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吉祥物
這隻身著紅色上衣,黃色褲子的卡通駱駝「絲絲」成為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吉祥物。「絲絲」取意絲綢之路,設計元素由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工具駱駝造型演化而來。袖口和褲腳有電影膠片花紋裝飾表達出電影節的文化寓意。
電影節吉祥物設計者李桂斌:「這個駱駝是張開手臂的,張開手臂就代表著歡迎的意思,歡迎八方來客,你看它的上衣是紅色的,紅色代表著熱情歡快,下面褲子是黃色的,黃色代表咱們陝西古都的文化元素,這樣一結合就體現出了電影節吉祥物總體的造型。」
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吉祥物
吉祥物「菲菲」以電影的菲林(膠片)與影盤為基本設計元素,由菲林盤繞而成的皇冠頭飾,明亮晶瑩的眼神,開心的表情,配以活潑的動感、跨步前進的肢體形態,傳遞出親切、可愛的視覺形象、還寓意「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發展和輝煌。
整體形象色彩以「海洋藍」為主色調,「榕樹綠」為輔助色調,形與色渾然一體,充分體現福州的海洋文化及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的歷史淵源,具有舉辦地福州的城市形象和地域人文特色。 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標志LOGO
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標志LOGO是以絲綢勾勒的西安鍾樓為主要造型,鍾樓城牆暗含電影膠片元素,寓意西安將成為中國電影對外交流的新起點,敞開的城牆大門寓意以電影為紐帶,促進絲路沿線各國文化交流與合作。
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綜合協調辦公室主任單子孝:「我們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面向全社會對LOGO和吉祥物的設計方案進行徵集,一共徵集到LOGO的設計方案將近600件,吉祥物的設計方案將近200件,我們先後進行了兩次的評審,最終從37件LOGO的設計方案和25件吉祥物的設計方案評選出了我們目前最後採用的這兩個方案。
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標志LOGO
標志充分運用了中國書法意象,絲路混合形象趣味。左邊似「絲」字,左右復合似「路」字。兩字一筆寫就,一路貫通,蒼勁有力,象徵著絲路的旅程是崎嶇蹣跚,艱辛堅韌,渾然天成的氣象。隱喻「亦絲,亦路,亦帶」的寓意。
在圖形設計上,標志的上半部分看作以西安為起點的陸上絲綢之路,下半部分指代以福州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同時一筆畫就的圖形又似絲帶,金色光影處理得當,寓意金光大道將會越走越寬廣。
第二屆標志形象正是以「絲路之約」,作為logo的創作主旨。標志圖形個性強,不易雷同;對於國人,寓意豐富;對於絲路上的國際諸國友人能夠呈現濃郁的中國風(中國文化DNA)和時尚感。「絲綢之路」就像一份約定,從漢。唐、宋、明至今兩千多年,「絲路」精神從未斷過。
Ⅱ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為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創辦以海陸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為主體的「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旨在以電影為紐帶,促進絲路沿線各國文化交流與合作,傳承絲路精神,弘揚絲路文化,為「一帶一路」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文條件。組委會介紹,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作為「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的重點項目,今後每年一屆,由陝西、福建兩省輪流主辦。
Ⅲ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影星影迷互動
本屆電影節突出明星與觀眾的互動交流。在電影展映活動期間,安排有市場號召力的國內外3部電影的主創人員與福州影迷見面。此外,突出影視界代表「絲路」對話。在啟動儀式之前,安排影視界的代表開展「絲路」對話,包括陳凱歌、張國立、鄒靜之等,都將到會。
Ⅳ 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哪舉行
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福建福州舉辦。電影節由開幕式、金絲路榮譽單元、電影展映、北京放映之絲路再起航、電影論壇、中影華夏看片會、閉幕式暨頒獎晚會、電影文化惠民活動等八大主題活動組成,將凸顯海絲、段悄海洋、海峽特色。
第四段橘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福建福州舉辦。電影節由開幕式、金絲路榮譽單元、電影展映、北京放映之絲路再起航、電影論壇、中影華夏看片會、閉幕式暨頒獎握燃渣晚會、電影文化惠民活動等八大主題活動組成,將凸顯海絲、海洋、海峽特色。
Ⅳ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以什麼為主題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以「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為主題。
本屆電影節著力彰顯「一帶一路」特色,設置歡迎活動、影片特別推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陝閩交接活動6大主體活動和電影嘉年華配套活動,將從全球徵集的3500多部中外優秀影片中遴選出17部優秀影片與觀眾見面。
