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什麼關於小提琴的經典電影啊
1.紅色小提琴
三百年來,一把紅色小提琴在數個國家流浪,與數人的命運緊緊相牽。彷彿有某種魔咒,讓人們為這把琴瘋狂著迷。
小提琴的製造者,是十七世紀義大利的樂器大師(卡路•施齊Carlo Cecchi 飾 )。妻兒死去,難抑悲傷的他,把愛人的血塗在小提琴上,從此琴就輾轉流落到了奧地利。一個練琴的小男孩為了這把琴痴迷,直至倒落在舞台上。
小提琴的流浪從未間斷,從盜墓者,到吉普賽人,到為之自殺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間上海的一位音樂老師。這期間,無論擁有者是否明白小提琴真正價值,都逃不出它的魔力。終於,有鑒別專家知道了小提琴的秘密——它的外殼染著三個世紀前一位大師的血和淚。
2.今生情未了
法國片《Un coeur en hiver》,按本意大約譯作《冬之心》,中文又譯《郎心似鐵》或者《今生情未了》。覺得譯得不準,照我說,不如譯成《今生情了了》。女主角是個小提琴家,美麗自負。男主角是修補小提琴的行家。他幫她修琴。他去看她排練拉威爾的作品,被她迷住,也許是被她的音樂迷住。 她知道他們彼此喜歡。
3.和你在一起
普通百姓劉成(劉佩琦)為讓從小拉小提琴的兒子劉小春(唐韻)的小提琴技藝有較大提升,帶著他從江南來到北京,拜了性格怪異的江老師(王志文)為師,在學習過程中,劉小春逐漸與江老師成為忘年好友。風情萬種的莉莉(陳紅)與劉成父子倆住得很近,她讓劉小春逐漸萌發生出莫名的愛戀。
4.夢幻街少女
正在讀初三的月島滴滴是一個喜歡看書的女孩,她每次都能在借書卡上看到一個叫天澤聖司名字,因此她對這個人充滿了好奇。
滴滴一直喜歡寫詩,有一天她跟好友夕子在討論寫詩的事,夕子告訴滴滴自己收到了情書,但事實上夕子已有了喜歡的人。更沒有想到的是,夕子喜歡的杉村喜歡的是滴滴,滴滴一時間感到十分困惑。
滴滴無意中來到了一個小店,原來店主是聖司的爺爺。認識了聖司之後,聽到了聖司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之後,也激發了滴滴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之念。當聖司離開了到義大利學習做小提琴時,滴滴決定要專心寫作。當滴滴完成了作品之後,她發現原來自己高估了自己,就這樣她選擇繼續考高中,這時她非常想念聖司。
一天凌晨,她站到窗邊,突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5.卡車上掉下的小提琴
下崗工人胡佐衡在路邊撿到一把小提琴後,突然萌發了學琴的念頭,隨後便一發不可收地痴迷於練琴.面對家人、同事、鄰居的疑惑不解、冷嘲熱諷乃至激烈反對,他仍樂詞不疲。在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少年宮老師的幫助下,他的琴藝有了進步,而周圍人也漸漸開始理解他。
本片風格頗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偷自行車的人》,它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下崗工人胡佐衡在路邊意外撿到一把小提琴後發生的一連串故事。胡佐衡拿著沒人認領的小提琴,突然萌發了到少年宮學琴的念頭,隨後便一發不可收……
6.梅紐因-世紀小提琴
法國小提琴家與音樂紀錄片導演布魯諾·蒙桑容的作品,風格相當接近他在兩年後拍攝的《里赫特:謎》www.douban.com/subject/1828568/,由傳主面對鏡頭,講述他的音樂人生,穿插大量紀錄片影片鏡頭。
7.小提琴與壓路機
一個壓路機司機與一個小提琴琴童的短暫友誼.
