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多少中國演員贏得了德國柏林電影節的最佳演員
1992年:第42屆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張曼玉《阮玲玉》(首位華人柏林影後,首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華人最佳演員)
1995年:第45屆最佳女演員:蕭芳芳《女人四十》
2001年:第51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最佳新進男演員:崔林、李濱《十七歲的單車》,最佳新進女演員:李心潔《愛你愛我》
2014年:第64屆《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導演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廖凡,第一位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的中國男演員),
B. 歷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金熊獎是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與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創立於1952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標志物是一隻抬起手臂向人們致意的柏林熊。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密切合作,至今仍在為柏林國際電影節提供熊像。
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30、1981年《快,快》。
31、1982年《維洛妮卡佛絲》。
32、1983年《蜂巢》《1920年的法斯特》。
33、1984年《愛的激流》。
34、1985年《陌生男子》。
35、1986年《大審判》。
36、1987年《主題》。
37、1988年《紅高粱》。
38、1989年《雨人》。
39、1990年《失翼靈雀》《八音盒》。
40、1991年《微笑之屋》。
41、1992年《大峽谷》。
42、1993年《香魂女》《喜宴》。
43、1994年《因父之名》。
44、1995年《手到擒來》。
45、1996年《理智與情感》。
46、1997年《性書大亨》。
47、1998年《中央車站》。
48、1999年《細細的紅線》。
49、2000年《木蘭花》。
50、2001年《親密》。
51、2002年《千與千尋》《血腥星期天》。
52、2003年《塵世之間》。
53、2004年《勇往直前》。
54、2005年《卡雅利沙的卡門》。
55、2006年《格巴維察》。
56、2007年《圖雅的婚事》。
57、2008年《精英部隊》。
58、2009年《傷心的奶水》。
59、2010年《蜂蜜》。
60、2011年《一次別離》。
61、2012年《凱撒必須死》。
62、2013年《孩童姿勢》。
63、2014年《白日焰火》。
64、2015年《計程車》。
65、2016年《海上火焰》。
66、2017年《肉與靈》。
67、2018年《不要碰我》。
68、2019年《同義詞》。
69、2020年《無邪》。
70、2021年《倒霉性愛,發狂黃片》。
請問你最喜歡那本電影?
C. 2014年柏林電影節獲獎電影有哪些
華網柏林2月14日專電 第59屆柏林電影節當地時間14日晚落幕,以下是主要獎項獲獎名單:
金熊獎最佳影片獎:《傷心的奶水》(導演:克勞迪婭·略薩)
銀熊獎評審團大獎:《希甘特》(導演:阿德里安·比涅茲)和《其他人》(導演:馬倫·阿德)
銀熊獎最佳導演獎:阿斯加爾·法爾哈迪(《關於伊麗》)
銀熊獎最佳女演員獎:比吉特·米尼克邁爾(《其他人》)
銀熊獎最佳男演員獎:紹蒂居伊·庫亞特(《倫敦的河》)
銀熊獎最佳編劇獎:奧倫·莫韋爾曼和亞歷山德羅·卡蒙(《信使》)
銀熊獎傑出藝術貢獻獎:《卡塔琳·瓦爾加》(導演:彼得·斯特里克蘭)
阿爾弗雷德·鮑爾獎:《希甘特》(導演:阿德里安·比涅茲)和《甜蜜的沖動》(導演:安傑依·瓦伊達)
D. 歷屆威尼斯或者柏林或者戛納電影節影帝,有追加
威尼斯,柏林和戛納電影節的華人影帝如下:
威尼斯電影節的華人影帝有1位,夏雨(1994年,第51屆)。
柏林電影節的華人影帝有2位,王景春(2019年,第69屆);廖凡(2014年,第64屆)。
戛納電影節的華人影帝有2位,梁朝偉(2000年,第53屆);葛優(1994年,第47屆)
威尼斯,柏林和戛納並稱為歐洲三大電影節,其舉辦地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德國柏林和法國戛納。目前分別已經舉辦了75,69,72屆,超過200多位的男演員捧起了影帝的獎杯。其最高獎項分別為金獅獎、金熊獎和金棕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