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茶館電影和電視劇看哪個好

茶館電影和電視劇看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7-23 08:41:57

① 電影版的《茶館》和話劇版的有何區別

首先我們說說原著,看完「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寫的著作小說《茶館》之後,使人受益匪淺。對故事裡的人物,發生的事件,以及所反映的社會變革,歷史的再現等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讀了書後,只是自己的一些聯想。通過對電影版和話劇版《茶館》的觀看使人更加回味無窮。這里就對《茶館》的電影版和話劇版兩部不同形式且同一內容的故事表現做一個分析,看看它們有何不同?

第一從戲劇表演形式上說,電影版的《茶館》演員們表演的都很接近人們的聯想,感覺就是在現實生活中一樣,帶我們觀眾到了那個年代和到了那個茶館里。演員們的表演也是十分接近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的情節,很自然,也很平和的。而話劇《茶館》擁有了除以上電影化表演的特徵外,筆者覺著還有對故事,事件,人物性格的充分再現,誇張其人物的性格較強,比原故事中的人物表現要誇張的多,主要反映在人物的動作幅度較大,聲音叫大,也較有戲劇化表情等多變的特點,較豐富,較生動,更容易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電影版的作品一般在拍攝完以後和觀眾交流,比較固定了拍攝模式。而話劇版的作品就可以當場一邊表演一邊和場下的觀眾相交流。演員隨時可以根據場下觀眾的反應程度來做出調整。我們也會時不時的聽到觀眾的掌聲,笑聲,甚至嘆息聲等。所以說,不同的表演形式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這主要是源於表演環境的需要和不同藝術表現的展示。他們不同的風格都會帶給我們觀眾美的享受。叫我們盡情的感受藝術的魅力,沒有任何遺憾!

② 如何評價電視劇《茶館》

我是懷著對老版《茶館》經典之作的熱愛,對於是之老先生高山仰止般的敬仰,買了孟京輝版《茶館》的戲票的。我相信很多觀眾也跟我一樣,是奔著「經典」兩個字走進劇場的,同時我也想看看,孟京輝這次能怎麼玩?所以,當孟京輝版《茶館》大幕拉起,我聽到的是熟悉的台詞,而看到的卻是陌生的景象,使人不得不思考。你說孟京輝先鋒嗎?我個人並不覺得,他只是比較好的與歐洲當代戲劇接軌,而來自德國戲劇構作的深度參與,也讓這部劇有了更深的思考空間。他的觀眾不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而是要跟導演的思想不斷地碰撞和交鋒。

③ 《茶館》電影1982年版和電視劇2010年版有什麼區別

差不多,就是人和背景不一樣

④ 誰看過電視劇《茶館》 感覺怎樣

老舍的書嘛千萬不要看電影版的會使人物在你心中的形象破壞掉的

⑤ 電視劇 茶館好看嗎

老舍的作品《茶館》由話劇變成了電視劇,人物塑造的都很飽滿,演員演的沒話說。看得出確實下不少功夫啊,把話劇改成電視劇,不容易,得到大家的肯定,更是不易,演員的表演也很到位。看過一篇采訪陳寶國的文章,他說這個戲被擱置了很長時間,原因自然是不用明說的了,到後來陳寶國和何群兩人都不能提茶字,兩人點茶喝只能說是點兩碗帶色兒的!這些都讓我覺得能堅持拍完並努力讓大家看到《茶館》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大宅門》這部以北京同仁堂為原型的歷史劇,其跌宕起伏的情節,所描繪的人世百態,曾讓我這個庸俗愚昧而又稍稍進步的青年看客不止一次的心靈震顫、潸然淚下、慷慨激昂、憤世嫉俗、悲憫憐愛,甚至不辨場合的狂聲大笑、破口大罵、哽聲嗚咽。時隔多日,今忽覺心中憋屈難耐,遂潑墨點滴,聊表空洞心靈的慰藉吧。
《茶館》里作者把對黑暗社會的諷刺、批判與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聯系起來,在微笑中蘊藏著嚴肅和悲哀。而《大宅門》是一場人性醜陋同善良的較量,道德法制同金錢權位的較量,邪惡勢力同正義之士的較量,資本家同工農階級的較量。孰勝孰負,都將是一場血浴奮戰,留給歷史和世人的只有無盡的傷痛和哀怨。
這兩部電視劇的口碑都很好,評分也很高,豆瓣都是9.3分左右。其中的原因不僅是電視劇好看,更多的是文學觀賞性好,能夠激起觀眾的代入感,針砭時弊。
所以這部戲也是值得推薦的,你喜歡看《大宅門》,這部電視劇也肯定適合你。

⑥ 電視劇《茶館》好看嗎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領導對該劇的創作拍攝一直極為重視,將該劇視為一項重大的、國家級文化精品工程來進行運作,為其組建了強大製作班底,力爭將《茶館》打磨成為一部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經典傳世之作。 該劇主創陣容強大。為保留老舍先生劇本的原汁原味,由具有深厚京味文化根底的作家葉廣芩擔任編劇,由陳寶國主演。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濃縮的小社會。老舍先生選取了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抗戰勝利後的三個歷史階段,透過茶館這一窗口,呈現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生死沉浮,折射出整個社會的變遷;描繪了一幅近半個世紀舊時代的歷史畫卷。 39集電視劇改編者葉廣芩將原著進行了更深廣的挖掘,使人物更立體,事件更生動。相當不錯

