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電影《一一》能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華語最佳影片」
《一一》於2000年在法國首映,是由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部經典作品。雖然距現在已有十八年之久,但是在很多觀眾心中它依然是無法超越的絕佳之作。
所以伙哥覺得《一一》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被很多人看作為華語最佳影片,是因為他們都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一如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後腦勺一樣,需要別人拍給我們看,我們才能真正去了解它到底是什麼模樣。
『貳』 電影《梅艷芳》在第17屆大阪亞洲電影節中獲獎,影片中有哪些感人情節
電影《梅艷芳》在第17屆大阪亞洲電影節中獲獎。影片最後,她身穿婚紗稱把自己嫁給了舞台,嫁給了歌迷,特別令人感動。
梅艷芳的一生為舞台而生。為了紀念她,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投資拍攝了這部電影。電影還原了梅艷芳,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登台拍戲,一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忍著病痛的折磨,堅強地和喜歡自己的歌迷們進行告別。影片表達了大家對她的追思之情。
一代歌後梅艷芳。
梅艷芳於1963年10月出生在我國的香港,是非常有名的一位歌手和演員,也是一位心繫祖國的慈善家。她無論是在表演還是在演唱方面,都表現出非凡的才華,堪稱為國之瑰寶。雖然生命短暫,但是卻獲得無數的獎項和榮譽。
梅艷芳性格俠義真誠,在演藝圈中有很大的影響力,獲得了極高的口碑。就在他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被確診患上了癌症,於2003年12月病逝,只有40歲。
『叄』 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那些獎
截至到2019年5月6日,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委會特別大獎、特別技術獎、金棕櫚獎、最高綜合技術獎、最高技術大獎,獲獎影片及時間如下: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主要講述楊貴妃深得唐明皇的寵愛,貴妃之兄楊國忠憑妹顯貴,位居丞相,卻因為貪贓枉法,引起軍民共憤。最終貴妃走到梨花樹下投繯自盡,整部電影相當悲情。
2、《俠女》
1975年胡金銓執導的《俠女》奪得第28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該片根據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俠女》改編,講述明代書生顧省齋為了妻子,與東廠交鋒對決的故事。《俠女》的武俠題材、戲曲美學和東方思考的完美結合,被後世的武俠電影模仿與借鑒。
3、《霸王別姬》
1993年陳凱歌憑《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這部電影可謂是華語電影巔峰之作,至今無電影可以媲美。該片改編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4、《戲夢人生》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5、《活著》
1994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評委會大獎。這是一部關於近代中國史詩的電影,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電影和原著比較起來,基本接近於原著,也算是華語電影的一座巔峰。
6、《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5年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鄉村少年水生來到上海灘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後小金寶所引出的黑幫悲情故事。也是張藝謀把文藝元素和類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
