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微電影
微電影的需求量大,投資小回報快,消費也快。人們在閑暇時刻都會打開手機,微電影以時間短博得人們的眼球,電影時間長人們沒那麼多的時間去看,但是微電影人們可以隨時看,坐公交地鐵上下班的時間就看完了,消化快貼近生活,不像電影一樣,看完了感觸很深,微電影看完不會那麼大的感觸。
② 導演現場教你如何拍攝微電影及製作
微電影是微時長的具有藝術性的電影。簡單來說就是具有情節的短片。它最開始就是草根惡搞娛樂的產物。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微電影,那不妨拿起設備,現在就開始干吧。不是只有導演才能拍微電影。
微電影對於拍攝設備的要求並不高,佳能的5D2、Iphone4手機都是非常棒的拍攝設備,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備有DV,DV里都內置了豐富的藝術效果或自動編輯功能,你完全可以根據攝像機的引導來拍一些有意思的片段。
對於業余者來說,拍攝只需要按下開始鍵就可以了,為了避免內容太過冗長沒重點,你不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這樣你拍出來的微電影會更專業。
一、拍攝前觀察環境拍攝前觀察環境主要是為了兩點:
第一,通過周圍環境的觀察,你心裡有打算哪些事物、角度會用到,甚至可以考慮到會採用升格(慢鏡頭)還是降格。第二,為自己人身安全考慮,因為拍攝時往往注意力只集中在被拍攝物體上,容易踩空或撞到物體而受傷。
二、微電影中大場面的拍法如果微電影通篇下來都是固定鏡頭那會看起來非常地呆板與枯燥。當你拍攝大場面時,如果用廣角鏡頭不能把整個畫面完全拍攝下來,那麼就應該使用「搖攝」的拍攝方式。搖攝是指在拍攝一個鏡頭時,攝像機位置不動,藉助三腳架或人體進行任意方向的搖動拍攝。搖攝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橫向移動鏡頭光軸的水平橫搖、垂直移動鏡頭光軸的垂直搖攝,中間帶有幾次停頓的間歇搖,攝影機旋轉一周的環形搖,各種角度的傾斜搖等等。在搖攝時要把握好轉動的速度和角度,這樣畫面才會順暢。
三、微電影拍攝最中景物的多樣化呈現在拍攝人物和風景時採用移攝會直接調動人們在行進中或運動物體上的視覺感受。「移攝,畫面的框架處於運動之中,畫面內的物體不論是處於運動狀態還是處於靜止狀態,都會呈現出位置不斷移動開的態勢,並且移動攝影通過攝影機的移動開拓了畫面的造型空間,創造出獨特的視覺藝術效果。
四、微電影拍攝者的鏡頭一定要穩住許多人拿DV拍出來的視頻晃動太大根本沒法看。就是「跟攝」時不夠注意。跟攝是攝像機始終跟隨運動的被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這種方式拍攝的畫面稱為跟鏡頭。在跟攝時跟上、追准被攝對象是跟鏡頭拍攝的基本要求,因為鏡頭大幅度的上下跳動極容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
通常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而且景別也保持不變。這就要求在拍攝者與主體人物運動速度基本一致,這樣才能夠保證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既不會使主體人物移出畫面,也不會出現景別的變化。
五、變焦拍攝注意定格平時我們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這樣的畫面,鏡頭對准一個廣闊和場景,漸漸地鏡頭推進,最後聚焦於某個細節,這種方法經常運用於花卉、燭光、小動物等細節的拍攝。看上去顯得很專業,不過我們一樣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拍攝出來。DV的焦距可以通過焦距撥桿來調節,將旋鈕推至T那方,可以拉近並放大遠方的景物;如將旋鈕推至W那方,拍攝的范圍則會擴大。拍攝變焦鏡頭時,需要注意在對准目標後要保持靜止5秒鍾左右,以便後期編輯,另外,在一組畫面結束時也要把圖像定格5秒鍾,給人有始有終的感覺。
