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白日焰火柏林電影節

白日焰火柏林電影節

發布時間:2022-06-09 13:51:31

① 白日焰火沒上映怎麼就得柏林獎了

柏林電影節是歐洲三大藝術電影節,參賽影片一般是尚未公映的非商業片,也有組委會推薦的好萊塢電影,一般注重電影反映的人文思想及精神世界的領域,很多新銳導演都會帶自己的新作品報名參賽。《白日焰火》是部典型的文藝電影,按照一些國內電影審查的判斷,這樣的黑色電影很難在國內大范圍公映,像以前周迅主演的《蘇州河》王寶強主演的《盲井》,都是在他們尚未成名前主演的文藝電影,但以正統的思想來評判,它們都是小眾的。社會邊緣的、沒有傳遞「正能量」,甚至有些表現社會殘酷一面,讓人不忍直視,但相對客觀的影片。但現在的形勢不同昨日,相信我們不就也會在大熒幕前欣賞到這部優秀的黑色影片的。

② 白日焰火是在哪裡拍攝的

《白日焰火》拍攝地點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白日焰火》是由刁亦男執導和編劇的一部懸疑愛情影片,廖凡、桂綸鎂、王學兵領銜主演,於2014年3月21日在中國公映。該片主要講述的是由一起碎屍案件引發所的廖凡、桂綸鎂、王學兵三人的愛情救贖故事。

劇情介紹:外表冷艷的吳志貞(桂綸鎂飾)身上散發著熟女的魅力,這對於男人來說是一種致命的誘惑,對於與她曾有過一面之緣的警察張自力(廖凡飾)來說更是如此。

五年前,吳志貞的丈夫梁志軍(王學兵飾)被警方認定死於一樁離奇碎屍案,當時張自力破案後擊斃了持槍拒捕的兇手。

五年後,又發生了類似的連環案件,並且這些死者都曾與吳志貞相戀,心結未了的張自力主動接近吳志貞,卻飛蛾撲火般地愛上了這個女人,兩個遭遇重大生活挫折的人逐漸從惺惺相惜到相愛,隨著更加親密的接觸,張自力發現了五年前的真相。

(2)白日焰火柏林電影節擴展閱讀

《白日焰火》幕後花絮:

1,這部電影在哈爾濱取景,零下三十度的天氣叫眾演員吃不消。

2,導演刁亦男表示在多年前不知從哪道聽途說過「白日焰火」,在腦海中覺得這四個字拼成的場景是極美的,後來又因緣巧合下看了蔡國強的「白日焰火」的行為裝置,才有了這個片名。

《白日焰火》人物介紹:

1,張自力妻

原刑警支隊隊長張自力的妻子,在一次追凶事件中張自力不慎受傷,還失去了兩名同事,此後被局裡調到了保衛科。經歷事故之後的張自力開始變得頹廢落寞,與妻子經常冷戰,夫妻關系逐漸破裂。最後兩人一起去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

2,榮榮

「榮榮乾洗店」老闆,脾氣古怪。吳志貞在他的洗衣店打工,作為老闆的榮榮漸漸被這個冷艷的單身女人吸引。

③ 《白日焰火》里桂綸鎂為什麼不把骨灰毀掉,而要埋在樹下,留下隱患

分析一:那骨灰不是梁志軍的,是片子開始時在煤堆里發現的那個被肢解的人的。吳志貞說梁志軍想了個小方法,應該就是指梁志軍把自己的證件放在那個被肢解的人身上,讓警方以為吳志貞的老公梁志軍已經死了,吳把骨灰埋在樹下是故意做戲給警察看,讓警察認為這個就是梁志軍的骨灰。只有這樣,梁志軍才能繼續當個活死人。