❷ 世界上最偉大的小提琴女演奏家是誰
尼科羅·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1840) 作品有《降E大調協奏曲》、《二十四首隨想曲》、《女巫之舞》、《無窮動》、《威尼斯狂歡節》等。 弗里茨·克萊斯勒(Fritc Kreisler,1875—1962) 蒂博Thibaud,Jacques (1880~1953) 喬治·埃奈斯庫(Georges Enescu,1881—1955) 亞莎·海菲茲(Jascha Heifetz,1901-1987) 魔鬼的顫音希望你聽一聽大衛·奧伊斯特拉赫演奏的版本,海菲茨的速度太快了~ 那薩姆·米爾斯坦 (Natham Milstein,1904-) 巴赫:6首獨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 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聖一桑:第三小提琴協奏曲(愛樂樂團/巴爾金、費斯托拉里) 門德爾松/柴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阿巴多) 大衛·奧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ch,1908—1974) 耶胡迪·梅紐因(Yehudi Menuhin,1916—2001) 亨里克·謝林(Henryk Szeryng,1918-) 里奇(1918- ),美國小提琴家,技術高超艾薩克·斯特恩(Lssac Stern,1920——— ) 格魯米歐(1921-1986),比利時小提琴家列奧尼德·柯崗(Leonid Kogan,1924—1982) 列奧尼德·柯崗是繼大衛·奧伊斯特拉赫之後最重要的蘇聯小提琴家。拉賓(Michel Rabin1936-1972) 薩爾瓦托雷·阿卡爾多(Salvatore Accardo,1941———) 伊扎克·帕爾曼(Itzhak Perlman,1945——— ) 朱克曼(1948- ),當代著名小提琴家平夏斯·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1948——— ) 還有帕格尼尼,中國的薛偉,呂思清,盛中國等
❸ 跪求《小提琴家(2018)》百度網盤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KimBodnia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nBUdYeib4jEU2wmoIw0dWQ 提取碼:
6y2w
《小提琴家 Viulisti》
導演: Paavo Westerberg
編劇: Paavo Westerberg、Emmi Pesonen
主演: Kim Bodnia、瑪特琳娜·庫斯涅米、Samuli Edelmann、Paavo Westerberg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芬蘭
語言: 芬蘭語、英語
上映日期: 2018-01-05(芬蘭)
片長: 125分鍾
又名: 意亂提琴手(台)、The Violin Player
A love story about ambition, giving up and reaching the dreams.
❹ 《陌生的戀人》過審,這部劇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引言:現在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的好劇,好片走進了觀眾的視野,人們開始進入演藝行業,大家收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不僅可以從電視上觀看電視劇,更能從電腦手機以及有線電視上面遠程瀏覽,越來越多好的劇本,已經被觀眾們熟知,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陌生的戀人,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了一個什麼內容?
三、男主
