通常都是高富帥,他們總是一方面向窮人灌輸: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你不從屬於自己這個群體,你就什麼都不是,一文不名。但另一方面,他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招兵買馬,培養新人,以便隨時可以把你替換。
對待財富
屌絲:經典觀點就是少用就等於多賺。比如開一家面館,收益率是100%,投入2萬,一年就凈賺2萬,對屌絲來說很不錯了。屌絲即使有錢,也捨不得拿出來,即使終於下定決心投資,也不願冒風險,最終還是走不出那一步。屌絲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本萬利……但是建築在一隻母雞身上的希望,畢竟是那樣脆弱。
高富帥:高富帥的出發點是萬本萬利。同樣的開面館,高富帥會想,一家面館承載的資本只有2萬,如果有1億資金,豈不是要開5000家面館?要一個一個管理好,大老闆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頭發呀?還不如投資賓館,一個賓館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資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來也有2000萬利潤啊!
激情
屌絲:沒有激情。他總是按部就班,很難出大錯,也絕不會做最好。沒有激情就無法興奮,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屌絲不能說沒有激情,但他的激情總是消耗在太具體的事情上;上司表揚了,他會激動;商店打折了,他會激動;電視里破鏡重圓了,他的眼淚一串一串往下流,屌絲有的只是一種情緒。
高富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這樣的激情,屌絲終將不是屌絲!激情是一種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徵,有了激情,才有了靈感的火花,才有了鮮明的個性,才有了人際關系中的強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決問題的魅力和方法。
自信
屌絲:屌絲的自信要通過武裝到牙齒,要通過一身高級名牌的穿戴和豪華的配飾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自信,屌絲的自信往往不是發自內心和自然天成的。
高富帥:李嘉誠在談到他的經營秘訣時說:「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光景好時,決不過分樂觀;光景不好時,也不過度悲觀」。其實就是一種高富帥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確的決定。
習慣
屌絲:有個故事,一個高富帥送給屌絲一頭牛。屌絲滿懷希望開始奮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很難。屌絲於是把牛賣了,買了幾只羊,吃了一隻,剩下的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屌絲又把羊賣了,買成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最後屌絲把雞也殺了,屌絲的理想徹底崩潰了。這就是屌絲的習慣。
高富帥:據一個投資專家說,高富帥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性格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成功。
上網
屌絲:上網聊天。屌絲聊天,一是屌絲時間多,二是屌絲的嘴天生就不能閑著。高富帥講究榮辱不驚,溫柔敦厚,那叫涵養,有涵養才能樹大根深。屌絲就顧不了那麼多,成天受著別人的白眼,渾身沾滿了雞毛蒜皮,多少窩囊氣啊,說說都不行?聊天有理!
高富帥:上網找投資機會。高富帥上網,更多的是利用網路的低成本高效率,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把便利運用到自己的生意中來。
消費花錢
屌絲:買名牌是為了體驗滿足感,最喜歡試驗剛出來的流行時尚產品,相信貴的必然是好的。
高富帥:買名牌是為了節省挑選細節的時間,與消費品的售價相比,他們更在乎產品的質量,比如會買15元的純棉T恤,也不會買昂貴的萊卡製品。
10社會
舞蹈風靡
屌絲舞是一種快速晃動肩膀的舞蹈,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哈林搖擺舞」。這種舞蹈於2013年席捲而來,是因為歌手Baauer的《Harlem Shake》電子樂,在歐美地區異常火爆,這一樂曲被奉為歐美地區的「神曲」。2013年3月網路上涌現了諸多版本的「哈林搖擺舞」,在中國國內也發起了模仿風潮,並被網友命名為屌絲舞。
緊隨韓國歌手Psy的《江南Style》之後,一輪新的舞蹈狂潮橫掃各國軍隊、辦公室、大學校園,甚至博物館、電視台等等都未能倖免。這就是哈萊姆搖擺舞(Harlem Shake),又稱屌絲舞。在國內外各大視頻網站涌現的各個版本短片中,視頻開頭通常是一個帶著面具的人,在做快速晃動肩膀的舞蹈動作,其他人對其視若無睹。但到了男聲部分,鏡頭切換,所有人都會加入進來,或穿著奇異的服飾,或拿著各類道具,瘋狂舞動!
