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六小齡童真名他還演過什麼
六小齡童本名章金萊,演過電視劇《西遊記》、《猴娃》、《大上海屋檐下》、《雙筒望遠鏡》、《追蹤309》、《西遊記續集》、 《義海風雲》、《某年某月某一天》、《啼笑因緣》、《連城訣》、《歡天喜地七仙女》、《荀慧生》、《吳承恩與西遊記》、《新燕子李三》、《石敢當之雄峙天東》。
六小齡童演過電影《過年》、《喜劇明星》、《周末戀愛角》、《祝你好運》、《青春的懺悔》、《大鬧天竺》、《財迷》、《西遊記真假美猴王》、未來還有可能拍電影《玄奘》、《猴王世家》
『貳』 林靜宜的媒體采訪
《圖書館報》:你是怎麼喜歡上文學的?說說你最初和文學或書有關的事吧?
靜宜:我很難界定自己喜歡上文學的時間,應該是啟蒙時期的環境影響了我。我出生於福州的一個書香家庭,幼年時代,爺爺常躺在搖椅上看書,讀的都是外國的原版文學名著,寒暑假時表姐姑丈他們會在我家玩,因為姑丈是中學校長,表姐們也放大假,他們就日夜呆我家,大片時間躺在床上看書,沒人陪我玩,那時候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快點認識字,也能和他們一樣擺著相同的POSE翻紙張,那時覺得看書是特有范兒的事。
差不多是在學齡前,姑姑就把兩個表姐的語文課本送給我,她們的功課都很優秀,有個表姐16歲不到就保送上中科大了,另一個表姐後來考上廈門大學,她們常常拿語文書來誘惑我,我學的第一首古詩《鵝》就是她們教我的,我不知道那是詩歌,只覺得那是兒歌。那種環境,令我對看書產生好感。後來父親在機關也編過《省物價志》,似乎都和寫、編脫不了關系,小時候老師常常讓我們寫學期計劃、學期總結,我有很多響亮的口號都是從爸爸的文革日記里摘抄出來的。
《生活+》:據說《蝶葬》從構思到完成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你得到的最欣慰的反饋是?
靜宜:讓我最高興的事,就是把主人公的形象親自手繪上了書的封面,我很久以來都很想把自己畫的東西搬上自己的書作里,這樣感覺更原創嘛。我對《蝶葬》有過一番設計,風格完全是東方古典有些神秘的味道,像是那種起源於中國又被日本結合到動漫遊戲里的字畫設計風格。後來出版公司讓他們的合作方來設計,保留了我的手繪人像。好在讀者反饋還不錯,圖書簽售時人很多,出乎我的想像,我希望以後有機會自己畫封面或插圖。
《生活+》:《蝶葬》包含了懸疑,穿越等時下流行的商業文化元素,是否意味著你比較認同文學商業化這樣一種現狀,會將它做為以後自己寫作的一個方向嗎?
靜宜:我寫《蝶葬》的時候還不知道穿越題材為何物,是我心中有這么個題材,就把它給表達出來了。說到商業,其實商業化不代表不注重作品的質量。好萊塢出了很多商業電影,都是以盈利為目的,但它們的社會影響力與藝術價值都不容否認,甚至還推動了科技的進步。負責任的作者會關注當下,關注人們所關注的話題,並用情節帶動人們對社會的思考。
《生活+》:你通常帶著什麼樣的目的來寫作呢,談一談《蝶葬》吧?
靜宜:我創作的時候沒有太復雜的目的,沒有非要去揭露什麼,表現什麼,最後寫成了一部講述愛情和人性的作品,也都是順其自然的。(《蝶葬》內容:在一座遭遇到莫名霧災的城市裡,一個堅強的女孩尋找災難的源頭而陷入預謀者策劃的絕境,並被兇手視為殘酷對付的對象。那個兇手其實是一個優秀而美麗的女子,之所以要毀掉一座城,為的只不過是找到愛人,但她為了無私的小愛而去自私地殘害無辜的生靈,變成一個邪惡的幽靈。)
《生活+》:在一些視頻資料里了解到你很喜歡畫畫,甚至想當成未來的職業,但是最後你沒有如願,是嗎?
靜宜:因為小時候父母管得嚴,被要求專注於學習,所以我畫畫經常會被家裡說。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我有時會以「畫」為貫穿事件的素材,其實多少也承載著我少年時的夢。
《生活+》:你是怎麼和黃健中導演合作上《棲鎮故事》的?
