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斷背山,洛麗塔一樣安靜的悲情影片
藍色大門 Blue Gate Crossing (2002)8.3
藍色夏戀
導演:易智言 主演:桂綸鎂 陳柏霖 Joanna Chou ...
阿孟是十七歲的高中女生,她常常感嘆自己已不再是「天空任鳥飛,海闊縱魚躍」的青少年了。無法再天空海闊,該當是心中藏了許多的秘密吧!一天,她把這些秘密全數老實地告訴了也十七歲的小士。 小士與阿孟不同,無牽無掛無心機,整日泡在游泳池中,享受水...
可愛的骨頭 The Lovely Bones (2009)7.8
可愛的屍骨 | 親切的骨頭 | 屍中罪 | 蘇西的世界
導演:彼得·傑克遜 主演:西爾莎·羅南 馬克·沃爾伯格 蕾切爾·薇姿 ...
改編自暢銷小說,14歲的小女孩蘇西不幸被一位鄰居強奸殺害,升入天堂的蘇西眷戀著生者的世界,只能像幽靈一樣跟隨著她的家人。
英國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7.9
英倫情人 | 別問我是誰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 主演:拉爾夫·費因斯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 朱麗葉·比諾什 ...
改編自著名作家邁克爾·翁達傑的同名小說。這是一部史詩般的愛情電影,影片以時空交錯和兩個愛情故事交叉的蒙太奇方式展開。
藍莓之夜 My Blueberry Nights (2007)7.6
我的藍莓夜
導演:王家衛 主演:諾拉·瓊斯 裘德·洛 娜塔莉·波特曼 ...
影片改編自王家衛早年的一個短片,諾拉·瓊斯扮演的愛吃藍莓派的女孩,不知不覺中和裘德·洛扮演的雜貨店老闆陷入了愛河……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The Time Traveler's Wife (2009)8.0
時空旅人之妻 | 時光旅的戀人
導演:羅伯特·斯文克 主演:艾瑞克·巴納 瑞秋·麥克亞當斯 阿萊克斯·費瑞斯 ...
圖書管理員亨利可以穿越時空,但他並不能掌控這一本領。作為亨利的妻子,克萊爾必須等待亨利不知何時到來的再次重逢……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2004)7.2
導演:徐靜蕾 主演:徐靜蕾 姜文 黃覺 ...
影片講述了1948年深冬,一個男子在41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說的是一個纏綿的愛情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男主人公對此一無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剎那,兩人有短暫的結合,而後她經歷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
Ⅱ 幫幫忙!
2009-05-29 20:53:53添加 1. 簡愛
出版社 :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評語 : 《簡愛》是英國著名作家夏綠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女主人公簡愛是一個追趕求平等與自主的知識女性形象,本書以其感愉的對於一位「灰姑娘式」人物奮斗史的刻劃而取勝,《簡愛》也是女性文學的代表作品,是全世界能閱讀小說的婦女必讀的經典之作。
2009-05-29 20:54:40添加 2. 洛麗塔
作者 : [美]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出版社 : 上海譯文出版社
評語 : 作為一份病歷,《洛麗塔》無疑會成為精神病學界的一本經典之作。作為一部藝術作品,它超越了贖罪的各個方面;而在我們看來,比科學意義和文學價值更為重要的,就是這部書對嚴肅的讀者所應具有的道德影響,因為在這項深刻的個人研究中,暗含著一個普遍的教訓;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親,氣喘吁吁的瘋子——這些角色不僅是一個獨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們提醒我們注意危險的傾向;他們指出具有強大影響的邪惡。《洛麗塔》應該使我們大家——父母、社會服務人員、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覺和遠見,為在一個更為安全的世界上培養出更為優秀的一個
2009-05-29 20:56:20添加 3. 山楂樹之戀
作者 : 艾米
出版社 : 江蘇文藝出版社
評語 : 看到結局,所有中國人掩面而泣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 王蒙(當代作家)我們再也不願意去經歷這樣的一段歷史,但願這樣的愛情故事已經絕版。 劉心武(當代作家)把這部作品與三十年前的「傷痕文學」聯系起來不無道理,但它具有當下性:極端環境下的性愛壓抑被「現在我們」打量,會產生出比反思更豐富的憬悟。 蘇童(當代作家)老三如此完美,堪稱中國情聖! 熊召政(當代作家)打開這本書,初看是酸,後看是痛,最後是痛徹肺腑。 …… 陳魯
