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的電影節獎項設置
荷蘭鹿特丹電影節(IFFR)宣揚的是個人主義,是年輕人的能量。它的核心部分老虎獎競賽單元,就是針對年輕作者的,十五部作品只接受處女作或第二部作品,老虎獎一共三個,也不分高下。這在全世界電影節都少見,除了充分說明他們反對標准,以鼓勵為先以外,至少還有效避免了評委們意見的折衷和折衷導致的平庸。鹿特丹的左派立場,更明確地表現在對發展中國家電影的支持。到現在為止,中國差不多有三十個項目獲得過這筆錢的資助。難得得是,HBF還是與時俱進的,從去年開始,他們專門為DV電影立項,每個入選項目可以獲得兩萬歐元的製作費,眾所周知,用這筆錢在中國完成一部DV作品,象現在最經常看到的那種,現實題材,沒多少人,也沒大場面,還是綽綽有餘的。鹿特丹的HBF和歐洲其它面向發展中國家的電影基金相比,如法國的南方基金(Fonds Sud Cinéma)和德國的世界電影基金(World Cinema Fund),是條件最少,門檻最低,因此最具慈善性質的一個,它資助的電影,很多都是沒有市場能力的,不可能進入本地院線發行,令投資者得到回報,而對後兩者,一部成本太低,缺乏市場能力的電影,從開始就是不可能被選擇的。這種狀況可能和當地藝術電影市場的能力相關,但無論如何是一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