陌生的戀人這部劇的男主角有歐豪飾演,說到這位演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近年來他出現了許多精彩的作品,包括目前正在上映的電影,中國醫生他在電影中飾演了一個在抗疫一線前沿工作的醫生角色,包括電視劇八佰,1921中都有出色的表現,扮演了一個優秀的革命黨人。
在預告中陌生的戀人中他扮演一個霸道冷酷的男總裁。
❺ 一個女會拉小提琴.帶2個孩子.丈夫是海軍離婚了.請問這是哪部電影
【原 片 名】Music of the Heart
【外文別名】50 Violins (USA)
Fiddlefest (USA)
【中 文 名】弦動我心/心靈音樂
【出品公司】米拉麥克斯製片公司(Miramax, USA)
【出品年代】1999
【上映日期】1999年10月29日 (美國)
【影片級別】PG 級(簡短的語言和感官)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66943/
【IMDB評分】6.4/10 (3,101 votes)
【國 家】美國
【類 別】傳記/劇情/音樂
【導 演】威斯-克雷文(Wes Craven)
【主 演】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
安吉拉-貝塞特(Angela Bassett)
葛洛麗婭-伊斯特芬(Gloria Estefan)
【文件格式】XviD + AC3
【文件大小】2CD 49x15MB + 49x15MB
【視頻尺寸】608 X 320
【影片長度】107 Mins
【對白語言】英語原聲
【字幕語言】英文/韓文/日文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有關女性自我實現的故事。面對丈夫的背叛,羅伯塔(梅麗爾-斯特里普飾)的世界轟然坍塌了。多年來,她隨著在海軍服役的丈夫四處奔波,已毫無個人事業可言。現在這一切都幻滅了,她必須重新自食其力,同時還得撫育兩個幼子。背井離鄉的羅伯塔來到全國最亂的紐約東哈林區。除了資質、韌性和往日攢下的50把小提琴外,她已一無所有,教孩子們拉琴成了她謀生的惟一選擇,但來自各方的懷疑讓她苦惱。重壓當頭,羅伯塔的激情感染了學生,混亂不堪的街區里傳來了美妙的音樂,人們駐足凝聽。羅伯塔成功了。然而好景不長,音樂教室維持了10年後,校方突然決定撤資,羅伯塔面臨事業擱淺的危機……
《心靈之曲》告訴那些對夢想望而卻步的人們:不管生於何門,阻撓幾多,只要堅持下去,並篤信自己,那麼一切不可能都會變得水到渠成。片中的羅伯塔遇到來自家庭和事業的重重阻力,但她堅守做人原則,在逆境中決不輕易言敗,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她點化了出身卑微的孩子們的音樂稟賦,而孩子們的靈氣則讓死氣沉沉的教育體制嘗到了僵化的苦頭。
恐怖片出身的導演
此片原名《50把小提琴》,以1995年獲奧斯卡提名的紀錄片《小小奇跡》(Small Wonders)為藍本,故事的原型為紐約東哈林區的小提琴教師羅伯塔-加斯帕里-切瓦拉斯。由以《猛鬼街》、《奪命狂呼》等賣座恐怖片聞名的威斯-克雷文擔任導演起初著實令人大跌眼鏡。其實,克雷文是一位果敢、幽默和有創新意識的電影人,他1984年自編自導的《猛鬼街》賦予青春恐怖片全新的涵義,而《奪命狂呼》I、II集均取得了超過一億美元的本土票房。在拍完《奪命狂呼II》後,克雷文感到自己在恐怖片風格上似已走到極限,因而一直希望借一部正劇轉型。當過老師的他十分欣賞紀錄片《小小奇跡》,於是產生了將其改變為劇情電影的沖動。事實證明,克雷文的嘗試是成功的,其駕馭正劇的才能令人刮目相看。
將真實故事搬上銀幕頗費了一番周折。首先它遭到了故事原型加斯帕里本人的反對,因為原來的紀錄片已很好地交待了一切,況且她也不願向好萊塢出賣自己,更別提對恐怖片出身的導演了。就在她心懷芥蒂、舉棋不定時,紳士風度的克雷文拜會了她,「我本善良」的加斯帕里最終同意了,但條件是必須尊重事實。
斯特里普擊敗麥當娜
其實,女主角羅伯塔原屬意麥當娜扮演,為了能勝任角色,麥當娜已苦練了數月小提琴演奏,還親自跑到紐約觀察人物原型的一舉一動。可惜的是,由於與導演克雷文在對人物的表現方式上見地不同,麥當娜最終無緣此片。