2009-05-29 20:57:00添加 4. 巴別塔之犬
作者 : (美)卡羅琳·帕克絲特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評語 : 「我想念我穿著白紗的妻子,是否能讓她的狗告訴我,埋藏在她生命盡頭的秘密……」 妻子的意外身亡,是意外還是自殺?唯一的目擊者是她的愛犬「羅莉」。丈夫保羅是一位語言學家,他要找到妻子死亡的真相,於是決定教會「羅莉」說話,道出真相。美國新生代女作家卡羅琳·帕克絲特的愛情懸疑小說《巴別塔之犬》以象徵語言分野、表達困境的「巴別塔」作為基調,在懸疑的背後,探討的是關於愛情和隔膜的永恆追問。
2009-05-29 20:57:44添加 5.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 : [美] 奧德麗·尼芬格
出版社 : 人民文學出版社
評語 :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是一個新穎的故事,它涉及到三個層面的連動:引人入勝的科幻概念、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以及感人至深的愛情。全書交織貫穿了亨利和克萊爾不同角度的視野和敘述,傳神地表達出克萊爾那種總是被丟下後的思念,那種不尋常的生活方式,以及她對亨利超乎一切的愛;還有這個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刻將身在何方的男人,他的恐懼,和他對來之不易的愛情的感激之意。
2009-05-29 20:58:29添加 6. 麵包樹上的女人
作者 : 張小嫻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評語 : 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便有愛情。地域和方言,並不會成為障礙。關山之遙,也阻隔不了我們對愛的尋覓和追求。我們同樣生活在一個紛亂和寂寞的城市裡,香港、台灣、日本或大陸,也沒有分別。我從來不擔心我的書離開了香港會失真,在情愛和文字的世界裡,我們早已經超越了年齡和背景。
2009-05-29 20:59:08添加 7. 等一個人咖啡
作者 : 九把刀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
評語 : 這部青春愛情小說用超級生動幽默的筆觸,以「等一個人咖啡店」為視線,以「多種調法的咖啡」為視線延長線,勾勒出一幅催人淚下,意味深長,回味無盡,波瀾壯闊的咖啡哲學愛情的畫卷。
2009-05-29 21:00:24添加 8.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作者 : 蔡智恆
出版社 : 知識出版社
評語 : 你還沒有試過,到大學路的麥當勞,點一杯大可樂,與兩份薯條的約會方法嗎?那你一定要讀目前最搶手的這部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由於這部小說在網路上一再被轉載,使得痞子蔡的知名度像一股熱浪在網路上延燒開來,達到無國界之境。作者的電子信箱,每天都收到熱情的網友如雪片飛來的信件,痞子蔡與輕舞飛揚已成為網路史上最發燒的網路情人。
2009-05-29 21:00:58添加 9. 過客,匆匆
作者 : 飄阿兮
出版社 :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評語 : 一對貌似聰明的別扭男女,因為緣分相遇相識直至結婚,卻沒有學會應該如何相處。 自我保護意識過於強烈,以至於忽視掉更多的美好。 不相信愛情,當愛真正降臨的時候,首先的選擇是逃離。 兩個人的優秀智商,都從來沒用在對的地方。 其實沈安若要的不過是一份安全感,而程少臣要的只是被在乎。 他們都以為自己得不到,於是離開。 卻在成為陌路之後,驀然發現,原來自己所渴望的,都曾經擁有過……
2009-05-29 21:01:32添加 10. 那一杯咖啡的愛情
作者 : 無處可逃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評語 : 這是一段關於愛情的故事。 發生在《情定大飯店》一般浪漫的酒店。而君莫就如同影片的女主角一樣聰穎、大方,有著成熟女性的氣質與魅力。 每一個美麗的女人背後都有一段難以磨滅的感情,君莫也不例外。那段本已經該淡忘的情感卻牢牢地守在心底最軟弱的地方,讓她至今都不敢再愛、不相信愛。 韓自揚是明瑞公司的總裁,與君莫初見就對她印象頗深。在公司與酒店合作的這段時間,她的美麗、她眉宇間淡淡的傷感,都深深吸引了韓自揚。 靠近心中有傷的女人,韓自揚緩慢、沉穩地守在君莫身旁,用自己的深情去關切她,不誇張也不
2009-05-29 21:02:14添加 11. 挪威的森林
作者 : 村上春樹
出版社 : 上海譯文出版社