7、《春光乍泄》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影片講述了一對同性戀人前往南美遊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果卻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這部電影無論從鏡頭、情節、主旨、美感都運用到了極致。是王家衛最有水準的一部電影。
8、《荊軻刺秦王》
1999年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獲第52屆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了公元前三世紀的中國,雄心壯志的嬴政如何統一天下,而不惜鏟除一切阻礙,最後建立空前帝國的經過。《荊軻刺秦王》中,陳凱歌把那個時代的歷史,很藝術地搬到銀幕上,算是對歷史的敬畏。
9、《鬼子來了》
2000年中國導演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第53屆評委會特別大獎。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反映了中國人忍讓但堅韌不拔的性格。
10、《花樣年華》
2000年,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特別技術獎。此片由王家衛自編自導,改編自劉以鬯的《對倒》,講述了一個關於遷徙的愛情故事。《花樣年華》被稱為一部懷舊經典的電影。
11、《一一》
2000年楊德昌執導的《一一》奪得最佳導演獎。這是一部刻畫出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電影。本片主演講述了簡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軌跡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也是楊德昌遺作。
12、《青紅》
2005年由王小帥執導的《青紅》獲第58屆評委會大獎。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青紅》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探索家族長老和子嗣之間矛盾沖突的家庭故事。
13、《春風沉醉的夜晚》
2009年婁燁導演,梅峰擔任編劇的《春風沉醉的夜晚》獲得最佳編劇獎。影片講述2007年的南京發生的兩男一女的情慾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羅海濤驅車前往海邊,偶遇了漂亮女孩曉雪,隨後三個人之間展開了一場慾望的斗爭。這是一部特別安靜的電影,沒多少對話,就連戲劇沖突都少。
14、《天註定》
2013年賈樟柯執導的電影《天註定》獲最佳編劇獎。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兒騎摩托回家,與大海擦肩而過。大海焦灼於村裡的煤礦被私人侵佔。小玉告訴男友這個春天他們的感情要有個決定。廣州,小輝不停地換工作。四個中國不同地域的人,他們交錯相遇,各自面對生活之中的憂傷,愛與希望。這是賈樟柯最與眾不同的一部影片。
15、《刺客聶隱娘》
2015年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主要講述了聶隱娘幼時被一道姑擄走,13年後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傳奇女俠的故事。這也是侯孝賢拍出的最美電影,濃濃的唐朝古風,美到令人窒息。
『肆』 求電影《孔雀》的解析
影片描寫了七十年代末,河南一個城鎮普通家庭的故事。樸素的人物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片斷的情節,對於經過那個時代的人們看來都似曾經歷或參與。那灰藍的主色調,讓人們感受到並不久遠的時空和不願多回憶的微痛。
敘事過程並沒有準確的時間,但卻非常巧妙的採用當時在社會上較為流行的音樂和電影來隱述時間,如蘇聯音樂、《賣花姑娘》主題曲和電影《追捕》的畫面等,而這些普通百姓當時所能接受到的熟之能詳的文化經典,使觀眾一下子能將時間定格在了某一天,真實感和認同感猶然而生。
影片的前部有一騎車拉傘的優美畫面,這既表現了女主人公對理想執著,甚至略有偏執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少女豐富的想像力。快樂的表情,疾馳的速度,滿展的傘,觀眾彷彿看到了一隻開屏的孔雀在追逐……
