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帝姆·波頓執導的所有電影名字
蒂姆·伯頓 出生日期:1958年 8月25日 出生地點:美國加州 地區:美國 身高:182 厘米 婚姻狀況: 妻子海倫娜恩愛 別名昵稱:添·布頓(譯名),提姆·波頓(譯名),蒂姆·伯頓(譯名), 蒂姆·伯頓出生於1958年8月25日,從小由於受到良好的「照顧」而擁有封閉和孤獨的童年生活。於是,小伯頓一直沉迷於個人世界,喜歡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生活。後來,他在在加州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贊助給年輕動畫人的一筆獎學金後,他從此開始正式學習和從事動畫工作。他最初為迪斯尼公司的《狐狸與獵犬》之類的主流電視動畫片工作,但這些並不能發揮他特異的個人靈感的優勢,於是迪斯尼給他一定的自由,讓他從事自己的項目。 八十年代早期,伯頓先後搞出兩部短片,《文森特》和《弗蘭肯維尼》,一部是對恐怖片演員文森特的致敬,一部是《弗蘭肯斯坦》的兒童改編本。從題材上就可以看出伯頓動畫實驗短片的傾向,但這些早期作品太過顯露伯頓的個人趣味和品質,最初被認定不適合兒童觀看,並被永遠禁放。但保羅·魯本斯(又名:Pee Wee Herman)慧眼獨具,看出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具有良好的潛質,就請他製作了一部成本稍高的《大冒險》。這不僅是一部精彩的影片,而且在票房上也獲得很大的成功。於是,伯頓開始成為好萊塢引人注目的新派導演。緊接著,他執導了一部超自然喜劇片《甲蟲汁》,這部怪異而前衛的影片再次使得觀眾和影評家對這位年輕的導演另眼相看,也使他在動漫畫一類影片製作者行列中脫穎而出。 1989年,而立之年的蒂姆伯頓獲得一個開拓事業的大好機會,得以執導大製作影片《蝙蝠俠》。這是一部根據同名暢銷漫畫改編的超現實風格的娛樂片,漫畫風格和超現實的影片世界為伯頓提供了馳騁想像力的最好空間。但好萊塢多年不變的原則是,預算越大,影片受到的牽制越多。這部影片中伯頓的個人風格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突出,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一部打上伯頓標簽的詭異陰暗的電影,在一向明朗的好萊塢賣座片中具有一種非同一般的風格和影調。這部影片在票房上也獲得極大的成功。 1990年,借著上部影片的成功的東風,伯頓又拍攝了詭異與浪漫相融合的影片《剪刀手愛德華》。影片講述的是長著剪刀手、披著凌亂的長發的「科學怪男孩」與有愛心的普通小姑娘的一段浪漫感人的童話故事。這是他最好看、最著名、也最明朗的早期作品,雖然主角愛德華造型怪異甚至有點可怕,但影片散發出的歡快與浪漫也是突出的。在這部影片的拍攝中,他也和影片男主演約翰尼·戴普建立和發展了一種富於成效的工作關系。 1992年,他又完成了「蝙蝠俠」第二集《蝙蝠俠歸來》。由於第一集的成功,伯頓有了更多的自由處理自己的影片。於是,這部影片的調子比第一集更加陰暗低沉,以至招來華納公司的不滿,但好在影片賣座還算不錯。 1993年,一部與眾不同的的動畫長片《怪誕城之夜》問世。這又是伯頓延續自己動畫事業的成功「戰役」。雖然他只是作為故事和製片出現在演職員表裡,但影片被冠名為「蒂姆·伯頓的怪誕城之夜」,顯然是打上伯頓烙印,甚至是把伯頓風格貫徹到底的一部影片。 1994年,蒂姆·伯頓帶著緬懷與敬意,完成了以一個好萊塢傳奇默片導演生平為題材的傳記影片《艾德·伍德》。這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恐怖默片導演,他的生活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聲名狼藉,但在影片中伯頓強調的是他獨特的個人想法和對電影的執著追求。從影片結尾處一段艾德·伍德生活紀錄片的播放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得到了伯頓的同情與理解,甚至某種程度的贊賞。