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和電視劇的盈利模式是怎麼樣的
一般來說,電視劇的盈利模式只有四種:一輪播映權、二輪播映權、音響網路播映權和海外播映權。以最高的中央電視台一輪播映權為例,購買價格每集不會超過80萬元。雖然效果還是微乎其微,然而,電視劇製作方在不斷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加大廣告植入。
廣告植入將成盈利主流模式
去年是公認的國產電視劇大年,國產電視劇收視率頻頻刷新,廣大的電視觀眾向各「生產車間」展示了車不可載斗不可量的強勁吞食量。這個勢頭延續至今年,也導致各製作公司、電視台的競爭日趨白熱化。眾所周知,比之國內電影業演藝經紀公司幾家獨大的壟斷格局,電視劇製作行業是諸製片方「紛爭天下」。
2008年,一部被譽為「山寨劇巔峰之作」的《醜女無敵》,令湖南衛視再次走到了行業的潮頭位置――第一次引進國際版權;第一次引入「季播」概念,邊播邊拍,由觀眾決定劇情走向;當然還有更重要的,第一次大張旗鼓地使用植入式廣告。
光線傳媒電視劇事業部高級發行經理朱璐說:「電視劇的盈利模式相對簡單和穩定,賣片是我們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但她強調:「我們看到國內已經有一些電視劇製作公司在做廣告植入,未來,光線傳媒也將加大在電視劇廣告植入方面的投入。」
「現代劇和時裝劇中比較容易植入廣告,比如汽車、手機、銀行、服裝、酒類等。」小馬奔騰策劃部總監李立功表示,他們也在嘗試古裝劇、歷史劇的廣告植入。例如將要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武訓大傳》,他們將聯系山東武訓故里,尋求與當地聯合開發。
如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電視劇市場中,檢驗一部電視劇是否能夠擔當「熱播劇」的重要標准,除了其引發的社會反響是否堪稱強烈外,亦可從行業角度客觀鮮明地歸納為「兩個率」:即電視台播出劇集的「收視率」——這自然是首當其沖且毋庸置疑的評判手法,而劇集在視頻網站上的「點擊率」則以當仁不讓的「後起之秀」姿態,成為最直接反映該劇受歡迎程度的「前沿陣地」,《潛伏》如是,《我的兄弟叫順溜》亦如是。網路平台以其獨有的可控性、快捷性、互動性和降低收視成本的特點,深受電視劇觀眾群體中年輕一族的青睞。由此,電視劇播出載體從傳統電視台正在加緊向以視頻網站為代表的新媒體延伸,不但已成為行業的大勢所趨,更成就了電視劇市場的新盈利模式。
既往電視劇在發行上的盈利幾乎完全依靠於以電視台和音像製品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如今,由於視頻網站的異軍突起,網路發行占據電視劇發行回收成本的份額愈加吃重,據悉,目前優酷網、土豆網、樂視網、激動網等幾大視頻網站都在致力於對電視劇版權資源的捍衛與競購,正版影視劇的互聯網視頻獨家播出權的市場價格甚至已經趕超電視台首播的購買價格。
近日,當代都市情感劇《再過把癮》就以每集4萬元的天價刷新了同題材劇集的網路首播權銷售記錄,這部改編自王朔小說,由個人風格極為鮮明的導演葉京執導,並由徐靜蕾親自出任監制的電視劇,其核心收視群體為大都市中青年男女,與時下電視劇主力收視人群特徵高度吻合,能夠賣出高價也在情理之中。此前,視頻網站對電視劇的購買一直被視為是電視劇營銷的一種補充手段。而在短短的兩三年之中,購買成交價格從幾千元迅速增長到了兩三萬元的平均水平,翻了十倍之多。如今,這一價格又被《再過把癮》刷出新高,已經相當於地面播出台的購買價格。因此可以預見,未來兩三年中,價格再翻個三到五倍,達到十至至二十萬也是很有可能的,而這樣的價格也將有望與衛視黃金時段的購買價持平, 到那時,網路購買將對電視劇的傳統盈利模式形成強有力的補充,更有甚者形成一種全新的播出模式,不同於如今的首輪四家衛視聯播,而形成4+1,即電視台與網路同步播出的模式。
在電視劇網路發行水漲船高的今天,視頻網站對於電視劇劇集的質量、時代特點和收視群體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指向性,由此可見,電視劇與視頻網站這一新媒體的聯合與發展,不僅在電視劇行業內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增長點,也推動了視頻網站向成熟化不斷邁進,而傳統電視媒體也將在這一局面下走向更加精品化和多元化的發展之路。
❷ 電影院怎麼賺錢