相關文化
「屌絲」說到底其實是這樣的一種人:想表現自己,有自我實現的願望,但卻沒有強大的執行力,懶惰矯情。不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也懶去追求什麼,反而把自己的平庸掛在嘴邊。他們不被
鳳凰網專題圖片[3]
他人認可卻又渴望得到尊敬和別人羨慕的眼光,自尊卻更自卑。這種心態和生存狀態,在網路年輕群體中普遍存在,在網路環境中傳播引起了廣泛到的共鳴和流傳,最終形成「屌絲文化」。但是事情也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中國人很多,也很復雜,所以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心態也不必要上綱上線,網上常說,認真你就輸了,所以對此也沒必要揪著不放。「屌絲文化」,既有自我調侃的淡定,也有蔑視主流的骨氣和精神。殊不知,多少屌絲天天以屌絲的逆襲為奮斗目標。
社會思考
忽如一夜春風來,「屌絲」一詞如今已經布滿中文網路,從貼吧到微博,以「屌絲」自居的人也越來越多。就連鳳凰網和騰訊網等各大門戶網站也紛紛做出專題來解讀這個特殊的群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屌絲自居,2012年,「屌絲」真的火了!
2012年11月3日「屌絲」一詞登上《人民日報》十八大特刊,引發了網路和社
網路熱詞「屌絲」登上人民日報十八大特刊
會熱議,文中稱「市場經濟的沖擊餘波未了。
如果僅從字面理解,「屌絲」一詞不但充滿貶義,更是不雅,甚至有辱斯文。而其傳遞出的消極情緒和負面社會影響更是給人不好的印象。但若是從深層去解讀,就會發現,其實人們這樣深刻而惡毒的諷刺與自嘲,恰恰說明了人們的思想正在從傳統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而這往往比其他的諸如社會地位之類的東西本身來得重要。而更難能可貴的一點在於:人們並沒有因為社會問題本身而放棄自身的努力,相反地,大家一直在強調努力的重要性,不拋棄不放棄,貴在堅持。
用大帝的話說:「天亮了」。
未來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屌絲是的熱門詞彙,但是整個社會包含眾多屌絲自己都並未把這看成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實際而言,屌絲現象其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乃至可怕的。極端民族主義,原教旨主義非常容易在這一群體中找到適合的位置。換句話說,龐大的屌絲群體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容易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在此,我們希望社會和政府能夠早日意識到這一點並給以正能量的引導。
地方方言
山東方言,泰安話常用語,對別人一種不屑一顧的粗俗說法。
我賣我的,屌絲著你管了!
你誰啊,什麼事也屌絲著你了!
山西長治地區常用的一種口頭語。主要用於城區方言,俗稱「長治瓜皮話」。
如:真屌絲了,忘帶噎絲(鑰匙)了。
自己沒屌絲(本事),還怨捏都(別人)。
瞧他那屌絲(熊樣)。
湖南懷化市麻陽縣方言也有「屌絲」一詞,意思就是有麻煩了,或者不怎麼好的事將會發生。
「屌絲」源於江蘇興化話,說明一個人窮、丑、矮、搓、擼、呆、胖,都可以說成是「屌絲樣」……
安徽東至縣一帶方言,屌絲就是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意思。
社會評價
鳳凰網引的評論認為屌絲貌似阿Q但並不意淫。屌絲族群和屌絲文化深深反映了時代背景,貧富差距拉大,「小人物」獲取成功得付出比別人更多更大的艱辛;同時也是爭奪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話語權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且又沒有觸及中國大陸法律的底線,他們選擇了一種溫涼性的表述。
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教授朱崇科認為:「『屌絲』的傳播具有庶民敘事的特徵,由下而上地對主流話語、價值觀進行反抗。自稱『屌絲』讓很多人找到自我解嘲和宣洩壓力的途徑,這也是它傳播之快的原因。」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柯倩婷把這個網路亞文化現象概括為「一場語言的狂歡」,「屌絲」的狂歡背後有明顯的失落情緒,「婚戀中的現實壓力,加劇了這個群體的焦慮情緒。」
金羊網評論說:「『屌絲』這個詞的誕生,並不只是『集體焦慮』,而是社會價值觀開始崩塌、人倫底線逐漸爛陷的標志。倘若還將嘲笑『屌絲』、追捧『高富帥』當作網路狂歡的樂趣,那麼,這個社會的靈魂確實應該被狠狠、徹底地改革一下了。
回望10年歷程,中國社會結構變化之深、利益格局調整之大、遭遇的外部環境之復雜,實屬罕見。市場經濟的沖擊餘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疊加。分配焦慮、環境恐慌,拼爹時代、屌絲心態,極端事件、群體抗議,百姓、社會、市場、政府的關系進入「敏感期」。人民群眾不僅要福利的拓展,也要公平的過程;不僅要權利的保障,也要權力的透明。滿足「需求」,回應「要求」,不僅關繫到發展能否實現「正義增長」,關繫到13億人的政治信任,更關繫到中國現代化的前途。
屌絲第一人
知名日本女演員沖田杏梨於新浪微博發布了一條力挺"屌絲「群體的相關微博,並推薦中國知名導演馮小剛拍攝相關屌絲的電影,立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引起了大部分網友群體的關注,就連一些知名的圈內人士也廣轉微博,毛遂自薦,意圖與沖田杏梨一同演繹"屌絲第一人"這部尚未成形的「屌絲」電影!
