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熙主要經歷
黃熙
黃熙,出生於中國台灣。中國台灣女導演、編劇。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電影系。
2017年,編導了劇情片《強尼凱克》,該片為其電影處女作,憑借該片獲得了第19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獲得了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雙提名。2018年,執導了劇情片《女兒們的女兒》。
中文名:黃熙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中國台灣
職業:導演、編劇
畢業院校: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電影系
代表作品:強尼凱克
主要成就:第19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提名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演藝經歷
1996年,黃熙進入侯孝賢執導的劇情片《南國再見,南國》劇組實習。2012年,侯孝賢開始拍攝文藝武俠電影《刺客聶隱娘》,黃熙進入導演組工作。
2017年,自編自導了由柯宇綸、瑞瑪席丹、黃遠等人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強尼凱克》,該片為其電影處女作,獲得了第19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片雙提名,黃熙則憑借該片獲得了第19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獲得了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雙提名。2018年,執導了劇情片《女兒們的女兒》。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編劇作品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雖然是新人導演,但黃熙在《強尼凱克》中卻展現了導演處女作中少有的老練,承接了台灣新浪潮的旗幟,精準的把控大都市家庭生活的真實面貌,將城市生活中每個人的孤獨感與家庭生活中的疏離感在影片中娓娓道來。(網易娛樂評)黃熙嘗試貼近生活,捕捉在充滿詩意的日常中,人們漫遊城市的姿態,透過直觀人與人之間交錯碰撞的片刻,來訴說城市的故事。面對不同地域的觀眾群體,她巧妙地把城市的地景調整為都市交錯的鐫刻記憶,再通過城市性格照見出人文的積累。(時光網評)
㈡ 吾棲之膚獲獎記錄
2012年的電影界盛事頻發,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道林獎」和「戈雅獎」的頒獎典禮。在1月16日的道林獎中,備受好評的電影《吾棲之膚》與《周末時光》等影片一同角逐最佳影片,展現出了道林獎對多元題材的包容性。《周末時光》等五部電影還入圍了最佳LBGT主題電影獎項,而《賈斯汀·比伯:永不言敗》和《雷神》則在「年度最Gay電影獎」中爭鋒,為觀眾帶來輕松幽默的時刻。在西班牙電影學院頒發的第26屆戈雅獎中,佩德羅·阿莫多瓦的新作《吾棲之膚》憑借16項提名成為最大贏家,涵蓋了最佳導演、影片改編等重要獎項。
在恐怖片領域,《不得安身》以14項提名緊隨其後,憑借其緊張的劇情和獨特的攝影風格,成為電影節的一大亮點。影片背景設在馬德里地鐵爆炸案前,講述了一名老警官追蹤案件的故事。新晉導演凱克·麥羅的《伊娃》也收獲了12項提名,同樣備受矚目。
戛納電影節上,佩德羅·阿莫多瓦的新作《吾棲之膚》在主競賽單元引起熱議,而多倫多電影節則匯集了眾多知名導演和明星的新片,如張藝謀、大衛·柯南伯格等人的作品,成為北美電影市場的焦點。其中,戴維斯·古根海姆的U2樂隊紀錄片《從天上來》更是電影節開幕影片。多倫多電影節的「觀眾選擇獎」歷來被視為奧斯卡的風向標,其獲獎影片往往能獲得奧斯卡提名。
盡管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未能在金球獎上獲獎,但他表示對母親的健康更為關注。《吾棲之膚》作為金球獎的入圍影片之一,同樣展示了其在國際電影舞台上的實力。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是另一部備受期待的獲獎熱門。