中間有一個在那個年代很多家庭都發生過的打煤磚場景,長時間的定格。一家人,頂著烈日,緊張地忙碌著……一場突來的暴雨,自己的勞動成果要泡湯了。他們用盡可能的方式在挽救,母親兩次所能找到的塑料布僅能遮蓋住很小的一片,他們無助地站在屋檐下。
這時,母親又沖出來,盡力地挽救和女兒因極度失望地放棄形成對角線,希望和失望,母親和女兒,呆視與滑倒……都在煤磚化成污水的大背景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預示著人們在大自然面前的嬴弱,在大的社會環境壓力下的無助,充滿希望的能挽救什麼?失望放棄的又能失去什麼?另一條對角線,似乎只能默默地注視、等待……
和解是本劇最讓人感到仁愛、欣慰、新生的場景。平實而又浪漫,當那隻鞋盒放在桌上時,觀眾都會想:是什麼?那隻幼小的生命站起並展翅的陽光畫面和剛才大鵝死前的陰霾畫面所形成的對比,使觀眾從剛剛還緊揪的心情一下就得到了歡欣的、重生似的舒放。假如由於悲哀使眼裡產生了淚,優美的掙扎身姿和哀婉的音樂阻滯了淚地流出,這只黃茸茸的小生命,一下就會將眼內的淚催湧出來,悲傷的淚也轉瞬間即變成幸福的淚水了……
(4)電影節獲獎短片人的一生擴展閱讀:
《孔雀》以三段式的結構講述了兄妹三人的故事,看來卻猶如一個人的一生。
導演顧長衛以其細膩豐富的鏡語展示了生命的一個個瞬間,它們確實是與我們現在的生命有著時空之隔,但細細讀來,卻又依稀感到與我們自身生命產生了微妙的聯結,而且這種微妙在不停地氤氳。
可以說這是以一部以描述心理見長的影片。其對影片中人物心理的解析有著深刻的時代性。
『伍』 赫本是誰
奧黛麗·赫本:清新雋永、純潔可愛的天使
她是優雅的同義語,是天使的化身。《羅馬假日》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
她為世界影壇創造了一個清新雋永、純潔可愛的形象,並由此贏得了全世界影迷的愛戴。
個人檔案
出生:1929年5月4日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於瑞士
家庭:父親是一名富裕的英國銀行家,母親是一名荷蘭女男爵
身高:五呎七吋 (170公分)
體重:110磅 (50公斤)
三圍:32-20-35
發色: 棕色
愛好:芭蕾
最喜愛的顏色:白色
最難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難忘的事情:獲得奧斯卡獎
代表作: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1953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1956
修女傳(The Nun's Story)1959
窈窕淑女(My Fair Lady)1964
第凡內早餐1961
中國觀眾熟悉赫本,是從《羅馬假日》開始,赫本輝煌事業的開端,也通常自
《羅馬假日》算起,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對她有著特殊的意
義。就在赫本被挑選為《吉吉》一戲的主角時,在倫敦,挑選《羅馬假日》飾
公主的演員的工作正在進行。起初,導演打算邀請名演員瓊·茜蒙絲主演該
片,但瓊想換換口味拍歌舞片,因而予以婉言拒絕。於是,導演決定採用電影
《亂世佳人》公開招聘女主角郝思嘉的扮演者的辦法來挑選演員。
這部片子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好萊塢的著名導演威廉·惠勒執導。赫本本
無心去參加女主角的角逐,一來她已決定演《吉吉》,二來《吉吉》一拍完她
就准備結婚、成家立業過日子。所以她對《羅馬假日》毫無興趣。後來男爵夫
人一再勸說,沒辦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即使選不上,她也會滿不在
乎。
測試選用的一組戲是:公主穿著睡衣,在一張大床上做仰卧起坐。赫本柔軟得
象只小貓,將雙臂伸向裝飾美麗的天花板。在此之後,她又極其自然地、孩子
氣地完成了一系列規定情節,當她做這些動作時,一架攝影機正悄悄地對著她
拍攝,而她卻全然不知。無論從現場還是從膠片上看,效果都是理想的。她當
選為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簽訂了合同。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赫本連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結果對
她的一生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當時演記者的男主角已定下來,是好萊塢的著
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
1952年5月,《吉吉》演出剛一結束,派拉蒙公司就要求她趕到羅馬,參加拍
攝。公司為赫本和派克舉行了隆重的招待會,在羅馬的「精益求精」旅館召