評語 : 這是一部動人心弦的、平緩舒雅的、略帶感傷的、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小說主人公渡邊以第一人稱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里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標地或前或後或並肩行走不止。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裡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
2009-05-29 21:02:43添加 12. 賴寶日記
作者 : 楊小星
出版社 : 接力
評語 : 賴寶是一個享受生活,也被生活享受的人,這是一段假裝幸福,其實也真有點兒幸福的愛情故事:原生態的都市青年生活,數不盡的人生尷尬和挫折。試著效仿本書主角,換一個自嘲的角度看待一切,或許原本艱難坎坷的日子,會貌似美好得一塌糊塗,你,對!就是你,要做的只是看完這個故事,背誦全部語錄,並從中找出屬於自己的那張笑臉。
2009-05-29 21:03:31添加 13. 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 : 霍達
出版社 : 人民文學出版社
評語 : 小說寫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半個多世紀的生活,歌頌回族人民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古都京華老字型大小玉器行「奇珍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層的琢玉藝人,他家有兩個女兒,長女君壁長於心計,次女冰玉嬌小任性。一天有位長者帶名少年去麥加朝聖路過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決定留下當學徒,這就是本書主人公韓子奇。師徒兩人正為一件訂貨勞作,這是專做洋人賣買的「匯遠齋」定做的「鄭和航海船」。鄭和是回族的英雄,他們決心做好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細刻將在中秋佳節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暈倒在轉動著的玉坨上,寶船被毀,人也
2009-05-29 21:04:05添加 14. 茶花女
作者 : (法)小仲馬
出版社 : 外國文學出版社
評語 : 一八四七年三月十二日,我在拉菲特街看到一張黃色的巨幅廣告,廣告宣稱將拍賣傢具和大量珍玩。這次拍賣是在物主死後舉行的。廣告上沒有提到死者的姓名,只是說拍賣將於十六日中午十二點到十午五點在昂坦街九號舉行。廣告上還附帶通知,大家可以在十三日和十四日兩天參觀住宅和傢具。我向來是個珍玩愛好者,決不能坐失良機,即使不買,也要去看看。第二天,我就到昂坦街九號去了。時間還早,可是房子里已經有參觀的人了,甚至還有女人。雖然這些女賓穿的天鵝絨服裝,披的是開司米披肩,大門口還有華麗四輪轎式馬車在恭候,卻都帶著驚訝、甚至贊賞的眼
2009-05-29 21:05:34添加 15. 傲慢與偏見
作者 : 奧斯丁
出版社 : 上海譯文出版社
評語 :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年)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小說。這部小說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麗莎白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共寫了四起姻緣: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伊麗莎白、簡和莉迪亞是貝內特家五個女兒中的三個姐妹,而夏洛蒂則是她們的鄰居,也是伊麗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達西與賓利是好友,且與威克姆一起長大,而柯林斯則是貝內特家的遠房親戚。
Ⅲ 洛麗塔
世界十大禁書是世界上爭議最大、遭禁最久的十部作品。其作者有因寫性愛小說揚名與世,有此成為世界三大禁書作家的性愛文學鼻祖勞倫斯;有在美國文壇因描寫性慾大膽直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作品遭禁最多最久的亨利·米勒;也有俄國頹廢派掌門納博科夫,曾被公認為二戰後最有貢獻的小說家、但又因《洛麗塔》轟動文壇被批評為黃色小說作家;更有因玩弄女性、寫淫穢小說而先後八次身陷囹圄,坐了30年監獄,三次被判死刑而未被執行的法國艷情文學開山鼻祖薩德;也有因寫妓女生涯、性愛文學而聞名於世的日本作家五木寬之、西班牙作家略薩等。這十部禁書寫得真實而骯臟,有對性愛直露狂放不堪入目的描寫,也有充分暴露隱私的性懺悔,有被譽為最令人銷魂的床上故事,也有描寫妓女,提倡性解放的前衛文學。本輯作品保持原汁原味,精華污穢相間.
