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南省平江縣南江橋幕阜山
平江石牛寨門票68元預定價60元 點擊預定
備註:石牛寨漂流門票168元/會員價150元
1、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 2、老人70歲以上免票
3、學生票50元、軍人票50元
② 南江鎮的歷史沿革
南江鎮是個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小鎮,明隆慶三年(1569年)形成集鎮,稱南江市。清順治九年(1682年)屬南江鄉二十都。民國二年(1913年)屬北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為南江鄉屬鎮。1949年屬五區,稱南江橋,為區屬鎮。1956年撤區並鄉,為南江鄉屬鎮。1958年稱南江鄉人民公社。1974恢復南江鎮,轄東南街,西北街兩個居委會和橋市村七個居民小組。1982年經省政府批准,為縣屬鄉級建制鎮,屬南江區領導。1994年撤區並鄉建鎮至今。
③ 南江鎮的名勝古跡
南江鎮歷史悠久,名勝古跡多,特別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鎮內留有許多遺址。
陽八台新石器文化遺址。縣城東5里的白鶴村有陽八台,1977年冬,在這里開挖相距70米的兩口塘時,出土一批石器、陶器。其中石器36件,有斧、矛、鋤、穿孔器、刮削器、球形和環形飾物等。陶片有:粗繩紋、細繩紋的夾沙灰陶,平行線條紋或劃紋的夾沙紅陶和無紋細泥紅陶。經鑒定,初步確定為新石器時代人類遺物,距今5000--9000年。遺址已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紅四門。原名「迎暉門」,為紀念1933年2月1日紅四方面軍從此門入城解放南江改為現名。它位於縣城東街與上河街之間,古城之東門,青條石壘砌的城門,拱高3.83米,牆高5米,門寬3.64米,深9.4米。1981年列為地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開蕊榜。縣城南門大橋頭,幾水南岸有山壁立,其頂處有矩形巨大石壁,懸岩奇險,清道光十年(1830年),知縣張去行書「天開蕊榜」四個大字,鐫於石壁。字高2.3米,數里之外,清晰可見。筆力勁遒,結構嚴謹,素為書法推崇。
沙溪壩宋墓。縣城東2公里沙溪壩,壩頭有宋墓數丘,據傳,其一為宋人岳飛嫡裔樂之震墓(因避檜禍易姓樂)。其二為宋太學生,之震子樂鼎森墓,碑記完好。現已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太子洞。縣城東門溝內一公里許有菖蒲洞,菖蒲叢生,流水淙淙,景色宜人,為歷代遊人樂往之地。洞中石壁,代有石刻,年號可辨識者有:唐太和丁未,宋紹興甲年,淳熙甲辰,嘉定任申,明嘉清甲午、天啟,清光緒丁未等。相傳唐章懷太子李賢曾來此游覽(考證唐史,恐系殤帝李重茂。據《舊唐書》、《資治通鑒》載:太子重茂於景龍四年六月即帝位。未幾遜位於叔父相王。景雲二年,受封襄王,遷於集州。三年後轉房州剌史)。其二為宋太學生,之震子樂鼎森墓,碑記完好。現已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斷渠。城東2公里有一斷渠,系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侏羅紀時期造山運動時,由於向心力和離心力的不平衡而造成的裂變地貌。渠谷縱橫交錯,怪石倚迭。擬人狀物,似禽如獸。鬼斧神工,百態千姿。渠內原始人的股骨化石,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大巴山是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結合部,斷渠的化石,對中國人類的發展,有重要的科研價值」,渠內新近發現石鋤、石斧、礪石場等遺址,證明遠古時就有人活動。渠內還有大小寨堡十餘處,曾掘出大量「東漢剪邊五銖錢」和兵器,證實一千七百多年前,有人利用斷渠地形的隱蔽和險要,修建寨堡防兵災匪患。斷渠還有大石蓬蓋如拱廳,清嘉慶年間,白蓮教攻進南江城燒毀了縣衙,知縣裘民駿利用石窟作為審理案件之地,故該處有「大衙門」之稱。斷渠三面環水,岩洞毗連,藤蘿蘞蔓,幽靜深邃,歷來為南江名勝之一,清朝有「龍泉山莊,,雕花建築,後花園依山傍岩刻一龍頭,引山泉之水從龍口流人荷花池內。民國時期,園內金果飄香,盆景競艷,風格別致。以上兩代建築皆毀於歷史的變遷。斷渠地質地貌世所罕見,古跡遺址堪稱瑰寶。加之千畝自然森林,遼闊清幽。山、水、林、石、渠、洞,組成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群,可供成千上萬人游覽。
