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濟南一男子遭電影票「不退不改」霸王條款,如何改變消費者的弱勢地位
一、濟南男子遭霸王條款,電影院被罰8000元
濟南的一位小哥在網上購買了兩張電影票,但是因為時間選錯了選擇了第二天,然後小哥就給電影城的工作人員打電話要求改簽一下,但是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態度非常的惡劣並且表示了這兩張電影票不退不換不改簽。氣憤不過的小哥趕緊給市場監督管理局打了舉報電話,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說,這樣的霸王條款就是違法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隨即對電影城做出了處罰8000元的處理結果。
人民公僕為人民,實施監管的上級領導部門,可以在閑暇之餘或者其他時候進行適當的便衣暗訪。針對有這種霸王條款的商家第一次進行口頭警告並教導的行為,第二次就處罰。只要這種暗訪的多了,就一定會更加的約束商家的行為。畢竟商家也不知道誰是暗訪的,這種暗訪活動一定要經常舉行,不能做無用功,空白話,一定要主抓實際,想法設法的保障消費者們的合法權益,改變消費者處在弱勢地位。
Ⅱ 電影票價有規定嗎
電影票價一般根據電影產地和類別分,
像:終結者,變形金剛,冰河世紀,算進口大片,在北京上海這種一級城市票價100左右。按照城市大小和居民收入逐步減少價格,另外根據電影院的設備不同,票價也不同,(電影院也分星級)基本就是裝修好的,票價貴,同一個影院的不同影廳的價格也會有差別,
還有就是進口大片和國內的大片(大製作大投資),都有最低票價限制:30元或者25元。
現在電影院都是歸屬電影院線的,電影院線會和電影發行方定立票價。按說電影院自己不能擅自定價。但是……有的地方管理不同吧!
Ⅲ 小縣城電影票賊貴,能投訴嗎
小縣城電影票賊貴,能投訴。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物價過高的,公民可以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進行舉報投訴。具體是平常的電影票高出多少啊,如果真的和當地其他影院相差特大,可以向工商局投訴或者直接向消協舉報。
制定電影票價要注意處理好的問題
堅持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的原則,以電影事業的收入來發展電影事業。貫徹按質分等論價的原則。分別制定同一放映場所的不同座席的票價。根據各放映場所的不同條件,對於特座、雅座、包廂收費則可更高一些。
分別制定不同條件的放映場所的票價,對大中城市近幾年陸續新建、改建、擴建的在各方面條件明顯優越的電影院、影劇院、俱樂部、開放禮堂,可適當提高票價標准。
分別制定質量不同的影片的票價。要區別首輪片與復輪片,寬銀幕、遮幅式、一般銀幕。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新聞片等的不同票價水平,對部分影片還可實行浮動票價的辦法。其拷貝租價亦應相應浮動。
正確安排電影票價的地區差價和城鄉差價。電影票價全國不統一,由各地主管部門自行制定。各地票價水平應與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體相適應,大城市比中小城市的票價高一些,中小城市比縣城、集鎮的票價稍高一些,農村比縣城、集鎮更低一些,有些邊遠山區甚至基本免費。
Ⅳ 電影院收服務費合理嗎
溫州網訊《復仇者聯盟4》正在火熱上映。日前,龍灣市場監管局永中所接到市民耿先生投訴,反映4月13日他在淘票票上購買永中某影院復仇答槐搜者聯盟4的電影票,票價68元、服務費5元,另外還收取影廳服務費30元,耿先生表明氏示不滿。
執法人員檢查發現,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相關規定表明,電商所售出的電影票,應在票面上分別明示電影票和服務費的價格。4D影廳、VIP影廳的票價、服務費需經發行方與反映方通過合同確定,合理定價清歷,並向觀眾明示。服務費等費用需單獨出具票證。
根據上述兩項規定並結合投訴,服務費是國家規定允許收取的,並要求印製在電商所售的電影票上。但影廳服務費沒有相關政策法規支持,且在電子售票網頁也未告知消費者有此項收費,故收取影院服務費並不合理。因此根據上述調查情況,執法人員要求該影院立即整改。經過調解,電影院向耿先生贈送電影券一張,可兌換任意場次的電影(除VIP廳外)。
Ⅳ 電影院票價貴可以投訴嗎
電影院票價貴,沒有超過規定的定價是不能投訴的,除非超出很多,可以投訴。
電影票太貴投訴流程如下:
1、在微信首頁點擊「我」;
2、進入頁面,點擊「支付」;
3、在支付頁面點擊「城市服務」;
4、進入城市服務頁面,點擊「投訴電話本」;
5、在電話本點擊「不合理價格舉報」;
6、點擊「撥打」,如實反映問題即可。
投訴是指權益被侵害者本人對涉案組織侵犯其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事實,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主張自身權利。投訴人,即為權益被侵害者本人。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後,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四條 【退貨、更換、修理義務】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第三十九條 【爭議解決的途徑】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