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浙江橫店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的公司發展
公司背靠橫店集團,依託橫店影視產業優勢,已形成從題材策劃、劇本創作,到拍攝、剪輯、後期製作等影視製作一條龍作業模式。公司主攻影視製作,聯動影視服務和發行網路建設,利用現有資源,深度開發影視文化內涵,重點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業務專項。近年來,「橫店影視」先後攝制了《人間四月天》、《達摩祖師》、《少年方世玉》、《江山美人》、《風流戲王》、《俠骨丹心》、《俠影仙蹤》、《精武陳真》、《農民代表》、《暗哨》、《武昌首義》、《樓王之謎》等多部影視劇。合資公司中影華納橫店影視公司也已拍攝了《面紗》、《玉戰士》、《第601個電話》、《愛情呼叫轉移》、《投名狀》、《鐵路》、《銀牌車手》等電影,並成功發行了《瘋狂的石頭》。投資不到300萬港元的小成本電影《瘋狂的石頭》,創下了2000多萬元的票房奇跡,贏得了2006年國產片的票房冠軍。古裝動作大片《投名狀》上映後轟動國內外,成為2007年票房最好的國產片。
公司在內地及港台已初步建立起專業的演藝平台,可提供內地、香港、台灣及韓日當紅明星,參與影視、平面廣告的拍攝,出任產品代言人或企業形象大使,出席企業大型宣傳、禮儀慶典等文化交流活動。
為佔領電影終端市場,「橫店影視」已在全國控股或參股了多條電影院線,先後在長沙、南京、鄭州、武漢、太原、重慶、呼和浩特、北京、深圳、貴陽、金華等城市投資建設了數十家五星級影城。其中長沙、鄭州等影城票房收入居所在省影城首位,排名全國前列。經國家廣電 總局電影局批准,跨省院線——浙江橫店電影院線從2009年1月開始運作,對所屬影城統一供片,目前已躋身全國院線前10位。
「橫店影視娛樂」的影視服務包括影視拍攝基地、影視人才提供,影視制景,戲劇服裝、道具租賃,生活服務,影視創作、劇本策劃、後期製作、影視投融資等。
今後,「橫店影視娛樂」將充分利用中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基地——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的運作平台,重點發展影視發行終端市場,繼續對有投資價值和擴張潛力的電影院線、影城進行購並和控股,計劃在3—5年內投資數億元,在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完成自主投資開發30家大型現代化多廳影院,同時組建由「橫店影視」為主導的遍布經濟發達地區乃至全國的以控股影院為龍頭、以參股影院為骨幹、以承包租賃經營、簽約加盟影院為補充的電影院線網路,最終形成一條全國一流的占據全國電影市場份額25%以上的電影院線,打響「橫店影視」品牌,實現「橫店影視」在電影產業開發中的新飛躍。
⑵ 橫店電影城的介紹
橫店電影城是一批由橫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按照不同星級標准投資建造的多功能觀影廳。
⑶ 金華橫店影視電影城有限公司怎麼樣
金華橫店影視電影城有限公司是2010-01-1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解放東路168號銀泰天地B座5樓。
金華橫店影視電影城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7026995371505,企業法人黃剛,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金華橫店影視電影城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影放映,批發兼零售: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餐飲服務(以上經營范圍憑有效許可證件經營),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戶內外各類廣告及影視廣告(互聯網廣告發布除外),場地租賃,會議及展覽服務,游藝娛樂場所經營(憑有效許可證件經營),眼鏡的銷售(不含角膜接觸鏡),銷售日用品、玩具、工藝品(除文物)。(溫馨提示: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營業。)。
通過愛企查查看金華橫店影視電影城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⑷ 浙江橫店影視城是誰設計的
橫店影視城的總設計師是張先春
