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47歲第一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當時獲得的不是最佳導演,是最佳外語片。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屏東縣潮州鎮,祖籍江西德安。2001年,因執導《卧虎藏龍》首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2006年和2013年,李安憑借《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和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也是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人導演。
在截至2013年的導演生涯中,李安共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四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李安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1)電影李安第幾代導演擴展閱讀
李安導演在奧斯卡金像獎上的獲獎記錄:
2001年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卧虎藏龍》
2006年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斷背山》
2013年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013年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特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㈡ 李安是誰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屏東縣潮州鎮,祖籍江西德安,編劇、導演[1]
㈢ 著名導演李安的個人資料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安,碩士。是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曾擔任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獲得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等8個獎項的提名,《喜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卧虎藏龍》榮獲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成為迄今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且被《時代周刊》評為2000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導演。2006年憑借電影《斷背山》榮獲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也是目前唯一華人導演獲此殊榮。李安為華人影壇做出了極大貢獻,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梁。
㈣ 中國著名的導演及其代表作
1,李安,代表作:《推手》《斷背山》《色戒》《卧虎藏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199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2,張藝謀,代表作:《秋菊打官司》《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金陵十三釵》。
張藝謀,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西安,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3,馮小剛,代表作:《甲方乙方》《天下無賊》《集結號》《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
4,吳宇森,代表作:《英雄本色》《喋血雙雄》《變臉》。
吳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導演、編劇、監制、演員。1968年擔任劇情片《死節》的編劇,從而進入電影圈。
5,陳凱歌,代表作:《黃土地》《霸王別姬》。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1984年執導電影處女作《黃土地》,該片獲得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
㈤ 中國的導演有哪些
1.張藝謀
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西安,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
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1984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擔任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 1986年主演第一部電影《老井》奪三座影帝。
1987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獲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從此開始實現他電影創作的三部曲,由攝影師走向演員,最後走向導演生涯。
2.陳凱歌
1952年8月1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1984年執導電影處女作《黃土地》,該片獲得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 。
3.馮小剛
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2]。1985年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3]。1991年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並憑借該劇在中國內地獲得關注。
4.王晶
1955年5月3日出生於中國香港,華語影視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1976年,擔任愛情劇《心有千千結》的編劇,從而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1980年,擔任愛情劇《京華春夢》的編劇 。198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千王斗千霸》,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5.徐克(Hark Tusi)
1950年2月15日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 。
1977年回港,在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即無線電視)擔任編導,參與長篇劇《家變》製作。1978年隨同大批無線電視員工一起轉往佳藝電視,編導武俠劇《金刀情俠》 。1979年指導首部電影《蝶變》。
張藝謀人物評價
早期張藝謀以執導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文藝電影著稱,藝術特點是細節的逼真和主題浪漫的互相映照,善於電影色彩學和捕捉人物內心世界細膩動人的事物。
張藝謀作品的突出特點是對中國傳統封建意識的深刻認識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是內蘊其中的濃烈的歷史感和生命意識,是古樸民俗的奇特景觀,同時也飽含對女性反抗精神的謳歌和贊頌,他在強烈的色彩、大膽的構圖背後堅持了生活的真實和敘事的抒情。
張藝謀的本領在於他能強烈而不失准確,適時而又超前地撥動中國百姓的心弦。張藝謀拍攝的影片題材廣泛,有農村、城市、歷史、人文、現實、愛情、武俠動作以及戰爭等題材,表現手法也不斷更新他的影片在國內外屢屢獲獎,使沉寂多時的中國影片開始受到世人矚目。
㈥ 李安導演是哪裡人他有哪些著名作品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安,是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1975年從台灣藝術大學戲劇電影系畢業,後修讀伊利諾伊大學戲劇導演專業,並於紐約大學電影製作專業取得碩士學位。1995年憑《理智與情感》轟動國際影壇,獲得奧斯卡七項提名,確立其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的地位。2009年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堅持拍電影的「最偉大導演」之一。其屢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金獅獎、金熊獎、英國學院獎等國際頂級電影獎項,是華人迄今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導演,更是迄今亞洲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導演。代表作品:喜宴、理智與情感、卧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㈦ 李安的簡介和代表作
李安(Ang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
199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1993年,執導劇情片《喜宴》,該片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1994年,執導劇情片《飲食男女》,該片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1995年,執導劇情片《理智與情感》,該片獲得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00年,執導武俠劇情片《卧虎藏龍》,該片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5年,執導劇情片《斷背山》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並成為奧斯卡金像獎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
2007年,執導劇情片《色·戒》,該片獲得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12年,執導冒險劇情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2013年,擔任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成員。
2018年,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獎終身成就獎。
代表作品:《卧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7)電影李安第幾代導演擴展閱讀
1954年,李安生於台灣屏東縣,兩歲時舉家遷往花蓮,十歲時定居台南。初中時,李安就讀延平中學。
1969年,進入台南一中。1972年,李安從台南一中畢業,大學聯考落第,補習一年重考。
1973年,通過專科考試進入台灣國立藝專(2001年改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影劇科。
1974年,演出舞台劇,獲得話劇金鼎獎大專組最佳演員獎。
1976年,國立藝專畢業,同年入伍服兵役。
1978年,進入伊利諾伊大學戲劇導演專業,兩年後取得學士學位。
1981年,進入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
1982年,拍攝的《蔭涼湖畔》(Shades of the lake),獲紐約大學獎學金及台灣政府主辦的獨立製片電影競賽獎金穗最佳短故事片獎。
1984年,李安以畢業作《分界線》(Fine Line)從紐約大學結業,並取得碩士學位。該片曾獲紐約大學沃瑟曼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影片獎,後來也曾在公共電視網及亞美電影節上放映。
㈧ 目前國內的導演裡面,真正有實力的有哪些
我個人認為國內的許多導演實力都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要說到真正的一線大導演的話,我個人認為有張藝謀,陳凱歌和馮小剛,這幾位在影視圈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他們拍出來的電影在網路上都有著非常不錯的口碑,並且他們的名氣都是憑借著自身的實力一步步打出來的,他們對於電影都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能夠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並且觀眾們對他們拍攝的電影都有著很高的期待,所以這幾位導演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㈨ 李安……簡介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屏東縣潮州鎮,祖籍江西德安,編劇、導演。
1995年,李安憑借英文電影《理智與情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進入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1999年,因執導《卧虎藏龍》首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2006和2013年,憑借《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和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也是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人導演和亞洲導演。2001年,小行星64291以李安的名字命名。2006年,獲評《時代周刊》「影響世界的一百人」。2009年,入選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的「當代最偉大的50位電影導演」。2012年,獲得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勛章。2013年,獲得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
在截至2013年的導演生涯中,李安共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四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李安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中文名:李安
外文名:Ang Lee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星座:天秤座
血型:B型
身高:178cm
體重:64kg
出生地:台灣屏東縣潮州鎮
出生日期:1954年10月23日
職業:導演、編劇、製片人
畢業院校:美國紐約大學
代表作品:喜宴、理智與情感、卧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主要成就: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兩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兩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兩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兩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兩屆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導演,兩屆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兩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