首先要說下中國目前的票房分賬體系:國家對於票房是有一定的抽成的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營業稅3.3%,剩餘91.2%的票房收入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至62%分成,如果導演的號召力很強,那麼影院就分的少一些。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實際上院線為了拉攏更多影院,實際的分成會更少一些。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至43%分成,其中發行一般分5%。類似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因此目前來看,票房收入仍舊是影院的最大資金來源。
上面提到影院和院線,其實兩者屬於合作的關系,也有一定的上下級關系的性質。院線是指由一個發行主體(如電影公司或製片公司)和若干電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機制。
影院則是通過商業選址、投資、設計、建設和運營電影院的專業影院公司,它是同一品牌影院的連鎖化,相當於「KFC、麥當勞」這樣的直營連鎖店的公司。影院加入院線,院線供片並且收一定的管理費。
(2)電影院盈利模式擴展閱讀:
1.爆米花暴利、賣品的收入
賣品的收入也是電影院收入的重要部分。上面提到爆米花的事情,就是這個道理。如今隨著電影票價的不斷下調,其實電影票房的收入金額雖然大,但是毛利率並不是很高,特別各種團體票,包場,團購以及學生票等等,占據票房收入的大部分,直接到電影院買票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各大電影院對於賣品生意都非常的重視。
票房是賣品收入的保證,只有來看電影的人多了,才有將東西賣出去的可能。雖然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增長,對於賣品的開發也是逐漸成為影院關心的問題。目前來看爆米花和可樂仍舊是賣品中銷量最高的產品,大約占總體賣品收入的80%。其實看電影吃爆米花喝可樂的習慣都來自美國,中國的市場並沒有開發出獨特的賣品。
影院銷售食物和飲料的利潤非常的高。我們拿爆米花和礦泉水來舉例。一包售價20多元的爆米花,其成本價不超過5元,而在超市銷售0.8元的礦泉水,在電影的售價高達10元。因此對於影院值班經理來說,賣了多少爆米花,關繫到他的獎金。
除了食物和飲料的銷售,如今電影周邊產品的開發,也是在逐漸的成熟。在日本流行的動畫片往往都有劇場版,在電影院在圈錢一次,不僅收獲了票房。對於賣品的銷售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各種手辦以及玩具的銷售,都是電影院收入的一部分。在中國市場,各種動畫片的播出也刺激周邊產品的售賣,比如現在火爆的小黃人,胡巴以及大白等等,都收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2.廣告收入 (並不是大部分)
廣告的收入佔比比較的少。這是因為雖然影院的人流較為的多,但是大家接受廣告的時間比較的短,因此對於客流的影響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影院的廣告收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就是大家熟悉的放映前的廣告收入。在電影開演前我們會看到不少的廣告。
對於一些小城市來說,廣告的時間反而更長,他們的翻場的速度遠沒有大城市這樣快,因此廣告排布也比較的密集。這種廣告主要分為製片方的廣告,和影院自己合作的廣告。
其次就是場地的廣告。在等待入場的時候,用戶會看到在電影院的一些廣告。不過由於電影的大廳空間不可能太大,因此廣告的數量也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時候大廳里是電影的宣傳海報,很多消費者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這里,所以投放這種廣告的廠商也並不是很多。
還有一種就是票面廣告。我們購買電影票之後,會看到一些票面的廣告,但是由於目前直接去電影院買票的用戶不多了,而團購的用戶一般都直接使用自助終端打票,這種票面上的廣告不太好預置,所以票面廣告也並不是很常見。其只是影院收入的很小一部分。
3.合作的藝術 置換收入
還有一部分就是置換的收入了。比如和超市以及零售店合作,消費滿多少錢就送電影券等等,也是電影院收入的一種形式。不過目前這種方式並不多見,因為這樣的電影券價格不會太高,並且不能和會員以及團購等形式混合使用,所有購物者使用這個影院之後,得到的優惠並不是很多。所以消費者的興趣並不是很大。
4.電影券是一種置換資源