分析二:有觀眾說,吳把皮草主人的骨灰埋在樹下,是因為吳可能對皮衣主人有種復雜的感情,因為皮草的事情來鬧吳的過程中,一來二去兩個人好上了。

吳愛上了皮草主人,被脅迫的屈辱和恨是肯定有的,但可能也有一些(或許是性方面的)懷戀,鬧到出人命的地步可能她也有點後悔。
總之,矛盾就在於:但如果說吳愛皮衣主人,她為什麼要殺皮草主人?如果是梁志軍殺了皮草主人而非吳志貞。那吳為什麼不實話實說是梁志軍殺的而要自己去坐牢——不管是因為愛還是愧疚還是什麼,這個代都太大太大了。

第二個分析我覺得不太成立,這個問題我也苦思冥想了好久,因為本人也非常喜歡白日焰火,看了3,4遍,也看了無數影評,心裡始終對這個有不解。最後還是覺得第一個分析能解釋的通,比較有邏輯性,希望能幫得上你。

④ 《白日焰火》刪減了哪些

《白日焰火》被刪減8處,觀眾感覺成色不足。

上周五,《白日焰火》終於在國內院線綻放。全世界都知道《白日焰火》擒了柏林電影節的金熊和銀熊,成就了廖凡影帝加冕,心中一番期待自是必不可少。

可是當人們從影院走出來以後,見是見識了,一半觀眾覺得電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也就是看得不過癮。影片到底哪裡入柏林評委法眼,該片的刪節對影片有無影響,廖凡的影帝拿的是否實至名歸?下面就讓記者帶大家一起琢磨琢磨。

倒推一下,柏林評委覺得它哪兒好。

普通觀眾看《白日焰火》,有點「不明覺厲」的意思。在這里不妨逆向思維——柏林電影節的那些評委,覺得它哪兒好。

刁亦男導演在這次的《白日焰火》中端著好一身藝術范兒,從電影本身的角度來說,《白日焰火》在這點上也可以說是出奇制勝——畢竟片中刻畫演員數量有限,其懸疑要素從結局方面來講,就沒太多可反轉之處,導演亦沒有鑽牛角尖,轉而從細節與腔調上取勝。

故事背景發生在東北,瞬間帶上俄國電影氣質。懸疑電影中常見的殺人拋屍,加上編織袋和煤火車,屍塊運往各地,非常本格。殺人不用槍不用炮,改用冰刀,冷硬。男主角開頭一發「分手炮」。

隨後還要站台強吻前妻,抹去一切道德預設。黑色元素則是更摳細節,《白色煙火》全片鏡頭朴實,東北市井風情展露無遺,像是紀錄片一樣娓娓道來,更是安靜得有點可怕。柏林評委們所沒見識過的正是這種市井的紀錄,放在普通觀眾眼裡覺得普通,放到評委眼裡那就是洋氣。

配樂方面,刁亦男精簡到摳門,僅僅是在懸疑處用上一些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合奏,整部電影也變得憂傷陰郁,配上桂綸鎂的女神顏,文藝得行雲流水,憂傷到五內郁結。

至於人物方面,張自力的猥瑣頑固和吳志貞的冷靜默然都被刻畫了出來,而配角們也個個都有著復雜的人性,直到最後白日的煙火和舞蹈升華出大片的感覺,正中柏林評委下懷。

刪了什麼,觀眾為何覺得不過癮。

然而,《白日焰火》還是有沖高和燃爆沒到High處的遺憾。記者采訪了部分深圳觀眾,發現至少一半人發出這樣的遺憾聲。

聽說跟柏林版比刪改了8處,有3處至關重要。

張自力忘戴手銬,致罪犯開槍殺死兩名警察——張的過錯其實挺大。2.摩天輪上,張自力和吳志貞的性愛戲被直接刪掉——兩人的關系已有質的變化。3.結尾,張自力不聽勸告,焰火「襲警」——對罪美人不舍的送別。

可以看出來,刪了這幾處戲,影片的表現力明顯削弱。這些事真的讓人費解:都不當警察混到保衛處了,行動軌跡何不賦予絕對自由,何不讓他充分體現人性的掙扎和慾望的黏稠。

還有一位影片人寫道:金熊和銀熊同時頒給一部華語文藝片,充分證明了全世界對中國人生存狀態的強烈關注。

刁導向經典黑色電影致敬之作非常用心,寫實、尖銳、刺骨。唯一感到遺憾的是,電影中的「黑色」還不夠重,生與死,善與惡,謊言與真相,情慾與良知的對比還不夠強烈,讓我始終覺得不過癮。

