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長安杯大學生微電影節

長安杯大學生微電影節

發布時間:2023-09-20 20:05:44

Ⅰ 青春榜樣 | 陳敏之:心隨影,敏於行

        一方銀幕,展現世態炎涼,感受人情冷暖。往昔一場場視聽盛宴,信手拈來;今朝一幕幕詩和遠方,未來可期。

        陳敏之,長安大學2015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生,曾任長安大學青年傳媒中心影視文化部部長。2018年被成功保研至北京師范大學電影製作專業。其導演作品《喜兒》入圍全球大學生電影節,並於2018年5月在「長安大學第一屆Focus on電影節」首次展映,獲得「最佳影片」獎項。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陳敏之把對電影的熱愛融入學業,更融入生活。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堅持,成就自己。

        陳敏之的保研成果令人艷羨,但她對保研的態度卻顯得極為平淡。「我對保研並沒有什麼大的規劃,大一時我原本打算出國留學,保研的事從大四上學期才開始留意。」說者雲淡風輕,但支撐這般淡然的是陳敏之對自己專業成績的十分自信。

        在理論學習方面,她的文化課成績排名位居全專業第一,英語四六級和雅思成績也都是名列前茅。在她看來,優秀的專業課成績才是保研的敲門磚和王牌。「要想成功保研,不要太迷信所謂的加分項目,它們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一定要先提高專業課成績。我自己的專業課壓力並不大,所以我的學習節奏並不是特別緊張。但平時我會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專業書籍,廣泛涉獵與專業相關的人文社科類、哲學類書籍。」一方面對9電影的痴迷,對專業的喜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陳敏之取得優秀的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老師們的傾囊相授也讓她受益匪淺。「老師們都十分博學和敬業,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整理好專業筆記。我要感謝那些曾幫助過我的老師,他們不僅教給我許多專業知識,而且還盡力幫助我解決微電影製作中的資金,設備等問題。」敏而好學,良師相助。面對文化課,陳敏之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專業實踐方面,陳敏之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初入大學,從無到有,由易到難。從簡單的參與迎新晚會製作到白地村調研再到在《天天向上》導演組實習,陳敏之在專業相關實踐上不斷前進。大二赴台交流學習的經歷是她大學生涯的一個里程碑。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對話式、啟發式的教學讓她深受觸動,也因此更注重實踐。「從台灣回來後,我更多嘗試拍片子,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大家一起創作。這些是我大學後半部分的主題。」厚積薄發,大三大四陳敏之迎來自己的收獲期。這兩年她導出《喜兒》、《白茫茫》等電影,組織創辦「Focus on」電影節,參加香港電影節。豐富的實踐經歷讓陳敏之對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理論與實踐的齊頭並進讓陳敏之對自己的專業成績更加自信,也讓她的保研路更加順暢。

        「保研的變數很大,一切都是未知的,做好眼前的事很重要。」對於那些准備考研保研的同學,陳敏之貼心地給出自己的建議:「首先一定要把專業課成績搞好,這是基礎性的也是決定性的;其次是大三下學期就要提前關注心儀學校的夏令營,在夏令營拿到「優秀營員」資格之後幾乎就不用參加面試了;最後有條件和能力的同學還可以參加一些省級、國家級的比賽或者發表論文,這些也是可以加分的。」

      「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這是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陳敏之最喜歡的台詞,而她自己也從未改變過對電影的鍾愛。

        中學時期,因為喜歡王菲,陳敏之看了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正是這一部電影激發了她對影視作品的熱愛。「我們學電影的,心裡都有一個執念,就是想參加電影節。」大三的下半學期,陳敏之有一門短片創作的課程。「這個課上每個人都要自己創作一部影片,但是然後呢?這些影片就只是一項作業而已嗎?所以我們大家一起,給這些作品創造一個平台讓它能夠展現出來,讓更多人去了解它們。」沒有任何組織或部門,只是一群熱愛電影的年輕人,在老師的支持下,主辦了長安大學第一屆「Focus on」大學生電影節。「這個活動辦下來覺得挺有成就感的,也算是圓了我們自己的一個夢吧。」她如是說。