富於煽動力的影片也使觀眾對伍德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影片在美國的票房和評論並不好,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具個人色彩和感情的影片,並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1995年,伯頓監制了影片「蝙蝠俠」系列的第三集《永遠的蝙蝠俠》,伯頓和華納公司的不愉快使他沒有繼續完成自己的系列。蒂姆伯頓在1996年執導了一部外星題材的科幻片《火星人攻擊地球》,這部超現實的影片使他可以再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怪異的外星形象、近乎鬧劇的情節構思令這部影片與同類題材的其他影片顯現出不同的質感。 在沉寂了幾年之後,1999年,伯頓執導了一部古裝影片《無頭騎士》,這又是一部充滿陰暗想像力的超現實影片。片中伯頓彷彿故意在和觀眾開著實在有傷大雅的玩笑,人頭像瓜果一樣被砍下,婦女、小孩無一倖免。而伯頓也不去玩弄緊張恐怖,只是悠閑自得地向觀眾的忍受能力挑逗著。除了主人公以外,所有人的被殺似乎都是無所謂的,理所當然的,既不用你緊張也不用你興奮。這就是伯頓式的「黑色」玩笑。而在這部發生在十八、十九世紀之交的影片結尾,伯頓一掃影片中的惡作劇式的玩笑,而是充滿溫情和希望的向正在二十一世紀門檻上的觀眾致意。 2000年,伯頓將有一部《電眼人》(X: The Man with the X-Ray Eyes)獻給觀眾,相信我們屆時又將再次被伯頓世界的「黑色」想像力所征服。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㈡ Tim Bouton蒂姆波頓導演過哪些電影
《剪刀手愛德華》
《大魚》
《蝙蝠俠》
《理發師陶德》
《僵屍新娘》
《聖誕夜驚魂》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愛麗絲夢遊仙境》
㈢ 蒂姆波頓都有什麼作品
1994《艾德·伍德》EdWood
1994年,蒂姆·伯頓帶著緬懷與敬意,完成了以一個好萊塢傳奇默片導演生平為題材的傳記影片《艾德·伍德》。這是...從影片結尾處一段艾德·伍德生活紀錄片的播放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得到了伯頓的同情與理解,甚至某種程度的贊賞。
1994《怪誕城之夜》TheNightmareBeforeChristmas
影片「好心辦壞事」的故事離奇而好笑,拍攝出來的影片就更加古怪有趣。萬聖節城裡的鬼怪們雖然造型都很恐怖,但都是些只會嚇人的無害怪物,而且傻傻的一根筋,行為方式惹人生笑,伯頓自由而陰抑的想像力在這里得到充分發揮。影片中還有兩個角色也蠻有意思的,城裡的博士製造出一個布娃娃女孩,老是想把她當作自己的奴隸,但這個暗戀傑克的女孩總要把他用葯迷倒後溜出去。這個用針線縫起來的女孩不僅臉上盡是碎布塊,而且還老是不時缺胳膊少腿的,這樣的女主角即便在動畫片里也還真少見。
1992《蝙蝠俠2》BatmanReturns
打敗了小丑之後,蝙蝠俠又要面對乖戾殘疾的企鵝。企鵝因為自幼被父母拋棄,心生怨恨,決定回到哥譚市殺死所有的長子,得到整個哥譚市社會的認可,並迫使邪惡的商人馬克斯幫助他成為哥譚市市長。兩人都試圖對付蝙蝠俠。然而,馬克斯的女秘書西莉婭·凱勒由於洞悉他們的陰謀而遭到謀害,變成了具有和蝙蝠俠同樣能力的貓女,成為蝙蝠俠另一強大的對手。在蝙蝠俠機智的謀略下,終於戰勝了企鵝和貓女的圍攻,再度化險為夷拯救了哥譚市。
1990《剪刀手愛德華》EdwardScissorhands
一個類似科學怪人的發明家製造了模擬人愛德華,這個愛德華具備人類的一切肉體和精神的功能,但發明家還沒來得及為愛德華裝上雙手就去世了,只留下一雙剪刀手作為代替。孤獨的愛德華隱居在遠離人群的神秘古堡之內,不敢面對正常的人類。派格發現了這個少年,出於對愛德華處境的同情,把他帶回了家。愛德華很快以靈巧異常的剪刀手和溫和的性格博得了人們的歡迎。他能用剪刀手修剪植物、剪出奇妙的發型。派格的女兒金逐漸愛上了這個愛德華,但給愛德華帶來的卻是痛苦——他甚至不能擁抱自己所愛的人。在影片的結尾,愛德華在冰雪紛飛之中,用一樽表達愛情的冰雕獻給深愛的女孩。
