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吳峰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吳峰

發布時間:2022-08-27 12:51:19

Ⅰ 誰能幫我找個電影(孝子釘)吳峰主演的1982年的電影,謝謝

丈哥SEO博客這個網站里邊可以,進去以後站內搜索,孝子釘,親測有效,望採納

Ⅱ 青年導演有哪些

王小帥(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青紅》;陸川(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尋槍》;賈樟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三峽好人》《世界》;萬瑪才旦(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靜靜的瑪呢石》;方剛亮(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師)——《上學路上》;顥然(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青春愛人事件》。

其實大量青年導演如賈樟柯,張元等都並非出身導演系,但是導的片子很不錯的。也具有代表性。

Ⅲ 趙薇,佟大為,黃曉明是哪年畢業的

佟大為,1979年2月3日出生於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中國當紅實力派男演員。200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Ⅳ 張春郎削發的從《張春郎削發》看潮劇繼承與發展

一、學好繼承第一課,舊本中挑出「戲膽」
潮劇《張春郎削發》的舊本《張春蘭舍發》未挖掘出來之前,只有廣東潮劇院副院長鄭文風看過海豐正字戲老藝人陳寶壽先生演過同名的提綱戲(沒有唱腔和音樂,只有道白和鑼鼓),並曾經為我們講述戲中的表演藝術,引起我們的興趣和羨慕。1980年一團在澄海新溪演出,劇團秘書林淳鈞同志從一位老藝人手中得到《張春蘭舍發》這個潮劇舊本,我們如獲至寶,即請人把這個寫得密密麻麻好像老式賬簿的舊本按現代的排版方式分行復寫出來,潮劇院也即決定由我負責整理,由一團排演。於是我捧此舊本,反復仔細研讀。舊本人物情節冗雜,糟粕甚多,但有兩個「關目」(劇中關鍵性情節)甚為奇特:一是相府公子張春蘭在青雲寺中化裝為小和尚借獻茶之機偷窺公主(未婚妻),被發現後勒令當殿削發;一是公主知錯了,到青雲寺要向張春蘭賠禮,春蘭逃避,公主緊追。這二折戲名叫「捧茶」、「追殿」。也正是鄭文風同志講述,陳寶壽先生表演最為豐富的兩折戲。於是我們信心十足地以此兩折戲作為「戲膽」,進行謀篇。經過一段時間的藝術構思,「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出以「削發」開場,以「結發」收場的《張春郎削發》人物情節梗概初步形成之後,負責《張》劇導演的吳峰、黃瑞英兩位同志和我由劇院馬一鳴司機專車奔赴海豐梅隴向陳寶壽先生求教。寶壽先生對潮劇關愛之情,即付之行動,他毫無保留地重點把「捧茶」、「追殿」兩折戲的表演藝術一招一式傳授給我們,兩位導演專心記錄下來,回汕後在排練中傳授給劇中男女主角陳學希和孫小華,《張》劇演出時,我們特邀陳寶壽先生審看,老人家又親自為陳學希、孫小華講戲和傳授演藝。實踐證明,如果當時沒有從舊本中繼承「戲膽」和陳寶壽先生身上的表演藝術,就沒有後來的《張》劇如《三國演義》中勇將趙子龍一樣「渾身是膽」。
二、邁開發展第一步,著眼手於新一代
著眼手於新一代,包括對內對外兩個方面,對內是培養新一代藝術人才,使潮劇事業接班有人,而以《張春郎削發》為契機,實屬兩便,因為劇中人物有老中青相結合;對外方面是對廣大觀眾而言,也應著重培養新一代的觀眾。潮劇院一團是藝術人才較為集中的團體,老一輩藝人有李有存扮演劇中三朝元老魯國公,張長城扮演張春郎之父相國張崇禮,首演時是朱楚珍拍電影時是洪妙扮演乳娘,黃盛典扮演皇帝,林舜卿、吳麗君扮演皇後,吳木泉扮演法聰長老,還有一位現在可算中年、1982年首演時應算是青年的醜行新秀方展榮扮演半空和尚等,有了這批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們在壓陣,使我們敢於大膽放韁,讓這批駿馬般的青年新秀陳學希扮演男主角張春郎,孫小華扮演女主角雙嬌公主,花旦行新秀蔡明暉扮演貼身宮女小紅,醜行新秀陳幸熹扮演張春郎的書僮等,他們充分繼承老一輩傳統的表演藝術,在紅氍毹上縱橫馳聘,發展成為現代廣大觀眾所「雅俗共賞」的優美新姿。「工夫不負有心人」,全《張》劇中十個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即是一團十位老中青演員以及一大批「無名英雄」緊密投契,加上導演、作曲、舞美各個藝術部門的綜合裝扮,尤其是肩負重任的男女主角陳學希、孫小華不負眾望,在排練時「面青青」(這是劇團文書鄭永民先生的預言,他說:現在排練「面青青」,將來出台「通身紅紅」。意即現在花力氣,流汗水,演出後必然會揚名走紅。)終於使《張》劇在1982年2月8日晚於揭陽地都戲院綵排之夜,似一個活潑可愛的嬰兒一樣,哇哇墜地之時即受到伯叔娘姨兄姐們的關愛呵護,喂以乳汁,錦以襁褓,獲得迅速成長,一路春風。