1995年縣委決定開發斷渠,投資上百萬元,經過三年興建,園林初具規模。石徑回環,四渠縱橫,亭廊多姿,飛閣流丹,引人入勝。該渠八大景觀規模恢宏,鍾靈毓秀:南門雄風展示了一代巴山人的雄偉氣魄;石海洞鄉留下了遠古巴人的生活奇跡;東臬探奇寄寓了千姿百態靈石之趣;西樓玩月待你去把酒凌虛對月高歌;鴻蒙幽情揭示悠悠歲月的人間情愫;松濤流韻讓你靜聽大自然的呼聲;琉璃泛舟,可使你漫遊雲天,凈化靈性:龍華佛光祥雲靄靄,草木生輝,盪盡紅塵煩慮,則是朝山拜佛之理想天地。斷渠既是鎮內遠古遺址,又是遊客的旅遊勝地。
④ 湖南省平江縣南江鎮歷史
天岳幕阜山下的南江鎮,是湖南省平江縣一個重要而又繁華的小鎮,位於湘、鄂、贛三省交界處,與湖南嶽陽縣、湖北通城縣、江西修水縣三縣毗鄰,俗稱「一鎮跨三省」。
距平江縣城43公里,距岳陽市區98公里,距湖北通城縣城37公里,距省城長沙148公里。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前身是國營平江縣幕阜林場,位於湖南省東北角的湘、鄂、贛三省交界之地。始建於1957年。200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幕阜山省級森林公園。2005年,由國家林業局批准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⑤ 南江縣,所有鄉鎮名
南江縣、四川省巴中市轄縣、位於四川省東北邊緣、幅員338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25萬人、截止2018年,南江縣轄27個鎮、21個鄉。
27鎮:
南江鎮、沙河鎮、樂壩鎮、長赤鎮、正直鎮、大河鎮、光霧山鎮、東榆鎮、下兩鎮、趕場鎮、楊壩鎮、天池鎮、關壩鎮、紅光鎮、元潭鎮、赤溪鎮、八廟鎮、雙流鎮、坪河鎮、橋亭鎮、和平鎮、侯家鎮、仁和鎮、高塔鎮、鳳儀鎮、興馬鎮、關門鎮。
21鄉:
燕山鄉、團結鄉、傅家鄉、紅四鄉、雙桂鄉、朱公鄉、黑潭鄉、高橋鄉、平崗鄉、石灘鄉、北極鄉、關路鄉、關田鄉、紅岩鄉、貴民鄉、沙壩鄉、柳灣鄉、匯灘鄉、上兩鄉、寨坡鄉、流壩鄉。
(5)南江鎮南江橋電影城擴展閱讀:
南江古屬巴國之地,漢為益州之境。南北朝時期梁普通六年(525年)立縣。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梁之東巴州為集州,州治所在今南江鎮。
隋開皇三年(583年)集州轄難江、曲細(後改為長池縣)、符陽、白石四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廢集州,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難江縣屬之。
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集州,難江縣改屬巴州清化郡。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難江縣並入化成縣,屬四川行中書省廣元路(治所在今沔縣東)之保寧府(治所在今閬中)巴州轄。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復置南江縣,並以「南」易「難」,取南屯河為南江而名之,縣治所在今南江鎮。
清代,南江縣仍置,屬川北道保寧府。
中華民國3年(1914年)南江縣屬嘉陵道。
民國8年(1919年),四川實行軍閥「防區制」,南江縣屬二十九軍(軍長田頌堯)防區。川陝蘇區時,紅四方面軍於民國22年(1933年)2月14日置南江縣,5月30日置長赤縣。
民國24年(1935年)6月,南江縣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直至民國38年(1949年)12月19日,隸屬未變,縣治所未動。
1949年12月19日,南江城解放。南江縣屬川北行政區達縣專區。
1984年5月,改達縣專區為達縣地區,南江縣屬達縣地區。
199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巴中地區,南江縣劃屬巴中地區。
2000年12月,撤銷巴中地區設立巴中市,南江縣轄屬巴中市。
⑥ 南江縣的歷史沿革
南江古屬巴國,後為集州,先秦兩漢就有政區建置。