112013新標准
進入2013年,微博上出現了男女屌絲的新標准。以往衡量屌絲都是以身高,長相,收入和著裝品牌為標准,而新標准一出爐,屌絲的范圍又擴大了,女屌絲的標准細化到指甲和內衣。男屌絲更是細化到了女友數量和開銷。你中槍了嗎?
2. 現在網路上屌絲是什麼意思
屌絲,說明一個人矮、窮、丑、搓、擼、呆、胖,都可以說成是「屌絲樣著 "。
起自李毅吧元老操筆帝的一篇文章,首次提及「屌絲」一詞,從而使「屌絲文化」在李毅吧大紅大熱!也是中國大陸地區網路文化興盛後產生的諷刺和自嘲用語,開始通常用作稱呼「矮窮矬」(與「高富帥」相對)的人,其中「屌絲」最顯著的特徵是窮,房子、車子對於屌絲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
起因
1、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矛盾積累)。
2、互聯網的發展(技術層層面)。
(1)提供文化形成的平台
(2)互聯網風險規避效應(屌絲們可以毫無顧忌的把自己當做屌絲調侃,釋放生活壓力)
(3)互聯網的聚合力
「吊絲」所反映的集體焦慮,不僅是文化問題,更是當下中國社會問題的折射。有學者認為,「它並不是簡單的青春情緒,而是現實社會矛盾不斷堆積的徵兆。」
當美國年輕人接過祖輩的反叛精神,面對金融資本的掠奪,走上紐約街頭宣洩不滿的時候(我們行嗎),中國的年輕網民正在進行一場「語言狂歡」,從而逃避現實的壓力。
發展
屌絲一詞網路流行語,泛指人做了一些無厘頭,不可思議的事情,說白了就是臉皮厚的人做得出來的事情。「屌絲」這個嘲諷意味十足的代名詞迅速爆紅,迎合了當今大眾的心理和趣味。如今,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性的自嘲現象。人們樂於品味小人物自己的故事,更愛看對高富帥的嘲諷。如今你會發現從表面符合屌絲定義的人,到和屌絲屬性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都在爭相認領這一名號。當人人都在忙著確認自己的屌絲身份,並樂此不疲時,屌絲一詞一定與當代的現實特徵實現了合拍。
典型的「屌絲」,集自卑、辛酸、自嘲、惡搞於一身。「屌絲」不是有志青年,更不是精英,從年齡上看,「屌絲」多是上80後或者90後的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或是在校學生,隨著網路的傳播,越來越多人喜歡用屌絲來形容自己。「屌絲們」相比上一代,他們更加獨立,更加有個性,但機遇和機會卻是比60後、70後更差。總而言之,「屌絲」一詞本質上是在開自己玩笑,開他人玩笑,因此不值得某些對「屌絲」一詞嗤之以鼻的人對此大肆批判。
屌絲們對以屌絲自稱或是被他人稱作屌絲得看得很淡,他們知道自己出生卑微與平凡、生活平淡無奇,平淡無光的現狀,知道自己身份低微、生活平庸的現狀,但不抱怨,絲毫沒有以此控訴社會的意思
事跡
作家兼賽車手韓寒說,我是純正的上海郊區農村「屌絲」;人氣樂團「五月天」說,走下舞台我們就是「屌絲」……「屌絲」,這個看起來原本充滿鄙視意味的「無厘頭」的網路新詞,已然從網路一路「爆紅」到了現實生活,大量80後、90後的年輕人主動接受了這一稱謂,有人用它自嘲,有人借它減壓,也有人從中獲得了共鳴與溫暖。在當今社會中,有許多人和「窮矮丑」毫無聯系,甚至還是「高富帥」,有的干著體面的工作,還有的家裡有個漂亮溫柔「女神級」的老婆…… 這些都是與「屌絲」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兒的人卻仍樂此不疲地「對號入座」呢,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設障」,降低成功期望,這樣成功的話會感覺很好,失敗的話也沒那麼不舒服。這其中的多數人是有自我意識、自我覺醒,才主動歸類為「屌絲」。這可以說是「自我心靈洗禮」。
中國球星李毅說:「能夠自稱『屌』,也只有80後與90後能夠幹得出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不是官二代或富二代。『高富帥』不用付出什麼,就能獲得高質量的生活。在高節奏的生活節奏下,『矮窮丑』的『屌絲』自嘲體才會流行。記得小時候,被人嘲笑是很傷自尊的事,搞不好要動拳頭,認為這是恥辱。現如今的流行風尚改了,自嘲成為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好像有返璞歸真的意思,大家都不用活得那麼虛偽。」
2013年4月,在中國當紅,卻也備受爭議的流行語「屌絲」走出中國,以醒目的「屌絲Diaosi--Made In China」出現在紐約時報廣場的電視看板。廣告很快被美國禁播。據新華網報道:公司合作方雖與美國方面溝通,卻尚未有復播消息。據了解,美國廣告、傳媒界有規定,一些俚語及不雅之詞會被過濾掉。中國有「屏蔽」,人家美國也有,美國人一定是查了翻譯,大驚「屌絲」最原始的含義——男性陰毛,怎能隨便讓它在人來人往的紐約大街上招搖呢?
