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內有哪些非著名的電影節
推薦一下今年由賈樟柯開辦的平遙國際電影節吧。今年是首屆,入選的電影還是很值得期待的,開幕影片是最近的話題電影,剛剛撤檔的《芳華》,除此之外,《何日君再來》,《追·蹤》,《最後的旗幟》,《伊斯梅爾的幽魂》,《分貝人生》,《嘉年華》,《村戲》等廣受關注的影片也入選了片單。
❷ 如何評價 FIRST 青年電影展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由中國電影評論學會、青海省西寧市人民政府主辦,FIRST青年電影展組委會承辦。為了將全球頗具探索視角、獨立自由、多元開放的青年電影推介給觀眾,FIRST不懈努力,一路前行。從2006年的第一屆大學生影像節,到2015年的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從中國傳媒大學的校園到青藏高原的入口西寧,FIRST用八年時間成長為中國青年電影人最重要的年度盛事之一,一個為世界電影輸送寶貴的新鮮血液的無價平台。
過去的七年間,數百位青年電影才俊在FIRST收獲了電影藝術上的尊重與肯定,他們包括盧晟、范立欣、馬莉、郝傑、傑夫·蘇薩、塞爾吉奧·巴索、弗拉基米爾·卡尼奇、巴勃羅·塞拉諾等一批備受國際電影節青睞的名字。這些青年電影人的才華也同樣賦予了FIRST一種與其他電影節迥異的獨特魅力。此外,章子怡、徐楓、梁家輝、湯唯、黎明、范冰冰、蘆葦、顧長衛、陸川、管虎、王全安、寧浩、黃渤、劉燁、陳坤、伊莎貝拉·格拉尚、邁克爾·安德林、陳德森、曹保平、徐崢等近六百位資深業界人士以多種方式支持青年電影人的創作。他們的鼓勵和指導,已經化作FIRST和青年電影人們前進的動力 。
FIRST積極發現優秀的處女作電影,並提供挑戰的平台,為當代青年電影的發展提供趨勢參考。FIRST崇尚自由,旨在擺脫體制與意識形態的枷鎖、推動電影現實主義精神的重生。與此同時,代表著FIRST精神的「水晶板磚」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已經成為青年電影人無限嚮往的榮耀。
FIRST標識濃縮了青年影展的創辦理念:
自由(Freedom)、靈感(Inspiration)、復甦(Renaissance)、鋒利(Sharpness)、真誠(Truthfulness)。
當我們站在旁觀者、親歷者的角度時,重新看這樣一個試圖重塑中國新生代電影力量的電影節時,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是對其感到仍有不足?還是對其有更大的希冀?或是對其有感謝?還是會有更多的親身經歷後的體會?
❸ 第11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首批評委曝光
第11屆FIRST影展首款主題海報
11屆FIRST影展評委:托尼-雷恩;曾劍;陳界仁;范偉
今日,第11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的首批評委陣容曝光,赫然紙上的四人分別是:「亞洲電影的伯樂」、英國影評人托尼-雷恩斯(Tony Rayns);台灣藝術家陳界仁;與婁燁導演合作頻頻,柏林銀熊得主,剪輯師、攝影師曾劍;以及去年憑借梅峰導演《不成問題的問題》剛剛摘取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的表演藝術家范偉。
去西寧
「學科的、性別的、地緣的……我們關注一切阻滯的邊界」
「學科的、性別的、地緣的……我們關注一切阻滯的邊界。」在影展網站的評委會板塊,官方如是闡述著對於評委選擇的慎思,或許這句話恰恰能夠揭示你看到這份名單時的些許困惑。跨越學科、跨越文化的評委選擇勢必將帶來更為開放的評價語匯,植根於影像研究與創作的本位身份亦能夠穩妥地關照到電影節既成的自然屬性,這一舉動知談看似是對於節展評價傳統的一次探索創新,也同時引人思考。節展的競賽模式與價值輸出是否一定要忠於電影產業和主流審美?唯電影創作而服務的評審好惡是否已經疲軟固化?這不光是FIRST影展面對的問題,更是所有藝術形式的節展行業同僚需要思考的新命題。
