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狂怒》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
頂著金牌編劇和金牌主演的光環,講述「坦克大戰」的《狂怒》算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式主旋律電影。影片固然擁有不俗的製作班底、精良的視覺效果、優秀的卡司表演和一定的類型化電影傾向,但是在精神內核上,主旋律和正能量這兩個關鍵詞還是貫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終。
換言之,美國並不是沒有主旋律電影,而是站在好萊塢如此一流的製作平台上,主旋律電影同樣能拍攝得富有觀賞性和娛樂性。與此同時,那種「文以載道」式的說教和宣揚做得又隱蔽而且巧妙,觀眾根本不會對其產生厭煩感。
所以,我們說,主旋律作品每個國家都有,只是檔次和創作水準的區別而已。《狂怒》的故事算得上老套。一個戰場菜鳥來到一隊由老兵組成的戰斗小隊中,執行一項自殺式任務。在經歷了生離死別、第一次殺人以及目睹美好消失後,他從稚嫩的新人變成了「喝酒泡妞殺人」的「戰爭機器」。這是很多美國戰爭片、校園片、警匪片的慣用招數和套路。之所以如此行之有效,乃是因為這個結構經過了千錘萬打的提煉,是一種簡單、緊湊、高效的結構。在老套的故事下,導演大衛·阿耶又使用了經典的「人無完人」的創作態度來描繪眾多角色。坦克小隊里的五個人,各有自己的性格特色,或是脾氣火爆沒有修養;或是新兵上陣膽顫心驚;要不就是把戰爭的勝利全部算到上帝頭上的「聖經」;乃至是最沒有缺點的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戰爸」,也是一個時常會情緒崩潰的人。這種人物的缺陷,與國內主旋律電影中的「高大全」主角完全不同,因而顯得極為可愛、真實、可信。在這種角色和故事的引導下,加上真兵實彈的拍攝,觀眾會不由自主地進入影片,對人物產生認同感,最後走進編導設計好的「文以載道」的「埋伏」里,心甘情願地接受一種價值觀的灌輸。所以,並不是美式主旋律太過商業化和類型化,它反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創作手段。
此外,《狂怒》中菜鳥士兵痛失自己心愛姑娘又是個罕見的人性化段落。在殺人與不殺人之間,他身上的糾結、痛苦以及那個純粹的選擇,是編導對「道德」這兩個字的回答。言及此,我們就能明白,這部主旋律電影,探討的還是一個古老命題——道德是什麼。在片中,蛻變成機器的菜鳥給出了回答:執行正義、堅信上帝、嫉惡如仇、保持赤子之心。如此質朴的人道主義觀念,在今天聽起來分外微妙。而在微妙的人性邊界上,編導則給出了一幅堪稱輝煌的答卷:那就是在不傷害主要角色人性魅力的情況下,讓角色接地氣,成為道德與人性的楷模;通過讓其處於兩難之中,做出符合「政治審美」的選擇,並且用人類最難選擇的道德困境,給這些人物的價值觀蓋棺定論。
影片最後,菜鳥因為敵人的「過失」,撿回了一條命,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戰爭英雄。應該說,這是編劇們的匠心,更是說給這個社會聽的最大的童話。
B. 狂怒電影情節最後的時候德國士兵為什麼會放了主角
劇中沒有明確交代,以下為根據劇情推測:
看外貌和最後嘴角上揚的一笑,感覺也應該是一個孩子,覺得諾曼投降的樣子很可笑,而他本身也不想殺人吧。及時關掉手電筒,讓別人不察覺到。
戰爭的殘酷以及它的不合理處,總會引起一些將士的厭倦、反感,尤其是作為侵略者的一方,法西斯頭子為了自己的目的,強征花樣年華的少年們放下心愛的書本和職業,踏上血肉橫飛的戰場,尤其是到了戰爭後期,許多將士難免會對自己行為的合理性產生質疑。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心存善念、良知未泯的德軍戰士,看到一名同樣年輕、喪失戰鬥力、對自己無傷害舉動的對手,產生放過對手一馬的想法在所難免。