靜宜:當時是一個影視公司的製片人找到我,叫我寫這樣一個題材,製片人說是黃健中導演親自點名讓我來寫的,我覺得格外的受寵若驚,就欣然接了這個劇本。黃健中導演後來跟我說,製片人提供了許多腳本,他都不是很滿意,後來他在機場書店翻閱一本訪談錄,覺得我可以寫好它,於是就讓影視公司來找我,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的鼓舞,畢竟黃健中導演是個經驗豐富,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導演,之前我在給學生講《世界電影史》的時候,每個學期都會講到黃導的作品,特別是《笑傲江湖》和《小花》,因為大家都很熟悉。 《京九晚報》:很多人都說你是80後美女作家,你怎麼看?
靜宜:一個中性詞而已。就像在廣東人們只要見到男性,不分老幼都叫「靚仔」一樣。在「作家」之前加這樣一個定語,那是上個世紀末的產物。上個世紀末有的書商借用「美女作家」來定位作者,當時令人望而生畏。現在這種觀念已經逐漸過去,文明、治世和時尚從來都是急火攻心的,有時突然流行起來還真讓人一時難以接受。
《時尚先生ESQUIRE》:你贊同文學的創新嗎?為什麼?
靜宜:贊同。文學形式的演變,往往與時代的發展心照不宣,符合人們的精神需求。時代需要的並不單純是精彩的故事,而是一種催人向上的積極影響。有許多名著是歷史文化遺產,是昨天留給今天的經典,但不是今天產生的經典。經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其思想內涵符合時代精神需求,而思想這東西永遠都在變,如果不能對今天人的思想起到引導作用,甚至有負作用,昨天的經典就未必是今天的精神食糧。
《時尚先生ESQUIRE》:你認為中國的文學應該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作家應該具有什麼樣的責任感?
靜宜:只有與時俱進的民族文化的魅力才能征服世界,曾經的、傳統的文學形式只能代表著中國文學的昨天。文學創作者的責任感,不應只為把歷史上某一經典題材傳承與後,更應對這個時代的生命注入順應自然規律的、健康的、正面的精神養分。現在的創作者,都比較注重把具有時代特徵和時代性人文精神的新文化元素融入到我們的文學作品中去,這樣讓世人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新能量。
《寧夏廣播電視報》:第四屆新銳藝術人物評選到目前為止,你的人氣很高。我們看到你通過微博發動粉絲拉票,帖子於發表當日打入新浪熱門微博排行榜TOP20,微博溫度3874℃,目前轉載率高達近2500,評論近百條。談談你對人氣的看法。
靜宜:從全國投票區域分析餅圖來看,我的人氣分布得很勻稱,這個投票率,廣大網友和長期關注我的粉絲一票一票投出來的,這說明,全國各地都有人在支持我,在我舉辦過簽售、講座與活動的地方尤甚,人氣高,我可以把它看做是共鳴的體現,我相信一部作品能得到大眾的認可,必然因為它的實質內涵符合這個時代人的精神需求,自己的作品能與廣大網友、讀者、粉絲產生共鳴,碰撞出火花,就是對我的努力最好的肯定,也是對我最大的鼓舞,我從心底感謝大家。 京九晚報:除了寫作之外最大的愛好是什麼?
靜宜:如洗澡時喜歡哼歌,飯前飯後有時寫會毛筆字,就連小時候煲電話粥手裡都習慣手裡都會拿支筆塗塗畫畫的,而且,還常常在睡前看畫冊呀、聽音樂啊。有空的時候我會把住的地方DIY布置得像電影場景一樣。小時候還想等以後要親手把婚紗照畫出來掛在牆上,這樣我的小家就會和別人家有不一樣的味道,只要不一樣就會開心了(笑)。
成傳媒《生活+》:你心中慢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靜宜:科技是忙出來的,藝術是閑 出來的。慢生活和慢創作,應該是一個人在慢節奏中的的那種有感而發。
成傳媒《生活+》:聽說你是一個超級宅女,很好奇,一天24小時到底是怎麼度過的?
