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在電影院被農民工

在電影院被農民工

發布時間:2023-08-06 01:17:11

周星馳的電影,有哪幾部使你記憶猶新

周星馳的電影我非常的喜歡,令我形象最深的一部電影就是長江七號,星爺的電影小的時候看是喜劇,長大了才發現原來裡麵包含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長江七號電影裡面星爺扮演的十一位農民工,同時也是一位父親,雖然是農民工,但是星爺對兒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寧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兒子上貴族學校,我記得太多包工頭的對話,我只是想讓他上好一點的學校,不想他將來想我一樣,短短的兩句話寄託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星爺同時也對兒子的人生做了正確的引導,他告訴兒子,人可以窮,但是要有骨氣,不屬於自己的,不要拿。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人生導師,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將來的人生。

電影也中的情節也非常真實的反應了中國的農民工的真實生活狀況,我相信星爺在電影中如此細致的去描繪這個農民工角色,不僅希望觀眾能夠能學習到一些人生的哲理,也同樣希望我們能去多多關懷這群可愛的城市建設者。

以上僅代表個人的觀點!

我直接寫答案了

1,賭聖

這是錄像帶的時代

我第一次看,鐳射錄像帶,比較清楚

第一次接觸無厘頭那種表演

我都忘記看了多少次

那時候資源沒那麼多

前後看接近60次

2,逃學威龍1

有一次和小夥伴回家

發現家裡人借了2部電影

就先看逃學威龍

幾個小夥伴看的笑死

看完看另外一部,大概5-10分鍾

有人提議再看一次逃學威龍,大家都說好

就愉快的看了第2遍

3,唐伯虎點秋香

這是盜版的時代,就是盜錄電影院

有人站起來,就會出現人影

然後電影院的笑聲也錄進來

就好像親臨電影院看一樣,除了看不大清楚

就在這種情況下,我笑到肚子抽筋

第一次

印象太深,以後都沒有試過

以前看電影這種感覺,現在很難再有了

長大了,你想逗我笑,太難了

《國產凌凌漆》: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是」 「阿漆,文西,我希望你叫我全名達文西,沒問題文西,謝了,不客氣文西,國家有任務派給你,真的嗎,嗯,終於該我上場了吧!」

「叔叔抱抱」「叔叔很快就回來了」

「已經十年了,我還以為國家根本把我忘記了」,「怎麼會呢,就算是一條內褲一張衛生紙都有它的用處。」

「暴龍究竟是鬼鬼祟祟走來走去那隻,還是啊……那隻?」「是,啊……那隻!」「就是沒有人性追著小朋友亂咬的那隻」,「不會,中國那條肯定不會。」

「這只不是普通的手電筒,這只是不需要電池的太陽能手電筒,在有光的時候它就會亮」,「那如果沒有光呢」,「絕對不亮」

「這個是超級間諜椅,是專門給人長時間坐著監視人用的。我問你,怕不怕?你看,他怕了,是不是啊!」"這個發明還真不錯!"

「我給你差不多,我是個賣菜的,還好啊我有一份兼差,在精神病院里邊啊做研究工作,」「做什麼研究」,「被人研究啊」

「金槍客的身份極其神秘,而且他心狠手辣,你隨時都會有生命的危險,007還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不可以不去」

「yes,well,我book房間了」「my name is 007」"什麼?有這種事?check check 它!"

「你做不做?」「做什麼」「做白包」「做什麼白包」「小德的爸爸」「誰是小德的爸爸?」「今天在商場那個無辜的死難者」「哦,你說送白包」,"送到報館去轉小德的家裡,可不可以?"「可以吧!」「署名用無名氏好還是用有心人好」「隨便啦」「大家萍水相逢又不是很熟,送個500塊錢聊表心意可以了吧」「你做主!」「我的500塊錢你幫我先代墊了」「啊?太離譜了吧」「我完成這個任務就有500塊錢獎金,到時候就還給你」「啊?」「放心,代墊500塊錢的事情我不會忘記的」「呃,好。」

「廢物?哼,我費了一生的精力,集合了十種殺人武器於一身的超級武器霸王,名字就叫做要你命三千,終於研究成功了,阿漆,靠邊點,遠一點,再遠一點!」

看的比較多的還有《喜劇之王》《功夫》《唐伯虎點秋香》《大話西遊》《少林足球》《破壞之王》,這些電影,其實就只拿著台詞就可以把電影看下來,一幕幕的台詞都太有畫面感,人物的動作表情也在看電影的時候都早已深深的印入腦海。周星馳的電影為什麼能讓人如此記憶尤新,大概就是因為你看的最多遍的電影是它,而哪怕你不看的時候,那一幕幕的電影畫面也會在你腦海不斷地回放。