目前製片方都會規定最低的票房價格,也就是不管是包場還是團購,最低的票價都不能低於這個價格。因此影院方面也不能一味的降低價格來吸引客流。一般來說這種定價,會根據城市級別的不同,來制定各個城市的最低價。
前一段上映的《碟中諜5》在北京各個電影院的最低票價也在30元以上,而在河北的一些地級市,價格只要9.9元。由於有這種政策的存在,影券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
❸ 電影院是怎麼賺錢的
電影院賣票就是電影院賺的咯。
不過也分買斷和分成的方式。就是直接買下電影播放權,然後我這邊播放多少賣多少門票就與電影公司無關了。或者是有分成的,就是電影院票房收入一部分歸電影公司所有。
電影公司一般播放權賣一次,碟的銷售也會賣一次,可能海外也會賣一次。
票房高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買票去看電影。而好的導演和大牌的明星就是具有一定的觀眾和影響,會讓喜歡這些導演和明星的人買票看電影,從而提高了票房。當然,賣斷模式的,票房再高也和明星導演沒關系了,因為電影公司獲得收入是固定的,導演和明星拿的工資也是開拍的時候就說好的。恩,高票房對導演和明星的聲譽會有提高作用,那下次拍戲的時候片酬自然就多了。
如果是按分成的方式,電影院票的多少取決於電影院想多賺還是少賺,這是電影院自己的商業決策了。電影公司和電影院談判也是一家一家和院線談的,各家的價格不同。恩,其實多個電影院和在一起叫院線,比如太平洋、中影經典、奧納等等,他們都擁有很多家電影院,電影公司和他們談判以後,他們自己擁有的電影院票價就是相同的。電影公司應該是沒有統一收費的。不過各家價格應該相差不大,因為電影放映是有時間性和檔期的。
❹ 電影院盈利模式包括什麼
1、每一部上映影片在你影城放映的票房的57%是影城的盈利
2、影城的噴繪硬廣位置(廣告位),都是片方發行方會爭奪的位置(視影城規模,以及票房成績,廣告位置來覺得有無片方爭奪),可獲取盈利
3、影城內部的場地會租給一些活動方,如什麼什麼辦卡什麼的,可獲取盈利
4、影城本身爆米花飲料的售賣,盈利也很大
❺ 電影、電視劇是如何掙錢的
1.影院票房:電影在影院上映期間,觀眾購買電影票的收入被稱為票房。影院通常從票房中分得一定滲答比例的收益,電影公司則從中獲得剩餘的部分。
2.
版權收益:電影和電視劇的版權可以被出售或授權給其他公司或平台,以在不銀喊並同的媒體上播放或發布。電影公司通常從版權收益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
3.
DVD和藍光售賣:電影和電視劇可以製作成DVD或藍光光碟,然後在各大零售商處出售。電影公司從售賣收入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
4.
在線流媒體平台:許多電影和電視劇被授權給在線流媒體平台,比如騰訊、優酷等平台,通過這些平台觀眾可以訂閱或租賃電影或電視劇。電影公司從流媒體平台的收入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
5.
廣告收入:電影和電視劇可以在電視上播放,通過播放廣告賺錢。廣告商會向電視台付費購買廣告時間,電視台再從中獲得收益。
6.贊助收入:電影和電視劇可以得到品牌的贊助,品牌通常為電影或電視劇提供資金支持,以換取在作品中的廣告曝光。電影公司會從贊助商那裡獲得一定的收益鋒跡。
❻ 校園影院盈利的主要模式
在學校最好的就是搞活動了,學生們喜歡湊熱鬧。
給他們一個觀影理由很容易就拉進電影院了,像深圳時代華納的校園影院就經常與社團合作,搞些電影周什麼的,放映經典名片。在某些時期主題化放映。比如情侶主題,多放些適宜情侶觀影的片子,情侶票優惠或贈爆米花等。
影片的票房分成,差不多百分之四十左右以票價一百元,分成是四十左右。影院內部買的東西啊,也很賺錢。電影公司,也就是電影投資方,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五是屬於投資方的分成。也就是說一部電影比如投資1個億的話,電影票房要達到三億五千萬左右才能收回成本。當然,植入廣告,贊助商等不算進去。
❼ 電影盈利模式
投資電影從2002年2月1起《電影管理條例》裡面明文規定之後,在國內就正式合法,但是在那時候電影市場完全是被影視圈內人士或者有資金實力的人以及公司壟斷的一個行業,普通人即使你有這樣的資金實力,也很難找到這樣的機會去參與一部電影版權的投資。
很多影視明星都曾經在新聞媒體上公開表示,他們做演員片酬並不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最大一部分的收益其實就是來源於電影版權投資。電影投資的收益當然主要是來自於電影上映之後的票房數據,票房越高,收益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