劇情: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盟軍越是深入德國腹地,納粹德軍的抵抗就越加兇狠。盟軍新兵諾曼初上戰場,即奉命與以「戰爸」為首的5人坦克小隊驅戰車「狂怒」開赴前線,冒著敵人強大火力為大軍劏開納粹防線。
4位經驗老到的戰狼陣上果斷殺敵毫不猶豫,惟新兵諾曼難抵恐懼壓力,他的遲疑與懦弱三番四次將戰友置於生死邊緣。
經過炮火洗禮和多次的血腥教訓,諾曼有所成長,坦克「狂怒」亦順利向前推進。誰料即將完成任務之際,納粹軍團竟空群出動,決意拔走「狂怒」這根眼中釘。面對敵人殊死圍剿,「狂怒」5位兄弟手足能否全身而退。
C. 聽朋友推薦一部電影叫《狂怒》,不知道好看么,看過的各位評論一下,好看我就去看
《狂怒》恢弘大氣的戰斗場面果真是賺足了好評。首先開場乾脆利落,竟然克制住了沒作背景介紹,而是直 接進入戰場,完全不給准備時間。幾場坦克戲也是霸氣十足:四輛坦克平行推進,猛烈的炮火壓制的敵軍毫無還手之力,子彈特效像激光一樣,再配上在耳邊不斷轟鳴的炮火聲,戰爭氣息撲面而來,分分鍾點燃荷爾蒙。
電影體現出來的對戰爭、對人性的反思、對情義的渲染,才是它的動人之處。男神布拉德·皮特在劇中飾演「老槍」,他在戰場上瀟灑干練的指揮、血性十足的廝殺讓他依舊帥的一塌糊塗;而他對戰友的情義、對新兵的教導,還有他偷偷躲在一旁悲傷的舉動,又讓這個鐵漢子充滿了柔情。
鐵與血,情與義,雖然沒有矯情的感情戲,但是《狂怒》難得的拍出了一種堅硬至極,溫柔到死的觸感。雖然最後坦克小隊大戰德軍一個營的安排有一種「狼牙山五壯士」的即視感,但還好沒有出現超級英雄這樣爛梗,讓觀眾看到了戰爭的最真實的殘酷和最平凡的人性,但整部影片壓抑的氣場依然會讓你鼻子酸酸的。
D. 狂怒Wardaddy的扮演者是誰
電影《狂怒》中Wardaddy的扮演者是Brad Pitt。
Wardaddy,嚴肅、務實、實干——「戰爸」只關心完成任務。他有他自己的道德准則,非常堅忍,但對他的部下關愛有加,也有幽默感。他把新兵諾曼(副駕駛)當做自己的兒子,他的任務是把諾曼訓練成一名合格的士兵。
布拉德·皮特(Brad Pitt),1963年12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美國電影演員、製片人。
《狂怒》是由大衛·阿耶執導,布拉德·皮特、希亞·拉博夫、羅根·勒曼、喬·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戰題材電影。影片講述了在1945年二戰硝煙即將消散之時,同盟國軍隊准備在歐洲戰場發動最後一輪猛烈攻擊。在以寡敵眾、彈盡糧絕的不利條件下,謝爾曼坦克的幾名坦克手深入納粹德國的中心地帶執行一項死亡任務。
E. 2014電影狂怒根據二戰中什麼事件改編
電影《狂怒》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也就是在1945年二戰結束之前發生的一些事情。
這部電影當初宣傳的兩個「真」非常吸引人,一是事件真實,大部分的事件都有原型;二是道具真實,裡面出現的坦克都是從博物館借回來的真貨,其中德軍的虎式坦克全球只剩下不到10輛。
影片評價:
《狂怒》恢弘大氣的戰斗場面果真是賺足了好評。首先開場乾脆利落,竟然克制住了沒作背景介紹,而是直接進入戰場,完全不給准備時間。幾場坦克戲也是霸氣十足:四輛坦克平行推進,猛烈的炮火壓制的敵軍毫無還手之力,子彈特效像激光一樣,再配上在耳邊不斷轟鳴的炮火聲,戰爭氣息撲面而來,分分鍾點燃荷爾蒙。
電影體現出來的對戰爭、對人性的反思、對情義的渲染,才是它的動人之處。男神布拉德·皮特在劇中飾演「老槍」,他在戰場上瀟灑干練的指揮、血性十足的廝殺讓他依舊帥得一塌糊塗;而他對戰友的情義、對新兵的教導,還有他偷偷躲在一旁悲傷的舉動,又讓這個鐵漢子充滿了柔情。
F. 《狂怒》演員表中都有哪些演員
《狂怒》演員表的演員有:布拉德·皮特、希亞·拉博夫、羅根·勒曼、喬·博恩瑟等。
《狂怒》是由大衛·阿耶執導,布拉德·皮特、希亞·拉博夫、羅根·勒曼、喬·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戰題材電影。