未來
屌絲們的未來是沒有什麼希望的,因為他們總是給自己定一些過高的目標,卻沒有跨越障礙的勇氣或者能力。若是有屌絲在你面前暢談他的人生規劃或者談笑風生地說些房子、車子的問題,那麼,毫無疑問,他在痴人說夢。
不過當然未來沒有來誰也無法預測未來。
觀點
屌絲就是這么一類人,生活平庸、未來渺茫、感情空虛,不被社會認同。他們也渴望獲得社會的高度認可,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去做,生活沒有目標,缺乏熱情,不滿於無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該做點什麼。
屌絲看自己
窮丑矮胖矬笨擼。
永遠對於女神來說,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千斤頂,是個NOBODY。
屌絲們內心還是非常渴望成功的。
後記
你可以選擇做屌絲,也可以選擇不做屌絲,但是,最好還是不要去做屌絲,沒必要加入這個群體,成為社會消極的成員,況且世界末日都過去了,何必去做個苦苦的煎熬卻的得不到別人尊敬的人。也不要再說屌絲,屌絲文化不是一個潮氣蓬勃的人應該經常性去提醒的。還是做個安靜的匹夫豈不更好。[1]
表現
屌絲一般使用國產安卓手機或者山寨手機,或者借高利貸甚至更瘋狂的屌絲賣腎臟也要買Iphone,坐公交車的時候不斷打電話或者看簡訊,好讓周圍的人看見自己的Iphone。穿打0.5折的假名牌,但只要看看假名牌上的價位表自信心馬上爆表,吃泡麵喝磚茶或路邊巷口的小店,較為奢侈的消費則是肯德基、麥當勞或者加州牛肉麵,偶爾去一次高檔商店餐廳,會表現的局促不安。發型一般為平頭、碎發或劣質染發劑染過的奇形怪狀的發型。屌絲在餐館吃飯總是躲在角落裡,看演出坐在最後一排。生活中屌絲頹廢、沉悶,要麼表現的沉默寡言,要麼歇斯底里的興奮。
在感情方面,大部分屌絲沒有女友,許多屌絲戀愛經歷幾乎是一片空白。即便是少數擁有女友的屌絲,也常常因為無法滿足女友物質需要而感到自卑,有時他們的女友也會因此而背叛感情。
屌絲的敵對陣營為「高富帥」,這一族群具有高背景、高身材,雄厚的資金底蘊對一些女性具有吸引力,戀愛容易成功、事業也容易成功。在屌絲看來,「黑木耳」往往淪為「高帥富」的玩物。
4使用
屌絲不止用在男性身上,女屌絲也成了一個流行的說法。屌絲一詞在網上被廣泛使用以後,其使用和含義變得更加寬泛,使用者不一定專指以搬磚等為職業的青年男性群體,而成了無女友或收入不高的男青年的自嘲用語,對女性有時候也會使用該詞,稱為女屌絲。另外有一些收入中等,獨立奮斗,但是缺乏較強經濟背景的白領人士也普遍以屌絲自居,他們對屌絲的定義一般是「只能靠出力去討好喜歡的女孩子的男生」就是屌絲。屌絲不能像高富帥那樣能通過唾手可得的名車,名牌禮物等,給女性朋友一種很有氣魄的震撼。
5區別
關於人生
屌絲: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
高富帥:骨子裡就深信自己生下來要做富人,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和賺錢頭腦,這已是他血液里的東西,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尋找機會使自己致富。
娛樂
屌絲:在家看電視,或在網上關注亂七八糟沒有營養的網站,看完也一無所獲,沒得到什麼啟發,就看個樂子。
高富帥:打高爾夫球,游泳等高消費又怡情的項目。
交際圈子
屌絲:喜歡走窮親戚,屌絲的圈子大多是屌絲,也排斥與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態成了屌絲的心態,思維成了屌絲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屌絲的模式。
大家每天談論著打折商品,交流著節約技巧,雖然有利於訓練生存能力,但他們的眼界也就漸漸囿於這樣的瑣事,而將雄心壯志消磨掉了。
高富帥:最喜歡交那種對自己有幫助,能提升自己各種能力的朋友。不純粹放任自己僅以個人喜好交朋友
學習
屌絲:學手藝。(為了給別人工作)
高富帥:學管理。(為了讓別人給自己工作)
時間
屌絲: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掙大錢,要想悠閑輕松就會失去更多掙錢的機會。屌絲的時間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混起來才不煩。如果你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典型的屌絲思維。屌絲的閑,閑在思想,他手腳都在忙,忙著去麻將桌上多摸幾把。
高富帥:一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掙錢,也無論錢掙得是多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淀。高富帥的玩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高富帥的閑,閑在身體,修身養性,以利再戰,腦袋一刻也沒有閑著。
歸屬感