⑦ 老舍先生的《茶館》被改編成電影,評價如何

小時候大家去學語文課本的時候,其實都學過老舍先生寫的茶館,在這一部小說當中,她去講述了老北京一家叫做裕太的大型茶館的一個心衰千變,也反映出了北京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不同階層的人在北京不同的生活狀態,那麼最近他被翻拍成了一個電影,而且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非常的高,有9點5分,那麼現實生活當中,第一次把這樣的一個有歷史文化背景沉澱下來的話劇搬上銀幕之後的一個巨大改變,不斷給中國的影迷,同時也給世界的影迷帶來了返璞歸真的一個感受。

能夠讓人瞬間回到那個歷史時代,去了解當時的人們生活的實際情況。都說藝術是來源於生活,這句話是完全沒有錯的,在現實生活當中,這部電影也完全是改編老舍先生的一個茶館,那麼在茶館裡面作為一個公眾場合,自然會遇到很多的人,你也能聽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所以再這樣的一個茶館當中,能夠很好的去濃縮出這個社會的一個實際情況,所以會給人們非常真實的感覺。

⑧ 如何評價電視劇《茶館》

名著翻拍泛濫又難免爭議的當下,能看到一部從改編到演員個個靠譜集集精緻的好劇,足以令人從心裡往外長吐一口氣的舒服和熨帖。更為難得的是,珠玉在先重拍必然挨砸的「翻拍怪現狀」,在《茶館》這里並沒重現,絕大多數觀眾仍然認可了電視劇版的誠意與功夫。三幕話劇改成三十餘集電視劇,加大信息量自然全靠生造,老舍原著的外形有些模糊,但是內在的魂,卻依舊忠實。電視劇版《茶館》沒「忠於」老舍,但是「忠於」了京味,話雖在理,但那京味的把握,又豈不正是老舍招牌的燙金閃光之處?京味是老舍作品的魂魄,批判現實是老舍作品的精神,電視劇版《茶館》在這兩點上把握住了原作精髓,得到好評情理之中。電視劇《茶館》還原了老北京往事的濃郁風情,京味細節隨手體現細膩安排,彷彿直接把觀眾帶回到王世襄的錦灰堆,鄧雲鄉的民俗談,白描出一副逼真生動的老北京市井風情畫.

⑨ 《茶館》話劇和電影哪個好,哪個更切合原著

原著就是話劇劇本,電影是改編版而已。

⑩ 如何評價《茶館》這部影片

國內比較經典的老電影《茶館》,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這部影片確實同導演謝添所說的那樣:它是一個「新片種」,既不是舞台紀錄片,亦非一般藝術片,更不應籠統地稱為故事片。原因大概就在於影片導演在嚴格保留《茶館》舞台精華的同時,較好地運用了電影的特有手段。它以鏡頭引導觀眾去對《茶館》主要人物的傳神表演和重要細節加以過細觀察。它在融合話劇、電影兩大藝術特性的努力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堪稱經典之作。

看過原著的都知道,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館》雖然通篇妙語如珠,十分詼諧風趣,但其主題嚴肅,結構極其嚴謹。這是一部為三個時代(清朝、民初、國民黨統治)送葬的劇作,它為舊社會唱出一闋愴涼的輓歌。自然,為垂死者唱輓歌和迎接新生兒的降生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表現了歷史時代新舊替換的必然。


還有影片中鄭榕同志塑造的硬漢子、愛國心切的常四爺,在三個時代中的性格被勾勒得線條清晰、稜角分明。那種正氣在胸、鐵骨錚錚的勁頭,感人至深。藍天野以光彩奪目的台風,在「第一幕」戊戌年間出場,儼然一位倨傲不凡的「濁世佳公子」。但到「第三幕」(抗日戰爭勝利後)他拖著羸弱、疲憊的步子走進老裕泰茶館時,那眼神、那語氣,那身軀姿態,早已判若兩人了。這位家財萬貫、矢志搞「實業救國」的民族資產者,早已被日寇、國民黨和「四大家族」壓得奄奄一息。當年那個目光炯炯,神采飛揚,不可一世的秦仲義,而今安在哉?!作為「人販子」的兩代劉麻子,是個不齒於正派人物的社會渣滓,但,他和那些唐鐵嘴、二德子、「灰大褂」之類的傢伙一樣,除去起到渲染時代、烘托氣氛的作用外,還和貫串全劇中另外一個重要人物——被出賣的貧農之女康順子(程中、胡宗溫飾)形成糾葛,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典型。英若誠在精確顯示兩代劉麻子骯臟的靈魂,以及這類人物丑惡的嘴臉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非常值得稱贊!

最後再看看影片《茶館》中的音樂(彭修文作曲、指揮)和音響,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它不僅一般性地輔助了作品的主題,強化了主人公王利發的感情潮汐的感染力,還成功地渲染了環境氣氛,反映了昔日北京的市聲,進一步為影片《茶館》增添更強的感染力。

閱讀全文

與茶館電影和電視劇看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關魚的動畫電影 瀏覽:259
過電影院 瀏覽:732
印度電影遊民 瀏覽:612
入侵美國電影 瀏覽:956
3d電影白毛女 瀏覽:66
暗裡著迷哪個電影 瀏覽:665
美國十部超級英雄電影 瀏覽:865
國外多部連載的電影 瀏覽:810
2017機械電影 瀏覽:251
2017悟空傳電影 瀏覽:21
2010到2018的喪屍電影 瀏覽:575
武漢2018電影大全 瀏覽:458
情人電影院 瀏覽:567
什麼吧爸爸電影 瀏覽:576
好人拿槍指著電影是什麼 瀏覽:498
電影節2014 瀏覽:355
劉德華電影直升機追女 瀏覽:325
韓國雛雞電影 瀏覽:860
2016年美國魔術電影 瀏覽:914
動畫電影甜蜜的懲罰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