《吾棲之膚》是西班牙著名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執導的第18部作品,同時也是他首度嘗試恐怖題材。不過《吾棲之膚》並沒有充斥著暴露的血腥與割裂,它給人的恐怖緊張感是一種扭曲過後無言的瘋狂,電影講述了一位瘋狂醫生為了紀念死去的妻子而在活人身上進行全新皮膚移植手術,創造著不怕焚燒與動物叮咬的最完美皮膚。當這個男子經過6年的變化之後,不僅擁有了最為完美的皮膚和精緻的面容,並逐步贏得了班德拉斯的信任讓他視自己為摯愛,在情慾交融後,班德拉斯被其槍殺致死,而這位變性了的可悲男子最終才能回到了自己母親的懷中。
㈢ 新人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片名:《蝶變》導演: 徐克
片名:《Nadja在巴黎》導演:埃里克.侯麥片名:《碧水寒山奪命金》導演:杜琪峰
片名:《父子情》導演:方育平
片名:《蒙索的女麵包師》導演:埃里克 侯麥
片名:《生活的顫音》導演:滕文驥吳天明
片名:《蘇珊的愛情經歷》導演:埃里克 侯麥
片名:《夏洛特和她的牛排》導演:埃里克.侯麥
片名:《湘女瀟瀟》導演:謝飛
片名:《我們的生活》導演:文武
片名:《愛情的牙齒》 導演:庄宇新
片名:《飛船》導演:李華軍
片名:《光榮的憤怒》導演:曹保平
片名:《紅棉襖》導演:鄒亞林
片名:《墩子的故事》導演:潘寶昌
片名:《開往春天的地鐵》導演:張一白
片名:《考試》導演:蒲劍 片名:《葵花籽》導演:趙鵬逍
片名:《冥媒》導演:任憑
片名:《我把溫柔獻給你》導 演:徐超
片名:《滑向未來》導演:侯量
片名:《一半一半》導演:林黎勝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導演:徐靜蕾《海角七號》 導演:魏德聖
《婼瑪的十七歲》 導演:章家瑞《旅程》 導演:楊超
《月蝕》 導演:王全安《十七》 導演:姬誠
《水雨童話》 導演:孫小茹《鷹笛天緣》 導演:江濤
《即日起程》 導演:劉江
《奇跡的夏天》 導演:楊力州、張榮吉
《愛有來生》 導演:俞飛鴻
《九月的幾天》 導演:Santiago Amigorena
《求偶二人組》 導演:eric toledano 《我是尚格雲頓》 導演:馬布魯克艾爾梅奇
《歡迎回家》 導演:讓哈維《綠草地》 導演:您好
《夜店》 導演:楊慶《羊肉泡饃麻辣燙》 導演:蒲劍
《隋朝來客》 導演:庄宇新 《滑向未來》 導演:侯量
《房子房子我愛你》 導演:徐超 《深海尋人》 導演:徐克
《無形殺》 導演:王競《無名島》 導演:謝鐵驪
《沒有航標的河流》 導演:吳天明 《城南舊事》 導演:吳貽弓
《候補隊員》 導演:吳子牛《戰斗里成長》 導演:嚴寄洲
《我們的田野》 導演:謝飛 《勝利重逢》 導演:湯曉丹
《筋疲力盡》 導演:戈達爾(閉幕式影片) 《四百下》 導演:特呂弗(開幕式影片)
《偷吻》 導演:特呂弗 《朱爾與吉姆》 導演:特呂弗
《隔牆花》 導演:特呂弗
「自由創作,平等生活」,2009年第二屆新人電影節是每一個人自己的電影節,在這里,我們一起經歷對生活最真切的追問,追尋電影最初的夢。 一 回顧展阿莫斯吉泰
《Alila》
《News from home》
《Desengagement》
《Esther》
《Kippur》
二 成名導演處女作展黃建新《黑炮事件》
陳凱歌《黃土地》
田壯壯《獵場扎撒》
張藝謀《紅高粱》
何平《雙旗鎮刀客》張軍釗《一個和八個》
米家山《頑主》李少紅《血色清晨》
三 新晉導演處女作展黃國兆 《酒徒》
蔣雯麗《我們天上見》柳雲龍《東風雨》
王逸人《烏托邦》田蒙《倔強的蘿卜》李大為《走著瞧》
李芳芳《80』後》王洪飛/白海濱《米香》鮑莉《天生幻想狂》
劉國寧《欠債還情》路雲飛《錯還》王寧《愛情維修站》
張良學《我是村官》馬開鏵 《小河清清》磐石《車費》
趙曄《扎賚諾爾》鄺盛《魚狗》 劉勇宏 《夜郎》
章家瑞 《迷城》 趙鵬逍《天脊》
CARTAGENA (french film) 導演 Alain Monne
CIRCUIT (spanish film) 導演 Xavier Ribera 新晉導演處女作單元
朱時茂:《戒煙不戒酒》
孔令晨:《玩酷青春》
高廠:《永生羊》
戴瑋:《西藏往事》
張經緯:《音樂人生》
郭子健/戴思傑:《打擂台》
郝傑:《光棍兒》
李睿珺:《老驢頭》
松太加《太陽總在左邊》
鄭乃方:《我,十九歲》
大師回顧展
讓娜莫羅
楊德昌
伊文思
歐洲新人之夜