從這個角度,可以說《白日焰火》的力度還不夠,還只反映了小人物性格中的陰暗、狡詐與軟弱,心理扭曲多來自於性格中的弱點,對整個社會扭曲人性的解剖還沒深入觸及,時代的烙印並不強烈,正如部分影評所言:這個故事其實可能發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所以我給的評分是:80分。

最後的白日煙火是影片最畫龍點睛之處,頗具國際大片氣象,但又似有畫蛇添足和賣弄之感,想來,也許是刪節後的不完整導致。

影帝表現,廖凡鬆弛桂綸鎂帶節奏。

如果說《白日焰火》最大的成功應該就是兩位主演——廖凡與桂綸鎂。在配合方面,廖凡飾演的張自力很鬆弛地進入了狀態,惟妙惟肖地展現了一個猥瑣的糙漢子。

而桂綸鎂的配合更是到位——乍一看可能有點出戲的「小清新臉」放在了夜空中的東北變得慘白,柔弱的身段,冷淡的眼神甚至於最後的紅唇都極大程度地擴大了影片的戲劇沖突,桂綸鎂的表演更是很棒地帶動了這個片子的氛圍。

片中4位主要人物,廖凡和王學兵各自刷著自己的存在感。廖凡恰恰也把一個落魄警察的前世今生完美展現,直到最後抓住了吳志貞之後,廖凡一段全場經典的自嗨舞蹈完成了對影帝最有沖擊力的一擊。

周圍的景物毫無生氣頹敗不堪、周圍的人們也對他無法忍受,這種「眾人皆冷我獨熱」的強烈反差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和極致的孤獨。這種勝利的快感只存在於張自力的心情當中,而對他的實際生活沒有絲毫改變。

張自力抓住了真凶,為兄弟們報了仇,實現自己一個在耀眼的世界中顯得微末而渺小的願望,替那些靜靜逝去的死者們,償了血債,但最終也僅僅只有自己明白,他的現實生活依然一敗塗地。

張自力抓住了真凶,為兄弟們報了仇,實現自己一個在耀眼的世界中顯得微末而渺小的願望,替那些靜靜逝去的死者們,償了血債,但最終也僅僅只有自己明白,他的現實生活依然一敗塗地。

周圍的景物毫無生氣頹敗不堪、周圍的人們也對他無法忍受,這種「眾人皆冷我獨熱」的強烈反差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和極致的孤獨。

這種勝利的快感只存在於張自力的心情當中,而對他的實際生活沒有絲毫改變。張自力抓住了真凶,為兄弟們報了仇,實現自己一個在耀眼的世界中顯得微末而渺小的願望,替那些靜靜逝去的死者們,償了血債,但最終也僅僅只有自己明白,他的現實生活依然一敗塗地。

有人說,完全是桂綸鎂的臉照亮了這個電影。在那場吳志貞(桂綸鎂飾)帶著張自力滑入溜冰場的戲中,桂綸鎂滑行的時候並不回頭,帶著一種自暴自棄和宿命感,但是在溜冰的同時,她卻敏銳地捕捉身後冰刀滑行的聲音,機敏地判斷後面有人跟過來沒有,他離她有多遠。

這種「掌控」的感覺也被完美地表現出來。那種為了生存而產生的如冰一般冷的自私和在生活絞殺下的無助,看臉就看得到。

觀眾銳評。

電影情緒很強,神秘的冰刀、卑瑣的男人、雪地里的污垢,看完後在新街口失落了半個鍾頭。開場不錯,簡潔、直接。中間對手戲有些萎,不太像樣。結尾又強大起來,東北的氣韻相當靠譜。

