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參加小眾電影節
這兩天剛報名參加了first電影節,以這個為例給你講解一下電影節報名流程:
這是first電影節網站打開的首頁,可以看到左下方就有競賽報名的鏈接,點擊就可以進去報名了。但報名之前需要先注冊賬號,也就是右上角搜索按鈕旁邊那個小人的圖標,點進去就可以注冊了。
這就是注冊界面,用自己的手機號就可以注冊了,然後登陸以後填寫更詳細的資料。你必須以一個公司的身份去參加電影節競賽,或者掛靠一個公司去參加,資料裡面需要填寫你的公司信息。
注冊登錄後首先閱讀參加章程,確定自己的影片符合這些規定,然後點擊競賽報名通道,開始填寫影片資料。
這就是費用情況和需要填寫的資料,按著這些填寫就可以了。
❷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前期籌備
報名時間 競賽單元: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2014年11月15日正式啟動線上征片,參與金爵獎、亞洲新人獎、國際影展等競爭的影片可在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4月15日期間,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參與在線報名。
特別項目:首屆「成龍動作電影周」於2014年12月15日啟動影片報名。 參賽要求 金爵獎:在2014年1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且符合相關條件的長故事影片、動畫片、紀錄片,可報名參加展映。6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且符合相關條件的長故事影片,可報名參加比賽。
亞洲新人獎:要求影片由亞洲籍導演執導、且為導演的前三部長故事片。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以下簡稱傳媒大獎):要求影片為2014年6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且尚未公映或2015年4月1日以後剛剛公映。 參賽數量 此次電影節競賽單元共收到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報名影片2096部。
傳媒大獎則有《搖滾英雄》《失孤》《十二公民》等11部國產電影參賽。 修復影片:此次電影節的國際影片展映單元增設「4K修復單元」,其中由上海國際電影節與積家合作修復的包括:胡金銓執導的《龍門客棧》、日本電影《青春殘酷物語》、前蘇聯電影《石榴的顏色》等影片。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則由電影節官方與義大利博洛尼亞修復實驗室合作修復。
聯系影院:大約在2015年3月開始,組委會開始和各大影院反復溝通,挑選合適的影院進行為期9天的參賽片展映。其中,製作設備的費用由影院方承擔。
台本翻譯:由於有的影片沒有英文字幕,還需翻譯字幕。翻譯工作大約在2015年5月開始,台本的前期翻譯由復旦大學、華師大等80多名志願者完成,翻譯初稿完成後,字幕和樣片會被寄送給專門的公司進行校譯,二度確認。
手打字幕:因為電影節不可隨意更改拷貝,故電影節組委會製作的翻譯字幕無法嵌入拷貝,只能在在每場電影的放映中,由志願者將台本翻譯組已經翻譯好的字幕逐行敲上提示屏。此次有近160名志願者參與。
❸ 歷時10個月,電影局機構改革全面完成,新龍標時代正式開啟!
最近,國家電影局啟用了新版「龍標」(公映許可證),龍標片頭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已經正式變更為「國家電影局」。
而且新版「龍標」對圖案效果進行了升級,不僅視覺效果更佳醒目,而且紅底金色的龍形圖案從「平面效果」變為「浮雕效果」,還增加了鎏金沙飛揚的視覺效果
新舊龍標對比:時長變短、效果升級,片頭改為「國家電影局」……
▲新版「龍標」
▲舊版「龍標」
經過對比發現,除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改為了「國家電影局」,新舊龍標還有以下區別:
1、 新版「龍標」圖案伴隨有鎏金沙動畫效果,而舊版沒有;
2、新版「龍標」底色為暗紅,為舊版龍標為大紅(剛開始以為是電腦偏色,但多台電腦對比多個龍標後發現並不是);
3、新版「龍標」圖案為浮雕立體效果,而舊版龍標則偏平面,只是帶了些
光影效果。
根據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電影產業促進法》第二十條規定,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取得的電影公映許可證標識置於電影的片頭處。
在2018年3月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電影管理職責劃入中央宣傳部,中央宣傳部對外加掛國家電影局牌子。
調整後,中央宣傳部關於電影管理方面的主要職責包括管理電影行政事務,指導監管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工作,組織對電影內容進行審查,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承擔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合作交流等。
2018年4月16日,國家電影局正式揭牌,國家電影局局長一職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兼任。
歷時10個月,電影局機構改革全面完成,新龍標時代正式開啟!
去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爐,4月16日國家電影局正式掛牌,但省級廣電機構改革的步伐和方式卻各有不同,直到12月份,各省地方電影局才完成交接,陸續掛牌,歷時長達10個月。
目前,電影局機構改革已經基本完成,之前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被裁撤,分拆成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歸屬不同的部門領導,並駕齊驅,而「國家電影局」由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
從2018年12月12日開始,新版「龍標」電影就已經陸續上映,《照相師》為第一部獲得新版「龍標」的電影,公映許可證為「電審故字[2018]第891號」。
而最近上映的引進電影《大黃蜂》公映許可證為「電審特(進)字[2019]第001號」。
接下來送審的影片,將全部為新版「龍標」,這預示著新版龍標時代已經來臨。
解讀龍標:龍標上的「電審故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可能很多人都已經注意到,大多數的龍標上都顯示「電審故字」,但「電審故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公映許可證(龍標)根據不同電影類型給予不同的批文。「電審」就是指國家電影局審查,「故字」就是指審查通過的故事片,包括國產故事片和中外合拍片。
除了「電審故字」之外,還有「電審數字」、「電審特(進)字」等,比如最近熱映的《大黃蜂》就是「電審特(進)字」。
「電審故字」,指審查通過的故事片,包括國產故事片和中外合拍片。
「電審紀字」,是指審查通過的紀錄片電影;
「電審進字」,是指審查通過的外國引進片,包含所引進的2D分賬片及批片;
「電審(特)進字」,指特殊引進片,比如3D立體大片;
「電審動字」,指審查通過的國產動畫電影;
「電審故(復)字」,指審查通過的一些修復過再重新上映的老片。
國務院機構改革全面完成之後,國家電影局也正式不如正規,或將下放電影攝制審批、特殊題材電影劇本審批、電影公映審批、電影放映審批和舉辦涉外電影節(展)審批。
但是,選送到國外電影節、電影展的影片必須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個人未經許可擅自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5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活動。」
此前婁燁、田壯壯等均曾因違規送展而被禁止拍片五年,此後這項規定將更加嚴格,各大國際電影節也將更加重視中國參展影片是否通過了國內審查。
❹ 威尼斯電影節入圍條件
未參加其它國際電影活動。威尼斯電影節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電影獎項而已,和中國的「華表獎」是一個意思,只是一個本土的電影獎項,但從培散他沒有「最佳外語片獎」來看他也不是國際性的,而電影節的定義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威尼斯電影節入圍條件是未參加其它國際電影活動,若影片在其它國際影展展出,則不準參辯者選,需要未在互聯攜中薯網上播放,參選短片的長度不得超過15分鍾。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
❺ 拍一部電影沒有龍標能上國際參展嗎
可以,參加國際電影節,有兩種方式,一是龍標廣電同意推薦,二是自己私自出錢跑到國外直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