《張》劇於1982年底參加在汕頭舉行的廣東省戲劇調演之後,便於1983年3月赴上海、杭州、漳州等地作交流演出,7月便由中國新聞社和香港志佳電影公司合拍成電影,1985年春節前後在汕頭地區城鄉全面放映,歷時兩個多月,據悉有一百多個電影隊,每日上映八場以上;1985年7月文化部戲劇專員葉鋒帶領「中南戲劇選拔組」到汕看《張》劇,全組一致通過列為可獲「金牌」的優秀劇目;1986年3月,《張》劇初次訪港,緊接著便多次到香港、泰國、新加坡等地訪演;1987年可謂是《張》劇最繁忙的一年:一月份以「優秀劇目」身份參加廣東省第二屆藝術節作為「觀摩劇目」演出;二月份文化部藝術局長李剛來汕觀摩後向文化部大力推薦;三月份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專程趕到潮陽谷饒戲院審評,前後這三場演出都是由新一輪培養出來的優秀演員詹少君演雙嬌公主。《張》劇出台後,陳學希因磨累過甚而一度身體不好,劇院、團領導和藝術骨幹吳峰等面對現實,為了潮劇事業的發展,先後共安排有四個演員扮張春郎(陳學希、林舜卿、林潮光、何麗芳),三個演員扮雙嬌公主(孫小華、吳玲兒、詹少君),讓他們共同為事業作貢獻;五、六月份先後有文化部戲劇專員肖甲和張邁同志蒞潮劇院幫助《張》劇提高,9月7日正式在北京人民劇場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首輪演出。當時大會沒設獎,如有的話,《張》劇可能分得一杯羹。9月中旬回廣州匯報演出,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獎勵,省劇協重獎。為使法聰長老這個藝術形象演得維妙維肖而「天天剃光頭」的吳木泉師傅,為出色完成藝術節任務而真的「削發上京華」在舞台上露光頭、日常生活卻要戴假發的男主角陳學希和「為嬰兒斷乳」的女主角孫小華、吳玲兒都同時受到省政府的表彰獎勵。在眾多好人好事中,吳峰導演是一開始就全身心投入,對劇本的幫助、修改最熱切、最具體之人,我已有另文《綠葉居中話吳峰》作詳述。此外還應該提及的有當時身為副團長,實際是負責全面工作的楊烈明同志,他自始至終是《張》劇的愛護者,我特別贊賞他那耐苦耐勞耐怨的韌勁;另二位是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陳中秋和藝術處長關漢同志。陳是劇作家出身,知道創作上的甘苦況味,從《張》劇上演以至上京前後,他始終「視如己出」,上京前有一次來汕後特地找我,詳細了解劇本修改過程中存在的矛盾,細致而耐心地做協調工作;關漢同志則有更為具體的幫助,有一次他要我借給《張》劇的舊本,反復細看,連上洗手間時都手不離本,之後,對我說:「我這就放心了。」他們如此深切關愛之情,我永記不忘!
截至上京之前,《張》劇已曾在省級《南粵劇作》和國家級《劇本》月刊上兩次發表;已有全國17個省市的諸多兄弟劇種和海外一些劇團移植上演。我也曾於1987年底在省藝研所舉行的整理傳統研討會上作了介紹,後來形成文章,名為《雅俗共賞的一次探求》。《張》劇自繼承下來之後,亦是幾經磨煉而逐漸趨於成熟的,尤其是男女主角陳學希、孫小華是每次隨著劇本的修改和表演藝術的提煉而吃過不少苦頭的。只就拍電影而言,因和在舞台上演出場景不大相同,陳學希在鏡頭前為了集中表現張春郎將被削發時內心的氣憤和激動,而在硬地上(舞台是在地毯上)「搶背」「甩發」等表演,險性更多,難度更大,陳學希卻是反復了幾次。鏡頭拍攝完成,他已周身是汗,膝蓋、腰腿疼痛難耐,他還是刻苦忍受過去。上京前後,資料繁多,1994年9月廣東潮劇院把它編成專輯,名為《古樹新花又一枝———潮劇張春郎削發文匯》面世。資料擺明,《張春郎削發》在繼承發展這條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得還是可以的。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繼承與發展兩者不可偏廢。我們的潮劇藝術事業是更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不斷培育出像陳學希、孫小華等那樣一批藝術新人接好班。現在,我更為明確:繼承是手段,發展是目的。