刁亦男的電影其實始終在講城市裡孤獨的人,但是他片中的城市總像20年前的小城鎮,雖然這回拍的是哈爾濱。一群失意的人在努力活著。

故事的走向有點對不起前面那麼多的拉鋸和鋪墊,結尾的詩意意象固然全然傳達了義無反顧的自我毀滅,但好像還是可以更飽滿……但是居然就擒熊了。

廖凡獨舞那段深深的出賣了柏林電影節的品位。開頭像杜琪峰,中間像北野武,最後像拉斯馮提爾。

⑤ 你看來《白日焰火》好不好

一個由符號建構的電影世界

看完《白日焰火》,感覺到它既不是我想像的樣子,也不是我期待的樣子,更不是我真正贊賞的樣子。一部由諸多電影符號建構的寒冷世界,只是理性的開啟了我關於電影敘事方式的思考空間,卻沒有打動我。

城際小火車,被拴在居民樓道的馬,放映《俠女十三妹》的電影院,還有在三流歌舞廳練習探戈舞的中年人們,等等這些,不熟悉中國藝術電影符號學的觀眾,不大可能注意到這些被賦予超過簡單象徵意味的道具和人物,於是也不大可能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對於影片想傳達的意味的價值。

從看到30分鍾以後,我就明顯地感覺到這個電影的「異化」。他不同於我們今天在院線看到的任何一部國產片。你從裡面找不到熟悉的東西。而且導演根本就沒有打算這樣做。他的電影總是以一種很奇怪的方式傳達導演想表達的東西。

問題來了。 什麼是奇怪?

這個電影中沒有一個簡單的好人和壞人,只有被慾望和生存本能折磨的人。主人公張自力可以說是一個介乎於痞子和警察之間的角色。他對女人的態度是原始的,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沒有理性的認識,就只是一個簡單的「不想就這么廢了」的概念。他不滿足於做一個保安,於是開始自發地調查一件碎屍案,在過程中「看上」了一個美麗的女人。然而,卻沒有理由地出賣了他喜歡的女人,把剛剛親吻過的女人交給了警察,原因是這個女人才是他追查的目標。在警察局為他慶功之後,他在舞廳里挑起了沒有名字的舞蹈,舞步混亂,毫無節奏,但他陶醉其中,臉上一種比阿Q還可怕的表情。最後,在冰天雪地之中,放起了白日焰火,為被逮捕的女人送行。爆裂的煙火,給死氣沉沉的北方城市帶來一絲躁動。

我一直沒有弄清楚,他放煙火的目的是什麼。是為女人送行嗎?顯然有些牽強,因為如果他愛她,他只會感到內疚。為自己慶賀?那麼沒有一個電影值得去拍這樣一個失去靈魂的人。導演沒有給出解釋,所有的答案只有我去想。我的答案是:兩者都是。或許出於一種無聊,或者是一種行為藝術。張自力放起了焰火,為荒誕和貧瘠的生活助興而已。

這是一個讓我奇怪的邏輯,它違反我已知的關於電影人物的基本規律。我沒有被感動,但是我的確因為這部電影,開始思索一種另外的方式。可以說《白》在這點上毫無疑問是迷人的。

復雜,甚至是曲折的兇殺故事,冷艷的女人,加上冰天雪地天氣,毫無聲息的北方城市背景,對於接近北極圈的柏林人來說,有一種奇詭的吸引力。

就我而言,我幾乎不可避免地認為張自力愛上了那個洗衣工,直到我看到他出賣了她為止。當然那也可能是一種愛——這起決於觀眾對愛的理解不同。梁志軍也是愛這個女人的,但比張自力純粹。張自力仍然保持著他自己的價值追求,在兩者必須取捨的時候,他選擇了後者——也可以說他背叛了我們愛的最原始定義。那麼白日焰火,我就不認可是他的自我救贖,而是一種發泄:發泄對自己因背叛而導致的內疚。只是這種形式很浪漫罷了。不過從這點上說,張自力仍然是一個好人,一個良心沒有泯滅的男人。

角色賦予了人物巨大的空間,而這種空間給了演員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我想廖凡是幸運的。

