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票房和演員片酬是如何分配的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1)電影票房和導演收入擴展閱讀
票房結算時間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是六個月結算一次。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演員高片酬也與大量外來資金湧入這一行業有關,很多資金為了讓影視項目獲得群眾關注,不惜高價吸引明星演員加入,同時進行各種惡意炒作。」
曾鈁建議,對惡意抬高片酬及惡性炒作高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進行行政警示,同時建立演員片酬指導制度,大幅超過指導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需要出具說明文件來闡述高片酬的合理性。
為降低明星演員高片酬的不良社會影響,曾鈁還建議,弘揚正確的價值觀,消除社會不良影響,不宣傳、不炒作明星片酬,不鼓勵媒體出台收入排行榜。通過窗口指導,限制影視劇宣傳中僅以明星作為過度宣傳方式的行為。同時鼓勵明顯多做公益慈善事業,多參與學習,為廣大青少年樹立人生榜樣。
㈡ 有的電影票房幾十億上百億為什麼導演才獲利幾個億呢剩餘的錢去哪了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2020年度,國家暫時停止國家電影發展基金徵收)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所以說————電影票房大約是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一般看電影是否盈利,就用投資乘以3,就可算出盈虧點!例如《哪吒魔童降世》投資6000萬,票房1.8億即可回本!而《上海堡壘》投資3億,則需要9億票房才能回本了!
3、有幾個關鍵點
A投資和實際投資。很多電影號稱幾億投資,都是噱頭,要是真的投資那麼多,真的就虧死了
B新人與老人。對於電影新人來說,可能需要倍於老導演的投資。
C院線。對於萬達這樣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線的公司來說,可以上下通吃,給自己的電影多放映場次,以獲取利益。
4、導演獲利比較復雜,主要分幾種情況,
A拿定額,也就是拿一定的錢,票房什麼跟導演無關;
B拿分紅,如按照電影票房獲利的百分之幾來分成
C拿分成,現代導演都是有公司的,例如某某某工作室、北京大碗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賈玲的公司),這些公司參與製作發行,可以按照投資比例和合同分成。
D其他,例如拿電影洗錢的(以前香港比較多)、對賭的等等。
㈢ 如果票房一億導演能賺多少
如果票房一億導演能賺多少?票房的錢是怎麼分配的?
如果票房一億導演能賺多少?票房的錢是怎麼分配的?每當新電影一上線,我和小夥伴們總是會根據導演和演員來決定要不要去看。如果是口碑比較好的導演,那肯定去看。如果是演技不錯的演員,那可以考慮去看。口碑好的導演拍出的作品一般是良心之作,而演技好的演員拍的作品會較有韻味。所以,導演和演員與票房的高低有著很大的關系,也影響著他們賺錢的多少。下面,我們就說說票房的事兒。如果票房一億導演能賺多少?1億票房,先要扣掉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金,即稅後9170萬。然後進行稅後分賬,通常,製片方拿43%,院線拿57%;製片方可拿到9170x43%=3943萬元;這里一般還要包括3%-5%的宣傳費用、發行費用等,實際可剩餘 3943*95%=3746萬元。導演可以賺的錢=3746萬元-影片成本。說幾個數據:導演的薪酬來自影片製作方大約10%,而後者能拿到電影票房的30%,也就是說導演的報酬不會超過總票房的3%。一億票房的話,導演估計能拿到300萬,這是一個純導演工作的報酬。如果是名導演,考慮到他對票房有一定號召力;或者導演是也是影片投資者,那收入自然是多餘300萬的,但我認為多出來的這部分錢應是來源於他的名氣或是資本,而不能算是純粹的導演這一職位的收入。票房的錢是怎麼分配的?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
5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如果票房一億導演能賺多少?票房的錢是怎麼分配的?
如果票房一億導演能賺多少?票房的錢是怎麼分配的?
每當新電影一上線,我和小夥伴們總是會根據導演和演員來決定要不要去看。如果是口碑比較好的導演,那肯定去看。如果是演技不錯的演員,那可以考慮去看。口碑好的導演拍出的作品一般是良心之作,而演技好的演員拍的作品會較有韻味。所以,導演和演員與票房的高低有著很大的關系,也影響著他們賺錢的多少。下面,我們就說說票房的事兒。
第 1 頁
如果票房一億導演能賺多少?