10.29 歐洲新人之夜開幕式 清華大學 民偉樓
18:00——18:30 嘉賓入場與觀眾媒體見面論壇
18:45 開幕影片:《八次為限》
20:45——21:30 導演見面會
10.30-11.2 歐洲新人之夜展映 北京外國語大學 日語研究中心
10.30周日 18:00——20:30 《周邊》PERIFERIC (羅馬尼亞)及導演見面會
20:40--22:00 《美麗的托倫》BELLE EPINE(法國)
10.31周一 18:00——20:30 《八次為限》(法國)及導演見面會
20:40--22:00 《蚊帳之夜》(西班牙)
11.1 周二 18:00——20:00 《艾登堡 》ATTENBERG(希臘)及導演見面會
20:15——22:00 歐洲5部短片之一
11.2 周三 18:00——20:00 《當我們離開》DER FREMDE(奧地利德語)
20:15——22:00 歐洲5
香港新浪潮電影回顧展
徐克:蝶變 / 紅葉手札
章國明:點指兵兵/Cops And Robbers
翁維銓:行規
方育平:父子情 / Father and Son
許鞍華:瘋劫 / Crazy Disaster / The Secret
劉成漢:慾火焚琴/ House of the Lute
余允抗 (Dennis Yu):山狗/Beasts / Flesh and the Bloody Terror / Shan kou
短片單元
王子昭:《大無畏》 新晉導演作品展
《不醉不歸》 導演:鄭曉贇
《甜蜜18歲》導演:何文超
《目擊者》導演:高則豪
《查無此人》 導演:朱敏江
《暴走媽媽》 導演:高博
《大藍湖》 導演:曾翠珊
《歸來的人》 導演:趙德胤
《野草莓》 導演:陳兵
《石榴樹上結櫻桃》導演:陳力
《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 導演:柴春芽
《藍山》 導演:黃天樂
《倭寇的蹤跡》導演:徐浩峰
《中國門》導演:王楊
《畢業後的大多數》導演:貟子劍
《孫子從美國來》導演:曲江濤
《紐約客在上海》導演:夏偉
《熱血街頭》導演:蔣叢
大師回顧展: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吾棲之膚(2011)
回歸 (2006)
對她說 (2002)
顫抖的慾望(1997)
窗邊的玫瑰 (1995)
捆著我,綁著我 (1990)
崩潰邊緣的女人(1988)
慾望的法則(1987)
我為什麼命該如此?(1984)
歐洲新人之夜-歐洲新人電影節特別合作展映單元
姐妹情殤 瑞士/阿根廷/荷蘭 米拉格羅絲. 穆門薩勒
伊娃 法國/西班牙 凱克. 麥羅
奧斯陸,八月未央 挪威 約阿希姆.提爾
淹沒之地 法國/烏克蘭/波蘭/德國 米查雷. 波加尼姆
原子紀元 法國 海蓮娜. 克洛茲
動物天堂 法國 艾斯黛拉. 拉瑞瓦
黑板 德國/法國/摩洛哥 蕾拉. 克拉尼
戛納電影節特別合作單元
戛納影評人一周
相思樹 帕布羅(阿根廷)
少女艾薇 波加諾夫(保加利亞)
十七少女 考林 (法國)
命運的宣戰 伊娃 (法國)
我的小公主 鄧澤里 (法國)
離開芮妮 喬納森. 考特 (美國)
「我們這個時代的電影人」主題紀錄片展覽
本傑明.巴特莫電影海報展
1964 年,《電影手冊》的編輯安德烈· 拉巴德和巴贊的妻子雅尼娜受法國廣播電視局之邀,做一個以導演訪談為主要內容的系列紀錄片,這就是《我們時代的電影人》。這個系列片一直持續了八年,截止1972 年,共拍了51 部。1989 年,法國電視七台接過了這個對保存電影文化遺產功莫大焉的棒子。使得這個宏偉的計劃更加壯大,訪問的導演人選進一步擴展至全世界。直到今天,已經做了近百部紀錄片。這個訪談的基本模式是請新銳導演談對自己影響重大的電影導演,比如,雅克·里維特談讓· 雷諾阿、侯麥談德里葉等。有趣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的新銳電影人也已然成為了今日的大師,「我們時代的電影」也已然成為了一次大師與大師的碰撞,花火燦爛,百部紀錄片,百部影像鑄成的流動的雕像,流淌的是電影,是智慧,也是生命的精彩。
第五屆新人電影節將從近百部大師的紀錄片里選擇出35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出,其中包括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電影大師岡斯,德國電影大師朗格,40年代的美國電影大師希區柯克,西班牙大師布努埃爾,60年代俄羅斯大師塔可夫斯基,法國大師特呂弗、戈達爾以及今日依舊在電影舞台上引領風騷的大師們,如斯科塞斯、北野武、阿巴斯、侯孝賢等等。