1989《蝙蝠俠》Batman
蝙蝠俠韋恩是個孤兒,平常的他是個慈善的富翁,當他穿上蝙蝠衣的時候,他就成了罪惡的剋星、正義的化身——蝙蝠俠。他高超的本領令他可以飛檐走壁,穿行於黑暗都市,行俠仗義,維護善良市民。而都市中還有一些人,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裡仇視善良、美德,為首的是恣意胡為、心理陰暗的罪犯「小丑」。美麗的新聞記者維爾崇敬蝙蝠俠的英雄行徑,並和蝙蝠俠發生了一段美好愛情。影片結局當然是正義戰勝邪惡,蝙蝠俠打敗「小丑」。
1988《甲殼蟲汁》(嘩鬼家族)Beetlejuice
一對兒夫妻因車禍而喪生。不過,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死去的「兩人」像沒事人兒似的又回到了家裡。當他們在家中看到了自陰間寄來的生死簿上有自己的名字時,才知道:自己已經成鬼了!
因為還留戀他們的家,地獄特赦了他們,還可以在那裡「居住」。不過,那份兒安寧不久就被打破了…… 因為這是蒂姆·波頓的作品,所以怪誕、離奇也就沒什麼驚訝的了。
1985《驚異故事之家犬》AmazingStories
㈣ 蒂姆-波頓拍的所有電影
1 The World of Stainboy (2000) .....
2 Lost in Oz (2000) ..... story (pilot)
3 聖誕夜驚魂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1993) ..... (story and characters)
4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 (story) &
5 "Beetlejuice" (1989) ..... creator
6 陰間大法師 Beetle Juice (1988) ..... story (uncredited)
7 Frankenweenie (1984) ..... idea
8 Vincent (1982) .....
9 Luau (1982) .....
10 Hansel and Gretel (1982) ..... idea
11 Stalk of the Celery (1979) .....
12 The Island of Doctor Agor (1971) .....
製片 procer1 9 (2007) ..... procer
2 僵屍新娘 Corpse Bride (2005) ..... procer
3 The World of Stainboy (2000) ..... procer
4 Lost in Oz (2000) ..... executive procer
5 飛天巨桃歷險記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1996) ..... procer
6 火星人玩轉地球 Mars Attacks! (1996) ..... procer
7 永遠的蝙蝠俠 Batman Forever (1995) ..... procer
8 Cabin Boy (1994) ..... procer
9 艾德·伍德 Ed Wood (1994) ..... procer
10 聖誕夜驚魂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1993) ..... procer
11 蝙蝠俠歸來 Batman Returns (1992) ..... procer
12 "Family Dog" (1992) ..... executive procer
13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 procer
14 "Beetlejuice" (1989) ..... executive procer
15 Luau (1982) ..... procer
16 Stalk of the Celery (1979) ..... procer
造型設計 proction designer1 Vincent (1982) .....