《大話西遊》,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情節,就是紫霞和至尊寶最後分離那一段。每次看到的時候,都會回看好多遍。

其實,我一直覺得,大話西遊,就像是一個中國版的超級英雄。

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至尊寶有點像DC裡面的死侍。

至尊寶,前世為通天徹地無所不能的齊天大聖。

死侍,是一個,失去了不死能力之後,只能飽受癌症折磨的普通人。

二者,在身份上,沒有任何共同點。

然而,他們卻都選擇了,通過對一切都無所謂的耍賤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真實 情感 。

大話西遊中,當紫霞替已經戴上緊箍咒,變身為孫悟空的至尊寶,擋下牛魔王那致命一擊後。

面對著即將離開的紫霞,孫悟空之前那耍賤無所謂的面具,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摘下,當看著紫霞離開的時候,那一聲,嘶吼,真的讓人震撼。

就像死侍貳裡面,韋德面對女友的死去,沖向兇手車輛之前的那一聲嘶吼一樣。

大話西遊裡面,最後的夕陽武士,說孫悟空像一條狗。

而死侍漫畫裡面,就像一個小丑。

超級英雄,永遠是悲劇的,彷彿,註定了,愛情,朋友,所有的美好,與他們無關。他們只能背負著謾罵和嘲諷,負重前行。

長江七號是我感觸很深的一部電影,裡面周星馳演的父親,人再窮也要有骨氣,不能存在欺騙!要自我高修養和覺悟!作為一個父親就要給孩子一個榜樣!教孩子怎麼去做人!怎麼做一個有修養的人!道德品質優良的人!父母是孩子的老師!我們言行舉止言談就是教育孩子!所以言行舉止一定要三思後行!

《喜劇之王眾人番外版》

小時候,我們都有個夢想!長大以後做什麼?

我要當個科學家——

我要當個大畫家——

我要當個好警察——

我要做個運動員——

我要做個大老闆——

我要做個大名星——

我還沒有想好呢——

蒙蔽的表情!

長大後,我們卻成了——

廚師

民工

工頭

美工

外賣

後來,我們想起了這句話!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麼區別?

於是我們又振作了起來......

為了曾經的初衷......又從新再來!

於是就成了別人眼中……

汗流浹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發憤忘食 勤能補拙、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風餐露宿、 廢寢忘食 、......的XX總、XX董、XX板

之後我們也就有了

那啥「大師」的修仙得道的故事!

給所有努力追求夢想的人加油!

人生是一場修行,萬事不用操急!在這個豬都能飛上天的時代,成功早晚孰於你!

哎,走了,走了,不扯了!

別走,我養你呀!

星爺的電影最大的特色就是無厘頭。很多人喜歡星爺的電影也是因為他的顯得浮誇的表演風格,就是因為這個風格的表演與眾不同,才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喜劇電影的模式,也就是大家說的無厘頭。但也是這樣的電影風格也讓很多人不太接受,45歲以上人認為他是沒正行,拒絕觀看。90後、00後孩子又因為沒有人生閱歷看不懂。

星爺讓我記憶深刻的電影很多:

《大話西遊》系列我大概看過十遍

《唐伯虎點秋香》《大內密探零零發》《武狀元蘇乞兒》至少五遍

《喜劇之王》七八遍

其他的電影也至少看過三遍以上,總體給我的感覺就是他的電影比較耐看,覺得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去看他的電影,感悟都會有所不同。

正所謂: 初看不知劇中意,讀懂已是劇中人。

星爺後期做導演不做主演的電影,由於演員無法達到星爺自己對無厘頭這種詮釋能力,不太被觀眾認可。但是我能理解星爺退庫幕後的心理,也能理解觀眾對星爺電影的期待,只能說正宗的無厘頭電影只有星爺可以,別人演都是模仿………不夠味兒!