Ⅳ 文牧野高中哪裡的

吉林省長春市。
文牧野身高164厘米。文牧野1985年2月14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華語影視導演、編劇,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畢業。
在拍攝《我不是葯神》之前,文牧野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導演,拍過幾部劇情短片,根本沒有拿的出手的作品,當然也就得不到執導大電影的機會。
但唯一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寧浩,這個當初和他一樣,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資金,空有一副才華的青年導演。

Ⅵ 北影三劍客都有誰各自的演技如何

北影三劍客有黃曉明、趙薇、陳坤,他們的演技還是不錯的。

北影三劍客是指北京電影學院在96級表演班中的黃曉明、趙薇、陳坤,這三位當今中國影壇的頂樑柱,在大學的時候就是鐵哥們,雖說當年黃曉明暗戀不成功,但「北影三劍客」的友情,一直就是響當當。轉眼十多年過去了,昔日名不見經傳的丑小鴨如今都已經蛻變成成熟的金鳳凰,只是年輕時的那份執著與友情,更是讓人懷念。

趙薇(Vicki,1976年3月12日-)生於安徽省蕪湖市,中國大陸女演員、歌手、導演,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1998年起,因主演電視劇《還珠格格》系列而成名,先後打破並創造了有收視率記錄以來的中國電視劇收視記錄,榮膺金鷹獎最佳女主角。

Ⅶ 第五代導演是指80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代表人物有誰

第五代導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黃建新、李少紅、胡玫等。

第五代導演是指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代表人物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

第五代導演在90年代獲得了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即金熊獎、金獅獎、金棕櫚獎,曾4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迄今為止歷代中國導演中最輝煌的一代。

介紹:

張藝謀的《英雄》還是陳凱歌的《無極》,以全新的商業類型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但影片太過於注重形式,而不是故事的情節和內容,所以和初期相比,並沒有很好通過銀幕這個介質傳遞給觀眾。

第五代導演主要是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主要代表人物有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顧長衛、黃建新,此外還湧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像張軍釗、李少紅、胡玫、寧瀛、劉苗苗等在這一時期也拍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作品。

Ⅷ 陸川是不是喜歡劉燁

是的。
在拍攝《南京南京》之前,陸川曾說自己特別欣賞劉燁,在拍攝完之後,陸川自己也說:我是特別喜歡劉燁這演員。我們倆在現場高度默契,高度默契。通過這部戲,我們成為特別好的哥們兒加兄弟。
陸川,1971年2月8日出生於新疆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市,江蘇南通人,中國導演、編劇、製片人,先後畢業於南京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Ⅸ 在北電畢業的各大明星名單

1.趙薇:1976年3月12日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導演、監制,取得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的學位。1993年,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畫魂》,從而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

2.黃曉明:1977年11月13日生於山東省青島市,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1998年主演都市劇《愛情不是游戲》從而進入演藝圈。

3.陳坤: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1976年2月4日生於重慶,1995年考入東方歌舞團擔任獨唱歌手,1996年以專業第一名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1999年主演電影《國歌》步入影壇。

4.徐靜蕾:1974年4月16日出生於北京市朝陽區,中國籍影視女演員、導演、教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1994年主演電視劇《同桌的你》進入影視圈。

5.姚晨:1979年10月5日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中國內地女演員。1997年就讀於北京舞蹈學院民間舞系,200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9)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吳峰擴展閱讀:

北京電影學院是亞洲規模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專業院校,也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參考鏈接:網路-北京電影學院

Ⅹ 陸川真的喜歡劉燁嗎

不喜歡。陸川1971年2月8日出生,中國導演、編劇、製片人,先後畢業於南京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劉燁1978年3月23日出生,中國內地演員,中國電影協會會員、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倆人屬於朋友關系,不互相喜歡。

閱讀全文

與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吳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s電影網電腦版下載 瀏覽:73
人與動畫電影 瀏覽:565
3D電影院一共12排哪排最好 瀏覽:595
歐美電影fro 瀏覽:902
愛國電影寫一篇150字的觀後感怎麼寫 瀏覽:201
2017最熱動畫片電影 瀏覽:191
永康曹園萬福電影院 瀏覽:477
瓊瑤風格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26
16歲學生愛上老師是什麼電影 瀏覽:561
大陸2018經典電影 瀏覽:907
香港十大喜劇電影 瀏覽:916
四川衛視的電影大全 瀏覽:609
民俗電影有哪些 瀏覽:972
都用真名字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94
電影插曲經典紅歌 瀏覽:42
西班牙的吻戲動漫電影 瀏覽:695
哪個app里3d電影多 瀏覽:848
國外電影院看八佰的反應 瀏覽:368
中山路橫店電影院影訊 瀏覽:687
媽媽帶孩子的搞笑法國電影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