長焦距鏡頭具有視角窄、景深小的特點,有「望遠」的效果,現在家用DV的光學變焦都達到10倍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30倍以上,遠在10米之外的細小物體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觸摸到似的。但是,要想拍好長焦距鏡頭,需要注意:要防止DV抖動。
盡管現在許多DV的防抖效果很好,但在長焦端依舊很容易拍出畫面抖動的微電影,影響觀眾的觀看。因此拍攝時盡量使用三腳架穩定攝像機,或利用依託物,穩定住身體或手臂。因此如果不是劇情需要,盡量還是走到景物旁邊用廣角端進行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畫面穩定性要好很多。
資料:愛微電影
③ 微電影導演具體需要做的功課有哪些它與標准電影的區別在哪
1,廣闊的知識面,扎實的導演基本功,深厚的美學修養,出色的組織團隊才能,當然還有智慧。
2,區別在於它短。但並不是短就更好拍,需要的功底也不比標准電影差。
④ 在企業宣傳片製作過程中,導演的作用有多大
企業宣傳片拍攝中導演的重要性
沒有人會懷疑導演這一角色在電影、廣告、企業宣傳片製作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很少有人了解一個合格的企業商業導演應具備哪些能力和潛質。
一、導演應該是藝術家 導演要具備一定水準的文學音樂美術等多方面修養,要淵博,有表現欲,以獨特的藝術才華及智慧征服輔助他工作的人群。
二、導演應該是技術家 導演須對企業宣傳片電視廣告的每一個環節了如指掌,從編劇、美術(包含設計場景、道具)、攝影、照明、音響、剪接或編輯、化妝、發型、片名及字幕等設計都要熟悉。
三、導演應該是萬精油 導演乃劇組萬精油也。不管是電影,還是企業的宣傳片產品廣告片都是集體創作的結晶,必須與工作人員的取得良好溝通,精通業務才具備說服力。
導演必須會宣傳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在媒體的面前舉止得體,給人以好印象。導演應該是劇組最老奸巨滑的人物,上下老小都被他打點得服服帖貼。 他是精神分析專家,洞察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心理,誘導他們為工作奉獻熱情。 怎麼樣,路途遙遠而艱辛,你怕了嗎?
其實,並不是要具備以上條件才可以做導演,那是真正意義的導演,而現在市面上所謂的"導演",象蝗蟲一樣多,平均每個企業宣傳片專題片一個,每部廣告片電視短片兩三個。在很多拍攝現場,你很容易認出他們來。他有可能是現場最白痴的一個,一屁股坐在監視器前從開工到收工,中間去一下廁所放水。他通常不懂攝影,不懂分鏡頭,不懂表演,也不跟後期長得比較遺憾又極端虛榮,叫聲"cut"和"ok"就是他的全部工作,再輕松不過。
這里不是說導演一定要做的如何辛苦,但是一個真正與作品共存亡,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影視事業的好的商業導演真的不多見。 在這幾年的企業宣傳片提案中,我也常接觸了不少商業片導演。
記得第一次遇到的第一個導演,文案寫的十分漫長且套路,一看開頭標題就是很大氣、很傳統的宣傳片,而且每張精心PS過的特效圖配上相當霸氣且押韻的短標題,剛看了幾頁覺得還挺像個宣傳片開場,再看下去就感覺怎麼還沒進入正式篇章,看了半天才進入第一小節。走馬觀花地強迫自己看到第99P,終於看到LOGO演示動畫的出現了。我想,如果彩印出來估計也得百把塊,再每個參會的客戶各發一份,大家沉甸甸的捧在手上翻閱,即使不會細看,至少也能深深感受到我們文案或編導連續幾個晚上通宵達旦煎熬之苦了吧,是不是該讓客戶發乎於同情地把案子給我們做了呢?