開。赫本雖說主演了《吉吉》十分成功,但她同所有其它年輕姑娘一樣,對格
里高利·派克非常崇拜。當時,派克剛過完36歲生日,高高的身材、瘦削、英
俊、作風正派、和藹可親,他主演過一些優秀的影片,這些影片使他聲譽卓
著,成了全美國人的偶像。招待會上,當赫本和派克握手時,她完全被後者懾
服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在這兒,與其說她是電影演員,不如說她是個影
迷。她似乎忘了,她自己也是今天招待會的主角之一。但派克從一開始就決定
設法讓這女孩子自信。同時,就在他看見她喜笑顏開而又溫柔順從的樣子的一
霎那,他就明白了:這年輕姑娘一旦作為女主角出現在銀幕上,就是一顆光芒
四射的明星。導演惠勒也出席了招待會,他矮胖,長著一對招風耳,外表可
愛,精力充沛,思想縝密。
《羅馬假日》的拍攝是一個苦難的歷程。因為一切都是實地拍攝,所以得清除
人行道,把行人趕走,光這項工作就差點把副導演和製片主任累垮。好,豎起
路障,汽車改線,有軌電車停駛,大樓騰空,趕走遊人,公共紀念物的參觀停
止,為做到這一切,要向每個有關的人行賄。但有一件事最傷腦筋,那就是持
續不斷的噪音:電喇叭的尖叫,計程車司機和乘客的吵架聲,頭上飛機轟鳴,
乞丐們討錢的喋喋不休……這些噪音全得消除,使之沉寂。因為是同步錄音,
但是羅馬硬是得不到完全的寧靜,因為噴泉的濺水聲和鴿群的振翅聲還是無法
控制。此外,圍觀的義大利人即不聽指揮又不肯安靜,拍片日夜進行,他們則
日夜圍觀,不論公主和記者到哪裡拍片,哪裡就有圍觀者。在拍攝一些表示愛
情的親密鏡頭時,似乎羅馬城一半的人都來了。他們又是大笑又是大喊,沖著
明星們指指點點,扮著鬼臉。劇情要求演員們裝出涼爽舒適的樣子,而實際情
形卻是熱得要命,那年是羅馬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演員臉部化妝的油彩甚至
受熱都溶化了,沒辦法,他們只好離開鏡頭,把顏色洗掉。拍攝的時間很長,
常常是從黎明拍到下半夜。大家都熱得吃不下飯,只是為了保持體力勉強吃一
點點。赫本幾乎什麼也不吃,只飲一點香檳。她不叫苦,公主嚴以律己和控制
情緒的能力這時已為人稱道。更糟的是,羅馬城的政治形勢十分緊張,斗爭激
烈。拍攝期間,法西斯分子和共產黨人在街上打仗。機槍嗒嗒作響,說不定什
么地方會突然發生爆炸。因為這段時間正是五月選舉剛過,發生了一些流血政
治事件。當基督教民主黨人奪取勝利時,抓住了攜帶黃色炸葯的共產黨人。在
一座選為外景點的橋下竟發現了五名帶炸葯的恐怖活動者。工人的罷工也不斷
威脅著拍片工作,火炬遊行、歡呼、唱著流行歌曲示威往往把拍攝日程打亂。
更糟的是,羅馬城的政治形勢十分緊張,斗爭激烈。拍攝期間,法西斯分子和
共產黨人在街上打仗。機槍嗒嗒作響,說不定什麼地方會突然發生爆炸。因為
這段時間正是五月選舉剛過,發生了一些流血政治事件。當基督教民主黨人奪
取勝利時,抓住了攜帶黃色炸葯的共產黨人。在一座選為外景點的橋下竟發現
了五名帶炸葯的恐怖活動者。工人的罷工也不斷威脅著拍片工作,火炬遊行、
歡呼、唱著流行歌曲示威往往把拍攝日程打亂。
因此,工作進展很慢,難題多。有時為了重復拍一個鏡頭,一個下午要幹上60
回,赫本有點承受不了,但她並不怨恨,她也力求完美。不過導演為赫本也盡
力剋制自己,他用一切辦法提高她的自信心,讓她感到輕松愉快。他告訴她
說,她必須忘掉自己是在演戲,應當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公主。他給她上了電影
明星的第一課,他教她「要迎合內心的感覺而不是做戲」。這一點讓赫本終生
受益匪淺。
派克是一個大明星,赫本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年輕新星,因此,拍攝期間,總有
些小報記者把兩人用浪漫故事扯到一起,這讓赫本十分惱火。其實,派克對赫
本體貼、愛護、且始終如一,他體察她的感情和她對他的敬畏。拿下這部片子
在他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但他無私地哺育她一場又一場戲,因為他意識到,是
她而不是他在這部片子中更有價值。他是一個有道德而大度的人,他們之間根
本沒有任何浪漫故事。
拍攝工作最終還是圓滿完成了。1953年8月20日,赫本飛往倫敦參加《羅馬假
日》的首映式,然後又飛往威尼斯參加威尼斯電影節。在美國,也為《羅馬假
日》的上映開了公眾招待會。該片在全世界獲得了極大成功。在日本,這部片
子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赫本後來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赫本片中的短
發型一下子成了國際流行發式。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羅馬假日》是同