半隱半現風行世界二百多年的世界禁書,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容忽視的一座另類寶藏。《世界十大禁書》精選其中十部影響最大,遭禁最久,在世界禁書史上評價最高的代表作品,讓雅好禁書收藏的廣大讀者一次盡聘其快。此書一出,美國《新聞周刊》、《浮華世界》雜志、《紐約時報.書評》、法國《讀書》雜志、《沙龍》雜志即強力推薦。
《兒子與情人》 [英]戴維·赫伯特·勞倫斯 禁毀原因:戀母
這是性愛小說之父勞倫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1961年美國俄克拉荷馬發起了禁書運動,在租用的一輛被稱之為「淫穢書籍曝光車」所展示的不宜閱讀的書籍中,《兒子與情人》被列在首當其沖的位置。
《情慾之網》 [美]享利·米勒 禁毀原因:原始的性愛方式
享利·米勒的力作,被認為是盧梭以來最優秀的懺悔作品之一。米勒試圖以原始的性愛方式,尋回人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失去的自由。這部作品一出版即在美國等許多國家遭到封殺。
《春夢之結》 [美]享利·米勒 禁毀原因:豐富的性想像。
享利·米勒的主要懺悔作品之一,同樣也沒有逃脫被禁的命運。
《洛麗塔》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禁毀原因:戀童癖
納博科夫的扛鼎之作,為他贏得了世界聲譽。此書在美國盡人皆知,是把它當做一本「黃書」來讀的。從1955到1982年間,此書先後在法國、英國、阿根廷、南非等國家遭禁。
《貞潔的厄運》 [法]薩德 禁毀原因:性暴力
巴黎國家圖書館所藏40101號《貞潔的厄運》手稿中,薩德自言創作意圖:「兩姐妹,姐姐淫盪卻奢華富貴,妹妹恪守貞操卻屢遭摧殘蹂躪」。由於薩德過分渲染妹妹慘遭蹂躪的細節,百年來此書一直遭禁。
《衣冠禽獸》 [法]艾米爾·左拉 禁毀原因:兇殺、亂倫、墮落
作品直露地描寫了法國第二帝國時期,社會上的兇殺、亂倫、偷情、墮落、政治上的陰謀、冤獄、草菅人命,為當時上層社會所不容,而屢遭查禁。
《亞瑪街》 [俄]亞歷山大·庫普林 禁毀原因:妓院生活、妓女心理
這是一幅嚴酷的妓女生活畫。「是庫普林悉心研究妓院生活寫作的一部『妓女心理學』」(列夫·托爾斯泰語)。十月革命後,前蘇聯曾封殺此書70餘年之久。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捷克]米蘭·昆德拉 禁毀原因:性描寫
這是使昆德拉贏得世界聲譽的代表作。作品描寫了主人公既渴望女人又害怕女人,性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內容。因作品中涉及大量性描寫而遭禁。
《好色一代男》 [日]井原西鶴 禁毀原因:嫖娼實錄
這是作者34歲喪妻後,以自己遍訪各地花街柳巷的經歷,作為創作素材的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通過與3742個女性發生性關系的切身經歷,悟出了「色道」的「真諦」。此作品被後世譽為「日本的《金瓶梅》」。
《潘上尉與勞軍女郎》 [秘魯-西班牙]略薩 禁毀原因:軍妓內幕
披露了秘魯軍隊中建立秘密流動妓院的內幕。由於切中軍方痛處,在秘魯一直被列為禁書。
作者介紹
載維.赫伯特.勞倫斯-英國「性學」專家
英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大師級的著名作家,以」性愛小說「揚名於世。在他的作品中,對性行為的描繪,寫得直露、赤裸、狂放、繪聲繪色性慾的挑逗、肉慾的撩撥,穢褻自端,不堪入目,由此成為世界三大禁毀作家之一。
亨利.米勒-美國另類天才
一位充滿爭議、被稱為美國文壇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世界文壇極具影響力的著名作家。其主要作品幾乎都是一問世就引起軒然大波,作品中充斥著對性的毫不掩飾,大膽露骨的直接描寫,以及別出心裁地使用污穢語言的寫作方式,形成了一種對傳統觀念的勇猛挑占與反叛,以致他的作品屢屢遭禁,長達數十年。
艾米拉.左拉-法國「無恥」先鋒
法國十九世界最傑出的文學家,自創自然主義文學流派。其寫作方法重視實錄性的細節描寫,要求具有資料式的詳盡,攝影般的准確真實;作品隨處可見「盯著女性裸體的窺視者的目光」,到處都是「坦率得近乎放肆、甚至是粗俗不堪的語言」,對性生活進行直接了當的描寫。其全部作品均被列入羅馬教廷的禁書目錄。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俄國頹廢派掌門
世界公認的二戰後最有貢獻的小說家之一。《美國文學簡史》中這樣評價:「寫美國社會的粗俗面,誰都比不上他,比如說汽車旅館的骯臟和荒廢,這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寫作題材,最後總算找到了一個詩人兼社會學家的納博科夫把它寫得如此淋漓盡致。」
