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人對電影神話的評價
於2015年11月14日韓國首映、受到觀眾們期待的由成龍和金喜善主演的《神話》憑借漢城之外的強勁勢頭排在了第2位。《神話》周末在漢城40家影院吸引了66937名觀眾,而在全國184家影院則累計吸引了256000名觀眾。這樣的成績不僅戰勝了在同一周首映的《謎情公寓》(Wicker Park)和《四兄弟》(漢城19300名,全國累計68500名),而且也超過了已經上映多日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漢城19700名,全國累計141萬100名)等強勁對手而占據外語片票房榜的第1位。
從票房可以看到《神話》在韓國很受歡迎,評價自然也很不錯。
⑵ 《流浪地球》在中國獲得一陣好評,外國網友是如何評價的
《流浪地球》是今年賀歲檔的一部電影,一上映票房數據高居不下。它作為中國首部大型科幻電影,口碑炸裂,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據美國著名科技網站The Verge網2月9日報道,《流浪地球》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大預算的科幻片,該片展示了中國電影製作的新面貌 ——專注於未來,而不是中國傳統的歷史史詩。文章稱《流浪地球》令人印象深刻,認為此片即有美國觀眾熟悉的壯觀華麗場面,同樣描寫了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犧牲的崇高價值,但同時也強調全球面對挑戰時需要集體行動,每個國家合作的重要性。評論認為中國已經加入了高成本科幻影片製作俱樂部,期待未來中國把他們的聲音帶到全球市場。
《流浪地球》在國內外都有如此好的影評,這讓我國從事電影行業的工作者們都有了更大的信心來發展我們國家的電影事業,讓我們一起加油吧,最後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哦。
⑶ 為什麼現在世界主要電影市場只有中日韓印四國本土電影佔有率能過半超越好萊塢
首先是文化,其次是經濟吧
文化方面歐美本是一家,雖說有地緣差距,但是他們的整個根文化是相通的,同時他們屬於同一人種,代入感較強。而亞洲文化和歐美文化差距很大,說白了就是不接地氣。
因此對於中國來說,開源攻盾才是打破當前格局的正解。今年非中美影片總票房已達17億,這個數字雖然不足整體票房的10%,但是一眾進口自印度、西班牙的電影卻讓國人感受到不同的異域文化,並且都獲得了較佳口碑。增加他國影片進口,拉大內需,並提升國產影片競爭力為開源;而構築文化自信,從文化大國轉變為文化強國,推動我國文化的走出去,則謂之攻盾。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英雄》之後的世界,都在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