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上的愛情的關於影片
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唯一能代表內地電影的只有賈樟柯的短片《河上的愛情》。另外兩部參賽片《盪寇》和《完美生活》均為香港電影。即使賈樟柯人單勢孤,《河上的愛情》還是為內地電影維護了自尊。
這部片長僅有17分鍾的短片在水城放映時,場面不輸好萊塢大片。專設了紅地毯,讓趙濤,郭曉冬,郝蕾,王宏偉更是大顯風采,該片首映也被安排在主電影宮放映。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盛贊該片「四位演員表現突出,在片中自在放鬆」。紐約電影節主席理察德·皮納更認為該片雖屬短片,但卻是賈樟柯的轉型之作,稱「該片將為賈樟柯開拓新的領域」。
談到這部短片的世界之旅,賈樟柯非常感謝電影局的制度創新和高效率,原來因為拍短片的導演很少,短片又很難商業化,所以導演對有關的審批程序很不清晰,但是當賈樟柯把《河上的愛情》送到電影局時,僅一周時間就獲得通過,如約來到威尼斯電影節。
② 首屆現在電影短片季將在5月開啟,什麼是「現在電影短片季」
從名字上來看,就是一個盛產短片的季節,隨著現代化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也非常的盛行,在這個前提下,小視頻也迎來了巨大的利益風口。
當然最吸引眼球的還是電影,但是電影的時常一般都比較長,而我們的生活節奏又比較快,所以出現了微電影,將電影精簡化,不僅節約了時間,也讓我們看到了一部小電影,看到了最精彩的部分。在當下的時代了,短片絕對是一個火爆的東西。
③ 韋斯·安德森的導演經歷
1994年他與歐文·威爾遜合作拍攝了一部13分鍾的黑白短片《瓶裝火箭》,此短片得到了著名導演、製作人詹姆斯·L·布魯克斯的關注,在他的幫助下,片子被送去聖丹斯電影節參展。1996年,由哥倫比亞公司出資將短片重攝擴展成了全長同名電影《瓶裝火箭》。
安德森居住在紐約或洛杉磯,他的好友有電影人諾亞·鮑姆巴赫、索菲亞·科波拉和演員歐文·威爾遜。2004年,諾亞·鮑姆巴赫與安德森合寫了劇本《水中生活》,而鮑姆巴赫的電影《魷魚和鯨》則是由安德森擔當製片人。安德森經常與攝影師Robert Yeoman合作,在音樂方面,他則經常邀請Mark Mothersbaugh創作音樂。安德森的電影創作靈感也常常來源於他的朋友Stephen Dignan和Brian Tenenbaum。他的兄弟Eric會出演一些角色,也常在劇組幫忙,曾為安德森的電影《青春年少》拍攝花絮。
2005年,安德森為《魷魚和鯨》做製片人,這部作品是由諾亞·鮑姆巴赫編劇並導演的,電影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兩個獎項(導演獎,編劇獎)。2006年,安德森導演為美國運通公司導演商業廣告《我的生活,我的卡》。2007年,為AT&T公司拍攝商業廣告。
2007年,歐文·威爾遜再次加盟安德森電影,拍攝《穿越大吉嶺》。劇本由安德森、羅曼·科波拉、詹森·舒瓦茲曼共同創作。安德森還為《穿越大吉嶺》拍攝了一個類似前傳的13分鍾短片《騎士酒店》,詹森·舒瓦茲曼照例是主演,並請來娜塔莉·波特曼友情出演。2009年,《穿越大吉嶺》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這部表現小人物苦樂參半生活的影片充分顯示了安德森古怪的冷麵幽默和頗具個性的視覺風格,他始終保持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和獨立的精神,這些特點使他被稱為新一代的比利·懷爾德。
2009年,安德森將羅爾德·達爾的經典童話改編成定格動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獲得了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
2012年,執導影片《月亮升起之王國》入圍第6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也獲得了開幕影片的殊榮。次年,憑此片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2014年,憑作品《布達佩斯大飯店》入圍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九項大獎。
對於下一部新作,韋斯透露是以狗為主人公的定格動畫,新片會採取義大利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那不勒斯的黃金》的多段式結構。
④ first青年電影展怎麼投稿
在青年電影展官網就譽梁薯可投稿。FIRST青年電影展(),是國內一個專注發掘、推廣渣空青年電慶者影人及其作品的電影節形態服務平台。
⑤ 融雪劇情介紹
這部藝術劇情短片由法國ARTE電視台和國家攝影中心共同拍攝,得到了法國衛生總署的支持。它在法律程序的嚴格遵守下,經過了指導、監管和審查,最終完成。此片在2009年被選送到法國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電影節,並在法國國家電視台播出。
青春期臨近的萊奧變得越來越拘謹、羞澀和壓抑。暑假,卡羅琳娜帶著她十二歲的兒子萊奧來到阿爾卑斯山的天體區度假。冰雪剛剛融化的景區最低溫度只有零下十幾度,萊奧對扎營在這個人人坦誠相見的地方感到十分尷尬。他不想順從母親脫去厚厚的冬裝,還戴起了眼罩。然而,當萊奧認識了同在這個天體主義度假村度假的女孩安托瓦內特之後,堵在萊奧心底的一團冰雪開始漸漸融化。他終於跨過了性感知這道人生極其重要的門檻——他融入了天體營中、想要母親介紹她乳/房的相關知識、有了對女性的朦朧愛意。
這部短片通過萊奧的成長經歷,生動地描繪了青春期的內心變化和性感知的覺醒。它以細膩的鏡頭語言和真實的情感表達,向觀眾展示了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需求。在阿爾卑斯山的天體區度假,萊奧在陌生的環境和不同的人群中找到了歸屬感,也開始了對自我和他人的探索。同時,影片也傳遞了對性教育的重視,通過母親與兒子之間的交流,展現了家庭在性教育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總的來說,這部短片不僅是一部藝術作品,也是對青春期成長過程和性教育的深刻探討。它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描繪,展現了青春期青少年內心世界的復雜和微妙,引發觀眾對自我成長和家庭關系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