你好,很感謝你的提問,我個人覺得星爺的電影有10部讓人記憶猶新,也堪稱經典,本人觀點不代表廣大網友觀點,感謝。

一、大話西遊

2、西遊降魔篇

3、少林足球

4、功夫

5、喜劇之王

7、美人魚

8、大內密探零零發

9、長江七號

10、破壞之王

一,輝叔認為(大話西遊)在各大平台都有很高的評分,是因為這部劇反映出來我們好像影視裡面的周星馳一樣。每個男人以前都是那個無憂無慮的至尊寶,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得不戴上緊箍咒,拿起金箍棒,成為孫悟空,從而要去承擔起所有的責任,再也回不到從前的至尊寶。 《大話西遊》的結尾有句話,「你看那個人,好奇怪喲,象一條狗」。像條狗的人是放棄了人間的男女情歡、無欲無念、兢兢業業走在西天取經路上的至尊寶。他如你我這般,收起了脾氣火氣不再任性淘氣,只為夢想奔波。人生百年,誰不曾大鬧天宮,誰不曾頭上緊箍,誰不曾愛上層樓,誰不曾孤單上路。 現在才明白,曾離我們僅一步之遙的人,一旦錯過,之後哪怕化身絕世英雄,身披金衣金甲,腳踏七彩祥雲,一躍十萬八千里,也未必能追得回。所以輝叔覺得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

② 為什麼影院不把以前的電影再拿出來播放

以前的電影已經有了大量網路視頻和下載資源,電影院作為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為什麼要冒這風險?其次,再放映的版權分賬也得重新談;第三,任何一個院線都不足以覆蓋全國,僅僅大城市重映,票房沒法保證;第四,即使幾大院線聯手,如何與正在熱映的新片協調排片也是個難題,若放映時間都在上班日白天,能有幾個人看到?

從 歷史 上看,我國重映大片最成功的是2007年的《泰坦尼克》,破20億。且不論影片內容的殺傷力,單是卡梅隆3D製作就有了足夠的噱頭。後來的如《大話西遊》《一代宗師》《功夫》也重映過。

《大話西遊》想賺情懷錢懷舊錢,幾乎原封未動上映。想想當年大學生看本片時的一臉幼稚,現在成家帶孩子,有感動也在心裡那一句台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假如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願意對她說我愛你;假如非要給這份愛情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格瓦拉票務當時結論,「《大話西遊》的關注度達到6萬人次,但最終購票人數僅有3000多人,簡言之轉化率低,大多數可能會去看片的人發現,自己的住處和上班地點附近的影院都沒有排片,這大大影響了他們貢獻票房的動力。」最終結果,上映10天票房2500萬。

《一代宗師》《功夫》都是3D重映。據說,周星馳將獲得《功夫3D》上映後17.5%的收益,而轉制3D的花費約為2000萬。《一代宗師》經過重新剪輯,分成和轉制費沒有具體透露,只是王家衛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光轉制的費用就足夠拍一部新片了。結果《一代宗師》上映一周報收6000萬,《功夫》3000萬。

結論就是,電影不同於文學和音樂,文學和音樂盡管有火爆的新作品,經典仍然被大量購買,電影基本做不到,因為它就是個很大眾的 娛樂 ,不屬於曾經知識分子和精英壟斷的產物。

提問此問題的親,你家開影院又不在乎虧本的話可以考慮放老電影。首先,電影院的開支是很大的,電影院一般都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段,租那麼大場地,開那麼多空調,雇那麼多員工,可都是要錢的親,要虧死了你。其次,電影都是有版權的,不是你想放就放,要花錢買播放權的。再次,電影的熱度都是一陣子的,熱度一過了誰還願意花錢去電影院看,網上資源都泛濫成災了。我所在的城市每周六晚某廣場放電影免費看,但都是老掉牙的片子,連農民工都不感興趣,觀著寥寥。甭說去電影院花錢看嗎看電影了。

在中國,為什麼影院不把以前的電影再拿出來播放,關鍵在於,這個事不是影院一家說的算的。

影院只是一部電影的播放場所,一部電影要想在影院公開放映,主要涉及到兩方面的許可,一是版權方的許可,二是文化主管部門的許可。版權方的許可,無非就是通過一家發行商簽下發行合同,這是有年限的。主管部門的許可,就是某部電影獲得放映許可證書,我們在公映的電影前都看到一條龍飛過,然後下面蹦出一行字。這就是俗稱「龍標」的放映許可證。經典老片子要想合法公開放映,也必須拿到這兩個「許可」。如果搞不齊兩項許可,電影哪怕再經典,影院也不敢違法放映的。

