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在影院有什麼好電影
Iron Man
片名:Iron Man
譯名:鐵人/鐵甲人
導演:喬恩·法夫羅 Jon Favreau
主演:小羅伯特·唐尼 Robert Downey Jr.
特倫斯·霍華德 Terrence Howard
格溫妮斯·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傑夫·布里吉斯 Jeff Bridges
塞繆爾·傑克遜 Samuel L. Jackson
類型:動作/漫畫改編/科幻
發行公司:派拉蒙/驚奇工作室 Paramount Pictures, Marvel Studios
上映日期:2008年5月2日
由派拉蒙和動漫大亨Marvel Entertainment共同出品的《鋼鐵俠》(又譯:《鐵人》)將於4月30日提前於美國本土領先上映,中國觀眾將和韓國、東南亞、歐洲觀眾一同先睹為快超級英雄「鋼鐵俠」的神奇力量。4月15日,《鋼鐵俠》在首爾舉行了亞洲首場點映,《鋼鐵俠》到底有哪些精彩看點,筆者為你一一解答。(友情提示:以下內容含嚴重劇透,觀者請慎入,後果概不負責。)
背景:平凡的超級英雄
《鋼鐵俠》改編自動漫大亨Marvel的同名漫畫,人物首次出現於1963年4月出版的《Tales of Suspense》。主人翁托尼-斯塔克是個製造武器的企業家和天才發明家,他富有、帥氣、風趣又有魅力,過著耀眼的花花公子生活。最重要的是,鋼鐵俠是Marvel系列動漫中唯一自助型的超級英雄,因為他的超能力都來自斯塔克自己製作的鋼鐵衣,而不是生物變種,或者是被什麼昆蟲咬到,也正因為如此,鋼鐵俠已經在美國風行了四十多年。如果非要說斯塔克和普通人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由於心臟受損,斯塔克胸前安裝了一個透明的能量塊,能供給他日常生活的能量。
有趣的是,平凡的漫畫超級英雄也有一個真實的生活原型,當年Marvel創作斯塔克時就參照了美國娛樂界的傳聞人物霍華德-休斯,他是發明家、冒險家、百萬富翁、風流情聖,而且絕對是一個狂人,而且影片在拍攝過程中也和霍華德-休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班底:完全奧斯卡級別
《鋼鐵俠》出身不凡,由派拉蒙和動漫大廠Marvel Entertainment共同出品,而主創人員名單上也是一串星光熠熠的名字。導演喬恩-法夫羅曾執導過大受歡迎的《精靈總動員》、《勇敢者游戲2》、《夜魔俠》,並以演員的身份在多部影視作品中客串,《鋼鐵俠》中他就客串了斯塔克的司機快樂霍根,觀眾有心可以仔細找找。男女主角托尼-斯塔克和波茲則由小羅伯特-唐尼和格溫妮斯-帕特洛扮演,前者曾因喬治-克魯尼執導的《晚安,祝你好運》獲得奧斯卡提名,後者則因出演《莎翁情史》而獲得奧斯卡獎,在戲里,帕特洛扮演的波茲是斯塔克的秘書,負責打點斯塔克生活中的大小事務,當然了,偉大的英雄和美麗的秘書之間總要發生點什麼,不過可別指望在這部影片里看到太多感情方面的描寫,畢竟,超級英雄的成長過程更有意思。此外,扮演羅德上校的泰倫斯-霍華德曾因出演《饒舌歌王》而獲得奧斯卡提名,施奧比則由曾四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傑夫-布里奇斯扮演,可以說,《鋼鐵俠》是一部完全奧斯卡級別的動漫巨制。
場景:美國驚現阿富汗山洞
和蜘蛛俠生活在高樓林立的紐約不同,鋼鐵俠把自己巨型別墅建在了美國西海岸,在有山有海的景觀中逍遙。這里就要說到之前提及的原型霍華德-休斯,本片的第一場戲,也就是斯塔克被綁架監禁的地方就在位於洛杉磯西部的普雷亞韋斯特平台,這里以前是霍華德-休斯的機械裝配工廠,也是他「巨無霸木製飛機」機翼製造的場所。劇組在這里挖出了囚禁斯塔克的山洞,打造出類似於阿富汗險峻山洞般的場景,連山洞裡的寒冷空氣都沒有漏掉。
位於加州羅莎蒙德的愛德華空軍基地則是影片的另外一個重要場景,美國空軍不僅給泰倫斯-霍華德提供訓練場地,還大方地讓F-22猛禽軍機、圓頭的全球鷹軍機及C-17貨機在影片中出鏡,臨時演員中也有不少真正的軍人。據說,影片拍攝時,一架F-16還曾無意中闖入了鏡頭,不過它的英姿觀眾是看不到了。
道具:武器殘骸拼成鋼鐵衣
