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微電影選角導演上位記

微電影選角導演上位記

發布時間:2022-08-22 16:19:31

㈠ 大學生,拍一個微電影,劇本已有,具體都需要什麼人員都需要哪些職務望指點。謝謝

ps.帶有【】的是重要職務
A.【導演】,主要負責整個影片的方向的把握;
B.【攝影】;
C.【場記】,負責打板和記錄場記單(很重要的兩樣東西,對後期剪輯和現場調度有很強的作用);
D.【製片】,介於是微電影,所以主要是現場製片這一塊兒,主要職責有和導演一起商定場景、道具籌備、資金監督、處理突發事件等;
E.道具組,准備道具(特效製作,如槍戰、爆炸也可歸道具組管,也可以獨立設立);
F.場工,微電影的劇組嘛,當然可以兼職咯,主要是扛器材、布景等;
G.演員;
H.動作指導,如果沒有動作戲則沒有這個職務,主要和道具、製片、導演、攝影一起商討機位運動和演員動作、現場調度;
I.演員指導,指導演員的表演,一般由導演兼任;
J.燈光組,和導演、攝影一起制定機位及打光等問題(也可以並入道具組,微電影嘛,燈光估計很難搞到,不過如果有夜戲那麼一定要准備好兩樣東西:手電筒、反光板,勉強打光吧);
K.剪輯師,一般由導演或者攝影來做,不過導演來做的話很可能捨不得剪,導致片長過長,在影片思維和導演意識上你們好好把握吧~

另:附上場記板內容和場記單格式,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場記板】
大致有以下內容
片名、卷號、鏡號、次數、導演、攝影、日期
在機器開機後、表演開始前錄入素材中。主要作用有記錄素材編號、錄音測試設備、全場靜音、調節白平衡(白板背面的功能)

【場記單格式】
片名《微電影名字》 日期: 年 月 日 編號:
導演: 攝像師: 場記:
集號 (素材在攝像機里的數碼編號或者膠片的編號)
場號 (拍攝場地)
鏡號 (第幾個鏡頭)
景別 (遠全中近特)
拍法 (推拉搖移跟固定)
內容 (這一條鏡頭的內容)
時碼 (時間長短)
次數 (這個鏡頭的第幾次拍攝)
帶號 (存儲卡的卡號)
備注 (比如只有聲音可以保留、穿幫部分等)
新浪微博@一百八十度軸線正反打

㈡ 一部高品質電影,選角是否很重要

一部高品質的電影,其實最主要的是要看本身這個電影的故事是否能夠吸引人心,是否能夠值得被拍出來一個非常好的效果。其次最重要的是導演,一個劇的中心是導演,整個電影的核心是導演,只要導演想要拍攝出一個好的效果,那麼大家都會全力配合,畢竟之所以叫做導演,是執導這部戲總的一個總頭領。

這就是一部高品質電影的重要地方,角色是否重要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導演選的演員是否能夠演繹出角色需要的感覺。

㈢ 電影選角時有什麼潛規則嗎

第一,有些電影角色由投資方、導演、編劇等定下。

現在確實是有很多的演員都想要進軍電影圈。因為電影的影響力更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的明星演員他們都竭盡心思的去爭取電影角色。不過有的演員即使他們的演技很好,可是有的時候確實是爭不過其他人的。有的演員他們在娛樂圈中有背景。對於一些大製作的電影都能夠走後門,而不像其他沒有背景的演員一樣在等待時機試鏡。當然還有一些演員他們和投資人有交情,或者說在這部電影裡面他本身就是投資方,這個時候電影角色毋庸置疑就是非他莫屬了。因為投資方在一部電影裡面的權力還是比較大的。有一個電影角色換來更多的投資金,估計也是導演喜聞樂見的。


㈣ 有哪些比較優秀的微電影導演

能人馮小剛,馮小剛非科班出身,一路摸爬滾打,電影多為商業片,但有一定的藝術表現,早期賀歲片開創了類型片先河,後期一直嘗試提升藝術高度,但頗受非議。馮小剛作為導演一直處於風口浪尖,我個人還是把他看作商業片導演,但屬於有追求的一類,他的電影最大特徵為市井化,人物、故事都離不開柴米油鹽,攝影方面最有格調的當屬《芳華》,這部電影展示了馮小剛的藝術情懷。