如果放映版權已經過期,光憑影院是不可能搞定的,因為影院沒有發行資質。除非有一家發行公司願意去做這個事,去重新和經典老片的版權方商談、獲取發行權。但是,發行公司幹嘛要干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再者說,一些經典的老片子,甚至已經在網路或衛星頻道播放了N次,要是真的需要你掏錢到影院來觀看,勢必是寥寥無幾的。

電影院作為常規的商業性質 娛樂 場所,盈利必然是首要任務,影院的盈利只要來自票房,也就是靠買票,上座率。

老影片的需求分散,雖然想重溫老影片的人總體數量可能不少,但是需求分散在各個時間段,不集中,所以影院的成本高。影院很難看到利潤,自然也就沒有興趣。現在的經濟大潮中,誰會干虧本的買賣呢!更何況,現在新片如此之多,放著票房更有保證新片不上,去放老片,影院就更不會幹了!

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權力再放老片子 比如大話西遊 泰坦尼克號。你說我叔在村裡弄個投影儀接台筆記本還放賭神系列呢,那個不算。

真正電影院播放的是清晰度極高的膠片,所有的電影不管多麼受歡迎,或長或短都有時間限制。

為啥這樣做?這是為了保證集中觀影的密集度,如果全世界的影片都喜歡拖很長時間來放映,懶惰的人們在心理上就會產生 沒事反正有的是時間看今天不如先去ktv的念想。就像北京小夥伴沒去過長城 西安小夥伴沒去過兵馬俑大坑一個感覺,出省玩卻不亦樂乎,因為出省難得,本市天天有機會。要是下個月長城就拆了你看北京市民什麼樣 保管比麥加朝聖還恐怖。

正因如此 大家都知道一部影片是有時間限制的 好片子自然關注度就高,出品方自己就會限制膠片的時限 時間一到就會回收或者採取密鑰形式,因為真正喜歡看的人自然而然都在幾周內集中觀看過了,剩下也許的確有影迷因為工作實在太忙錯過了,但那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為了他們,一場幾百個座就可能只有十幾個上座率,對出品方來說就是不劃算的。

關於重放,出品方是有可能重放的,比如大鬧天宮,葫蘆兄弟,新龍門客棧都進行了重製,這是要經過一系列評估和製片方的情懷,像新龍門客棧,我是堅信製片方和徐克壓根就沒想掙這次錢。但大鬧天宮和葫蘆兄弟不同,新一代小朋友又長大了,家長決定情懷,會願意帶領子女體驗影片的感覺。

就算舊影片重上映能賺錢,大部分出品人都堅信新製作的影片會比重映更賺錢,否則他就不會投資去做,所以為什麼這么多影片虧本,也和出品人的頭腦發熱有關。再者重放要涉及到各方版權,你分錢比例沒到位,相關版權人不願意播放,你就不能重播,這也是一個原因。

經典電影重播,還有收益嗎?

1.

這個有是有,但一部電影重新上映,並不是單純算票房那麼簡單的,比如《阿凡達》重製版上映,主要是和前者有所區別,所以原搬原來的舊電影,而沒有修復或者重製,那麼為何要去電影院?所以必定要是重製版或者加工過畫質的,才會上映。

2.

上影之後票房必定會非常低,因為觀眾都看過了,能夠重新進入電影院,再次觀看的人數少之又少,所以票房收益會非常低,同時也要和電影院線,分賬,交稅等等。到頭來幾乎不賺錢,再加上重製修復的後期投入,還真的不一定能回本。

3.

上映後的電影,在網上都有免費的資源,並且手機在線觀看,所以很多觀眾沒有必要再去電影院花費時間,花錢買票等等,因此流量會很低,最終結果就是賺的都不夠交稅,隨手就能看電影,何必去電影院花費那個冤枉錢。

什麼樣的電影可以重影?

情懷的電影,或者當年被冷落的電影。《功夫》《少林足球》《大話西遊》《青蛇》等等都可以。賣的就是情懷二字, 所有會有少部分觀眾沖著情懷去的。所以影響力大的演員,周星馳,周潤發,林青霞等等老一批的演員電影可以重播。

弊端,

上映經典電影會過度消費情懷,消費演員和明星的口碑,所以狼來了,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沒有人再理會了。上影重製版電影是竭澤而漁的做法,是自斷後路,吃相難看,不但沒有得到觀眾的好評,還有可能會被吐槽圈錢,在後續的作品中想再次獲得高票房是難上加難。