視頻工廠擁有一批優秀的、具有個性的編導,不走套路,用最真實的感受去寫為客戶寫方案,用獨特和創意打動客戶、打動觀眾。
⑤ 微電影是什麼
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幾分鍾-60分鍾)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7-15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它具備電影的所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主題和故事情節。
2016年微電影行業慢慢轉向「微電影+」的新形態、新業態,即網路大電影,又稱新媒體電影 。時長超過60分鍾,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發行,進行付費點播的影片,目前支持付費的視頻平台有:愛奇藝,PPS,搜狐,樂視,優酷,土豆,騰訊,PPTV,響巢看看,電影網,360影視,中國移動等。
(5)微電影中導演藝術特點擴展閱讀:
微電影製作流程
一、項目策劃
創作者根據創作設想,詳細的做出拍攝時間、拍攝內容、拍攝計劃、拍攝時會遇到的困難等策劃書。確定項目定位、內容、要求、製作精度、時間安排、預算等等。
二、微電影製作團隊組建
創作者按照策劃書,招集相關專業人才,視情況定是否要進行專業訓練。
三、微電影現場拍攝
進行拍攝,做好記錄以有後期製作設想。
四、微電影後期製作
拍攝完成後進行後期製作,包括粗剪、配音、特效、精剪等。
五、微電影發布作品
大多數作品是提交至各大視頻網站,部分精品也可以交由電影發行公司操作。
⑥ 微電影,張藝謀,藝術典型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藝術典型,又稱典型形象,指以鮮明獨特和豐富多彩的個別性,深刻地顯示出社會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質和規律,並達到較高藝術成就的藝術形象
⑦ 微電影的特點都是怎樣的
微單影的特徵如下:迷你性「5分鍾呈現一個完整的世界,難道這不是很神奇嗎」;在這個資訊異常發達,信息傳播率極快的年代,這就造成了很多人不願意坐下來慢慢欣賞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在這個網路時代應運而生的微型電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影視界大腕的專利,而是大眾共同的「寵物」,只要擁有簡單的攝影設備和處理工具,每個人都可以做編劇、做導演,只要有興趣和願望,每個人都可以做主角、做配音。互動性——美國傳播學者沃倫弗曾說:「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程序」。
商業性:微電影即微型電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各種具有視頻功能的手持移動設備,如3G手機,手機電視等,具有無線移動功能的筆記本電腦和其它移動視頻接收設備)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專業製作商製作或者委託製作、有專業或業余導演和藝人或草根群眾參與、以產生話題為目的、適合廣告植入、具有某種連續性和後開發潛力)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⑧ 誰能幫我解釋下微電影,MV,紀錄片三者的定義,以及區別,三者有共同點嗎
您好,我為您解答:
一、三者定義
(一)、微電影(Short Film/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既可以指專業的小成本製作或者使用數碼攝像機、在電腦上剪輯並發布到網路上的業余電影,也可以指時間短的電影。
(二)、MV,MV的提法是近幾年開始的,大家感覺「MTV」范疇有些狹窄,因為「音樂電視」並非只是局限在電視上,還可以單獨發行影碟、或者通過手機、網路的方式發布,所以,就採用MV來表示了,MV的意思是 「Music Video」。是一種視覺文化,是建立在音樂、歌曲結構上的流動視覺。
(三)、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
二、三者區別與聯系
(一)、區別。微電影作為一種電影形式與紀錄片有少許聯系,但是紀錄片趨於對於實物的記錄,這里沒有演員、甚至沒有導演,自然為之。而微電影恰恰是要用滌盪起伏的劇本、能夠控制節奏的導演、高超的剪輯技術和一群感染觀眾的演員,需要的就是把電影短小化、將電影沖突緊湊化。至於MV,則只是為了音樂能夠通過一種可視的載體來吸引聽眾,內容不需要連貫只需配合歌曲情景即可。從題材上看,三者選擇差異很大,這和其服務對象的不同有關。微電影選取的是當下觀眾最熱衷的題材,因為其不能在影院上線,故為必須通過網路迅速占據各大視頻網頁的頭版,沒有噱頭的微電影是無法生存的;而紀錄片的題材卻是盡可能的深刻、甚至小眾,它是為了讓觀眾如同親身感受一種事物、人物、動物,總之紀錄片選取的題材要是大眾忽略的卻又倍感興趣希望了解的;MV的題材盡可能的貼切歌曲的詞義。另外,三者的時間長短、投資多寡都是區別。
(二)、聯系。三者作為不同的影視類型,都是基於一個目的——獲取更多的觀眾。這是三者唯一而且是最緊密的聯系。
參考資料(定義)來自:網路http://ke..com/subview/17861/5037749.htm
⑨ 微電影的創作理論與方法有哪些請列舉出5條著名導演電影創作人的創作理論與方法,和參考文獻的查詢
摘要 為了滿足微電影創作者以及影視教育工作者的實際需求,本書以微電影創作為主要內容,圍繞微電影類型特點、微電影劇本創作、微電影導演技巧、微電影攝影技巧、微電影剪輯技巧、微電影合成技巧六大方面展開論述,形成了比較有新意的微電影創作完整體系,以期為廣大影視教育工作者、微電影創作愛好者提供一本具有參考價值和學習價值的入門基礎教材和創作指導教材。
⑩ 微電影有什麼特點
一是微時長放映,一般30秒—300秒;
二是微型製作,投資成本從幾萬到幾十萬,准入門檻低,參與者多為草根;
三是微平台播出,大多通過網路、手機等新媒體視頻平台播放,貼近普通大眾,普及度更高。多媒體網路、3G 無線上網手機等新技術的應用,更是給了微電影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寬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