—————————————————————————————
Benjamin Baltimore本傑明.巴特莫
1947年2月1日生於巴黎,並在那裡完成基礎學業。
- 1970年至1972年:在Met de Penninghen平面設計與廣告學校學習(現名為ESAG),畢業時獲得二等獎學金。
- 1972年-1974:開始在報刊雜志上創作插圖,如《Actuel》雜志封面,《Marie Claire》雜志作家馬爾羅肖像,同樣在藝術媒體長期進行插圖創作。
- 1974年至1984年:廣告插圖自由職業者,在電腦發明前專門從事寫實主義噴槍繪畫,製作超級寫實主義廣告。
- 1984年8月:高蒙電影公司經理丹尼爾·托斯坎杜普朗在一個月內向巴特莫定製了兩款海報,分別為安東尼奧尼的《一個女人的身份證明》和法斯賓德的《霧港水手》。
由於這兩款海報引起的震撼效果在當時被禁止出版,直到法國新文化部長傑克·朗上任才得以重新發行。
其他展覽與興趣:
- 在皇家花園的雅克·卡薩諾瓦出版社的情色圖片展
-他創建和編輯燈飾展
- 香榭麗舍大街雕塑展
- 最重要的是,各類展覽和電影節海報:
蒙特利爾新電影節進行了12年間海報設計
昂熱電影節進行了15年間海報設計
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15位導演海報設計。
巴黎電影節,比亞利茨拉丁美洲電影節和聖讓德路斯電影節,等。
自1984年起本傑明.巴特莫開始與各國著名電影人合作,設計電影海報,其中包括:奧迪亞爾,安東尼奧尼,伯格曼,夏布洛爾,戈達爾,侯麥,格林納威,北野武,黑澤明,宮崎駿,斯派克·李,西德尼·呂美特,大衛·林奇,路易馬盧,奧利維拉,里維特,雷乃,皮亞拉,拉斯·馮·特里爾,陳凱歌等。獲獎無數的本傑明.巴特莫憑借安德列·泰西內的影片《約會》同時獲得洛杉磯《The Hollywood Reporter》雜志和亞歷山大港最佳海報獎。憑借米歇爾·德維爾的影片《侍讀女郎》和《情殤玫瑰園》,黑澤明的《亂》,莫里斯·皮亞拉的《在撒旦的陽光下》等影片獲得凱撒獎最佳海報獎,同時許多電影節海報也由他設計完成。
當還是寫實派畫家時,本傑明.巴特莫在十年中一直從事廣告工作。那時,寫實電影海報會耗費很多時間和成本,卻沒有任何意義。隨後他開始給照片進行特技製作,之後這項工作得以在計算機上完成。 「1968年之後,我看到流行是以何種速度向前飛馳」。19歲時,他設計了第一張被公眾認可的海報《我曾經很時髦》,他說 :「以至我遭到了未來時尚的伏擊。就在那時,我深深懷疑用不同技術「追趕」來的時尚。多重圖像干擾著人們,受眾很難記住你,但只有大量類型多樣的圖像才能保證我工作的持久性。」
中央美術學院 美術館 2012 10.27——11.15 微電影競賽單元 金博雅獎:楊鏡《心途》 我們非常高興地宣布第六屆新人電影節與趣玩國際文化傳媒(7PLAY)達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相信有7PLAY的大力加盟,本屆的新影節將會煥然一新,我們將攜手帶來一個更好看、更好玩、更時尚的青年影展活動。
趣玩國際文化傳媒(7PLAY)成立於2007年9月,總公司位於北京,在上海、武漢均設有分公司,長期致力於新媒體品牌互動領域,是被市場公認為中國領先的新媒體品牌體系運營公司,業務涉及到電子商務、線上廣告、互動行銷、影視娛樂行銷等領域。2012年第五屆新人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高則豪導演的作品《目擊者》,7PLAY是該影片的新媒體獨家合作支持單位。
我們也很榮幸地邀請到7PLAY總裁柴華先生 @柴華本物 成為新人電影節組委會的執行主席,力圖開發新影節在新媒體領域展示功能,重新規劃和包裝影展主題單元,以求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到新影節的活動之中。
2012-2013年,國產電影的市場依舊持續高溫,新人導演和青年導演的光芒非常耀眼。繼新人導演徐崢憑借《泰囧》獲得年度票房冠軍之後,薛曉路、趙薇憑借《北京遇上西雅圖》《致青春》分別拿下5億多和7億多的票房,而准備上映的郭敬明跨界導演作品《小時代》則已經摩拳擦掌鋪開陣勢,在院線之外的藝術電影領域,也涌現了一批極具才情的導演,在海外各大電影節初露鋒芒。新影節希望持續關注新人導演,給予導演們獨具一格的展示平台,並最終助力於中國電影發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