井原西鶴-日本「色慾門」教 宗
日本江戶前期詩人,著名小說家,日本「色慾小說」鼻祖,一生遍訪各地花街柳巷,為創作色慾小說積累了大量豐富鮮活的素材。其作品中男主人公明顯印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沉於色慾.一味追求官能享樂女主人公們則是作者性體驗對象的化身,對她們性感受的而細致的描寫,更有栩栩如生之感。
薩德-法國變態祖師
世界上最有爭議的作家之一,被稱為艷情文學的代表而成為這個流派的開山鼻祖。其生前就是一位丑聞不斷、驚世駭俗的作家-「性虐待」就是以其名命名的。作為浪盪公子,從少年到晚年,他用一種狂熱把本能的性總支發揮到淋漓盡致、不堪言狀的地步;因勾引無數女子,玩弄虐待女性及寫淫穢小說,他先後八次身陷囹圄,蹲過13處牢房,坐了30多年監獄,3次被判死弄。在獄中,作為制排遣時間的手段,薩德縱其不甘寂寞的活躍想像進行創作,把意淫發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Ⅳ READING LOLITA IN TEHRAN怎麼樣
在某種層面而言,所有的閱讀都是私己的,一本書對一位讀者的意義,常取決於他(她)當時個人的處境——情感上的,精神上的,智性上的,以及環繞個人的外圍世界——文化的,社會的,以及政治的。套用某著名詩人的詩句「所有的了解都是誤解」,我們也可以說:「所有的閱讀都是誤讀。」而這種閱讀的「相對論」,用在「禁書」的范疇里——書之所以被禁,禁書的強烈誘惑力,與潛在導引出的某種閱讀形態——就更彰顯了一些值得令人玩味的現象。 一原籍伊朗的英國文學教授納飛滋(AzarNafisi),今年在美國出版了一部引起不小轟動的書:《在德黑蘭讀洛麗塔》(ReadingLolitainTehran)。書中細述她如何在八十年代,霍梅尼政權當政的恐怖統治下,聚集了七位女學生,每周會面一次,秘密地共讀幾部被禁的西方小說。 這本書引起巨大回響的原因,也並不全是因為美國現今捲入恐怖分子的爭戰,使一般讀者對中東文化產生好奇。這本書引起注意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它不尋常的體制,混合了回憶錄、傳記、文學批評、歷史以及政論於一身,作者透過不凡的文學筆力,以數本西方文學的經典之作為經,幾位年輕回教女性的生活為緯,交織出了一個耐人尋味且意義深遠的故事。 納飛滋生長在伊朗,卻在西方受教育,對西方文學作品熟讀甚深。她在八十年代回歸祖國,卻正逢伊朗革命,王朝被推翻,狂熱的宗教分子掌權,開始實行嚴厲的回教教條,把已現代化的伊朗,推回了中古時代。在這些教條下,受制最深的當然是女性。為了使男性免受任何誘惑,或被激起非分之想,女性必須仔細地將自己的每一寸肌膚緊密包裹。黑色的長袍與頭巾成為女性唯一合法的裝束。習於西方自由作風的納飛滋,自然無法接受此種無理的束縛,而終因拒戴頭巾而被她所執教的德黑蘭大學革職。 在失業與被壓抑的苦悶中,納飛滋有了這個讀書會的念頭,也算是對專制政權—個微弱的抗議手勢吧:穿著可被控制,思想不可。她親選了這七位會員,都是熱衷文學的女學生。她們有著截然不同的背景,有的出身保守的宗教家庭,有的則來自開明而沒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在討論文學作品的同時,她們也傾吐了個人在極權壓制下的苦悶,以及在愛情與事業上的挫折。久之,讀書會成為每個人精神生活上的綠洲。這—周—次的聚會足她們唯—可以脫去叫人窒息的黑衣,露出個人原色的機會。所以這樣違法的讀禁書,雖然十分危險,她們卻也都敢冒風險,定期出席。 納飛滋所選讀的西方作品包括了納博科夫(VladimirNabokov)的《洛麗塔》(Lolita),簡.奧斯汀(JaneAusten)的《傲慢與偏見》,菲茨.傑拉德(ScottFitzgerald)的《偉大的蓋滋比》(TheGreatGatsbv),以及亨利.詹姆士(HenryJames)的《華盛頓廣場》(WashingtonSquare)和《戴西.米勒》(DaisyMiller)。 在這些書中,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很明顯地佔了中心的地位。並不僅是因為納博科夫是納飛滋最為心儀的西方作家之一(她著有專書研究納博科夫的小說),更是因為她認為《洛麗塔》—書所透露的信息,正貼切地描述了伊朗人民,尤其是女性,在高壓政權中的處境。 二《洛麗塔》講述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如何痴戀十二歲的女孩洛麗塔的故事。因為有著「戀童癖」這樣敏感的主題,使得《洛麗塔》這本書從一九五五年出版起,就一直是一本很引起爭議的書。納飛滋認為,《洛麗塔》—書的中心主題,是在顯現為圓自己失去的夢想,一個人可以如何殘酷地「徵收」(confiscate)另—個人的生命。