既然被稱為鋼鐵俠,最重要的武器自然非無所不能的鋼鐵衣莫屬了,就像英雄有成長過程一樣,鋼鐵衣也分由簡到繁的製作階段,斯塔克的第一件鋼鐵衣(MarkⅠ)就誕生於「阿富汗山洞」,是斯塔克在敵人的監視下,利用武器殘骸創造出來的。影片設計師利用干凈的金屬片為材料,在設計中注入圖像化的科技元素,讓衣服看起來像是武器和軍事設備的組合物,仔細看可能還會在衣服上看到一些面板配件。這件衣服重約90磅,而影片最後,斯塔克的對手施奧比所穿的「鐵霸王」道具有10英尺高,重達約800磅,「鐵霸王」揮動雙臂時,至少需要5個人來操縱它。
MarkⅡ和MarkⅢ都誕生於斯塔克的「私人工廠」,裡面不但充滿了高科技和計算機操控裝置,還同時收藏著許多古董車和科技車、腳踏車,其中包括2008年的奧迪A8、Saline超級車、1967 年的Shelby Cobra、Tesla電動車,以及喬恩-法夫羅自己的1932年福特Roadster。
科技:鋼鐵俠變身完全分解
原版的漫畫《鋼鐵俠》創作於四十多年前,而電影則把時代背景移到了現在,於是原本美國類似題材影片中令人目眩的高科技展示更成為本片的一大亮點,特別是斯塔克的「私人工廠」里,到處充斥著各種新奇技術。在這里,智能語音對話機器人只是「低等生物」,斯塔克用得最多的3D模型轉換技術則可以把電腦里的3D圖紙轉換成由有空間感的3D模型人可以在其上隨意試驗、修改。
如果說《變形金剛》里的變形過程讓觀眾還覺得有些潦草的話,鋼鐵俠的變身過程則可以彌補這個遺憾,影片中,斯塔克穿上鋼鐵衣的過程被一一分解,細致到每兩塊部件如何搭配,每一個關節如何連接,眩目的色彩配上充滿韻律感的機械聲構成了獨特的觀影經驗。
【功夫之王】
【片 名】:功夫之王
【拼 音】:Gong Fu Zhi Wang
【別 名】: 雙J計劃
【英 文 名】:The Forbidden Kingdom
【導 演】:袁和平 羅伯.明科夫(Rob Minkoff)
【影片類型】:動作
【主 演】:成 龍 飾 魯彥 盧炎
李連傑 飾 默僧 孫悟空
邁克爾·安格拉諾(Michael Angarano) 飾 傑森(Jason)
鄒兆龍 飾 玉疆戰神
劉亦菲 飾 金燕子
李冰冰 飾 白發魔女
【上映日期】:2008年4月24日
【首映地區】:北美
【攝制公司】:Casey Silver Proctions,Relativity Media
【發行公司】:Blue Sky Media
【地 區】:中國內地
【語 言】:國語普通話 英語
【片 長】:94分鍾25秒
【色 彩】:彩色
【影片類型】奇幻 / 動作
【國家/地區】中國 美國
【幅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級別】Taiwan:PG-12 Singapore:PG USA:PG-13 South Korea:12 Malaysia:U
【製作成本】,000,000/estimated
【拍攝日期】2007年5月2日 - 2007年8月23日
【攝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anamorphic)
劇情介紹
影片主要講述了醉心功夫的美國小子Jason(邁克爾·安格拉諾 飾)偶然在古董店找到一支如意金箍棒,穿越時空返回古代中國,並在成龍和李連傑飾演的兩大功夫高手魯彥和默僧護送下歷險,最後戰勝邪惡勢力。
一個夏日,這個十七歲的男孩騎著腳踏車,到波士頓唐人街的一家當鋪尋找具有收藏價值的中國功夫片,但他總是在穿過自己家附近的巷子時遇到麻煩,因為傑森經常被一群混混盯上,並且常受到他們的欺負。傑森精通電子游戲,對於功夫片也是如數家珍,他總是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功夫高手,然而當鋪的老闆老霍卻認為,傑森根本不是這塊料,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功夫。
這天,傑森偶然在當鋪裡面發現了一根神秘的金箍棒,竟然因此穿越「無門之門」來到了古代的中國!他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一個驚世預言中:一個使者要將傳說中的武器交還給它的主人,從而解救被困在石頭中五百年的齊天大聖。