南北朝時期的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始建難江縣(取江水難涉之意),距今1480年,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改難江縣為南江縣(江水繞城南而名)至今。1993年從達縣地區劃入巴中地區。
1997年,南江縣面轄11鎮68鄉。縣政府駐南江鎮。
2000年,南江縣轄7個鎮、66個鄉。
2003年1月13日,南江縣撤銷小河、沙河、下兩、長赤、正直、大河、趕場、貴民、上兩、楊壩10個區公所。
2004年,南江縣轄11個鎮、62個鄉。2005年3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復:原由巴中市南江縣批准設置的小河、沙河、長赤、正直、下兩、大河、趕場、貴民、上兩、楊壩片區的10個辦事處和南江鎮的城郊、城區2個辦事處應予以撤銷。南江縣撤銷碾盤、水洞、石礦、橋壩、金盆、紅頂、竹嶺、紅五、九頂、花橋、菩船、涼水、東埡、長征、瓦池、白院、旭光、沙灘、紅星、新立、西清、玉泉、光明、甘溪、新民25個鄉。
⑦ 南江縣有幾個鎮
巴中南江縣有48個鄉鎮。
南江縣位於四川東北邊緣,幅員3388平方公里,轄48個鄉鎮、516個村、114個社區,總人口70.9萬人。
分別是:
南江鎮、沙河鎮、樂壩鎮、長赤鎮、正直鎮、大河鎮、光霧山鎮、東榆鎮、下兩鎮、趕場鎮、楊壩鎮、天池鎮、關壩鎮、紅光鎮、元潭鎮、赤溪鎮、八廟鎮、雙流鎮、坪河鎮、橋亭鎮、和平鎮、侯家鎮、仁和鎮、高塔鎮、鳳儀鎮、興馬鎮、關門鎮、燕山鄉。
團結鄉、傅家鄉、紅四鄉、雙桂鄉、朱公鄉、黑潭鄉、高橋鄉、平崗鄉、石灘鄉、北極鄉、關路鄉、關田鄉、紅岩鄉、貴民鄉、沙壩鄉、柳灣鄉、匯灘鄉、上兩鄉、寨坡鄉、流壩鄉。
(7)南江鎮南江橋電影城擴展閱讀:
南江縣行政區劃建設歷史沿革:
1997年,轄11個鎮(南江鎮、沙河鎮、樂壩鎮、長赤鎮、正直鎮、大河鎮、光霧山鎮、東榆鎮、下兩鎮、趕場鎮、楊壩鎮)68個鄉。縣政府駐南江鎮。
2000年,南江縣轄7個鎮。
2003年1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6號)批復,撤銷小河、沙河、下兩、長赤、正直、大河、趕場、貴民、上兩、楊壩10個區公所。
2004年,南江縣轄11個鎮。
2005年3月25日,原由巴中市南江縣批准設置的小河、沙河、長赤、正直、下兩、大河、趕場、貴民、上兩、楊壩片區的10個辦事處和南江鎮的城郊、城區2個辦事處予以撤銷。
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紅光鄉、天池鄉、元潭鄉、關壩鄉,設立紅光鎮、天池鎮、元潭鎮、關壩鎮。調整後,全縣轄15個鎮,33個鄉。
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16]7號)批復,同意撤銷坪河鄉、赤溪鄉、八高廟鄉、雙流鄉,設立坪河鎮、赤溪鎮、八廟鎮、雙流鎮。調整後,全縣轄19個鎮,29個鄉。
2017年11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17]19號)批復,同意南江縣仁和鄉、和平鄉、侯家鄉、橋亭鄉4個鄉撤鄉設鎮,全縣轄23個鎮,25個鄉。
⑧ 南江橋有很晚不睡的的人嗎
長沙西站貌似有平江的車,但是我不能確定如果是往湖南西北去的車,在汽車西站坐肯定沒問題的長沙南站坐公交63、66都到汽車西站~
⑨ 四川省南江縣橋亭鎮經緯度是多少
南江縣轄11個鎮(南江、沙河、正直、大河、長赤、樂壩、桃園、東榆、下兩、趕場、楊壩),62個鄉(鳳儀、朱公、花橋、黑潭、和平、雙流、菩船、元潭、涼水、東埡、高橋、平崗、長征、仁和、石灘、關門、興馬、瓦池、白院、北極、關路、關由、紅岩、旭光、橋亭、沙灘、貴民、沙壩、西清、柳灣、新立、紅星、匯灘、上兩、關壩、坪河、流壩、甘溪、新民、石礦、碾盤、水洞、橋壩、赤溪、燕山、八廟、金盆、高塔、團結、紅光、傅家、紅頂、紅四、竹嶺、紅五、天池、侯家、九頂、雙桂、寨坡、光明、玉泉)。
2005年3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3號)批復:
一、原由巴中市南江縣批准設置的小河、沙河、長赤、正直、下兩、大河、趕場、貴民、上兩、楊壩片區的10個辦事處和南江鎮的城郊、城區2個辦事處應予以撤銷。
二、南江縣撤銷碾盤、水洞、石礦、橋壩、金盆、紅頂、竹嶺、紅五、九頂、花橋、菩船、涼水、東埡、長征、瓦池、白院、旭光、沙灘、紅星、新立、西清、玉泉、光明、甘溪、新民25個鄉。
三、南江縣擴大23個鄉鎮的行政區域。