《洛麗塔》的男主角韓伯(HumbertHumbert)幼年時的情人早逝,所以他一生都在尋找那個逝去的影子,直到他遇到了洛麗塔,瘋狂愛戀,不惜假意和洛麗塔的母親結婚,以接近洛麗塔。最終洛麗塔的母親識破真相,羞憤自殺而死,韓伯因而佔有了洛麗塔。在納飛滋的解讀下,《洛麗塔》一書是在譴責韓伯為了滿足自己回到從前的夢想,而扼殺了洛麗塔的天真,搶走了她的童年。把《洛麗塔》的意義引申到受集權政府統治的伊朗,伊朗的人民就是洛麗塔,他們的生命被「徵收」了,就因為那些原教主義分子要圓他們想回到原始教義的夢。 納飛滋的解讀當然十分合理。讀者把文學意義演繹到自身的現況,本就是多數人閱讀的動機與原始的解析沖動。但這種閱讀的方式當然也有它先天的危險性,那就是因為自身狀況的迫切,這樣的讀者常摒除了別種可能的解讀,而盲目且自以為是的擁抱著私己的詮釋,並認為那是唯一合理的讀法。更有甚者,則是某種程度的扭曲了:硬要把圓形的小說塞到自己方形的苦難里。 納飛滋把《洛麗塔》中的小女孩與被壓迫的伊朗人民掛鉤,本也無可厚非。但她的解讀當然不是《洛麗塔》這一本書的全部意義。一位復雜如納博科夫的作家,要寫的難道只會是這樣一個毫不晦澀,黑白分明的,老色狼侵害小女孩的故事嗎?任何好的文學作品必然會有拒絕單一閱讀的潛力。所以我們會本能地懷疑,納博科夫在創作這部小說時,真只有那樣丁點的野心,或是已成為經典之作的《洛麗塔》,只能被這樣清清楚楚地化約成一度空間的意義。其實,光是觀賞由《洛麗塔》所改編成的兩部電影,我們就已然可以觸摸到完全不同的質地(一九六二年由庫布力克[StanleyKubfick]執導的電影有輕淡的諷刺性,而一九九七年由導《致命的吸引》的林恩[AdfianLyne]執導、傑諾米.艾恩斯[JeremyIrons]主演的電影則充滿了情感的淋漓),這也透露了《洛麗塔》這本書所富含的各種解讀的可能。 所以當我讀著納飛滋這本精彩的書時,使我一再覺得震驚的是,像納飛滋這樣一位優異且有深厚文學訓練的讀者,為何會從頭到尾強烈且堅持地對《洛麗塔》做這樣—度空間的解釋。她不僅在書中一再重述這個觀點,甚至對持不同看法的文評家,產生幾近敵意的駁斥。比如認為《洛麗塔》是一個愛情故事的學者特里林(LionelTrilling),就被她指出而加以反擊。其實,就是最粗心的讀者也可以讀出,在《洛麗塔》這本書中,十二歲的洛麗塔絕對不是一個單純被動的受害者,她是一個早熟,而深知自己性誘惑潛能的小女孩。她對韓伯的有意挑逗及操縱,也是這個故事的一大部分(但是,我們又必須考慮,全書完全是建立在韓伯的敘事觀點上的)。故事結尾時,面對著身陷囹圄且心碎成灰的韓伯,讀者幾乎難以判斷到底誰是真正的受害者。當然我們可以說韓伯的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但那好像已不是小說家真正要追究的問題了。在傷逝情懷籠罩全局的這部小說中,納博科夫著墨甚多的是生命中無法追回的失落,以及人類情感的不可測所帶來的危險與毀滅性。它的訴求是叩擊著存在的層面,而不是道德的層面。像納飛滋這樣研判是誰刻意地「徵收」了誰的生命,好像就成了—種從外強加的道德批判,離小說的神髓日遠。 三當然,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在於反對納飛滋的詮釋,也不在於探討《洛麗塔》這本書的真意。我想陳述的,只是納飛滋在解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個有趣的閱讀形態:如納飛滋這樣以反抗「禁錮」為職志,且自以為自己思想絕對自由的文學家,在攻擊極權政府的急切下,是否也不自覺地掉入了某種心靈上的禁錮?她信誓旦旦地抗爭著伊朗回教保守政權,因為他們用了文學以外的道德尺度,而狹窄地為西方文學加上了不道德的卷標,並將其列為禁書。但是,納飛滋在護衛這些已成為禁書的西方文學作品時,她所持以辯護理由的,事實上也是文學以外的,外加的道德上的計較。更重要的是,以一個異議分子的身分批評集權政府的狹隘時,納飛滋是否也反諷地自願關上了自己心智上的門窗,而把含意繁富的文學作品,強制地納入了同樣是十分狹隘的「自主/奴役」這樣過於簡單的二分法的辯證框架中?在「不自由毋寧死」的強烈訴求中,納飛滋是否也無心卻意外地「徵收」了文學作品本應繁富的生命? 納飛滋這樣幾近一廂情願的解讀,也不僅用在《洛麗塔》這一本書上。在閱讀其它幾本西方名著時,她似乎也非常一致的著眼在「抗爭壓迫」這樣的題旨上。比如在閱讀詹姆士的《華盛頓廣場》時,納飛滋幾乎是過於用力地稱贊著女主角凱莎琳.斯洛普(CatherineSloper)抗爭父權與黑心男友的勇氣。但是《華盛頓廣場》真正叫人讀來戰栗的,並不是凱莎琳.斯洛普最終的「勝利」,而是她所謂的「勝利」中所包含的冷冽、蒼涼卻又黑暗的復仇心理。「勝利」及「英雄」本來就不是詹姆士文學作品的質地。 我列舉這些充滿反諷的現象,並不是要指責納飛滋的虛偽,更不是要批評她智性上的不足。