期上映影片中最走紅的一部。一時間,赫本成了國際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
放她的新聞片,電視台用黃金時間贊美她。大量的報紙欣喜若狂地贊美她的美
貌、活力、嫵媚、典雅,人們稱贊她是繼嘉寶和褒曼之後的最佳女演員。據說
褒曼在看該片時,竟發出一聲驚叫,她丈夫羅西尼問她:
「你為什麼叫喊?」
這位大明星說:「我被奧黛麗·赫本深深感動了。」
這個消息傳來,使赫本大受鼓舞。
因主演《羅馬假日》,赫本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依照慣
例,凡獲該獎提名者,全得出席該獎的終評頒獎儀式。此屆頒獎儀式1954年3
月25日在洛杉磯和紐約同時舉行。全美廣播公司電視網將兩地聯成一個有機整
體。通用汽車公司出資27萬美元買下了在頒獎儀式過程中做電視的權利。
這一天,赫本在紐約剛演出完《美人魚》,謝幕完畢她就一頭鑽進一輛出租
車。在一名警察護送下直奔頒獎現場——世紀劇院。她感到體力不支,加上希
冀、盼望、焦慮、恐懼,那天晚上的一切對她都好像是一場夢,一切印象都是
模模糊糊的。
在計程車上,她換掉了戲裝,一下車,她穿過劇場外龐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
跑,後面跟著男爵夫人。穿過門廳,那裡簇擁著大批記者和傾慕者,閃光燈不
斷地發出耀眼的光。她馬上躲進化妝間去洗臉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記者和攝
影者們等了五分鍾便不耐煩了,把門拍得震天響。無奈,赫本只好先放他們進
去拍上幾張。赫本步入會場時,電視屏幕上正播放著遠在墨西哥的主持人賈萊
·古柏宣讀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單。赫本找了個位置坐下來,接著看到古柏拆
開一隻信封,抽出一張什麼也沒有的紙條,做出宣讀獲獎者的樣子,赫本內心
怦怦直跳,她緊咬指甲,緊張地期待著最後的結果。只見世紀劇場的司儀走上
舞台,宣佈道:「獲獎者:奧黛麗·赫本。」
赫本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歡呼聲中,她從座位上一躍而起,跑到舞
台側翼,由於過度興奮,本應向右,她卻向左跑去,司儀趕緊把她招呼到舞台
中央來,在抓住獎品的當兒,她差點和司儀撞個滿懷。她接過金像說了一句
話:「這真有點讓人受不了。」又說了幾句官樣的感激話後,她就逃離了舞台。
然後是到記者招待會去。赫本由於樂極發呆,竟把金像給弄丟了。她記得是放
在什麼地方來著,但誰也找不著它。這樣,她拍照的時候就沒法拿著金獎了。
有人拿出另一個讓她拿著。最後,她的那一個竟在女廁所里找到了。可惜的
是,10年後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戲期間,小偷溜進她的家,偷走了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興奮得發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完全沒有了平日的冷靜。她
吻學院院長琴·赫肖特時,本應吻面頰,赫本卻吻了她的嘴唇。不過還算幸
運,總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搖來晃去,鬧得她母親男
爵夫人也一夜沒睡好。
幾天以後,赫本又聽到一個好消息:她榮獲美國戲劇年度獎——托尼獎。從此
以後,榮譽對她紛至沓來。事實證明,此時赫本已處於事業的頂峰。自1948年
她拍第一部40分鍾的短片以來,僅僅五六年時間內,她就獲得如此殊榮,實在
是很了不起的,簡直成了榮譽「暴發戶」,也的確「真有點讓人受不了」。
赫本榮獲第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標志著好萊塢進入了新秀輩出的時代,人
們為影壇出現這樣一個清新雋永、純潔可愛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紛紛
向她表示祝賀,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發來的賀文裝飾她的房間,以此來
慶祝她的成功。之後,她一帆風順,成為歐美影壇上一顆耀眼的新星。
『陸』 《全民目擊》觀後感 600字
全民目擊觀後感
富豪林泰(孫紅雷飾)婚期將至,準新娘卻慘死地下停車場,林泰的富二代女兒林萌萌成為最大嫌疑人,林泰不惜重金聘請國內頂級律師周莉(余男飾)為獨女辯護,而公訴方卻是互生罅隙多年的檢察官童濤(郭富城飾)。隨著法庭質證的深入,罪案真相卻越來越撲朔迷離,誰才是真正的兇手?所有人都深陷迷局,而作局者是誰?他有怎樣的陰謀?所有人都目擊了整個罪案過程,但真相永遠隱遁在迷霧之中。「人的一生,總有些東西比命還重要!」心靈的救贖,更發人深省!