《狂怒》影片講述了在1945年二戰硝煙即將消散之時,同盟國軍隊准備在歐洲戰場發動最後一輪猛烈攻擊。在以寡敵眾、彈盡糧絕的不利條件下,謝爾曼坦克的幾名坦克手深入納粹德國的中心地帶執行一項死亡任務。
該片於2014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2014年11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狂怒》2014年10月23日在中國香港上映,首周以653萬的票房成為新的票房榜冠軍, 第二周以518萬的票房收入無驚無險的蟬聯了票房榜冠軍。
影片評價:
《狂怒》恢弘大氣的戰斗場面果真是賺足了好評。首先開場乾脆利落,竟然克制住了沒作背景介紹,而是直接進入戰場,完全不給准備時間。
幾場坦克戲也是霸氣十足,其中四輛坦克平行推進,猛烈的炮火壓制的敵軍毫無還手之力,子彈特效像激光一樣,再配上在耳邊不斷轟鳴的炮火聲,戰爭氣息撲面而來,分分鍾點燃荷爾蒙。
G. 電影狂怒男主人公唐叫什麼
唐·柯利爾,演員名叫布拉德皮特,求採納
H. 《狂怒》中的艾瑪是誰演的
安娜瑪麗亞·瑪琳卡。
安娜瑪麗亞·瑪琳卡(Anamaria Marinca),1978年4月1日出生於羅馬尼亞雅西,英國影視女演員,畢業於「喬治·埃內斯庫」美術、音樂和戲劇大學(University of Fine Arts, Music And Drama 「George Enescu」)。
劇情簡介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盟軍越是深入德國腹地,納粹德軍的抵抗就越加兇狠。盟軍新兵諾曼初上戰場,即奉命與以「戰爸」為首的5人坦克小隊驅戰車「狂怒」開赴前線,冒著敵人強大火力為大軍劏開納粹防線。
4位經驗老到的戰狼陣上果斷殺敵毫不猶豫,惟新兵諾曼難抵恐懼壓力,他的遲疑與懦弱三番四次將戰友置於生死邊緣。經過炮火洗禮和多次的血腥教訓,諾曼有所成長,坦克「狂怒」亦順利向前推進。
誰料即將完成任務之際,納粹軍團竟空群出動,決意拔走「狂怒」這根眼中釘。面對敵人殊死圍剿,「狂怒」5位兄弟手足能否全身而退。
I. 《狂怒》裡面為什麼德國人放了那個男孩
導演的輪回設計,呼應了電影開始美國新兵不殺德兵,也表達了人性中的惻隱之心。
《狂怒》是由大衛·阿耶執導,布拉德·皮特、希亞·拉博夫、羅根·勒曼、喬·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戰題材電影。該片於2014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2014年11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評價:
電影體現出來的對戰爭、對人性的反思、對情義的渲染,才是它的動人之處。男神布拉德·皮特在劇中飾演「老槍」,他在戰場上瀟灑干練的指揮、血性十足的廝殺讓他依舊帥的一塌糊塗;而他對戰友的情義、對新兵的教導,還有他偷偷躲在一旁悲傷的舉動,又讓這個鐵漢子充滿了柔情。
J. 《狂怒》最後時那個德國士兵為什麼放過諾曼 ,,
最後德軍發現諾曼放掉諾曼是因為片中出現大量的德國民眾不希望有戰爭的畫面,對前面的畫面進行一個呼應,奠定影片的反戰主義。《狂怒》是由大衛·阿耶執導,布拉德·皮特、希亞·拉博夫、羅根·勒曼、喬·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戰題材電影。
影片講述了在1945年二戰硝煙即將消散之時,同盟國軍隊准備在歐洲戰場發動最後一輪猛烈攻擊。在以寡敵眾、彈盡糧絕的不利條件下,謝爾曼坦克的幾名坦克手深入納粹德國的中心地帶執行一項死亡任務。
《狂怒》電影簡介。
電影體現出來的對戰爭、對人性的反思、對情義的渲染,才是它的動人之處。男神布拉德·皮特在劇中飾演「老槍」,他在戰場上瀟灑干練的指揮、血性十足的廝殺讓他依舊帥的一塌糊塗;而他對戰友的情義、對新兵的教導,還有他偷偷躲在一旁悲傷的舉動,又讓這個鐵漢子充滿了柔情。
鐵與血,情與義,雖然沒有矯情的感情戲,但是《狂怒》難得的拍出了一種堅硬至極,溫柔到死的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