在古老而神秘的中國,傑森開始了充滿艱險的旅途。他一路遇到許多來自武俠世界或古代傳說中的人物:號稱是八仙之一及醉拳大師的吟遊詩人呂岩(字洞賓)(成龍飾),報仇心切的俠女金燕子(劉亦菲飾)與沉默寡言又神秘強悍的默僧(李連傑飾)等。一行四人共同前往五行山,傳說中的齊天大聖就被邪惡的玉帝督軍玉疆戰神(鄒兆龍飾)禁錮在那裡。玉帝督軍派出麾下第一殺手--惡名昭著的白發魔女霓裳(李冰冰飾),霓裳率領一眾殺手多番追殺傑森等人,令傑森在苦心領會中國功夫的同時還要面臨內心的恐懼。到底傑森的這一趟旅程是因為太過著迷功夫所作的一場幻夢,還是他真真切切的穿越時空去實現古老的預言?
功夫之王影評:《功夫之王》不失為一部有趣好玩的片子,而且可以看出,幕後的那些洋人確實對香港的功夫片歷史有著熟悉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鑒於華人世界兩大巨星終於碰撞,以及這部電影的充分誠意,它可以打到75分。
但《功夫之王》同樣充滿了缺點。相當凌亂的台詞,缺少新意和想像力,讓它在很痛快地雜糅了東方神話和香港功夫片樣板之外,沒有更多可以稱道的東西。假如雙J可以在15年前聯手,假如徐克有心拍此片,是不是一切都會上一個層次呢?
對於我來說,是抱著一邊期待和感動、一邊又遺憾和惋惜的心情來看《功夫之王》的。他們的臉上都皺紋深深,身手也不再利落,甚至連袁八爺的設計也乏善可陳。說實話,當我看到即便是雙J之間的對話都要藉助鋼絲,不免有些不滿和抱怨。所有的功夫片、武俠片粉絲們,等這一場已經等了多少年。
《功夫之王》的故事構架本身是完全西方的,通過一次歷險來完成一個男孩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有怪人,有導師,有美女,還有臉譜化的大反派。可以說這是很平面的想像,是對照著電子游戲和兒童故事描繪出來的模板。眾人尋寶的過程和五指山的存在,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指環王,魔幻色彩大於神話意識,時刻標榜著它的異族印記。
成龍( 聽歌 blog)和李連傑( blog),在文戲中承擔了不同的角色。成龍是外國小孩的身體導師,或者說更像是朋友,並肩作戰,相互開玩笑,沒有架子,也實際上成為本片的線索;李連傑這個默僧從頭到尾基本都很嚴肅,胸懷寬大,出塵脫俗,在精神上是一個引領者。論戲份,成龍更多;論位置,李連傑更高。
有些核心的東西挽救了《功夫之王》。在整體架構的內部齒輪上,有趣的模仿和致敬隨處可見,肆無忌憚的東拼西湊,雖然有些無序,但讓功夫迷們處處找到往日印記。成龍一出場,就是一套醉拳,幽默和瀟灑的派頭都還在;李連傑在竹林中追逐外國小男孩,讓人聯想到酷愛竹林背景的胡金銓。最好玩的是少林寺十三棍僧,又上演了一番「救唐王」的故事,想當年李連傑以《少林寺》成名,故事便由此而起。
成龍與那個小孩第一次深入交流,就是在一個酒肆。不論布景還是服裝,處處都體現出唐風。再聯想到此片的重要角色李連傑、成龍、劉亦菲( 聽歌 blog)的身份,分別是和尚、落魄秀才、歌女,恰恰是中國古代傳奇中最常見、最有故事的人。很符號化,也很有蘊意,讓人擊節稱贊。
實際上,這部電影很像香港八十年代大部分從流水線上走出來的半成品一樣,有佳句無佳章。走出電影院還是有許多可以琢磨的閃光點,可惜不論從全篇節奏還是整體故事上看,都屬於平庸的作品。洋鬼子沒怎麼看過功夫片,大驚小怪是肯定的,但華語圈觀眾這么挑剔,想必不會有太驚喜的地方。
功夫之王影響:網路娛樂訊 電影《功夫之王》從今天(4月24日)起正式在中國上映,而影片在4月18日就已經在北美放映。首日吸金755萬美元,首周末共進帳2090萬美元,勇奪單日和首周末票房冠軍,創下了華語片在北美上映的最新首周末票房紀錄,而西方媒體對《功夫之王》也評論頗多。
《紐約時報》:再掀功夫潮
A. O. Scott
乍一看《功夫之王》的故事,你也許會以為它又是個從西方人的角度膚淺地看中國的作品,這個西方人的代表是一個波士頓小男孩來。但看過本片後,你會發現,雖然導演民可夫和編劇的確是透過一個西方青少年角色(傑森)的眼睛來刻畫他們眼裡的中國,但在這部成龍李連傑首次碰撞大銀幕的電影中,羅伯·民可夫和約翰·福斯科確實是真心實意地向功夫片及中國電影致敬。
透過導演及編劇認真的構思,觀眾看到了一個迷幻的、充滿功夫片經典符號的中國神仙世界,及前所未見的功夫招式。而與導演一起設計這些魔幻場景和動作的正是《卧虎藏龍》的武術指導袁和平及攝影指導鮑德熹。