1996年,謝晉要拍電影《鴉片戰爭》,為香港回歸獻禮,北京電影製片廠的美工張先春跟他各地選景。先到了廣州,這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已是高樓林立,沒選到;謝晉原籍浙江,聽說過東陽的盧宅,來到這里看中了,定了兩廣總督府在此。陪同謝晉的有一位是橫店宣傳部長,硬是拉他來看橫店文化村裡的兩棟老房子。張先春對記者說,當時東陽到橫店的18公里都是土路,山很荒涼,這里只是個靠工業發展起來的小鎮,地圖上都找不到,他們覺得很失望,但徐文榮滿腔熱情,他直覺香港回歸是大事,電影一定轟動。那時謝晉也有困難,他已從上影廠退休,片子靠民間資本運作,資金緊張,徐文榮承諾自己投資為劇組造廣州街,3個月就建成。第一天徐文榮和他們簽了協議,第二天看現場,第三天就炸掉了三座山。張先春監督設計了那麼多影視基地,這樣的速度還真是史無前例。
「廣州街」在橫店北面,花費2300萬元,還原了18世紀40年代的廣州三元里、九華街的街景。最顯眼的房子是「天下第一茶樓」,帶記者參觀的橫店圓明新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國平介紹,「謝晉為了追求逼真效果,房屋主幹用了一根到頂的美國紅楓,單單這一個古董一樣的木樓就花了幾百萬元」。腳下的石板路坑窪不平,街道兩邊的房子低矮陳舊,「米飯豆漿」、「老湯雨傘」的招牌正為明天的戲布置出來,恍若走入老廣州。「看起來很像古董吧?其實,街邊的房子是專門做舊的,用煤氣噴燒而成。」《鴉片戰爭》拍攝後又在旁邊建了「香港街」,昔日的皇後碼頭讓很多香港人專程過來緬懷。
「廣州街只追求逼真效果,街面寬度、房屋間距都按原址復建,但沒有給劇組預留充足的拍攝空間。《鴉片戰爭》撤走之後,給遊客旅遊、後續劇組租賃帶來不便。」設計師張先春總結。即便如此,《鴉片戰爭》的熱映仍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來這里參觀,徐文榮嘗到了造影視城的甜頭。隨後是拍《荊軻刺秦王》的陳凱歌,他像謝晉一樣,美工師設計了3年的秦王宮苦於無地可建,資金和時間越來越緊張了。張先春介紹他們來橫店,徐文榮拿出1億元,炸掉5座山,8個月建成,美工師激動得大哭了一場。
秦王宮佔地600畝,建築採用黑色木建築,氣勢恢宏。但只是遠觀有個宏大的架子,近看這里的「以假亂真」很容易被識破。徐文榮大力拍打著殿外的柱子,「全是假的!」斑駁的城牆是用高壓水槍往水泥上噴黃泥漿形成的,高高台階上的四尊神龍原來是用玻璃鋼做的,後來改成水泥,仿青銅效果。這時候橫店集團已開始形成影視產業鏈,造城的目的很直接,為拍戲而建,只要不穿幫就行。遊客們走近細看往往會失望:這么粗糙!難以想像電影里可以拍出那麼精緻的畫面。但導游馬上帶你進入另一重時空,「拍《刺秦》時這里是紅色背景,《英雄》改成黑色,《漢武大帝》是黃銅色,《功夫之王》是青銅色。柱子上的盤龍也上下不同,下端是陳凱歌建的,上端是張藝謀後加的。大殿中原是一段通路,《英雄》里把它變成水池,天花板打開採光」。有了這樣的想像,這些粗糙似乎也有了理由——便於下一部戲的再次疊加。入了戲,遊客們更願意去租一身劇中角色穿過的衣服,模仿劇情拍照。地宮里還有秦始皇和他忠實的幾百個兵馬俑,1∶1大小,秦始皇甚至在「夢回秦漢」的虛擬演出里和漢武帝對話。
600畝的「清明上河圖」則是橫店集團主動建的,也更加實用主義。沒人在乎它與畫作《清明上河圖》的對應,雖說是仿照裡面的房子建造,但只建些大院子,而且布局更緊湊,一切都為了拍戲方便。這樣的古民宅最為通用,可以拍好幾個朝代的戲,同時供幾十個劇組拍攝,門前府第的名稱也天天都在換,聊齋、宋祠甚至開發出了多種游戲,讓遊客們體驗生死輪回,群眾演員從一大早就在此聚集,所以這里總是最熱鬧。
2006年建成的「明清宮苑」則是這一輪造城運動的登峰造極之作,據說炸掉了13個小山峰,佔地1500畝,投資8億元,3年建成。「故宮拍戲太貴了,每小時3萬元,而且只能早晨拍一小時,下午拍一小時,我就建議徐文榮,為什麼不再造個故宮呢?」張先春又成了橫店「故宮」的設計師。這里與北京故宮的相似程度讓人震驚,單體建築全部是1∶1仿造,只除了「天安門」是縮小了20%的,名字也用了明清時期的「承天門」——太相似,就太敏感。大明門、承天門、午門,然後直接到了太和門,乾清宮為中軸線的終結。「北京故宮也只有中軸線、珍寶館、花園是遊人經常參觀的,其他的也沒人去,所以我們省掉一些類似的大殿,拍戲沒必要。」周國平說。中軸線兩側就是另一番天地了,老北京灰磚房被移植,還有瓮城、天橋、八大胡同……很多北京消失的東西在這里重現。
「從一無所有到無中生有到無所不有,橫店現在只缺少戈壁灘、沙漠、草原,除此以外什麼都有。」「改造山河」帶給徐文榮莫大的成就感,他手一指對面的山,「那山上現在有500個真人大小的羅漢,我還計劃在那兒修一段1.5公里的長城。其實沙漠也不是造不出來,我也想過造1500畝,但戲拍完之後怎麼辦呢?如何開發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