㈤ 我想知道電影的流程,如編劇,選角,剪輯等的具體細節和順序

編劇Scriptwriter
編劇在整個影視劇或者舞台劇等藝術形式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編寫劇本,即創作出故事,台詞,主戲以及過場戲,突出故事中心,塑造人物性格。

編劇在大學開設的課程叫做「戲劇影視文學」。是負責寫劇本的。比如電影電視劇的故事構思,都是由編劇寫成劇本後,然後轉交到導演那進行二度創作。戲劇影視文學又分為兩大類專業,如理論類的(影視文化與傳播)和創作類的(電影電視編劇)等。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編劇是自己進行故事創作和構思,限制性很小。而導演責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最終能使的電影和電視劇呈現給廣大觀眾。
剪輯:
影片圖像與聲音素材的分解與組合。即將影片製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捨、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並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它是對拍攝的一次再創造。剪輯與剪接不同,後者指對膠片的具體工藝處理。

早期電影只是將拍攝到的自然景物、舞台表演原封不動地放映到銀幕上。從美國導演D.W.格里菲斯開始,採用了分鏡頭拍攝的方法,然後再把這些鏡頭組接起來,因而產生了剪輯藝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剪輯是導演的工作。但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聲音和音樂素材的剪輯也進入了影片的製作過程,剪輯工藝越來越復雜,剪輯設備也越來越進步,於是出現了專門的電影剪輯師。剪輯師是導演重要的合作者 ,參加與導演有關的一切創作活動,如分鏡頭劇本的擬定、排戲、攝制、錄音等。對剪輯的依賴程度,因導演的不同工作習慣而異,但剪輯師除了應完全地體現導演創作意圖外,還可以提出新的剪輯構思,建議導演增刪某些鏡頭,調整和補充原來的分鏡頭設計,改變原來的節奏,突出某些內容或使影片的某一段落含義更為深刻、明確。

從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電影作品,在剪輯上往往要經過初剪、復剪、精剪乃至綜合剪等幾個步驟。初剪是根據分鏡頭劇本,把人物的動作、對話、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鏡頭組接起來;復剪是在初剪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正;精剪是經過對畫面反復推敲後,結合蒙太奇結構進行的更為細致的剪輯 ;綜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場景都拍攝完畢,各片段都經過精剪之後對整體結構和節奏的調整。在整個剪輯過程中,既要保證鏡頭與鏡頭之間敘事的自然、流暢、連貫,又要突出鏡頭的內在表現,即達到敘事與表現雙重功能的統一。

傳統剪輯 也可稱為剪輯的基本功。其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保證鏡頭轉換的流暢,使觀眾感到整部影片是一氣呵成的 ;二是使影片段落 、脈絡清晰 ,使觀眾不致把 不同時間、地點的內容誤認為是同一場面 。因此 , 這種剪 輯必須做到:①防止混亂。鏡頭銜接必須准確無誤,不脫節不重疊,人物動作的方向、空間關系必須一致。②鏡頭轉換協調。剪輯往往以動作形態、節奏為剪輯點,即「動接動」、「靜接靜」。「動接動」指在鏡頭或人物的運動中切換鏡頭,如一個搖攝鏡頭接另一個搖攝鏡頭或一人奔逃的鏡頭接一人追逐的鏡頭等等。「靜接靜」指從一個動作結束後(或靜止場面)接一個動作開始前(或靜止場面)。③省略實際過程。即省略不必要的、觀眾不看自明的過程,而仍能保持動作或情節的連貫。如一個飛機起飛鏡頭接一個飛機降落鏡頭可以省略旅行過程,一個桃花盛開的鏡頭接一個滿地落葉的鏡頭可以省略時間的變化過程等等。傳統剪輯,基本上是按著正常的生活邏輯進行,但又不是自然主義地記錄生活中的全部過程。