全片在中國拍攝,得益於正在起飛的中國電影的大環境,該片得天獨厚地獲得了中國的迷人景象及美術設計。成龍先生,在從香港知名演員發展為世界巨星之後,在此影片中同時飾演了兩個角色:21世紀的老霍,及古老神話中的醉八仙魯彥。李連傑先生在影片中同時也扮演了兩個角色,傳說中的美猴王及默僧。
全片的高潮從成龍李連傑兩位世界級功夫巨星首次的屏幕對打開始,二人聯手協助傑森拯救美猴王,大戰邪惡的玉疆戰神(鄒兆龍)及白發魔女(李冰冰)。
全片的主題清晰,角色個性鮮明,且場景設計只能以炫麗形容。
雖然也許很多觀眾已經看多了飄來飛去的威亞電影而產生了視覺疲勞,但是這部影片本身的成就及質量絕對足夠吸引及滿足所有的電影愛好者及功夫迷的期望。若你沒有看過此類型影片的話,「功夫之王」絕對可以滿足你的好奇心。如果你是一個功夫片迷的話,相信這絕對是一部你不能錯過的電影。
演員介紹
成龍(1954年4月7日-),英文名Jackie Chan,族名房仕龍。籍貫山東臨淄,本姓房,自稱為唐朝宰相房玄齡之後。出生於香港,父親房道龍是一名國民黨的退役軍人。他是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著名演員和導演,是大中華地區的影壇巨星,但其私生活和一些公開場合的言談舉止亦經常受到很大的爭議。他以主演驚險動作電影為主,其中主演的《警察故事》便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故事片獎,他曾經擁有名下馬匹冠昌之星。
李連傑(1963年4月26日-),北京人,8歲開始習武,12歲為武術運動員,曾獲1975年第三屆中國全運會武術類(指定槍術與拳術項目)第二名,之後連續獲得五次中國全國武術大會冠軍。現知名動作片演員,電影明星。一九八二年張鑫炎所執導的【少林寺】,相中十七歲的李連傑,影片上映後,李連傑的武打功夫技驚四座,讓他一炮而紅,奠定其日後成為功夫巨星的里程碑。生於北京,英文名:Jet Li,是因為成名作《少林寺》在菲律賓上映後,為便於海外觀眾識別而取,取噴射機威猛迅速之意。
一九八八年李連傑移居美國,演藝事業開始有了新的發展。接連演出【龍在天涯】與徐克執導的【龍行天下】。一九九一年回到香港演出了【武狀元黃飛鴻】,為演藝生涯創下新的高峰,之後李連傑與徐克等導演合作多部武俠電影,成功帶動港台兩地武俠電影的潮流,一九九七年後,李連傑將事業重心移往好萊塢,正式向國際影壇進軍,拍攝多部賣座影片,包括【致命武器4】、【致命羅密歐】,以及【龍之吻】,而不同於過往他在華語電影中的武俠功夫形象,李連傑在好萊塢電影中展現了全新的動作片風格。二零零二年,李連傑與張藝謀導演合作的《英雄》在國內外都獲得巨大成功,再次向影迷展示了他深厚的演技和高強的武功。
李連傑氣質風范:穩重、剛毅、自信,以及更為內斂、更為深沉。李連傑蘊涵了中國悠久的武術底蘊,成為李小龍之後的又一個武術大家,作為國際影星成為中國武術和精神的象徵。
Michael Angarano(1987年12月3日—),譯名:邁克爾?安格拉諾,出生於美國紐約。他在五歲初就表演出鏡《七天》,《另一個世界》. 12歲左右的邁克爾接受更復雜的角色和挑戰,"這段時間他還領銜演出電視劇《掩護我》,該片是在一個真實生活的基礎上,顯示了聯邦調查局的家庭。
劉亦菲(1987年8月25日—),演員,英文名Crystal Liu,出生於中國武漢,自幼學舞,從小就展示藝術才能。 童年在武漢隨身為武漢大學教授的父親和國家一級舞蹈演員的母親劉曉莉度過。1997年10歲的劉亦菲從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小學退學,赴美國讀書。14歲回國被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錄取,18歲畢業。目前代表作有《神鵰俠侶》及《仙劍奇俠傳》。