藝術指導 art department1 黑神魔 The Black Cauldron (1985) ..... conceptual artist (uncredited)
2 Frankenweenie (1984) ..... storyboard artist
全體團隊 crewmembers1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 ..... extra special thanks
2 Shadows of the Bat: The Cinematic Saga of the Dark Knight - Dark Side of the Knight (2005) ..... archive source
3 "Family Dog" (1992) ..... design consultant
4 "Family Dog" (1992) ..... character designer (uncredited)
5 "Beetlejuice" (1989) ..... developed by
6 "Amazing Stories" (1985) ..... character designer (episode "Family Dog")
7 儀器 Tron (1982) ..... animator
8 狐狸與獵狗 The Fox and the Hound (1981) ..... animator
9 Stalk of the Celery (1979) ..... animator
㈤ 導演蒂姆·波頓的作品有哪些
《蝙蝠俠四部曲》包括四部作品:《蝙蝠俠(Batman)》《蝙蝠俠歸來(Batman Returns)》《永遠的蝙蝠俠(Batman Forever)》《蝙蝠俠與羅賓(Batman & Robin)》其中,前兩部影片由蒂姆·伯頓執導,邁克爾·基頓主演,一掃過去超級英雄片的明快,披上了黑暗的色調。伯頓的拿手好戲是擅長表現怪誕,他保留了原著中的精華,力圖使蝙蝠俠和蝙蝠俠的世界真實可信,並通過加強故事的幻想戲劇性成分來實現這一目的。
《火星人玩轉地球》是蒂姆·伯頓1996年導演的外星人入侵電影。以票房電影的預算結合B級片的劇情與特色,本片高度依賴特效,配樂則大量使用《惑星歷險》、《地球末日記》中使用過的樂器Theremin。本片被拿來與同年同樣以外星人入侵為主題的《獨立日》比較,影評與票房慘不忍睹。
㈥ 【合集】蒂姆·波頓導演的精彩電影,你看過多少部 有沒有相關的影視百度網盤資源
相關影片有:[佩小姐的奇幻城堡][2016][奇幻/冒險][美國]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陰間大法師 [黑暗陰影 Dark Shadows][2012][喜劇/奇幻][美國/澳大利亞] 艾德·伍德 Ed Wood (1994) 剪刀手愛德華 [理發師陶德][2007][驚悚/歌舞][美國/英國] 網路網盤資源高清免費下載在線觀看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2016][奇幻/冒險][美國]
鏈接: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鏈接:
陰間大法師
鏈接:
[黑暗陰影 Dark Shadows][2012][喜劇/奇幻][美國/澳大利亞]
鏈接:
艾德·伍德 Ed Wood (1994)
鏈接:
剪刀手愛德華
鏈接:
[理發師陶德][2007][驚悚/歌舞][美國/英國]
鏈接:
㈦ 蒂姆·伯頓(Tim Burton)的作品有哪些介紹一下
蒂姆·伯頓出生於1958年8月25日,從小由於受到良好的「照顧」而擁有封閉和孤獨的童年生活。於是,小伯頓一直沉迷於個人世界,喜歡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生活。後來,他在在加州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贊助給年輕動畫人的一筆獎學金後,他從此開始正式學習和從事動畫工作。他最初為迪斯尼公司的《狐狸與獵犬》之類的主流電視動畫片工作,但這些並不能發揮他特異的個人靈感的優勢,於是迪斯尼給他一定的自由,讓他從事自己的項目。