總結 :關鍵還是投資和收入的比較,舊電影重播吃力不討好,賺的錢都不夠交電費,租金,空調費,所以這是一筆幾乎不賺錢的買賣。所以電影版權方寧願把資源放到新作品,也不會啃老本,消費自己的人氣口碑。


關注@影娛廳,分享更多精彩

不請自來,近些年來,老電影重映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比如《泰坦尼克號》《大話西遊》等經典電影,重映過很多次。

下面,以專業的角度為你解答這個疑問,仔細看哦。

影院的許可權問題(根本原因)

電影收益問題

「老電影」顧名思義,就是已經上映過的電影,這意味著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而且想看的話,在各大視頻網站都能找得到。那麼問題來了,普通觀眾還會心甘情願的買票嗎?一般來說像《少林足球》這樣整體水平一般的電影,很少人願意掏錢去影院看。只有像《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泰坦尼克號》這樣情懷滿滿的經典片,才會有部分人願意去影院再刷一次。普通老電影,賣不出票房,影院又是盈利機構,不會做賠本的買賣,所以不會放映老電影。

老電影重映的成本問題

就算是經典電影重映,並不是原原本本的放映老版本,都後期處理過(如《大話西遊》)。一般會做修復,至少畫面得清晰,有些會做重新剪輯(比較少)。後期處理的費用不低,如果重映票房不理想,就意味著賠本。還有老電影重映,會佔一定數量的排片,這樣一來新電影的排片會受到打壓,一般來說,新片的票房潛力更大,如此一來,損失很大,影院是不可能幹賠本買賣的,所以不會放映老電影。

換一種思路,如果放映老電影比放映新片更賺錢的話,影院早就那麼做了。影院沒那麼做,說明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在中國,一部電影要能在影院公開放映,涉及到兩方面的許可,一是版權方的許可,二是文化主管部門的許可。

但是只要你錢多,包場你愛看什麼看什麼。

版權方的許可,無非就是通過一家發行商簽下發行合同,這是有年限的。主管部門的許可,就是某部電影獲得放映許可證書,我們在公映的電影前都看到一條龍飛過,然後下面蹦出一行字。這就是俗稱「龍標」的放映許可證。

經典老片要想合法公開放映,也必須拿到這兩個「許可」。如果搞不齊兩項許可,電影哪怕再經典,影院也不敢違法放映的。如果放映版權已經過期,光憑影院是不可能搞定的,因為影院沒有發行資質。除非有一家發行公司願意去做這個事,去重新和經典老片的版權方商談、獲取發行權。但是,發行公司幹嘛要干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電影票房分成以100元為例。

1.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元。

2.營業稅----分3.3%=3.3元

以上2項支出後,剩餘91.7元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3.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62%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下限分57%=91.7*57%=52.27。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但院線為擴大市場份額和拉攏影院實際按2%~7%之間分,一般為5%=91.7*5%=4.59元。

以上即影院分47.68元,院線分4.59元,合計52.27元。

4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43%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上限分43%=91.7*43%=39.44。其中發行一般分5%=91.7*5%=4.59元。

以上即製片分34.85元,發行分4.59元,合計39.44元(象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


就這個樣,說我裝也好,怎麼也好,能看就看,不能看拉倒,這里不歡迎你。

電影的上映涉及很多方面的配合,總局的審查、片方的版權、排片的競爭、觀眾的關注度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影片的上映時長產生影響。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公布的備案、立項公示,2017上半年共備案影片1374部,然而每年能夠拿到龍標上映的影片也就四五百部,而其中不乏「院線一日游」的小成本、低知名度作品。可以說,對電影工作者來說,拍攝過程艱辛,但上映同樣是一場硬仗。

在很多電影還在為了稀薄的排片花樣百出的時候,卻有部分知名影片迎來了第二春:《泰坦尼克號3D版》、《大話西遊加長版》,此外,《一代宗師》、《功夫》等重製版影片同樣再度上映,其中,《泰坦尼克號3D版》更是拿到了10多億票房,於14年後再一次橫掃中國電影市場,堪稱吸金利器。

然而,與《泰坦尼克號3D版》的狂歡相反,其餘的重映電影很少能取得較高的成績,被炒的沸沸揚揚的《大話西遊加長版》也不過一億多,更多的只有幾千萬,在當今這個大片動輒10億的市場環境下,重映電影並沒有太過出色的表現。