演技舉世公認的梅麗爾-斯特里普曾11次獲奧斯卡提名,兩次獲獎。她1977年以《朱麗婭》一片嶄露頭角,後來拍的《蘇菲的抉擇》、《克萊默夫婦》、《走出非洲》、《獵鹿人》等均屬影史掛名之作。她能與克雷文合作頗費了番周折。在《心靈之曲》之前,斯特里普沒看過克雷文的任何影片,只聽過他的電台訪談節目。由於檔期問題,她起初對克雷文的邀請婉言謝絕。即便後來被克雷文的誠意打動接下來後,鑒於所飾角色的小提琴手身份及其心理、情感的復雜,斯特里普也覺得難度極大。為了能在銀幕上拉琴,斯特里普堅持每天練琴4—6小時。雖然以前不懂任何樂器,但經過兩個月的苦練,斯特里普已可獨立完成全部要求實拉的鏡頭。此外,由於演的是小提琴高手,斯特里普在拉琴時還得盡量顯得優雅自如,這可難為了她。在拍攝過程中,斯特里普發現,那些沒拍過電影的琴童們對她的拉琴水準表現得十分得意,她說:「當他們發現老師拉得更差時,那份自豪勁兒就別提了。」盡管孩子們各個都有兩下子,但演的畢竟是初學琴的兒童,因此工作人員得使出渾身解數讓小傢伙們拉得差些再差些,於是這些孩子一會兒換肩,一會兒換手,一會兒調錯弦,真是熱鬧非凡。
斯特里普認為,演羅伯塔這樣的專業人士比演虛構角色難得多。在拍攝時,她試圖忘記真正的羅伯塔,而努力在銀幕上呈現一個腳踏實地的堅強女性。斯特里普的藝術造詣是毋庸置疑的,她極有可能憑此片第12次獲得奧斯卡提名。正如克雷文所言:「斯特里普的身上完美地結合了高雅和智慧,她的親和力令我們激賞。」
兩片亮麗的綠葉
流行歌手葛洛麗婭-伊斯特芬曾於1994年、1996年兩獲格萊美獎,這次是她初上銀幕,扮演熱心、不安分的女教員伊莎貝爾,在羅伯塔最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伊斯特芬對能與斯特里普合作雀躍不已,當斯特里普演戲時,伊斯特芬潛心鑽研她的一顰一笑,而斯特里普也大方地不吝賜教,兩人合作相當愉快。此外,伊斯特芬還與青春組合樂隊一起,為影片配唱了同名主題曲。
安吉拉-貝塞特曾因在《與愛何乾》中扮演蒂納-特納獲奧斯卡和金球獎提名,這次她演的是冷麵熱心的中學校長珍妮特,其特有的內在神韻揮灑得淋漓盡致。
輝煌的結尾
在卡耐基音樂廳舉行的小提琴演奏會是劇組拍的最後一場戲,這也是全片的高潮點。事實上,這時斯特里普接觸小提琴也就剛剛4個半月,就得硬著頭皮在卡耐基音樂廳獻藝了,而且是當著好幾個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手演奏巴赫的作品。當接觸到小提琴高手們鷹一樣的眼睛時,她形容自己簡直要暈過去了。這是卡耐基音樂廳108年歷史上第五次向電影攝制組提供場地使用權。實拍那天,主要演員、數十名小提琴手、10位世界頂尖樂手和2000名群眾演員將音樂廳坐得滿滿的。拍攝行將結束時,紐約市負責教育事務的官員親自趕來,表示將繼續支持加斯帕里的東哈林音樂教室,這無疑為《心靈之曲》的拍攝工作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本片為著名女演員Meryl Streep贏得了第72屆學院獎女主角獎提名,這是她演藝生涯中,第10次獲得這一獎項提名,也是她第12次,獲學院獎提名。
❻ 哪位大神有小提琴家2018年上映的由 Kim Bodnia主演的百度雲資源
《小提琴家 2018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主演: Kim Bodnia、瑪特琳娜·庫斯涅米、Samuli Edelmann、Paavo Westerberg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芬蘭
語言: 芬蘭語、英語
上映日期: 2018-01-05(芬蘭)
片長: 125分鍾
又名: 意亂提琴手(台)、The Violin Player
A love story about ambition, giving up and reaching the dreams.
❼ 求《小提琴家》2018年百度雲資源,Kim Bodnia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0yjVyLdoflFrE8e-Ma0TAg
❽ 關於小提琴家的電影
等愛的女孩兒 04年的電影
女主角是娜塔莎·麥克艾霍恩
❾ 北歐電影《我的媽媽》
鏈接:https://pan..com/s/1iliEDLqlak6oEa1oOK2f6A
❿ 如何評價小提琴演奏家安娜-蘇菲·穆特
小提琴演奏家安妮-索菲·穆特早年是一位神童,13歲得蒙卡拉揚器重,兩人的合作堪稱大師晚年在小提琴協奏曲領域最豐碩的成果,雖然穆特對現代小提琴作品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是她的古典音樂演繹相對有些粗糙,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