陳界仁2002年錄像作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長久以來,FIRST影展的口味都難以歸納琢磨,一方面,這要歸結於其作為電影節本身資歷的年輕,另一方面,年輕作者創作取向襲搭的多樣態嘗試和尚未成熟飽滿的類型市場亦可能是共同的肈因。
陳界仁2003年影像作品《加工廠》
如是來看,FIRST影展評委會名單上出現首位當代藝術家陳界仁,便更能讓人理解,在陳界仁的藝術創作脈絡中,始終保持著對「被剝奪者」的凝視,關懷和理拍猛拿解人的處境,表達著屬於人的精神和能動性。除了攝影、行為藝術和裝置外,對陳界仁來講,影像是一個關鍵的媒介。2002年,陳界仁拍了他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作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之後的《加工廠》、《帝國世界》系列、《殘響世界》等影像作品,都在表達的訴求下,任虛構、紀實、行為在影像中不斷解構變換出多種表現方式。從影像意義上來說,這其中展示的實驗性,以及陳界仁對人類意義上的關懷,期待能為電影評價帶來電影傳統邊緣的視角。
托尼-雷恩斯
而與陳界仁介入角度大相徑庭的是,英國久負盛名的影評人、電影節策展人、作家托尼-雷恩斯(Tony Rayns)。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是最早將中國及亞洲電影介紹到西方的人士之一,也是溫哥華電影節龍虎單元和釜山電影節的初創者。素有"亞洲電影教父和伯樂"之稱。他所象徵的是近半個世紀亞洲電影史縱深,視角深遠而銳利。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便發覺和推介了眾多亞洲優秀導演,如北野武、李滄東、洪尚秀、陳凱歌、蔡明亮、阿彼查邦等。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回到中國,將如何評價新一年FIRST影展視野內的創作者和作品,看待FIRST影展?是一次未知、刺激、緊張的旅程。
攝影師曾劍
而其他兩位評委自不用說,攝影師曾劍憑借與婁燁導演合作的《春風沉醉的晚上》、《浮城謎事》、《推拿》多次獲得了國內和國際電影節的青睞,兩度收獲金馬獎,並憑借《推拿》榮獲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機如同他手中的畫筆,不斷探索前所未有的拍攝手法,構建獨特的視覺語言。這一點被《推拿》中的「盲視角」體現的淋漓盡致。
范偉
繼葛優之後,FIRST再度迎來憑借喜劇家喻戶曉的范偉老師,直到去年出演《不成問題的問題》,成為金馬獎新晉影帝。或許大多數人是由此開始以電影演員的角度去談論他。但事實上,在范偉的身上,你會發現一個演員的不確定性是最重要的,還有極端性和幽默感。從《耳朵大有福》的王抗美到《求求你,表揚我》中的楊紅旗,他已經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個入木三分的小市民形象,直到最近成為新晉金馬獎影帝,范偉老師實力開掛,在表演維度展示了無可比擬的跨越和轉變,而又自如從容。
據悉,FIRST影展主競賽征片正如火如荼,將進入最後一個月倒計時,初審委員會也即將開始第一輪審片工作;其他三位評委將於五月四日新聞發布會現場公布,屆時,評委會主席將到達發布會現場,代表評委會致辭;發布會現場還將公布一項全新板塊,11屆FIRST影展將新增開設針對競賽/非競賽影片的產業放映板塊,旨面向行業潛在買家,利用電影節的評價基準,為入選作品創造更廣闊的交易可能和宣發服務,為業內帶來驚喜。
❹ 你聽說過FIRST青年電影展嗎
FIRST青年電影展是一個專門發現和推廣青年人電影的展覽,如今已經舉辦到第14屆,今年的展覽是在西寧舉行的。
❺ first青年電影展怎麼報名
first青年電影展線上報散廳拍名。網路搜索first青年電影展,登錄官網即可報名伏輪,報名時間:4月11日到5月11日在線填寫初試報沖羨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