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鹿晗上部電影盜墓筆記票房10億,上海堡壘卻少於一億,到底誰的鍋
觀眾的鍋。因為觀眾變得太挑剔,竟然不肯吃shi了。
片方大概很氣憤,畢竟同樣是一坨「屎」,你們三年前願意吃,現在怎麼就不願意吃了呢?
所以,那些好電影都有罪!觀眾背鍋!《上海堡壘》最無辜!
言辭或許過激,抒發真實感受,不喜勿噴。
㈡ 科幻片《上海堡壘》投資血虧的背後,對鹿晗的事業打擊有多大
很多人可能難以理解《上海堡壘》對鹿晗意味著什麼,如果《上海堡壘》能成功,這就是鹿晗正式轉型的第一槍,現在看來……
在公開宣布戀愛,又退出國民綜藝《奔跑吧兄弟》後,這部3.6億投資,鹿晗為一番男主角的大製作商業電影,本就是業內對鹿晗的商業價值和事業前途做出評估的最重要依據,同時,也是新生代流量小生層出不窮時,很多早已在「脫粉」邊緣的鹿晗粉絲們,還能說服自己繼續觀望的最大理由。
流量是暫時的,作品才是永恆的。
鹿晗在前幾年在微博也是呼風喚雨,到了今年上過幾次熱搜?對比今年刷出來的流量之星蔡某某是不是遜色了很多。鮮肉們賣人設,賣臉,賣萌,買流量,但是流量是定量的,總共就那麼多,你分一點他分一點,還能有多少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