屌絲:是顆螺絲釘。屌絲因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從屬並依賴於一個群體。於是他們以這個群體的標准為自己的標准,讓自己的一切合乎規范,為群體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遷徙。對於屌絲來說,在一個著名的企業里穩定地工作幾十年,由實習生一直干到高級主管,那簡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高富帥:那些群體的領導者通常都是高富帥,他們總是一方面向窮人灌輸: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你不從屬於自己這個群體,你就什麼都不是,一文不名。但另一方面,他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招兵買馬,培養新人,以便隨時可以把你替換。
對待財富
屌絲:經典觀點就是少用就等於多賺。比如開一家面館,收益率是100%,投入2萬,一年就凈賺2萬,對屌絲來說很不錯了。屌絲即使有錢,也捨不得拿出來,即使終於下定決心投資,也不願冒風險,最終還是走不出那一步。屌絲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本萬利……但是建築在一隻母雞身上的希望,畢竟是那樣脆弱。
高富帥:高富帥的出發點是萬本萬利。同樣的開面館,高富帥會想,一家面館承載的資本只有2萬,如果有1億資金,豈不是要開5000家面館?要一個一個管理好,大老闆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頭發呀?還不如投資賓館,一個賓館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資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來也有2000萬利潤啊!
激情
屌絲:沒有激情。他總是按部就班,很難出大錯,也絕不會做最好。沒有激情就無法興奮,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屌絲不能說沒有激情,但他的激情總是消耗在太具體的事情上;上司表揚了,他會激動;商店打折了,他會激動;電視里破鏡重圓了,他的眼淚一串一串往下流,屌絲有的只是一種情緒。
高富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這樣的激情,屌絲終將不是屌絲!激情是一種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徵,有了激情,才有了靈感的火花,才有了鮮明的個性,才有了人際關系中的強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決問題的魅力和方法。
自信
屌絲:屌絲的自信要通過武裝到牙齒,要通過一身高級名牌的穿戴和豪華的配飾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自信,屌絲的自信是需要通過物質和別人來建築的。
高富帥:李嘉誠在談到他的經營秘訣時說:「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光景好時,決不過分樂觀;光景不好時,也不過度悲觀」。其實就是一種高富帥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確的決定。
習慣
屌絲:有個故事,一個高富帥送給屌絲一頭牛。屌絲滿懷希望開始奮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很難。屌絲於是把牛賣了,買了幾只羊,吃了一隻,剩下的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屌絲又把羊賣了,買成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最後屌絲把雞也殺了,屌絲的理想徹底崩潰了。這就是屌絲的習慣。
高富帥:據一個投資專家說,高富帥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性格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成功。
上網
屌絲:上網聊天。屌絲聊天,一是屌絲時間多,二是屌絲的嘴天生就不能閑著。高富帥講究榮辱不驚,溫柔敦厚,那叫涵養,有涵養才能樹大根深。屌絲就顧不了那麼多,成天受著別人的白眼,渾身沾滿了雞毛蒜皮,多少窩囊氣啊,說說都不行?聊天有理!
高富帥:上網找投資機會。高富帥上網,更多的是利用網路的低成本高效率,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把便利運用到自己的生意中來。
消費花錢
屌絲:買名牌是為了體驗滿足感,最喜歡試驗剛出來的流行時尚產品,跟隨大眾和流行趨勢。
高富帥:買名牌是為了節省挑選細節的時間,與消費品的售價相比,他們更在乎產品的質量,比如會買15元的純棉T恤,也不會買昂貴的萊卡製品。
6社會
舞蹈風靡
屌絲舞是一種快速晃動肩膀的舞蹈,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哈林搖擺舞」。這種舞蹈於2013年席捲而來,是因為歌手Baauer的《Harlem Shake》電子樂,在歐美地區異常火爆,這一樂曲被奉為歐美地區的「神曲」。2013年3月網路上涌現了諸多版本的「哈林搖擺舞」,在中國國內也發起了模仿風潮,並被網友命名為屌絲舞。
緊隨韓國歌手Psy的《江南Style》之後,一輪新的舞蹈狂潮橫掃各國軍隊、辦公室、大學校園,甚至博物館、電視台等等都未能倖免。這就是哈萊姆搖擺舞(Harlem Shake),又稱屌絲舞。在國內外各大視頻網站涌現的各個版本短片中,視頻開頭通常是一個帶著面具的人,在做快速晃動肩膀的舞蹈動作,其他人對其視若無睹。但到了男聲部分,鏡頭切換,所有人都會加入進來,或穿著奇異的服飾,或拿著各類道具,瘋狂舞動!