(5)2017杭絲綢之路電影節擴展閱讀:
本屆絲路國際電影節設置歡迎活動、影片特別推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陝閩交接活動6大主體活動和電影嘉年華配套活動,旨在打造專業化、國際化電影盛會,展示陝西新時代新擔當新形象。
17部影片入選特別推薦影片單元。本屆絲路國際電影節依照國際A類電影節標准,組建國際邀片人團隊全球選片進行特別推薦,面向全球徵集優秀影片3500餘部,其中90%為國際影片。17部影片將於10月11日在電影節歡迎活動上揭曉。
101部電影進商業影院展映。本屆絲路國際電影節通過影院展映、戶外展映、線上展映3大板塊,集中展映500餘部國內外優秀影片。
Ⅵ 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金絲路獎」誰獲評最佳導演
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頒獎晚會12日晚在福州舉行。本屆電影節首次設立的「金絲路獎」主競賽單元評獎結果揭曉,其中《我從不哭泣》(波蘭/愛爾蘭)獲評最佳影片,法國影片《小媽媽》的導演Céline Sciamma獲評最佳導演。
隨之,為期5天的本屆電影節閉幕。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會旗也從福建福州交接給陝西西安,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2022年將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辦。
黃建新、管虎、劉震雲、馬可·穆勒、任達華等來自「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近百位電影人和表演嘉賓,紛紛現身走紅毯,成為頒獎晚會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作為本屆電影節的重要活動之一,「金絲路獎」主競賽單元評獎備受關注。500多部影片參評本屆「金絲路獎」,涵蓋「一帶一路」沿線42個國家和地區。主辦方稱,該獎項的設立,有助於提升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專業水準,提高電影節的國際影響力。
經過評委會嚴格評選,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新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片等10個獎項揭曉。其中,劉燁、宮哲分別憑借《守島人》獲評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中國影片《跨過鴨綠江》獲最佳視覺效果;《名偵探賽大爺》(智利)獲評最佳紀錄片;《安妮日記》(比利時/盧森堡/法國/荷蘭)獲評最佳動畫片。
本屆電影節舉辦「新時代、新篇章——開啟中外電影合作新征程」和「5G+4K,數字與電影的變革」兩場主論壇,電影項目創投會,絲路產業聯盟中外影視合作簽約等活動,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電影人提供了高端的交流平台,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影視產業合作和文化交流。
Ⅶ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活動
作為一個國際電影節,來自世界各地風格各異的優秀影片自然應該是當仁不讓的主角。那麼,會有哪些高質量的影片參展參賽呢?據介紹,本屆電影節參展影片共涉及絲路沿線26個國家188部電影,經過80位大眾評審近2個月的初步篩選,初步入圍評獎41部,隨後由電影節專家評審團從中評選出25部影片,最終獲得本屆電影節最受觀眾喜愛的中外影片獎。
入圍「觀眾最喜愛的影片獎」的41部影片中,有華語片10部,外語片31部,影片既有歷史題材,也有愛情片、黑色喜劇等。華語片中,史詩奇幻大片《止殺令》講述了一代天驕成睜岩吉思汗的傳奇故事悉鉛御;改編自李承鵬同名小說的電影《李可樂尋人記》以及曾斬獲國內外多個獎項的電影《百鳥朝鳳》,都是國產片中呼聲和人氣指數較高的激備影片。外語片方面,亞美尼亞的《留守家園》、約旦的《當蒙娜麗莎微笑》、敘利亞的《愛人》等多部影片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舉辦,也是觀眾朋友們欣賞國內外優秀電影的大好契機,電影節將展映147部影片,分為印度、韓國、俄羅斯、中西亞、台灣、西部電影等8個主題,從2014年10月20號起,在西安市20家影院同時展映。
每個影城每天安排不少於6場。
電影節執委會透露,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期間將印製10萬張電影票,70%為贈票,30%為售票,售票定價在25元到35元之間。
為方便市民觀影,電影節期間還將舉行影片進廣場、進社區、進高校等惠民活動,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免費看到更多的國內外優秀影片。
Ⅷ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電影倡導的目的意義是什麼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是我國首個以「絲綢之路」命名的電影節,是繼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之後,我國創辦的又一個國際性大型對外電影交流平台。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其文化交流的價值與意義。通過對沿線及周邊國家、地區影片的甄別與篩選,讓更多有質量的影片進入中國,同時讓中國有質量的影片走向世界,以各具藝術風格和文化特色的影片豐富絲路沿線國家、地區觀眾的視野,也可以使我國的觀眾得以與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的影片近距離接觸,豐富視野的同時,更多地了解各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