        2018年9月,陳敏之導演的短片《喜兒》入圍全球大學生電影節劇情短片單元。談到製作短片的初衷,她坦言自己有一天看到《十一種孤獨》,裡面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小孩子的孤獨,被這個故事吸引,她就想到用影視化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我會被這種在小孩子身上發生的不一樣的故事和不一樣的情感吸引。而且這部《喜兒》多多少少算是一個悲劇,我覺得這種悲劇其實是很原生的,它沒有為我們現在社會經歷的一些事情所影響,就是一種原始的孤獨,這才是最觸動我的地方。」采訪中,陳敏之笑著說到,其實她並沒有想讓觀眾從她的影片中學到什麼道理,也並不想傳輸一種很准確的價值觀,「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只是想傳達兒童心靈中的一種情感,讓大家看完這部片子多少有些感動或共鳴,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有人說電影裡面最難拍攝的,一是動物,二是小孩子。在拍《喜兒》之前,陳敏之和她的小夥伴們也只是偶爾心血來潮會拍一些視頻,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我們當時的拍攝也是莽莽撞撞的,拿著幾台單反就去拍了,在技術上也沒什麼經驗可言,但還是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陳敏之帶著全劇組從西安飛去湖南拍了三天,這三天時間她們需要和50多名小演員周旋,只能在孩子們下課的時間組織拍攝。「其實拍片子這件事是需要多方面合作的,不僅僅是導演,還需要很多個部門共同協作。」如今的陳敏之,經常會反思自己的作品,「攝像、燈光、聲音,其實是影視拍攝過程中最應該保證的幾個技術層面。而說實話,我對《喜兒》這部影片的這些方面並不太滿意。」

        「作品的內核是最重要的,你自己首先應該去相信你的故事。」在作品的創作方面,陳敏之認為拍片子不應該僅僅只是去塑造一個人物或者講出一個故事,還應該加入自己的一些思考,「這些東西不分高級低級,只要是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就好。」她談到拍片子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很多東西要做到邏輯上的統一,很多細節都要自己捋清楚。同時作為學姐,她也提醒學弟學妹們:「如果你現在有一些好的idea,一定要努力去把它做成一部好的作品,這都是你自己的體驗,也會為你以後要走的路打下基礎。」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漫天雲卷雲舒。」在生活中,陳敏之口中的自己是一個慢熱、隨性而卻謹慎的人。她會利用電影、讀書、旅行來消磨日常生活中的無聊時間。因為電影專業的元素充滿了她的生活,她深深熱愛著自己的專業,所以在學習時她感覺不到痛苦,增進知識和磨練技藝都是伴隨著樂趣而進行的。這正如她所說:「如果你真正熱愛你這個專業,那麼學習就是你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了,我真的不建議大家去選擇不喜歡的專業。因為這不僅僅意味著眼下的痛苦,更意味著將來的無奈。」對於一個人來說,選擇往往要比堅持更關鍵,陳敏之選擇了與電影相關的專業,是因為心中的熱愛。也剛好是這份熱愛,使她有了堅持下去的理由。村上春樹說:「喜歡的事情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事情怎麼也長久不了。」

        陳敏之說:「盡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做到認可自己,能在電影圈裡做一些喜歡的事情。我並不要求我自己做的有多成功,因為成功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我只想做到自己心裡的成功。」沽名釣譽的行為並不能使她真正得到快樂,她擁有著電影人的情懷。這種情懷可以使一個人不墮入燈紅酒綠的浮世,也不會沉迷於表面的聲色犬馬。正是因為心中的情懷,三毛放下了名利,去往撒哈拉沙漠,追尋自己前世的夢;正是這種情懷,張旭不羈於功名,脫帽露頂於王公前,只是為了揮毫落紙如雲煙。為了藝術上的成就,人不應汲汲於功名,《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蘭,因為抬頭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所以舍棄了腳下的六個便士。當你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時,那麼日子就是有趣的。陳敏之追隨了自己的內心,按自己的意願去過她想要的生活。

        讀萬卷書,看很多電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讀了萬卷書的陳敏之,最終要離開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大學,去往新的遠方,因為漫漫的旅途能使她豐富閱歷,把這些閱歷投放到自己的電影中。看了很多電影的陳敏之,最終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電影專業,因為只有熱愛的事情才能日久彌新。正是因為新的遠方和一直以來的堅持,她終會有喜歡的生活。

        山河平靜遼闊,無一點貪嗔痴愛,我們都是背著行囊走在路上的旅人。熱愛電影、生活的陳敏之與一個又一個書中、電影中的人、事、物相遇。我們也應該轉身去擁抱生活,在書中、電影中的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與自己,面對面相遇。