創造性剪輯 習慣上稱能提高影片藝術效果的剪輯方法為創造性剪輯,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戲劇性效果剪輯。運用調整重點、關鍵性鏡頭出現的時機和順序;選擇最佳剪輯點,使每一個鏡頭都在劇情展開的最恰當時間出現。②表現性效果剪輯 。是在保證敘事連貫流暢的同時 ,大膽簡化 或跳躍,有選擇地集中類比鏡頭,突出某種情緒或意念。將一些對比和類似的鏡頭並列 ,取得揭示 內在含義 、渲染氣氛的效果。③節奏性效果剪輯。一般說來,鏡頭短、畫面轉換快,能引起急迫、緊張感;鏡頭長、畫面轉換慢,可導致遲緩或壓抑感。因此長短鏡頭交替,畫面轉換快慢結合可造成觀眾心理情緒的起伏。利用這一點,在剪輯上控制畫面的時間,掌握轉換節奏,就可控制觀眾的情緒,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這種剪輯節奏也稱剪輯調子。然而鏡頭的長短、轉換快慢不能超越觀眾對內容含義理解的限度,否則就會造成混亂。剪輯調子常常也表示出影片情節或情緒的段落,使影片起伏張弛有致。影片中一個段落的剪輯調子是由鏡頭的數目來計算的,稱剪接率。鏡頭數目多,稱剪接率高或快調剪輯;鏡頭數目少,稱剪接率低或慢調剪輯。
電影節奏因素;

㈥ 如何成為一名微電影導演

看看關於這方面的書籍,了解一下拍攝微電影的技巧。從身邊的小事拍起,慢慢地就會越拍越好。

㈦ 求一部微電影,內容講了一個大學生當導演跟一幫朋友拍電影的,裡面還...

呵呵 青春 裡面的插曲叫<young for you>

㈧ 羅英傑的新銳微電影導演

《我為Money狂之日光寶盒》是由羅英傑執導,香港喜劇巨星、星爺黃金配角八兩金,攜手深派秀口創始人趙小山、內地人氣小生張弛等人領銜主演的愛情喜劇電影。該片講述了主人公周小星一段荒誕離奇的尋愛之旅。從古代穿越而來的周小星來到了現代,為了重返古代,他受到了現代小混混趙凱的蠱惑,從而引發了各種奇趣囧事,直到遇上了一個影響自己命運的女孩。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會作何選擇。[1]
羅英傑製作過數十部各類影片,作品以爆笑惡搞、犀利諷刺見長。在2010年底的「3Q大戰」中,羅英傑憑借《騰訊反360秘密會議》[3] 一舉成名,引發網路瘋傳,網路點擊超過兩千萬次。自此之後,惡搞希特勒風行至今,網友稱之為「元首的憤怒「系列。因此,有網友給玩美英傑取外號為「惡搞元首」,意為「惡搞界的元首」之意。

㈨ 導演選角到底看流量還是看演技

我認為演技和流量都看重,近日,綜藝《演員請就位》中的一段話,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原來,在《演員請就位》最新一期節目中,明道表示自己其實已經很久沒有演過戲了,此次在節目中的演繹,還是自己今年來第一次演戲。因為此前有一個朋友跟明道說,他以後可能沒有辦法再演男一號,現在的市場是小鮮肉的市場了。



所以,需求決定市場,市場決定票房,當觀眾在要求有流量又有演技的明星出現時,導演們就不可能只看其中一樣。就像我們考研需要政治和英語同時過線一樣,一個能扛票房的角色必須兼具流量和演技才行。就像吳磊一樣有實力也有流量一樣。

閱讀全文

與微電影選角導演上位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戰爭片英國2017電影大全 瀏覽:93
致青春電影城堡 瀏覽:408
2016動作電影票房排行榜 瀏覽:486
陳百祥搶了輛考試車什麼電影 瀏覽:160
2018挪威電影下載 瀏覽:843
紅皇後的動畫電影 瀏覽:703
戰爭系列動作電影 瀏覽:622
濟南陽光100新世紀電影城 瀏覽:817
這有電影院嗎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75
日本電影女主有艾滋病 瀏覽:380
李青電影大全全集 瀏覽:98
成龍的成名電影 瀏覽:871
夢幻般的夜晚日本電影 瀏覽:379
俄羅斯森林恐怖電影 瀏覽:976
歐美第一頁電影 瀏覽:555
都敏俊雪梨電影有哪些 瀏覽:477
美國電影2008年蟲 瀏覽:413
歐美電影復仇2017 瀏覽:884
王珞丹新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1
電影韓國動作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