八十年代早期,伯頓先後搞出兩部短片,《文森特》和《弗蘭肯維尼》,一部是對恐怖片演員文森特的致敬,一部是《弗蘭肯斯坦》的兒童改編本。從題材上就可以看出伯頓動畫實驗短片的傾向,但這些早期作品太過顯露伯頓的個人趣味和品質,最初被認定不適合兒童觀看,並被永遠禁放。但保羅·魯本斯(又名:Pee Wee Herman)慧眼獨具,看出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具有良好的潛質,就請他製作了一部成本稍高的《大冒險》。這不僅是一部精彩的影片,而且在票房上也獲得很大的成功。於是,伯頓開始成為好萊塢引人注目的新派導演。緊接著,他執導了一部超自然喜劇片《甲蟲汁》,這部怪異而前衛的影片再次使得觀眾和影評家對這位年輕的導演另眼相看,也使他在動漫畫一類影片製作者行列中脫穎而出。
1989年,而立之年的蒂姆伯頓獲得一個開拓事業的大好機會,得以執導大製作影片《蝙蝠俠》。這是一部根據同名暢銷漫畫改編的超現實風格的娛樂片,漫畫風格和超現實的影片世界為伯頓提供了馳騁想像力的最好空間。但好萊塢多年不變的原則是,預算越大,影片受到的牽制越多。這部影片中伯頓的個人風格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突出,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一部打上伯頓標簽的詭異陰暗的電影,在一向明朗的好萊塢賣座片中具有一種非同一般的風格和影調。這部影片在票房上也獲得極大的成功。
1990年,借著上部影片的成功的東風,伯頓又拍攝了詭異與浪漫相融合的影片《剪刀手愛德華》。影片講述的是長著剪刀手、披著凌亂的長發的「科學怪男孩」與有愛心的普通小姑娘的一段浪漫感人的童話故事。這是他最好看、最著名、也最明朗的早期作品,雖然主角愛德華造型怪異甚至有點可怕,但影片散發出的歡快與浪漫也是突出的。在這部影片的拍攝中,他也和影片男主演約翰尼·戴普建立和發展了一種富於成效的工作關系。
1992年,他又完成了「蝙蝠俠」第二集《蝙蝠俠歸來》。由於第一集的成功,伯頓有了更多的自由處理自己的影片。於是,這部影片的調子比第一集更加陰暗低沉,以至招來華納公司的不滿,但好在影片賣座還算不錯。
1993年,一部與眾不同的的動畫長片《怪誕城之夜》問世。這又是伯頓延續自己動畫事業的成功「戰役」。雖然他只是作為故事和製片出現在演職員表裡,但影片被冠名為「蒂姆·伯頓的怪誕城之夜」,顯然是打上伯頓烙印,甚至是把伯頓風格貫徹到底的一部影片。
1994年,蒂姆·伯頓帶著緬懷與敬意,完成了以一個好萊塢傳奇默片導演生平為題材的傳記影片《艾德·伍德》。這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恐怖默片導演,他的生活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聲名狼籍,但在影片中伯頓強調的是他獨特的個人想法和對電影的執著追求。從影片結尾處一段艾德·伍德生活紀錄片的播放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得到了伯頓的同情與理解,甚至某種程度的贊賞。富於煽動力的影片也使觀眾對伍德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影片在美國的票房和評論並不好,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具個人色彩和感情的影片,並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1995年,伯頓監制了影片「蝙蝠俠」系列的第三集《永遠的蝙蝠俠》,伯頓和華納公司的不愉快使他沒有繼續完成自己的系列。蒂姆伯頓在1996年執導了一部外星題材的科幻片《火星人攻擊地球》,這部超現實的影片使他可以再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怪異的外星形象、近乎鬧劇的情節構思令這部影片與同類題材的其他影片顯現出不同的質感。
在沉寂了幾年之後,1999年,伯頓執導了一部古裝影片《無頭騎士》,這又是一部充滿陰暗想像力的超現實影片。片中伯頓彷彿故意在和觀眾開著實在有傷大雅的玩笑,人頭像瓜果一樣被砍下,婦女、小孩無一倖免。而伯頓也不去玩弄緊張恐怖,只是悠閑自得地向觀眾的忍受能力挑逗著。除了主人公以外,所有人的被殺似乎都是無所謂的,理所當然的,既不用你緊張也不用你興奮。這就是伯頓式的「黑色」玩笑。而在這部發生在十八、十九世紀之交的影片結尾,伯頓一掃影片中的惡作劇式的玩笑,而是充滿溫情和希望的向正在二十一世紀門檻上的觀眾致意。
2000年,伯頓將有一部《電眼人》(X: The Man with the X-Ray Eyes)獻給觀眾,相信我們屆時又將再次被伯頓世界的「黑色」想像力所征服。