相關文化
「屌絲」說到底其實是這樣的一種人:想表現自己,有自我實現的願望,但卻沒有強大的執行力,懶惰矯情。不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也懶去追求什麼,反而把自己的平庸掛在嘴邊。他們不被
鳳凰網專題圖片[2]
他人認可卻又渴望得到尊敬和別人羨慕的眼光,自尊卻更自卑。這種心態和生存狀態,在網路年輕群體中普遍存在,在網路環境中傳播引起了廣泛到的共鳴和流傳,最終形成「屌絲文化」。但是事情也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中國人很多,也很復雜,所以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心態也不必要上綱上線,網上常說,認真你就輸了,所以對此也沒必要揪著不放。「屌絲文化」,既有自我調侃的淡定,也有蔑視主流的骨氣和精神。殊不知,多少屌絲天天以屌絲的逆襲為奮斗目標。
社會思考
忽如一夜春風來,「屌絲」一詞如今已經布滿中文網路,從貼吧到微博,以「屌絲」自居的人也越來越多。就連鳳凰網和騰訊網等各大門戶網站也紛紛做出專題來解讀這個特殊的群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屌絲自居,2012年,「屌絲」真的火了!
2012年11月3日「屌絲」一詞登上《人民日報》十八大特刊,引發了網路和社
網路熱詞「屌絲」登上人民日報十八大特刊
會熱議,文中稱「市場經濟的沖擊餘波未了。
如果僅從字面理解,「屌絲」一詞不但充滿貶義,更是不雅,甚至有辱斯文。而其傳遞出的消極情緒和負面社會影響更是給人不好的印象。但若是從深層去解讀,就會發現,其實人們這樣深刻而惡毒的諷刺與自嘲,恰恰說明了人們的思想正在從傳統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而這往往比其他的諸如社會地位之類的東西本身來得重要。而更難能可貴的一點在於:人們並沒有因為社會問題本身而放棄自身的努力,相反地,大家一直在強調努力的重要性,不拋棄不放棄,貴在堅持。
用大帝的話說:「天亮了」。
未來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屌絲是的熱門詞彙,但是整個社會包含眾多屌絲自己都並未把這看成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實際而言,屌絲現象其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乃至可怕的。極端民族主義,原教旨主義非常容易在這一群體中找到適合的位置。換句話說,龐大的屌絲群體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容易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在此,我們希望社會和政府能夠早日意識到這一點並給以正能量的引導。
社會評價
鳳凰網引的評論認為屌絲貌似阿Q但並不意淫。屌絲族群和屌絲文化深深反映了時代背景,貧富差距拉大,「小人物」獲取成功得付出比別人更多更大的艱辛;同時也是爭奪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話語權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且又沒有觸及中國大陸法律的底線,他們選擇了一種溫涼性的表述。
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教授朱崇科認為:「『屌絲』的傳播具有庶民敘事的特徵,由下而上地對主流話語、價值觀進行反抗。自稱『屌絲』讓很多人找到自我解嘲和宣洩壓力的途徑,這也是它傳播之快的原因。」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柯倩婷把這個網路亞文化現象概括為「一場語言的狂歡」,「屌絲」的狂歡背後有明顯的失落情緒,「婚戀中的現實壓力,加劇了這個群體的焦慮情緒。」
金羊網評論說:「『屌絲』這個詞的誕生,並不只是『集體焦慮』,而是社會價值觀開始崩塌、人倫底線逐漸爛陷的標志。倘若還將嘲笑『屌絲』、追捧『高富帥』當作網路狂歡的樂趣,那麼,這個社會的靈魂確實應該被狠狠、徹底地改革一下了。
回望10年歷程,中國社會結構變化之深、利益格局調整之大、遭遇的外部環境之復雜,實屬罕見。市場經濟的沖擊餘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疊加。分配焦慮、環境恐慌,拼爹時代、屌絲心態,極端事件、群體抗議,百姓、社會、市場、政府的關系進入「敏感期」。人民群眾不僅要福利的拓展,也要公平的過程;不僅要權利的保障,也要權力的透明。滿足「需求」,回應「要求」,不僅關繫到發展能否實現「正義增長」,關繫到13億人的政治信任,更關繫到中國現代化的前途。
屌絲第一人
知名日本女演員沖田杏梨於新浪微博發布了一條力挺"屌絲「群體的相關微博,並推薦中國知名導演馮小剛拍攝相關屌絲的電影,立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引起了大部分網友群體的關注,就連一些知名的圈內人士也廣轉微博,毛遂自薦,意圖與沖田杏梨一同演繹「屌絲第一人」這部尚未成形的「屌絲」電影!