李冰冰(1976年2月27日-),中國著名演員,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於1994年出道,拍攝過數十部的電影與電視劇。於2000年以電影《過年回家》獲第十三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與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鄒兆龍(Collin Chou,1967年8月11日-),又名倪星,是一名台灣出生的演員,最有名的作品是在《駭客任務》系列當中飾演賽洛芙的角色,在駭客任務:重裝上陣以及駭客任務:最後戰役或是電玩游戲駭客任務:重裝上陣。在香港片當中,鄒兆龍最著名的角色是九品芝麻官的大反派常威,也與李連傑或是洪金寶合作過,像是2006年的《霍元甲》。
這兩個應該是最好的....
B. 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2014年4月3日,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官方微博上宣布,中法合拍電影《夜鶯》將成為本屆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屆時該片導演、曾以《蝴蝶》蜚聲國際影壇的法國名導費利普·彌勒將來華助陣,影片的主演李小冉、秦昊、楊心儀等人也將一同出席4月8日的開幕典禮。
《夜鶯》聚焦一個大都市的「問題家庭」:曾差點丟失孩子的爺爺、忙於工作愛情枯萎的夫妻、被寵壞的孫女。為兌現對已故奶奶在承諾,爺爺返鄉之旅徹底改變了這一切。法國著名導演費利普·彌勒為拍攝《夜鶯》,花費一年半的時間學習中文,還游歷中國各地,了解急速變化中的中國。這部輕喜劇將於2014年5月在中法兩國同步上映。
創辦於1993年,至今已是第21屆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將於4月8日開幕,為期33天。《夜鶯》將和在柏林載譽歸來的《白日焰火》、《毒戰》、《無人區》等優秀國產片角逐各大獎項。
2014年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有了新內容——電影節新設單元「華語新片點映平台」日前正式啟動。
「華語新片點映平台」是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新增的放映單元,旨在更好地推動華語電影的文化傳播,為其與高校之間搭建更緊密、更及時、更常規化的溝通橋梁,更好地促進優秀華語電影與大學生群體的交流互動,推進華語影片擴大在高校中和社會上的宣傳與影響。
「華語新片點映平台」計劃邀請未上映或新近上映的華語影片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進行首輪點映並舉辦主創見面會,還會協助影片進行媒體宣傳,以便更好地支持華語電影的校園傳播。
正式啟動之後,「華語新片點映平台」將成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常規品牌活動、貫穿全年,通過不斷邀請新片和劇組走進校園,為大學生朋友創造更多地觀影機會,也使國產新片可以藉助大學生電影節的平台更好的傳播推廣。截止到2014年5月,已經或計劃藉助大學生電影節「華語新片點映平台」展映的電影包括《蘭梅記》、《我的影子在奔跑》、《蘭亭》等,陸續還將邀請更多的華語新片走進校園,共同感受大學生電影節的「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
組委會成員
第二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運營機構人員
秘書長: 張 燕(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
任晟姝(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博士)
財務總監: 夏鳳英
財務副總監:王蘭俠
運營部: 秦淇姝(部長) 李金晟 李 麟 郭 璐 崔文龍
外聯部: 王 梓(部長) 何 晅 姜 丹 趙卉添元 梁 田
宣傳部: 王贇姝(部長) 王丹妮 王 孟 陳 琪 夏 戌 彭雨禾
學術部: 賈 佳(部長) 孫子荀 余 濤 張高群 黃若菡 梁 爽
短片部: 李昕婕(部長) 王珈睿 李葉子 張翾茜 周月白