將原碾盤、水洞2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南江鎮。南江鎮人民政府駐文星路54號。
將原石礦、橋壩2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東榆鎮。東榆鎮人民政府駐東榆街道。
將原紅頂、竹嶺2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長赤鎮。長赤鎮人民政府駐長赤街道。
將原花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正直鎮。正直鎮人民政府駐正直街道。
將原東埡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下兩鎮。下兩鎮人民政府駐下兩街道。
將原白院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大河鎮。大河鎮人民政府駐大河街道。
原桃園鎮更名為光霧山鎮,並將原新民、光明、寨坡、關壩、玉泉5個鄉境內的國有林場部分及關壩鄉石羊村七組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光霧山鎮。光霧山鎮人民政府駐桃園街道。
將原旭光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趕場鎮。趕場鎮人民政府駐趕場街道。
將原新民鄉除國有林場外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楊壩鎮。楊壩鎮人民政府駐楊壩街道。
將原金盆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高塔鄉。高塔鄉人民政府駐高塔街道。
將原紅五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天池鄉。天池鄉人民政府駐天池街道。
將原九頂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侯家鄉。侯家鄉人民政府駐侯家街道。
將原菩船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雙流鄉。雙流鄉人民政府駐雙流街道。
將原涼水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元潭鄉。元潭鄉人民政府駐元潭街道。
將原長征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仁和鄉。仁和鄉人民政府駐仁和街道。
將原瓦池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興馬鄉。興馬鄉人民政府駐興馬街道。
將原沙灘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橋亭鄉。橋亭鄉人民政府駐橋亭街道。
將原紅星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貴民鄉。貴民鄉人民政府駐貴民街道。
將原新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柳灣鄉。柳灣鄉人民政府駐長灘河。
將原西清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沙壩鄉。沙壩鄉人民政府駐沙壩街道。
將原光明鄉除國有林場外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上兩鄉。上兩鄉人民政府駐上兩街道。
將原玉泉鄉除國有林場外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關壩鄉。關壩鄉人民政府駐關壩街道。
將原甘溪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流壩鄉。流壩鄉人民政府駐流壩街道。
調整前,有建制鎮11個,建制鄉62個。調整後,全縣共有鄉鎮48個,其中鎮11個、鄉37個。
⑩ 從岳陽火車站怎麼樣到南江鎮(那個車站離火車站多遠哦,什麼名字) 時間大約多久哦 票價呢
你好,火車站往下走有個巴陵汽車站(往下100米左右,不知道可以問下),那裡有直接到月田,南江橋的車,我只知道到月田是兩個小時左右,南江橋應該兩個半小時吧,票價25左右,希望幫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