現象解析
2012年,一個新詞在網路流行:屌絲。普通網友自稱屌絲,IT精英也自稱屌絲。白領之間互稱屌絲,文化名流也戲說屌絲。它更多是一種自嘲,在自我精神的維度放下精英姿態與體面身段,謙恭得甚至到了自我矮化的層面。
在「成功學」盛行多年後的今天,「成功」也在被解構,現實也變得越發骨感。面對普通和平庸的自我,接受還是拒絕,順從還是反抗?他們付之一笑:我是屌絲。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產世代」有向「下流社會」加速墜落的趨勢。日本職場因泡沫破滅而向下行,美國家庭因金融危機而破產,歐洲五國的高福利遇上了歐債危機,中國內地與港台的民眾都飽受高房價的拖累,黃耀明的《下流》唱:「他們往上奮斗我們往下漂流/靠著剎那的碼頭答應我不靠大時代的戶口/他們住在高樓我們淌在洪流/不為日子皺眉頭答應你只為吻你才低頭」。
從歷史線索來看,精神世界裡一直有隨遇而安的支流:你追名逐利,我自狂狷;你要做人上人,我安貧樂道;你有你的實力,我有我的精神勝利法;你追求崇高,我躲避崇高;你要你的成功,我要我的快樂。
阿Q有精神勝利法,屌絲卻寧可以貌似自我矮化的方式來接受現實。他們並非沉淪,而是以新的方式來取得跟社會、跟自己的和解。
自稱為屌絲的人,不是社會的負擔,也不要博取任何同情。他們真實生活,也搜索各種正能量,「我既不悲觀,也不樂觀,只是每天早上睜開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個人努力過下去」。
用「屌絲」還是「吊絲」,我們一再猶豫。但做這個專題的初衷,是從社會學意義上,關注一種耐人尋味的社會人格發育軌跡,對一種精神新困境向社會敲響警鍾。以此,揭微顯隱、正本清源實屬必要。一個健全的社會,更需要的不是屌絲逆襲的夢幻傳奇,而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真實機會。[3]7女屌絲標准
在外表、衛生、內在、情懷、經濟、生活方式、男友七大方面總結。
長相篇標准:
1.身材:沒有長頸,沒有美背,沒有傲人的豐乳,沒有蜂腰,沒有平腹,沒有翹臀,沒有長腿,沒有美腳,沒有玉手。
2.皮膚:不白皙,皮膚發黃發黑。不粉嫩,皮膚暗沉。不細化,皮膚粗糙,甚至滿臉痘痘。不亮澤,皮膚暗沉色斑。不緊致,沒有彈性,年紀輕輕皮膚就感覺松垮垮的,或者已經出現抬頭紋,大眼袋等。
3.臉蛋:不漂亮:
沒有大眼睛雙眼皮,沒有長卷的睫毛,沒有有型的眉毛,沒有直挺的鼻子,沒有性感可愛的朱唇,沒有潔白整齊的牙齒,沒有鵝蛋臉,整體五官長相也沒有舒淇一樣雖不是標准美女的長相特色。
4.身高不高,穿上高跟鞋才勉強和女神不穿高跟鞋差不多高,一般為160cm以下。
5.沒有女神自信驕傲的氣質,只有路人甲的氣質
6.糟糕發型:發型千年不換,而且頭發油乎乎的,還有頭有味,發質也不好,毛躁分叉等。染發燙發也從不保養,搞得新黑發長出來,舊的黃發在發梢,看起來很邋遢。
7身上沒有香味,因為買不起好聞的香水,所以沒有味道,也沒有自然散發的體香。
8.手長得不美,不白不嫩,不瘦不小,指甲里有灰塵。
9.沒有好看的笑容,有的女神笑起來有氣場,有的笑起來甜美,有的笑起來嫵媚,有的笑起來很酷。而女屌絲笑起來,只是一排不好看的牙齒
10.女屌絲穿衣沒有自己的品味,只會跟風流行,成為別人創造的風格的奴隸,有的女屌絲穿著很廉價,質量不好,有的穿得像非主流,有的穿得很暴露艷俗。各種奇裝異服,服裝不登大雅之堂。
衛生篇標准:
個人衛生:不常洗澡,一個星期才洗一次,內褲好幾天才換,衣服也不常換,天天刷一次牙。
沒幾個護膚品,對護膚一無所知,化妝品即使有,也不懂如何化妝。經常妝容顯得很邋遢。