而這種現象的原因出自觀眾和院線雙方。

對部分觀眾而言,滿眼的鮮肉和商業元素太過辣眼,所以恨不得將經典影片全碼在院線的排片表上,但對於整個電影受眾市場而言,這部分人太少了,少數人的狂歡並不能為院線帶來利潤,這也是商業片一直碾壓文藝片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映後的電影很快就會資源流出,高清、藍光甚至正版DVD,對於老司機而言資源不是問題,不一定非要去影院,而大多數普通觀眾也不會對一部影片有二刷的熱情。

觀眾的稀缺是院線無法忍受的首要問題,這就導致重映這一舉措很難實現,與此同時,院線電影本身激烈的競爭也讓重映電影無處落腳。這些年頻繁的調檔,還有眾多關於排片的負面新聞,無疑不在訴說著電影排片的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會願意為了利潤空間不大的重映電影而放棄時下當紅的新映影片。

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重映電影,要麼在不聲不響悄然上映,接著少得可憐的排片兜轉一圈,要麼就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比如電影節、續集將映或是重新加工)才再次擁有新的吸引力。但重映終究只是個例,電影作為一種時效性的大眾 娛樂 產品,很難對公眾產生長期的吸引力,對大多數從業者而言,與其考慮重映,不如想想後續的IP開發和周邊產業鏈更為實在。

為什麼影院不把以前的電影再拿出來播放?要回答這個問題,不能想當然,我們要分析其前後的邏輯關系,畢竟,任何事情都不是說我想做就可以做,我做了就會有效果。

首選,我們先討論下動機,為什麼要把以前的電影拿在電影院再播?

有這種期望的人,多半對老電影有著深厚的感情,或者為了滿足某種遺憾。

第二,把以前的電影放到電影院里再播,需要做什麼准備?

我們知道,以前的電影是通過膠片拍攝的,一方面現場重新拷貝需要一定的成本,另外一方面,有些電影的畫質也已經無法滿足時下人們的觀影需求,這就需要進行重製和修復,改成數字形式。

第二,電影上映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前期的宣發,放映時期的院線排片協定,放映完成後的總結分成,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完成,並且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

那麼,假設電影已經修復好了,是不是一定就有權重新上映?並不是。

不說別的,中國每年生產的電影那麼多,但真正能夠走進院線的也就幾百部,剩下的要麼調整檔期,要麼就完全無緣於大銀幕,也就是說,熒幕數有限,上映時間也有限,就這么大個坑,新片都十分擁擠,你一個老片憑什麼佔領一席?

還有就是,這個老片上映後能帶來多少票房?記住,搞發行的都是為了賺錢的,一個老片讓人折騰一頓上映了結果沒人看,發行方賠個底掉,可能嗎?

盡管,我們的確看到一些片子重映了,還是有觀眾基礎影響力挺大的那種,但是票房你看看,是不是都不行?很少人願意玩這基本賠本的買賣。

這個問題我問過一個業內人士,電影院的哈,答案是1、拷貝問題,現在拷貝好像都有密碼和成本的,不是說想播多久就播多久;2、成本問題,由於無法大規模重播,再拿出播放的票房很難cover成本;3、國內一線城市有一些藝術院線在做重播電影的事情,基本上就相當於做公益了;4、如果真的非常想看,自帶片源(數字,現在很多影院都是數字拷貝了)包下電影院vip廳,或許可以給你播放。看明白了吧,關鍵還是成本問題。

閱讀全文

與在電影院被農民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疫情過後的第一場電影我們一起看 瀏覽:428
2016賣肉電影 瀏覽:237
葫蘆絲演奏的電影插曲 瀏覽:193
雇傭兵電影國外 瀏覽:819
俄羅斯熊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523
俄羅斯和美國合拍的拳擊電影 瀏覽:919
4399日本高清在線電影動漫 瀏覽:268
琪琪電影網980 瀏覽:309
韓國電影爸爸睡了女兒 瀏覽:196
2017nian十一月新電影 瀏覽:49
美國講述歷史的電影 瀏覽:47
魯濱遜漂流記的動畫電影 瀏覽:331
歐美唱跳電影 瀏覽:979
日本70代至90的動漫電影 瀏覽:457
美國黑人司機電影哪部電影 瀏覽:995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錄取分數線403 瀏覽:331
金沙電影城影訊 瀏覽:8
義烏橫店電影城伊美 瀏覽:667
馬東錫電影在哪裡觀看 瀏覽:753
貞操帶2017在線電影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