我想刻畫的是,納飛滋這樣一位敏感的讀者所表現出的諸多矛盾與狹隘,其實是集權政體下的另一種傷亡,雖不如那些外在的禁錮與限制(如書禁、言論限制、穿著條規、行為規范等)顯眼,卻真正應該叫人心悸。由於極度的失去自由而產生的抗爭心理,將萬事萬物都只化約到「壓迫與解放」的思維上,連意義繁富的文學作品也只能有一度空間。這種禁錮的內移,將人的思想導入只有—線前進的軌道,不論是順服或是反抗,都只沿一條窄小的軌跡,目不旁顧的前行。 《洛麗塔》一書中最叫人震動的片段是在書末,韓伯因犯謀殺罪而為刑警追捕至山崖邊,聽到山谷小鎮上傳來孩童的聲音,他想像著他們嬉耍、追逐,卻又猛然想到洛麗塔,以及她那因他之故而失去的童年: 我站著聽那樂音在山壁上的回響……突然了悟,叫人絕望的不是洛麗塔不在我的身邊,而是她的聲音不在山下,不在那童音的合唱里。 套用韓伯這段無奈的悲語,也許我可以這么說出我對《洛麗塔》被禁錮在德黑蘭的感懷:「叫人絕望的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而是那反對的聲音,不自覺的,也自我禁閉在另一種狹隘里。」
Ⅳ 亨利 米勒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美國「垮掉派」作家,1891年12月26日。
代表作自傳性三部曲:《 北回歸線 》(1934年)、《黑色的春天》(1936年)、《南回歸線》(1939年)。
由於有許多露骨的性描寫,所以很多出版社都予以拒絕,稱為淫穢禁書。這三部作品後於法國面世。直到1961年才被解禁。被六十年代的反正統文學運動者稱作「自由與性解放的預言家」。
1930—1939年生活在法國,因此對歐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他不僅立足於美國,還立足於歐洲。他是西方現代文明的批判者。他的作品洞察力十分有深度,實際的創作也非常卓越。得到許多名家的稱贊。當然也存在非議。
一
生窮困潦倒,懷才不遇,自稱「流氓無產者的吟遊詩人」。
有一部關於「亨利•米勒」生平的電影,叫做《亨利和瓊》(港譯名《情迷六月花》)。
(Henry Miller,189l-1980)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年輕時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瓊的鼓勵下開始寫作。1930年遷居巴黎,此後的十年裡,他同一些窮困潦倒的僑民和放盪不羈的巴黎人混在一起,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歸線》,五年後又出版了《南回歸線》。這兩本書的寫作風格形成了一種對傳統觀念的勇猛挑戰與反叛,給歐洲文學先鋒派帶來了巨大的震動。1940年米勒回到美國,住在加州的大瑟爾。在那裡他創作廠「殉色三部曲」——《性愛之旅》、《情慾之網》和《春夢之結》,但由於被當做寫「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國出版。1961年經過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訴訟,《北回歸線》終於在美國出版,米勒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譽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亨利•米勒的境遇讓人聯想起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和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認為《北回歸線》的深刻洞察力遠遠勝過勞倫斯,艾茲拉•龐德顯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與意識流小說大師喬伊斯和伍爾芙相提並論。
(Henry Miller,1891—1980)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年輕時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瓊的鼓勵下開始寫作,1930年遷居巴黎,此後的十年裡,他同一些窮困潦側的僑民和放盪不羈的巴黎人混在一起,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自傳體小說《北回歸線》,五年後又出版了《南回歸線》,這兩本書的寫作風格形成了一種對傳統觀念的勇猛挑戰與反叛,給歐洲文學先鋒派帶來了巨大的震動。出版《空調噩夢》