家裡亂七八糟
包里總是亂七八糟,不歸類。洗包也不洗內里。
內在篇標准:
不聰明:學習沒有學的優秀的學科,理解不了抽象復雜的定義。IQEQ都不高。
沒有才華:琴棋書畫無一精通,對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形式統統不感冒。
不會說話:重要時刻想什麼說什麼,缺心眼。
粗魯,沒有禮貌:張口傷人。
沒有能力:不懂得如何在人生中為人處世。擁有不會走向成功的性格:比如懶惰,做作等。
不講文明:橫穿馬路,隨地吐痰,見到老人在自己健康情況下不讓座位等等。
每天都在做夢,而不是行動。
8男屌絲標准
長相篇標准:
1.身材:沒有肌肉,沒有個頭,沒有好看的手腳。
2.肌膚:沒有歐美男孩一樣的白色皮膚,沒有巴西男孩的古銅膚色,皮膚長痘痘,不光滑,無光澤,無彈性。
3.長相:
沒有雙眼皮,沒有透露著理性和冷靜的眼神,沒有有型的眉毛,沒有高挺的鼻子,沒有帥氣的嘴唇,沒有潔白整齊的牙齒,沒有冷峻的臉型。
4.身高不高,一般為172cm以下。
5.沒有自信淡定的氣場,只有路人甲的氣質,沒有型男的酷范兒~
6.糟糕發型:頭發油乎乎的,還有頭有味,發質也不好,毛躁分叉,看起來很邋遢。
7身上有臭味。汗臭或是腳臭甚至狐臭。
8.手指甲里有灰塵,手長得很粗糙。
9.沒有少女殺手的笑容。
10.屌絲穿著質量不好,有的穿得像非主流。各種奇裝異服,服裝不登大雅之堂。
衛生篇標准:
個人衛生:不常洗澡,一個星期才洗一次,內褲好幾天才換,衣服也不常換,天天刷一次牙。
沒有洗面奶,沒有護膚品。
家裡亂七八糟
自己的東西也是亂七八糟。
內在篇標准:
不會說話:重要時刻想什麼說什麼,缺心眼。
粗魯,沒有禮貌:臟話隨口,黃色笑話掛嘴邊。
每天都在做夢,而不是行動。
情懷篇標准:
不浪漫,觀察審美能力弱,對藝術沒有天賦。(美學,繪畫,樂器,舞蹈,表演等)
不幽默,不懂享受生活:幽默需要智商,屌絲沒有那麼聰明。在屌絲眼裡,生活是拚命為了賺錢,然後存起來,為了擁有一種有很多財富的擁有感。
對小事斤斤計較:沒有大男人風范,大度紳士。
不愛運動,懶惰:每天不鍛煉。所以沒有肌肉。
自卑,對誰都獻殷勤。試圖取悅他人,來獲得肯定。每個人都有喜歡的人和討厭的人,不需要這樣來尋找自信。
經濟背景:
出身貧寒:農村出身,或者城鎮里的底層階級市民出身。沒有權利背景,沒有財力背景。沒有人脈背景。
經濟能力:月薪不高於7000. 沒有創業的資本和頭腦。
生活方式:
每天正常消費不出50元
能省則省,有錢不花,因為怕沒錢,不管什麼叫生活水平,凈想著攢錢致富。
沒怎麼去過高檔場所,因為沒有經濟能力,在那種地方自卑的屌絲,只會心裡犯怵,因為經濟能力和人脈限制了世面大小。
身上穿的衣服沒有品牌 大多是從淘寶網私人網店買來幾十元的衣服。
出門坐公交,地鐵。捨不得不打的,更沒有錢買車。
租房往便宜的租。
吃飯能吃飽就行,不管營養或是卡路里。
不知道所在城市有哪些較好的餐廳或酒店,因為沒有經濟能力去。
出去旅遊,沒有經濟能力自駕游。永遠是跟團。因為跟團便宜。
在屌絲眼裡是名牌就是好,不懂的什麼是真正的時尚。他們追求的是名牌的所能帶來的強烈的虛榮感。
只想著給別人工作,不會想著自己干一番事業。
等等。
伴侶
屌絲註定與女神無緣,只能是女神默默的一枚千斤頂,在女神被高富帥娶回家門,屌絲在默默傷感,可女神連你是誰估計都不知道。屌絲沒有財力,沒有外表,沒有出身,沒有過人的頭腦,沒有通向成功的性格,只有著一個善良的心。
這樣的屌絲最終會找到何人?是屌絲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