靜宜:我的「宅」其實是指喜歡靜靜呆著,一邊放點音樂一邊做事,我是一個對桌椅沙發情有獨鍾的人。但其實並不是說一年到頭都能宅,畢竟寫作這事不是閉門造車就能做出東西的,有時候你要出門走一走,到不同機構與不同類型的人聊天談事做調查收集資料,這就要和外界保持聯系,而且對自己的工作也必須有所規劃。前期該調查、該收集的工作都做好了,到了創作階段,就必須閉門造車了,不得有半點分心,我創作的情況下都是特別專注的。
成傳媒《生活+》:前陣子參加湖南衛視的《越策越開心》,你說自己是「瞌睡女」,和我們講講吧?
靜宜:說成是「失眠女」更確切一點。因為我有「認床」情結,換床睡覺就會失眠,特別又是那種特軟的床,有陣在湖南巡迴講座的時候我失眠比較厲害。其實說來很奇怪,身邊的朋友就都喜歡睡軟軟的席夢思,但我偏偏就喜歡睡硬一點的(笑~),所以最近(2011年初)我經常吃佐匹克隆片和鎮定片,也盡量地不外出,等睡眠恢復一些再考慮出行。 成傳媒《生活+》:在你的人生字典里,家庭是不是永遠排在第一位?
靜宜:家人永遠是第一位,家和萬事興。我的成長過程有很多的磕絆,和家庭有關,所以我不希望我未來孩子和我有類似的成長期,我現在會考慮得多一些,比如改善性格,創造條件什麼的,想要生活品質好,首先要提高的應該是思想、精神方面的東西。
《京九晚報》:之前的作品描述的都是唯美的愛情故事,對自己的愛情有什麼樣的嚮往呢?
靜宜:我願意過一種清靜的生活,把未來的另一半當做閨蜜那樣的朋友,無所求,尊重對方,但心靈要有所碰撞和共鳴,也希望對方平安快樂,自己也就幸福著。兩個人互相尊重,就要像生長在同一棵樹上的樹葉一樣,它們不會因為關系密切而互相沒禮貌地爭奪什麼,撞傷彼此,它們只是靜靜地呆在屬於自己的那點空間里用點頭來傳遞感情。我寫下的故事並不一定是我所憧憬的那種愛情,而更像是我對過去發生在我身上或母親、朋友身上的經歷進行的思考。
『叄』 尋十部紅色經典電影 按時間線排列
《紅色星球》:也是講火星的,一個神秘的星球。 《火星人入侵地球》:眾星出演,比較搞笑。 《玩轉太空船》:也是講火星的,喜劇爆笑。 《侏羅紀公園》系列:恐龍復活。 《第三類接觸》:斯皮爾伯格早期的作品,值得欣賞。 《黑客帝國》帝國系列:共3部——酷呀~~ 《第五元素》:布魯斯威力的經典科幻。 《ET》:斯皮爾伯格的經典外星人。 《迷失太空》:很不錯的科幻電影,大製作。 《時間機器》:時間旅行,竟然到了幾十萬年後。 《時間線》:也將穿梭時空。 《時空悍將》:丹澤爾華盛頓今年的新片,一般般。 《變種DNA》:巨大昆蟲捕食人。 《異形》系列:不用說了,恐怖外星異形。 《異種》系列:外星物種侵犯人類。 《鐵血戰士》系列:很精彩,但也很血腥。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兩個經典系列弄在了一起。。。 《蒼蠅人》系列:原作很有想像力,續集惡心人。 《星際之門》:根據電視劇改編。 《世界大戰》:斯皮爾伯格導演,靚湯佬主演。 《黑衣人》系列:搞笑比科幻更多。 《變形金剛》:這個不用說了吧。 《X戰警》:根據漫畫改編,很好看。 《蜘蛛俠》:這個不用介紹了吧 《超人》系列:最新作是超人前傳。 《蝙蝠俠》系列:有點沒落了。 《再生俠》:就看過一部,沒有續作。 《神奇四俠》系列:目前有兩集,拍的不錯。 《透明人》:網上還有個欄續作不知真假,原作很不錯。 《穿牆隱形人》:片子雖老,但很精彩,推薦。 《綠巨人》:李安執導的,忠於漫畫改編,還不錯。 《金剛》:彼得傑克遜翻拍經典更經典。 《超人集中營》:小製作,輕松幽默。 《機械戰警》:都看過吧,沒落的系列。。。。 《逃出克隆島》:克隆人覺醒,出逃。