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影帝影後比視帝視後更高格
因為電影圈本身就是最高規格的,拍攝難度以及影響范圍都是電視劇無法企及的。
那些得視帝視後的大多都認識,得獎的劇也大多都是大熱片,但是得影帝影後的,特別是只拍電影的一些演員有好多都不太熟悉,就算有些熟悉的,得獎片子也是文藝片藝術片,看的人喜歡的人少,人總喜歡把不太了解的東西捧得很高,什麼東西越接地氣越熟悉就會顯得越低規格。
影帝,是指通過自身高超的演技在具有相當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如華語電影三大最高獎、國際電影節)中榮獲過「最佳男主角」殊榮的男演員被尊稱為「影帝」,比如奧斯卡影帝、戛納影帝、金像影帝、金馬影帝等等。
在中國,華語電影三大最高獎項包括,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金雞百花獎。這三大電影獎包含獎項眾多,但是在公眾心目中,最受關注的還是金像獎中具有濃厚明星色彩的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女主角獎。
也就是在報道中經常作為頭條的「影帝」和「影後」大獎。自香港電影金像獎舉辦三十二年來,共產生影帝十九位,基本上代表了這個時代華語影壇表演藝術的最高水準。
另外,由於重大的電影獎項均有提名,如在同一屆電影獎項中誕生兩位影帝,則稱為「雙黃影帝」,而只獲得提名沒有拿獎的演員稱為「准影帝」。
⑵ 韓國三大電影節,哪一個的含金量最高
韓國國內電影三大獎分別是青龍獎、大鍾獎、百想藝術大賞。青龍獎是專門的電影節,如同金像獎金馬獎一樣,是韓國國內最有名的電影大獎,時間在每年的11月下旬。大鍾獎是韓國政府部門唯一主管的電影節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時間在6月。
有韓國奧斯卡之稱百想藝術大賞,是韓國國內唯一一個綜合藝術獎項,包攬了電影、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等多種類型獎項,時間在2月末。
就目前來說,青龍逼格最高,最受業內和觀眾認可,大鍾雖然近些年十分作死,但依靠多年的歷史地位仍可排在百想前面。百想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