包括很多元素,都造成了這部電影的「異化」。這種異化的嘗試其實從賈樟柯就開始了。他們否定中國城市宣傳片式的表面的光鮮,把人物永遠放在一種瀕臨絕望和崩潰的環境和心境。不職業但是非常鮮活的群眾演員表演,莫名其妙的間離效果,都在十幾年的中國非主流電影中一次又一次地使用。但是<白>卻勝在敘事。記住!敘事。決定了刁亦男和其他類似題材導演的超越。他利用一個好的故事,完成了他故事之外的表達。別的導演可能不是沒有想到,而是總會決得一個很縝密的故事,是不是損害了生活的真實呢?這本身沒有答案,只看結果。

最後一個問題。《白》想表達什麼?

導演的意圖和觀眾的接受有多大的距離?我不知道導演想表達什麼。我只能說我看到了什麼:

生活的荒謬不在於它的極度真實,而在於真實本身沒有價值。

所以《白》沒有讓我感動,因為我們老是不願意承認這點。

⑥ 《白日焰火》怎麼獲的獎

獲得柏林電影節下最佳影片獎的《白日焰火》,劇情說是犯罪與愛情,可能大部分內容都是愛情吧,只是他們主角們的愛情好象有些許不同。劇情很精彩 我看了兩遍了 需要認真看 不然看不懂 一會給大家分享下

⑦ 如何評價《白日焰火》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冷愛
文/夢里詩書

電影《白日焰火》映後予我最直觀的一個感覺就是「冷」,這種「冷」無關於哈爾濱的冰雪,卻比哈爾濱的冬日更能「冷"的直擊心靈,如果說99%的電影是以唯美的熱戀來展現愛的溫度,那麼《白日焰火》則是罕見的那1%零下的冷愛。

這是一部帶有濃厚黑色電影色彩下的電影,《白日焰火》講述了一起撲朔迷離的過失殺人案,電影跨服十餘年,做著一個局,緊密的故事銜接,電影中的每個人都是這局中人,充斥著被過去的羈絆,背負著一種壓抑的宿命,以此折射著一個略帶極端的犯罪舞弊叢生底層社會的眾生像,而桂綸鎂飾演的吳志貞與廖凡飾演的張自力的愛情故事,便是一種夾雜了太多的愛,吳志貞這個角色定位在電影中雖然是整個案件的根源,但在我眼中其實她同樣是這起事件的受難者,因為還不起洗壞貂衣的錢,受人脅迫遭到強奸,從而反抗誤殺人的她,猶如這部電影最精妙一個部件,在電影最後才敘敘道出這事件的真相,可是這時的張自力作為一名因此案負傷的退役警察,在最後得知真相卻不得不揭發吳志貞,愛情與正義,這二者本在無數電影中相輔相成的元素,在這部電影中卻變為了一個絕對的矛盾點在最後爆發,這令人倍感冰冷的愛,更是一種對法律,人性,愛情三者的沉思與探尋。

電影一直在著力與一種陰郁的基調,黑色電影在當下的電影潮流中是頗為罕見的,這可能在於該片是一部難得可貴的獨立電影佳作,商業電影不可能做這樣的冒險,且這部電影最終借金熊獎的名頭都被幾度刪改,才得以上映引起關注,作為商業電影的投資方他們寧願拍一部大牌雲集的傻缺鬧劇,也不會講荷包中的一分錢錢投入這種高風險的電影里,而唯有「獨立電影」能做到,他彰顯著導演一種對電影的熱愛與摯誠,正如著名獨立導演南希·薩瓦卡說到的那樣:「獨立電影實際上是一種思維方式,我曾經以為它最大的特點是資金的來源問題,而我現在清楚地意識到它的界定有關於你講述故事的思想方法和個性視角。」在電影《白日焰火》中所展現的冷愛正是這種獨具思想和視角之作,這或許就是《白日焰火》如同一匹黑馬問鼎金熊的因由,該片的成功是中國獨立電影這一中國電影新產物發展的一塊難得的里程牌。