成為真正的人。 《2001太空漫遊》 :不用說了經典,就是老了點。 《銀河系漫遊指南》:去年的片子,根據經典小說改編。 《銀翼殺手》:哈里森福特主演,開創了一個科幻片的風格,推薦觀看 《X檔案:征服未來》:不錯,可以看看。 《楚門的世界》:一個人的生活竟然是別人眼中的連續劇 《少數派報告》:又是斯皮爾伯格和阿湯的和作品。 《A.I》:又名人工智慧。 《蝴蝶效應》:共有兩部,續集比較一般。 《獨立日》:場面宏大 《天地大沖撞》:彗星撞地球。 《世界末日》:也是彗星撞地球的。 《12猴子》:科幻色彩較弱。 《星河戰隊》:去外星殺蟲子。。。。場面大,劇情弱。 《星際傳奇》:前作和續作都精彩,推薦。 《機械公敵》:未來生活到處是機器人,安全嗎? 《沖出寧靜號》:又名《螢火蟲》,槍戰科幻片子。 《未來水世界》:未來的世界,不過怎麼看怎麼落後。 《生化危機》系列:未來世界有僵屍病毒?也算恐怖片 《猿猴星球》:根據經典老片翻拍,沒有原作震撼。 《人猿世界》:1968老片,比新的好看。 《過關斬將》:施瓦辛格的老片,還不錯! 《宇宙威龍》:也是施瓦辛格老片,還不錯。 《親愛的,我把孩子們變小了》:小製作,很有創意。 《火箭人》:經典科幻老片,背景是二戰。 《阿波羅13號》:因為是真實事件,所以更震撼。 《極度深寒》:嚴格意義上說是怪獸片。 《哥斯拉》:嚴不嚴格都是怪獸片,但發生在未來。 《移魂都市》:構思比較精巧的作品。 《鋼鐵巨人》:雖然是動畫片,但成人看也很好看。 《冰凍星球》:動畫片,但很好看。 《機器人歷險記》:三維動畫片,一般。 《變人》:魯賓斯的科幻片,更多的是倫理。 《黑洞頻率》:父子靠著一台神奇的電台聯系。。。 《地心搶險記》:一般般吧,但還可以。 《記憶裂痕》:創意比電影好。。。 《坦克女郎》:很多人沒看過。 《絕密飛行》:未來戰機。 《天空上尉與明日世界》:風格比較古怪,根據名作改編 《最終兵器彼女》:日本的科幻片 《復興》:法國黑白動畫片,拍攝製作技術很NB 《特警判官》:史泰龍的狂野科幻片。 《超時空戰警》:也是史泰龍的科幻暴力片。 《時空特警》:尚格雲頓的時空追凶片子。 《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第一部沒有真人演出的CG電影 《進化》:外星生物墜落地球,一夜之間進化 《再造戰士》系列:更接近槍戰片。 《盲區行者》:風格怪異的科幻電影,基努李維斯主演 《地獄男爵》:一個從納粹打開的異域來到人間的怪物。 《捍衛機密》:基努李維斯早期片子,有點像黑客帝國 《魔宮戰士》:一個系列的,這幾年沒再拍續作。 《魔鬼武器》:系列電影,大創意,小成本。 《後天》:大製作,小創意。 ,.
『肆』 愛國電影名稱三個
一、《八百壯士》:
製作: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導演:丁善璽
領銜主演:柯俊雄 徐 楓 林青霞 黃家達 聞江龍
1937年8月在上海中日「813」之役,八十八師五二四團謝晉元團長率領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英勇殺敵的故事。
二、《英烈千秋》:
導演: 丁善璽
演員: 柯俊雄 、甄珍
特別介紹: 第21屆亞太電影最佳導演/剪輯獎
1975年金馬獎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
劇情簡介: 描述抗日戰爭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英勇抗日壯烈殉國的
可歌可泣史實.