                              青年傳媒中心/信息來源

Ⅱ 電影節的中國電影節

中國電影節及相關獎項一覽表 內地電影節或獎項上海國際電影節 北京國際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海影評人獎中國電影童牛獎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小百花獎百合獎春燕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鐵象電影大賞香港電影節或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導演會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台灣電影節或獎項台灣電影金馬獎台北電影節澳門電影節或獎項 澳門國際電影節其他 亞洲電影大獎亞太電影大獎亞太影展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創辦於1993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承辦。雖然與同為國際A類電影節的戛納和柏林電影節相比,年輕得多,也稚嫩得多,但在成功創辦後的第二年即獲得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類於國際A類電影節。每年6月,這個中國唯一的國際電影節都將如約而至,帶給您一場盛大的電影視覺體驗。
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它幾乎就是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上海的電影為中國的民族電影工業帶來了最初的繁華;上海,也曾經為中國電影長廊奉獻了最豐富的影像。上海國際電影節可以說使上海這座城市實現了對中國的電影情結的一個夙願。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成功舉辦了10屆,每年初夏的這一國際影壇盛世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電影愛好者,也匯聚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電影界名流和時尚人士,使得電影節日趨國際化和時尚化。
上海素來擁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懷,她包羅萬物,寬厚大度。秉承了上海文化精髓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也以其博大的情懷和包容的態度熱誠地吸收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人文、不同潮流、不同形態的優秀電影佳作。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唯一一次的世界影片大檢閱。每年的這個時候,不僅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對於那些苦於找不到辦法瀏覽整年度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的電影人,更是一次不容錯過的電影盛會。每年的六月,為期九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已儼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2014年6月21日,西安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上海電影節舉辦啟動發布會,宣布將於2014年10月20日至24日舉行。現場,執委會表示要將此電影節打造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境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據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介紹,這是繼上海、北京國際電影節之後,在國內創辦的又一個國際性、綜合性、固定性的大型電影對外交流活動,每年一屆,分別由陝西、福建兩省輪流主辦。
作為「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的重點項目,首屆電影節將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陝西省政府於10月20-24日在西安共同主辦,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陝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承辦。陝西廣播電視台、西部電影集團、陝西文投集團、陝西省旅遊集團等共同實施。
首屆西安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為期5天,設置的主要板塊和活動包括開幕式、國家影片展映、電影文化論壇、電影交易市場、電影主題音樂會和閉幕式等。其中,開幕式分為「星耀古城——嘉賓走紅毯入場」和「絲路長安——西安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兩部分,邀請中外電影界知名人士和劇組代表走紅地毯。
此外,絲路國家影片展映部分,邀請徵集上百部國內外優秀影片進行展映,同時安排著名電影機構、著名導演的主題影片展映活動。並評選「絲路杯」最受觀眾喜愛的中外影片。論壇則邀請國內外嘉賓舉辦多場電影交流、藝術專題論壇和講座。電影交易市場邀請中外影視機構開展合作洽談、版權交易等活動。閉幕式上,電影節獲獎影片劇組走紅地毯,公布電影節各項成果,頒發「絲路杯」最受觀眾喜愛的中外影片獎,並發布下屆電影節信息。

閱讀全文

與長安杯大學生微電影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柏林電影節的中國電影 瀏覽:19
電腦怎麼用VR看藍光3D電影 瀏覽:326
推薦電影好看電影國外電影 瀏覽:985
韓國電影遇難者們 瀏覽:380
偽裝成SWAT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8
信陽市好聲音電影院電影票價 瀏覽:835
華語電影四個字動作片 瀏覽:632
大北門電影院 瀏覽:106
講正能量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66
葉塞尼亞電影男主角 瀏覽:269
怎麼挑電影 瀏覽:281
韓國電影是假戲真做 瀏覽:913
殺手電筒影推薦舒淇 瀏覽:240
最新上映電影2016美國 瀏覽:231
我愛了你十四年是哪個電影 瀏覽:416
脫衣舞美國電影 瀏覽:54
蜜瓜電影網電視劇 瀏覽:401
日本電影大哥 瀏覽:61
2016年師電影版 瀏覽:301
少兒動畫片排行榜前十名電影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