1940年米勒回到美國,住在加州的大瑟爾。在那裡他創作了「殉色三部曲」——《性愛之旅》,《情慾之網》和《春夢之結》,但由於被當做寫「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庄美國出版。1961年經過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訴訟,《北回歸線》終於在美國出版,米勒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譽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亨利•米勒的境遇讓人聯想起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和芳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認為《北回歸線》的深刻洞察力遠遠勝過勞倫斯,艾茲拉•龐德顯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與意識流小說大師喬伊斯和伍爾芙相提並論。
參考資料:網路
Ⅵ 有部電影,主人公叫亨利,17歲時自己的初戀女友得病去世,後來成了大學教授,然後遇到一個婦女並結婚,
洛麗塔
在大學里靠教授法文為生的亨伯特(傑瑞米·艾恩斯飾)年過中年,自從年幼時的初戀女孩死去後,心中總藏著一個溫柔而猥褻的夢魘。一次偶然的機緣下,他成為了夏洛特(梅蘭尼·格里菲斯飾)的房客。他瘋狂地愛上了夏洛特年僅14歲的女兒洛麗塔(多米尼克·斯萬飾)。而與此同時,夏洛特也看中了亨伯特,一心要為自己和洛麗塔找個靠山。為了能夠繼續跟洛麗塔生活在一起,亨伯特違心地娶了夏洛特為妻。但最終夏洛特還是發現了亨伯特對自己女兒的迷戀。憤怒的夏洛特沖出家門,卻遇車禍身亡。後來,洛麗塔對亨伯特感到厭倦選擇了離開他。
Ⅶ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初戀50次》
這是一部由彼德·席戈爾執導,亞當·桑德勒,德魯·巴里摩爾主演的愛情喜劇。片中亞當-桑德勒(Adam Sandler)飾演亨利,夏威夷水族館的一名獸醫,是一位快樂的單身漢,在管理海洋動物的同時,他還是這個領域的科學家;茱兒-巴里摩爾(Drew Barrymore)扮演露茜(Lucy),一名中學美術教師,她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精神病,當第二天一到,就會把前一天的事全忘光。亨利愛上了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的女孩露茜,為了贏得女孩的芳心,桑德勒絞盡了腦汁……
Ⅷ 這個電影的名字是什麼
片名:初戀50次
英文名:50 First Dates
編劇:喬治·文 George Wing
導演:彼得·西格爾 Peter Segal
主演:亞當·桑德勒 Adam Sandler
德魯·巴里摩爾 Drew Barrymore
肖恩·奧斯汀 Sean Astin
密西·派里 Missi Pyle
羅伯·施納德 Rob Schneider
平常的人一生中初戀僅僅有一次,但亨利•羅斯卻遇上了50次初戀,而且都是跟同一個女孩,或許你會為他感到同情,但當你看到和她「初戀」的女孩蘿茜時,你就肯定會嫉妒得要死了。亨利•羅斯(亞當•桑德勒)是夏威夷水族館的一名獸醫,在管理海洋動物的同時,他也是位這個領域的科學家。單身的亨利是個憨厚老實的人,他一直與他的海洋動物們過著快樂的生活,但有一次在咖啡館的邂逅,改變了他的平靜生活。
那天,亨利在下班後走進了水族館旁邊的咖啡館,他和朋友想吃點東西。正當他們坐在那裡等食物的時候,一道鏡子的反射閃光照到了亨利的臉上,亨利自然地回過頭來,天!他看到了一位金發公主,那女孩有著如火般的金發,圓潤的臉上洋溢出快樂,她的身材豐滿嬌媚。——亨利怦然心動,這不就是自己一直尋找的夢中情人嗎?
亨利大膽地走上去結識這個美麗的女孩,原來她叫露茜(德魯•巴里摩爾 飾),他大膽地向她發起了愛情攻勢,幸好露茜也非常喜歡幽默憨厚的亨利,他們迅速迸出愛情的火花,沉浸在彼此的初戀中,亨利還獻出了自己的初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第二天亨利再見到露茜的時候,她卻表現出根本就不認識他。滿頭霧水和傷心的亨利後來才知道,原來露茜患有某種記憶障礙的病症,會喪失短時間內的全部記憶,甚至10分鍾之後就會把剛剛發生的事忘得乾乾凈凈。
亨利並沒有氣餒,為了與夢中情人露茜保持戀人關系,他每次約會時都設法讓他們相愛。在這50次初戀中,發生了許許多多使他捧腹大笑又溫馨的故事,有次亨利把一隻海鳥打扮成紳士的模樣向她獻殷勤,因為露茜忘記了亨利,海鳥也差點葬身在她的車下。
幸運的是,亨利不懈的追求使他在露茜心中的印象越來越深,再加上好友、海灘沖浪運動員尤拉(羅伯•施納德 飾)和口吃的哥哥(肖恩•奧斯汀 飾)的幫助,亨利最終追得了他的夢中情人露茜,應了那句俗話: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