三、《我的一九一九》:
導演: 黃健中
編劇: 黃丹 唐婁彝
主演: 陳道明 許晴
出品單位 西安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製片廠
攝影單位 西安電影製片廠
獎項 1999年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優秀編劇獎 優秀故事片獎第二
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劇情介紹 影片重現了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我國以顧維鈞為代表的外交官
員,為維護祖國的尊嚴和權益,置北洋政府喪權辱國之令於不顧,
與列強們展開的唇槍舌戰,以及他們在全國人民和巴黎留法學生、
華工的促使下,拒絕在宰割中國的「和約」上簽字的輝煌一頁。
《我的一九一九》其實不過是「應制」作品,不好。不過陳道明表現不錯~
『伍』 韓國一部叫銀飾的電影,幾年前的了
銀飾 - 電影
影片改編自作家周大新的同名小說,是一部對刻畫人性並對社會現實進行深刻揭露的作品。著名導演黃健中一直想拍關於人性題材的悲劇,最後選中此片,片中人物關系非常復雜,反映了中國女性對愛的勇敢追求,男主人公呂道景所表現的異裝癖、戀物癖等變態行為及心理狀態也是我國影視作品第一次涉及。該片在拍攝中全面採用了數字拍攝設備,整部電影沒有用過一寸膠片,完全採用數字格式記錄,是黃健中第一部沒有膠片的作品。
基本信息
影片名
銀飾
導演
黃健中
改編自
周大新的同名小說
主演
谷洋.嚴順開.孟瑤.王慶祥.王同輝
目錄
展開
1 導演介紹
2 幕後製作
3 演職員表
電影銀飾
電影銀飾
劇情介紹
故事產生在民國1920年,江陽縣知事呂敬仁的宅院「明德府」內。呂敬仁的大公子道景是同性戀,並有私下珍藏及把玩女性服飾及精美文字銀飾的怪癖。道景的妻子(碧蘭)無法忍受這種名存實亡的夫妻生活,偷偷與江陽縣「宣恆銀飾」的小銀匠少恆好上了。敬仁知道兒媳婦與少恆的私情後,不動聲色,他以為官府同仁的家眷做銀飾的名義,讓碧蘭把小銀匠請進「明德府」,密謀毒死少恆,嫁禍兒媳婦,借少恆父親(老銀匠)失之子之痛勒死兒媳婦。 道景為妻子死去的事找到服毒的老銀匠後,明白,是父親一手製造了這幕悲劇…… 在秋風蕭瑟的碧蘭墳頭,呂道景身著銀飾,一身女裝,靜靜的死去……
導演介紹編輯本段
黃健中(1941.12.29-) 導演。原籍福建晉江,生於印度尼西亞泗水。1948年回國。
1960年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附屬電影學校學習。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場記、副導演、導演。
先後執導故事片《如意》、《良家婦女》 、《龍年警官》、《過年》等。1988年後編導十二集電視報告文學《異軍突起》,八集電視連續劇《撞擊世紀之門》等。
幕後製作編輯本段
影片改編自作家周大新的同名小說,是一部對刻畫人性並對社會現實進行深刻揭露的作品。著名導演黃健中一直想拍關於人性題材的悲劇,最後選中此片,片中人物關系非常復雜,反映了中國女性對愛的勇敢追求,男主人公呂道景所表現的異裝癖、戀物癖等變態行為及心理狀態也是我國影視作品第一次涉及。該片在拍攝中全面採用了數字拍攝設備,整部電影沒有用過一寸膠片,完全採用數字格式記錄,是黃健中第一部沒有膠片的作品。
演職員表編輯本段
谷洋飾Zheng Shaoheng
嚴順開飾Silver jewelry maker
孟瑤飾Wu Bilan
王慶祥飾Lu Jingren
王同輝
我記得是中國的
『陸』 第四代導演都有哪些
1,張暖忻
張暖忻(1940年10月27日—1995年5月28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祖籍遼寧省鐵嶺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2,謝飛
謝飛,1942年8月14日出生於陝西省延安市,中國內地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7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火娃》,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3,黃健中
黃健中(Huang Jianzhong),1941年12月29日出生於印度尼西亞泗水,國家一級導演、編劇、藝術指導。1979年,黃健中與張錚聯合執導愛情片《小花》,該片獲得第三屆電影百花獎上獲最佳故事片獎。1982年,黃健中獨立執導首部電影作品愛情片《如意》。
4,吳貽弓
吳貽弓,1938年12月1日出生於重慶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57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大木匠》。1963年,擔任劇情電影《兄妹探寶》的助理導演。1977年,開始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1980年,執導劇情電影《巴山夜雨》。