影片播出後引起了很大關注,2013年11月18日,在倫敦舉行的第5屆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頒獎禮上,《全民目擊》斬獲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郭富城)及「最佳青年導演」等獎項。
隨著富二代、酒駕、後媽、緋聞等高頻詞彙的出現,也越來越將現如今這個畸形的社會揭示開來。《全民目擊》作為一部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在揭示社會問題的同時進行人性的深入挖掘。新人導演非行非但沒有走入說教的禁區,反而用懸疑的外衣講述了一個有關父愛的神話,暗藏著一個父親對自己女兒的救贖。聯系當下很火爆的李某某案,靜觀當下的娛樂市場,很少有宣揚母愛和父愛的電影,這部《全民目擊》是不可多得的佳片,對於父愛的理解讓人深思,也讓人們開始認識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當影片所有謎案層層揭開時,留給了我們一個深沉的主題,即父愛。都說「養不教,父之過」,冥冥之中也是在告訴我們子債父嘗這個道理。片末,一段有關父愛的神話龍背牆恰和時宜的出現,將主題升華,也將觀眾的情緒推向了至高點。除此之外,正義和救贖也是片中的兩個隱含主題。的確,如片中所說,有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愛不僅是一種責任和承擔,更是一種沒有理由的包容和奉獻。
「人的一生,總有些東西比命還重要。」同樣的話如果改成「我的一生,總有些東西比別人的命重要」,會不會像兇手獨白?在法律這個公約面前,兇手真的不那麼重要嗎?在情感戰勝了公約,法官、檢察官、律師、媒體、社會是否應該手下留情?這些都留給我們深深的思考。
『柒』 短片《大郎》是誰主演的
由著名演員郭曉峰主演的獨立短劇《大郎》(The Drone Over Corn Fields),順利入選Top Shorts電影節最終15名單,並獲得年賽參賽資格,同時《大郎》榮獲2020 Top Shorts 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
短劇《大郎》取景於山東泰安市樂義庄村泉水溝,又名神水,並於2019年九月初開拍,邀請著名演員郭曉峰擔當劇中男主角,與其搭檔的女主角為李箏,雖說是新人,卻很上鏡,劇中郭曉峰父親的飾演者,由當地老者楊守誠飾演。
《大郎》以泉水溝為故事背景,講述大郎與女友之間,與父親之間,及村裡人之間的故事,青春在那片熱土上,有過彷徨,有過迷茫,但青春是熱情的,是行走的,是綻放的。
此片由一老一中一新的搭配演繹,將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夢想,抱負,以獨立的視角描述生命與愛的故事,讓人物有鮮活的呈現,讓村莊故事具有的藝術生命力,故事在民間,走出村莊,走出城市,走向世界,這便是短劇《大郎》獲獎的最好寫照。
實力派演員郭曉峰飾演大郎,其精湛的表演《大郎》將其真摯的情感,及滾燙的人生,唯美的,詩意化的展現在了大家面前,祝賀《大郎》獲獎,也祝賀郭曉峰影視事業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