《白日焰火》的結尾最終將鏡頭定焦與緩緩駛離開坐的囚車中吳志貞看著張自力為其燃放的一場白日燃火里,這是一種對警察與罪犯二者間註定悲劇畸愛的升華,但這場在平日的白天里中毫無魅力可言的煙火,在電影中的卻是這般美麗,這種美並非源於視覺,而是心靈,冷愛,也可以如此動人。

⑧ 《白日焰火》是電影還是電視

電影!《白日焰火》主要講述的是由一起碎屍案件引發所的廖凡、桂綸鎂、王學兵三人的愛情救贖故事。
劇情介紹 :故事開始在九十年代末某個夏天裡的東北。 這是一樁有點奇怪的兇殺案,肢解了的屍塊在一天之內在省內的各個煤廠里被發現。左一隻胳膊右一隻腿七零八落,搞得警察狐疑,工人惶恐。

⑨ 白日焰火什麼意思

意思如下:

《白日焰火》是一部電影。

字面意思是白天的煙花。煙花本是絢爛的,但在白日里廣袤的天空中綻放就沒有色彩,只有枯槁的聲響。白日的焰火,是如此的不合時宜,它本應自己美麗。而天空是灰白色的,只有冰冷的太陽照耀。這個名字與結尾的鏡頭無一不表現出那種冷寂和壓抑的感覺,而這種觀感也是整部片子的情感基調。

白日焰火:

《白日焰火》是由刁亦男執導和編劇的一部懸疑愛情影片,廖凡、桂綸鎂、王學兵領銜主演,於2014年3月21日在中國公映。該片主要講述的是一起碎屍案所引起的的吳志貞、張自力、梁志軍三人的愛情救贖故事。

⑩ 白日焰火火熱原因

白日焰火火熱的原因是對情緒的展現十分克制。

《白日焰火》擁有懸疑、驚悚的「重口味」元素,但是導演運用一貫的清淡風格將「碎屍、拋屍、愛情、姦情和摩天輪激情」拍出小清新的味道,並且對情緒的展現也十分克制。

這一點沿承了刁亦男以往的風格,前作《制服》和《夜車》影片節奏較緩,也不乏經典的長鏡頭,對於感情的渲染也非常含蓄。

幕後花絮:

1、《白日焰火》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爆冷擒得金熊,而對於這個評選結果,位列評委會的梁朝偉表示:「(評審)大家的看法都很一致,整個過程很順利。」

2、影片主演廖凡憑藉此片奪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影帝。

3、片中,主演廖凡飾演一名經驗豐富的警員,為拍戲努力增肥20斤。

4、這部電影在哈爾濱取景,零下三十度的天氣叫眾演員吃不消。

5、導演刁亦男表示在多年前不知從哪道聽途說過「白日焰火」,在腦海中覺得這四個字拼成的場景是極美的,後來又因緣巧合下看了蔡國強的「白日焰火」的行為裝置,才有了這個片名。

閱讀全文

與白日焰火柏林電影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畫電影今年 瀏覽:551
地獄電影院陰間地圖 瀏覽:914
2018年到2020年金雞提名電影 瀏覽:756
韓國販賣人口電影有哪些 瀏覽:639
電視劇小兵張嘎電影 瀏覽:792
哪裡能查到電影院播放什麼 瀏覽:9
如何把電影片段放在ppt上 瀏覽:728
出來的動畫電影 瀏覽:286
2017十大電影排行票房 瀏覽:445
2017春節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268
咋樣保存電影在電腦上 瀏覽:37
草民免費手機電影2016 瀏覽:154
成龍國際電影周介紹 瀏覽:499
雄獅印度電影lion 瀏覽:234
哪個好看電影嗎 瀏覽:162
百花電影節王俊凱唱歌 瀏覽:714
曹查理2015年電影 瀏覽:244
幽靈2016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瀏覽:400
韓國電影書屋裡的電影 瀏覽:121
介紹動作類型的電影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