5,李前寬
李前寬,1941年1月4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1977年,擔任懸疑電影《熊跡》的助理導演。1979年,擔任劇情電影《瞬間》的助理導演。1982年,開始與肖桂雲合作,並聯合執導了劇情電影《佩劍將軍》。
『柒』 黃健中導演的電影都有哪些
那種導演的電影還是有很多的,並且這樣的電影我覺得還是非常精彩的吧。
『捌』 最有年味的電影
賀歲電影,在大陸率先發起的應該算是馮小剛導演了,還記得那部《甲方乙方》開創了賀歲片的先河,再往後小剛導演幾乎是一年一部,其他導演也是爭先恐後。可早在1991年還有一部關於過年題材的電影,雖沒有賀歲片的噱頭,但卻真真實實地拍了中國百姓家庭過年的瑣事,這就是黃健中導演的電影《過年》。
估計這部電影80後還算看過,90後興許看過,00後就很難說了。但看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放在今天都是大牛級別,隨隨便便挑出一個都能單挑一部戲了。飾演程父的是李保田老師,飾演母親的是已故的趙麗蓉老師,下面這群兒子、女兒等的有六小齡童、胡亞捷、梁天、葛優葛大爺、丁嘉麗、申軍誼等等吧,這不由讓我們想起,現在看一部90年代的老港片,竟然發現裡面全是腕兒,一不小心男神女神都在裡面。
其次說說故事,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講的就是一般百姓家的瑣事。原本老兩口就想過個平安年,因為前一年就因為瑣事不歡而散,所以希望今年平平安安,兒女能回來,能吃個團圓飯。故事從二兒子索要考察費開始轉折,還有大兒子的懦弱,大嫂盯上了老爺子的錢,老太太的金鎦子。最精彩算是葛優葛大爺,放今天就是一徹頭徹尾的渣男,逼著自己老婆流產,飾演其老婆的是王麗雲老師,就是車曉的媽媽。他在外面卻招蜂引蝶,還肩負著在老爺子勉強詆毀與自己同一個公司的二妹和二妹夫的聲譽,活脫一攪屎棍的角色。不過看葛大爺那裝扮,跟記憶中那個年代鄰家怪叔叔一樣,兩撇小鬍子,一副大墨鏡,人乾瘦乾瘦的,骨子裡都透著蔫壞。
縱觀整個電影,仔細分析其實沒什麼壞人,不能用心懷鬼胎來形容,但這里必須除了葛大爺,可完全的好人射也就是二姑娘和女婿了。眾人表面的目的是為了錢,但隱藏的真實意圖就一個,過日子!前面說過,表現得就是百姓家的瑣事,電影里的每一個橋段,或多或少的我們在生活中都經歷過,看到過。不得不說導演對百姓生活拿捏的准確,完全接了地氣。其次該電影是在大年初一開拍,不用刻意的布景,把過年的氣氛完全烘托出來,片頭的踩高蹺,在雪地里冷凍的魚、肉、排骨,還有那漫山遍野皚皚白雪,將過年的氛圍發揮到極致。如果說懷念這部片子,裡面的過年氛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說懷念這部片子,裡面的影片的最後,老兩口離開了這個家,趙麗蓉老師說,這么好的家就不要了?老爺子說,胡說八道。真是一語雙關,是說家好而胡說八道還是說這三間大瓦房不要了可惜而胡說八道?有些個耐人尋味。
『玖』 找一部中國電影講的是中國在外國談判
我的1919 (1999)
導演: 黃健中
編劇: 黃丹 / 唐婁彝
主演: 陳道明 / 何政軍 / 修宗迪 / 許晴
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英語 / 法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99-09-16
片長: 98分鍾
我的1919的劇情簡介 · · · · · ·
1919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被戰火蹂躪的歐洲尚未恢復元氣,旨在解決戰爭遺留問題和奠定和平基礎的巴黎和會准備召開,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派出了時任駐美公使、全權代表顧維鈞(陳道明 飾)等五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和會。然而在歐美各國以及日本等列強意欲重新劃分勢力范圍的大環境下,中國代表團人數遭到削減、德國在山東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顧維鈞在會議上慷慨陳詞,駁斥日方無理要求,然而公理在利益面前顯得多麼脆弱。顧維鈞好友肖克儉(何政軍 飾)之妻梅(許晴 飾)專程趕赴巴黎,尋找投身愛國工人運動的克儉。克儉在法國的活動、以及國內浩大的群眾呼聲令和會中的顧維鈞等感受到責任重大。
『拾』 黃健中和黃建新是一家的嗎
黃健中(Huang Jianzhong),1941年12月29日出生於印度尼西亞泗水,國家一級導演、編劇、藝術指導。1979年,黃健中與張錚聯合執導愛情片《小花》,該片獲得第三屆電影百花獎上獲最佳故事片獎。
黃建新,1954年6月14日出生於陝西西安,祖籍河北深縣。中國電影導演、監制、編劇、製片人,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
---------------------
應該不是一家。