C. 三大電影節是哪三個分別是些什麼獎啊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柏林電影節--金熊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
D. 威尼斯電影節獲獎華語片
威尼斯電影節獲獎華語片回溯
1、《悲情城市》(1989年金獅獎)
侯孝賢的這部帶有史詩氣質的影片是開啟華人沖擊金獅獎第一波的電影,它也是公認的侯孝賢長鏡頭美學風格成熟至大成的電影。直接帶動了張藝謀、陳凱歌、楊德昌、王家衛、蔡明亮等人在威尼斯和戛納電影節的亮相。
2、《秋菊打官司》(1992年金獅獎)
《秋菊打官司》張藝謀大量啟用非職業演員,大量鏡頭的構圖干凈不規則,用光自然真實,很有生活氣息。張藝謀在本片中又一次展現了他那獨特的視覺風格,給世界影壇以沖擊,同時傳達出一種力量感。
張藝謀的這次摘取金獅,是內地影壇有史以來拿到的最有分量的電影節大獎,實在是大大振奮了當時內地電影圈的信心。
3、《愛情萬歲》(1994年金獅獎)
蔡明亮彷彿橫空出世一般,他不僅在中國台灣獨樹一幟,就是放眼世界影壇,也是難得的異數。《愛情萬歲》,九十分鍾的片長,不到十句對白,卻很飽滿地描繪出了都市人們交流之間的困惑和個人的精神危機、孤獨與恐慌。
4、《一個都不能少》(1999年金獅獎)
平淡的故事卻折射出復雜的人性考量和生活,這都非常符合威尼斯電影節一直標榜的「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的宗旨,所以老謀子再擒金獅也不奇怪。
5、《三峽好人》(2006年金獅獎)
這是華語片在威尼斯沉寂6年後的一聲號角,也是世界影壇對於賈樟柯完成「故鄉三部曲」和《世界》後的肯定。
6、《色戒》(2007年金獅獎)
李安的真正實力到了《色戒》徹底的爆發了出來,不僅憑借精湛的戲劇功底和人文探索精神徹底把改編電影提升到了原著水準之上,同時還捧出了新的演技女神湯唯。
7、《桃姐》(2011年最佳女演員銀獅獎)
《桃姐》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的被肯定其實分兩個方面:一個是對許鞍華導演多年以來固守獨具特色的個人化表達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葉德嫻精湛的演技和幾十年演藝生涯的褒獎。
文章來源:和訊網
望採納~
E. 電影《後來的我們》主要講了什麼
劇情簡介: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關於一對異鄉漂泊的年輕人。十年前,見清(井柏然飾)和小曉(周冬雨飾)偶然地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
兩人懷揣著共同的夢想,一起在北京打拚,並開始了一段相聚相離的情感之路。十年後,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重逢。命運似乎是一個輪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線交叉,再平行,故事始終有「然後」。
《後來的我們》是由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制,井柏然、周冬雨、田壯壯主演的青春文藝片。
該片講述了一對男女在過年回家的火車上相識,從那之後,二人的命運便糾纏在一起,歷經戀愛、分手、錯過、重逢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4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角色介紹:
1、林見清:演員井柏然
北漂青年。與方小曉在一次停運的火車上相遇,慢慢地兩人開始相戀。愛好電子游戲,想通過自己開發的游戲來走向成功。畢業後,在北京蝸居,為完成自己的夢想摸爬滾打著。和方小曉分手後,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業界成功人士。
2、方小曉:演員周冬雨
北漂青年。與林見清相戀之前,總是希望找到一個能給她穩定生活的男朋友,但是總是被騙。在每次失戀之後只有見清陪在她身邊,與見清相戀幾年之後,兩人因為某些原因漸行漸遠。