--------------------------------------------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僵屍新娘/蒂姆·波頓之地獄新娘/骷髏新娘 Corpse Bride (2005)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
The Many Faces of Catwoman (2005)
Ray Harryhausen: The Early Years Collection (2005)
Super Secret Movie Rules: Disaster Movies (2004)
Mario Bava: Operazione paura (2004)
Pie Plates Over Hollywood (2004)
大魚老爸/大智若魚/大魚 Big Fish (2003)
Super Secret Movie Rules: Superheroes (2003)
De Superman à Spider-Man: L'aventure des super-héros (2002)
決戰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The Making of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Sleepy Hollow: Behind the Legend (2000)
The World of Stainboy (2000)
Lost in Oz (2000)
Mario Bava: Maestro of the Macabre (2000)
無頭騎士 Sleepy Hollow (1999)
飛天巨桃歷險記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1996)
星戰毀滅者/火星人玩轉地球/火星人大侵襲/外星人進攻/火星人襲擊地球 Mars Attacks! (1996)
永遠的蝙蝠俠 Batman Forever (1995)
艾活傳/艾德·伍德/愛在好萊塢的日子 Ed Wood (1994)
臭屁小子 Cabin Boy (1994)
世紀電影 Century of Cinema, A (1994)
聖誕夜驚魂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The (1993)
蝙蝠俠歸來 Batman Returns (1992)
單身一族 Singles (1992)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蝙蝠俠 Batman (1989)
嘩鬼家族 Beetlejuice (1988)
魔界舞男 Trick or Treat (1986)
驚異傳奇 "Amazing Stories" (1985)
黑神魔 Black Cauldron, The (1985)
荒唐小混蛋奇遇記 Pee-wee's Big Adventure (1985)
小科學怪人 Frankenweenie (1984)
儀器 Tron (1982)
Vincent (1982)
狐狸與貓狗 Fox and the Hound, The (1981)
Lord of the Rings, The (1978)
㈧ 蒂姆波頓導演都出了什麼電影
聖誕夜驚魂,剪刀手愛德華,嘩鬼家
族,斷頭谷,埃德伍德,火星人玩轉地
球,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人猿星球,僵屍新娘
㈨ 蒂姆伯頓有哪些好看的電影
《歷代的巫術》
《吸血鬼諾斯費拉杜》
《泥人哥連》
《剪刀手愛德華》
《驚情四百年》
《夜訪吸血鬼》(堪稱史詩的偉大哥特電影)
《烏鴉》
《人狼生死戀》
1959年,法國導演喬治斯·弗郎吉所拍攝的《無顏之眼》
1983年好萊塢出品的《慾望》
1994年的義大利電影《魔誡墳場》
1999年的《斷頭谷》(以Witch為題材)
2000年,著名的哥特影星約翰尼·德普與老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合作,打造出了影片《第九道門》
2001年,的《狼族盟約》
2003年,3D動畫片《蓋娜》
2003年的《黑夜傳說》
2004年的《范·海辛》
2007年聖誕節夢工廠和華納兄弟公司出品了由鬼才導演蒂姆·波頓、好萊塢巨星約翰尼·德普和波頓的妻子海倫娜·伯翰·卡特合作的《理發師陶德》和兩部動畫片《聖誕夜驚魂》和《僵屍新娘》
(當然,這個你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