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郎朗的歌的片情介紹
攜著北京奧運中國創紀錄奪金的聲勢,被指定為2008奧運會宣傳片及外宣片的大型音樂藝術片《郎朗的歌-獻給2008》8月21日在香港首播,鋼琴藝術家郎朗專程赴港,藉杜莎夫人蠟像館為其塑像之機,親身為該片做推廣。作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引入香港的首位優才,這是郎朗成為香港正式居民後首次在港出席公開活動 。
《郎朗的歌-獻給2008》2008年8月28日,在全國放映。
《郎朗的歌-獻給2008》是一部綜合型的音樂藝術電影,包含了郎朗在中國名勝古跡、名山大川、現代都市中演繹的中外古典鋼琴曲,宏大優美的影像與郎朗精湛的琴藝天人合一,帶給觀眾音樂和中國風貌的極致享受。郎朗說,拍攝過程中最令他想不到的是,重達480多公斤的施坦威9呎鋼琴竟全部靠人力搬運至崎嶇的長城,艱險的太行山,泥濘的壺口瀑布。。。。。片中穿插了郎朗和家人的采訪,並通過他們的講述見證郎朗成長的心路歷程,了解最年輕的天才鋼琴家是怎樣練成的,通過郎朗父母和郎朗的自述回憶兒時獨特的音樂天賦、艱苦的求學之路、自創的教育方法、輾轉求學中央音樂學院、父子爭執逼迫郎朗自殺等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也是郎朗家人第一次通過影像的方式與觀眾交流琴童家長的心聲。
音樂勵志電影《郎朗的歌-獻給2008》以郎朗行走祖國大地,在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中演奏中外鋼琴曲為軸線,在中國東西南北弘大的背景下,表達自己內心深處對中華文化、山川的崇高敬意。在宏大鋼琴演培伍繹中,呈現於氣勢磅礴的古老中華文明裡。同時《郎朗的歌-獻給2008》通過郎朗自己,以及他的爸爸、媽媽,為我們呈現了郎朗鋼琴之路的動人故事以及中國巨變時期的理想與現實。
郎朗是典型的中國式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80年代興起的「鋼琴熱」那一代唯一一個成名的孩子,他的成才之路一直是中國望子成龍的父母們關注的話題。「沒有童年只有鋼琴,練琴練到要自殺,整個家庭差點崩潰……當郎朗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成為電影,我相信觀眾還會考慮到教育這個更深層次的問題。」該片導演坦言展現郎朗的故事是一個簡單又復雜的過程,簡單在於本片線索明確,講述了郎朗燃答的成長歷程,復雜在於這個成長的歷程中包括了太多的話題和爭議。影片中除皮中慧了展現了郎朗的琴技外,還穿插了郎爸、郎媽的自述來回憶他獨特的音樂天賦、艱苦的求學之路、自創的教育方法、父子爭執逼迫郎朗自殺等故事。這也是郎朗家人第一次通過影像的方式與觀眾交流琴童家長的心聲。
「我們怎麼教育孩子,你的孩子會不會就是下一個郎朗?這個電影其實還包括探討了很多這方面的話題。」導演告訴記者,在影片中還原了諸多對郎朗影響頗深的人和事,展現了這位大男孩光鮮背後的真是情感一面以及家人為之付出的努力和心酸,相信每位琴童父母在看過影片後都會有「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