1億票房,先要扣掉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金,即稅後9170萬。
然後進行稅後分賬,通常,製片方拿43%,院線拿57%;
製片方可拿到9170x43%=3943萬元;
第 2 頁
這里一般還要包括3%-5%的宣傳費用、發行費用等,實際可剩餘 3943*95%=3746萬元。
導演可以賺的錢=3746萬元-影片成本。
說幾個數據:導演的薪酬來自影片製作方大約10%,而後者能拿到電影票房的30%,也就是說導演的報酬不會超過總票房的3%。
㈣ 為什麼每次電影上映都是導演賣力求票房呢電影票房和導演收入掛鉤嗎
人們會發現,每次電影上映後,都是導演在賣力求票房,電影票房與導演的收入有著一定關系。電影製作其實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涉及生產領域還涉及流通領域,如果在其中的一個方面並沒有做到,那麼電影的製作過程就會存在著非常多的阻礙。導演是製作電影的靈魂人物,不僅需要負責電影拍攝的內容,還要負責電影的整體呈現效果。
導演對電影票房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明星也會讓電影的票房有所上升,但是對總體的票房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如果導演與製片商簽訂了相應的合約,那麼獲得的票房越多,導演所獲得的收入也越多。
㈤ 100億票房導演能拿多少錢
100億票房導演可以拿50億,因為導演在這一部片裡面的比重是十分大的,他拍了一部電影,而他還付了許多人的報酬,所以說他在一部電影裡面拿的錢是特別的多的,可以對半拿的,所以說他可以拿到50億
㈥ 自己投資一個億自己當導演票房10億能賺多少
1、一般來說,票房10億的話,按分賬比例製片方能夠拿到43%,即4.3億,如果一個億是獨立投資且包含了宣傳發行費用了的話,那減去成本能賺3.3億。國內影院和院線的分成比例是扣除電影基金5%、3.3%的營業稅後的5:5(進口片是4.5:5.5),院線分成總票房扣稅後的6%左右,發行公司和製片方大概分到40%左右(比例大概55),也就是最後製片方到手的也就2億左右。如果按照總投資一億,裡面還有贊助商、商業廣告提供的費用,利潤應該超過一億。但這不是絕對的,因為分成的比例也有可能是另外的比例,具體要看約定的合同的規定。
2、這個具體收益除非有官方的透露,否則根本無法計算。投資已包括了導演,演員片酬,拍片的所有經費(膠片,設備,特效製作等)以及北美地區的宣傳費用。北美地區的純票房收益還需要除去院線的分成(計算方法很復雜,每周分成比例依次遞減,不同片子比例不同)。海外票房更加復雜,還得考慮影片引進的方式。總之,票房超過10億,投資只有1億那肯定賺了,至於賺了多少,只有去問製片方的會計師了,外人是很難知道具體的利潤的。
㈦ 電影票房的收入都是導演賺的嗎
最大受益者肯定是導演,名氣賺到了,錢也賺到了,還能指手畫腳過一把當王的癮。具體收益要看電影的票房,他們是能分紅的,和演員不同,不是固定工資
㈧ 電影導演靠什麼收入
什麼呀,李安不是說過,他未成名的時候是靠老婆養的,現在拍[海角七號]一舉成名的魏德聖,也很困窘過.
㈨ 影視導演到底賺錢嗎
很賺錢。導演的酬勞上漲速度絲毫不遜明星,僅僅十幾年而已,都已漲了數十倍。
例如2000年拍攝《幸福時光》時,張藝謀的片酬才只有30萬;到2002年《英雄》時,這個數字已經高達1000萬,超過片中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等任何一個大腕的片酬;在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之後,片酬更是高達2000萬,即使明星也罕有匹敵。僅僅12年,張藝謀片酬就漲了60多倍。
圈內另外一位大導馮小剛的吸金能力以及片酬增長速度則絲毫不遜張藝謀:1997年拍攝《甲方乙方》的時候,葛優片酬60萬,馮小剛片酬只有葛優的一半,但他採取固定片酬加票房分成模式,最終拿到了117萬;《夜宴》和《集結號》,每部影片都帶給他上千萬的收入。
《唐山大地震》拿下6億票房,馮小剛拿到了創紀錄的6000萬;《一九四二》票房預期十億,馮小剛的收入又要翻番。15年間,其片酬漲了50多倍。
除了拍電影,導演們還有很多途徑賺錢
1、拍廣告
例如1.3億投資、發哥主演,即將殺入「國慶檔」的《銅雀台》備受關注,但拍這部大片的卻是新導演趙林山。趙林山的片酬也就100萬。在拍電影前,趙林山以拍廣告謀生,算資深廣告導演,「目前相比,當然是拍廣告賺錢,價錢不太一樣,要看具體情況,不過價格一般在100萬到300萬之內。」
2、二次獲酬
前不久,以李少紅(微博)為代表的導演們和編劇爭論「二次獲酬權」,以後也可能成為導演的一向永久性收入。意思就是說,除了製片方外,導演也參與票房分成,而隨著電影盈利渠道的增多,音像、電視、網路、國際版權等收入,導演也要分成。
3、兼任多種職務
不少導演除本職工作外,還兼任監制等多種職務,拿好幾份報酬。此外,還有個別導演更是侵吞了道具、美術等製作環節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