3、林見清父親:演員田壯壯
林見清父親。在東北開一家小飯館。盼望著見清每年都能回家過年,給見清做他喜歡吃的粘豆包。見清與小曉相戀之後,他也很喜歡小曉,希望兩人能夠好好相處。
網路-後來的我們
F. 你心中最好看的韓國文藝片是哪部為什麼
要說最喜歡的韓國文藝片,自然要去詩人導演李滄東那裡去找。
李滄東拍過很多經典的文藝片,最近的是在戛納大放異彩但遺憾折桂的《燃燒》。
李滄東的其他代表作還有《綠洲》《詩》《我們的世界》《薄荷糖》《密陽》《道熙呀》《綠魚》等等。李導演特別擅長講述邊緣人物的喜怒哀樂,個人最喜歡的是《綠洲》這部電影。
其實薛景求和文素利早在1999年就一起合作過,那時他們一起出演了李滄東的《薄荷糖》。
一直以來都說韓國電影碾壓國產電影,說的主要是韓國的商業電影。在藝術電影范疇,韓國還與國產差一些。但近年來,韓國導演的電影越來越多出現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不知道國內的電影人有沒有感到心慌。
G. 中國哪些電影節有短片獎
在第39屆鹿特丹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頒獎禮中,中國年輕導演應亮的《慰問》與來自美國和塞內加爾的兩位導演一起得到老虎短片獎。鹿特丹電影節一直相當重視其短片單元,本屆影展共有210部短片作品,而競賽單元則收入31部作品。
日前,英國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由中國導演傅靖生、攝影師門曉燕創作的紀錄片《幸福的藏羚羊》獲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幸福的藏羚羊》影片全面展示了藏羚羊面臨的生存威脅,以及中國政府在可可西里設立野生動物保護區、為藏羚羊等珍稀動物架設遷徙通道、打擊偷獵等鮮為人知的真實畫面,同時大力呼籲公眾保護藏羚羊,抵制藏羚羊羊絨製品的非法貿易。
《幸福的藏羚羊》在電影節播放後得到了廣泛好評,主辦方邀請了中國西藏自治區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才嘎等相關人士,介紹中國的藏羚羊保護情況。才嘎和反偷獵警員代表羅延海、木瑪扎西回答了現場觀眾的提問。他們表示,來英國參加電影節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藏羚羊,進而共同保護這種珍稀野生動物,讓它不會面臨消失的厄運。
本屆電影節以「記錄真實的世界」為主題,展映紀錄片約120部,「環境」、「中國」和「城市」是本屆電影節的三大主要內容。電影節期間還推出了題為「我們的空間:城市」及「我們的空間:荒野」兩個重要論壇,邀請中國城市規劃專家和參展紀錄片導演與英國同行就環境保護問題進行探討。
電影節的紀錄片展映活動還將移師倫敦,並前往法國、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巡迴放映。
目前正在荷蘭舉行的第3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上傳來消息,中國青年導演應亮的《慰問》(英文名:Condolences)獲得了本次電影節短片獎。與他同獲這個獎項的還有來自美國和塞內加爾的兩位導演。
《慰問》片長19分鍾,呈現了五年前發生在四川自貢一場車禍後的慰問過程。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短片《水杯》
這其實是一種人性與現實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的人總想用自己的思想去壓制別人,卻永遠不懂,有些事物終究是無法遏制的,正如成長一樣。英國Mofilm影視製作公司的老總看完突發這樣的感慨。
整個片子創作思維緊緊的圍繞著「誰和諧誰」的主題,孩子不是孩子,成年人不是成年人,其實只是代表兩個階層所看到的一種和諧的差異,而所有的這些思想都在隨著孩子和成年人之間的矛盾在被無限的放大化,以至於上升到更高的一個層面,甚至是政治。百事公司的總裁如此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